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word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二上:《邮票上的齿孔》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二上:《邮票上的齿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老师准备:1.各种类型的邮票以及黑旋风邮票、大龙邮票、连着的邮票2、印有邮票的纸张、大头针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家发明创造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孩子们,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英国于1840年发行的,.师展示有齿孔和没有齿孔的邮票,(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旋风”你们观察一下它和现在我们使用的普通邮票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设问:这两种邮票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过度:孩子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邮票上齿孔的故事,齐读课题。
(读的时候应该强调哪个词呢?齿孔,一生读再齐读)(二)教学过程1、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一自然段,想一想从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说,(解决:1、邮票是一大张<展示一大连张邮票>,2、使用时要用到小刀3、遇见了阿切尔)齐读一自然段。
过度:在寄信人为没带小刀而发愁的时候,遇见了阿切尔,你想他会怎样做呢? (指名说)2、学习2-4自然段。
请两位同学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其余同学倾听,你听出了寄信人的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着急)?还加了一个“先生”还要读出什么语气呢?(礼貌)对于阿切尔来说想帮他吗?可是他也没有小刀,实在帮不上忙,他感到——(生:“无可奈何”)所以阿切尔的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再请一组来读。
好不容易看到的一线希望现在也没了,邮票能撕下吗?故事如果这样结束就太不完美了,故事在继续发展下去。
.生齐读下一句话“这时”,指名读对话。
阿切尔对于寄信人要给他借别针感到十分的疑惑,谁还想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评,有亮眼睛的同学一定发现了可是后面还有省略号,你知道阿切尔还想说什么吗?你借别针有什么用呢?)、因为阿切尔很疑惑,寄信人接过别针后阿切尔在干什么呢?开到屏幕,(看)看到了什么呢、齐读“那个人”开始这句话。
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邮票上的齿孔》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新版)

《邮票上的齿孔》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
会写“仍、使、便”三个字。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投影仪、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新课学习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2.学习第一段(略讲)自读。
(要求读顺。
)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
)齐读。
3.学习第二、三、四段。
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为突破口。
问: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齐读此句话。
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明理导行。
4.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1848年的一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人路过街边的一个邮筒时,发现有个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愁。
原来,那时人们买来的邮票是几十枚连成一大张的,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
很显然,那个人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
”阿切尔无可奈何地说。
这时,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
“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事。
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用。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教案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邮票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
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邮票的兴趣和热情需要被激发。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邮票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5.学生在合作学习、表达能力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小组讨论、分享中不断成长。
综合考虑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熟练运用。
2.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邮票上的齿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主旨大意的理解也是教学难点。
3.学生分享自己对邮票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邮票上的齿孔》。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理解邮票上的齿孔的作用。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邮票”、“齿孔”、“收藏”等,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3.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邮票这一话题充满好奇,但可能对邮票的知识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程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确保学生能熟练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2.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主旨大意的理解仍有待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邮票齿孔故事》教案设计

邮票齿孔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齿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学习邮票齿孔的分类和用途。
3.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讲台、投影仪。
2.邮票齿孔的实物和图片。
3.学生双刃规、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4.课件和课堂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探索的是邮票上的一个小细节——齿孔。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注意到过邮票上的一排小孔?它们有什么作用?知识讲解(10分钟)1.通过投影仪展示邮票的图片,并指出齿孔的位置。
2.讲解齿孔的起源和作用:齿孔最早是由邮票的设计师为了防止邮票被重复使用而设计的,它们的作用类似于车票上的剪刀孔。
分类与鉴别(15分钟)1.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齿孔邮票,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何区别。
2.引导学生观察齿孔的形状、大小、密度等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3.指导学生使用双刃规、放大镜等工具来进行鉴别,让他们亲自观察邮票上的齿孔。
齿孔的用途(10分钟)1.解释齿孔的用途:除了防止邮票被重复使用,齿孔还可以用来破坏邮票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分开。
2.讲解齿孔的应用范围:齿孔不仅出现在邮票上,还可以在其他票证、标签等文化产品中找到。
拓展探索(15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鉴别并归类一些未经分类的邮票。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自己收集一些邮票,观察齿孔的类型和特征,并尝试从齿孔上了解邮票的信息。
总结与展望(5分钟)1.小结齿孔的起源、作用和分类。
2.引导学生思考:齿孔是否在其他领域中也有类似的应用?四、教学延伸1.邮票齿孔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邮票齿孔在不同时期的样式和用途的变化。
2.齿孔与防伪技术:让学生了解现代齿孔的防伪功能,并探索更多与防伪相关的知识。
评价与反思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根据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2.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下一次教学做出改进。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邮票上的齿孔》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教案《邮票上的齿孔》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识字写字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
把它挑出来,摆到一边,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
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
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
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三、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
“刀”字放手让学生临写,“仍、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
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放手让学生书写。
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
“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
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
“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第二课时一、导入:二、整体感悟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自主选择读书方式。
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
邮票上的齿孔 教案教学设计

邮票上的齿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构成,认识齿孔的概念及其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探究邮票齿孔特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分析邮票齿孔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邮票收藏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邮政历史的了解。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邮票的基本构成及齿孔的概念。
2. 邮票齿孔的作用及其特点。
难点:1. 邮票齿孔的分类及作用。
2. 邮票齿孔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邮票样品若干,包括不同类型、不同齿孔的邮票。
2. 邮票齿孔知识PPT。
3. 邮票齿孔分类表格。
学生准备:1. 收集家族成员或亲朋好友的邮票。
2. 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枚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构成。
请学生说一说邮票有哪些部分组成?学生回答:邮票包括邮票面值、图案、发行国家或地区、发行日期等。
2. 邮票齿孔的基本概念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齿孔。
请学生说一说,什么是齿孔?学生回答:齿孔是邮票纸张边缘的小孔,用于方便邮票的撕裂。
3. 邮票齿孔的分类及特点教师根据邮票齿孔的形状、大小、分布等特点,将邮票分为不同的类型。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手中的邮票,分析邮票齿孔的特点,并填写邮票齿孔分类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邮票齿孔分类表格。
教师展示各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
4. 邮票齿孔的鉴赏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分析邮票齿孔的特点。
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鉴赏邮票齿孔。
学生回答:观察齿孔的形状、大小、分布等,了解邮票的制作水平;了解邮票的历史背景,品味邮票的文化内涵等。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邮票齿孔的基本概念、分类及鉴赏方法。
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对邮政事业的兴趣和了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关于邮票齿孔的由来和作用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邮政先生为了方便人们邮信,发明了邮票齿孔,使邮票更加方便使用。
2.2 生字词邮票、齿孔、邮政、发明、方便、使用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3. 学会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1. 对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的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分析邮票齿孔的形状和作用。
4.2 教学手段1. 课文课件: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邮票齿孔图片:通过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邮票齿孔的形状和作用。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让学生猜测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 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5.3 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过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5.4 理解课文内容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 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邮票齿孔的特点。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邮票齿孔的美。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集邮的兴趣,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
(2)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的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邮票齿孔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有关邮票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说出邮票的特点,引出本课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探究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
4.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在邮票上模拟齿孔。
(2)学生互相展示,分享操作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邮票,了解邮票齿孔的运用。
2. 拓展作业:(1)收集不同种类的邮票,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最新语文S版优秀教案16《邮票上的齿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 3. 会认“畔、御、侯”等 3 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隔、数” 等7 个 字。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利用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 生词卡片。 2. 课件。 3. 搜集诗人有关资料。
3 课时
课时安排:
是不在这 10 个饺子里。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 无
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2. 读后讨论:这篇作文说了些什么?你觉
得哪些地方有情趣,怎么有趣?了解例文写作 思路。
小结: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的动 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具体的 描写。 3. 学生再读例文体会写作方法。 四、精选材料
每当我看到人们过春节那喜洋洋的照片和 节目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今年初五我
结合阅读教学,用例文引
干 的一件“傻事”。
路,分步诱导,教给学生观察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 使之变得更加实用、有效。糖,
每 样包上 6 个。意思是:如果吃到带钱的
1. 生读教学目标后师提问:什么是转述? 2. 引导学生读指南针和泡泡框里的话。
3. 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转述别人的话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小组交流“寒假的生活”
要求:把最精彩、最快乐、最受感动的情景说清楚;小组成员要有分工, 要按秩序轮流转述,要求人人参与,人人评价。
四、各小组代表发言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邮票齿孔”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及其作用。
(2)学习邮票齿孔的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集邮的情感。
(2)教育学生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邮票齿孔”造句。
(3)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分类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邮票齿孔的来历及其作用。
(2)邮票齿孔的分类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邮票齿孔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3)生字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邮票齿孔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邮票齿孔图片、实物等。
(2)提问:你们知道邮票齿孔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跟读课文,巩固学习。
3. 学习生字:(1)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引导学生用生字造句。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邮票齿孔”造句。
(2)学生回答有关邮票齿孔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收集更多关于邮票齿孔的资料,了解邮票齿孔的发展史。
2. 拓展作业:(1)邀请家长参与邮票齿孔知识问答活动。
(2)办一份手抄报,展示邮票齿孔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手抄报展示评价:评价学生手抄报的内容丰富程度、设计美观程度,了解学生对邮票齿孔知识的掌握情况。
邮票上的齿孔 教案教学设计

邮票上的齿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知道邮票上的齿孔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邮票收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通过对邮票齿孔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邮票齿孔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2. 教学难点:邮票齿孔的制作方法和齿孔数值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邮票样本,包括不同类型和齿孔数值的邮票。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邮票样本,引导学生关注邮票上的齿孔,激发学生对邮票齿孔的好奇心。
2. 基本概念:介绍邮票齿孔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3. 观察与分析:学生分组观察不同邮票的齿孔,分析齿孔的特点和差异。
4. 制作方法:讲解邮票齿孔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齿孔的产生过程。
5. 齿孔数值计算:教授齿孔数值的计算方法,学生自行计算邮票齿孔的数值。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收集不同齿孔的邮票。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不同齿孔的邮票,了解其制作方法和齿孔数值。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邮票齿孔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邮票齿孔的奥秘。
2. 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邮票齿孔的动态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设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分享心得,增强课堂的活跃氛围。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邮票齿孔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16 邮票上的齿孔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二年级上册课文:16 邮票上的齿孔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个故事说的是发明家阿切尔由身边一件小事启发,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让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课前还可布置学生搜集邮票的资料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懂得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感受发明创造的意义。
3.会认“邮、票、齿”等14字;会写“刚、抬、孔”等7生字;掌握“刚才、抬头、打孔机、别针”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要养成喜欢思考和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了解阿切尔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过程,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课前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生字卡片。
3. 搜集有关邮票的资料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一)同学们,你喜欢邮票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邮票(板书:邮票),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吧。
(展示课件第三屏至第五屏)(二)(展示课件第六、七屏)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便士”邮票的图片,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上的齿孔。
(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一)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
(二)交流,在刚才的读文中,你都认识了哪些字?学生汇报,教师将相应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
《邮票上的齿孔》教学设计

16、邮票上的齿孔(第二课时)教材简析《邮票上的齿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介绍了邮票齿孔的来历,启发学生养成喜欢思考和动手的好习惯。
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精炼,叙事清楚,适合小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邮票上齿孔的来历。
(3)、学会区别“发现”与“发明”,会用“发现”与“发明”造句。
2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打孔机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邮票上齿孔的来历。
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1、教学课件。
2、邮票图片。
3、搜集有关中外发明家的发明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谁做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
三、细读品味1、学习1-4自然段。
(1)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第1自然段的学习。
(2)出示无齿孔邮票,让学生体会无齿孔邮票使用时需要小刀,引出人物对话。
(3)出示那个人和阿切尔的第一组对话:“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
”(4)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礼貌的语气,理解“无可奈何”的意思。
(5)出示那个人和阿切尔的第二组对话:“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当然可以,可是……”(6)师生合作读、同桌表演读,引导学生理解“疑惑不解”的意思。
(7)找出那个人发现这个办法的句子,用单横线划出来。
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亨利·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头顿时舒展开了。
(8)同桌合作,模仿那个人的做法用笔刺纸,体验撕邮票过程,再交流感受。
2、学习第5自然段。
(1)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什么?用波浪线划出来。
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邮票上的齿孔》优秀教案

1制作课件,准备生字卡、词卡。(教师)
2通过网络、书刊或者询问家长、朋友,搜集关于邮票的资料,了解邮票的小知识。(学生)
3依据预习单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齿(_____ǐ)孔
裁(___ái)开
仍(r_____)然
撕(____ī)开
邮政(h____)
整(h_____)齐
伦敦(_____ūn)
5小猫该钓哪条鱼。
酒 洒
( )馆 ( )脱
便 使
方( ) ( )用
而 尔
( )且 阿切( )
三、梳理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8分钟)
1默读课文,思考:最早的邮票是什么样的?用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标出。
3看图及根据提示词语简要地讲述发明经过。
4交流对两人的看法,总结共同点: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勤于动手。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最早的邮票和现在的邮票的区别是_______,使用时需要用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邮票上的齿孔》讲了____和______的故事,你觉得发明邮票齿孔的是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识字写字,布置作业
(用时:12分钟)
1运用多种方法巩固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抓关键笔画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完成文后的“读读填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上的齿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
会写“仍、使、便”三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
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11个生字词,13个带拼音的生字,13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黑便士”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出示现在的邮票)比较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3、(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4、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写生字
1、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有趣吗?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生字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3)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
(4)巩固生字。
(看实物拿字卡“刀”;看动作拿字卡“裁、撕”;说城市拿字卡“伦敦”;猜字谜拿字卡“研、究”。
)
3、练习写字:
(1)猜字谜:“借一半,扔一半。
”(仍)
(2)师范写,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横折折折钩要先写,是一笔写成的。
)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一课要求我们写的字还有哪些和“仍”字一样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还有“使”“便”。
)
(4)请大家拿出铅笔,坐端正,把这些字写一遍。
(5)展示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三、朗读感悟
1、小朋友的生字学得又快又好,真聪明!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我读了这一课后,有一个问题总是搞不明白:究竟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呢?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答案。
默读时不要发出声音。
3、找到答案了吗?
4、意见不统一:
这样吧,请认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同学坐在一起,请认为是阿切尔发明的同学坐在一起。
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找到理由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意见一致,教师作为反方发问,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
)
5、分组讨论,说明理由:
(1)请认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同学先发表意见。
(2)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吗?
(3)这组学生把课文中写的这个小故事完整地读一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4)读得真不错!(转向“阿切尔”小组)这回该你们组了。
(5)“阿切尔”小组的学生说理由。
(6)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吗?
(7)(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重点朗读第四自然段。
(看图引导朗读;板书引导朗读;比较引导朗读。
)
(8)回答课后“读读想想”中的问题。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6、阿切尔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让我们动手做做看,来感受一下阿切尔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吧。
(学生动手撕邮票。
)
7、你想对阿切尔说些什么吗?
8、齐读课文。
四、拓展
1、课件展示大龙邮票;读一读课后“我知道”。
2、展示各种有趣的邮票让学生欣赏。
3、发带有齿孔的纸,让学生自己设计邮票。
4、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邮票,并加以说明。
5、请集邮的小朋友课后也把自己集的邮票带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分享你们的幸福与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