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技术实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常用探测器技术指标测试
一、实验内容
1、紧急按钮的输出测试
2、门磁开关的输出测试
3、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测试
4、被动红外探测器测试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常开探测器、常闭探测器的输出特性
2、学会红外探测器探测范围的测试方法
3、掌握常用探测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预习要求
1、阅读GDA-101入侵报警实验箱使用说明书
2、掌握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设备(软、硬件)
1、GDA-101入侵报警实验箱
2、万用表
五、实验原理
入侵探测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和触发状态对应着开关的闭合(断开)与断开(闭合),所以入侵探测器有常开型探测器和常闭型探测器之分。
所谓常开型探测器(NO)是指入侵探测器正常工作状态时其输出端子是断开状态,触发时为闭合状态;常闭型探测器(NC) 是指入侵探测器正常工作状态时其输出端子是闭合状态,触发时为断开状态。
主动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探测原理是光干扰或光阻断。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通过探测目标移动时红外辐射能量的变化而产生触发的设备。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紧急按钮的输出测试
紧急按钮的输出接线端子见图1-1所示。
万用表置于电阻档,将万用表的表笔位于紧急
按钮输出端的①、②端子,分别记录紧急按钮
正常及按下两种状态下的读数;注意紧急按钮
的恢复方式。
2、 门磁开关的输出测试
门磁的输出接线端子见图1-2所示。
万用表置于电阻档,将万用表的表笔位于门磁输出端的①、②端子,分别记录当永磁靠近、离开干簧管两种状态下的读数;注意门磁的恢复方式。
3、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测试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接线端子见图1-3。
将万用表置于电压档,测量主动红外探测器的①、②端子,在光贯通、光阻断情况下分别读数;再将万用表的表笔位于主动红外探测器的②、③端子,重复上述过程。
万用表置于电阻档,重复上述步骤。
4、 被动红外探测器测试
(1)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接线端子见图1-4,③、④分别与电源的“接地”端、“+12V ”
端连接。
(2) 万用表置于电压档,将万用表的表笔位于被动红外探测器的①、②端子,在状态
指示灯为灭、红色两种情况下,进行读数;再将万用表置于电阻档,重复上述过程。
七、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各种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其物理特性,了解并且掌握各种探测器的最佳安装方式。
八、参考资料
附录 九、思考题
1、 根据测试结果说明NO 、NC 的含义。
2、 说明探测器的输出特性。
实验二 防抢劫报警
一、实验内容
1、 紧急按钮与防区的连接
2、 24小时有声防区的报警
3、 出入口防区的报警
4、 紧急防区的报警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可以作为紧急报警的防区设置。
2、 掌握不同防区类型产生本地报警的时间 三、预习要求
1、 防区、防区类型的概念
2、 常开、常闭探测器的接入方式 四、实验设备(软、硬件) 1、 GDA-101入侵报警实验箱 2、 万用表
3、 秒表 五、实验原理
防抢劫报警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报警行为对犯罪分子进行震慑,目的是中止犯罪分子的行为;二是通过报警捕获犯罪。
针对第一种情况,现场需要有高分贝的报警声响,通过声响吓跑犯罪分子;针对第一种情况,则要求报警要隐蔽,不能惊扰犯罪分子,待公安机关前来抓捕犯罪分子。
无论是那种情况,防抢劫报警都应及时、准确。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将紧急按钮接到报警控制器的第2防区(注意:紧急按钮的接法),该防区通过编程已经定义为24小时有声防区(07),触发紧急按钮,观察现象。
记录从紧急按钮按下到报警产生的时间。
图2-1示出了不同类型的探测器接入防区的接法。
2、 将紧急按钮接到报警控制器的第3防区(注意:紧急按钮的接法),该防区通过编程已经定义为出入口防区(01)(进入延迟时
间为30秒,退出延迟时间为15秒),用密码布防,键盘操作指令为“4140 + 2”,待布防成功后,触发紧急按钮,观察现象。
记录从紧急按钮按下到报警产生的时间。
用密码撤防,键盘操作指令为“4140 + 1”
3、 将紧急按钮接到报警控制器的第9防区(03)(注意:紧急按钮的接法)
,触发紧急
按钮,观察现象。
记录从紧急按钮按下到报警产生的时间。
注意:若要再次报警,应先恢复防区,解除报警。
2防区:24小时有声防区
3防区:延时防区
9防区:紧急防区
七、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从按下紧急按钮到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的时间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那种防区类型报警更迅速?
八、参考资料
附录
九、思考题
1、说明报警控制器的第9防区特性。
2、结合实验结果,分别说明24小时有声防区、出入口防区的含义。
3、作为紧急报警哪种防区类型更为合适。
实验三防盗报警
一、实验内容
1、使用用户密码设置警戒
2、使用用户密码解除警戒
3、使用挟持密码解除警戒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设置警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挟持密码的使用方法。
三、预习要求
1、设置警戒、解除警戒的概念
2、掌握挟持密码的使用条件
3、掌握几种一键布防方式的区别
四、实验设备(软、硬件)
1、GDA-101入侵报警实验箱
2、万用表
3、秒表
五、实验原理
根据现场设备的安装位置,用于防盗报警的防区可以设定为即时防区,也可以设定为延时防区。
防盗报警一般是由犯罪分子触发探测器,若防区设定为延时防区,那么探测器触发后报警控制器会有短促的声音提示,在进入延时时间内若不解除警戒,将产生报警;若人质被犯罪分子逼迫进行解除警戒操作,可以使用挟持密码。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将任一探测器接到报警控制器的第3防区,该防区通过编程已经定义为出入口防区,进入延时时间设置为30秒,退出延迟时间设置为15秒。
报警控制器的第4防区接入模拟开关,该防区通过编程已经分别定义为出内部跟随防区。
3防区(01):延时防区。
进入延时时间:30秒、退出延迟时间:15秒
4防区(04):内部跟随防区
1、使用用户密码设置警戒:
在探测器不触发的情况下,输入用户密码,键盘操作指令为“4140 + 2”对系统进行布防,在退出延迟时间内触发,仔细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使用用户密码解除警戒:
在系统布防状态下,触发3防区探测器,输入用户密码,键盘操作指令为“4140 + 1”,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使用挟持密码解除警戒
在系统布防状态下,触发3防区探测器,输入挟持密码,键盘操作指令为“1234 + 1”,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4、留守布防:留守布防键盘操作指令为“4140 + 3”。
(1)用留守布防方式进行布防,首先触发4防区,观察现象;
(2)撤防后,再次进行留守布防,触发3防区,观察现象;
(3)有何不同?
5、外出布防:外出布防键盘操作指令为:“4140 + 2”。
(1)用外出布防方式进行布防,等候15秒钟,首先触发4防区,然后触发3防区,观察现象;
(2)用外出布防方式进行布防,等候15秒钟,首先触发3防区,然后触发4防区,观察现象;
(3)有何不同?
6、快速布防:快速布防键盘操作指令为:“4140 + 7”。
(1)用快速布防方式进行布防,触发3防区,观察现象;
(2)用快速布防方式进行布防,触发4防区,观察现象;
有何不同?
七、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使用用户密码、挟持密码都可以解除警戒的什么点;总结使
用用户密码设置警戒、留守布防、外出布防、快速布防的特点。
八、参考资料
附录
九、思考题
1、在探测器触发状态下,能否设置警戒?
2、报警时能否解除警戒?
3、内部跟随防区有什么特点?
实验四基本指令编程设置
一、实验内容
练习并熟练掌握VISTA-128的基本指令编程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进入系统和退出系统的方法。
2、掌握基本指令的编程设置要点。
3、掌握恢复系统出厂值的方法
三、预习要求
阅读VISTA-128的编程手册
四、实验设备(软、硬件)
1、GDA-101入侵报警实验箱
2、万用表
五、实验原理
VISTA-128可接入多达32个可编程式继电器,可以通过编程设定多种驱动方式,比如002防区报警之后,可以驱动某个继电器以激活警灯、警号、备用灯等外围设备
4204继电器模块提供四个可编程的C型(SPDT,即单刀双掷)继电器输出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键盘上的四个接口正确的连接在VISTA-128对应的四个接线柱上。
2、开机之后,听到键盘蜂鸣声,如果键盘没有任何显示,表示键盘还没有设置地址
(因为VISTA-128支持连接多个键盘设备,所以每个键盘都应该设置一个地址),
这时我们可以同时按住键盘上的“1”、“3”键,然后输入“00”,即把该键盘地址
设为0。
3、设好地址后,我们就可以看到键盘灯亮起,进入初始界面。
4、在这个界面上,我们可以做以下工作:
1)撤防:安装密码 + 1
2)外出布防:安装密码 + 2
3)留守布防:安装密码 + 3
4)最大布防:安装密码 + 4
5)测试:安装密码 + 5
6)屏蔽防区:安装密码 + 6 + 防区号
7)快速布防:安装密码 + 7
8)编程模式:安装密码 + 8000
5、进入编程模式之后,我们可以做以下工作:
1)表格编程:表格中包含系统控制与操作的选择内容。
2)进入菜单编程:“#” + 93
3)退出编程模式:“★” + 99
6、防区编程(进入菜单编程之后,可以进行这一步)
输入1进入防区编程。
每输入一项内容后按★进入下一Array项编程,按#退回上一项编程。
按0进入序号编程,按1。
输入1进行确认。
按1。
输入要编程的防区号,(01-128,988,990,992(挟持)
995,996,997,999)。
输入017★。
显示现在该防区大概编程情况。
如
图为17防区编程为火警防区
(ZT=9),属于第1子系统(P=1),
不通讯(RC=00),所用探头为受监控无线探头(IN:L=RF:1)按★前进。
输入防区类型,参考前面防区类型含义。
输入03★。
把防区类型改为周边防区。
可用防区类型: 00 不使用该防区
07 24小时有声防区 01 出入防区1型,窃警 08 24小时辅助音防区 02 出入防区2型 09 火警防区
03 周边防区,窃警 10 内部防区(延时),窃警
04 内部防区(跟随),窃警 20 留守布防(不适用于5700探头) 05 日夜防区,窃警 21 外出布防(不适用于5700探头) 06 24小时无声防区 22 撤防(不适用于5700探头) 19
24小时故障
23 无报警
输入所属子系统,若不分子系统,按★前进。
输入该防区通讯码:2位16进制数,输入00-16代表0-F ,最后显示2位通讯码。
如输入11★11★,表示输入通讯码BB ,若使用CONTACT ID 通讯格式表示要报告。
按★前进。
输入接入探头类型:
0 不使用(Device not use ) 5 无线按钮类型(Button RF ) 1 电路板上接线防区(Hardwire ) 001——
009防区可以使用 6 序号式总线探头(Serial Poll )
使用 4193SN 和4293SN
3 受监控无线(RF Xmitter )
7 双向开关式总线探头(DIP SW Poll )
使用4208U
4 无监控无线(Unsupevsd
)
比如使用的是4208上的防区,输入7,表示使用DIP
开关设置地址码的总线探头。
若输入序号式总线(6),则会进入“学习序号“窗,参看下面”序号编程菜单“步骤进行。
ZT 防区类型
P 所属子系统号 RC 通讯码
IN:L 探头类型及回路号
当输入结束后,显示该防区编程大概情况,按★结束,键盘将回到第1屏显示下一个防区。
若要结束防区编程输入00★。
若使用4193等“自学式”总线设备,将会出现如下显示: 按★前进。
按★前进。
若探测器未经“学习”,出现左边的显示框,可以此时学习,也可以直接输入4193的序列号。
此时即学,将出现如下的显示。
学习方法很简单,就是此时触发你所接入的探测设备,例如:已经把紧急按钮接入4193黄线和黑线组成的回路,这时,可以按下紧急按钮,触发报警,那么键盘上就会显示左边信息。
按★前进。
此时再次触发该探测设备,键盘就会自动显示下面信息
按★前进。
退出017防区编程
七、实验报告要求
写出编程过程,总结编程心得。
八、参考资料
附录 九、思考题
1、 尝试修改系统默认的密码,改成自己的喜爱的密码,写出操作过程
2、 将001防区设置为火警防区、002防区设置为出入口防区,003设置为跟随防区,写
出编程设置过程。
实验五 银行报警系统设计
一、实验内容
为下列银行设计一个防盗防抢劫报警系统。
设计要求如下:
1、在适当位置合理安装下列四种探测器(用通用图形符号表示)。
每一种探测器均不限
数量,但不能滥用。
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磁控开关紧急按钮
2、根据探测器的类型和安装位置,设定各自的防区类型。
3、编程实现下列联动关系:
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触发联动摄像机开启、讯响器报警;被动红外探测器触发联动摄像机开启、讯响器报警;磁控开关触发联动摄像机开启、讯响器报警;紧急按钮触发联动摄像机开启。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不同的防范要求使用不同的探测技术,并能够正确选择探测器。
2、能够根据防范要求设计防区类型。
3、掌握正确的编程设计,实现联动关系。
三、预习要求
1、画出探测器布局设计图,并说明设计思路。
2、利用GDA-101上现有资源,构建报警系统,画出系统原理图。
3、写出设置编成步骤及内容。
4、自拟实验步骤。
四、实验设备(软、硬件)
GDA-101入侵报警实验箱万用表
五、实验原理
自拟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自拟
七、实验报告要求
1、结合自己的设计,写明所需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步骤。
2、分析实验结果。
八、参考资料
附录
九、思考题
1、防护区域与防区有什么区别?
2、防区的特点是什么?在设计中根据什么确定报警控制器的容量?如何设计统计?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