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水务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大水务实习报告
济南光大水务实习报告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济南光大水务一厂基本简况及污水处理的相关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名称及其用途,我国水处理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个人对此次参观实习的感受。
关键词:公司简介,设备类型,工艺流程,水处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实习感受
一.光大水务公司简介
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是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前身是济南市水质净化一厂和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202X年,光大国际以TOT的方式投资亿元人民币获得原济南市水质净化一厂、二厂项目特许经营权,同时成立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负责两厂运营,特许期30年;202X年,投资亿元人民币取得济南市水质净化三厂BOT项目特许经营权,特许期26年;202X年,投资亿元人民币取得济南市水质净化四厂BOT项目特许经营权,特许期26年。
其中:
净化一厂:扩建改造后,采用A工艺,并增设了高效沉淀池、纤维滤池和紫外线消毒等深度处理单元,使其出水水质由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2X)二级标准提高至一级A标准,设计处理规模为30万吨/日。
净化二厂:采用A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20万吨/日,处理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 标准;目前日处理水量在20万吨/日,满负荷运行。
净化三厂:采用改良A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处理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净化四厂:采用改良A工艺,一期设计处理规模为3万吨/日,处理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202X年度,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一厂、二厂累计完成处理水量亿m3,减排COD 近6000吨。
202X年一季度,公司
一、二厂累计处理污水2285万立方米,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过脱水处理后,泥饼含水率均在80%以下。
为了避免污泥处置不
当所带来的二次
1
污染问题,污泥全部外运到政府指定的肥料厂进行无害化处置,一季度污泥处置总量约8000吨,为济南市和山东省的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一厂污水处理设备
(1)原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污水通过管*进到污水处理厂,粗格栅用来截留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2)原细格栅及沉砂池
细格栅采用回转式固液分离机,根据时间间隔或格栅前后的液位差自动运转,并联动无轴螺旋输送压实机,完成栅渣的收集、压实和装箱。
沉砂池的作用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改善后续单元的处理条件。
一厂采用的是纵向水力旋流式沉砂池。
通过安装在沉砂池出口处的旋流泵和池底管道,将水从池底喷出形成旋流,有效分离砂粒表面的腐殖物质,使易降解的有机物在沉砂池中不被氧化,有利于脱氮除磷。
沉淀的砂粒由吸砂泵送入脱砂筒。
(3)新建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改造后规模增加,处理量由22万立方米/日增加到30万立方米/日,由于原有进水泵的出水管嵌在池壁中,改造很困难,因此需要新建l座粗格栅及进水泵房,设计进水量为1 O万立方米/日,并与原有进水泵并联运行。
(4)新建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
细格栅的作用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比较细小的浮渣,避免堵塞后续处理单元的曝气系统设备。
当栅*截留滤渣被迅速排出之时,并被进行压榨,脱水后外运与污泥合并处置。
细格栅根据前后水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格栅运行,也可以采用定时和手动控制运行。
由于进入污水处理的污水含有一定的无机性泥砂,从保护后续生物处理工段的正
2
常稳定运行、保证和提高生物反应池的有效利用率和使工艺流程具有更大的操作灵活性等方面考虑,有必要设置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
能耗低,土建费用低,管理简单的特点,但是除砂效率相对稍低一些。
由于建设用地紧张,因此采用旋流沉砂池和气提砂工艺。
沉砂经压榨脱水后外运与城市垃圾一并处理。
(5)改建厌氧池(由原初沉池改造,服务新建及原有生物系统) 一厂进水中碳氮比不是很高,而且出水对总氮的要求较高,为了避免有机物过多的在机械处理工段去除,同时提高生物除磷的效果,根据处理工艺需要,将初沉池改为厌氧池,将原来的刮泥桥、吸泥泵拆除,增设搅拌器。
厌氧池主要用于生物除磷,同时还可以水解部分难降解的COD物质、防止污泥膨胀等多种作用。
搅拌器的作用是将提升后的污水和回流至厌氧池的污泥搅拌混合,同时起到推流作用,防止污泥在池内沉积。
(6)新建分配池
由于厌氧池服务新建及原有两个不同处理能力的生物系统,为了达到设计流量要求,设置分配池进行分流,其中老生物池分流量为10万立方米/日,新生物池分流量为20万立方米/日;同时为防止污泥沉积,设置1台搅拌器进行搅拌、推流。
(7)原生物池
一厂原设计为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生物池为好氧曝气池。
在曝气池内,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充分接触,通过吸附、扩散、水解和代谢过程,将其吸收并分解。
根据工艺需要将初沉池改为厌氧池。
在好氧段有机物被最终被氧化分解,NH3一N被氧化成N03一N,在缺氧段N03一N被还原为N2,从而将总氮去除;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水中的磷,通过将好氧段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从而达到去除系统中磷的目的。
(8)新建生物池
在缺氧区中反硝化菌以进水中有机物作为碳源,将NO3一N还原为N2:从系统排除;
3
在好氧区中有机物被最终氧化分解,NH3一N被氧化成N03一N,并且通过聚磷菌的超量吸收达到了去除系统中磷的目的。
生物池好氧区内设管式微孔曝气器来提供系统所需的氧气,缺氧区内配套潜水搅拌器进行推流,防止污泥沉积。
(9)二沉池(利用原有土建及设备) 老生物池和新建生物池两个二级处理系列的生物池出水汇到一起,进入原有平流式二次沉淀池,使活性污泥与处理完的污水分离、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浓缩。
清水经集水渠收集后进入下一构筑物,进行深度处理;沉淀污泥回流至生物池。
(10)新建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服务于新建及原有生物池) 大部分污泥被泵送到生物池,以维持生物池内污泥浓度,剩余部分污泥被泵送到浓缩池,浓缩后进入污泥脱水机房,经离心脱水机脱水后运到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
回流污泥量根据生物池中的污泥浓度进行控制。
(11)新建鼓风机房
为生物池提供充足的空气。
鼓风机采用PLC控制,据池中溶解氧浓度和鼓风量由主控柜通过变频器和开启鼓风机台数来调节空气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12)中间提升泵房
将二沉池的出水提升到高效沉淀池和后续的滤池以满足排放水体的要求。
(13) 加药间
用于提供化学除磷及高效沉淀池絮凝所需药剂的制备及投加,投药点设在高效沉淀池混凝区。
(14)高效沉淀池
在二沉池后投加药剂除磷,以满足混合、反应和固液分离的要求。
进一步降低悬浮物、总磷等各项指标,其运行效果比较稳定。
4
(15)高效纤维滤池
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以保证最终的出水水质。
(16)加氯间
为高效沉淀池及高效纤维滤池内藻类提供消毒剂(二氧化氯),抑制藻类的生长。
(17)污泥脱水机房(设备基础改造,设备全部更换) 剩余污泥在此最终脱水,使污泥体积减量,便于污泥处置。
采用封闭式的离心脱水机,从而减少了臭味的溢出,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污泥的处理效率。
(18)紫外消毒渠
其功能是对高效纤维滤池出水进行紫外杀菌消毒。
三、工艺流程
一厂的工艺处理流程为:入厂污水经机械粗格栅拦截部分较大污物后,由污水泵提升至旋流沉砂池去除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其出水流经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进行磷的释放,污水进入生物池,鼓风机通过微孔曝气给生物池充氧,污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通过混合液回流发生反硝化和磷的吸收,达到脱氮除磷效果,生物池出水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后,加药进行进一步化学除磷后经高密度沉淀池、高效纤维滤池和紫外消毒后,排入小清河。
如图所示:
5
四、我国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历史始于1921年,到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
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但处理量的增加仍远远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即便按98年资料,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也仅为%,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1980年就已达到了 70%。
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的实际情况是污水处理率低,很多老城区的排水管*甚至不成系统。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和污水处理率低是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了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并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6
1)污水处理技术落后。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沿袭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的路线和处理技术,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而影响它们在污水处理厂投标中的竞争力。
2)资金短缺,投资力度不够。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发展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使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资金是个根本问题。
我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很紧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和模式,依靠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来改善水环境在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即使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其高昂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也是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水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清华大学紫光顾问公司调查:我国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状况是1运行正常、1 不正常、1 处于闲置状态,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转率只能达到50%,我国污水的实际处理率远远低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3) 管理水平低。
传统的处理技术较复杂,我国目前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这样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厂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已建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4) 水处理及其回用。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数目与选址。
污水处理厂设计应进行近期及远期规模的研究,以合理确定工程分期。
以远期规模做为污水处理厂选址的依据,其选址用地条件应满足远期处理用地的需要,以利于工程的扩建。
对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不宜过大。
按照传统规划方法,法水处理厂厂址一般尽可能地安放在各河系下游、城市郊区,但是这种系统布局使污水厂距离再生产用户较远,需铺设的回用水管*费用相应增加,不利于污水的资源化,因此,在确定污水处理厂厂址时,还应对再生水的用户进行调查分析(城市中的自然水面、小河、绿地和工业再生水用户),并根据回用水的需求,在城市中适当位置污水净化厂(再生水厂),收集附近区域的城市污水,根据回用水质要求加以处理之后就近回用。
因此,城市污水厂数目不应拘泥于传
7
统经验,而应该依据城市实际中水回用的需要在适当位置设合适的污水处理厂,使得整个城市形成大、中、小、近、远期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
2、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的方法较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工艺流程,因此
应该根据污水水质和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对水处理单元进行多种组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选择出经济可行的污水处理流程。
下面所列的技术一般认为是可行且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能耗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1)强化的一级处理技术;2)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3)高负荷的城市污水生物化学处理技术;4)厌氧及不完全厌氧处理技术;5)高负荷生物曝气滤池、生物附着生长技术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6)现有城市污水处理的革新工艺。
高效低能耗是针对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得,至今尚无明确严格的定义,但总体上高效率、低能耗应具有以下特点,应能满足以下条件:1)总投资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非常庞大,因此严格控制总投资对国民经济大有益处。
2)运行费用低。
运行费用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是评判一套工艺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
3)处理工艺应具有较强的适应冲击负荷的能力,因为中小城镇污水水量水质昼夜、季节波动较大。
4)要求管理简单、运行稳定、维修方便。
这对于中小城镇尤为重要,因为中小城镇往往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5)污水处理设施要占地省。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极其紧缺。
土地资源是我国许多城市发展和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
6)所选择的处理工艺具有可以方便地改变其处理流程的能力。
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数量众多的中小城镇的各种不同需求。
如:有的中小城镇地处封闭水体,污水需要除磷脱氮;而有些中小城镇附近有大江、大河,只需要处理BOD 即可。
3、今后的发展趋势
1)经济发展与污水处理事业协调发展;
2)扶植国内环保产业(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3)改变污水处理行业的运营机制,由事业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
4)加强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参谋机制,为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工艺审查把关;5)政府给予污水处理行业优惠的政策;
6)污泥最终处置要向无害化、资源化方向迈进;
8
7)环保要从娃娃抓起,提高全民水的优患意识。
五、实习感受
为期四天的参观实习很快结束了,在此非常感谢山东大学环境学院的老师们
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珍贵的实习机会,这是我们大学生涯里精彩的一章。
这次实习虽然历时短暂,但却是对我们过去三年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的一次全面的升华,是一次将理论和实践真正相结合的机会。
实习过程中,光大水务厂里的专业技术人员放下了自己的工作,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陪我们参观,给我们讲解处理设备的用途以及先进的具有脱氮除磷效果的A工艺,耐心的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们从深处认识到自己所学的强弱所在,意识到理论和实际生产中的差距。
这不仅让我们对所学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还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此次实习,让我们增强了我们的节水意识,再一次深刻了解到水资源的短缺以及污染状况严峻,我们也会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通过自己来影响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此外,集体参观的实习形式,也良好的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我们团结协作,一起讨论交流参观中的问题,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六、参考文献
[1]凌京蕾,赵压乾,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之浅见,环境保护,1997,№.10
[2]顾嘉嘉,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2X,(32):151—152.
[3]都志民,济南市水质净化一厂一级A工程改造工艺技术研究
[4]陈丽,康泽龙,略论我国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5]赵立春,李英姿,光大水务济南一厂污泥膨胀的调控,中国给水排水,202X 9
[6]李博,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和发展趋,民营科技,202X年第10 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