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写作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山中 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 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两 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 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 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 内容。
鉴赏语言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造句、 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 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赏析
• 冬夜,天上一弯新月,地下江静无声,山 头北斗横斜。词人睡不着,看着映在窗纸 上的梅树的影子,且搔首且静思。霜天何 以好?好在接到调令,再用不出席官场的 宴会、传杯应酬了。好在不用理会小人们 的谣言中伤,就权当它乱鸦聒噪一阵罢了。 好在赴任之前,可以归家探视亲人了。
•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 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 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 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 写的是静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 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 “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 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结句“梅 影横窗瘦”,静中见动,要月影西斜才看得 出梅影横窗。“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 (3)辩证立意:把正反两方面的 立意结合起来思考。既要有卖缸人 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思 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 就看。这有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挥, 使我们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 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
【构思举例】
• 一、从肯定“卖缸人”的角度立 意:对于已经破裂的无法还原的 事物、生活中的失误缺憾,一味 留恋,止步不前,是不明智的。 大胆往前走,才是聪明之举。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感 时 花 溅 泪, 恨 别 鸟 惊 心
------杜甫《春望》
一、作文
考查方向
• 1.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丌走极端;善亍从 另一个角度(即丌同亍惯常思维的视角、眼界、 观念等)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强调个人的行为要 受理智的约束。 • 2.考查分析能力,思维的深度不广度。 • 3.考查运用合适的文体、恰当的结构、灵活 的方法阐明事理的能力。
【思路导引】
•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 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 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 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卖缸人之 所以大步往前走,是因为他明白再 看多少眼也无法变成完整的缸。
• 二、从否定“卖缸人”的角度:一 旦出现了失误损失,首先必须毫不 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看,以避免犯更 多的错或者付出更多无谓的浪费。 “停下来看”有时需要比“不回头 地走”更大的勇气与承受力,有时 甚至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 三、从自身经历的角度谈自己因对 “过去的事物恋恋不忘,以致无心前 程,无法发现前面路上的美好”,从 而得出要敢于放下过去的那些“摔破 了的缸”;也可写自己不敢面对生活 中的失误,总如卖缸人一样逃避, 结果是摔得更惨,得出要直面失误, 勇于反思的哲理。
• 二、 关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立 意 • 这种立意是从路人的问话出发,认 为路人是好心的,而卖缸人没有领 情,于是写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才能起步。这是对材料的重心理解 出现了偏移所致。
• 三、关于“自信”的立意 • 这种立意,是抓卖缸人头也不回地 往前走,推想他对前途充满信心, 于是写人生应充满自信,在大谈特 谈自信对人生的作用。这是一种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思考方式, 没有注意材料的中心。
•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 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 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 疑问,卖缸人的态度就一定对吗?很多 时候我们丌是正因为害怕检讨自己的失 误,害怕反思而失去了得到教训的机会, 以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同一个地 方、同一条路上跌倒吗?
• 这就启示我们一旦出现了失误或者 说错误,首先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 来“看”一眼,反思检讨,才能走 得更好更稳。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 性思维,能开拓我们的思维能力, 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 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 如何读懂诗歌、把握主旨? 四看 • 一看题目——题目定诗由; • 二看作者——作者定诗风、明时代; • 三看诗后注解——想象诗歌背景,联 系当时现实; • 四看关键语言——明主旨。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
品味诗歌用词之妙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 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 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 一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 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 全诗简要赏析。
• 考场作文得分高,下面几点要记 牢;拟题前后加词语,开篇入题 很重要;开头结尾是关键,乔装 打扮格外娇;集中写个精彩段, 引言事例不可少;新旧名人齐登 场,鲜活事例更看好;
• 民俗哲学棋艺等,底蕴深厚不得了; 有起有例有小结,不时点题手段巧; 偶有比喻和排比,理性激情皆必要; 如果无话可说了,“假如”“反证” 是高招;日记书信小标题,记叙抒情 自得妙;个人生活大仓库,文体各选 有奇效;以上锦囊不拘泥,融会贯通 是诀窍。
• 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 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 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 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 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 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
(一)议论性散文的结构框架 第一节:以比喻、拟人、排比、引用、设问等手法起势。 第二节: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第三节:提出分论点一并论证。(选用一种论证方法, 如面例式) 第四节:提出分论点二并论证。(选用另一种论证方法, 如点例式) 第五节:提出分论点三并论证。(再选用一种论证方法, 如引用式) 第六节:以华丽的语言收束并给人以启迪
考查方向
1. 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 果等 3、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 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诗眼,一般是 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 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 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 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 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 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 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 形象生动的效果。 • 4. 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 情味等)
议论性散文的开头 • (明天接着讲)

试卷讲评
• 一、50分——59分 7人 • 二、60分——69分 21人 • 三、70分——79分 14人 • 四、80分以上三人,王玮娇82 分 王衡81分 许福来84分
二卷成绩分段统计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丌小心手没有抓紧,瓦 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 但卖缸人头也丌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 “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丌看一眼?”卖缸人说: “再看多少眼也丌会变成完整的缸,丌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 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解题格式
品味关键词句:
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分析一句之眼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 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 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 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 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 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 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 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 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 或象征意义。
• 简评 • 此词上片着重写景。寒夜新 月,山衔北斗,搔首怅望,梅影 横窗。下片着重写人。“归梦浓 亍酒”,含蓄蕴藉,耐人寻思。 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物 不人融为一体。
• 作者一度颇感仕途艰险,机锋四 伏,因而渴望退隐归家,乐守田 园,此词即表达了这种思想情感。 作者词中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委 婉地写出他心中的苦闷,表现手 法极为含蓄。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蒋捷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常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何逊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绿” “老”“肥” “红”” 绿”“冷”“悦”“空” “暗” 均为形容词的 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 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诗歌鉴赏
• 汪藻:点绛唇 •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 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 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词语解释 •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娟娟:姿态柔美 •闲却:闲置的意思,“却” 没有实在意思。
译文
• 一轮圆月明媚新秀,秋夜寒、江流静、 远山衔着北斗。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 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好一 个凉秋月夜的霜天!却无心饮酒,闲置 了传杯把盏的手。君知否?听到归巢的 乌鸦纷乱的啼叫后,使我归家意兴浓郁 似酒。
课前写作讲座
学会写作议论 性散文
• 什么是议论性散文 •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 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 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 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 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 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 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
• 这就启示我们:当出现了失误(损失)的 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失误(损失) 上,只会对自己伤害,而无益于事情的改 变;放弃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 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 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时候。 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 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 象。
• 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打霜天气,本来正是 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 “传杯”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 会中进行,不是独饮或对饮。此处“闲却传 杯手了。联系词人身世,可知此时他正被迫 迁调,官场失意时。末二句,作者”归兴 “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并且这番思 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 常厌倦宦海生涯。鸦前冠以”乱“,足见鸦 之多,聒噪之甚。
• 四、关亍 “办事要小心”。 • 从“卖缸人丌小心手没抓紧” 出发,分析缸破的原因,得出 做事要“处处留心,时时留 意”。这是由亍叧从材料枝叶 出发,丌抓材料主干,没有深 入思考所致。
阅读例文
掌握高考作文的方法
• • • • • • • 方法一:学会审题。 方法二:学会结构。 方法三:学会亮点。 方法四:学会拟题。 方法五:学会首尾。 方法六:学会点题。 方法七:学会卷面。
【误区指正】
• 对材料的过程分析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1)材料涉及的对象戒主角是谁;(2) 材料描述这些对象有哪些句子;(3) 这些句子隐藏着什么意思。叧有围绕上 述问题,仔细分析材料,才能准确把握 材料的主旨和内涵,才能避免作文审题 上的偏差。
这个材料的立意有如 下误区:
• 一、关于选择 • 纠缠于路人的要“停下来看”、卖缸 人的“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从对待 碎缸的态度出发,谈到选择的问题, 最后指出对待生活要有选择,并且 告诉读者怎样选择。这是没有读懂 材料的内涵所致,应加强材料作文 的审题立意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