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双条杉天牛发生量的因子及综合防治研究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c9870ab284ac850ad02426c.png)
1 茶黄螨 为害 。叶片变窄 、僵硬直立、皱缩或扭曲畸形 , . 3
最后秃尖。
净乳油 1 0 0倍 液防治蚜虫 ;用 1 %爱福丁乳油 300倍液 0 . 8 0 或 2 %螨死净 20 0倍液喷雾防治茶黄螨;在番茄病 毒病 发 0 0 病初期可 用 5 %菌毒清水剂 4 0倍液,或 2 %病毒 A可湿性 0 0 粉剂 6 0倍液喷雾预防病毒病 发生 。 0 27 科学使用激素 。严格控 制激素使用浓度 ,气温 1 . 5℃ ~ 2 0℃时,24 D使用浓度为 1 ~1 克 / ,一 0 5毫 公斤 ,气温 升高 后 ,使用浓度为 6 ~8毫克 / 公斤 。防落 素的使Hale Waihona Puke 浓度 为 2 0维普资讯
疆 宦 固 嗣 回
1 症 状
鳃 @ 翰
夏季要经 常保持土壤湿润。
船
2 科 学调控温湿度 。高温季节可通 过张挂遮 阳网、加大 . 4
放 风 量 等 措 施 降低 温 室 温 度 , 温 室 番 茄 长 季 节 生 产 中 ,春 、
上 时摘 除 。 26 药 剂 防 治 。 用 1%n 虫 啉 乳 油 200倍 液 或 2 %蚜 虱 . 0  ̄ 0 0
1 病毒性 畸形 。番茄在 高温 条件下容易发 生病毒病 ,引 . 2
起 叶片 褪 绿 、 变 小 ,叶 面 皱 缩 。皱 缩 多 表 现 在 心 叶及 上 部 叶
片上 。
坑蓄水 ,干旱年份浇水 ,及时防治食 叶害虫 。
32 清理虫源木。将被 害的枯死木、濒死木 在 5月份到第 2 . 年 2月份前清理 出林 中,集中销毁 ,切记一定要做彻底 。
虫:老 熟幼 虫体 长 1 5毫 米 左 右 , 圆 筒 形 , 略 扁 ,体 乳 白色 ,无足 。卵 :长椭 圆形 ,长 1 . 6 毫 米 左 右 , 白色 。 蛹 : 长 1 米 左 右 , 淡 黄 5毫
房山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防控措施
![房山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67061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c.png)
L i n y e z a i p e i双条杉是白柏类和侧柏类主要的植物类型,而双条杉天牛是其主要的蛀干性昆虫。
其在房山区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分布广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柏属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侧柏和桧柏是山区和丘陵地区主要的造林植物,其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为了加强有效控制双条杉天牛的危害,采取固定标准地、田间随机调查,室内、室外观察相结合方式,详细研究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双条杉天牛在北京房山地区1年发生1代。
药剂防治适期为成虫高峰期,4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喷雾,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双条杉成虫的诱集效果方面,引诱剂的表现要比诱木好。
在加强检疫基础上,建议辅助人工防治、营林措施、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对其防控。
双条杉天牛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山东、山西、东北、北京、安徽,贵州、四川、福建、广东、广西、朝鲜、日本。
危害侧柏、桧柏、罗汉松等树木的衰弱木、枯立木和新砍伐的树木。
幼虫会蚕食树木的树皮以及树干,切断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使其黄化,导致树木的状况迅速恶化,甚至在风雪天气中出现倒折的情况,使整个或整棵大树迅速枯萎。
幼虫蛀入树枝、干皮层、边缘木材等处,蛀蚀木材的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凹槽,使木材的皮下积存着大量的木屑和粪便,从而影响了木材的传导能力,使其在初期难以察觉,难以控制。
北京西山地区多见于70-80年代,危害株数23%,每年死亡约3300棵,对香山、卧佛寺、八大处、颐和园等地的古柏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对观赏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华东、华北、西北地区的危害日益突出,特别是虚弱的松柏更是危害较大。
柏类是房山区重要的绿化植物,其占地面积约23.1000公顷,占全省森林覆盖率29.5%,是该区重要的绿化植物。
由于其危险性较大,难以被察觉,而且对某些松柏特别是古柏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道路绿化带中双条杉天牛的综合防治
![道路绿化带中双条杉天牛的综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c9d69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2.png)
道路绿化带中双条杉天牛的综合防治发布时间:2022-12-04T02:18:59.76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4期7月作者:张浩[导读] 道路绿化带中,桧柏类树木是最常用的常绿树种,而双条杉天牛是危害桧柏类树木的主要害虫姓名:张浩身份证:21102219930912**** 摘要道路绿化带中,桧柏类树木是最常用的常绿树种,而双条杉天牛是危害桧柏类树木的主要害虫。
由于特殊的立地条件,道路绿化中的桧柏类树木更易遭到双条杉天牛的破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从东营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从设计施工及种植养护出发,阐述了道路绿化中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措施和手段。
主题词道路绿化桧柏类双条杉条牛综合防治1引言2010年东营市庐山路及北二路道路绿化带中,龙柏遭受蛀干害虫的严重危害,短短几周之内,损失上千株,经过多方努力,才将其控制住。
经过专家鉴定,这种害虫为双条杉天牛,是一种严重危害桧柏类类植物的蛀干害虫。
2背景桧柏类植物如龙柏、蜀桧等,由于其四季常绿,树态优美,在东营地区,它是道路绿化用量较大的常绿植物。
但是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 苗木长势弱, 更容易遭受双条杉天牛的危害。
加之龙柏都是成排成组种植,距离较近,一旦有部分树苗感染虫害,会很快传播到同品种的树苗上,造成更大规模的虫害。
但由于双条杉天牛的生活史具有发育周期长、羽化不集中的特点,致使该虫的防治难度加大,已成为危害东营地区园林绿化的突出问题。
纵观双条杉天牛的研究,防治技术仍不成熟,还没有找到能够有效防治双条杉天牛的手段。
道路绿化带内的双条杉天牛防治更是鲜有成功经验可以直接借鉴。
3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 3.1 生物学特性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为害侧柏属、圆柏属、扁柏属及柏木等绿化树木,是世界性的害虫,属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双条杉天牛成虫体长 10 毫米左右 ,圆筒形 ,黑褐色或棕色,全身密生黄色绒毛,前翅中央有两条黑色横带;卵长1.6毫米左右,长椭圆形,初产时白色透明,后期变为淡黄色;幼虫的体长为 15 毫米左右,头大、胸宽、无足、乳白色。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0fbc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e.png)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双条杉天牛是一种对树木危害极大的害虫,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双条杉天牛的形态特征比较独特。
成虫体长约 10 毫米左右,体型较为扁平。
其前胸两侧有明显的黄色绒毛条纹,这也是其名字中“双条”的由来。
触角和足呈褐色。
卵呈椭圆形,初产时为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
幼虫初孵时为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 20 毫米,头部扁平,前胸背板骨化明显。
蛹为淡黄色,被白色薄茧包裹。
双条杉天牛的生活习性也有一定规律。
成虫多在白天活动,具有假死性,受到惊扰时会掉落地面。
它们主要在衰弱木、新伐倒木和伐根上产卵。
卵多产于树皮裂缝或伤疤处,孵化后的幼虫先在韧皮部蛀食,然后逐渐深入木质部,形成弯曲的坑道。
幼虫在坑道内越冬,次年继续危害。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干旱、林木生长不良、林分结构单一等条件有利于其发生和传播。
在纯林尤其是人工纯林中,双条杉天牛往往更容易爆发成灾。
针对双条杉天牛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首先是加强检疫工作。
严格检查调运的木材、苗木等,防止双条杉天牛随其传播扩散。
其次是营林措施。
营造混交林,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虫能力。
及时清理受害木、衰弱木和采伐剩余物,减少虫源。
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以利用双条杉天牛的天敌,如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等进行防治。
这些天敌能够寄生或捕食双条杉天牛,从而控制其种群数量。
物理防治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在成虫期,可以利用其假死性,人工振落捕杀成虫。
还可以设置饵木,引诱成虫产卵,然后集中处理。
化学防治是在必要时采取的手段。
在幼虫期,可以采用树干打孔注药、涂抹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成虫期可使用喷雾防治,但要注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总之,双条杉天牛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才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74fd25eefdc8d376ee3264.png)
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摘要:双条衫天牛主要危害柏类树木,具有隐蔽、爆发、不易防治等特点,对生态林、城市景观树木危害巨大,严重影响城市环境。
文章从双条衫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发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关键词:双条衫天牛;柏类树木;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1双条杉天牛的发现与分布调查1.1该虫害在蓬莱市的分布调查2008年5—6月份,蓬莱市林业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基本查清了双条杉天牛的分布和危害情况。
蓬莱市的双条杉天牛集中分布在蓬水路绿化带、206国道烟蓬线绿化带、南王立交桥周围绿化带以及睡虎山、小门家抓髻山、城西西大山等地,发生面积达1.3万亩,占蓬莱市柏类林木总面积的46%,发生虫害地块,虫株率一般在10%以下,但严重的地块,虫株率达50%以上,有的成片死亡。
1.2双条杉天牛发生的危害特点双条杉天牛整个生活史大部分时间是在树干中度过,因此它的早期危害极具隐蔽性,并且防治有一定的困难。
当开始发现明显的个别树木的虫害症状,此时已是病虫害的爆发时期,如没有给与及时正确的治疗措施,对于染病的树木将是毁灭性的。
双条杉天牛成虫喜寻找生长势弱、含水量低的柏树枝干及被压木、风折枝等处活动交尾产卵。
近年来本地连续发生的干旱、暖冬造成柏树含水量低、树势衰弱。
加之本地林区多年来未能及时清除树冠下的枯枝、病虫枝、风折枝、被压木,造成林内通透条件差,树木长势弱,为此虫产卵提供了有利场所。
2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2.1实验地概况206国道烟蓬线绿化带是2005年建成,总面积103.7万平方米,以园林绿化为主,栽植5多万棵龙柏、蜀桧以及7万平米的小龙柏绿篱,柏类树木面积占总面积的25%,标准地为龙柏,栽植密度2米×2米,属于三年以上稳定林分。
蓬水路两侧绿化带是2008年建设,总面积52.9万平方米,成片栽植龙柏蜀桧等柏类树木2万多棵,标准地为龙柏,栽植密度2米×2米,属于一年未成林造林地。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及综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a48a04702d276a201292e47.png)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摘要:双条杉天牛主要危害柏类树木,具有隐蔽、爆发、不易防治等特点,对生态林、城市景观树木危害巨大,严重影响城市环境。
阐述了双条杉天牛的分布危害、发生特点、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技术措施。
关键词:双条衫天牛;柏类树木;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双条杉天牛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等省,危害杉木、桧柏、侧柏等树种。
它是树干害虫,以幼虫蛀害树干,被害树干有扁圆形的成虫羽化孔,树干被害处有白色新鲜流脂及虫粪,木屑外露,树皮片条开裂易削落。
被害树木,树势衰弱,叶色发黄,直至整株枯死。
一、生活习性双条杉天牛在河南地区 1 年发生 1 代,以成虫在树干木质部的蛹室内越冬。
少数 2 年 1 代,以幼虫在木质部边材的虫道内越冬。
翌年3 月上旬,气温在15℃ ~20℃时成虫咬破树皮爬出,在树干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羽化孔。
成虫出来后,早晚多栖息在树皮裂缝、树杈附近或树基萌芽丛中,于每日上午 10:00 时左右至下午 16:00 时左右在树干活动;夜间温度低时有群栖现象。
雌雄成虫都可多次进行交尾,并有边交尾边产卵的习性。
卵多产于2m 以下的树皮裂缝和伤疤处,少数产于根颈部的树皮缝中。
卵期7~14d,自然孵化率很高。
初孵化幼虫停留在树皮上或取食皮层,经 5~10d 后蛀入木栓枯皮层。
5 月间幼虫蛀入韧皮部,危害韧皮部和边材部分,并在边材上蛀成扁圆形不规则的虫道,虫道内充满木屑和虫粪。
幼虫蛀食常造成线状流脂,随着幼虫食量的增加,流脂现象也增强,树木枯死主要由此阶段的危害所致。
7~9 月间幼虫蛀入木质部危害,随着虫龄增加,虫体变大,虫道也由细变粗,粪便及木屑不排出,前蛀后填,一般向下继续蛀害一段距离后,在靠近边材部位筑蛹室。
8~10 月间幼虫在蛹室内化蛹, 9~11 月间变成成虫。
药物喷洒虽也有很好的杀虫效果,但投入大,要求药剂浓度高、费工、费时,环节多,操作复杂。
其他诸如锤击树干法、虫孔注药法虽然很合情理,但现实中很不实用,一是虫眼比较难以发现,查找比较困难,费工费时,二是出现虫害症状的树木,容易引起注意,其他虫害潜伏的树木很难顾及。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的研究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63d7b3fd0a79563c1e72ad.png)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aitus motschuisky)属鞘翅目天牛科。
在北方重要伤害桧柏、侧柏、龙柏、云杉等常绿树。
1991年我们开端对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征和防治进行研讨,1994年又加入全国蛀干害虫防治技巧研讨,现将成果报告如下:一、形态特点双条杉天牛成虫体长10毫米左右,圆筒形,黑褐色或棕色,全身密生黄色绒毛,前翅中央有两条黑色横带;卵长1.6毫米左右,长椭圆形,初产时白色透明,后期变为淡黄色;幼虫的体长为15毫米左右,头大、胸宽、无足、乳白色。
二、伤害重要是幼虫在树皮下串食,把木质部表面蛀成曲折不规矩隧道,损坏树木输导功效。
枝干皮层受害一圈后,整株树木枯逝世。
受此虫伤害每年都有几百株树木枯逝世,1994年尤为严重。
据不完整统计,唐山市仅专业绿化单位桧柏逝世亡株数达958株,这些树径在10~50厘米,其中有108株有30余年的树龄。
直接经济丧失达17万元之多。
据调查群众绿化单位桧柏逝世亡数目更大,新植桧柏逝世亡率远高于原有桧柏,双条杉天牛产生率达30%,严重处达60%左右,有些单位连年补栽连年逝世,丧失惨重。
三、生活史和习惯(一)察看方式我们在3月15日选择干粗5~20厘米,长1.5米以上的新颖侧柏木棒做饵木,每10根一堆,共5堆,摆放在有虫地段向阳处,勾引出孔成虫产卵,每天定时察看其出孔量、产卵、孵化以及幼虫蛀食伤害情形;同时把部分饵木所诱成虫收集后放在室内饲养笼内饲养,进行室内察看。
(二)生活史和习惯双条杉天牛在唐山市一年产生一代,重要以成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个别以蛹或幼虫越冬),次年3月底至4月中旬,室外最高气温10℃以上时,也就是柳树发芽期,即开端咬破树皮脱孔而出。
当无风气象、气温增至15℃以上时,是越冬成虫出孔交配产卵盛期(表1)。
成虫出孔期从3月中旬开端,连续到4月下旬止。
出孔后的成虫室内饲养存活期在10~28天,树外运动期45天左右。
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4c39b812763231126fdb1114.png)
室 内越 冬 ; 第2 年 3月上 旬温 度达 1 0 c c 以上 时开 始 出现 , 3 月中 旬至 4月上 旬 为羽 化 盛期 。 成 虫 先在 树 干 咬 一扁 圆 形
的羽化 孔 , 爬 出树干 后 不久 即交 配 , 然后 产 卵 于树干 2 m 以 下 树 皮缝 内 。 卯期 1 0 ~ 1 8 d 。 初 孵 幼 虫停 留 在 树 皮 上取 食 皮 层, 1 ~ 2 d后 开 始取 食 形 成层 , 在 树 皮缝 间排 出少 量 细碎 粪 屑; 幼 虫 主要 在皮 下危 害韧 皮部 和木 质部 表层 , 在 边 材 上形 成 明 显 的扁 平 虫道 , 虫 道 弯 曲不 规 则 , 粪 便就 排 在 虫道 内 。 危害树 干 的位置 多在 2 m 以下 , 7月上旬 后幼 虫蛀 入木 质 部 内侧 继 续取 食 , 虫 道近 圆 形 , 塞 满 坚 实蛀 屑 , 一般 向 下 蛀 食
差, 为 7 8 . 2 0 % 表 1 不 同药剂 防治双 条杉 天牛效 果 比较
( %)
1 . 2 . 1 试验 地 概 况 。 试 验 地 设在 河 东 区 汤 河 办事 处 一 处 墓 地, 调 查树 种 为侧 柏 , 部 分树 龄 为 2 5年 , 部 分新 植 树 的胸 径
5 e m 的大苗 双条杉 天牛 发生 严 重。
1 . 2 . 2 供试 药剂。 4 0 %氧 乐 果 乳 油 、 4 0 %乙 酰 甲胺 磷 乳 油 、
2 0 %甲氰 菊酯 乳 油 、 2 . 5 %溴氰 菊酯 乳 油 、 4 . 5 %高效 氯 氰菊 酯
乳油。
1 . 2 . 3 试 验设 计 。 试 验共 设 6个处 理 , 分别为 4 0 %氧 乐果 乳
发生 严重 。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f7639b0f524ccbff1218481.png)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摘要介绍了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风景旅游区及周边林区的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2005年6月中旬,在青州市城区及东夏镇周围1 200 hm2侧柏林中相继发现有不明害虫,造成大量侧柏死亡。
经调查,总危害率高达5%左右,重点林片达15%左右,当年造成侧柏死亡3 000余株,引起了青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此,青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组成专门机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害虫危害情况进行普查,并根据虫害发生发展危害规律进行研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及时邀请北京、上海等地的病虫害防治专家进行指导。
经研究发现,该害虫名叫双杉条天牛,是一种蛀干害虫,主要危害侧柏,破坏程度大,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现将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双条杉天牛是柏类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也是杉木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1]。
研究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在青州地区1年发生1代,并于当年羽化成虫,以成虫在被害树木的边材处越冬。
对衰落树、定植后缓苗期的植株及当年新移栽的苗木危害尤为严重。
越冬成虫在树干内停留173~189 d,翌年3月下旬后,成虫咬破树皮爬出羽化孔活动34~47 d,其自然成化率平均12.20%~14.98%,成虫出孔52 h后开始交尾,交配雌虫18 h后陆续产卵,经历16~20 d后孵化,孵化率高低受4月月候气温的影响,候日均温以18.6~20.6 ℃为宜,孵化率可达74.74%~82.35%。
4月中下旬出现幼虫,幼虫在7—8月取食量最大,平均每天为1.2~1.6 cm2,幼虫期132~144 d,保存率为14.71%~44.44%。
9月中旬后化蛹,蛹期12~15 d;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羽化,成虫寿命207~236 d。
青州地区在3月初开始出蛰产卵,出蛰高峰期在3月17—18日,到4月20日左右基本停止。
防治双条杉天牛五大要素
![防治双条杉天牛五大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69574c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5.png)
防治双条杉天牛五大要素
防治双条杉天牛五大要素——双条杉天牛又名蛀木虫,主要危害侧柏、桧柏、刺柏、沙地柏、龙柏等杉、柏类苗木,尤其喜欢危害生长势较弱的树木。
北京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在被害树干内越冬,3月中下旬即出蜇产卵。
进入4月以后,孵化出的幼虫随即就会蛀入树皮、髓心进行为害,破坏养分和水分的输送,致使被害部上端枯萎、黄化、继而死亡。
其危害性大、破坏性强,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加强抚育管理:双条杉天牛常危害树势衰弱的苗木,因此在育苗时要注重苗木的生长势,尤其是大苗更要加强管理,使其没有适宜的生存环境。
二、控制繁殖:根据双条杉天牛春季羽化外出产卵繁殖规律,适时地进行药物喷洒,可用氧化乐果等具有内吸性传导作用的药物封干,阻碍产卵。
此法可有效的控制双条杉天牛的发展和发生。
三、诱木诱杀: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把正处于生长阶段的、干径达五公分以上的柏树砍伐下来,制作成木段,利用气味引诱双条杉天牛,诱其在诱木上产卵,白天捕捉成虫,五月底以前对诱木集中烧毁。
四、及时清理有虫苗木:五月中下旬以后,当苗木被该虫破坏了水分和养分的输导后,危害部以上就会出现枯萎和死亡现象,直观上就很容易判断出来,此时幼虫正在植株体内,所以及时清理有虫苗木,可以达到杀虫的目的。
五、改变移植时期:双天杉天牛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一代,可将杉柏类苗木的移植从传统上的春季改为秋季,苗木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得以恢复树势。
在翌年春季成虫羽化外出时,不易被侵害。
杉柏类苗木一直是绿化的主要树种,所以有效的控制双条杉天牛的危害是保护我们绿化成果的必要手段之一,只要按照上述五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就会显现出很好的效果。
双条杉天牛测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双条杉天牛测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875e2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2.png)
双条杉天牛测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1、项目基本情况:密云县侧柏林分布面积2.07万公顷,而双条杉天牛是危害侧柏、桧柏的主要蛀干害虫。
到2005年底双条杉天牛的发生危害面积达667hm2。
2001-2005年,密云县林业局开展了人工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技术研究和双条杉天牛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
2、主要技术内容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技术内容:⑴诱木防治:2001-2005年2月初在侧柏林区选择代表性地段放置诱木20根,待5月下旬将试验组诱木按蜂虫5:1比例释放肿腿蜂,当年9,10月进行防治效果调查。
⑵林间防治:2001-2005年的5月下旬在侧柏林区内每隔15-20m 的间距布点放蜂,每667m2布点2~3个。
每年9-10月进行侧柏被害率,肿腿蜂寄生率和双条杉天牛虫口密度调查。
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试验比较:2004年2月底采伐诱木30根,化学防治组于2004年3中-4下旬用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1000倍与50%氧化乐果2000倍混合液喷干4次,每次间隔1周;生物防治组于2004年5月27日释放管氏肿腿蜂;对照组不做处理。
当年10月底将30根诱木劈开,记录诱木中双条杉天牛数量,计算防治效果。
⑷放蜂数量对双条杉天牛寄生率的影响:2005年2月底采伐诱木40根,分成4组分别释放200、400、600、800头肿腿蜂,2005年10月2日进行寄生效果调查。
双条杉天牛发生期测报技术研究内容:⑴越冬虫态情况研究:2004年12月选择诱木3根,劈开诱木,调查越冬虫态,对2005年诱集的越冬成虫,进行成虫性别鉴别,并剖查一定数量的雌成虫,计算雌成虫怀卵量。
⑵越冬成虫出孔期和雌雄性比观察:2004年2月下旬、2005年2月下旬,在侧柏林区选择代表性地段放置4个诱木堆,共放诱木68根。
每天14-16时观察诱木成虫出孔量,观察越冬成虫出孔始期与气温关系。
⑶诱木数量对诱集出孔越冬成虫数量影响:2004年3月采伐诱木26根,每天14-16时观察记录诱木成虫出孔量,计算诱木数量对诱集出孔越冬成虫数量的影响。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85050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3.png)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双条杉天牛是一种对树木危害极大的害虫,给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双条杉天牛的形态特征双条杉天牛成虫体长约 10 至 18 毫米,体型扁长。
其体色为棕褐色,略带金属光泽。
头部生有细密的刻点,触角较短,约为体长的一半。
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个略带方形的凸起,两侧各有一条纵向的凹沟。
鞘翅上有两条明显的棕黄色横带,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
卵呈椭圆形,长约 2 毫米,初产时为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
幼虫初孵时为乳白色,头部为黄褐色,随着生长逐渐变为淡黄白色。
老熟幼虫体长约 22 毫米,体型扁平,前胸背板较宽大。
蛹为淡黄色,体长约 15 毫米。
双条杉天牛的生活习性双条杉天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一代,少数地区两年发生一代。
以成虫在被害木的蛀道内、树皮裂缝或树干基部的土里越冬。
次年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当气温回升到 10℃以上时,成虫开始活动。
成虫飞翔能力较弱,通常在寄主植物附近活动,补充营养后交尾产卵。
成虫喜欢在衰弱木、新伐倒木及风折木上产卵。
卵多产于树皮裂缝或伤疤处,每处产卵 1 至 5 粒,排成一行。
卵期约 10 至 15 天。
幼虫孵化后,先在韧皮部蛀食,形成不规则的扁平坑道。
随着幼虫的生长,逐渐向木质部侵入,形成弯曲的蛀道。
幼虫在蛀道内一边蛀食,一边排泄粪便和木屑,并将其推出蛀孔外。
幼虫期约80 至90 天。
老熟幼虫在蛀道末端化蛹,蛹期约 15 至 20 天。
双条杉天牛的危害特点双条杉天牛主要危害柏科植物,如侧柏、桧柏等。
幼虫在树干内蛀食,破坏树木的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导致树木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死亡。
该害虫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初期危害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往往已造成较大的损失。
而且,双条杉天牛的危害往往会引发其他病虫害的发生,进一步加重树木的受害程度。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与寄主植物的生长状况、林分结构、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粗鞘双条杉天牛防治
![粗鞘双条杉天牛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ca30d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9.png)
粗鞘双条杉天牛防治粗鞘双条杉天牛是松科植物上的一种有害昆虫,其幼虫能够在树皮下形成许多通道,破坏树木的血流和营养的运输,严重危害林木健康和林业生产。
本文将从粗鞘双条杉天牛的分类、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粗鞘双条杉天牛的分类粗鞘双条杉天牛学名为Tetropium castaneum(NL),属于天牛科Coleoptera,为害林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内蒙古及辽宁等地区。
二、粗鞘双条杉天牛的危害1、破坏树皮:粗鞘双条杉天牛的幼虫群聚在树皮下,形成许多通道,破坏了树木的血流和营养的运输。
2、导致枯死:粗鞘双条杉天牛的幼虫群聚的范围很大,一旦大量松树遭受到它的侵害,便会导致大面积的枯死现象。
3、降低木材质量:粗鞘双条杉天牛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降低木材质量,严重影响森林生产的收益。
三、粗鞘双条杉天牛的防治措施1、美化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松树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建设起环境美化工程、绿化带等项目时需选择抗生长缓慢的松树。
2、生态治理:应采取生态治理对松林进行整治,留下正常健康的松树,清除多余的枯枝、枯树和杂草等。
3、化学防治:在初期的防治,有必要采用熏蒸、喷雾等方法进行,方法虽然费力,却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4、灭杀虫卵:在春季来临之际,需针对草地松林区的虫卵进行杀灭,可以在开花前喷洒药液,药剂可采用氢氧化铝、硫酸亚铁等。
总的来说,对于粗鞘双条杉天牛的防治,应综合采用生态治理、化学防治和灭杀虫卵等多方面手段,以便使得松林的生长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和维护。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效果决定一切,因此,相关企业应尽一切努力采用更为高效的防治手段,以便更好的保障森林资源的长远发展与利用。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与防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5f371c6f1aff00bfd51e11.png)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与防治研究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条杉天牛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双条杉天牛;发生;防治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属鞘翅目、天牛科。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陕西、辽宁、山东等省市,危害侧柏、桧柏、杉木、罗汉柏、扁柏等常绿树种的衰弱树,也危害新采伐的建筑材和新材,特别喜欢侵害新栽植、修枝和采伐的柏树枝、干和树桩,对城市公园、苗圃等也有严重危害。
双条杉天牛病虫害防治工作普遍存在持续性特征,不同的苗木有不同的最适生活环境,双条杉天牛危害并且贯穿植物的生长过程,要想保证苗木生长处于相对自然的环境下,需要做好监控工作和避免不良环境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双条杉天牛病虫害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地域性,熟悉了解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双条杉天牛危害防治措施,确植物健康生长。
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mm左右,圆筒形略扁,黑褐色或棕色。
鞘翅密被黄褐色绒毛,前翅中央及两端有两条黑色黄宽带,两黑带之间为棕黄色,翅前端为驼色。
卵长1.6mm左右,白色,长椭圆形。
幼虫体长20mm左右,初孵淡红色,老熟乳白色,圆筒形,略扁,胸部较宽,头黄褐色,无足。
裸蛹长15mm,淡黄色。
2 发生规律双条杉天牛在温带地区一般1年发生1代,多以成虫在被害树枝、树干边材处过冬,3月底4月初成虫从树干上咬扁圆形孔羽化而出,日平均气温达13-15℃成虫大量出现,早晚多栖息在树皮缝、树杈附近或萌芽从里,中午前后在树干上爬行,成虫喜欢在衰弱木、新采伐木或移植后处于缓苗期的柏树上产卵,卵产在2m下的树干皮缝中,少者几粒,多者数十粒,卵期10-20天,初伏幼虫先在树皮表面取食,5月份后幼虫注入皮部与木质部之间,钻蛀虫道蛀食危害,使木质部表面蛀成不规则隧道,截断大量疏导组织而影响营养物质正常疏导,引起针叶发黄,生长量降低等。
幼虫一旦绕树枝或树干蛀食,会导致整株死亡。
侧柏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侧柏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59e83d43323968011c92b9.png)
侧柏双条杉天牛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控技术顾玲(山东省滕州市国有木石林场,山东滕州,277500)摘要:对侧柏双条杉天牛进行了定点系统调查,掌握了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提出了检疫、营林、饵木诱杀、生物防治、树干注药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关键词: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控技术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因耐寒、耐旱、耐瘠薄成为青石山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山东滕州现有侧柏山区生态防护林面积达6120hm2。
近年来,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导致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发生危害严重,直接威胁荒山造林绿化成果。
从2010—2012年在滕州市国有木石林场对双条杉天牛进行了定点系统调查,并进行了防治技术探讨。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生物学特性经定点系统调查,双条杉天牛在滕州一年发生一代,以当年羽化的成虫在树干木质部边材的蛹室内越冬,翌年2月中旬成虫开始在树皮上咬一扁圆形孔钻出,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出孔盛期,3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3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历期14—18天,3月下旬卵开始孵化出幼虫,4月上旬为孵化盛期,5月上旬为末期。
5月上旬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内,幼虫历期150天左右。
8月下旬开始化蛹,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9月中旬为末期,蛹历期18—20天。
成虫于9月上旬—中旬开始羽化,9月下旬为羽化盛期,10月上旬为羽化末期。
成虫羽化后即停留在蛹室内越冬。
其生活史如表1。
表1 双条杉天牛生活史表滕州市(2010-2012)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1旬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虫+++++++··· ··· ·态------------------○ ○○○ ○(+)(+)(+)(+)(+)(+)(+)(+)(+)注:(+)越冬成虫+成虫·卵-幼虫○蛹2发生规律2.1双条杉天牛对寄主的选择2.1.1树势据林间调查,双条杉天牛主要危害树势衰弱的侧柏,如过度修枝木、被压木及其它衰弱木。
【doc】双条杉天牛的防治
![【doc】双条杉天牛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a0bf4fd192e45361166f509.png)
【doc】双条杉天牛的防治双条杉天牛的防治杨树天牛类害虫主要是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等.其防治措施如下:1.在造林设计上,可用主栽树种,辅栽树种,引诱树,驱避树及隔离林带等不同功能的林分合理搭配,确保主栽树种速生,丰产,优质.2利用出孔成虫有补充营养的习性防治.(I)诱杀.在造林设计时,根据天牛成虫有补充营养的习性,有目的地配置植)一定数量的天牛在补充营养时嗜食的伴生檀物.在成虫取食时捕杀.如桑天牛成虫以桑科树木的枝皮补充营养,光肩星天牛成虫喜欢取食槭树的枝皮,云斑白条天牛成虫取食蔷薇科植物补充营养.f2)消除.在林缘或林内消除天牛成虫必须取食的补充营养植物,降低其生存和繁殖能力.还可在天牛成虫双奈杉走牛属鞘翅司最丰科取食单一,主要为害侧柏,扁柏,栓柏龙柏等柚类耐种若防活不及时,会造成树势衰弱, 活立木枯死.一,为害症状及习性成虫补充营养期间啃食姑枝皮及针叶,造成轻微危害主要以幼虫蛀食枝千. 造成生理上及工艺上的捐害.健康树受危害时,初孵幼虫在衬皮下取食l韧皮部及影成层,并连步向边材钻蛀,在本质部由蛀成不规则隧道,轻者齐分,水分输导受阻. 树势衰退.生长不良:重者导致树干空,. 皮层脱离,整株死亡缓虫特剐喜欢侵害衰弱材,新植树修枝和采伐的拍耕棱干覆埘桩.也危害新采栈的建筑材牵薪材二,发生规律谊虫I丰发生1代.以点虫.蛹及幼嗜食的补充营养植物上喷施触杀剂或胃毒剂,使其爬触或取食时死亡.HUNANLINYE3在天牛成虫喜欢取食的补充营养植物上,喷施无驱避作用的灭幼碌,印樟素生物碱等繁殖抑制剂.扰乱其生殖机能,成虫取食后导致其产卵量明显下降.产下的卵孵化率低,逐代降低萁种群密度.4.触杀.利用天牛破虫出孔后在树干上爬行,寻找产卵部位和用嘴咬刻槽的习性,在杨耐枝干上喷施续效l一2个月的触破式微胶囊剂——绿色威雷200-300倍液让成虫触雷”致死.5.杀灭卵和小幼虫.天牛产卵刻槽明显,在其产卵期,用小锤子击杀或用虫在枝干内越冬3月上旬至5月上旬成虫开始咬破埘皮外出并交配,3月中旬产孵,3月下旬幼虫开骋畔化5月中旬开始蛀八木质部,月下旬幼虫在木质部化娟,9月土旬羽化为成虫.并在蛹室内越冬三,防治措施I.适地适村,昔造混交蛛.增强树势2及时清除林内受害的树木.降低栈根高度;合理采伐和清除衰弱木枯立木, 风倒未保持杯内卫生.3.用新驶下的2厘米以上的树枝或衰弱未作饵未谤辅成虫.4.用磷化铝,硫酰氲熏蒸立术,毒蒂枝干竹成虫及幼虫,或在水中浸泡立未, 主歧20-30天,使成虫,幼虫缺氧致死. 5保护鸟类以鸟治虫:释放肿腿蜂DDVP,氧化乐申林李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od :Sm nt isi u ;O cr nea on;It rt o t l yw r s e a ou b ac t s f a s cu ec m u t ne a dcn o g e r
JANG e g mi g S I Zh n . n ’ HAO .a Bif , MA u —e , XU Gu n .u J n fi a g y , XU e W n
,
( . ua sr t oet tt n o ua i 1 Y ’ Di i rs Sai fL ’ C t n tc F o n y,L ’ 2 7 0 ua n 3 0 0,C iaq eS re hn ;2 J a i r r l a n eh iu ev n tc c u
江 正明 ,邵 必 发 ,马骏 飞。 ,徐 光 余 ,徐 文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 区青 山乡林业站 ,安徽 六安 1 3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林业站 ,安徽 六安 270 30 0;2 .安徽省六 安市金 安区双河镇农 技服务站 ,安徽 六安 2 70 ;4 3 0 0 .安徽省裕安区森防检疫站 ,安徽 六安 2 70 ) 3 00 2 70 3 00;
摘要 :20 20 02~ 0 3年对六安地 区双条杉天牛发 生的影响 因子进行 了调查 ,并提 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关 键 词 :双 条 杉 天 牛 ;发 生 量 ;综 合 防 治 中图分 类 号 :¥ 3 . 43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3 (0 8 7 0 1 2 0 8 1 1 20 )0 - 3 - 6 0 0
Sain o ua t Lua 2 7 0 , Chn tto fL ’n Ci y, ’n 3 00 ia;3 Yua src h p da oe tS aino ua t Lua 2 7 0 , Ch— . ’n Dit tS i o in F r s tt fL ’n Ci i o y, ’n 3 00 i
12 14 与郁 闭度 的关 系。选取不 同 的地块 ,对郁 闭 .. .
度分别 为 12~ . 、0 6~ . . 0 5 . 0 8和 0 9~10的杉树被害 . . 情况进行调查 。每块地随机抽样调查 10株 。 0 12 15 与 天敌 的关系 。在 野外观 察棕 色小 蚂蚁 ( .. . 暂
n ;4 Y ’ ir t o s Po c o n urni t i f u nCt,L ’ 27 0 a . u nD s c F r t r et nadQ aat eSa o o ’ i a t e t i i n tn L a y u n 300,C ia a hn ) A s at h f ec gf t so h curnea on f e aou b ac t nL ’ o 0 2t 20 e bt c :T ei uni c r nt oc r c m u t m nt i si u i u n f m 2 0 o 0 3w r r n l n ao e e oS s f as a r e
l 材料与方法
1 1 材 料 .
室内涂干防治幼虫试 验 ( 重复 3次 ) 2h后检查虫 口 ,7
死亡 率。在 室 内试验 的基础 上 ,野 外采 用 了 4 %杀 螟 0
松乳剂 和 1 %氟 乙酰胺乳 剂 作涂 干 药杀试 验 ,涂干 药 5 杀前 ,先将初孵幼虫移至割开树皮的试验木上 ,开 口周 围用胶 布封 牢 ,2d后 ,打开 检查成 活幼虫 数 ,然后 再 涂干进行试 验。9 6 h后检查虫 口死亡率 。
双条杉 天牛 ( e a o s isi u o c )是 杉树 Sm nt f c t M t h u ba a s s 的主要蛀干害虫 ,在皖西普 遍发生 ,被害严重 时被害率 可达 3 % 。杉树被害后 ,生长受阻 ,树势衰弱 ,易引起 0
杉天牛为害情况调查 。每块地随机抽样调查 10株。 0
其它病虫害的侵入和风折 ,严重 时能导致整株迅速 枯萎 死亡 。未致死的杉树 ,工艺 价值也 显著下降 。该虫 除为
害杉树外 ,还为害罗汉松 、桧柏 和柳杉等 。为此 20 02~ 20 0 3年 ,对影 响该 虫发 生量 的因子及 综 合 防治 方法 等 进行 了初步研究 ,旨为防治该虫提供帮助 。
维普资讯
河北 农 业 科 学 ,2 0 0 8,1 ( :3 —3 2 7) 1 2,3 4 Junl f ee A r utrl c ne ora o b i g cl a Si cs H i u e
责 任 编辑
索相 敏
影 响双 条杉 天 牛发 生量 的 因子 及 综 合 防治 研 究
定名 ) 、拟蚁郭公 虫 、寄生蜂 、寄生蝇 和 白僵 菌 等天敌
抑 制 双 条 杉 天 牛 发 生 的情 况 。
122 药剂 防治 用 4 % 乐果乳 剂 、1 %氟 乙酰胺乳 . . 0 5
剂 、2 % 亚 胺 硫 磷 和 4 % 杀 螟 松 乳 剂 稀 释 1 5 0 0倍 ,进 行
If ec gF c r nteO c rec mo n f e a o sB ac msa di t rt o to n uni at s cu rneA u t m n t i si n s e ae C nrl l n o o h oS u f a tI g 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