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管理目的和基本原则
1.1 特种作业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特殊工作环境或者特殊技术要求的作业活动。
1.2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种作业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3 特种作业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有效的原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特种作业的管理。
2.2 特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电工作业、焊接作业、危险
化学品作业等。
第二章管理标准
第三条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的要求
3.1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并接受专门的培训。
3.2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症。
3.3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作业现场环境、安全措施及相关操作规程,并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特种作业作业场所的要求
4.1 特种作业作业场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设有安全管理人员,并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4.2 特种作业作业场所必须有明确的工作区域划分,设置合理的警示标志和安
全标识。
4.3 特种作业作业场所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条特种作业作业设备和工具的要求
5.1 特种作业作业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检验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5.2 特种作业作业设备和工具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证的操作人员操作,操作人
员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5.3 特种作业作业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保养、维修等操作必须按照标准操作规
程进行,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第六条特种作业的管理流程
6.1 特种作业的管理流程包括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等环节。
6.2 计划环节:制定特种作业计划,明确特种作业的内容、时间、人员和资源
等要素。
6.3 组织环节:组织特种作业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
责任。
6.4 实施环节:按照特种作业计划组织实施特种作业,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
作业的质量。
6.5 监督环节:建立特种作业监督机制,加强对特种作业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6.6 评估环节:定期对特种作业的管理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
度和流程。
第三章考核标准
第七条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的考核标准
7.1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的考核标准包括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
7.2 理论考核要求操作人员熟悉特种作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知识等。
7.3 实际操作考核要求操作人员能够熟练、安全地完成特种作业任务,包括操
作设备、使用工具等。
7.4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的考核周期为一年,不合格者需要进行重新培训并重新
考核。
第八条特种作业作业场所的考核标准
8.1 特种作业作业场所的考核标准包括场所设施是否完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等。
8.2 考核周期为一年,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
8.3 考核不合格的特种作业作业场所需要及时整改,整改期限为15个工作日。
第四章监督和责任
第九条监督机制
9.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特种作业的监督和检查。
9.2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特种作业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指导,确保特种作业
按照规定进行。
9.3 企业安全委员会负责对特种作业管理的监督工作,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总
结经验,推动管理的不断改进。
第十条责任制定
10.1 企业的特种作业管理主要负责人应制定明确的管理责任制度,确保管理工
作有效落实。
10.2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应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
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10.3 特种作业作业场所负责人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安全责任,保证特种
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一条对违反管理制度的处理
11.1 对于违反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本企业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进行
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工整顿等。
11.2 对于严重违反特种作业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权
12.1 对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企业法务部门。
12.2 对本制度的修改或补充,经企业法务部门审批后生效。
以上为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的范文,旨在规范特种作业的管理流程和要求,
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特种作业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