光的干涉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导)学案 (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了解“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知道影响相邻条纹间距的因素。

2.通过进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加深对双缝干涉图样的认识和理解。

3.认识物理实验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二、实验原理
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x =l d λ,根据这个公式可
得λ=□
01Δxd l 。

1.相邻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x 与入射光波长λ之间的定量关系推导
如图所示,双缝间距为d ,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 。

双缝S 1、S 2的连线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为P 0。

对屏上与P 0距离为x 的一点P 1,两缝与P 1的距离P 1S 1=r 1,P 1S 2=r 2。

在线段P 1S 2上作P 1M =P 1S 1,则S 2M =r 2-r 1,因d ≪l ,三角形S 1S 2M 可看做直角三角形。

有:
r 2-r 1=d sin θ(令∠S 2S 1M =θ)①
另:x =l tan θ≈l sin θ②
由①②得r 2-r 1=d x l
若P 1处出现亮条纹,则d x l =±kλ(k =0,1,2,…),
解得:x =±k l d λ(k =0,1,2,…)
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Δx =l d λ。

2.光源发出的光经□02滤光片成为单色光,单色光通过□03单缝,相当于线光源,经双缝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通过屏可以观察到□04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如果用白光通过单缝和双缝可以观察到□05彩色条纹。

3.若双缝到屏的距离用l表示,双缝间的距离用d表示,相邻两条亮纹或
暗纹间的距离用Δx表示,则入射光的波长为λ=d·Δx
l。

实验中d是已知的,测
出l、Δx即可求出光的波长λ。

三、实验器材
双缝干涉仪(包括:光具座、光源、□01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其中测量头又包括:分划板、目镜、手轮等),另外还有学生
电源、导线、米尺。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双缝干涉图样
(1)将光源、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2)接好电源,打开开关,使灯丝正常发光。

(3)调节光源的高度和角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着遮光筒的□01轴线把屏照亮。

(4)安装单缝和双缝,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二者间距约5~10 cm,尽量使缝的中点位于遮光筒的□02轴线上。

(5)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就可见到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分别改变滤光片的颜色和双缝的距离,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撤去滤光片,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1)安装滤光片和测量头,调节至通过目镜可清晰观察到干涉条纹。

(2)如图甲所示,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03中心刻线对齐某条亮条
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手轮上的读数a 1;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另一亮条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a 2;并记下两次测量时移过的亮条
纹数n ,则相邻两亮条纹间距Δx =□
04⎪⎪⎪⎪⎪⎪a 2-a 1n 。

(3)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 (d 是已知的)。

(4)然后利用公式λ=Δxd l 求出此单色光的波长,重复测量、计算,求出该单
色光的波长的平均值。

(5)换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重复上述(1)~(4)步骤,观察干涉条纹间距的变化,并求出相应的波长。

课堂任务 测量过程·获取数据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活动1:安装实验装置时需要注意什么?
提示:安装时,注意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双缝互相平行。

活动2:实验中单缝、双缝和光屏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提示:用单缝获得线光源,通过单缝的光把双缝照亮,获得相干光,光屏的作用是呈现干涉条纹。

活动3:用单色光做实验时,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有何特点?
提示:明暗相间,亮条纹等宽、等间距。

活动4:测量条纹间距的工具是什么?如何进行操作?如何得到两条纹间的
距离?
提示:测量头。

测量时,转动手轮,分划板会左右移动。

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与条纹的中心对齐,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然后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另一条纹的中心对齐,再次记下手轮上的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表示这两个条纹间的距离。

课堂任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活动1:用同一个实验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加装不同的滤光片,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提示:实验发现,在同一装置上,加装不同的滤光片,用不同颜色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间距不同,亮条纹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加装不同的滤光片,得到的单色光的波长不同。

由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x=l
dλ可知,单色光波长不同,相邻两个亮条纹的间距也不同;由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处为亮条纹,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处为暗条纹可知,波长不同,亮条纹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

活动2:如果直接用白光(不加装滤光片)做实验,看到的干涉条纹是怎样的?如何解释看到的现象?
提示:中央亮条纹的中央是白色的,两侧是彩色的。

其原因是白光中含有七
种不同颜色的光,而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波长不同,根据Δx=l
dλ,不同颜色光的相邻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干涉条纹的中央亮纹的中央是白色的,两侧是彩色的。

活动3:测出n个亮条纹间的距离a,如何算出相邻两个亮条纹的间距?
提示:相邻两个亮条纹间的距离Δx=
a
n-1。

活动4:测得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为Δx,双缝间距为d,单缝与双缝的距离为l1,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2,则对应的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
提示: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Δx=l2
dλ,解得光波波长λ=
Δxd
l2。

活动5: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实验误差来源于哪些方面?
提示:根据λ=Δxd
l
,双缝间的距离d已知,故误差主要来源于双缝到屏的
距离l、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Δx的测量。

活动6:如何减小l的测量误差?
提示:因双缝到屏的距离较长,应选用米尺测量l,并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

活动7:如何减小测量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Δx的误差?
提示:(1)将干涉条纹调到最清晰的程度;(2)分划板中心刻线须与干涉条纹调至平行,且使中心刻线位于条纹中心;(3)测出n个亮条纹间的距离a,然后取平均值求出相邻两亮条纹间的距离Δx,即Δx=a
n-1。

课堂任务典例探究·提升能力
例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下图所示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某单色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除光源之外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测量数条亮条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为________ mm ,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 为________ mm 。

(4)已知双缝间距d 为2.0×10-4 m ,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 为0.700 m ,由计算式λ=________,求得所测单色光波长为________ nm 。

[规范解答] (1)滤光片E 的作用是从白光中获得单色光,单缝的作用是获取线光源,双缝的作用是获得相干光源,最后成像在毛玻璃屏。

所以排列顺序为:
C 、E 、
D 、B 、A 。

(2)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的事项有: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单缝、双缝间距离大约为5~10 cm 。

(3)测量头的读数:先读整数刻度,然后看半刻度是否露出,最后看可动刻度。

题图甲读数为2.420 mm ,题图乙读数为12.270 mm ,所以相邻亮纹间距:Δx =12.270-2.4206-1
mm =1.970 mm 。

(4)由条纹间距公式Δx =l d λ得:λ=d Δx l ,代入数据得:λ≈5.63×10-7 m =563
nm 。

[完美答案] (1)C 、E 、D 、B 、A
(2)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 单缝、双缝间距离大约为5~10 cm
(3)12.270 1.970 (4)d Δx l 563
(1)本实验中的器材排序是考查的重点,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
筒、屏,在光具座上可从左向右排,也可以从右向左排,但任何两个元件之间的排序不能颠倒,尤其是滤光片和单缝之间,要注意这一点。

(2)本实验中处理数据时有三个关键:一是正确读取测量头的示数;二是明
确Δx=
a
n-1
中各个字母的含义,特别注意要与具体的条纹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三是注意单位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3)色光性质
根据Δx=l
dλ,可以测出各种单色光(在空气中)的波长,再根据c=fλ,可以
算出各种单色光的频率。

结合c=n v,sin C=1
n
,还可以算出单色光在介质中的波速、波长和全反射临界角。

色光的性质总结如下:
[变式训练]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的距离d=3 mm。

(1)若测定红光的波长,应选用________色的滤光片。

实验时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测得双缝与屏之间距离为0.70 m,通过测量头(与螺旋测微器原理相似,手轮转动一周,分划板前进或后退0.500 mm)观察到第1条亮纹的位置如图a所示,观察到第5条亮纹的位置如图b所示。

则可求出红光的波长λ=________ m。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1)红双缝到屏的距离l n条亮(或暗)纹间距离a(2)7×10-7
解析(1)测定红光波长选红色滤光片,因为红色滤光片能透过红光。

据Δx =l
dλ知,需测双缝到屏的距离l和n条亮(或暗)纹间距离a,从而计算出相邻亮(或暗)条纹间距离Δx,最后算出红光的波长λ。

(2)由题意知l=0.70 m,d=3 mm,a图读数为a1=0,b图读数为a5=0.650
mm,则有Δx=a5-a1
5-1

6.5×10-4 m
5-1
=1.625×10-4m,得λ=Δx·d
l

1.625×10-4×3×10-3
0.70m≈7×10
-7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