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冻猪产品加工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屠宰加工工艺规程
4.2屠宰加工工艺规程
4.2.1屠宰工艺流程
备注:⑴各工厂因为设备不同,实际工艺流程略有区别;⑵标明*的指专烫剥线去头蹄尾。

4.2.2屠宰工艺要求
4.2.2.1检疫检验
要求生猪进厂时必须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由品管人员逐车对生猪进行检查,要求检查检疫证是否与生猪实际头数相符;要求核查检疫证、车辆消毒证、非疫区证明是否合法有效。

生猪检疫后,由品管人员按4.1条款中的要求进行检验,客户填写质量保证书,品管人员填写生猪接收检验结果通知单。

4.2.2.2接收
车间人员根据生猪接收检验结果通知单,将生猪进行分级,并按等级或品种分别进行称量,称量结束,按照卖猪户猪的品种或大小、黑花猪的不同分别标识入圈。

4.2.2.3候宰、查圈
4.2.2.3.1生猪宰前要经过12~24小时的断食休息,并充分给水至宰前3小时为止。

静养期间确保猪只可以自由饮水,夏季候宰期间要求对猪体表进行喷淋降温,消除猪的应激反应,便于后道进行淋浴冲洗。

4.2.2.3.2要求车间人员认真查看圈内生猪状况,发现异常猪只及时通知品管人员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处理。

若需要进行急宰的,由品管人员开出急宰证明单,及时送宰。

4.2.2.3.3圈舍要求循环一次清洗、打扫一次。

4.2.2.4淋浴
赶猪时要高喊轻拍,严禁棒打脚踢。

冲洗淋浴时,洗净猪体表面的粪便、污物。

4.2.2.5麻电
4.2.2.
5.1根据麻电速度将淋浴好的生猪分批赶入麻电通道,赶时应高喊轻拍,严禁棒打脚踢,严禁频繁使用电鞭,减少肌体损伤及应激反应。

4.2.2.
5.2在麻电通道中,做到不积压、不空道、不堵卡。

4.2.2.
5.3自动击晕机进行心脑麻电,心脏击晕电压75~100V,击晕时间1.5秒,头部击晕电流2.4~2.8A,时间2.2秒,避免二次麻电。

没有自动击晕机的工厂采用手动击晕钳(或麻电杆)麻电,要求击晕电压70~90V,时间1~3秒,麻电位置在猪的耳根下部。

4.2.2.6刺杀放血
麻电后应立即刺杀放血,从麻电到放血时间要求不超过30秒。

手握刺杀放血刀手柄,对准第一肋骨咽喉正中偏右0.5~1cm处向心脏方向刺杀,刺杀后将放血刀立即拔出。

要求刺杀部位准确;刺杀放血刀口长度小于5cm;放血时间不得低于5min;每刺杀一头刀具必须清洗消毒一次。

2
4.2.2.7吊挂
一手握住吊链管套,一手拉住猪的左后腿,将吊链环套挂在猪腿跗关节上方或后蹄两个大蹄夹跟部,将猪从接收台提升至输送机的缓冲轨道上,继续放血。

4.2.2.8 塞肛
每头猪在肛门内塞一块干净的泡沫塑料,塞入深度约20cm,以免后道工序把粪便挤出,造成交叉污染。

4.2.2.9 预清洗
猪屠体在进入蒸汽烫毛隧道(或浸烫池)前,必须经过预清洗(有条件的采用预清洗机进行清洗),洗掉猪屠体上的血污等污染物。

毛剥猪清洗后转入毛剥生产线。

4.2.2.10烫毛
4.2.2.10.1采用冷凝式蒸汽烫毛隧道或浸烫池进行烫毛,浸烫池水根据卫生情况每天更换1~2次。

4.2.2.10.2调整隧道内温度至59~62℃,烫毛时间为6~8 min(浸烫池水温58~63℃,烫毛时间为3~6min),根据猪的品种与季节不同,隧道内温度可作适当调整。

4.2.2.10.3遇到紧急情况时立即开启隧道的紧急保护系统。

4.2.2.11打毛
4.2.2.11.1猪屠体浸烫后,随即进入打毛机,屠体利用自动脱链装置自动卸落,进入滑槽,落入打毛机。

4.2.1.11.2开启打毛机进行打毛,打毛时间根据季节不同可作适当调整,打毛机内的喷淋水温度控制在59~62℃之间,要求无浮毛、无机械损伤、无脱皮现象。

4.2.2.11.3打毛完毕后移出至吊钩工作台上。

4.2.2.12吊挂提升
4.2.2.12.1右手握刀、左手抬起猪的两后腿,在猪后腿跗关节上方穿孔,刀口在5~6cm之间,要求不得割断胫、跗关节韧带,然后穿上扁担钩,屠体被提升机输送至胴体加工线轨道或紧急缓冲轨道上。

4.2.2.12.2紧急缓冲:当后道工序发生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将紧急缓冲轨道打开,将屠体送至紧急缓冲轨道上,以防烫毛机内的屠体烫老或打毛机内的屠体被打烂。

4.2.2.13预干燥
打毛后的屠体通过输送机送至预干燥机(有条件的工厂使用),通过干燥机内的特制鞭条刷掉猪体上的残留猪毛与水分。

4.2.2.14燎毛
开机前,点燃点火器,利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火焰大小与强度,调整燎毛时间,以保持最佳的燎毛效果。

无条件工厂采用人工燎毛。

4.2.2.15抛光清洗
屠体经燎毛后通过抛光机或人工用刀刮,并进行清洗,以除去表面灰烬杂质。

4.2.2.16喷淋冲洗
用82℃~85℃热水进行喷淋,热水压力0.2~0.3兆帕,体表喷淋时间不少于8秒。

4.2.2.17修整
将体表伤斑、毛皮块和刺杀刀口处污染物修去,修猪体表面残留的猪毛、皮块、淤血、病灶、粪污及其他杂质。

要求刀具每修割一头消毒一次。

4.2.2.18毛剥线生产
4.2.2.18.1去尾
4
左手抓猪尾,右手持刀,贴尾根部关节割下,使割后肉尸没有骨梢突出皮外,没有明显凹坑。

4.2.2.18.2去头
从两耳根后部(距耳根0.5~1cm)连线处下刀,将皮肉割开,刀尖深入枕骨大孔将头骨与颈骨分离,然后左手下压,用刀紧贴枕骨将猪头割下。

要求刀具每使用一头消毒一次。

4.2.2.18.3去蹄
利用下猪器,将猪体下到预剥带上,头朝向剥皮机。

前蹄从腕关节处下刀,后蹄从跗关节处下刀,割断连带组织,去掉前后蹄。

猪蹄要求断面整齐。

皮的长度超出断面1.5~2cm。

4.2.2.18.4预剥
预剥前先用液化气喷灯将腹部下刀部位猪毛燎去,然后用刷子刷洗干净残留的毛茬、灰烬。

剥皮时沿腹正中线刀尖朝上划开猪皮,防止割断猪毛沾到皮下脂肪上。

不能把腹腔划破,露出内脏。

4.2.2.18.5撕皮
将预剥开的猪皮扯平绷紧,放入剥皮机卡口夹紧,开启撕皮机,撕下整张猪皮,并用水将猪体表冲洗干净。

毛皮、头、蹄、尾应与猪屠体保持同一编号,至同步检验完毕后再进行加工。

4.2.2.18.6提升
在剥皮后的猪胴体后腿穿孔,穿上扁担钩,提升至输送轨道。

4.2.2.19胴体加工
4.2.2.19.1编号
采用食品级记号笔对猪体进行编号(或者悬挂标记牌),要求编号清晰,一猪一号,不得漏编,错编。

4.2.2.19.2雕肛
用刀将直肠与猪体分离,或用手动开肛器对准猪的肛门,随即将探头深
入肛门、启动开关,环形刀将直肠与猪体分离,刀具使用一次消毒一次;雕肛时要求直肠上尽量少带肉。

4.2.2.19.3开胸、开膛
用刺杀刀在剑状软骨口偏胸骨嵴左2~3cm,在心脏位置打一圆弧,随即转到胸骨正中线撬骨,打开锁骨后刀继续向下引,将喉骨裸露出来,开胸后断面平滑。

开膛时首先用刀将生殖器剥离,再从基部将猪鞭割除,在腹部划开一刀口,将刀翻转,刀尖朝向腹外,手深入腹内,向下用力将腹壁打开,将小肚系带割开,连同大肠头一起取出,刀具每使用一次要消毒一次。

操作时应小心,防止大肠头内粪污逸出,污染胴体。

4.2.2.19.4扒白脏
左手抓住胃部大弯头,右手靠近肾脏处下刀,将系膜组织连同肠胃等剥离猪体,割断食管,但食管不得残留过短,以免胃容物污染胴体,刀具每使用一次要消毒一次。

4.2.2.19.5扒红脏
用刀先在胸口处下刀割断肝筋,再用左手拉住肝,右手先后划开两侧横膈膜,然后割断隔肌脚肉和脊动脉,顺势将肝往下掀过第一对肋骨,划开两侧护心油,把气管、食管的连带组织割开,将心、肝、肺拉出直至喉管,刀子深入将喉叉骨割断,再横刀将舌根肉割开,将猪舌拉出。

注意将腰肌尽量留在猪体上。

刀具每使用一次要消毒一次。

4.2.2.19.6去头
从两耳根后部(距耳根0.5~1cm)连线处下刀,将皮肉割开,刀尖深入枕骨大孔将头骨与颈骨分离,然后左手下压,将猪头紧贴枕骨割开(有条件的工厂可使用去头钳),使猪头仍连在胴体上。

待同步检验完毕后,用刀切下猪头。

刀具每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4.2.2.19.7劈半
6
操作者左手握住手动带式劈半锯上部手柄,右手握住手动开关柄,面对胴体,对准脊部正中,右手开启开关,将猪体沿脊椎中线一分为二,直至头部两耳水平连线上,劈半锯每劈一头要求清洗消毒一次。

4.2.2.19.8冲洗
劈半后,立即用足够压力的清水冲洗体腔,冲水时应由上而下,由里向外,洗净体腔内的淤血、浮毛、锯末、污物等。

4.2.2.19.9去尾
左手抓猪尾,右手持刀,贴尾根关节割下,使割后肉尸没有骨梢突出皮外,没有凹坑。

4.2.2.19.10去前后蹄
前蹄从腕关节处下刀,后蹄从跗关节处下刀,割断连带组织,去掉前后蹄,猪蹄要求断面整齐,皮的长度超出断面1.5~2cm。

有条件的工厂可以用液压式割蹄钳,要求刀口平整不能形成锯齿形。

4.2.2.19.11摘三腺、浅腹股沟淋巴结
甲状腺:一手用钩勾住颈部内侧甲状腺,另一手持刀将其割下,确保摘净、无残留;
肾上腺:用刀将肾脏侧脂肪切开露出肾上腺,然后将其割下,确保摘净、无残留;
病变淋巴结:持刀将所有病变异常淋巴结割下,确保摘净、无残留;
三腺摘取及销毁的详细工艺要求见4.4.3.6《三腺销毁处理规程》。

浅腹股沟淋巴结:修净后腿软档处的浅腹股沟淋巴结。

4.2.2.20修整
4.2.2.20.1带皮片猪
刀锋贴紧皮面,下刀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修去胴体上的伤痕、淤血、脓胞、皮癣、湿疹、痂皮、红斑、皮肤结节等,刮净残毛、绒毛、粪污、胆污、油污、血污。

修去臀部和腿裆部的黑皮、皱皮,修净小里脊两侧淋巴结。

4.2.2.20.2无皮片猪
修净残留毛皮淤血、脓胞、伤斑、粪污、胆污、油污、体表病灶、病变淋巴结、浮毛。

修净小里脊两侧淋巴结。

4.2.2.21计量
用轨道称对白条胴体进行准确称量并记录;按市场需求将合格白条挑出,进入白条加工间进行修整加工。

4.2.2.22撕板油
操作者一手拇指插入第5根肋骨下板油和肌膜间隙内,然后五指将板油捏紧,手向上掀起板油,另一手抓住胴体,两手向相反的方向同时用力,将板油撕下,注意将腰肌、软裆、第5肋骨处的板油尽量剥净。

4.2.2.23去肾脏
将肾脏外包膜抠开,将肾拉出,用剪刀或刀紧贴肾脏切断输尿管和脂肪组织,肾脏取出后放在同步检验线红脏输送机链条上的肾托盘中。

4.2.2.24去槽头
分割白条在入预冷库之前,要求将槽头切割下来,槽头上要尽量少带前腿肌肉,并保持肉青完整,并用水冲净颈骨头处血污。

4.2.2.25有机酸冲洗
用压力为0.3~0.5兆帕,浓度为1.5~2.0%的有机酸(乳酸)溶液对加工后的胴体进行最后喷淋减菌。

4.2.2.26白条快速冷却、预冷(适用于冷分割工艺)
快速冷却:合格的分割白条进入快速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温度要求控制在-15℃以下,白条冷却时间1.5~2小时。

然后进入预冷间预冷。

预冷:预冷间温度0~4℃,胴体间距3~5cm,时间12~16小时,至后腿中心温度降到7℃以下方可分割。

8
4.2.2.27猪头加工
4.2.2.27.1工艺流程
去头→冲洗→浸烫、打毛→拔毛→修整、劈半→销售或冻结
4.2.2.27.2工艺要求
4.2.2.27.2.1去头
去“小头”(马面头),用刀在颈背部贴近猪耳根部将猪颈骨切断,将猪头紧贴枕骨割下,确保猪头上带颈背肌肉重量≤50g。

两侧咬肌裸露,宽度3~4cm。

4.2.2.27.2.2冲洗
猪头割下后,要求用水冲洗净表面血污,然后去上鄂肉和天梯(地鲜销毛猪头可以冲洗干净后直接出售)。

4.2.2.27.2.3浸烫、打毛
在入浸烫池前用水冲洗净猪头表面血污,防止污染浸烫池水,在58~61℃热水中烫毛4~5min,防止烫生或烫老,浸烫水根据卫生情况每天或半天更换一次。

烫毛后立即使用打毛机去除猪毛。

4.2.2.27.2.4拔毛
要求使用食品级松香甘油酯对猪头进行两次拔毛,确保去毛干净。

4.2.2.27.2.5修整、劈半
拔毛后对猪头进行修整,刮下表面残留绒毛,或使用火焰燎毛。

修净残留松香甘油酯渣,要求猪头表面洁白,两侧露出咬肌3cm~4cm,无浮毛、眼睫毛、毛茬、淤血、老皮,耳窝内无可见脏物;带猪耳时要求猪耳完整不破损且耳内无可见脏物。

劈半时将猪头下颌骨一面朝上放置,首先从枕骨处下刀,再从下颌处劈下,用力适度,劈半均匀,防止震破猪脑或劈到猪脑,劈半后取猪脑、鼻骨。

黑头或带斑块明显的,超过猪头面积1/5以上时做为二级猪头。

4.2.2.27.2.6销售或冻结
加工好的猪头进行预冷,中心温度达到0~4℃时可以备货鲜销。

加工冻猪头时,可直接入库冻结,待中心温度达到-8℃~-12℃以下时,及时装入编织袋入储藏库,也可以打盒冻结,待中心温度降低至-15℃以下时出库磕盒、用编织袋包装。

要求编织袋人工缝口严实,不得露出猪头。

4.2.2.28猪蹄加工
4.2.2.28.1工艺流程
去蹄→冲洗、烫毛、打毛、拔毛→修整→猪蹄挑拣(抽蹄筋)→打磨、沥水→销售或包装冻结
4.2.2.28.2工艺要求
4.2.2.28.2.1去蹄
猪蹄要求断面整齐,残留的猪皮长度超出猪蹄关节断面1.5~2cm。

4.2.2.28.2.2冲洗、烫毛、打毛、拔毛
猪蹄去下后,冲洗净表面血污和其它污垢,然后入58~60℃的浸烫池中烫毛,时间25~30min,捞出后立即用打蹄机进行打毛。

浸烫池水使用4~6次,根据卫生情况进行更换。

打毛后的猪蹄使用松香甘油酯进行两次拔毛。

4.2.2.28.2.3修整
猪蹄在修整时除病灶、伤斑、淤血、脓肿等病变原因外,不得将猪皮修割掉或修破,要保持断面处猪皮的整齐,断面处只能用刀将皮内面带有杂质的脂肪和筋腱掏修掉,刮净蹄上的猪毛及趾间的黑垢。

4.2.2.28.2.4猪蹄挑拣、抽蹄筋
在猪蹄修整过程中将猪蹄按不同流向和大小进行挑选,按大、小将猪蹄分为L、M两种(L蹄≥350g;M蹄<350g),从L、M蹄中挑出的有大面积淤血(淤血面积超过整个面积的1/5)、破皮面积大(超过整个面积的1/6)、露骨、有捆绑伤斑、发紫、黑的蹄分别做为LS、MS蹄。

去筋猪蹄在抽蹄筋时,割断蹄筋的刀口不得超过1cm,在用钳子夹紧猪
10
蹄筋的过程中,不得因抽蹄筋困难用刀将断面处与蹄筋连在一起的猪皮割破。

4.2.2.28.2.5打磨、沥水
在打蹄机中打磨2~3min,水温20℃左右,除去猪蹄表面的浮毛、皮块、松香甘油酯渣等杂质。

打磨后上架沥水,并入库预冷。

4.2.2.28.2.6销售或包装冻结
预冷至中心温度达到0~4℃时可以备货销售或包装冻结。

4.2.2.29猪耳加工
4.2.2.29.1工艺流程
去耳→修整→销售或包装冻结
4.2.2.29.2工艺要求
4.2.2.29.2.1去耳
去猪耳时刀要紧贴耳根处平齐割下,不得出现凹坑或凸起(带根猪耳要求带4cm左右长度的耳根,断面平齐,无连带脂肪块或猪皮,不带耳根肌肉,无明显脂肪块),根部带一环状耳根,最窄处宽度0.5~0.7cm。

4.2.2.29.2.2修整
修净淤血、毛茬及其它杂质。

将环状耳根挑开。

4.2.2.29.2.3销售或包装冻结
预冷至中心温度达到0~4℃时可以备货销售或包装冻结。

4.2.2.30分离血浆加工
4.2.2.30.1工艺流程
血液收集→分离→预冷(冻结)→交接
4.2.2.30.2工艺要求
4.2.2.30.2.1血液收集
对检验合格的猪只进行血液收集,容器要干净卫生,血液收集的同时均
匀添加抗凝剂(抗凝剂溶液配比,三聚磷酸钠:水=1:10;抗凝剂溶液添加量,抗凝剂溶液:猪血=1:12.5)。

4.2.2.30.2.2血浆分离
血液分离器在开始使用前,首先要检查设备内有无杂物,设备的安装及固定情况有无异常,确认正常时方可开机,分离时如发现接血容器内有结块现象,此部分血液要单独放置,查清原因。

正常的结块要及时捞出作为血细胞。

收集的血液马上进行分离,血液在贮存器内停留时间不得超过20min。

分离猪血时,开始1~2min操作工对分离出的血浆,依据色泽进行判断,当分离出的血浆颜色呈浅黄色或稍泛浅红色时,方可进行收集。

4.2.2.30.2.3预冷(冻结)
分离血浆及时转入预冷库或冻结库,现场停留时间冬季不超过40min,夏季不超过20min。

4.2.2.30.2.4交接
4.2.2.30.2.4.1感官要求
色泽:淡黄色或略带浅红色(在50ml的烧杯或透明塑料杯中,倒入5~6mm 高度的分离血浆,观察其颜色)
卫生:要求无猪毛、薄膜、线绳及其它杂质。

4.2.2.30.2.4.2分级标准
特级血浆:6.5%≤蛋白质≤7%;细菌总数(cfu/ml)<1×106;感官合格。

一级血浆:5.5%≤蛋白质<6.5%;细菌总数(cfu/ml)≤1×106;感官合格。

二级血浆:4.5%≤蛋白质<5.5%;细菌总数(cfu/ml)≤1×106;感官合格。

三级血浆:4%≤蛋白质<4.5%;细菌总数(cfu/ml)≤1×106;感官合格。

4.2.2.30.2.4.3定价规则:
以一级血浆(标准蛋白质含量为6%)为定价基准,二级血浆价格是一级血浆的85%;三级血浆价格是一级血浆的75%。

4.2.2.30.2.4.4定级及质量监督
12
原料用分离血浆由屠宰厂所在工厂的品管人员进行抽样,送技术部化验,并依照化验结果判断级别。

其中,总部由品管人员抽样,交技术中心质量检测部,品质管理部据检测结果判定级别;异地厂由品管部负责抽样、交技术部化验,品管部根据化验结果判断级别。

股份屠宰厂或工厂内部接转的预冷血浆,每天抽检一次,每天产量视为同一批;股份屠宰厂的冻血浆按一车为一批;异地调配的预冷血浆、冻血浆均按一车为一批。

分离血浆判断级别、并在包装物和交接单上标明后,方可转入肉制品工厂(或车间)使用。

对于异地技术、品管部判断的产品级别,总部技术中心可以不定期根据肉制品单位的要求,进行复检,并根据检测结果对级别进行调整。

4.2.2.30.2.4.5鲜品交接
夏季(4月1日~9月30日)分离血浆交接温度4℃以下,冬季(10月1日~3月31日)分离血浆交接温度6℃以下。

4.2.2.30.2.4.6质量处罚规定
对细菌总数指标合格,但蛋白质<4%,或蛋白质>7%的,可以作为等外品,由肉制品工厂根据专用工艺集中消化,按100元/吨进行结算。

对于蛋白质含量合格,但微生物指标略高(1×106cfu/ml≤细菌总数<5×106cfu/ml)的等外品,夏季拒收(4月1日~9月30日),不得投入肉制品生产,由品管人员监督,送饲料厂作饲料处理或由屠宰厂拉回处理;冬季(10月1日~3月31日)可让步接收,但价格按照一级分离血浆的半价进行接收。

分离血浆细菌总数≥5×106cfu/ml时,不得投入肉制品生产,由品管人员监督,送饲料厂作饲料处理,或由屠宰厂拉回处理。

4.2.2.31槽头加工
4.2.2.31.1工艺流程
摘槽头→修整→槽头冲洗→挑拣猪毛→槽头加工→槽头膘接收
4.2.2.31.2工艺要点
4.2.2.31.2.1修整
修净槽头上的病变淋巴结、明显的大淋巴结(圆形或椭圆型、直径1厘米以上)、毛皮块和淤血,并挑拣浮毛。

4.2.2.31.2.2槽头清洗
修整后的槽头,在30℃左右的清水中,用刷子对每块槽头进行刷洗,刷掉表面浮毛,并及时清理掉刷子上的猪毛。

或使用打肚机进行打洗(进口打肚机,水温30℃~40℃,打洗3~5min),清洗干净后迅速入0~4℃预冷库中上架预冷。

要求槽头从割下到上架预冷的总时间不得超过45min。

槽头摊开摆放(厚度不得超过2层),防止变质、发闷,预冷到中心温度达到6℃以下时进行加工。

4.2.2.31.2.3挑拣猪毛
槽头在加工前进行杂质挑拣,主要是猪毛、毛皮块及其它杂质。

4.2.2.31.2.4槽头加工
槽头按要求进行加工,市场槽头膘必须修净表面明显的淋巴结、异常淋巴结、腺体。

供市场槽头根据市场要求可以不进行水洗。

槽头进一步加工产生碎肉、肉青和槽头膘。

内转原料用槽头或槽头膘要求无病变淋巴结,并修去外表呈椭圆形的直径超过1cm的可见淋巴结。

4.2.2.31.2.5槽头膘接收:
加工好的原料用槽头膘,要求猪毛含量低于100根/500Kg;毛皮块低于5块/500Kg。

4.2.2.32网油、脾脏的加工
先将网油剥下,剪刀将肚底的脂肪割净,使脂肪留到网油上;再使用剪刀紧贴脾脏的长嵴将脾脏剪下。

14
脾脏上不得残留脂肪块和网油,修剪干净表面脂肪,无病灶、淤血、杂质。

预冷至中心温度6℃以下交接使用。

网油加工:将网油浸入25℃以下的水中清洗,并将淋巴、淤血、残存膈肌及寄生虫、脓胞摘除,洗净血污、粪污及其他杂质。

上架沥水,并预冷至中心温度6℃以下交接使用或打盒入库冻结。

4.2.2.33肚的加工
4.2.2.33.1工艺流程
摘肚→猪肚开口→清除肚内容物→冲洗→修整→冰水预冷→包装或配送
4.2.2.33.2工艺要求
4.2.2.33.2.1摘肚
摘猪肚时操作台面要用常流水冲洗,及时冲走肚容物,避免污染到刚摘下的猪肚表面。

要求用剪刀紧贴肚壁剪下网油,肚油尽可能连带到网油上,并避免伤及猪肚。

肚梗残留长度(十二指肠一端)不超过2cm。

4.2.2.33.2.2猪肚开口
猪肚开口长度不得超过10cm。

4.2.2.33.2.3清除肚内容物
将猪肚从开口处向外翻,倒出肚内容物,必要时用水进行冲洗,避免猪肚表面受到污染。

4.2.2.33.2.4冲洗
使用流水冲洗净猪肚内容物,必要时用刮板或刷子进行涮洗,确保洗净肚内容物(使用打肚机打洗时间不得超过1min),避免肚壁变薄、失去弹性。

4.2.2.33.2.5修整
修剪净肚油、肚内容物;修去胃幽门处黄膜、局部病灶,无炎症、粘膜水肿等病灶。

4.2.2.33.2.6冰水预冷
修整好的猪肚投入冰水中进行预冷,预冷时间6~8个小时。

4.2.2.33.2.7包装或配送
预冷好的猪肚捞出后,立即使用干净毛巾或棉布对猪肚内外表面进行擦拭至无水份滴落。

冻品包装:将猪肚幽门(小端)一端插入猪肚开口内,将猪肚整形,成半圆弧形状,装入塑料袋内,要求平整不折叠。

然后将猪肚竖立在箱中摆放两行,包装后入库冻结。

鲜品直接入库进行配送。

4.2.2.34大肠的加工
4.2.2.34.1工艺流程
扯大肠→翻洗→修剪→黑肠处理→大肠周转、包装
4.2.2.34.2工艺要求
4.2.2.34.2.1扯大肠
在操作台上将肠体摆正,使大肠正面裸露,并使盲肠部分在右方,将大肠与系膜正面扯开后,用左手拉住肠管,右手用力将系膜向下捋,将系膜脂肪扯净。

扯大肠时,如不慎将大肠扯破,应立即捏紧破口,将肠扯断,使两破口朝下,捋去破口处粪污,用水洗净破口。

4.2.2.34.2.2翻洗
扯开的大肠使用流水进行翻洗,冲洗干净粪便,翻洗时要用手不停的捋大肠底端,确保冲净粪便,防止造成肠体表面污染。

翻洗过的大肠放在水池内进行清洗,清洗干净的大肠再次翻转,露出大肠带油面,转入修剪肠油工序。

在整个翻洗过程中,水温要求不得超过30℃。

4.2.2.34.2.3修剪
大肠翻洗后必须在20min内修剪肠油,不能长时间堆积,造成肠油冷却、凝固。

修剪时,要将大肠平置于案子上,使用剪刀剪或刮肠壁上的肠油(也
16
可剪去表面较大的肠油后,将大肠翻过去,肠粘膜一面外露,然后用手捋挤出肠油,用力要适度,防止扯断大肠),要求肠油控制在10%~12%。

大肠修剪时不得伤及肠壁,修剪后的大肠,表面无粪污。

大肠修剪合格后,将肠粘膜一面翻到外表面,分拣出黑肠。

颜色正常的大肠直接接转,黑肠经过脱色处理后再接转。

要求大肠肠体颜色稍黄,无粪污、严重溃疡、寄生虫及病变,粘膜无水肿,无未经脱色的黑肠。

大肠在白脏加工间处理时间不得超过50min。

4.2.2.34.2.4黑肠处理
黑肠可使用进口打肚机(S30)处理,每次处理量为25kg左右,处理时间为2~4min,以脱色充分为准,处理过程中用凉水喷淋直至肠体呈现乳白色,无黑色残留物。

断肠比例不超过5%为宜。

没有进口打肚机的屠宰厂,可使用国产离心式高速打肚机(如LXD-360型立式打肚机)进行脱色处理。

用LXD-360型打肚机处理黑肠时,每次处理量10~15kg,处理时间6~8min,处理过程中用凉水喷淋直至肠体呈现乳白色,无黑色残留物。

断肠比例不超过5%为宜。

脱色黑肠要立即均匀添加到正常大肠中,并按照大肠流向接转。

4.2.2.34.2.5大肠接转
合格的大肠根据流向进行接转。

预煮大肠原料经沥水后立即转入调理车间加工预煮大肠。

鲜销产品上架入库预冷,温度达到0~4℃后进行配送(地销可以不经预冷直接销售)。

冻品沥水后直接进行包装,内衬聚乙烯方体袋,底层和表层的大肠要求根根捋直(可以折叠),摆放整齐,冻品大肠中断肠比例不得超过15%(断肠长度小于40cm)。

4.2.2.35大肠头的加工
4.2.2.3
5.1工艺流程
剪大肠头→冲洗→修剪→接转
4.2.2.3
5.2工艺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