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妊娠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泌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妊娠产妇心理状态
及产后泌乳的影响
赵依红
重庆市开州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540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姓娘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泌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到我 院就诊的母婴分离姓娘产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 护理干预。
将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量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初次泌乳 时间早于对照组,泌乳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CP<0.05)。
结论:在母婴分离姓娘产妇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 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加速乳汁分泌,?支善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关键词】母婴分离;综合护理;心理状态;产后泌乳
母乳不仅可以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其独有的长链多不 饱和脂肪酸更能保障新生儿的大脑发育。
部分新生儿因早 产或生病需住进监护病房,导致与母亲分离,产妇因此多出 现焦躁、抑郁、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产后泌乳,且早产 儿母亲乳腺发育不完善,泌乳量不足,导致母乳喂养成功率 低[1]。
故为探讨如何改善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 率,本研究在母婴分离妊娠产妇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现将 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母婴分 离妊娠产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观 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5. 9±2. 5)岁;孕周35〜40 周,平均孕周(38. 1±1. 9)周。
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 年龄(25. 7±2. 3)岁;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37. 9±1. 8) 周。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CP>〇.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进行基础宣教、保证产妇 足够的休息,避免产妇受凉受风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
产妇生产后激 素分泌下降以及新生儿早产或生病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 心理,导致泌乳量减少,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 教育,经常告知婴儿的状况良好,增强产妇泌乳信心,促进催 产素分泌。
2)饮食护理。
产妇产后身体虚弱,除足够的卧床 休息及良好的睡眠,还需保证良好的营养供给。
护理人员应 针对产妇个人喜好及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督促患者多食 催乳的食物。
3)乳房护理。
于产妇产后I d内对产妇的乳房 进行热敷,并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帮助挤奶或泵奶,24h 内挤奶/泵奶达到8次,频繁刺激乳房,促进催产素分泌。
4) 家庭护理。
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对产妇进行精 神支持及鼓励,指导相关护理技能。
1.3评价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量。
心理 状态评定:于护理前及护理7d后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2],分数越高则心理状态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Cs±3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 P<〇.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心理状态
护理7d后,观察组产妇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CP<0.05)。
见表1。
表1两组产妇护理后SCL-90评分对比(无士“分)
组别护理前护理7d后对照组(n = 35)48. 5±4. 344. 4±3. 5
观察组(n = 35)49. 2±3. 836. 1±1. 7
L0. 72212. 620
P>0. 05<0.05
2.2初次泌乳时间
观察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为(6. 2±2. 7)d,早于对照组 的(10. 9±1. 9)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f=8. 422,P<0.05)。
2.3泌乳量
观察组产妇在护理后乳汁充足的有27例(77. 14%),多 于对照组的17例(48. 5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 = 6. 119,P<0.05)。
3讨论
新生儿母亲的乳汁中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免疫活性 物质及较高浓度的乳铁蛋白,且特别易于吸收,可以弥补早 产或生病的新生儿所缺失的营养。
临床实践发现,采用综合 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母婴分离妊娠产妇泌乳速度,提高泌乳量[3]。
综合护理干预是通过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乳 房护理、家庭护理等方法,使产妇接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服 务,达到改善泌乳量的目的[t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 妇在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
(下转至第100页)
93
护理研究
0.05)。
证实换血疗法除了能使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同时改善了患儿的电解质水平及贫血状况,保证治疗的安全 性[5]。
在换血期间保持体温恒定,保持动静脉管路通畅,注 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外渗、堵塞,如发现血液输人、输出不顺 畅,切忌用力推注以防栓塞。
对神志、面色、反应、肌张力严 密观察,发现异常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动静脉同步换血术能 够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提尚尚胆红素血症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在应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 同时,加强换血过程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保证新生儿 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琳,牟飞飞,都美玲,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影响因
素分析[J1中国医药导报,2015,12(04) :95-98.
[2] 戚玉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药前
沿,2016,06(19) :286-287.
[3]聂勋梅,李原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
理对策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02) :278-281. [4]于培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护理[J].中国保健
营养(下旬刊),2014,24(03) :1520-1521.
[5]董聪,李怡秋,周传銮,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
同步换血治疗中的护理要点剖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 05(11): 108-109.
(上接至第W页)
带脱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主要包括 臀位和横位。
有研究表明,头位胎膜早破产妇出现脐带的脱 垂问题,比胎膜完整的产妇要多很多。
采用体位护理干预的 方式,使孕妇能够适当地下床活动,帮助孕妇锻炼身体,本次 观察组中的50例产妇,均没有出现脐带脱垂的问题。
过去 的体位护理,是绝对的卧床休息,产妇只有胎先露平坐骨棘 之后,才能下床活动,对于产妇的产程是不利的。
孕妇在孕 期要重视卫生以及产前的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孕妇要注重孕期的保健,防止出现外伤,要避免负重,如果出 现胎位异常,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方式纠正。
综上所述,对头位胎膜早破孕妇采用体位护理干预的方 式,可以促进孕妇自然分娩,并且缩短孕妇的分娩产程时间,减少导尿操作,保证母婴的安全,应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符爱贞.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采用不同体位对阴
道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 (27) :43944397.
[2] 余艳,姜桂英.待产体位对胎膜早破孕分娩结局的影响
[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03):600-602.
[3]张征玲,刘秋兰,李菁.自由体位在头位胎膜早破孕妇的应用
体会[J1现代养生 b,2015,(24) :248.
(上接至第92页)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及 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付川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高血压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
用分析[J1医疗装备,2015,08:193-194.
[2] 国歌,王剑锋.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
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24:74-76.
[3] 孙红霞.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观察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6:221-222.
[4] Catherine H Yu,Janet Parsons,Muhammad Mamdani,et al.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a web-based self-management site for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systematic website development and study protocol[J],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 making,2012, (12) :57.
[5]贾文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7) :1076-1077.
[6]黄夕冬.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心理医生,2016,22(21):197-198.
[7]刘东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28) :386-387.
[8]赛晓丽,向艳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病护理管理中的
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07):391.
(上接至第93页)
的实施,通过心理疏导缓解了产妇的紧张情绪,有效的健康 教育消除了因认知有误导致的恐惧心;家属的支持提高产妇 泌乳信心,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增强泌乳积 极性。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泌乳充足例数高 于对照组,说明通过护理人员与产妇的多次沟通交流,建立 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护理信任度,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 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利于产妇身体恢复;且不良心理状态 缓解后,因心理引起的过度应激导致的对催产素分泌的抑制 作用降低,利于产妇泌乳;通过乳房护理,对产妇乳房形成频 繁有效的刺激,促进催产素大量分泌,同时保障了营养供给, 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及泌乳量的增加。
综上所述,在母婴分离妊娠产妇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 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加速乳汁分泌,改善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单玲,孙境,席时清,等.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因素
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8(11) :3055-3057.
[2]刘书华.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身心状态的效果
研究[J1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 :74-77.
[3]陈坤荣,江燕,曹树荣,等.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的影响
及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5,44(19) :2724-2725.
[4]刘金凤,赵敏慧,余慧,等.一种新的泌乳干预策略-产后集束
泌乳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泌乳的影响[J].中华围产 医学杂志,2016,19(07): 502-505.
[5] 郝明英,张学菊,李梅,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
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
(21):2943-294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