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四上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四上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考试分数: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16分)
1.
北京南到济南东的高铁全长约410千米。
G1087次列车从北京南到济南东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A.205千米/时B.250千米/时C.802千米/时D.820千米/时
2.
若A×80=540,则A×8=()
A.5400B.54C.540
3.
下面()算式中3×4表示的是300×40。
A.309×14B.309×42C.136×40D.305×4
4.
若A×60=540,则A×6=()
A.5400B.540C.54
5.
你知道吗?全球每分钟约有140名婴儿出生,那么全球每时约有()名婴儿出生。
A.840B.8400C.84000
6.
250×□的积末尾有3个0,□里可以填( )
A.只有2B.只有4
C.2、4、6、8四个数中的任意一个D.4、8中的任意一个
7.
学校要购买8套书桌,要求需要的总钱数,还需要知道的条件是()。
A.一张桌子200元B.一共用了2800元C.一套书桌360元
8.
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560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为( )。
A.56B.560C.5600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16分)
1.
大米每千克5元,妈妈买15千克需要付________元。
2.
每筒羽毛球有12个,14筒羽毛球有多少个?小明列竖式计算:
3.
1个128G的U盘需要108元,买14个这样的U盘需要( )元。
4.
把长方形的长扩大3倍,宽不变,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扩大( )倍。
5.
75×2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6.
如果A×B=260,那么A×(B÷2)=( )。
7.
“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平均每小时飞行约为2952万米。
横线上的数写作( ),读作( ),“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的速度可表示为( )。
8.
一个非零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共10分)
1.
蜻蜓的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速度可以写作10秒/米。
( )
2.
丁丁家和图书馆相距600米,他从家到图书馆走了12分钟,他每分钟走多少米?这是求路程的问题。
( )
3.
已知6小时走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 )
4.
已知5千克鸡蛋的价钱,可以求出鸡蛋的单价。
( )
5.
250×80的积的末尾有3个0。
( )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共23分)
1.
用竖式计算。
2.
直接写出得数。
8×500= 4×120= 50×110= 320×3=
200×6= 50×13= 30×18= 2×120=
230×20= 420×20= 14×200= 23×300=
3.
直接写得数。
70×50= 40×220= 750×20= 25×8=
38×20= 300×40= 60×150= 120×40=
700×30= 210×30= 240×4= 8×105=
4.
直接写出得数。
0÷5= 2400÷3= 88÷4= 11×50=
500×20= 80×50= 78×61≈ 153÷5≈
评卷人得分
五、解答题(共35分)
1.
小丽一行18人到某景区游玩,如果每张门票125元,他们一共需要多少钱?
2.
2019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陶城园林局计划每天植树120棵,需要25天完成,实际每天植树135棵已经植了15天,还剩多少棵树没有植?
3.
一列火车长900米,它从路边的一棵大树通过用了3分钟,他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巴离开共用8分钟。
这座桥长多少米?
4.
张奶奶家有一个长方形果园,长400米,宽200米,如果每公顷需要施肥4吨,那么这个果园一共需要多少吨化肥?
5.
阅读材料:
乘法回文等式
“回文”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正着读,倒着读,文字一样,韵味无穷。
清朝乾隆年间,北京有个酒楼叫“天然居”。
一次乾隆偶经此处,触景生情,口出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再要想出下联,的确很难,直到很久以后,才有人给出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数学中,也有像回文联一样的回文数和回文式。
请看下面的等式:
12×42=24×21 12×462=264×21
上面的算式中,每个等式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数字的顺序正好相反,也就是说,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倒序数的积。
这种情况跟“回文联”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这类等式叫做“回文等式”。
揭秘一: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回文等式
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它们十位上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个位上两个数相乘的积,那么把每个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它的个位上的数交换位置,得到新的两个两位数的乘积与原来两个两位数的乘积相等。
如:
1×4=2×2→12×42=24×21
3×2=1×6→31×26=62×13
揭秘二: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回文等式
如果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百位上的数的积,正好等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个位上的数的积;且三位数十位上的数恰好等于个位上的数与百位上的数的和(这个和不大于9),那么这个两位数乘三位数就等于这个三位数的倒序数乘两位数的倒序数。
如:
1×4=2×2,4+2=6→12×462=264×21
9×2=6×3,2+3=5→96×253=352×69
(1)请你根据揭秘一的规律,尝试写出一个新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回文等式。
(2)根据9×2=3×6,2+6=8,请你列出对应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回文等式,并列竖式计算验证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6.
汽车上山的速度为35千米/小时,行了6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5小时。
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
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