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哲学》随想
儿童哲学读后感
![儿童哲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9ef7a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2.png)
儿童哲学读后感当我们提到哲学时,常常会联想到抽象、复杂的思维和理论,似乎与儿童无关。
然而,《儿童哲学》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不同的观点。
这本书是由玛修·弗莱德曼(Matthew Lipman)和安·斯齐尔曼(Ann Sharp)合著,引导着孩子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世界。
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儿童哲学对孩子们的启发与影响。
通过《儿童哲学》,我发现儿童在思考问题上并不比成年人差。
相反,他们的天真与纯真使他们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世界。
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叫做萨姆的小男孩,通过与他的朋友探讨各种问题和情境,展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这种哲学性的对话让我惊讶地发现,儿童能够提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也能够就这些问题进行有条理的讨论。
儿童哲学教育的方法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书中,教师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引导他们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观点。
通过互动式的学习,儿童能够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强调了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儿童哲学的学习,孩子们能够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些重要技能。
他们学会了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并且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技能对于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我成长都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认识到儿童哲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往往强调对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儿童哲学的教育模式正是弥补了这一缺陷。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提出问题,去探索真理。
在读完《儿童哲学》之后,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小时候,我更多地被要求记住、死记硬背各种知识。
如果能够早些接触到儿童哲学,我相信我的思维模式和观察世界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因此,我深信儿童哲学的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哲学》读后感(共5篇)
![《儿童哲学》读后感(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f7d92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b.png)
《儿童哲学》读后感(共5篇)第一篇:《儿童哲学》读后感读《童年哲学》有感今年寒假,读了一本名为《童年哲学》的书。
平时工作都是和孩子在一起,读书也都是读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
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把“儿童”与“哲学”放到一起讨论,这就使初读这本书充满疑惑,甚至一度怀疑作者在书中所引几岁孩子的话并非属实,随着深入阅读,对作者观点有了一点了解。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
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 儿童哲学研究者刘晓东说:“《童年哲学》所致力于阐释的儿童观,不只是为了解放儿童,而且也是为了成人自身的解放。
”《童年哲学》是马修斯儿童哲学三部曲中最新的一部。
作为专业哲学家,马修斯将哲学和童年联系起来,论述了哲学家的童年观、童年的理论与模型、儿童道德发展、儿童权利、童年健忘症、童年与死亡、儿童文学、儿童艺术等,为童年哲学建构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发展出“童年哲学”应作为一门学科的想法。
马修斯认为,以哲学的方式阐述童年、认知儿童的哲学潜能、探索孩子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反思成人对孩子的观念,并能将童年与成年间的裂缝弥补起来。
" 对以上内容的初步了解,使我对日常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感悟。
平时工作忙碌,面对孩子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头脑中第一反应和马修斯在《童年哲学》写的一样“一旦儿童适应学校,他们便知道学校只期待提‘有用’的问题。
于是,哲学要么走入地下——或许这些孩子会隐秘地继续在内心思索而不与他人分享,要么便处于完全的休眠状态”。
每当孩子在学校提出许多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通过是否“有用”进行筛选,对于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忙时便不予回答,有空余时间的前提下也是当成童言来处理,通过这本书,我想,我会以以儿童视角来审视问题。
儿童哲学教育必须依托一定的内容来进行,儿童哲学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本民族的文化。
儿童哲学培训感想总结
![儿童哲学培训感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b52f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8.png)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近年来,儿童哲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儿童哲学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儿童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感想和总结。
一、儿童哲学的独特魅力1. 关注儿童思维发展儿童哲学强调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思维发展。
通过引导儿童进行思考、提问、讨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2. 培养儿童批判性思维儿童哲学注重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引导儿童质疑、分析、评估,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提高儿童沟通能力儿童哲学强调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提高儿童的沟通能力。
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丰富的互动环节,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沟通技巧。
二、培训过程中的收获1. 教学方法创新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多种儿童哲学教学方法,如故事法、游戏法、讨论法等。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家长在儿童哲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哲学学习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3. 儿童哲学的应用通过培训,我们了解到儿童哲学在日常生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这使我们认识到,儿童哲学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三、对儿童哲学教育的展望1. 增强儿童哲学教育的社会认同随着儿童哲学教育的普及,社会对这一领域的认同度将不断提高。
我们期待更多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关注并参与到儿童哲学教育中来。
2. 完善儿童哲学教育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儿童哲学教育,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包括师资培训、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
3. 深化儿童哲学与各学科的结合儿童哲学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文、数学、科学等,使儿童在多学科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儿童哲学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儿童哲学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童年》中的智慧与启示高尔基的哲学思考
![《童年》中的智慧与启示高尔基的哲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7af87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4.png)
童年中的智慧与启示——高尔基的哲学思考
童年是人生中最纯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而对于伟大作
家高尔基来说,童年承载了他对生活、人性和世界的独特思考。
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成长过程的反思,透露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1. 童年的纯真与无忧
童年是一个人最纯真、最天真的时期。
在那个年纪,我们
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不受社会现实的束缚,只是单纯地体验生活的乐趣。
高尔基描写他的童年时光时,常常描述自己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世界的纯真感受,他将这份纯真视作一种宝贵的天赋。
2. 童年的痛苦与挑战
然而,童年并非完全是美好的,对于许多人来说,童年也
伴随着种种挑战和痛苦。
高尔基在他的作品中也反映了自己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困苦和磨难,他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不公、贫困和家庭矛盾对童年幸福的阻碍,使人们反思童年时期所承受的重压。
3. 童年的启示与哲学思考
尽管童年各自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童年中汲取
智慧和启示。
高尔基在他的作品中探讨了人性的本质、社会的不公和生活的真谛,他的哲学思考源自于对童年时光的观察和思索,他通过对“童年”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呈现出对人生的
深刻思考和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结语
童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承载了人们最初的快乐、梦想和苦涩。
高尔基深刻揭示了童年时光中的智慧和启示,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展现出了对人生、人性和社会现实的独特理解。
回顾童年,不仅可以让我们重温最纯真的时光,更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愿我们都能从童年的回忆中汲取力量,不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
![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0860a7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00.png)
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最近我读了几本超有趣的儿童哲学书,哎呀呀,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就比如说《苏菲的世界》吧,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一打开,就把我带进了一个充满问号的世界。
苏菲这个小女孩,和我差不多大,可她却一直在思考那些我从来没想过的大问题,像“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一开始我觉得这些问题好深奥,脑袋都要想破啦。
但读着读着,我就好像跟着苏菲一起踏上了奇妙的思考之旅,慢慢地,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想法。
还有那本《哲学鸟飞罗》,里面的飞罗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
它总是有好多好多的困惑,而我在旁边看着,也忍不住跟着一起想办法。
比如说飞罗想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我也会想想自己上学的原因。
每次和飞罗一起找到答案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好厉害!读了这些书,我发现哲学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它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像我们和小伙伴玩耍时的小争吵,或者是对一个新玩具的好奇。
通过读这些书,我学会了多问几个“为什么”,也不怕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
我觉得呀,儿童哲学书就像是给我们的小脑袋瓜装上了翅膀,让我们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小伙伴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吧,说不定会有更奇妙的发现哦!《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二)嘿,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我读儿童哲学书的那些事儿。
你们知道吗?我读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简直被它萌翻啦!书里讲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让我觉得世界好像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游乐场。
比如说星星学会了眨眼睛,风学会了怎么吹,这多有趣呀!我一边读一边想,要是我也能像书里那样,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那该多棒!还有《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也特别棒!它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用很简单的故事和图画,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
比如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勇敢。
以前我觉得这些词好抽象,但是读完这本书,我好像一下子就懂了。
读这些儿童哲学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探险家,在知识的森林里到处寻找宝藏。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993de9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d.png)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哲学的童年》读后感。
《哲学的童年》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哲学读物,作者通过对童年的思考和回忆,探讨了人生、时间、自我等一系列哲学问题。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书中作者通过对童年的回忆,让我重新思考了时间和生命的意义。
童年是每个人生命中最纯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但随着成长,我们往往被社会和现实的压力所困扰,渐渐失去了内心的纯真和简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对时间产生焦虑和迷茫,感觉时间过得太快,生命太短。
然而,通过书中的思考,我明白了时间的流逝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它,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待时间的态度,珍惜当下,活在当下,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
其次,书中作者对自我和他者的思考,也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在童年时,我们往往会对自我和他者有着最真实的感受,没有偏见和成见,只是简单地接纳和理解。
但随着成长,我们渐渐被社会的规范和他人的眼光所左右,失去了最初的纯真和真实。
通过书中的启发,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和价值,无论他人如何看待,我们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价值观,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最后,书中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也让我有了新的体会。
在童年时,我们往往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对一切都充满了热爱和憧憬。
但随着成长,我们渐渐被现实的冷酷和压力所迷惑,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和梦想。
通过书中的启发,我明白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勇敢面对,积极面对,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通过阅读《哲学的童年》,我对生活、时间、自我等一系列哲学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我会珍惜每一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不断探索和成长,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将其中的启发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让自己变得更加深刻和有内涵。
感谢这本书给予我的启发和思考,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902c0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4.png)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
《哲学的童年》是作者舒尔加诺夫的自传体小说,通过童年时期的经历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艺术等问题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迪和感动。
在童年时期,作者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力。
他喜欢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并从中发现了许多生命的智慧和奥秘。
这使作者对于寻求真理的决心越发坚定,成为他以后成为一个哲学家的基石。
书中作者对于爱情的见解也让我深思。
他认为爱情是一种纯粹的全身心投入,而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
他通过对于父母关系、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这个独特的见解。
这使我对于爱情的定义有了新的思考,认识到爱情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情感上,而是需要和谐、理解、共享和付出。
除了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外,作者还思考了艺术对于人类的意义。
他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表达和沟通的方式。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引发他人的共鸣和思考。
这启发了我对于艺术的理解,让我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总的来说,《哲学的童年》是一本思想深邃的书籍。
通过作者童年时期的经历和思考,引发了我对于人生、爱情和艺术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对于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
解,对于爱情和艺术也有了新的见解。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自传,更是一部哲学思考和人生启示录。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b551d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d.png)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哲学的童年》读后感。
《哲学的童年》是一本由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所著的书籍,书中描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对哲学的初步探索。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童年和哲学有了全新的理解。
在书中,萨特描述了自己在童年时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探索欲望。
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试图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
他描述了自己对自然、动物、人类行为等各种现象的思考,以及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的探索。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童年时期对世界的探索和好奇心,以及对一切事物的疑问和思考。
通过书中的描述,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童年时期的纯真和对世界的热爱。
在童年时期,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疑问和思考。
我们试图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这种纯真和热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在成年后常常会失去的东西。
在书中,萨特还描述了自己对哲学的初步探索。
他在童年时期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试图通过思考和探索来理解世界和人生的意义。
他描述了自己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哲学思想的初步理解。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哲学对人生的重要性,以及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的意义。
通过书中的描述,我对哲学有了全新的理解。
哲学不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生的意义,引导我们对世界和人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哲学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以及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读完《哲学的童年》让我对童年和哲学有了全新的理解。
童年时期的纯真和热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在成年后常常会失去的东西。
而哲学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生的意义,引导我们对世界和人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希望我们能够保持童年时期的纯真和热爱,同时也能够通过哲学的思考和探索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以及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fefb5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3.png)
哲学的童年读后感《哲学的童年》读后感。
《哲学的童年》是法国哲学家马西尔·普鲁斯特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引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充满哲学思辨的童年世界。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童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哲学思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普鲁斯特通过对自己童年时光的回忆,揭示了童年时代的纯真、天真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他用文字细腻地描绘了自己对于时间、记忆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让读者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和哲学的深刻。
在童年这个特殊的时期,普鲁斯特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观察是最纯真的,因为此时的我们还没有被社会的观念和现实的束缚所限制,我们可以自由地去感受和思考。
他认为,童年时代是人类最纯粹的时刻,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琐碎和复杂所淹没,我们可以用最纯真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去思考人生的意义。
在普鲁斯特看来,童年时代的记忆是最珍贵的,因为它们是我们对世界最真实的记录。
他通过对自己童年时光的回忆,揭示了记忆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他认为,记忆是我们对于过去的唯一连接,它让我们能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在童年时代,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感受都会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它们会影响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和对于世界的观察。
除此之外,普鲁斯特还通过对于时间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揭示了哲学在童年时代的重要性。
他认为,童年时代是我们对于人生最纯粹的思考时刻,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对于时间和生命的认识还没有被社会的束缚所扭曲,我们可以用最纯真的心灵去思考这些问题。
他认为,哲学思考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通过阅读《哲学的童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普鲁斯特对于童年和哲学的深刻思考,他用文字细腻地描绘了童年时代的美好和哲学的深刻,让我对于童年和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也让我对于哲学思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儿童哲学课的收获和感受
![儿童哲学课的收获和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45bb105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9.png)
儿童哲学课的收获和感受《儿童哲学课的收获和感受》嘿!你们知道吗?我们学校开了一门超级有趣的课,叫儿童哲学课!一开始,我还在想,哲学?那不是大人研究的东西吗?能跟我们小孩子有啥关系?可上了这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里面藏着好多好多的惊喜!记得有一次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公平”的故事。
故事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红。
小明得到了一块大大的蛋糕,小红却只有小小的一块。
老师就问我们:“这公平吗?”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有的说:“不公平,小明的蛋糕那么大,小红的那么小!”有的却说:“说不定小明做了更多的事情,所以应该得到大的蛋糕。
”我也在心里琢磨着,这到底公平不公平呢?这就好像我和我的好朋友分糖果,如果我分得多,他分得少,他会不会不开心呢?还有一次,我们讨论了“勇敢”。
老师问:“什么是勇敢?”有人说勇敢就是不怕黑,有人说勇敢就是打针不哭。
我想,勇敢是不是像超级英雄一样,面对强大的敌人也不退缩?老师笑着说:“那如果一个人很害怕,但还是去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算勇敢吗?”哎呀,这可把我难住了!我就想到自己,有时候不敢一个人睡觉,可如果我努力克服了,是不是也算是勇敢呢?在儿童哲学课上,我不再只是听老师讲,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想法。
有一次,我和同桌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我说:“帮助别人就一定会快乐!”他却说:“不一定,有时候自己会很累。
”我们俩谁也不让谁,最后还是老师让我们都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对方的观点。
这门课就像一个神奇的宝藏箱,每次打开都能发现新的宝贝。
它让我学会了思考,不再人云亦云。
以前,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现在我会自己想一想,这对不对呢?它也让我变得更会表达自己,不再害怕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们说,这儿童哲学课是不是很棒?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那个充满好奇和思考的小世界。
我相信,以后遇到问题,我都能像在哲学课上一样,认真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我觉得这门课应该一直开下去,让更多的小朋友能像我一样,收获这么多的快乐和成长!。
读《童年》思人生之真谛
![读《童年》思人生之真谛](https://img.taocdn.com/s3/m/f2202d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d.png)
读《童年》思人生之真谛童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珸怀念的阶段,它承载着关于无忧无虑、纯真、懵懂的回忆。
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年》便是一部以童年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通过读这本书,人们常常会在回忆童年时感到温暖,同时也会反思自己的成长与人生。
本文将探讨《童年》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深意。
1. 童真无忧的美好《童年》通过描述主人公尼古莱的童年生活展现出了一种美好的童真无忧。
在这个小说中,尼古莱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度过了充满快乐与幸福的童年时光。
他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学习,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
这种纯真的童真状态,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光。
2. 童年的懵懂与探索在《童年》中,尼古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孩子。
他对于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探求,他不停地提问、思考,试图理解世界的运转和人生的真谛。
这种懵懂与探索的精神,让人们不禁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3. 人生的成长与转变随着尼古莱长大,他逐渐失去了童年时纯真无忧的状态,开始面对现实的种种挑战和困难。
他经历了成长的磨难,也体会到了人生的种种无法回避的现实。
然而,正是这些经历和领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4. 人生的意义和使命通过尼古莱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童年》中所体现的人生哲理和深意。
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童真与懵懂,真理与迷惑,都是构成人生的重要元素。
而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这些元素,从中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使命,不断成长、进步、探索。
结语读完《童年》,让人们不仅仅是回忆起童年时的美好,更是让人深思人生的真谛。
童年是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它承载着关于生命、成长、幸福的记忆,也启示着我们如何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愿我们在不忘童真的同时,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探索成长。
儿童哲学童话读书心得体会
![儿童哲学童话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5cb152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5.png)
儿童哲学童话读书心得体会儿童哲学童话读书心得体会5篇比起不读书的人,读书的人会对社会事件和文化多样性有更丰富的认知,读书的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也会得到拓展,身处其中更觉得安心。
下面由作者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儿童哲学童话读书心得体会,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哲学童话读书心得体会篇1有人说,孩子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生物”。
他们时刻处在自己的频道,成人难以进入,所以对孩子的行动进行视察和记录就特别重要。
视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孩子心灵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分析孩子行动背后原因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这本书用清楚的文字和准确生动的事例,细致入微地将对幼儿行动的视察与记录全方位地展现出来。
从具体的心理学、行动学概念到复杂的理论观点,再到视察记录的具体步骤和实行方法。
我仔细研读后,对书中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工作经历中的感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我的实践也有了理论的指引。
“教师不读书、不学习怎么成长,怎么教育孩子?”是啊,孩子需要学习,我们老师更需要学习。
要给孩子一杯水,第一自己要有一桶水。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要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视察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真正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与孩子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我们读书时需要三心:耐心、用心、静心。
第一是耐心,我们视察孩子时候,就应当停下一切,用眼睛凝视孩子,用温顺的语言和孩子交换,而且要像对待朋友一样。
第二是用心,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绪,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是主导者,教师是引导者。
第三是静心,对于孩子的行动要直接询问、换位摸索、帮其理清问题。
看懂并看透每个孩子行动背后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孩子的行动中,分析出许多信息。
这也是教师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的一个进程。
学会视察,才能读懂孩子!儿童哲学童话读书心得体会篇2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必须坚守,这样才能跟上时期的步伐。
读《童年》领悟高尔基的人生哲学
![读《童年》领悟高尔基的人生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a65bde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7.png)
读《童年》领悟高尔基的人生哲学第一部分:童年的奇妙世界《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阿莱克斯的视角,展现了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成长历程。
整个故事穿插着对自然、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让读者深入体味到人生的种种复杂。
在《童年》中,高尔基透过阿莱克斯对童年生活和家庭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真诚以及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通过描绘童年时光中的游戏和冒险,高尔基向读者展示了一种纯真、无虑的生活状态,让人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第二部分:对生活的观察与反思随着阿莱克斯逐渐长大,他开始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惑,对生活与人性的疑问也逐渐浮现。
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阿莱克斯逐渐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责任。
高尔基通过阿莱克斯的成长经历,深刻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人性的复杂。
阿莱克斯在不断探索中,逐渐领悟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珍惜和坚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第三部分:高尔基的人生哲学通过《童年》,高尔基传达的人生哲学是:尽管生活充满挑战与困境,但我们仍然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念。
无论经历怎样的艰辛和磨难,我们都应该坚定地走下去,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读完《童年》,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高尔基所传达的人生智慧,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通过阿莱克斯的成长,我们也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人生选择,进一步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念。
总结阅读《童年》不仅是一次文学体验,更是一次人生的思考与启示。
在高尔基的笔下,我们看到了童年的美好与纯真,也看到了人生成长的坎坷与挑战。
通过阿莱克斯的经历,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愿我们在这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坚定地走在前行的道路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与挑战,活出自己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以上是对《童年》这部作品的一些深入思考和感悟,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愿我们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迎接生活的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
读《童年哲学》随想
![读《童年哲学》随想](https://img.taocdn.com/s3/m/a6171d316c175f0e7cd137bf.png)
读《童年哲学》随想作者:沈丽新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6年第10期【摘要】儿童是处于发展中的人,自降生于世,逐步地具备人所应有的思想、情感以及行动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它理当获得我们的尊重。
如何去表达这种尊重,本文就这个话题做出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儿童;成年人;权利【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9-0070-02【作者简介】沈丽新,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江苏苏州,215122)教师。
在工作多年之后,我才有机会执教小学低年级。
这对于长期执教高年级的教师而言,是一种多么值得期待的体验。
虽然同样是小学生,但面对小学低年级儿童,似乎有了全新的感觉——我离童年更近了!可是,我真的理解“童年”吗?我又真的懂得“儿童”吗?我的同行们对“童年”与“儿童”的认识是否都已经足够让他们有底气地守护好孩子们的童年?认真研读美国哲学家加雷斯·B·马修斯的《童年哲学》。
书中一个例子引起了我的关注。
马修斯有一次与教师们交流,其间一位四年级教师向他询问:“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怎样的?”马修斯觉得这有点滑稽:一位经验丰富的四年级教师,向一个从来没教过小学的大学教授咨询四年级学生是如何思维的。
“这位教师已经习惯于认为,大学教授有种种关于儿童怎样思维、怎样行动以及儿童在这个或那个阶段像什么的‘理论’。
他如此习惯于接受专家的理论,以至于他很愿意设想,从某大学里来的小学教育外行能将他最熟悉的那些人的真实情况告诉他。
”[1]马修斯的推测令我汗颜。
不管自己是否在主动学习,我们这些经常被要求完成规定内容、规定学时的各种继续学习任务的小学教师,也经常听“大学里来的小学教育外行”的各种讲座。
在听讲座的之前与之后,我们是否也如那个四年级教师一样,寄望于别人来教我们怎样去认识、去了解我们的学生?无疑,要了解童年理论,我们通常要求助于心理学家。
从《童年》看高尔基的人生哲学
![从《童年》看高尔基的人生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84ed4e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c.png)
从《童年》看高尔基的人生哲学一、引言童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对于俄国作家高尔基来说,《童年》不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更是他对人生、社会以及理想的思考与反思。
本文将通过分析《童年》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以及思想表达,探讨高尔基的人生哲学。
二、人物塑造1. 格利高尔基格利高尔基是《童年》中的主人公,他生活在充满贫困与苦难的环境中,经历了许多磨难。
然而,格利高尔基并没有被环境所束缚,他展现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通过塑造格利高尔基这一形象,高尔基表达了对人生不屈不挠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2. 祖母祖母是格利高尔基心中的亲人,她给予格利高尔基温暖和关怀,成为了他生命中的支柱。
在祖母的陪伴下,格利高尔基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与挑战,这种家庭支持与关爱成为了他坚强的内心力量。
三、情节安排《童年》中的情节安排紧扣主题,通过描写格利高尔基的成长经历和内心变化,展现出了一个少年在贫困环境中的奋斗与坚持。
高尔基通过故事情节的渲染和叙述,向读者展现了生活的残酷与美好,以及个人在面对逆境时的坚强和乐观。
四、思想表达高尔基在《童年》中通过格利高尔基的思想和行为,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他认为困难与挑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和克服这些困难。
高尔基强调了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不气馁,而是勇敢面对,并从中获得成长和启迪。
五、结论通过对《童年》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尔基对人生的思考和人生哲学。
他通过塑造格利高尔基这一形象,呼吁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乐观、勇敢和坚强,相信未来会更好。
高尔基借《童年》之笔,揭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欢乐,以及希望与坚持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在践行高尔基的人生哲学的同时,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9
-
007 0
-
02
【
作者简介 沈 丽 新 江 苏省 苏州
工业 园 区 青 剑 湖 学校
(
江苏 苏州
21 5
,
1
22
)
教师
。
在 工 作 多 年 之 后 我 才 有 机 会 执教 小 学 低 年 级
,
。
的 《 童 年 哲 学 》 对照
,
自
己 历年 来 的 实 践与 心 得
,
,
自
己模
。
作为
。
一
个发展
【
中 的
】
个体
,
它理 当
获得我们 的尊 重
;
如何 去 表达 这 种 尊 重 本 文 就这 个 话题 做 出
了
深入探讨
关键词 儿 童 成年 人 权利
;
【
中 图 分 类 号 G4 5
】 】
1
文献 标志 码
【
,
】
B
文章编号
【
】
1
005
-
6 0 09
(
20
1
6
,
自
己 的 责任
,
,
就 有 可 能 无法
有 点 滑稽
:
位 经 验 丰 富 的 四 年 级教 师
向
一
个从 来 真 正 地 赏 识 儿 童 很 多 时候 我 们 常 常 在 儿 童 面 前 特
。
没 教 过 小 学 的 大 学 教 授 咨 询 四 年 级 学 生 是 如 何 思 维 别 强 调
;
,
认 真 研读 美 国 哲 学 家 加 雷 斯
年 哲学 》 书 中
。
一
.
B
.
马修斯的
。
《
童 重
”
[
2]
。
正 常 情 况 下 无论 父 母 还 是 教 师 都 会 分 别 对
, ,
一
个 例子 引 起 了 我 的 关 注
一
马 修斯 有儿 童 担 当 起 养 育 指 导 安 抚 和 激 励 的 责 任
童 吗 我 的 同 行 们 对 童 年 与 儿 童 的 认 识 是 否 都 好 奇 不 会 有 错 的 当 然 了 我 们 应 当 对 他 们 的 教 育 和
”
“ ”
“
”
?
已 经足 够 让 他 们 有 底气 地 守 护 好 孩 子 们 的 童 年
?
福 利 有 责 任 心 但 首 要 的 是 我 们 应 当 对 儿 童 保持 尊
、 、
:
。
在 这个
。
,
次 与 教 师 们 交流 其 间
,
位 四 年级 教师 向 他询 问
”
过 程 中 大 多 数 成 年 人 会尽 心 尽 责 爱 护 儿 童 但 是
, ,
“
四 年 级学生 的 思 维特点 是怎 样 的 ?
一
马 修 斯 觉 得 这 有 时 候 成 年 人 过 于 看 重
的 教 师 应该 具 备 自 己 的 童 年 理 论
,
尊 重 他 们 对世 界 的 好 奇 与 疑
、
。
我 们 这 些 经常 被 要 求 完 成 规 定 内 容
,
规 定 学 时 的 各 儿 童 常 常 是 清 新 的 有 创 意 的 思 想 者
“
“ ”
,
。
而 成年
种 继 续 学 习 任 务 的 小 学 教 师 也 经 常 听 大 学 里 来 的 人 相 伴 成 熟 而 来 的 却 有 可 能 是 僵 化 呆 滞 和 缺 乏
的
“ ”
自
己
“
成 年 人 的 身 份 也特 别 突 出 儿 童 未 成
”
,
“
。
这 位 教 师 已 经 习 惯 于 认 为 大 学 教 授 有 种 种 关 年 人 的 身 份 儿童 就 渐 渐 失 去 人 的 地 位
“ ”
,
,
。
于儿 童动 以 及 儿 童 在 这 个 或 那 个 我 渐 渐 明 晰 儿 童 首 先是 人 然 后 才 是 儿 童
: , ’
。
长
,
阶 段 像什 么 的 理 论
,
。
他 如 此 习 惯 于 接 受 专 家 的 理 久 以 来 至 少 是 我 过 于 注 重 儿 童 的 儿 童 身 份 过
“ ”
,
,
论 以 至 于 他 很 愿 意 设 想 从 某 大 学 里 来 的 小 学 教 育 于 呵 护 儿 童 甚 至 不 免 有 非 人 化 儿 童 的 嫌 疑
,
来 教 我 们 怎 样 去 认识 去 了 解 我 们 的 学 生 ? 越 了
, ,
。
无疑 要 了 解 童 年 理 论 我 们 通 常 要 求 助 于 心 理作 为 独 立
。
,
自
主 的生命 个 体
。
,
儿 童 值得 被 成年 人
学 家 但 要 了 解 我 们 面 对 的 学 生 站 在 孩 子 们 童 年 边 上 看 作 探 究 伙 伴来 尊 重
\
读书
>
责 任编 辑
尚
川
见 习 编辑
刘 乐菲
E
-
ma
l i
:
5 932 2 67 57
@ qq
.
c om
读 《 童 年 哲 学 》 随想
沈 丽新
摘
要 儿 童是 处 于发 展
】
【
中 的
人
,
自
降 生 于世
。
,
逐 步地具 备 人 所 应 有 的 思 想 情感 以及行 动 力
、
,
“ ”
, ,
—
外 行 能 将 他 最 熟 悉 的 那 些 人 的 真 实 情 况 告 诉他
马 修 斯 的 推测 令 我 汗颜 不管
。
”
m
。
有 时候
日
常 生活 中 每
一
个 人 都 应 该 遵 守 的 规则 我
,
自
己
是否 在主动 学 习
、
,
会 因 为 对 方 是 儿 童 而 豁 免对 他 或 她 的 要 求
童 似 乎 有 了 全新 的 感 觉
,
—
我离 童 年 更 近 了 马 修 斯 指 出
!
儿 童 不 只 是研 究 的 客 体
‘ ’
,
他们 与
。
可 是 我 真 的 理 解 童 年 吗 ? 我 又 真 的 懂 得 儿 我 们
“ ” “
,
一
起 也是 康 德 所 谓
, ,
目
,
的 王 国 的 成 员 对儿 童
这 对 于 长 期 执教 高 年 级 的 教 师 而 言 是
,
一
种 多 么 值 得 糊 的 不 确 定 的 童 年 理 论 似 乎 渐渐 有 了 轮廓
、
一
。
期 待 的 体验 虽 然 同 样是小 学 生 但 面 对 小 学 低 年 级 儿
。
,
、
将儿童 看作探 究伙伴 来 尊重
“
:
小学 教育 外行
,
”
的 各 种 讲座
。
在 听 讲 座 的 之 前 与 之 创 意
一
。
对 于 许 多 人来 说 他 们 成 年 生 活 中 的 艺 术 和
,
,
后 我们是 否也 如那 个 四年级 教 师
、
样 寄 望 于 别 人 哲 学 从 未 比 得 上 他 们 童 年 的 艺 术 和 哲 学 更 遑 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