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单元检测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训练卷 (一) 教师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题--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4题)1.镍镉电池是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L 为小灯泡,K1、K2为开关,a、b为直流电源的两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断开K2、合上K1,镍镉电池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电能B.断开K1、合上K2,电极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B发生氧化反应过程中,溶液中KOH浓度不变D.镍镉二次电池的总反应式:Cd+ 2NiOOH+2H2O 放电充电Cd(OH)2+2Ni(OH)22.将二氧化碳通过电化学方法转化成燃料(原理如图所示),为碳化学品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替代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电源的负极B.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的pH值会显著变大C .Cu 电极上产生C 2H 4的反应为:2CO 2+12H ++12e -=C 2H 4+4H 2OD .导线中每通过2mol 电子时,就能得到1molCO3.肼(H 2NNH 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断裂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 为942、O=O 为500、N-H 为391,则形成1 mol N-N 所需的能量(kJ) 是A .194B .391C .154D .6584.半导体工业用石英砂作原料通过三个重要反应生产单质硅: 2SiO (s ,石英砂)()+2C s =Si (s ,粗硅)()+2CO g -11ΔH =+682.44kJ mol ⋅Si(s ,粗硅)()()24+2Cl g =SiCl l -12ΔH =-657.01kJ mol ⋅()()()42SiCl l +2Mg s 2MgCl s +Si =(s ,纯硅)-13ΔH =-625.63kJ mol ⋅ 用石英砂生产1.00kg 纯硅放出的热量为 A .21.44kJB .21435.71kJC .600.20kJD .1965.10kJ5.已知煤炭的燃烧热为393.5kJ/mol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0kJ/mol 。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检测(附答案)

化学鲁科版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3.某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Zn+2MnO2+2NH4Cl(aq)===2MnO(OH)(s)+[Zn(NH3)2]Cl2(aq),其正极反应式是( )。
2NH +2e-===2MnO(OH)+2NH3A.2MnO2+4B.Zn-2e-===Zn2+C.[Zn(NH3)2]2++2e-===Zn+2NH3D.Mn4++e-===Mn3+4.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于氧化反应或同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5.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 Δ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6.(2011·安徽高考)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式为Ag +Cl --e -===AgClB .每生成1 mol Na 2Mn 5O 10转移2 mol 电子C .Na +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 是还原产物7.已知:①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②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
高中化学 同步单元测AB卷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9年科幻片《流浪地球》中有个画面,冰原上是身穿“核电池全密封加热服”的人类,一旦被卸下核电池,人类就被冻僵,该装置提供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A.化学能B.生物质能C.动能D.热能【答案】D【解析】由“核电池全密封加热服”可知,该装置提供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故选D。
2.(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
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A.煤的汽化与液化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C.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D.将煤块粉碎【答案】B【解析】A.将煤汽化与液化,得到的产品燃烧热值高,无污染,可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A不选;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会带走产生的热量,不能提高燃料效率,故B可选;C.将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C不选;D.将煤粉粉碎,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故D不选。
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等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不是放热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因此生成物总能量不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反应速率的快慢与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故B错误;C、盖斯定律: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故C正确;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因此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生成HCl的△H相等,D错误。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卷2021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已知反应CH4(g)+2O2(g)===CO2(g)+2H2O(g)为放热反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B.甲烷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C.断开反应物中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反应产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D.该反应发生断裂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2.LiOH常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工业上常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是电源的负极B. 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C.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D.每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就有0.1 mol阳离子通过交换膜进入阴极区3.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K与N连接时,X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B. K与N连接时,X为氯化钠,石墨电极反应:2H++2e-===H2↑C. K与M连接时,X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D. K与M连接时,X为氯化钠,石墨电极反应:4OH--4e-===2H2O+O2↑4.某化学学习小组学习电化学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装置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上电键后,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甲池移动B.合上电键后,丙池为电镀银的电镀池C.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丙池中溶液的pH增大D.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当丙池中生成标准状况下560 mL气体时,丁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2.9 g 固体5.已知: HCN(aq)+NaOH(aq)===NaCN(aq)+H2O(l)ΔH=-12.1 kJ·mol-1;HCl(aq )+NaOH(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A.-69.4 kJ·mol-1B.-45.2 kJ·mol-1C. 45.2 kJ·mol-1D. 69.4 kJ·mol-16.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 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题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假设使用Y-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的电源,铜片质量变化128g,则Y一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20%)_______________L
四、实验题
19.实验室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有__。
参考答案
1.B 2.B3.D 4.A 5.D6.D 7.D8.C9.C 10.B11.C12.D13.C 14.C
15.低稳定吸热图2
16.CH3OH-6e-+8OH-=CO +6H2O4OH--4e-=2H2O+O2↑降低280mL
17.正 负正
18. 酸NH4++H2O NH3•H2O+H+SO32-+Cl2+H2O=SO42-+2H++2Cl-O2+2H2O+4e-=4OH-112
A.碳纳米管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
B.放电时,Zn2+移向MnO2膜
C.充电时,电池的阳极反应为MnOOH+e-=MnO2+ OH-
D.有机高聚物的单体 中含有碳碳双键
12.我国科学家开发设计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利用如图II装置可实现:H2S+O2=H2O2+S↓。已知甲池中有如图I的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Sn片电极的电极反应式:2CO2+H2O+2e-=HCOO-+HCO
11.某柔性屏手机的柔性电池以碳纳米管作电极材料,以吸收ZnSO4溶液的有机高聚物作固态电解质,其电池总反应为MnO2+ Zn+(1+ )H2O+ ZnSO4 MnOOH+ ZnSO4[Zn(OH)2]3·xH2O.其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图2是有机高聚物的结构片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018-2019第一学期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一轮复习测试及参考答案及解释

2018-2019第一学期山东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反应与能量一轮复习测试一、单选题1.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产物是B. 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 水是生成物,且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2.图象常作为描述化学过程的一种方法,在化学中大量运用.下列有关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V L 的氨水中滴加某种浓度的盐酸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B. 表示与的可逆反应,时刻条件的改变可能是压强C. 表示一个气体总休积减小的可逆反应中,压强与反应速率的关系D. 表示某种放热反应,反应热为3.NH3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左图;研究发现在以Fe2O3为主的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还原NO为吸热反应B. 过程Ⅰ中断裂非极性键C. 过程Ⅱ中NO 为氧化剂,为还原剂D. 脱硝的总反应为:4.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 若有被氧化,则被还原的的物质的量为 molC. 每生成1 mol ,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 molD. 是氧化剂,与是还原剂5.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斜,正交B. 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C. 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 表示断裂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B.C.D.二、计算题7.已知下面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90.36kJ•mol-1H2(g)+O2(g)=H2O(g)△H=-241.8kJ•mol-1H2(g)+O2(g)=H2O(l)△H=-285.8k 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在101kPa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求放出的热量.8.I、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混有少量NaCl),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来解释下列事实。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单元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HCl 气体被氧气氧化的能量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H 0∆>、S 0∆<B .该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222242Cl H O O HCl c c K c c ⨯=⨯C .用E 表示键能,则该反应()()()()H Cl O O 2Cl Cl 4H O H E E E E ∆=∆+=-+———D .反应()()()()2224HCl g O g 2Cl g 2H O g +=+ 1124.4kJ mol H -∆>-⋅2.下图为一种多硫化物一空气二次电池的原理示意图,其中a 和b 为惰性电极,池内各室溶液可往复利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充电时,a 接外电源的负极,作阴极B .充电时,b 电极附近溶液碱性减弱C .放电时,a 电极反应为2-2242S -2e =S --D .放电时,b 电极反应为-+-2O +4e +2H =2OH3.Fe 3O 4中含有亚铁离子、铁离子,分别表示为Fe(II)、Fe(III),以Fe 3O 4/Pd 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H 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2NO -,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 降低。
B .反应过程中2NO -被Fe(II)还原为N 2C .Pd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e 2H -+-=D .Fe(II)与Fe(III)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Cu 2+(aq)+Zn(s)=Zn 2+(aq)+Cu(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 是Zn ,Y 溶液中含有Cu 2+B .外电路中的电子由X 电极流向Cu 电极C .Cu 电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 .溶液中Zn 2+由甲池移向乙池5.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废水,可实现碳氮联合转化。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B. 1 mol 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C. 1 mol H2燃烧生成水时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D.相同条件下,1 mol 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值相等2.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2H2(g)+O2(g),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煤气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D.电能是一级能源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已知3.6 g碳在6.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了X kJ热量。
已知碳完全燃烧的焓变ΔH=﹣Y kJ•mol−1,则l 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ΔH为() kJ•mol−1。
A.﹣YB.﹣(10X﹣Y)C.﹣(5X﹣0.5Y)D. +(10X﹣Y)4.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①田间焚烧秸秆 ①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 ①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5.我们今天使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电能、生物质能等,下列对这些能源分类正确的是()A.地热能、电能、生物质能都是“一次能源”B.太阳能、地热能、电能都是“二次能源”C.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风能、水能、生物质能都是“可再生能源”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7.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7.3 kJ。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题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题一、单选题1.C(s)+12O2(g)=CO(g)ΔH=-126.4 kJ/mol,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A.1 g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126.4 kJ的热量B.1 g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吸收126.4 kJ的热量C.1 mol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时放出126.4 kJ的热量D.12 g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126.4 kJ的热量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伴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②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③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放热反应不加热就会发生④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状态、物质的量有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易溶于水,尤其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某校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实验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电解Cl2↑+H2↑B.由NaClO2溶液制取0.6 mol ClO2时,至少消耗0.1 mol NCl3C.将产生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器以除去ClO2中的NH3D.溶液X的成分为NaClO3和NaOH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
它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
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有O2放电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B.有H2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正极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7.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X极逐渐变粗,Y极逐渐变细,Z是电解质溶液,则X、Y、Z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A.X是Zn,Y是Cu,Z为稀H2SO4B.X是Cu,Y是Zn,Z为稀H2SO4C.X是Fe,Y是Ag,Z为稀AgNO3溶液D.X是Ag,Y是Fe,Z为稀AgNO3溶液8.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二氧化硫和空气为原料,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路中每通过1 mol 电子,有1 mol H+从a 电极迁移到b 电极B.该电池实现了制备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C.该电池工作时,b 极附近pH 逐渐降低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O2的体积比为2∶19.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周保学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如下图所示的光电催化体系,该体系利用双极膜既能将SO2转化为SO2-4所释放的化学能用于驱动阴极H2O2的高效生成,也可以实现烟气脱SO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反应为:2H++O2+2e-=H2O2B.电解液中有2 个离子交换膜,膜b 为阳离子交换膜,膜a 为阴离子交换膜C.随着反应的进行,阳极区pH 降低D.每生成1 mol SO2-,伴随着1 mol H2O2的生成410.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为反应热大小与途径无关,所以△H1=△H2+△H3B.反应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所以HBr比HCl更稳定C.Cl—Cl键、Br—Br键、I—I键键能依次减小,所以三个反应中过程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减小D .过程III 中△H 3﹤011.用CH 4催化还原NO 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近年高中化学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4(最新整理)

2019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412019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P∶31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CH4·n H2O)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地热能是一种新型能源C.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分成原子D.原子构成分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25.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ΔH>0反应的是( )6.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ΔH=-297。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能量变化能用右图表示的是( )A.生石灰和水的反应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D.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解析:从图象分析,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是吸热反应,只有C是吸热反应。
答案:C2.如图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白磷与红磷充分燃烧,红磷放出的热量多B.红磷比白磷稳定C.白磷转化为红磷是吸热反应D.红磷比白磷更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P4O10解析:依据图象分析,A项,等质量的白磷与红磷充分燃烧,白磷放出的热量多,错误;B项,白磷能量高于红磷,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红磷比白磷稳定,正确;C项,白磷能量高于红磷,白磷转化为红磷是放热反应,错误;D项,白磷能量高于红磷,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白磷比红磷活泼,更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P4O10,错误。
答案:B3.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 (g)ΔH=-a kJ·mol-1。
已知(a、b、c均大于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I—I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C.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和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解析:A项,ΔH=-a kJ·mol-1(a大于零)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I—I键所需能量小于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C项,由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可得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D项,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和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
2019高中化学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1 鲁科版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 ΔH =131.3 kJ·mol -1表示的意义为( )A .碳与水反应吸收131.3 kJ 的热量B .1 mol 碳和1 mol 水反应吸收131.3 kJ 的热量C .1 mol 固态碳与1 mol 水蒸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 kJ 的热量D .固态碳和气态水各1 mol 反应,放出131.3 kJ 的热量解析:选C 。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代表物质的量,且要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C 项正确。
2.氯原子对O 3分解有催化作用:O 3+Cl===ClO +O 2 ΔH 1,ClO +O===Cl +O 2 ΔH 2。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 3+O===2O 2 ΔH 。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O 3+O===2O 2的ΔH =E 1-E 3B .O 3+O===2O 2是吸热反应C .ΔH =ΔH 1+ΔH 2D .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解析:选C 。
反应O 3+O===2O 2的ΔH =E 3-E 2,故A 错;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 错;雷雨天气时的闪电会使反应3O 2===2O 3发生,臭氧可以再生,D 错。
3.按装置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图中x 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量,则y 轴不可能表示的是( )A .Ag +物质的量浓度B .NO -3物质的量浓度C .溶液的pHD .银棒的质量解析:选D 。
利用电解原理,阳极:Ag -e -===Ag +,银棒质量减小;阴极:Ag ++e -===Ag ,铁棒质量增加,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故D 项符合题意。
4.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 2S(g)+32O 2(g)===SO 2(g)+H 2O(g)ΔH 1 2H 2S(g)+SO 2(g)===32S 2(g)+2H 2O(g)ΔH 2 H 2S(g)+12O 2(g)===S(g)+H 2O(g)ΔH 3 2S(g)===S 2(g)ΔH 4则ΔH 4的正确表达式为( )A .ΔH 4=23(ΔH 1+ΔH 2-3ΔH 3) B .ΔH 4=23(3ΔH 3-ΔH 1-ΔH 2) C .ΔH 4=32(ΔH 1+ΔH 2-3ΔH 3) D .ΔH 4=32(ΔH 1-ΔH 2-3ΔH 3) 解析:选A 。
(参考)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试

(参考)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试(参考)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试1.已知:H2O(g)═H2O(l)△H1=﹣Q1kJ•mol﹣1(Q1>0)C2H5OH(g)═C2H5OH(l)△H2=﹣Q2kJ•mol﹣1(Q2>0)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 ﹣1(Q3>0)依据盖斯定律,若使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 Q1+Q2+Q3 B. 0.5(Q1+Q2+Q3)C. 0.5Q1﹣1.5Q2+0.5Q3 D. 1.5Q1﹣0.5Q2+0.5Q3【答案】D.【解析】①H2O(g)═H2O(l)△H1=﹣Q1kJ•mol﹣1(Q1>0),②C2H5OH (g)═C2H5OH(l)△H2=﹣Q2kJ•mol﹣1(Q2>0),③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1(Q3>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3﹣②+③得C2H5OH(l)+3O2(g)═2CO2(g)+3H2O(l)△H=(﹣3Q1+Q2﹣Q3)kJ/mol,即1mol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则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0.5×(3Q1﹣Q2+Q3)kJ=(1.5Q1﹣0.5Q2+0.5Q3)kJ,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2需消耗 5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O2(g)===4CO2(g)+5H2O(g)的ΔH为2 / 173 / 17A .+8Q kJ·mol-1B . -16Q kJ·mol-1C .-8Q kJ·mol-1D . +16Q kJ·mol-1【答案】B【解析】KOH 的物质的量为n (KOH )=c×V=0.1L×5mol/L=0.5mol,2KOH+CO2═K2CO3+H2O,根据钾离子守恒,故n (K2CO3)=0.5mol×=0.25mol,根据碳元素守恒由n (CO2)=n (K2CO3)=0.25mol ,2C4H10+13O28CO2+10H2O 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丁烷的物质的量为n (C4H10)=0.25mol×=mol,即 mol 丁烷放出的热量大小为QkJ ,故1mol 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kJ×=16QkJ,则此条件下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4H10(g )+O2(g )═4CO2(g )+5H2O(l )△H=-16Q kJ •mol-1.−−−→点燃1161161116m o l m o l 1323.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是A .ΔH1=ΔH2=ΔH3=ΔH4B .ΔH1+ΔH2=ΔH3+ΔH4C .ΔH1+ΔH2+ΔH3=ΔH4 D.ΔH1=ΔH2+ΔH3+ΔH4【答案】D【解析】A→B、B→C、C→D、A→D 四个反应的△H 不可能相同,故A 错误;△H3+△H4是B→D 的△H,用B→A→D 的△H 表示应为△H1-△H2故B 错误;从反应方向分析,△H4应等于△H1-△H2-△H3,故C 错误;D 、从反应方向和盖斯定律可知A→D 的△H 就是A→B→C→D 的△H 的和,即△H1=△H2+△H3+△H4.4.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 O2(g)=SO2(g)+H2O(g) △H12H2S(g)+SO2(g)= S2(g)+2H2O(g) △H2H2S(g)+ 1/2O2(g)=S(g)+H2O(g) △H32S(g) =S2(g) △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A.△H4=(△H1+△H2-3△H3) B.△H4= (3△H3-△H1-△H2)C.△H4=(△H1+△H2+3△H3)D.△H4=(△H1-△H2-3△H3)【答案】A【解析】根据目标方程式,把方程式3反写,计量数乘以2;把方程2乘以;把方程1乘以;然后三、者相加;即-△H3×2+△H2×+△H1×=(△H1+△H2-3△H3).5.已知:CH3CH2CH2CH3(g)+6.5 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1(CH3)2CHCH3(g)+6.5 O2(g)―→4CO2(g)+5H2O(l) ΔH=-2 86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4 / 175 / 1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2H2O(l)=2H2(g)+O2(g);△H1=+571.6kJ/mol,②2H2(g)+O2(g)=2H2O(g);△H2=-483.6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2H2O(l)=2H2O(g);△H3=+88KJ/mol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当1g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热2.44KJ;所以②③正确.7.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 ΔH=2(a-b-c)kJ·mol-1B.N2(g)+3H2(g)=2NH3(g) ΔH=2(b-a)kJ·mol-1C.N2(g)+H2(g)=NH3(l) ΔH=(b+c-a)kJ·mol-1D.N2(g)+H2(g)=NH3(g) ΔH=(a+b)kJ·mol-1【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molN2(g)+molH2(g)的能量为akJ,1molNH3(g)的能量为bkJ,所以N2(g)+H2(g)=NH3(g);△H=(a-b)kJ/mol,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l)放出的热量为ckJ,所以有:N2(g)+H2(g)=NH3(l);△H=(a-b-c)kJ/mol,即:N2(g)+3H2(g)=2NH3(1);△H=2(a-b-c)kJ•mol-1.8.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ΔH12H2(g)+O2(g)===2H2O(g) ΔH2 C(s)+ O2(g)===CO2(g) ΔH36 / 17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ΔH为( )A.12ΔH3+5ΔH2-2ΔH1 B.2ΔH1-5ΔH2-12ΔH3C.12ΔH3-5ΔH2-2ΔH1 D.ΔH1-5ΔH2-12ΔH3【答案】A【解析】已知: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②2H2(g)+O2(g)═2H2O(g)△H2③C(s)+O2(g)═CO2(g)△H3由盖斯定律:5×②+12×③-2×①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5△H2-2△H1,故A项正确。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选修4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训练卷(一)学生版

化 学(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Cl 35.5 K 39 Cu 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的是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2.我国燃煤锅炉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A .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B .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 2)的形成C .提高煤炭的热值,从而放出更多的热量D .使燃料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3.已知:2H 2(g) + O 2(g)=2H 2O(g),1mol H 2完全反应放出热量241.8 kJ ,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则H -H 的键能为(拆开1mol 化学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叫做键能) A .413kJ·mol -1 B .557kJ·mol -1 C .221.6kJ·mol -1 D .436kJ·mol -1 4.为了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A .①②③⑤⑥ B .③④⑥ C .③④⑤⑥ D .全部 5.根据图的能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2(g)+B 2(g)=2AB(g)是一个放热反应 B .2mol AB(g)的总能量大于1mol A 2(g)和1mol B 2(g)的能量之和 C .1mol A 2(g)和1mol B 2(g)的能量之和为a kJ·mol −1 D .2AB(g)═A 2(g)+B 2(g) ΔH =(a ﹣b )kJ·mol −1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2NO 2=O 2+2NO ΔH =+116.2kJ/mol (反应热) B .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3kJ/mol (中和热) C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g) ΔH =﹣1367.0 kJ/mol (燃烧热) D .S(s)+O 2(g)=SO 2(g) ΔH =﹣296.8 kJ/mol (反应热) 7.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 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 1、E 2、E 3、E 4表示活化能)。
2018——2019学年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测试(检测题目)

2018——2019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测试(检测题目)一、选择题1.(2018·江西玉山一中月考)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节能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B.“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C.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D.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答案 B2.已知2SO 2(g)+O2(g)2SO3(g)ΔH=-196.64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S(s)在纯氧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B.1个SO2和1个O2分子储存的能量之和大于1个SO3分子C.1 L SO2(g)完全反应生成1 L SO3(g),放出98.32 kJ热量D.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少上述反应放出的热量答案 B3.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S(s)ΔH>0D.H 2(g)+I2(g)2HI(g)ΔH>0答案 A4.合成气(CO和H2)是目前化工常用的原料,下面是用甲烷制备合成气的两种方法:①CH 4(g)+H2O(g)CO(g)+3H2(g)ΔH1=+216 kJ·mol-1;②2CH4(g)+O2(g)===2CO(g)+4H2(g)ΔH2=-72 kJ·mol-1。
其中一个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1表示2CH4(g)+O2(g)===2CO(g)+4H2(g)的活化能B.E 2表示CH4(g)+H2O(g)CO(g)+3H2(g)的活化能C.该图示为反应②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D.一般情况下,加入催化剂,既能降低E1,也能降低E2,但不能改变E1与E2的差值答案 D5.表中是环己烯()、环己二烯()与H2完全加成时的热效应。
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化学模块检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236

模块检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和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棉、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答案解析油脂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次氯酸的结构式:——.乙醇的结构简式:.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答案解析次氯酸的结构式为——,错误;乙醇的结构简式为,为乙醇的分子式,错误;硫离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原子之间为单键,主链有个碳原子,氢原子数为个,符合丙烷的结构,正确。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①酸性:>> ②最高正化合价:>>③稳定性:>> ④还原性:>.①②④ .②③④.①②③ .全部都正确答案解析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所以酸性:>>,正确;②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氧无最高正价、氟无正价,所以最高正价:>>,正确;③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稳定性:>>,正确;④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错误。
.(·泰州月考)高温条件下,和反应生成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条件下,的还原性弱于.参与反应转移××个电子.实验室进行该反应时常加入作催化剂答案解析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图像不符,错误;和反应生成和,作还原剂,是还原产物,所以的还原性强于,错误;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从+价降低到价,所以反应中每消耗转移××个电子,正确;铝热反应中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反应中不是催化剂,错误。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单元试卷精品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单元试卷精品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W 、X 、Y 、Z 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
已知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 和Ne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 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为0;Z 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 >ZB .化合物XZW 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C .对应简单离子半径:W >XD .Y 的氧化物能与Z 或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W 的质子数是8,所以W 是O 元素;X 、Y 、Z 属于第三周期元素,X 的原子半径最大,所以X 是Na 元素;Y 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为0,所以Y 是Si 元素;Z 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则Z 是Cl 元素。
A 、Z 的非金属性比Y 强,所以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错误;B 、NaClO 中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周期;C 、W 与X 的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核电荷数小的离子半径大,W>X ,周期;D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与高氯酸溶液反应,错误,答案选BC 。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物质性质判断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几种:NH 4+、A13+、Mg 2+、CO 32―、Cl 一、SO 42―,为确认溶液组成,现取100 mL 分成三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沉淀0.58 g ,同时收集到气体0.03 mol(设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3)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 2溶液(盐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6.99 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化 学(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P ∶31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冰”(CH 4·n H 2O )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 .地热能是一种新型能源C .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D .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解析】 A 项,“可燃冰”含碳元素,水不含碳元素,根据元素守恒知,水不能变为油;C 项,乙醇属于可再生燃料;D 项,石油和煤属于不可再生燃料。
【答案】 B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 .会产生新的物质 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 化学反应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有能量变化,不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如H 2(g)+Cl 2(g)===2HCl(g)。
【答案】 C3.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分子拆分成原子D .原子构成分子【解析】 原子形成分子过程为新化学键形成过程,一定释放能量。
【答案】 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B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C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D .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解析】 A 项,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B 项,热化学方程式中,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表示25 ℃,101 KPa ;D 项,化合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如C +CO 2=====高温2CO 为吸热反应。
【答案】 C5.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ΔH >0反应的是()【解析】 ΔH >0表示吸热反应,即反应物总焓低于生成物总焓。
【答案】 A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6.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ΔH=-297.23 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1B.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C.32 g 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D.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解析】32 g S(g)比32 g S(s)所具的能量高,故32 g 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
【答案】 C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吸收热量131.3 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收热量131.3 kJ【解析】依据反应热的概念,反应热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物质的量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mol-1,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 mol 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 的热量,特别要指明水的状态。
【答案】 C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解析】A项,焓变不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项,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ΔH>0;D项,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总焓可能高于或低于生成物总焓。
【答案】 C9.已知H2(g)+Br2(g)===2HBr(g)ΔH,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该反应的ΔH为()A.109 kJ·mol-1B.260 kJ·mol-1C.-109 kJ·mol-1D.-260 kJ·mol-1【解析】ΔH=436 kJ·mol-1+193 kJ·mol-1-369 kJ·mol-1×2=-109 kJ·mol-1。
【答案】 C10.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H+(aq)+OH-(aq) ===H2O(l)ΔH=-57.3 kJ·mol-1分别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1>ΔH2>ΔH3B.ΔH2<ΔH1<ΔH3C.ΔH1=ΔH2=ΔH3D.ΔH1>ΔH3>ΔH2【解析】放出热量大小关系为:②>③=57.3 kJ>①,故ΔH大小关系为:①>③>②,即ΔH1>ΔH3>ΔH2。
【答案】 D11.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E2可表示形成新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C.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1-E2D.加入催化剂可同等程度的降低E1、E2,ΔH不变【解析】 A 项,由图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故为吸热反应;B 项,E 2表示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C 项,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E 2-E 1>0;D 项,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故ΔH 不变。
【答案】 D12.根据反应:S(s)+O 2(g)===SO 2(g) ΔH =a kJ·mol -1(a =-297.2)。
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 .S(s)在O 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S(g)+O 2(g)===SO 2(g) ΔH =b kJ·mol -1,则a >bC .1 mol SO 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 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 .16 g 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148.6 kJ 的热量【解析】 A 项,该反应的ΔH <0,故为放热反应;B 项,S(s) ===S(g) ΔH >0,故|b |>|a |,则b <a <0;C 项,据能量守恒可知 :1 mol SO 2(g)的能量+a kJ =1 mol S(s)的能量+1 mol O 2(g)的能量,可知正确;D 项,硫燃烧放出热量,故错误。
【答案】 D13.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Q 1 kJ·mol -12H 2(g)+O 2(g)===2H 2O(g) ΔH =-Q 2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Q 3 kJ·mol -1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0.4 Q 1+0.05 Q 3)kJB .(0.4 Q 1+0.05 Q 2)kJC .(0.4 Q 1+0.1 Q 3)kJD .(0.4 Q 1+0.1 Q 2)kJ【解析】 n (混)=11.2 L 22.4 L·mol -1=0.5 mol ,n (CH 4)=0.5 mol×45=0.4 mol ,n (H 2)=0.5 mol×15 =0.1 mol ,0.4 mol CH 4完全燃烧放出热量0.4 Q 1 kJ ,0.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H 2O(l)放出0.05 Q 3 kJ 热量。
【答案】 A14.已知25 ℃、101 kPa 条件下:(1)4Al(s)+3O 2(g)===2Al 2O 3(s) ΔH =-2 834.9 kJ·mol -1(2)4Al(s)+2O 3(g)===2Al 2O 3(s) ΔH =-3 119.1 kJ·mol -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B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高,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C .O 3比O 2稳定,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D .O 2比O 3稳定,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2)-(1)得2O 3(g)===3O 2(g) ΔH =-284.2 kJ·mol -1,等质量的O 2能量低。
【答案】 A1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2H 2O(l)===2H 2(g)+O 2(g) ΔH 1=+571.6 kJ·mol -1②2H 2(g)+O 2(g)===2H 2O(g) ΔH 2=-483.6 kJ·mol -1当1 g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其热量变化为( ) ①放出 ②吸收 ③2.44 kJ ④4.88 kJ ⑤88 kJ A .②⑤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解析】①+②2可得H 2O(l)===H 2O(g) ΔH =+44 kJ·mol -1,则1 g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吸收的热量为44 kJ18≈2.44 kJ 。
【答案】 D16.H 2、CO 、CH 3OH 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285.8 kJ·mol -1、282.5 kJ·mol -1、726.7 kJ·m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