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七下古诗
七下人教版语文古诗

七下人教版语文古诗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涉及到的古诗包括但不限于: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些古诗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017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山中杂诗(南朝) 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9.约客(宋)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语文课外描写江河的诗句1、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0、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17、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七下所有古诗文言文

七下所有古诗文言文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的部分古诗和文言文:
古诗:
1.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文言文:
1. 《陋室铭》刘禹锡(节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 《爱莲说》周敦颐(节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请注意,这里列出的古诗和文言文只是七年级下册的部分内容,并不是完整的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
建议查阅七年级下册的教材或教辅资料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一)竹里馆XXX独坐幽里,弹琴复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啸(肃萧)(二)春夜洛城闻笛XXX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
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
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
“玉笛”,指玉制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
唯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
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
“柳”谐音“留”。
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21.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后古诗词(2017新版)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
• • • •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
谁 家 玉 笛 暗 飞 声 ,
春 夜 洛 唐 李城 白闻 笛
·
理解诗意
不知从哪儿传来悠扬的笛声, 它随着春风飞入整个洛阳城。 倾听才知是一曲《折杨柳》, 谁能不勾起思念故乡之情呢!
体味感情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诗意:这两句是写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 天用不了多久就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 时日,各自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 各显美丽姿色。一霎时,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意:杨花榆荚虽然没有任何姿色,无法 像其他花草那样呈现娇艳,但是他们也不 自卑,化作了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
晚春
韩愈
晚春
韩愈(唐)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 晚春:一作《游城南晚春》。 •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久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竞争,比赛。 •芳菲:本指花草树木,此指花草的芳香。 •杨花:即杨花柳絮,实际就是杨树、柳树种子承受之后随风 飘飞的棉絮一样的东西,如蒲公英的小伞 •榆荚:榆树籽儿,又名榆钱,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 •无才思:原指人没有才华,写不出美好的诗文。此指杨花榆 荚不象百花那样鲜艳美丽。才思(sì ),才气,文思,此指花 草姿色。 •惟解:只知道。 •漫天:遍布空中 •作雪:装作雪,化作雪的模样。
竹里馆
唐· 王维
理解诗意
• • • •
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独坐幽篁里, 一边弹琴一边长声呼啸。 弹琴复长啸。 竹林深处幽深寂静,没人知晓我 深林人不知, 在做什么, 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我。 明月来相照。
人教版语文七下课后古诗10首

七下课后古诗10首
1.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9.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下册古诗13首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古诗13首人教版(一)《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早朝出门惊秋色,草色空蒙落晓霞。
残露湿痕满襟袖,故乡何处是今家。
(二)《定风波·丙辰中秋》唐·李白定风波·丙辰中秋丙辰中秋,正值秋收。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已。
玉阶今夕色,犹如仙境。
暗风吹索处,吟诗发梦想。
(三)《鹊桥仙(其二)》唐·李商隐鹊桥仙(其二)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阑尾。
半空钓鱼月,只为卿卿思。
(四)《望江南·咏柳》唐·张继望江南·咏柳咏柳纤细柔,色灿香迷人。
坠叶飘飘何处,薄云乘月几时回。
(五)《浪淘沙·其一》唐·王勃浪淘沙·其一浪淘沙,万里烟波,明山秋月照孤舟。
念旧何故,当沧海随波激。
恰似洛阳堆花底,寒蝉凄切更伤情。
(六)《凉风习习其墟然》唐·孟浩然凉风习习其墟然凉风习习其墟然,秋雨纷纷连江干。
短亭台上送客小,重楼底下招遣长。
(七)《春怨》唐·韩熙祐春怨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憔悴燕子双双飞,大江流水无穷年。
(八)《怨情》宋·杨万里怨情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九)《游子吟》唐·孟浩然游子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十)《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十一)《哀江头》宋·苏轼哀江头春风知来时,尽遣簟梳慵。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十二)《清明》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十三)《乡村四月》宋·元稹乡村四月在乡村,四月芳菲尽。
桃源村里,春风徐徐送。
池塘荷花静更妍,谁家燕子双双飞。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21.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5.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古诗词(包含孙权劝学和卖油翁18年最新)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古诗词(包含孙权劝学和卖油翁18年最新)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晚春【作者】韩愈【朝代】唐代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约客【作者】赵师秀【朝代】宋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朝代】宋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朝代】唐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人教版语文七下课后古诗10首

七下课后古诗10首
1。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
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9。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17初一语文下册课本人教版古诗

2017初一语文下册课本人教版古诗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地位不可小觑。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课本古诗,希望你们喜欢。
初一语文下课本人教版古诗(一).课内古代诗歌【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里,弹琴复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啸(肃萧)(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
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
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
“玉笛”,指玉制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人教版:
1.山中杂诗
2.竹里馆
3.峨眉山月歌
4.春夜洛城闻笛
5.逢入京使
6.州西涧
7.江南逢李龟年
8.送灵澈上人
9.约客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独坐幽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古诗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古诗开展古诗意境教学能使七年级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书下册的古诗,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古诗【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七年级语文课外大林寺桃花全诗《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原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3、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4、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5、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诗意: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古诗背诵汇总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贾生(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