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灰土底基层施工中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灰土底基层施工中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通过对二灰土底基层施工中监理质量控制要点说明,使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对二灰土底基层的施工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认识,掌握控制要点,确保二灰土底基层不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关键词:二灰土底基层;监理;质量控制
二灰稳定集料作为路面的基层材料,它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较好的抗冻性等优点已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认可。
在施工中,为了确保二灰稳定土的工程质量,监理人员必须严把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关。
一、原材料
1、原材料的要求
(1)石灰:石灰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的Ⅲ级消石灰或Ⅲ级生石灰以上的技术指标。
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
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覆盖防潮。
(2)粉煤灰: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应超过20%;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或90%通过0.3mm筛孔,70%通过0.075mm筛孔);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过35%。
(3)土:宜采用塑性指数12~16的粘性土(亚粘性)。
土块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mm。
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选用。
如商周高速公路十标大王庄土场,土质为低液限粘土,液限ωL=31.4%,塑限ωP=18.8%,塑性指数I P=12.6,有机质含量为0.298%。
2、原材料的抽检
(1)试验监理工程师要按照规范要求频率对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进行抽检。
(2)对抽检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及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限期要求承包人清理出现场。
(3)对合格原材料的贮存和管理,要经常进行检查,是否仍达到规范要求的标准, 变质材料严禁使用。
二、配合比试验
1、承包人应在试验段开工前至少28天完成二灰土配合比设计。
2、混合料组成设计
(1)制备不同比例的石灰粉煤灰混合料确定其各自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同时作出二灰中石灰剂量标准曲线。
确立同一龄期,同一压实度试件的抗压强度,选用强度最大的石灰粉煤灰比例(宜在1:1~1:4)之间)。
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不同配合比的二灰无侧限抗压强度
(2)根据上述选定的比例,制备同一土样的4~5种不同配合比二灰土。
石灰粉煤灰的比例宜在30:70~50:50之间。
(3)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同时作出二灰土中二灰剂量标准曲线。
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灰剂量—EDTA 耗量关系标准曲线
(4)按重型击实标准制备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一天后测得无侧限抗压强度。
(5)二灰土试件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的代表值应大于等于0.6Mpa 。
(6)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按下式计算: R d =R (1-Z a C v )
式中:R d —该组试件抗压强度的代表值,Mpa ;
C v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 a —保证率系数,高速公路:保证率95%, Z a =1.645; R —该组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 ;
(7)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二灰土的设计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8)二灰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是:将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量后,应立即放到相对湿度95%的密封湿气箱或相对湿度95%的养护室内养生,水的深度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2.5cm ,浸水的温度与养护的温度相同。
在浸泡水之前,应再次称试件的质量,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损失应不超过1g ,质量损失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该作废。
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的旧布吸去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并称试件的质量,然后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
3、审查承包人提交的二灰土配合比设计方案,试验监理工程师应取样进行配合比平行试验,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石灰二灰土的重量比(%)
强度代表值(M p a )
0.67 0.62 0.57 0.52
灰剂量(%)
60 40 20
0 E D T A 耗量
商周高速十标经试验,确定二灰土的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粘土=12:30:58,最大干密度ρd=1.5g/cm3,最佳含水量ω0=19.6%。
三、开工报告
1、严格审核承包人提交的二灰土底基层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2、督促承包人按照二灰土底基层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报告中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和各种原材料进场。
四、备料
1、在已完成的路基半幅或专用料场备料。
(1)要求承包人按照混合料配合比的要求制作标牌,标牌上应该注明混合料的配合比、土及粉煤灰码方的几何尺寸,每延米应加入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数量。
(2)检查土和粉煤灰是否按混合料配合比要求进行码方,确保配料准确。
(3)在经监理验收的土或粉煤灰堆上开槽,监理要全过程旁站承包人按标牌的要求加入生石灰或消石灰进行闷料。
(4)混合料翻拌过程中,监理要督促承包人现场施工人员将超尺寸的土块(土块的最大尺寸为15mm)及未消解的石灰块清理出现场。
(4)检查承包人的混合料翻拌是否均匀,如果不均匀继续翻拌直到达到规范要求为止。
2、中心站集中厂拌
(1)土块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5mm。
(2)必须使用过孔径10mm筛子的消石灰。
(3)土、石灰、粉煤灰和水泥(如有)的比例,严格按照混合料配合比进行配比,拌和时间不宜过短,拌和均匀。
试验监理工程师要全过程旁站。
(4)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
五、试验段
1、审查承包人递交的试验段开工报告,并审批承包人试验段施工。
2、按照规范及河南省交通基本建设质量检测监督站2005年《质检报告》第三期中《道路试验段施工技术》要求进行试验段施工,有关监理人员要全过程旁站和抽检。
3、审查承包人根据试验段施工数据提交的试验段工作总结报告。
4、根据试验段的成果,确定本标段二灰土底基层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工艺、人员与机械组合、摊铺和拌合及最佳碾压方式)、合格的使用材料和施工配合比及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以便指导本标段的二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六、施工过程
监理工程师要对二灰土底基层施工全过程旁站和抽检
1、摊铺
(1)下承层要求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各项指标达到验收规范的标准。
如发现表面过干或表面松散,应适当加水处理。
(2)施工放样,
①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10米设一桩。
②在两侧指标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二灰土底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
(3)根据试验段确定摊铺厚度,打格上混合料。
应将混合料均匀的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4)在摊料的过程中,应将超尺寸土块和未消解石灰块及其它杂物清理出现场。
(5)试验监理工程师要现场抽检灰剂量,如果达不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应责改正,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2、轻压
用轻型压路机械或拖拉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3、拌和
(1)干拌
在刚轻压过的混合料上,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不宜少于2遍。
在拌和时拌和深度应直到下承层底,并侵入下承层底5~10mm,不宜过多。
应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
(2)湿拌
①根据干拌后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确定加水量,加水时应用喷管式洒水车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干拌后的混合料上,洒水距离应长些,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应超出拌和段2米以上。
②拌和机械等应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
在洒水拌和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
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左右。
③拌和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拌和深度,要使全深都拌和均匀,拌和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花面、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4、整形
(1)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用拖拉机或轻型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再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
在直线段及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刮平;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2)用拖拉机或轻型压路机再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3)而后用平地机按⑴所述进行整形,并用⑵所述机械再碾压一遍
(4)对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和料补平整。
(5)再用平地机整平一次。
(6)每次整形都要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应特别注意接缝顺适平整。
(7)在整形过程中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8)整形后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检查混合料厚度,必要时进行补料或减料。
5、碾压
(1)整形后,应按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及机械组合和碾压方式进行碾压。
(2)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平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补料,可留待铺筑下一层时处理,严禁用薄层找平。
(3)由于一定配合比的二灰土混合料的压实密度明显影响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压实密度的小量变化会使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有很大的变化,因此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质量控制中,必须重视压实密度,一方面要达到规范要求的标准,另一方面压实密度应尽量均匀,确保二灰土底基层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4)碾压成型后,及时对各种指标进行抽检。
七、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1、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
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与前一段留下未碾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碾压。
2、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的处理,在碾压后末端成一斜坡,应在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混合料之前,将末端斜坡挖除,并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
3、拌和机械及其他机械不应在碾压成的底基层上调头。
如必须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作业段,使底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八、养生和交通管制
1、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等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应进行养生。
2、试验证明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压实成型后,更适应在潮湿的条件下养生,甚至在水中养生。
不能让其在空气中逐渐变干。
也就是不能采用空气养生。
通过不同养生条件下(湿气、水中、空气)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中养生试件强度最高,空气中养生试件强度最低,两者可相差几倍。
因此,要求成型后底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
3、养生期较长,需要10d~14d后才能得到较坚实的表面。
4、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参考文献:
[1] 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2] 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