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b30b3c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f.png)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是中国传统药方之一,它是由柴胡、黄芩、枳壳、甘草等草药组成的。
大柴
胡汤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举例:
1. 治疗感冒及风寒感冒:大柴胡汤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
发热等症状。
临床常常将大柴胡汤与桑菊饮合用,可加强其疏风解表的作用。
2. 缓解肝气郁结引发的疾病:大柴胡汤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发的胸闷、胁肋疼痛
等症状,此类疾病多伴有烦躁、易怒、口苦口干等症状。
3. 调理养心安神:大柴胡汤也可用于调理养心安神。
临床常见的急性心理压力导致
的失眠多表现为心烦不安、多梦、入睡困难等症状,此时可考虑使用大柴胡汤加减。
4. 肠胃不适:大柴胡汤可调理胃脘疼痛、反酸、泛酸等症状,多用于治疗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引起的胃气郁结所致的肠胃不适。
5. 经痛:大柴胡汤可用于调理经痛。
在中医理论中,经痛常与肝气郁结有关,大柴
胡汤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能缓解经痛症状。
6. 小儿惊风:大柴胡汤在小儿惊风方面亦有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惊风多与肝阳上
亢有关,而大柴胡汤能疏肝降阳,对于小儿惊风有一定的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大柴胡汤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体质虚弱者应
慎用或避免使用。
大柴胡汤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等,应在医生指导下
正确使用。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就医。
大柴胡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但仍需个体化的使用,结合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使用方式和剂量。
实用经方大柴胡汤
![实用经方大柴胡汤](https://img.taocdn.com/s3/m/f7c722d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e.png)
实用经方大柴胡汤导语:大柴胡汤具有解痉、止痛、通便、降脂、降压、消炎、利胆等多种功效。
常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急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胆汁反流性胃炎、食道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肠梗阻、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中风、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尿道结石、哮喘、心律不齐等属于胸肋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
诸多医家临床应用经验证明,辨证准确,脉证相符,效果卓著。
大柴胡汤【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大黄二两【长沙方歌括】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分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功用】和解少阳,缓下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方解】方中芍药、黄芩、枳实、大黄清解热入里之烦急,柴胡、半夏启一阳一阴之气,生姜、大枣以发中焦之气。
病虽入里,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借少阳之枢而外出,不是如承气之上承热气。
【方证要点】1.阳明热结,中气未虚证:以心下急,呕吐,胸胁苦满,口苦咽干,里实为辨证要点。
主要症状为心中烦躁,身热有汗,口干烦渴,平时畏热喜凉,面色潮红烘热,小便黄。
往来寒热,胸胁满闷,默默不欲饮食,喜呕,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眩,或者耳聋、耳鸣;舌质红,舌苔黄干燥,脉弦滑数。
2.本方具有解痉、止痛、通便、降脂、降压、消炎、利胆等多种功效。
常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急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胆汁反流性胃炎、食道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肠梗阻、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中风、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尿道结石、哮喘、心律不齐等属于胸肋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
3.心下,是大柴胡汤方证的主治部位,心下急,指剑突下三角部位拘紧感或窒闷感;心下痞硬,指按压见腹肌紧张;心下按之满痛,是大柴胡汤证的重要客观指征。
医生在按压上腹部及右肋下,常常有比较明显的抵抗感和压痛。
胆胰疾病多见此腹症。
严重者,可见腹痛拒按;病情轻者,则可出现嗳气、腹胀等。
呕吐是本方证的又一重要指征。
《伤寒论》名方大柴胡汤临床用的病种很多,尤擅治胆道疾患
![《伤寒论》名方大柴胡汤临床用的病种很多,尤擅治胆道疾患](https://img.taocdn.com/s3/m/78dd674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d.png)
《伤寒论》名方大柴胡汤临床用的病种很多,尤擅治胆道疾患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大柴胡不同,是个典型的常用方,可以临床用的病种很多。
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微微郁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苔正黄,脉弦数有力。
它是一个阳明腑实证。
和邪聚少阳证。
就是具体讲,是承气证和小柴胡证的结合。
我们根据这个证,又要来看看它的归类,我们现再放在和解少阳里,阳明腑实和和解少阳,相对而言,少阳证偏表一些,半表半里。
单从主治来讲,大柴胡汤证是两个证的结合。
两小加起来等于一个大。
这样把握它。
小柴胡汤证加小承气证证,因为热实互结并不重。
从小柴胡汤证来讲,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小柴胡汤证,到这里开始有变化了,为什么呢?由于小柴胡汤证本身有胆胃不和,有胆热犯胃的,胃气就上逆,就有心烦喜呕,这里呕不止,是由于它又加上了阳明腑实,有一定程度的热实互结,所以它的胃气上逆,要比小柴胡汤证要重。
它就呕不止。
从主治证候上,《伤寒论》写的郁郁微烦,郁郁是一种持续貌,就是持续的。
在小柴胡汤证里心烦,胆热上犯可以扰乱心神,所以它心烦喜呕,这个郁郁微烦,是一个持续的,这种心烦要比小柴胡汤证的心烦重,持续。
古人用的文字特点,那你说用的微烦,郁郁微烦,微是一个语气停顿词,持续的那种烦,并不是不太烦。
并不是比小柴胡汤证的心烦轻。
他心下,胸胁,包括胃脘,不是仅仅苦满胀闷,而是心下有满痛,为什么?胃脘气机阻滞更重了。
有热实互结,有阳明证。
有大便不解,那就是热实互结在内,胁热下利,那又是一种情况,那是热邪,有热实互结,热邪逼迫津液下泄。
有胁热利。
苔正黄,里热重,为什么有半表半里证呢?再加上小承气证的热实互结,所以里热重,脉就弦数有力。
大柴胡汤证,简单的说是既有小柴胡证,这种邪聚少阳特点,又有热实互结在胃肠,当然还不是像大承气那样的重证。
但有这个,造成里热较重,胃气上逆,胃气上逆较重,所以这是在半表半里证结合热实互结以后,半表半里,侧重于半里。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3308d2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e.png)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董湘玉教授是一位国内著名的中医药专家,尤其擅长于大柴胡汤的加减临证经验。
在中医界,大柴胡汤是一味非常重要的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董湘玉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自己的经验和理论,通过对大柴胡汤的加减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董湘玉教授对大柴胡汤的加减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借鉴与启发。
一、大柴胡汤的典籍解析大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一则方剂,其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栝蔞仁、生姜、大枣。
《伤寒论》中指出,大柴胡汤适用于“病发热汗出而恶风,脉浮者”,主治太阳病的表证,因此大柴胡汤被视为治疗外感发热的经典方剂。
董湘玉教授指出,大柴胡汤的作用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解表宣肺,具有较强的解表作用,可以清除外邪,宣发肺气,使病邪从表解散,阻止病邪入里,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解脱;二是升阳和解郁,具有升阳作用,能够扶正解郁,使病机得以顺畅,促使病邪随汗解散,有利于病邪的顺利排出;三是和解气机,具有和解气机、疏利气机的作用,能够疏利气机,舒畅胸中,调和气机,平复病机。
二、大柴胡汤的加减理论董湘玉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大柴胡汤在治疗外感发热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加减,以增强疗效。
他总结了以下几种常用的加减法则:1. 通用加减法:当患者表证明显,但气机郁郁不舒时,可以增加香附、丹皮、竹叶等药物,以通畅气机,舒解病机。
2. 解表宣肺法:当患者表证显著,伴有肺气不宣,可加入桔梗、款冬花、杏仁等药,以辅助大柴胡汤的解表宣肺作用。
3. 助阳解郁法:当患者阳气不足,情志不畅,可在大柴胡汤中加入黄芪、炙甘草、大枣等药,以助阳解郁,调和气机。
4. 通窍开窍法:当患者病邪较为深入,可加入天麻、细辛、郁金等药物,以开窍通窍,使病邪得以疏散。
5. 和解肝胃法:当患者证候以肝胃不和为主时,可加入神曲、枳壳、茯苓等药物,以和解肝胃、健脾理气。
大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8c93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2.png)
大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柴胡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柴胡、黄芩、枳壳、人参、半夏、生姜等药材组成。
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清热解郁、和胃导滞、解表散寒、解毒等作用。
大柴胡汤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包括:
1. 清热解郁:大柴胡汤中的柴胡有疏肝解郁、舒肝理气的作用,可调和肝脾功能,缓解因肝郁气滞而引起的症状,如抑郁、胁肋胀满等。
2. 和胃导滞:大柴胡汤中的黄芩和枳壳具有燥湿化痰、消食胀的作用,可帮助消化不良、食积胀滞等胃肠问题,促进胃肠蠕动,解除不适症状。
3. 解表散寒:大柴胡汤中的生姜具有辛散表寒的特性,可用于治疗感冒等因风寒外邪引起的寒性症状,如头痛、身痛等。
4. 解毒:大柴胡汤中的人参具有补气养阴的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体内排毒。
总的来说,大柴胡汤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消化不良、感冒等症状,有助于改善体内的病理状态,恢复健康。
然而,具体使用大柴胡汤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医生的建议。
大柴胡汤的芍药品种选用及临床应用
![大柴胡汤的芍药品种选用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567e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1.png)
大柴胡汤的芍药品种选用及临床应用大柴胡汤是中国古代名方之一,其主要成分为大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和大枣。
而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中,大柴胡汤的含药量及药材种类都会有所不同,而其中的芍药品种也会对其功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柴胡汤的芍药品种选用及临床应用。
大柴胡汤的芍药品种选用。
在传统的大柴胡汤中,常用的芍药主要有赤芍和白芍两种。
赤芍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而白芍性味甘寒,有滋阴凉血、止痛安胎的功效。
在大柴胡汤中,选用赤芍或者白芍,一般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赤芍适用于热证、实证、气郁证,常见于热病、伤寒等疾病,以及心肝郁结、气机不畅所致胁痛、头痛等症。
而白芍适用于阴虚证、血瘀证,常见于妇科病、肝郁气滞引起的疼痛等症。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病情,选用不同的芍药品种,以达到最佳疗效。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大柴胡汤是一种中医经典名方,用途非常广泛,主要适用于肝胆气滞、郁热内结所致的胁痛、消化不良、情绪不畅、失眠多梦等症状。
而在临床上,大柴胡汤的应用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经典方剂,还可以配合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和加减,以增强疗效。
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中,大柴胡汤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肝郁气滞型的胃痛、呕吐、胁痛、情绪不畅等,也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头痛、偏瘫、耳鸣等症。
由于大柴胡汤的功效较为温和,副作用较小,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大柴胡汤的芍药品种选用及临床应用对于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芍药品种,并结合其他药材进行调配,以取得最佳疗效。
在临床应用中也需要严格控制药材的含量和用量,以避免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可以增加大家对大柴胡汤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应用这一经典名方来治疗不同的疾病。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及病例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及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5539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0.png)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及病例大柴胡汤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治疗多种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半夏、黄芩、甘草等药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胃、解毒祛瘀等功效。
下面将介绍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及一些病例。
大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病症。
它适用于以下几种疾病:1. 肝郁气滞型疾病:如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失眠、食欲不振等。
经典病例是患有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患者。
患者主要表现为胃痛、腹胀、纳差、烦躁易怒等。
大柴胡汤能够疏肝理气,缓解肝郁气滞的症状,恢复脾胃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2. 气滞血瘀型疾病:如肝气郁结型痛经、乳腺增生等。
经典病例是患有经前期乳房胀痛的患者。
该病的主要特点是乳房胀痛明显,并伴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等。
大柴胡汤能够疏解肝气,活血化瘀,缓解乳房胀痛的症状。
3. 热毒壅滞型疾病:如肝胆湿热型黄疸、急性胆囊炎等。
经典病例是患有肝胆湿热型黄疸的患者。
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腹胀、恶心、呕吐等。
大柴胡汤能够清热解毒,疏肝胆,改善患者的症状。
下面介绍几个大柴胡汤的临床病例:病例1:患者,女性,年龄32岁,主诉脏躁不安,情绪易激动。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肝郁气滞型失眠。
患者服用大柴胡汤20剂,每日2剂,连续服用10天后,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情绪也稳定了许多。
病例2:患者,女性,年龄46岁,主诉经前期乳房胀痛。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肝气郁结型痛经。
患者服用大柴胡汤20剂,每日2剂,连续服用15天后,患者的乳房胀痛明显减轻,情绪也较以前稳定了。
病例3:患者,男性,年龄58岁,主诉黄疸、恶心、呕吐。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胆湿热型黄疸。
患者服用大柴胡汤20剂,每日2剂,连续服用30天后,患者的黄疸症状明显减轻,恶心、呕吐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总结来说,大柴胡汤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肝胆湿热、气机不畅等引起的疾病,如肝郁气滞型失眠、肝气郁结型痛经、肝胆湿热型黄疸等。
大柴胡汤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大柴胡汤肝炎肝硬化脂肪肝](https://img.taocdn.com/s3/m/79de6d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9.png)
大柴胡汤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大柴胡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疾病的功效。
它是由大柴胡、黄芩、黄连、栀子、柏子仁等多味药物煎煮而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从大柴胡汤的起源、成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大柴胡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伤寒杂病论》,它是张仲景所创立的。
大柴胡汤的药物组成精确搭配,每味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物性能和作用。
其中,大柴胡为主药,具有疏肝解郁、疏散风热、解毒的功效。
黄芩为辅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黄连为佐药,能够清暑止渴、燥湿利尿。
栀子为使药,具有泻热通便、解毒消肿的功效。
柏子仁为使药,可以通达于肝胆,泻肝火、散瘀消肿。
大柴胡汤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药物组成相关。
首先,大柴胡汤中的大柴胡、黄芩和黄连能够清热解毒,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抑制肝细胞的不正常增生。
这对于治疗肝炎和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栀子、柏子仁等药物具有泻火通便的作用,可以促进肝脏排毒功能,减轻脂肪肝的病情。
此外,大柴胡汤还能调节体内的肝胆气机,舒缓肝脏压力,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修复。
在临床上,大柴胡汤被广泛应用于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的治疗中。
对于肝炎患者来说,大柴胡汤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
同时,大柴胡汤还能够调节肝脏气血运行,缓解患者的肝气郁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大柴胡汤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减轻症状,改善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大柴胡汤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降低肝脏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大柴胡汤虽然在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个体差异以及病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
因此,在使用大柴胡汤前,必须经过医生的详细诊断和评估,确定患者的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大柴胡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其药物组成精确搭配,可以清热解毒,调节肝胆气机,改善肝功能。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用量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9a4dbd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9.png)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用量功能•大柴胡汤是中医药中的一种经典方剂,具有多种功效和功能。
•大柴胡汤可以清热泻火,透疹解毒。
•大柴胡汤还具有舒肝解郁,调理气血的作用。
•此外,大柴胡汤还可以调节肝脾功能,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主治大柴胡汤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 感冒发热:大柴胡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
2. 肝胆疾病:大柴胡汤可以舒肝解郁,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
3. 胃肠道疾病:大柴胡汤可以调理肝脾功能,用于治疗胃脘不适、纳差、食欲不振等症状。
4. 皮肤病:大柴胡汤具有透疹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
用量大柴胡汤的用量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参考以下建议用量: -平常体质,感冒发热:每次10克,水煎服。
- 情绪烦躁,胃脘不适:每次15克,水煎服。
- 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每次15克,水煎服。
- 肝胆疾病:每次12克,水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用量仅供参考,具体用量还需根据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进行调整。
在使用大柴胡汤之前,建议咨询中医医生的建议,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
另外,大柴胡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没有改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综上所述,大柴胡汤具有清热泻火、透疹解毒、舒肝解郁、调理气血等功能主治,具体用量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在使用大柴胡汤之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25a4f41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4.png)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方剂,由柴胡、黄芩、赤小豆、黄连、甘草、枳壳、生姜
组成。
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大柴胡汤的临
床应用举例。
1. 大柴胡汤在治疗感冒发热中的应用:感冒症状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常伴随发热、
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大柴胡汤能够解表发汗,消散风寒,适用于外感风寒型感冒。
临
床上可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大柴胡汤的剂量,一般可连续服用3-5天,能够有效缓解感冒
症状。
2. 大柴胡汤在治疗肝炎中的应用: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
大柴胡汤能够清热解毒、疏肝解郁,适用于肝炎的治疗。
临
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剂,经常服用大柴胡汤能够缓解肝炎的症状,促进病情
的康复。
3. 大柴胡汤在治疗胃痛中的应用:胃痛是指腹部出现疼痛的症状,常见于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
大柴胡汤能够疏肝和胃,行气活血,适用于胃痛的治疗。
临床上常用大柴胡
汤治疗胃痛,能够舒缓胃部的不适感,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经方大柴胡汤临床疗效分析
![经方大柴胡汤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2f4d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0.png)
THANKS
感谢观看
VS
李氏等将12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 大柴胡汤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 ,结果显示大柴胡汤组在治愈率、 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 优于对照组。
相关实验研究
张氏等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表明,大柴胡汤能够显著抑制胆囊炎症和胆管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kB信号通路有关。
王氏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大柴胡汤能够显著降低胆管压力,有效缓解胆管炎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a、IL-6等炎 症介质有关。
伤寒学说是中医学术流派之一,其代表医著 为《伤寒杂病论》,主张外感热病应按六经
辨证施治。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如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反流 性食管炎、胃溃疡等,辩证属于胆胃不和者
。
胰腺炎、急性黄疸性肝炎等,辩证属于内蕴 湿热者。
主要用于治疗胆胃不和、肝郁气滞、内蕴湿 热等疾病。
胃内异物、胃柿石等,辩证属于肝郁气滞者 。
今后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大柴胡汤的 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以便更好地应 用于临床实践,并为中医药现代化提 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06
研究结论与不足
研究结论
大柴胡汤对于胆囊炎、胆结石 、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良 好的治疗效果。
经方大柴胡汤具有改善临床症 状、促进胃肠蠕动、调节激素 水平等作用。
研究发现,大柴胡汤对于一些 西药治疗无效的病例仍然具有 明显的疗效。
研究成果与展望
大柴胡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 胆道疾病,且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 其具有抗炎、抗增殖、解痉止痛等多 方面的药理作用。
虽然大柴胡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有 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缺 乏多中心、随机双盲等严格的临床试 验设计和方法学规范,需要进一步深 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
大柴胡汤临床治验案例7则
![大柴胡汤临床治验案例7则](https://img.taocdn.com/s3/m/6322bb3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f.png)
大柴胡汤临床治验案例7则大柴胡汤临床治验案例7则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邪热未解,阳明里热炽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能食,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秘结,舌苔黄。
现介绍治验病例如下。
1、急性胆囊炎李某,女,45岁。
1998年8月2日初诊,右胁部剧痛伴呕吐2天。
往来寒热,体温38~39℃,恶心欲呕,口干口苦,纳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五六日一行。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B超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给予抗感染、解痉等西药治疗,一天后无缓解,邀请中医科会诊。
当时上症悉在,辨证为热郁少阳,胃失通降,治宜和解少阳,清热通腑,处方:大柴胡汤,加川楝子10g,玄胡15g,虎杖15g,蒲公英15g,郁金10g,赤芍12g。
水煎服。
服上药1剂后排出干结大便,右腹部及胁肋部疼痛缓解,纳食转佳,恶心止,发热渐退,仍感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乃湿热未尽之象,继上方加金钱草15g、茵陈10g,服3剂后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血常规及B超正常,出院。
2、急性胰腺炎黄某,女,35岁。
患者一天前因饮酒后骤发上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热恶寒,病情逐渐加重而住院。
西医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抗感染、解痉止痛等治疗,无明显缓解。
患者家属要求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科会诊。
症见上腹部满痛拒按,发热汗出,恶心欲呕,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为郁热食积结于心下,少阳枢机不利,升降失司,阳明闭阻不通。
治以清肝利胆,泻热通腑。
处方:大柴胡汤,加川楝子10g,玄胡15g,虎杖15g,蒲公英15g,郁金10g,赤芍12g。
服上方2剂,发热退,腹痛明显减轻,排出黄色软便2次,仍时有恶心,苔薄黄腻,脉滑数,故于上方加山楂30g。
3剂后,矢气多,腑气畅,日稀便4~5次,腹痛基本消失,舌质转淡红,苔薄白微黄,脉弦滑,纳食―般,于前方去大黄,加生谷芽、生麦芽各30g,以开胃消食。
又服5剂,诸症悉除,纳食及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缓,复查血常规、尿淀粉酶在正常范围。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90e44f5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3.png)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汤剂,由柴胡、黄芩、芍药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清热泻火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病症。
以下是大柴胡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举隅:
1. 治疗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抑制等。
大柴胡汤有疏肝利气的作用,可以调节情绪,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情。
临床使用大柴胡汤治疗抑郁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缓解焦虑症状: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表现为内心不安、紧张焦虑等症状。
大柴胡汤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平复患者的情绪,缓解焦虑症状。
3. 调节肝气、消除疲劳:肝气郁结和疲劳是现代人常见的身体不适问题。
大柴胡汤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以调节肝气,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大柴胡汤还可以消除疲劳,提高体力和精力。
4. 治疗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大柴胡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过敏反应,减轻皮炎症状。
5. 改善胃肠道功能:大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等中药成分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脘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6. 镇静助眠:大柴胡汤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临床使用大柴胡汤治疗失眠、多梦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 辅助治疗感冒:大柴胡汤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感冒、流感等病症,缓解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临床用好大柴胡汤,可治好多种病大柴胡汤通...
![临床用好大柴胡汤,可治好多种病大柴胡汤通...](https://img.taocdn.com/s3/m/5067cce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1.png)
临床用好大柴胡汤,可治好多种病大柴胡汤通...
临床用好大柴胡汤,可治好多种病
大柴胡汤通里攻下方,主治以心下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制半夏、枳壳、白芍、制大黄、干姜、红枣
【体质要求】体格壮实,以中老年较多。
上腹部充实饱满,胀痛,进食后更甚,按压轻则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反流、便秘、舌苔厚等。
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支气管哮喘等。
【主治疾病谱】胰腺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炎性胆囊息肉、胆石症、高脂血症、脂肪肝,胆汁返流性胃炎、食道裂孔疝、胃窦炎、消化道溃疡穿孔、肠梗阻、肠道易激综合症,肺癌、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中风、心律不齐、心动过速,肥胖症、糖尿病胃轻瘫、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腺瘤、甲亢、甲减等)、干燥综合征,乳腺癌术后调理、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肿、溢乳、痛经、闭经、多囊卵巢,肾结石急性发作、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
【加减法】烦躁、心下痞者,合三黄泻心汤;脸红、小腹压痛、小腿皮肤干燥、舌暗等瘀血证候者,合桂枝茯苓丸;焦虑、腹满胀气者,合栀子厚朴汤;咽喉异物感者,合半夏厚朴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或伴有急性感染者,合黄连解毒汤;哮喘痰稠难咯者,合排痰散(即《金匮》排脓散);胸痛、痰黄,便秘者,合小陷胸汤。
大柴胡汤运用3例
![大柴胡汤运用3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504be126fff705cc170aa7.png)
大柴胡汤运用3例成无己作大柴胡汤方解如下:柴胡味苦平微寒,伤寒至于可下,则为热气有余,应火而归心,苦先入心,折热之剂,必以苦为主,故以柴胡为君。
黄芩味苦寒,王冰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推除邪热,必以寒为助,故以黄芩为臣。
芍药味酸苦微寒,枳实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泄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枳实芍药为佐。
半夏味辛温,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辛者散也,散逆气者必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也。
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军之号,而功专于荡涤;不加大黄,恐难攻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
1.肿块型胰腺炎刘男,54岁,2007年11月20日就诊日期。
主诉:患者有十几年饮酒史,饮酒量颇大,但自1996年起戒酒至今。
9月发生胰腺炎,9月26日CT检查结果: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胰头增大,胰头及胰尾密度不均,十二指肠壶腹部见管壁不均匀增厚,向上延伸至幽门,考虑转移;脾脏增大,腹膜炎症。
经西医治疗后,病情好转,10月24日复查CT:胰头增大,胰周渗出,考虑肿块型胰腺炎。
顷诊大便干燥,每日1次,中脘时觉痞满,按之略痛,余无不适,舌质嫩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肝功能正常。
诊断:痞满(肿块型胰腺炎);辨证:里实内结;治则:泻热散结;大柴胡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15克,黄芩15克,半夏12克,枳实12克,生大黄10克(后下),大枣10枚,蒲公英6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7剂。
11月27日二诊:大便仍干燥。
经了解,患者未按嘱将大黄后下。
原方中生大黄增量至15克,再加白术15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
7剂,嘱其大黄后下,煮1~2分钟即可。
大柴胡汤医案精选
![大柴胡汤医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e78662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1.png)
大柴胡汤医案精选
大柴胡汤是中医方剂,常用于治疗柴胡证型,包括柴胡证引起的
发热、头痛、胃痛、便秘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大柴胡汤医案: 1. 李某患柴胡证,发热恶寒,头痛明显,不敢俯仰,大便不爽,口
干而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经医生诊治后,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服用数剂后症状减轻,病情好转。
2. 王某患感冒后,病情恶化,出现发热、咳嗽、胸痛、胸闷、精神疲惫等症状,经医生诊治后,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症状逐渐减轻,病情好转。
3. 李某因工作环境不佳,长期焦虑忧虑,后出现头痛、失眠、口干等症状,经医生检查排除其他因素后,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症状改善明显,睡眠质量得到提升。
4. 张某患强迫症,表现为反复思虑、烦恼、焦虑、恐惧等症状,经医生诊治后,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症状减轻,情绪得到缓解。
大柴胡汤具有和解散热、疏肝利胆、调理脾胃等功效,适用于许多柴胡证型的患者,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2ec94d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d.png)
董湘玉教授大柴胡汤加减临证经验
大柴胡汤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医所称的“太阳证”。
这类病证的主要特点是感受寒邪,出现了发热、头痛、身痛、恶风寒等症状。
大柴胡汤的
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和大枣。
这些药物的作用可以清热解毒、发汗解表、调和胃气等,从而起到治疗太阳证的作用。
1. 大柴胡汤加人参、黄芪
通过临床实践,我发现在一些患者中,由于体质虚弱,导致他们的身体无法承受大量
出汗和排泄,容易引发反复感冒和发热等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我通常会在大柴胡汤的基
础上加入人参和黄芪。
人参具有补气,益精,养血的功效,而黄芪则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大柴胡汤加入石膏、泽泻
在体内淤热过重的患者中,大柴胡汤的药势往往不够强大,需要通过加减药物来调节。
石膏是一种能够清热解毒的中药,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的温度,缓解发热等症状。
而泽泻可
以增加尿量,促进身体废物的排泄,降低体内淤热的程度。
3.大柴胡汤加入附子、干姜
对于一些感冒引起的头痛和身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我通常会在大柴胡汤中加入附
子和干姜。
附子具有减轻疼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和身痛症状。
干姜则可以
刺激恶风寒的排出,并改善肝胆的运行,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总之,大柴胡汤虽然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但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因人而异,进行个
性化的加减。
希望我的临床经验可以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更好地发挥大柴胡汤的治疗作用。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88d12aa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9.png)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汤剂,其配方主要由黄芩、半夏、人参、甘草、枳壳和大
柴胡等组成。
该汤剂主要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宣肺化痰、和胃斥积等功效。
在临床上,大柴胡汤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感冒发热:大柴胡汤可以清热解毒,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疼
痛等症状。
同时,大柴胡汤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健康。
2. 肝郁气滞:肝气郁结可以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怒、胸闷、嗳气等不适症状。
大柴
胡汤可以调节肝气,舒缓情绪,缓解胸闷等不适症状。
3. 胃肠不适:大柴胡汤有和胃斥积的功效,可以改善胃肠道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同时,大柴胡汤还可以缓解胃脘部疼痛、胁肋疼痛等症状。
4. 肺热咳嗽:大柴胡汤可以清热宣肺,缓解肺热所引起的咳嗽、咯痰等症状。
此外,大柴胡汤还可以加入石膏、桔梗等中药,以增加宣肺化痰的效果。
5. 肝火上扰:肝火上扰可以导致口苦口干、失眠、易怒等不适症状。
大柴胡汤可以
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缓解肝火上扰引起的不适症状。
总之,大柴胡汤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汤剂,可以应用于多种临床情况。
在选择
使用大柴胡汤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病情来进行调配,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使用大柴胡汤时,需要遵循医师的指导,在使用期间适当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加速
病情的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大柴胡汤是柴胡剂群的重要方剂之一, 亦是小柴胡汤的加减方。
是由柴胡、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生姜、大枣等八味药组成。
方中用柴胡、黄芩之苦寒,清解少阳经腑之邪热;大黄、枳实行气通便,以泻阳明之实热;半夏、生姜之辛苦,以和降胃气;芍药配大黄,酸苦涌泄,于土中伐木,平肝胆之气逆;生姜、大枣以和胃气。
诸药配伍,既可疏利肝胆之气滞,又可荡涤肠胃之实热。
本方在《伤寒论》原文中多是用以治疗少阳阳明并病者,即是小柴胡汤与大承气汤的合方。
但是,本方与小柴胡汤相比,重用生姜至五两,重在和胃降逆、开结散饮。
与大承气汤相比,大黄仅用二两,且无芒硝之配,而次于攻下,故虽属两治少阳、阳明,但重在和解少阳。
诚如医宗金鉴》所云:" 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减表之功捷;枳实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
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也。
"临床凡属肝胆胃肠不和、气血凝聚不通所引起的病证,均可使用本方治疗,故其应用范围极广。
1 心血管系统的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
冠心病
冠心病多由气滞、血瘀、痰阻所致,活血化痰宣痹通阳,芳香开窍为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常法,但也有症见胸痛连及胁肋,心烦易怒,口苦,一派气郁化火之症候,而呕恶痞满,乃胃逆浊阻之凿据,证涉肝胃,按常规治法难以奏效,治宜肝胃兼治。
大柴胡汤方中柴胡、芍药、枳实、黄芩疏肝解郁泻火;半夏、生姜、大黄和胃降浊导滞,大枣补益脾胃,酌加元胡,郁金等理气活血止痛药物,药证相符,见效亦快。
张某,男,62岁,教师。
1999年8月15日就诊。
主诉胸前区闷痛一年余,2月前曾在县区院诊为冠心病,服用潘生丁、冠心苏合香丸、复方丹参滴丸等药收效甚徽。
今来我院就诊,诊见胸前区闷痛连及胁肋,伴心烦易怒,晨起恶心,口苦,心下痞满,得吸则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肝郁化火,胃逆痰阻.治宜解郁泻火,和胃降浊。
方用大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杭芍药、枳实、延胡索、川楝子、郁金各12g,法半夏、黄芩、生姜各l0g,大黄、甘草各6g, 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
胸痛著减,心烦口苦诸症亦明显减轻,继以上方继服10剂,诸证悉除,病痊愈。
(沈东钊、张树安.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2期:171-172)
2.生殖系统的阳痿等
阳痿一证,医家多从肾论治,或补其阳或益其阴,或阴阳俱补。
但阳痿也有非肾虚所为,乃肝气郁而化热所致者,不可盖以肾虚论之,妄用温补。
肝经“入毛中,过阳器”,肝主宗筋,前阴为“宗筋之所会”,故郁热阻则宗筋失养发生阳
痿。
用大柴胡汤舒肝理气,清热泻火常常收效明显。
张某,男,28岁,教师,2001年2月6日初诊,自诉已婚3年,婚后性生活正常,半年前因与妻子发生吵闹,恼怒之余又饮冰镇啤酒数杯,其后旦有性生活要求,则阳痿不举。
曾服中药百余剂而不效。
索其所服之方视之,均为补肾壮阳之品,如仙灵脾、巴戟天、构祀子、紫河车、鹿茸、肉苁蓉之属。
望其面色潮红,体质壮实,声宏气粗。
询其口苦心烦,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诊为肝郁有热兼胃肠燥结。
投以大柴胡汤治疗:柴胡16 g,枳实l0g,大黄4g,黄芩l0g,半夏12g,白芍12g,生姜6g,大枣5枚。
服药5剂后,便通,口苦减,阳痰有所好转,嘱其暂停房事以静养,待痊愈后再阴阳交合。
效不更方,继服大柴胡汤原方l0剂后诸症消失,阳痿痊愈。
(马仁贤.大柴胡汤治疗阳萎一则.《甘肃中医》.2004年第17卷第11期:14)
3.无症状性高脂血症
无症状性高脂血症病因病机多属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内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化为湿浊充斥血脉所致;湿浊内蕴日久则化热,湿热内蕴必致肝胆疏泄失常。
鉴于上述特点,对无症状性高脂血症的治疗当以清利肝胆,通腑泄浊,和中健脾为法。
大柴胡汤本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方,立意为和解少阳、内泻实热。
观其组方,同样具备清利肝胆、通腑泄浊、和中健脾的作用,因此大柴胡汤不失为治疗无症状性高脂血症的良方。
钱氏等用大柴胡汤治疗无症状性高脂血症,对23例TC升高者的总有效率为91.3%;对20例TG升高者的总有效率为90.50%;对11例HDL-C降低者的总有效率为81.80%。
(钱小奇、张敏.大柴胡汤治疗无症状性高脂血症临床研究.国医论
坛.2001年1月第16卷第1期:11)
4.消化系统的麻痹性肠梗阻、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麻痹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属西医之急腹症。
本病中医虽无明确记载,但是根据脉证所辨,当属阳明与少阳并病,治疗用大柴胡汤而取效,方中用柴胡、黄芩之苦寒,清解少阳经腑之邪热;大黄、枳实行气通便,以泻阳明之实热;半夏、生姜之辛苦,以和降胃气;芍药配大黄,酸苦涌泄;生姜、大枣以和胃气。
诸药配伍,既可疏利肝胆之气滞,又可荡涤肠胃之实热。
患者,女,70岁。
一年前曾患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治愈。
术后体质一直虚弱,腹胀痛,大便二三日一行,近来大便六日未行,而腹痛加剧,赴医院诊治。
西医诊为:“麻痹性肠梗阻”,须手术治疗,家属不愿再施手术,遂邀余治之。
见:腹胀如鼓,右侧腹部按之有硬块,询之晨起恶寒,午后潮热,且渴欲饮水,脉象弦紧。
治予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大黄10克、生白芍10克、枳实10
克、大枣5枚、芒硝6克( 兑服) ,令其晚饭前服之。
当天晚上,不至午夜,患者腹痛欲便,且便出燥屎稀便甚多,诸证随之解除,唯头晕、短气,次日又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而愈。
(陈宝明.大柴胡汤临床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05年第9卷第5 期: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