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与区别
![“的、地、得”的用法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e38b4e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6.png)
03
(动词﹢得﹢形容词)
歌诀记忆
1
名词之前白勺 “的”
2
形后动前土也 “地”
3
动后形前双人 “得”
感谢您的欣赏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
单击添加副标题
“的、地、 得”的用法与 区别
得胜小学 毛建英
一、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 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的作用。它们在 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 别。读轻声 “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 的字,这样可以区分它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 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使书面语言 精确化。
三、“的、地、得”的用法、
“的”字的用法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可爱的 小鸟…
(形容词﹢的﹢ 名词)
鸟的天堂、这里的风景、蟋蟀的住 宅……
(名词﹢的﹢ 名词)
三. 我的书包、你的朋友、他的玩 具……
○ (代词﹢的﹢ 名词) ○ (形容词、名词、代词﹢的
﹢ 名词)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和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 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二)、“地”字的用法
(“地”前面的
高声地喊、高兴 词语一般用来形 地唱、认真地读、 容“地”后面的 仔细地研究、积 动作怎么怎么样 极地回答、开心 的。) 地笑……
(形容词﹢地﹢ 动词)
(三)、“得”字的用法
01
走得快、跳得高、笑得甜、打扫得真干净、唱得真好听……
02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的。)
的得地用法
![的得地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9c699db9d528ea81c779f4.png)
一、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的、地、得用法儿歌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四、短语练习:给短语填上“的、地、得”: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丰富()经验、热烈( )庆祝、巨大( )变化、积极()参加、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阅读、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观察()仔细、感动()流泪【练习】一、请你正确填写“的、地、得”。
1、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园。
她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2、呀!怎么变成红色()天啦?明明兴奋()手舞足蹈,高兴()跳起来。
他情不自禁()大喊:“我要飞!”3、机灵()猴子在宁静()湖边尽情()玩耍,它高兴( )忘了回家.4、小明()心情好()不得了,他()嘴里哼着歌,脸上挂着甜甜()微笑。
三个的地得分别的用法及区别
![三个的地得分别的用法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831c02a0242a8956bece4f5.png)
的、地、得是我们写作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汉字,口语交流中我们不用区分这三者的用法和区别,但是在语文基础知识考察以及写作当中我们就一定要注意这三者的用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它们的区别以及用法,欢迎大家阅读。
用法口诀
名词前面“白勺”“的”,
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
当作助词都读“de”。
说明
1、在句子中,用在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前面的,要用白勺“的”字。
如:我爱勤劳的妈妈。
句中的“妈妈”、“景物”都是名词,前面应该用“的”字。
2、在句子中,用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前面的,要用土也“地”字。
如:他积极地回答问题。
句中的“回答”、“下”都是动词,前面应该用“地”字。
3、在句子中,用在动词后面的多数要用双人“得”字。
如:地被扫得很干净。
句中的“扫”、“笑”都是动词,后面要用“得”字。
“得”字后面的词语补充说明了前面动作的效果如何(地扫得怎么样?地扫得很干净)。
举例
“的”
奔腾的骏马、洁白的羊群、绿绿的草原、皎洁的月光、当头的烈日
“地”
认真地看、仔细地瞧、飞快地跑、快速地奔跑、努力地学习
“得”
洗得干净、刷得干净、摆得整齐、写得漂亮、玩得开心。
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表
![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3903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2.png)
的地得的用法小口诀表一、的 (de)的 (de) 是用来表示所属关系的助词,常常用来连接名词与其前面的修饰语。
例如:- 我的书(wǒ de shū) - 我的(wǒ de) 表示 "我" 所拥有的 "书"。
- 这是我的朋友(zhè shì wǒ de péngyǒu) - 我的(wǒ de) 表示 "我" 的 "朋友"。
二、得 (de)得 (de) 是用来表示程度或方式的助词,常常用在动词后面。
例如:- 跑得快(pǎo de kuài) - 得 (de) 表示 "快速地" 跑。
- 吃得多(chī de duō) - 得 (de) 表示 "多" 吃。
备注: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得"在表示程度时要避免与"地"混淆,下面会具体讲到。
三、地 (de)地 (de) 是用来在动词前面修饰动作的状态或方式的助词。
常常用在形容词后面,也可以用在副词、介词、和连词后面。
例如:- 快乐地笑(kuàilè de xiào) - 地 (de) 表示以快乐的方式去笑。
- 高兴地跳(gāoxìng de tiào) - 地 (de) 表示以高兴的状态进行跳跃。
四、的、地、得的使用总结-当修饰词是形容词时,使用"的"。
-当修饰词是名词时,使用"的"。
-当表示程度或方式时,使用"得"。
-当修饰动词时,使用"地"。
五、其他地得的应用小规则1.表示程度的"得",常常用在动词前面。
例如:- 听得见(tīng de jiàn) - 表示 "能够听见"。
- 看得清(kàn de qīng) - 表示 "看得清楚"。
“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
![“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7c7cd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f.png)
“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展开全文一、的——助词,读音为“de”1.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语的领属关系。
如:这就是我的博客。
2.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词组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诗集中的格律诗词写得真美!3.附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事物。
如:我的诗不如各位高手的写得好。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博客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5.用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
如:我是2006年11月10日建的博克。
“的”这个助词发音为“de”,但唱歌时基本唱成“dì”。
二、地——助词,读音为“de”用在词或词组的后面,在句子中间作状语。
如:我认真地品味、欣赏博友们的美文、美诗。
三、得——助词,读音为“de”1.用于动词后面表示可能。
如:那些古色古香的格律诗只有造诣极深、积淀深厚的高手们才作得出来。
2.放在动词后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进行状况、结果、影响等。
如:高手们的诗词作得非常好。
3.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或结果、影响等。
如:有些博友们的博文字号太小,小得都看不清楚了。
“的”、“地”、“得”在具体的句子中到底用哪个,其实有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方法,这就是:“的”后是名词,“地”后是动词,“得”后是形容词。
反过来说,名词前用“的”,动词前用“地”,形容词前用“得”。
如:才子才女们的诗词写得美,我非常地欣赏!(七)笔者看电视有一个好看字幕的毛病,每每看到字幕中乱乱地用“地”代替“的”,“的”又代替了“得”,就很不舒服,很憋气、很难受,简直要暴跳如雷!这样的错误竟然都是在国家的文化教育阵地中央及省市电视台出现,且层出不穷,屡教不改,吾不得不呼,不得不提,这样的现象起码有两大恶果:一、误导少儿及各阶段学生“的地得”的使用。
三者用法本来在计算机普及前是很分明、严格的,现在却一遍遍被电视、电脑误导得乱了分寸,恶习一旦形成,一辈子都难改了,君不见许多大专家、大科学家、名人、明星至今还在念着他们那个时代的错别字吗?小的时候不抓就晚了。
三个de的用法口诀
![三个de的用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b85fbe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d.png)
三个de的用法口诀
三个“de”的用法口诀是: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1. “的”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例如:蓝蓝的天空、我的书(表所属)。
2. “地”主要用于形容词后面,将形容词变为副词,用以修饰谓词,例如:快乐地唱歌,悲伤地哭泣。
3. “得”一般用于谓词后面,连接表语或者补语,描述动作的情况或者结果,例如:跑得快,做得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查阅语言学专著。
关于“的地得”的用法
![关于“的地得”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8bbf0c0b4e767f5acfcee4.png)
关于“的”“地”“得”的正确用法近日阅读网文和好友聊天,发现很多网友不怎么讲究“的”“地”“得”的用法。
也许是不注重,也许是不明白。
下面是关于“的”“地”“得”的正确用法,供大家参考。
同样作为助词的“的”“地”“得”,它们的读音也相同,都读轻声“de”。
但是,三个字在用法上有严格的分工。
1、的(1)用在定语的后面。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说“的”后面紧跟的是名词。
也就是“……的+名”结构。
如“铁的纪律、“幸福的生活”“美丽的花”;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
如“我的祖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大楼的出口”。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
如“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
”“菊花开了,有黄的,有红的,还有白的。
”指某一类的人或物,如“男的”“送报的”“查水表的”“甜的”。
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如“大清早的,你坐在这里干什么?”“无缘无故的,你着什么急?”连接前后相同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
如“推的推,拉的拉。
”“说的说,笑的笑。
”“大的大,小的小。
”(3)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实施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
”“我是在窗口买的票。
”“这是王秘书起草的稿子。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
”“这样做是违法的。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办法总是会有的。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又是敬酒又是上茶的,非常热情。
”“陈芝麻烂谷子的,说了一大通。
”2、地“地”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简单地说,就是说“地”后面紧跟的是动词。
也就是“……的+动”结构。
如“天渐渐地冷了。
”“花悄悄地开了。
”“合理地安排时间。
”“灰溜溜地走了。
”“球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准确地落入篮框。
”“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得一般地,,“得”后面紧跟的是作补语的词,多数是形容词。
三个de字的用法、说明方法、设问
![三个de字的用法、说明方法、设问](https://img.taocdn.com/s3/m/2ea5715602768e9951e738c8.png)
三个de用法:的、得、地1.形容词+的+名词:名词前面白勺“的”,“的”字后面带的是“什么”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疯狂的球迷2.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动词前面土也“地”,“地”后面带的是“干什么”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认真地对待3. 动词+得+副词:形容词后双人“得”,“得”后面则带的是“怎么样”,“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如:扫得干净,笑得多甜,跑得飞快,吃得饱,睡得香文章说明方法:1.打比方:就是通过比喻进行说明。
文中对石拱桥的比喻很多,集中起来,是比作两种事物:一是虹,二是弓。
这两种事物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受,又便于对石拱桥在建筑上的特点给予形象的说明。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2.举例子:就是举出典型事例来进行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就举了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这四个典型的例子。
概括介绍旅人桥和长虹大桥,这是纵向说明,既说明我国石拱桥悠久的历史,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说明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赞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文章着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是横向说明,赵州桥是单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
3.列数字:就是用准确的数字来进行说明。
比如对赵州桥存在的时间、长度、宽度、拱圈的道数等都用了具体数字。
有概数、有确数,能收到很好的说明效果,如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用了“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4.作比较:就是用与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说明。
文中在说明卢沟桥的坚固时,讲到“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
这就是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
5.引用: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来进行说明。
文中有“泛引”,如引用唐朝张鷟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还引用意大利人马可·渡罗的赞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的特点。
“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
![“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16f3586dd3383c4bb4cd233.png)
“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的、地、得”的用法和区别“的、地、得”的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如: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
如:①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
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
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闯”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
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三种de的用法
![三种de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11d9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a.png)
三种de的用法
在中文中,“的”、“地”和“得”都有各自的用法和功能。
“的”是定语的标志,通常放在形容词或名词之后,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的属性或特征。
例如,“红色的苹果”中的“的”用于连接“红色”和“苹果”,表示这是一个红色的苹果。
“地”是副词的标志,通常放在动词之后,用于描述动作的方式、程度或状态。
例如,“快乐地唱歌”中的“地”用于连接“快乐”和“唱歌”,表示正在以快乐的方式唱歌。
“得”是补语的标志,通常放在动词之后,用于描述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例如,“跑得快”中的“得”用于连接“跑”和“快”,表示跑得很快。
需要注意的是,“的”、“地”和“得”并不是只能出现在句子中的某个特定位置,它们的使用也可能受到语言习惯和语境的影响。
在写作或说话时,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并遵循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
三个de“的地得”的用法
![三个de“的地得”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04ae9a0b1c59eef9c7b427.png)
三个“的地得”的用法:
第一步看de的后面是不是名词,是名词直接用“的"。
例如:美丽的花朵,寒冷的冬天。
第二步,如果“de"后面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就直接用“地”。
例如飞快地跑,大声地说。
第三步,如果de后面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就看前面是不是动词,是动词就用“得"。
例如:跑得飞快,读得响亮。
第四,“得"后面是表示一种状态,例如:高兴得手舞足蹈,痛得直冒冷汗.
第五,所有的标点符号前面一律用“的”。
例如:这本书是我写的。
这支笔是他的。
第六,记得先看de的后面,再看de的前面。
总之就是“怎么样的东西,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区别三个“de”很重要,看书写话时要特别关注。
四年级语文“的”、“地”、“得”用法
![四年级语文“的”、“地”、“得”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aa609d58fafab068dc02a2.png)
小学语文最易丢分的三个字:“的.地.得”得用法详解.小学语文测验中的掉分项,“的.地.得”可以说是最冤枉的了,看似简略的三个字,应用频率很高,用法却各有不合,下面详解各类用法.例句.最后还有一个小测试,带着孩子做起来吧!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暗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白叟.戴帽子的男孩.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巨大的故国.有味的情节.优雅的情形.可疑的情形.联结友好的集体.他的妈妈.讨厌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暗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大声地喊.高兴地唱.舍命地逃.猖狂地诅咒.周密地注目.一次又一次地握手.敏捷地包抄.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说.用力地踢.细心地看.高兴地笑笑......”③“得”前面跟的多半是暗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况的词或词语,暗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嚷.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懂得得十分深入.乐得合不拢嘴.惊奇得木鸡之呆.大得很.扫得真清洁.笑得多甜啊......注:1.假如“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2.有一种情形,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固然是暗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当用“得”.二.例句剖析,明白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 蔚蓝色的海洋,波澜澎湃,无边无际.2. 向日葵在轻风中向我们轻轻地颔首微笑.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高兴.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润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解释“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构造情势一般为:润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解释“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构造方法一般为:润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填补解释“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构造情势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填补.解释的词语.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应用的三个构造助词,都起着衔接感化;它们在通俗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合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暗示构造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刻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差别.但在书面语中有须要写成三个不合的字,如许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合.如许做的利益,就是可使书面说话准确化.四.用法不合,意思有别“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白,用得不合错误,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更.比方:1.看了这场片子,她冲动得哭了.2.看了这场片子,她冲动地哭了.这两句话从概况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整雷同.前一句强调“冲动”,“哭了”是对冲动程度的填补解释.后一句主如果陈述“哭了”,“冲动”是对哭的样子的润饰.是以两句用了不合的“de”.五.“的地得”用法口诀1歌诀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离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俏丽的花儿绽笑容,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卖力地做操不纰漏,用心肠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大方,从容地走路不焦急,高兴地玩耍来放松,居心肠思虑解难题,勤恳地进修要积极,辛苦地劳动花力量,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凌晨锤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快时间过得快,测验标题出得难.2歌诀二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形动后补“双人”到默记五遍脑开窍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润饰限制+“的”+名词润饰限制+“地”+动词动词(形容词)+“得”+填补解释是不是认为很适用呢?。
“的”“地”“得”能都写成“的”吗
![“的”“地”“得”能都写成“的”吗](https://img.taocdn.com/s3/m/2412ff39ee06eff9aef807e7.png)
“的”“地”“得”能都写成“的”吗教学参考0527 2242“的”“地”“得”能都写成“的”吗“的”“地”“得”在说话的时候,是一样的,都读为轻声的de“的”“地”“得”的区分是书面上的。
下面就谈谈书面上的“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
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
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