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线段AB 的长度为a ,CD 的长度为b ,则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 )
A .3a+b
B .3a-b
C .a+3b
D .2a+2b
2.2019年6月21日甬台温高速温岭联络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本项目为沿海高速和甬台温高速公路之间的主要联络通道,总投资128900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289×1011
B .1.289×1010
C .1.289×109
D .1289×107 3.-2的倒数是( )
A .-2
B .12-
C .12
D .2
4.如果﹣2xy n+2与 3x 3m-2y 是同类项,则|n ﹣4m|的值是( )
A .3
B .4
C .5
D .6
5.一张普通A4纸的厚度约为0.000104m ,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m
A .21.0410-⨯
B .31.0410-⨯
C .41.0410-⨯
D .51.0410-⨯
6.已知:有公共端点的四条射线OA ,OB ,OC ,OD ,若点()1P O ,2P ,3P ⋯,如图所示排列,根据这个规律,点2014P 落在( )
A .射线OA 上
B .射线OB 上
C .射线OC 上
D .射线OD 上 7.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x 3,-x 5,x 7,-x 9,x 11,……第n 个单项式是( ) A .(-1)n -1x 2n -1
B .(-1)n x 2n -1
C .(-1)n -1x 2n +1
D .(-1)n x 2n +1 8.已知单项式2x 3y 1+2m 与3x n +1y 3的和是单项式,则m ﹣n 的值是( ) A .3 B .﹣3 C .1 D .﹣1
9.某个数值转换器的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x 的值是1,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4,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2,依次继续下去,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 )
A .1010
B .4
C .2
D .1
10.﹣3的相反数是( )
A .1
3- B .13 C .3- D .3
11.已知一个多项式是三次二项式,则这个多项式可以是( )
A .221x x -+
B .321x +
C .22x x -
D .3221x x -+
12.阅读:关于x 方程ax=b 在不同的条件下解的情况如下:(1)当a≠0时,有唯一解x=b a
;(2)当a=0,b=0时有无数解;(3)当a=0,b≠0时无解.请你根据以上知识作答:已知关于x 的方程
3x •a= 2x ﹣ 16 (x ﹣6)无解,则a 的值是( ) A .1
B .﹣1
C .±1
D .a≠1
二、填空题
13.如果实数a ,b 满足(a-3)2+|b+1|=0,那么a b =__________.
14.苹果的单价为a 元/千克,香蕉的单价为b 元/千克,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共需____元.
15.把53°24′用度表示为_____.
16.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驴子和一只骡子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一同走,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所负担的就是你的两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那么驴子原来所驮货物有_____袋.
17.请先阅读,再计算: 因为:
111122=-⨯,1112323=-⨯,1113434=-⨯,…,111910910=-⨯, 所以:1111122334910++++⨯⨯⨯⨯ 1111111122334910⎛⎫⎛⎫⎛⎫⎛⎫=-+-+-++- ⎪ ⎪ ⎪ ⎪⎝⎭⎝⎭⎝⎭⎝⎭ 1111111191122334
9101010=-+-+-++-=-= 则1111100101101102102103
20192020++++=⨯⨯⨯⨯_________. 1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着某些棱剪开后展成的一个平面图形,若这个正方体的每两个相对面上的数字的和都相等,则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的数字的总和为________.
19.将5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20.若x、y为有理数,且|x+2|+(y﹣2)2=0,则(x
y
)2019的值为_____.
21.若代数式x2+3x﹣5的值为2,则代数式2x2+6x﹣3的值为_____.22.钟表显示10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________.
23.规定:用{m}表示大于m 的最小整数,例如{5
2
}= 3,{4} = 5,{-1.5}=-1等;用[m] 表
示不大于m 的最大整数,例如[7
2
]= 3,[2]= 2,[-3.2]=-4,如果整数x 满足关系式:
3{x}+2[x]=23,则x =________________.
24.为了了解我市2019年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______
三、压轴题
25.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板(其中∠P=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Q在射线OA上,另一边OP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1)如图2,经过t秒后,OP恰好平分∠BOC.
①求t的值;
②此时OQ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
(2)若在三角板转动的同时,射线OC也绕O点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OC平分∠POQ?请说明理由;
(3)在(2)问的基础上,经过多少秒OC平分∠POB?(直接写出结果).
26.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 ,若用AB 表示A,B 两点的距离,AC 表示A ,C 两点的距离,且BC = 2 AB ,点A 、点C 对应的数分别是a 、c ,且| a - 20 | + | c +10 |= 0 .
(1)若点P,Q 分别从A,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 2 个单位长度/秒、5个单位长度/ 秒,则运动了多少秒时,Q 到B 的距离与P 到B 的距离相等?
(2)若点P ,Q 仍然以(1)中的速度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2 秒后,动点R 从A点出发向左运动,点R 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点M 为线段PR 的中点,点N为线段RQ的中点,点R运动了x 秒时恰好满足MN +AQ = 25,请直接写出x的值.
27.综合与探究问题背景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所示位置摆放,分别作出∠AOC,∠BOD的平分线OM、ON,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求出∠MON的度数.
特例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从特例入手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将三角尺分别按图2、图3所示的方式摆放,OM和ON仍然是∠AOC和∠BOD的角平分线.其中,按图2方式摆放时,可以看成是ON、OD、OB在同一直线上.按图3方式摆放时,∠AOC和
∠BOD相等.
(1)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进行计算:图2中∠MON的度数为°.图3中
∠MON的度数为°.
发现感悟
解决完图2,图3所示问题后,“兴趣小组”又对图1所示问题进行了讨论:
小明:由于图1中∠AOC和∠BOD的和为90°,所以我们容易得到∠MOC和∠NOD的和,这样就能求出∠MON的度数.
小华:设∠BOD为x°,我们就能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出∠NOD和∠MOC度数,这样也能求出∠MON的度数.
(2)请你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求出图1中∠MON的度数.
类比拓展
受到“兴趣小组”的启发,“智慧小组”将三角尺按图4所示方式摆放,分别作出
∠AOC、∠BOD的平分线OM、ON,他们认为也能求出∠MON的度数.
(3)你同意“智慧小组”的看法吗?若同意,求出∠MON的度数;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28.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且满足(a-1)2+|ab+3|=0,c=-2a+b.
(1)分别求a,b,c的值;
(2)若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相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i)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使得3BC-k•AB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ii)若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与点A,B同时运动,何时点C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请说明理由.
29.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探究: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表示-3和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____;
结论: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
直接应用:表示数a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表示数a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
灵活应用:
(1)如果∣a+1∣=3,那么a=____;
(2)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2之间,则∣a-2∣+∣a+4∣=_____;
(3)若∣a-2∣+∣a+4∣=10,则a =______;
实际应用:
已知数轴上有A、B、C 三点,分别表示-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长度/秒.
(1)两只电子蚂蚁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求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

(2)求运动几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长度?
30.(1)探究:哪些特殊的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
在①135︒,②120︒,③75︒,④25︒中,小明同学利用一副三角板画不出来的特殊角是_________;(填序号)
(2)在探究过程中,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起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如图,他先用三角板
∠)的顶点与60角画出了直线EF,然后将一副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其中45角(AOB
∠)的顶点互相重合,且边OA、OC都在直线EF上.固定三角板COD不动,将(COD
三角板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当边OB与射线OF第一次重合时停止.
①当OB 平分EOD ∠时,求旋转角度α;
②是否存在2BOC AOD ∠=∠?若存在,求旋转角度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1.已知线段30AB cm =
(1)如图1,点P 沿线段AB 自点A 向点B 以2/cm 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沿线段点B 向点A 以3/cm s 的速度运动,几秒钟后,P Q 、两点相遇?
(2)如图1,几秒后,点P Q 、两点相距10cm ?
(3)如图2,4AO cm =,2PO cm =,当点P 在AB 的上方,且060=∠POB 时,点P 绕着点O 以30度/秒的速度在圆周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 沿直线BA 自B 点向A 点运动,假若点P Q 、两点能相遇,求点Q 的运动速度.
32.已知:∠AOB 是一个直角,作射线OC ,再分别作∠AOC 和∠BOC 的平分线OD 、OE .
(1)如图①,当∠BOC=70°时,求∠DOE 的度数;
(2)如图②,若射线OC 在∠AOB 内部绕O 点旋转,当∠BOC=α时,求∠DOE 的度数.
(3)如图③,当射线OC 在∠AOB 外绕O 点旋转时,画出图形,直接写出∠DOE 的度数.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依据线段AB长度为a,可得AB=AC+CD+DB=a,依据CD长度为b,可得AD+CB=a+b,进而得出所有线段的长度和.
【详解】
∵线段AB长度为a,
∴AB=AC+CD+DB=a,
又∵CD长度为b,
∴AD+CB=a+b,
∴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AB+AC+CD+DB+AD+CB=a+a+a+b=3a+b,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度和有关计算,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求出线段的长度和知道如何数图形中的线段.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解:12 8900 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89×109.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
-2的倒数是-1 2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倒数相反数等知识点的掌握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同类项要求相同字母上的次数相同,由此求出m,n,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解:∵﹣2xy n+2与 3x3m-2y 是同类项,
∴3m-2=1,n+2=1,解得:m=1,n=-1,
∴|n﹣4m|=|-1-4|=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概念,属于简单题,熟悉概念和列等式是解题关键.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解:0.000104=1.04×10−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形可以发现点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得到点2014
P落在哪条射线上.
【详解】
解:由图可得,
1P 到5P 顺时针,5P 到9P 逆时针,
()2014182515-÷=⋯,
∴点2014P 落在OA 上,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图形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观察可知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除符号外,底数均为x ,指数比所在项序数的2倍多1,由此即可得.
【详解】
观察可知,奇数项系数为正,偶数项系数为负,
∴可以用1(1)n --或1(1)n +-,(n 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来控制正负,
指数为从第3开始的奇数,所以指数部分规律为21n ,
∴第n 个单项式是 (-1)n -1x 2n +1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题——数字的变化类,正确分析出哪些不变,哪些变,是按什么规律发生变化的是解题的关键.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概念,首先求出m 与n 的值,然后求出m n -的值.
【详解】 解:单项式3122m x y +与133n x y +的和是单项式,
3122m x y +∴与133n x y +是同类项,
则13123n m +=⎧⎨+=⎩
∴12m n =⎧⎨=⎩
, 121m n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同类项,掌握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
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从而得出m,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数值转换器可以写出前几次输出的结果,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进而求得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当x=1时,
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三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四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五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六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七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八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九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十次输出的结果是4,
……,
∵2020÷3=673…1,
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特点,求出相应的数字.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相反数的定义是: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还是0.
【详解】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得:-3的相反数是3.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相反数,题目简单,熟记定义是关键.
11.B
解析:B
A. 2x 2x 1-+是二次三项式,故此选项错误;
B. 32x 1+是三次二项式,故此选项正确;
C. 2x 2x -是二次二项式,故此选项错误;
D. 32x 2x 1-+是三次三项式,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2.A
解析:A
【解析】
要把原方程变形化简,去分母得:2ax=3x ﹣(x ﹣6), 去括号得:2ax=2x+6,移项,合并得,x=31
a -,因为无解,所以a ﹣1=0,即a=1. 故选A .
点睛:此类方程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后,清楚什么时候是无解,然后再求字母的取值.
二、填空题
13.-1;
【解析】
解:由题意得:a-3=0,b+1=0,解得:a=3,b=-1,∴=-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 解析:-1;
【解析】
解:由题意得:a -3=0,b +1=0,解得:a =3,b =-1,∴3(1)a b =-=-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
14.【解析】
【分析】
用单价乘数量得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的总价,再进一步相加即可.
【详解】
买单价为a 元的苹果2千克用去2a 元,买单价为b 元的香蕉3千克用去3b 元, 共用去:(2a+3b)元
解析:(23)a b +
【解析】
【分析】
用单价乘数量得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的总价,再进一步相加即可.
【详解】
买单价为a 元的苹果2千克用去2a 元,买单价为b 元的香蕉3千克用去3b 元, 共用去:(2a +3b )元.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15.4°.
【解析】
【分析】
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
【详解】
解:53°24′用度表示为53.4°,
故答案为:53.4°.
【点睛】
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
解析:4°.
【解析】
【分析】
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
【详解】
解:53°24′用度表示为53.4°,
故答案为:53.4°.
【点睛】
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应除以60,注意度、分、秒都是60进制的,由大单位化小单位要乘以60才行.
16.5
【解析】
【分析】
要求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驴子减去一袋时的两倍减1(即骡子原来驮的袋数)再减1(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驴
解析:5
【解析】
【分析】
要求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驴子减去一袋时的两倍减1(即骡子原来驮的袋数)再减1(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加上1,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详解】
解:设驴子原来驮x袋,根据题意,得:
2(x﹣1)﹣1﹣1=x+1
解得:x =5.
故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是5.
故答案为5.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17.【解析】
【分析】
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 解析:242525
【解析】
【分析】
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
【详解】 解: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 ⎪ ⎪ ⎪⎝⎭⎝⎭⎝⎭
⎝⎭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 96
10100242525=
= 故答案为
2425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规律,
利用规律将所求算式进行化简计算.
18.3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展开图,求出x 和A 的值,然后计算数字综合即可解决.
【详解】
解:∵正方体的每两个相对面上的数字的和都相等

∴x=2,A=14
∴数字总和为:9+3+6+6+
解析:3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展开图,求出x 和A 的值,然后计算数字综合即可解决.
【详解】
解:∵正方体的每两个相对面上的数字的和都相等 ∴
()934322
x x x A +=++=+- ∴x=2,A=14
∴数字总和为:9+3+6+6+14-2=36,
故答案为3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找到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的面
19.2×105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
解析:2×105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
解:将5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2×105.
故答案为:5.2×105.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20.﹣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2019=()201
解析:﹣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x
y
)2019=(
2
2
)2019=(﹣1)2019=﹣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21.17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可得:+3x=7,则原式=2(+3x)+3=2×7+3=17.
故答案为:17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求值,利用整体代入思想解题是关键
解析:17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可得:2x +3x=7,则原式=2(2x +3x )+3=2×7+3=17.
故答案为:17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求值,利用整体代入思想解题是关键
22.【解析】
由于钟面被分成12大格,每格为30°,而10点30分时,钟面上时针指向数字10与11的中间,分针指向数字6,则它们所夹的角为4×30°+×30°. 解:10点30分时,钟面上时针指向数字
解析:【解析】
由于钟面被分成12大格,每格为30°,而10点30分时,钟面上时针指向数字10与11的中间,分针指向数字6,则它们所夹的角为4×30°+12
×30°. 解:10点30分时,钟面上时针指向数字10与11的中间,分针指向数字6,
所以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等于4×30°+
12
×30°=135°. 故答案为:135°. 23.4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求解即可.
【详解】
解:
解得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属于新定义题型,正确理解{m}和[m]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4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1,x x x x =+=,求解即可.
【详解】
解:{}[]
323(1)25323x x x x x +=++=+=
解得4x =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属于新定义题型,正确理解{m}和[m]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24.①③④
【解析】
【分析】
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
解析:①③④
【解析】
【分析】
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
【详解】
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正确;
②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故原说法错误;
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正确;
④样本容量是200,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三、压轴题
25.(1)①5;②OQ平分∠AOC,理由详见解析;(2)5秒或65秒时OC平分∠POQ;
(3)t=70
3
秒.
【解析】
【分析】
(1)①由∠AOC=30°得到∠BOC=150°,借助角平分线定义求出∠POC度数,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出∠COQ度数,再算出旋转角∠AOQ度数,最后除以旋转速度3即可求出t 值;②根据∠AOQ和∠COQ度数比较判断即可;
(2)根据旋转的速度和起始位置,可知∠AOQ=3t,∠AOC=30°+6t,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知∠COQ=45°,利用∠AOQ、∠AOC、∠COQ角之间的关系构造方程求出时间t;(3)先证明∠AOQ与∠POB互余,从而用t表示出∠POB=90°﹣3t,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再用t表示∠BOC度数;同时旋转后∠AOC=30°+6t,则根据互补关系表示出∠BOC度
数,同理再把∠BOC度数用新的式子表达出来.先后两个关于∠BOC的式子相等,构造方程求解.
【详解】
(1)①∵∠AOC=30°,
∴∠BOC=180°﹣30°=150°,
∵OP平分∠BOC,
∴∠COP=1
2
∠BOC=75°,
∴∠COQ=90°﹣75°=15°,
∴∠AOQ=∠AOC﹣∠COQ=30°﹣15°=15°, t=15÷3=5;
②是,理由如下:
∵∠COQ=15°,∠AOQ=15°,
∴OQ平分∠AOC;
(2)∵OC平分∠POQ,
∴∠COQ=1
2
∠POQ=45°.
设∠AOQ=3t,∠AOC=30°+6t,
由∠AOC﹣∠AOQ=45°,可得30+6t﹣3t=45,解得:t=5,
当30+6t﹣3t=225,也符合条件,
解得:t=65,
∴5秒或65秒时,OC平分∠POQ;
(3)设经过t秒后OC平分∠POB,
∵OC平分∠POB,
∴∠BOC=1
2
∠BOP,
∵∠AOQ+∠BOP=90°,
∴∠BOP=90°﹣3t,
又∠BOC=180°﹣∠AOC=180°﹣30°﹣6t,
∴180﹣30﹣6t=1
2
(90﹣3t),
解得t=70 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角度的和差倍分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6.(1)10
7
秒或10秒;(2)
14
13

114
13

【解析】
【分析】
(1)由绝对值的非负性可求出a,c的值,设点B对应的数为b,结合BC = 2 AB,求出b 的值,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分别表示出点P、点Q对应的数,根据“Q到B的距离与P 到B的距离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
(2)当点R运动了x秒时,分别表示出点P、点Q、点R对应的数为,得出AQ的长,
由中点的定义表示出点M、点N对应的数,求出MN的长.根据MN+AQ=25列方程,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
(1)∵|a-20|+|c+10|=0,
∴a-20=0,c+10=0,
∴a=20,c=﹣10.
设点B对应的数为b.
∵BC=2AB,∴b﹣(﹣10)=2(20﹣b).
解得:b=10.
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对应的数为20+2t,点Q对应的数为﹣10+5t.
∵Q到B的距离与P到B的距离相等,
∴|﹣10+5t﹣10|=|20+2t﹣10|,
即5t﹣20=10+2t或20﹣5t=10+2t,
解得:t=10或t=10
7

答:运动了10
7
秒或10秒时,Q到B的距离与P到B的距离相等.
(2)当点R运动了x秒时,点P对应的数为20+2(x+2)=2x+24,点Q对应的数为﹣10+5(x+2)=5x,点R对应的数为20﹣x,∴AQ=|5x﹣20|.
∵点M为线段PR的中点,点N为线段RQ的中点,
∴点M对应的数为22420
2
x x
++-
=
44
2
x
+

点N对应的数为205
2
x x
-+
=2x+10,
∴MN=|44
2
x
+
﹣(2x+10)|=|12﹣1.5x|.
∵MN+AQ=25,∴|12﹣1.5x|+|5x﹣20|=25.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0<x<4时,12﹣1.5x+20﹣5x=25,
解得:x=14 13

当4≤x≤8时,12﹣1.5x+5x﹣20=25,
解得:x =
667
>8,不合题意,舍去; 当x >8时,1.5x ﹣12+5x ﹣20=25, 解得:x 3
1141=. 综上所述:x 的值为
1413或1141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绝对值的非负性以及两点间的距离,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7.(1)135,135;(2)∠MON =135°;(3)同意,∠MON =(90°﹣
12x °)+x °+(45°﹣
12x °)=135°.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得,∠MON =
12×90°+90°,∠MON =12∠AOC +12
∠BOD +∠COD ,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OM 和ON 是∠AOC 和∠BOD 的角平分线”可求出∠MOC +∠NOD ,又∠MON =(∠MOC +∠NOD )+∠COD ,即可得出答案;
(3)设∠BOC =x °,则∠AOC =180°﹣x °,∠BOD =90°﹣x °,进而求出∠MOC 和∠BON ,又∠MON =∠MOC +∠BOC +∠BON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图2中∠MON =
12
×90°+90°=135°;图3中∠MON =12∠AOC +12∠BOD +∠COD =12
(∠AOC +∠BOD )+90°=12⨯90°+90°=135°; 故答案为:135,135;
(2)∵∠COD =90°,
∴∠AOC +∠BOD =180°﹣∠COD =90°,
∵OM 和ON 是∠AOC 和∠BOD 的角平分线,
∴∠MOC +∠NOD =12∠AOC +12∠BOD =12
(∠AOC +∠BOD )=45°, ∴∠MON =(∠MOC +∠NOD )+∠COD =45°+90°=135°;
(3)同意,
设∠BOC =x °,则∠AOC =180°﹣x °,∠BOD =90°﹣x °,
∵OM 和ON 是∠AOC 和∠BOD 的角平分线,
∴∠MOC=1
2
∠AOC=
1
2
(180°﹣x°)=90°﹣
1
2
x°,
∠BON=1
2
∠BOD=
1
2
(90°﹣x°)=45°﹣
1
2
x°,
∴∠MON=∠MOC+∠BOC+∠BON=(90°﹣1
2
x°)+x°+(45°﹣
1
2
x°)=13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角度关系及运算的灵活运用和掌握,此类问题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角进行理解.
28.(1)1,-3,-5(2)i)存在常数m,m=6这个不变化的值为26,ii)11.5s
【解析】
【分析】
(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c的值即可;
(2)i)根据3BC-k•AB求得k的值即可;
ii)当AC=1
3
AB时,满足条件.
【详解】
(1)∵a、b满足(a-1)2+|ab+3|=0,
∴a-1=0且ab+3=0.
解得a=1,b=-3.
∴c=-2a+b=-5.
故a,b,c的值分别为1,-3,-5.
(2)i)假设存在常数k,使得3BC-k•AB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则依题意得:AB=5+t,2BC=4+6t.
所以m•AB-2BC=m(5+t)-(4+6t)=5m+mt-4-6t与t的值无关,即m-6=0,解得m=6,
所以存在常数m,m=6这个不变化的值为26.
ii)AC=1
3 AB,
AB=5+t,AC=-5+3t-(1+2t)=t-6,
t-6=1
3
(5+t),解得t=11.5s.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9.探究:3;5;直接应用:∣a-2∣,∣a+4∣;灵活应用(1)2或-4;(2)6;(3)-6或4;实际应用:(1)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是-10.4;(2)运动2秒或5秒后甲到A、B、C 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长度.
【解析】
【分析】
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绝对值的意义、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及数轴直观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
探究:4-1=3;2-(-3)=5.
直接应用:∣a -2∣,∣a +4∣;
灵活应用:
(1)a +1=±3,a =3-1=2或a =-3-1=-4,∴a =2或-4;
(2)∵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位于-4与2之间,∴a -2<0,a +4>0,∴原式=2-a +a +4=6; (3)由(2)可知,a <-4或a >2.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a <-4时,方程变为:2-a -(a +4)=10,解得:a =-6;
②当a >2时,方程变为:a -2+(a +4)=10,解得:a =4;
综上所述:a 的值为-6或4.
实际应用:
(1)设x 秒后甲与乙相遇,则:
4x +6x =34
解得:x =3.4,4×3.4=13.6,﹣24+13.6=﹣10.4.
故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是﹣10.4;
(2)设y 秒后甲到A ,B ,C 三点的距离之和为40个单位,B 点距A ,C 两点的距离为14+20=34<40,A 点距B 、C 两点的距离为14+34=48>40,C 点距A 、B 的距离为34+20=54>40,故甲应为于AB 或BC 之间.
①AB 之间时:4y +(14﹣4y )+(14﹣4y +20)=40
解得:y =2;
②BC 之间时:4y +(4y ﹣14)+(34﹣4y )=40
解得:y =5.
答:运动2秒或5秒后甲到A 、B 、C 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长度.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30.(1)④;(2)①15α=︒;②当105α=,125α=时,存在2BOC AOD ∠=∠.
【解析】
【分析】
(1)根据一副三角板中的特殊角,运用角的和与差的计算,只要是15°的倍数的角都可以画出来;
(2)①根据已知条件得到∠EOD=180°-∠COD=180°-60°=12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B=12∠EOD=12
×120°=60°,于是得到结论; ②当OA 在OD 的左侧时,当OA 在OD 的右侧时,根据角的和差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135°=90°+45°,120°=90°+30°,75°=3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