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的中医辨证论治(附医案三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汗症”的中医辨证论治(附医案三则)医案⼀
动则汗出
患者:周某,男,34岁。
2010年9⽉7⽇来诊。
病史:现在已进⼊秋季了,天已凉了,还是动则⼀⾝汗,每天要换⼆三次T恤衫。
别⼈都说凉,他还要开电扇,⼀个劲⼉喊热。
刻诊:此⼈⾝⾼1.75m左右,⾯略⿊,声⾳洪亮,脉弦滑有⼒,⾆红胖⼤,苔⽩腻,饮⾷、⼆便均正常。
动则出汗如⾬⼀症,吃过屏风散⼀类中成药⽆效。
中医辨证:中焦湿热,逼汗外泄。
处⽅: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如下:
龙胆18g车前⼦30g(包)⽊通12g黄芩15g栀⼦15g当归15g⽣地黄25g泽泻45g柴胡12g⽣⽢草10g 草果6g(打)苍术12g淡⽵叶18g厚朴10g滑⽯30g(包)
5剂,⽔煎服,每⽇3次。
1周后复诊,汗略减。
效不更⽅,上⽅合⽩虎汤,7剂,汗⽌。
——古道瘦马医案
古道瘦马按:
这种病临床上很常见,⼤多数为中青年,除了出汗⼀症,余⽆他症。
有的是头汗如蒸⽓,有的是全⾝出汗,⼤多数是动则汗出如⾬,有的是吃饭时头汗如⾬。
症虽⼀样,治法⽤药不同。
我觉得这个病⽐较典型多见,故写出。
此患者年轻体壮,别⽆他恙;我个⼈习惯是,脉有⼒的⽤藿朴夏苓汤、蒿芩清胆汤,⽆⼒的⽤
李杲的清暑益⽓汤。
长夏多湿,每年这个季节都能见到很多湿阻中焦的患者。
但主诉各异,有头颈汗出的,有头重少⾷的,有脘闷⼤便不爽的,有神倦乏⼒的。
治法上以清、化为主,过于苦寒、过于温燥的药都应谨慎应⽤,不然容易使湿邪黏着难去。
就我个⼈来说,难⾔⼏剂必愈,如果侥幸药证⽆违的话,5剂当见显效。
有⼈认为,应该⽤桂枝汤。
我认为,临床上汗出⼀证表现⽐较多,且复杂,有虚有实,虚实夹杂,有阳明热盛汗出,有痰郁化⽕汗出,有阴虚汗出,有阳虚汗出,有⾎虚兼瘀汗出等;
⾮简单的是⾃汗阳虚、盗汗阴虚及表虚桂枝证。
故今再列2例虚汗淋漓的病案以证之。
医案⼆
⽓虚⾃汗
患者:王某,男,62岁。
2009年9⽉2⽇初诊。
病史:最近晨练完仍然是⼀⾝⼤汗,⼏乎都不敢活动,过去从来没有这现象,要求中医予以治疗。
刻诊:⾃汗,⾆淡苔⽩薄,脉浮⼤中空,有点疲惫,余⽆他证。
凭脉辨证,⽓虚⽿。
中医辩证:⽓虚,营卫不和。
阳浮于外,津液外泄
治法:调和营卫,敛阴收汗。
处⽅:桂枝汤加减。
处⽅如下:
⽣黄芪60g防风12g⽩术15g⿅衔草30g桂枝15g⽩芍15g⽣龙⾻、⽣牡蛎各45g⼭茱萸60g炙⽢草10g⽣姜3⽚⼤枣10枚
5剂,⽔煎服,每⽇3次。
医嘱:嘱咐晨练先减少运动量,适当喝些⽶粥⾃养。
1周后复诊。
汗出已少许多,已不感到乏⼒。
效不更⽅,再续3剂,痊愈。
以补中益⽓丸善后。
——古道瘦马医案
按:此证亦可⽤桂枝加附⼦汤,因考虑到附⼦要先煎不便,故未⽤。
医案三
⾃汗欲哭
患者:张某,⼥,44岁。
2010年8⽉19⽇初诊。
病史:1个⽉前做⼈⼯流产术导致⽉经⾄今未来。
刻诊:动则虚汗淋漓,⽼想哭,控制不住,疲乏⽆⼒,不想吃饭,脉浮濡⽆⼒,⾆暗苔薄⽩。
中医辨证:为⽓阴两伤,兼有⾎瘀。
(⼈⼯流产伤了⽓⾎,未能复元)
处⽅:当归补⾎汤合⽟屏风散合⽢麦⼤枣汤加减。
⽣黄芪60g当归15g⿅衔草30g防风6g羌活6g炒⽩术30g⼭药50g⽞参15g炙⽢草30g浮⼩麦30g⼤枣15枚鸡内⾦12g鸡⾎藤15g熟地黄45g⼭茱萸45g⽣龙⾻、⽣牡蛎各30g
5剂,⽔煎服,每⽇3次。
特别叮嘱:每剂的⼤枣⼀个也不能少,此枣⾮为⼀般药⽅的引⼦,乃为主药⽿。
8⽉26⽇⼆诊时,易哭、多汗好转,特别是想哭已愈,乏困已好多了。
要求继续治疗。
脉已不濡细,略浮⼤,⾆已不暗,偏淡,苔薄⽩,已可以吃东西了,有⾹味了,⼆便正常。
处⽅:⽣黄芪60g⿅衔草30g防风6g炒⽩术30g羌活6g⼭药50g⽞参15g炙⽢草30g浮⼩麦30g⼤枣15枚鸡⾎藤15g熟地黄50g⼭茱萸45g⽣龙⾻、⽣牡蛎各30g仙鹤草50g⼲姜15g菟丝⼦30g。
7剂。
⽔煎服,每⽇3次。
9⽉2⽇三诊时,多汗、易哭、乏困完全好转。
要求通经,处桃红四物汤加丹参、鸡⾎藤。
3剂,未再复诊。
——古道瘦马医案
古道瘦马按:
此案患者亦是以虚汗淋漓求诊,在治疗过程中使⽤了⼤量的滋补药;
有⼀点要说明,滋补的过程要时刻注意患者的胃⼝,能吃可⽤⼤量峻补,不能吃要⼩量慢补,不要着急。
不是什么病、什么体质都可以⼤补⽽不顾其他,⼀定要因⼈、因时、因具体情况⽽⽴法处⽅。
THE END
本⽂
撰⽂:王幸福
编辑:张光
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