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综合检测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期中综合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动物属于腔肠动物()
A. 蛔虫
B. 乌贼
C. 水螅
D. 蚯蚓
考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
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
水螅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乌贼属于软体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故选:C
2、下面哪项不是蛔虫病的防治原则()
A. 饭前便后洗手
B.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C. 加强粪便管理
D. 手、足涂抹防护剂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
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喝了带有蛔虫卵的水,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瓜果蔬菜,用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有可能感染蛔虫病.
解答:
ABC、饭前便后洗手、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加强粪便管理都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D、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手、足涂抹防护剂不是防治蛔虫病的措施.故选:D
3、下面哪项不是蛔虫病的防治原则()
A. 饭前便后洗手
B.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C. 加强粪便管理
D. 手、足涂抹防护剂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
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喝了带有蛔虫卵的水,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瓜果蔬菜,用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有可能感染蛔虫病.
解答:
ABC、饭前便后洗手、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加强粪便管理都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D、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手、足涂抹防护剂不是防治蛔虫病的措施.
故选:D
4、下列关于河蚌贝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B. 贝壳不能随河蚌的身体增大而加大
C. 贝壳最里面的一层叫珍珠层
D.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考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据此解答.解答:
A、河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正确;
B、贝壳能随河蚌的身体生长而加大,逐渐形成了壳面上的许多环纹,错误;
C、河蚌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正确;
D、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正确.
故选:B.
5、以下对节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节肢动物都要能飞
B. 绝大多数节肢动物身体内部有骨骼
C.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是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
D. 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考点: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据此答题.解答:
A、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一般具有翅,能在空中飞行;而其它节肢动物如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没有翅,不能在空中飞行.故A错误.
B、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而不是内部有骨骼.故B错误.
C、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故C错误.
D、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足和触角也分节.故D正确.故选:D.
6、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B. 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
C. 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
D. 鲫鱼身体呈纺锤形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
本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据此答题.
解答:
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梭型中间大两头小,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尾鳍和躯干部的摆动.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因此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鲫鱼身体呈纺锤形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故选:D.
7、具有“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特征的动物是()
A. 蚯蚓
B. 鲤鱼
C. 青蛙
D. 金丝猴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
由分析知,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A、蚯蚓的身体都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B、鲤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C、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
D、金丝猴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C.
8、具有“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特征的动物是()
A. 蚯蚓
B. 鲤鱼
C. 青蛙
D. 金丝猴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
由分析知,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A、蚯蚓的身体都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B、鲤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C、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
D、金丝猴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C.
9、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
A. 体内刺激
B. 骨骼肌内部
C. 体外刺激
D. 神经传来的刺激
考点: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分析: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所以在人体内,骨胳肌所接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
故选:D
10、有人狂笑时,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A. 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B. 关节腔内可能有积液
C. 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D. 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考点:脱臼、骨折及其急救处理。
分析:
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属于脱臼现象.
解答:
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
里脱落出来.
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属于脱臼现象.
故选C.
1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B.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接
C.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 运动都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
考点: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分析解答.
解答: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起到动力的作用.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12、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其病变部位应在关节的哪个结构上?()
A. 关节面
B. 关节软骨
C. 关节囊
D. 关节腔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分析: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解答: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关节囊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
故选:C
13、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和肘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A.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D.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分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处于屈肘状态,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故选:B
14、关节活动起来非常灵活,与之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结构里有()
A. 关节软骨和韧带
B. 关节头和关节窝
C. 关节软骨和滑液
D. 关节腔和滑液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分析:
根据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解答: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关节面: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囊: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关节腔: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故选:C.
15、当电鳗捕到猎物时,会以极高的频率放电,同种电鳗闻讯而来,它交流信息的“语言”是()
A. 声音
B. 气味
C. 电流
D. 性外激素
考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分析:
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解答:
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电鳗捕到猎物时,
会以极高的频率放电,同种电鳗闻讯而来,它交流信息的“语言”是电流.
故选:C
16、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
A. 婴儿吮奶
B. 蜘蛛结网
C. 飞鸽传书
D. 猴子爬树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飞鸽传书是通过学习训练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婴儿吮奶、蜘蛛结网、猴子爬树,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C.
17、一个蜂群中,蜂王负责产卵,雄蜂的职责是与蜂王交配,工蜂负责建造蜂房,采集花粉花蜜,喂养蜂王、幼虫等.这段话集中体现了蜜蜂的()
A. 繁殖行为
B. 觅食行为
C. 先天性行为
D. 社会行为
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
分析: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
一个蜂群中,蜂王负责产卵,雄蜂的职责是与蜂王交配,工蜂负责建造蜂房,采
集花粉花蜜,喂养蜂王、幼虫等.这段话集中体现了蜜蜂的社会行为.
故选:D
18、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动物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B. 动物行为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之分
C. 学习行为没有遗传因素的作用
D. 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动物的行为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之分,动物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伸有重要意义;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故选:C
19、下面的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B.
C.
D.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B是大山雀偷饮牛奶、C是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D是大公鸡的绕道取食,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A是红雀喂养金鱼,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A.
20、下列哪项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 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
B. 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 维持生态平衡
D. 制造有机物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
动物不能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只有绿色植物才能制造有机物,可见D 错误.
故选D
21、动物通过呼吸将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
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错误;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C错误;
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错误.
故选:B
2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下列有关骨骼与肌肉的关系,错误的是()
A. 总有两组作用相反的肌肉与骨相连
B. 肌肉通过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一块骨的两端
C. 肌肉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肌腱与骨相连
D. 肌肉收缩时能牵引骨绕着关节运动
考点: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
分析:
骨骼是多块骨通过骨连接连接而成的结构,如脊柱;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解答:
A、动物的运动是由多组肌群相互配合完成的,单独一块骨骼肌不能完成一个动作;故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故符合题意.
C、骨骼肌通过两端的肌腱与不同的骨相连,中央部分的肌腹收缩牵引骨绕关节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D、骨骼肌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关节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哪些系统参与了你的运动()
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运动系统④神经系统.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分析:
此题考查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据此答题.
解答:
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
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不但全身骨胳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胳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运动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故选:A
24、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
A. 两者都有羽毛
B. 两者都是恒温动物
C. 两者都是胎生
D. 两者都有翅膀
考点: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分析:
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为恒温动物,知道两类动物的特征,据此答题.解答:
A、只有大部分的鸟类体表被覆羽毛,而大部分的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为错误项.
B、哺乳动物和鸟类,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为正确项.
C、鸟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鸭嘴兽除外),为错误项.
D、鸟的前肢变为翼,是飞行器官,而哺乳动物没有,为错误项.
故选:B
25、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95%
B. 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5%
C. 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D. 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考点:动物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