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dsp实验课程表

合集下载

《DSP技术与实验》实验指导书

《DSP技术与实验》实验指导书

2011秋季学期“DSP 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资料实验一 CCS 集成环境的熟悉 ---2学时 实验二 算术运算与数据操作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三 信号发生器设计 ---2学时 实验四 IIR 滤波器的DSP 实现 ---2学时 实验五 FIR 滤波器的DSP 实现 ---2学时 实验六 FFT 的DSP 实现 ---2学时 实验七 综合实验暨实验考查 ---4学时实验报告内容:用每个实验要求的思考题代替实验报告,提交电子版,在实验结束时一起交。

实验一 CCS 集成开发环境的熟悉一、实验内容及步骤通过编写程序计算y=x1+x2+x3+x4+x5练习CCS 2 (…C5000)的使用。

1.在D 盘或E 盘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 如e:\05136101,该文件夹用英文或数字命名。

后面所有与实验内容有关的工程与程序都在此文件夹下保存或操作。

2.运行CCS 2(‘C5000)进入CCS 集成开发环境。

以下操作如无特殊声明一般都在此环境下操作。

3.新建工程。

点击主菜单Project-New ,会出现图1-1所示的Project Creation 对话框。

参照图1-1按如下顺序进行设置或操作: Location :e:\05136101 Project :example2图1-1点击完成按钮即可。

4.新建并保存主程序文件、链接命令文件和中断向量表文件。

本次实验三个文件的参考名称为:主程序文件example2.asm 、链接命令文件example2.cmd 、中断向量表文件vectors.asm 。

点击菜单File-New-Source File 打开文本编辑窗口Untitled1,如图1-2。

用菜单File-Save 功能将其保存到e:\05136101\example2中,其中文件名称为example2,保存类型为*.asm ,如图1-3。

用同样的方法新建并保存文件example2.cmd 和vectors.asm 。

DSP实验课程简介及要求

DSP实验课程简介及要求
基本算法
滤波:低通、高通、带通
谱分析:DFT 、FFT、卷积、相关
DSP强大的DMA机制提升了系统带宽。
系统从外界获得弱小不稳定的音频信号,
通过整流和放大器的放大处理。
放大后的信号由于含杂乱频率成份,不能
够直接进行A/D转换,要进行抗混频滤波处 理。A/D转换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信号频率混 叠现象,会影响A/D转换精度和指标。需要 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选择合理的滤波器, 如:巴特沃什滤波器通频带性能比较好, 但相对于贝塞尔滤波器建立时间比较长 。
数字信号处理器分类
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简称DSP)是一种专门用来实现各种数字 信号处理算法的微处理器 。
DSP可以分成专用的DSP和通用的DSP。
专用的DSP用来实现某些特定的数字信号 处理功能,如数字滤波、FFT等 ,不需要 编程 ,处理速度快;通用DSP则有完整的 指令系统,通过编程来实现各种数字信号 处理功能 ,相对灵活。
DSP
性能比较高,功耗低;内部结构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进 行了优化,如带有内部乘法器、各个功能模块以及能 够并行运算;算法都是由软件实现的,可用C、ASM语 言编程算法,使用比较灵活,适合于嵌入式应用。
ASIC
专用集成芯片处理器,FPGA属于其中一种。其硬件结 构是为完成一种算法而设计的,内部结构最优,主频 可以达到很高。但是其开发周期长,成本比较高。对 于小型系统的开发,其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DSP技术及 应用实验
32位浮点DSP
理论课程内容及规划
第一讲 DSP硬件原理(以TS20X为例)
DSP处理器结构的组成及原理 DSP最小系统的组成以及原理

《DSP技术》实验教学大纲(精)

《DSP技术》实验教学大纲(精)

《DSP技术》实验教学大纲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经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理论的前提下,通过使用TMS320VC5416型号的实验箱,理解DSP技术的硬件实现机理,了解DSP芯片的内部结构特点,DSP电路的开发流程,硬件电路组成,熟练掌握DSP的编程方法,常用算法的实现方法,工程的调试方法,仿真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方式1.验证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条件和给出实验电路或程序,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

2.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3.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4.研究性实验是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实验。

四、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实验题目一] CCS操作实验[实验题目二] 存储器实验[实验题目三] 硬件中断实验[实验题目四] 液晶显示实验[实验题目五]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实验题目六] RS232串行接口实验[实验题目七] 浮点数与Q15之间的数据转换[实验题目八] FIR滤波器实验[实验题目十] 数字存储示波器[实验题目十二]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实验[实验题目十三] 二进制频移键控(BFSK) 实验五、实验考核平时成绩= (∑(操作成绩×60%+报告成绩×40%))/所开的实验个数。

1.验证类5个。

其中必选2个,选做3个。

2.综合类4 个。

其中必选2个,选做2个。

3.设计类5 个。

其中必选3个,选做1个。

六、本大纲主笔人:陈小红审核人:薛建生批准人:牛斌。

dsp实验课程设计

dsp实验课程设计

dsp实验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DSP实验中常用的算法和编程技巧;3. 学习并应用DSP实验相关软件工具,如MATLAB和DSP开发板;4. 识别并分析实际信号处理问题,设计合适的DSP解决方案。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MATLAB进行DSP算法仿真和数据处理;2. 掌握使用DSP开发板进行硬件实现的步骤和方法;3. 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技巧,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探索未知领域;3. 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遵循学术规范,尊重他人成果;4.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的积极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基础,但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字信号处理基本原理回顾:包括采样定理、信号重建、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1章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2. DSP算法及编程技巧: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滤波器设计(FIR和IIR)、数字信号生成等;- 教材章节:第2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第3章 数字滤波器设计3. 实验软件工具应用:MATLAB和DSP开发板的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附录A MATLAB工具箱简介;附录B DSP开发板基础操作4. DSP实验案例分析与实现:- 教学案例:语音信号的采集、处理与识别;图像的去噪和增强处理等- 教材章节:第4章 语音信号处理;第5章 图像处理5. 实验操作步骤与要求: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 教材章节:各章节实验操作指导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数字信号处理基本原理回顾;2. 第2周:DSP算法及编程技巧;3. 第3-4周:实验软件工具应用;4. 第5-6周:DSP实验案例分析与实现;5. 第7周:实验操作步骤与要求讲解及实验报告撰写。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DSP课程负责人:执笔人:樊伟编写日期: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L081882.学分:2.5学分3.学时:40(理论32,实验8)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DSP原理及应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教学内容是日后基于嵌入式平台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应用的工作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目前应用最广的TI DSP芯片为对象,系统地介绍该系列DSP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仿真工具和汇编语言编程方法及技巧。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理论的前提下,了解DSP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掌握TMS320C54x系列DSP芯片结构的总体框架,熟悉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掌握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和开发过程,为今后从事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DSP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0课时)主要内容:TMS320系列DSP器件的功能特性、结构组成、工作原理。

1. 基本要求(1)了解DSP的应用、TMS320系列DSP器件的功能特性及差异;(2)掌握TI公司54X系列DSP的总线结构、CPU组成以及DSP的程序空间、数据空间和I/O空间相互关系和寻址方法;(3)掌握TI公司54X系列DSP的片内基本外设和使用方法,主要是片内时钟的确定和片内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2.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10学时。

其中包括TMS320系列DSP概述(2学时);总线结构与存储器(2学时);中央处理单元、数据寻址方式和程序存储器地址生成方式(2学时);流水线与在片外围电路(2学时);串行口、DMA控制器、外部总线与TMS320C54x引脚信号说明(2学时)。

(二)DSP指令系统介绍(8课时)主要内容:数据寻址方式、汇编语言指令,典型汇编指令的使用实例。

(本科)专业课程表-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本科)专业课程表-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课程表(人数: 92)节次星期上午中午下午晚上18:15-8:5529:05-9:4539:55-10:35410:45-11:2512:30-13:50514:00-14:40614:50-15:30715:40-16:20816:30-17:10919:40-20:201020:30-21:101121:20-22:00一计算机新技术讲座(11-18周)11、12周马昌社 13、14周李建国15、16周王涛 17、18周蒋运承实东C301二软件工程刘宇东实东C301软件工程上机11-18周刘宇东信2B 2C三信息安全马昌社实东C301信息安全上机马昌社信2B 2C四五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1w周娴玮分布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1w 熊伟平备注:实习1-9周。

教学10-18周:10月31日(周一)—12月31日。

考试2周(1月1日-14日)。

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课程表(人数:73)节次星期上午中午下午晚上18:15-8:5529:05-9:4539:55-10:35410:45-11:2512:30-13:50514:00-14:40614:50-15:30715:40-16:20816:30-17:10919:40-20:201020:30-21:101121:20-22:00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杨驭云实西C403A信息系统安全(1--12周)甘志勇实西C403A二算法分析与设计(1--14周)李建国实西C403A(其中实验6学时)软件测试技术李小亚实西C403A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李小亚1班信3A三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李小亚2班信3A计算机图形学(1--14周)龚征实西C403A(其中实验6学时)四网页制作技术与应用周娴玮实西B104五网页制作技术与应用上机周娴玮1班信3A网页制作技术与应用上机周娴玮2班信3A备注:教学18周(8月29日—12月31日),考试2周(1月1—14日)。

dsp项目课程设计

dsp项目课程设计

dsp项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如傅里叶变换、Z变换等,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了解DSP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DSP开发工具和软件,完成简单的项目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DSP应用系统,如音频信号滤波、图像去噪等。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信号处理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相关领域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理论:- 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其应用- Z变换及其性质-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2. DSP算法与应用:- 数字滤波器设计-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 数字信号处理在音频、图像领域的应用3. DSP实践项目:- 项目一:音频信号处理(滤波、增强)- 项目二:图像处理(去噪、边缘检测)- 项目三:DSP综合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4.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基础理论部分:占总课时的1/3,以课本相关章节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dsp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概念,如采样、量化、滤波器设计等。

2. 掌握DSP技术在音频、视频和通信领域的应用,了解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技术特点和要求。

3. 学习DSP相关算法,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数字滤波器设计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基于DSP技术的解决方案。

2. 掌握使用DSP开发工具和软件,如MATLAB、Python等,进行算法仿真和实现。

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项目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对我国在DSP领域取得的成果的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提高其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具备实际工程能力的专业人才。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但对DSP技术的了解相对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DSP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包括采样定理、量化原理、信号的表示与处理等基本概念,参照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讲解DFT的基本原理、性质、应用,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涉及教材第二章。

3. 数字滤波器设计:包括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类型、设计方法、性能分析,参照教材第三章。

4. DSP应用案例分析:分析音频处理、图像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的DSP技术,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dsp课程设计实验

dsp课程设计实验

dsp课程设计实验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DSP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

(2)了解DSP芯片的性能、结构和编程方法。

(3)熟悉信号处理软件工具的使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DSP算法进行信号处理。

(2)具备使用DSP芯片进行程序设计和系统实现的能力。

(3)学会使用信号处理软件工具进行仿真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增强学生对DSP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运用DSP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字信号处理基本理论:采样理论、离散时间信号处理、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2.DSP芯片及其编程:DSP芯片的结构、指令系统、编程方法等。

3.信号处理算法实现:FFT、IIR、FIR滤波器设计及其实现。

4.信号处理软件工具的使用:MATLAB、Simulink等。

5.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语音处理、图像处理、通信系统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实验法:动手实践,提高学生运用DSP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数字信号处理》(郑维民编著)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配置DSP开发板、仿真器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DSP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DSP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DSP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本课程是为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拓展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内容是从应用的角度使学生了解DSP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熟悉DSP芯片的开发工具和使用方法,掌握DSP系统设计和软/硬件开发。

三' 教学内容实验工程一:Code Composer Studio入门(2学时)1.实验属性:验证实验.修读性质:必开2.教学目标:一、掌握Code Composer Studio 2.21的安装和配置步骤过程。

二、了解DSP开发系统和计算机与目标系统的连接方法。

三、了解Code Composer Studio 2.21软件的操作环境和基本功能,了解TMS320C55xx软件开发过程。

⑴ 学习创立工程和管理工程的方法。

⑵ 了解基本的编译和调试功能。

⑶学习使用观察窗口。

(4)了解图形功能的使用。

4.实验内容设置Code Composer Studio 2.21在硬件仿真(Emulator)方式下运行i.启动Code Composer Studio 2.21创立工程:ii.编辑修改工程中的文件:iii.基本调试功能使用观察窗口iv.文件输入/输出图形功能简介v.退出CCSo实验工程二:编写一个以C语言为基础的DSP程序(2学时)1.实验属性:验证实验.修读性质:必开2.教学目标:一、学习用标准C语言编制程序;了解常用的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组成局部。

二、学习编制连接命令文件,并用来控制代码的连接。

三、学会建立和改变map文件,以及利用它观察DSP内存使用情况的方法。

四、熟悉使用软件仿真方式调试程序。

3.实验内容设置Code Composer Studio 2.21在软件仿真(Emulator)方式下运行i.启动Code Composer Studio 2.21创立工程:ii.设置工程文件:iii.编辑输入源程序编译源文件、下载可执行程序iv.翻开观察窗口观察程序运行结果v.内存映像文件对照观察map文件和cmd文件的内容vi.改变内存分配退出 CCSo实验工程三:DSP数据存取(4学时)1.实验属性:验证实验2,修读性质:必开3.教学目标:一、了解TMS320VC5509A的内部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及指令寻址方式。

DSP实验课 程 教 案标准版

DSP实验课 程 教 案标准版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DSP技术实验任课教师:成利香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班级:电子1103,通信1101教学时间:2013—2014 学年第 2 学期湖南工学院课程基本信息一基础实验:CCS 的使用与简单应用程序的调试1.1 实验目的1. 熟悉CCS 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工程的生成方法;2. 熟悉SEED-DEC5416 实验环境;3. 掌握CCS 集成开发环境的调试方法;1.2 实验内容1. DSP源文件的建立;2. DSP程序工程文件的建立;3. 学习使用CCS集成开发工具的调试工具;1.3 实验知识背景1.3.1 CCS 简介S 提供了配置、建立、调试、跟踪和分析程序的工具,它便于实时、嵌入式信号处理程序的编制和测试,它能够加速开发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CCS提供了基本的代码生成工具,它们具有一系列的调试、分析能力。

CCS 支持如下所示的开发周期的所有阶段。

S窗口介绍1.3.2 CCS 常用文件介绍使用CCS时,经常遇见下述扩展名文件:1. project.mak: CCS使用的工程文件2. program.c: C程序源文件3. program.asm: 汇编程序源文件4. filename.h: C程序的头文件,包含DSP/BIOS API模块的头文件5. filename.lib: 库文件6. project.cmd: 连接命令文件7. program.obj: 由源文件编译或汇编而得的目标文件8. program.out: (经完整的编译、汇编以及连接的)可执行文件9. project.wks: 存储环境设置信息的工作区文件保存配置文件时将产生下列文件:1. programcfg.cmd: 连接器命令文件2. programcfg.h54: 汇编头文件3. programcfg.s54: 汇编源文件1.3.3 CCS 常用指令简介1.设置断点。

将光标放置在需要设置断点的程序行前,选择Debug→Breakpoints,即完成可一个断点的设置。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安排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安排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安排
每个班的实验课时为14学时
[班级] 通信工程05级1班
[时间] 第9周~第11周的周一下午第6,7节,第13周~第16周的周一下午第8,9节[指导教师] 宋立锋,姚震
[班级] 通信工程05级2班
[时间] 第9周~第11周的周一下午第8,9节,第13周~第16周的周一下午第6,7节[指导教师] 宋立锋,姚震
[班级] 通信工程05级3班
[时间] 第9周~第11周的周二上午第1,2节,第12周的周一下午第6,7节,第14周~第16周的周二上午第3,4节
[指导教师] 宋立锋,叶隆
[班级] 通信工程05级4班
[时间] 第9周~第11周的周二上午第3,4节,第12周的周一下午第8,9节,第14周~第16周的周二上午第1,2节
[指导教师] 宋立锋,叶隆
[班级] 通信工程05级5班
[时间] 第9周~第10周的周一上午第3,4节,第12周的周一上午第1,2节,第12~13周的周二上午第3,4节,第15~第16周的周一上午第1,2节
[指导教师] 宋立锋,叶隆
[班级] 通信工程05级6班
[时间] 第11周~第13周的周一上午第3,4节,第12~13周的周二上午第1,2节,第15~第16周的周一上午第3,4节
[指导教师] 宋立锋,叶隆
这样的时间安排用下面的表格再次显示
通信工程05级1班
通信工程05级2班
通信工程05级3班
通信工程05级4班
通信工程
05级5班
通信工程05级6班。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DSP原理与应用实验学 时:16学时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执 笔 人:夏振华审 订 人:李永全一、实验目的与任务DSP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简称,是一种专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单片机。

本课程属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仪器、自动化等专业的选修课,供高年级学生选修。

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DSP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获得DSP开发与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在通过理论教学学习了DSP的结构体系与基本原理以后,必须配合一些典型的DSP实验才能使学生加深对DSP软、硬件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学会DSP的开发工具的使用,了解DSP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开发过程,为今后从事DSP的开发与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实验性质备注序号实验项目学时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必做选做1 CCS的使用与DSP开发环境4 √√2 在片外设的使用(定时器和串行口)4 √√3 FIR,IIR数字滤波实验4 √√4 综合实验(语音数据采集、处理)4 √√5 数据采集及FFT处理实验4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实验一:CCS的使用与DSP开发环境(4学时)1.目的要求学习安装CCS开发环境及参数配置;熟悉CCS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工程的生成方法;熟悉SEED-DEC5416实验环境;掌握CCS工程的调试方法。

2.方法原理参考实验指导书。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DSP实验箱、仿真器、PC机。

4.掌握要点能利用CCS建立DSP工程,学会利用CCS进行DSP开发的全过程。

5.实验内容工程的建立,源文件的编写,编译、汇编、链接、调试和运行,最后查看程序运行结果是否正确。

实验二:在片外设的使用(定时器和串行口)(4学时)1.目的要求了解DSP汇编程序和C程序的构成;了解DSP程序中“段”的含义;熟悉DSP的中断的运用方法;掌握定时器和串口McBSP等在片外设的设置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年秋电子信息类实验课安排表201209 星期 时段 日期 组别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0.13 星期六 9:00-11:30 和10电本-1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0.13 星期六 13:30-16:00 和10电本-2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1.11 星期日 9:00-11:30 和10电本-1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1.11 星期日 13:30-16:00 和10电本-2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1.25 星期日 9:00-11:30 和10电本-1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1.25 星期日 13:30-16:00 和10电本-2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2.1 星期六 9:00-11:30 和10电本-1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2.1 星期六 13:30-16:00 和10电本-2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2.8 星期六 9:00-11:30 和10电本-1 10电科本、10电信本1、2 12.8 星期六 13:30-16:00 和10电本-2
教师 余华梁 余华梁 余华梁 余华梁 余华梁 余华梁 余华梁 余华梁 余华梁 余华梁
课程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原理
备注(备用实验 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目 场地 箔式应变片和半导 体应变片实验 A302 箔式应变片和半导 体应变片实验 A302 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 A302 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 A302 热敏电阻测温实验 A302 热敏电阻测温实验 A302 光纤位移传感器 光纤位移传感器 A302 A302
电容式传感器特性 A302 电容式传感器特性 A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