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核常见问题分析yxw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
施工图审查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审查施工图纸,避免设计中存在
的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项目进度。
在施工图审查中,经常会发现建筑设计方案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建筑师需要重视。
1. 建筑材料不合适: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其选择必须要符合规范要求和
使用环境。
在施工图审查中,经常会发现建筑设计方案中选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如强度
不足、不耐候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2. 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主要负责建筑体系的
设计。
在施工图审查中,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主要包括结构稳定性不足、缺乏承载力、结构受力不均等。
3. 设计尺寸不符合规范:建筑设计方案的尺寸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否则可能会影
响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
设计尺寸不符合规范的问题包括构件尺寸超标、不符合负荷要求
的尺寸等。
4. 空间设计不合理:一个完美的建筑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用户的舒适和安全需求,因此,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品质和使用价值。
在施工图审核中,常见的空间设
计不合理的问题包括地下室设计不规范、房间尺寸不足、公共区域设计不合理等。
5. 消防安全不够:消防安全是建筑工程中必须要重视的因素之一,在施工图审核中,如果设计方案存在消防安全方面的问题,必须及时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1. 缺乏详细的施工工艺:在施工图设计中缺乏详细的施工工艺,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浪费和延误。
对策是应该在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施工工艺,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2. 不合理的构造设计:在施工图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构造设计,比如在某些区域的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无法施工。
对策是应该在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的难度和安全性,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未考虑施工中的限制因素:在施工图设计中,往往没有考虑到施工中的限制因素,比如交通、环境、物资等因素,导致施工周期延长、费用增加等问题。
对策是在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实际施工条件,尽可能地减少限制因素的影响。
4. 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在施工图设计中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导致设计和施工之间存在误差和差异。
对策是加强设计和施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设计的实施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5. 不考虑施工节能环保要求:在施工图设计中,往往没有考虑到施工节能环保要求,导致施工过程中浪费能源和资源。
对策是在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的节能环保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
一、建筑结构问题
1. 结构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梁柱截面尺寸过小或过大、开间跨度超过规范限定、楼板厚度不足等。
2. 结构布置不合理,如柱子设置不当、楼梯位置不合理、楼板及悬挑设计存在风险等。
3. 设计荷载与实际需求不符,如荷载计算不准确、地震及风荷载计算不合理等。
二、建筑材料问题
1. 材料选择不合理,如使用次等材料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
2. 材料使用不当,如管道施工过程中弯折过度、管道接口不严密等。
三、建筑设备问题
1. 设备位置设置不当,如电缆走线布置混乱、通风设备位置选择不合理等。
2. 设备选型不当,如使用功率不符合实际需求的空调、电梯负载过大等。
四、建筑安全问题
1. 消防设计缺陷,如消防通道设置不合理、消防水源不足等。
2. 疏散通道设计不当,如疏散门位置不合理、避难层设置不合理等。
五、建筑节能问题
1. 外墙保温隔热设计不合理,如保温层厚度不足、保温材料选择不合适等。
2. 采光设计不合理,如窗户数目过少、窗户尺寸过小等。
六、建筑施工工艺问题
1. 现场施工方法不合理,如搭设脚手架不规范、混凝土浇注操作不当等。
2. 施工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如钢筋数量计算错误、砌墙砖砌筑误差过大等。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主要涉及建筑结构、材料、设备、安全、节能和施
工工艺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现和纠正,可以确保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施工图审查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通过审查施工图可以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1. 结构设计问题在施工图审查中,结构设计是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
常见的结构设计问题包括梁柱连接处存在缺失、阳台和楼板设计不合理、楼梯结构不满足安全要求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建议:设计单位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合理设计结构连接部位,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设备安装问题施工图中的设备安装设计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例如空调、电梯、给排水等设备在设计安装位置和方式上存在不合理和不规范的情况,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建议:设计单位在进行设备安装设计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和通风通道,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 防水隔热问题防水和隔热是建筑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在施工图审查中常常会发现防水和隔热设计存在缺陷的情况。
例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选择不合理、屋面防水材料不符合规范等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照明和通风问题照明和通风是建筑的基本功能,而在施工图审查中常常会发现照明和通风设计存在问题。
例如照明设计不充分、通风设备设计不合理等情况都可能会影响建筑的使用舒适性和健康性。
5. 绿化和景观设计问题在施工图审查中也常常会发现绿化和景观设计存在问题。
例如绿化植物选择不合理、景观设计与建筑不协调等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建筑的美观和环境效果。
建议:设计单位在进行绿化和景观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的风格和环境要求进行设计,选择符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保证建筑的美观和环境效果。
在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有很多,需要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和协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的问题与思考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的问题与思考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安全和整体工程的成败。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施工图审查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出解决的方法和路径。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考。
一、施工图审查中的问题分析1. 施工图设计不规范在实际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常常会出现施工图设计不规范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设计图纸错误、不符合规范标准、设计内容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设计不规范往往会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增加工程的风险和成本。
2. 审查标准不一致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人员的审查标准不一致,也会导致施工图审查中存在问题。
某些地区审查标准较为宽松,而在另一些地区则较为严格,这就会导致工程在不同地区的审查结果有所不同,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困扰。
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频繁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业主需求变化、设计单位理解不清等原因所致,但是频繁的设计变更不仅会增加工程的成本,也会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
4. 缺乏专业审查人员有些地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的专业人员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审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这样就会导致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存在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针对施工图设计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规范设计流程、强化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
设计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建立健全的设计制度和流程,确保设计质量。
针对审查标准不一致的问题,需要加强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统一审查标准和要求。
建立统一的审查标准体系,将其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中,提高工程审查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避免频繁的设计变更对工程造成影响。
业主在确定设计方案之前应充分考虑工程需求,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
分析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审查中的常见问题

分析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审查中的常见问题本文笔者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审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1、建筑结构基础施工图设计问题对于建设在边坡或者斜坡附近的建筑物来说,没有对其稳定性进行验算。
而当其侧面设有地下室时,在开展主体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相关压力的影响做出全面的分析,并对建筑结构的抗滑,抗倾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而当地下水过浅或者其他情况导致建筑结构的地下构筑物具有上浮情况时,也没有对其做出应有的抗浮验算;在桩的基础设计过程中,仅仅依据竖向荷载实行布桩工作,而没有对在弯矩作用下台部边桩的反力进行验算。
尤其是在框剪结构中,其剪力墙结构的核心弯矩以及建立对建筑基础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影响,而这在设计过程中是不能够遗漏的。
而对于部分水位较高的剪力墙或者地下室来说,还应当对其是否具有抗拔力进行验算。
2、建筑上部结构施工图设计问题2.1、在对施工图审查的过程中,对其实际配筋情况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但是却非常繁杂的工作。
为了对审查周期进行保证,作为审查人员往往不能够对其中所有的构件都完成核对,这就使其只能够通过抽查的方式对其检验。
但是作为施工图的设计人员来说,其在整改的过程中却只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单个构件问题修改,而剩余没有抽查到的构件的配筋情况就没有做到认真的核对。
2.2、在对楼面荷载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荷载计算遗漏、材料不符合要求以及截面尺寸出入较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却恰恰出现在很多建筑结构的审查过程之中。
发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相關结构专业以及建筑专业人员之间没有良好的配合,并且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以及后续的审核过程中都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
而当这种问题出现之后,则只能通过重新计算的方式对其整改。
2.3、在部分建筑结构对屋面板的配筋量进行电算时,在没有对跨度情况以及截面尺寸细致分析的情况下就对其开展分析工作,并盲目的统一按照一定的标准以及条件对其进行计算,就会使得后续建筑结构部分的边梁处出现钢筋增多的问题,而使得支座板面以及板跨中的配筋数量不足。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讨论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讨论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讨论1、什么样的结构专业施工图才算完整?答:一套完整的结构专业施工图除满足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外,还要满足以下条件:(1) 是指导施工的设计文件,施工单位和监理能按照图纸准确地实现工程师的设计意图。
(2) 让审查工程师能明白无误的了解与结构设计相关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在设计总说明中注明风荷载和雪荷载的取值、场地土的类别、抗震设防烈度等。
(3) 让业主明白该楼房在使用期间的注意事项:如在设计总说明中注明“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楼面允许的装修荷载”等。
2、现阶段结构专业在施工图审查中的把握尺度是什么?答: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的目的就是保证房屋结构在设计寿命内的安全性,对结构的经济性一般没有要求。
例如: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本应是四级而设计人为提高到三级,这是允许的。
但是反过来,如果抗震等级本应是三级的框架而设计定为四级则是违反了强条。
3、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结构设计总说明是整套施工图的纲领性文件,该部分违反强条的概率占总数的70~80%,所以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常易出现的问题是漏写或错写了以下内容:(1) 设计使用年限(一般是50年)GB50068-2001: 1.0.5(强条)(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般是二级)GB50068-2001:1.0.8(强条)(3) 基础设计等级(甲、乙、丙级)GB50007-2002: 3.0.1桩基安全等级(一、二、三级)〔一般≥20层为一级〕JGJ94-94 :3.3.3(4) 肇庆市的设防烈度为6度。
GB50011-2001: 1.0.2、1.0.4(强条)医院,学校提高一级。
(5)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一般为丙类一般商住楼)GB50011-2001: 3.1.1(强条)(6) 建筑的场地类别(Ⅰ、Ⅱ、Ⅲ、Ⅳ类)―――根据地质资料确定GB50011-2001: 4.1.6(强条)(7) 楼、屋面设计荷载―――根据建施工图具体使用功能确定GB50009-2001:4.1.1 4.3.1(强条)①应注意二次装修荷载。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审图所肖振忠一、基本理念问题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设计依据及结构计算要求应分别按《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1年版)》第3.2.2及第3。
2。
3条执行,并应特别注意,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有些设计人不加分析判断就生搬套用计算结果,甚至直接采用计算机出图并疏于校对审核,笔者认为这是设计理念上的肤浅与盲从,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有很大风险的,设计中应予以杜绝。
二、结构的规则性问题规则性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多层结构也应注意结构的规则性,有些设计者认为只有高层结构才应注意结构的规则性而忽略多层结构,这是不正确的。
《抗规》表3。
4.3—1及表3.4.3-2分别列举的三平三竖不规则类型,设计人员应认真熟悉.达到其中一至两项的应为不规则结构,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达到三项(或两项且其中一项很严重)时应为特别不规则,此时若是高层结构即应列入超限审查范畴,如是多层,也不能忽略,应按《抗规》3。
4.4-3条规定专门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另外,结构规则性应该从方案阶段就介入和关注,这阶段能够改善是事半功倍的.三、关于双向地震与偶然偏心偶然偏心,在《高规》中出现两次,一次是4。
3.3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言外之意就是双向地震与偶然偏心可以不同时考虑。
另一次是3.4。
5条,规定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这意味着,高层位移和承载力计算时都应考虑偶然偏心。
双向地震,《抗规》5。
1。
1—3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我们审查中在尺度把握上的标准是,在规定水平力偶偏下(多层可以不计偶偏),多数层位移比超过1。
3时,应计入双向地震影响,因为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这也只是一种参考尺度。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摘要:本文结合笔者设计单位的情况及个人的设计经验,列举结构专业在施工图审查中经常发现的某些关于结构计算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结构;审查;施工图1.关于荷载输入的问题1.1 遗漏梁、柱上荷载在用计算机进行荷载输入时,有时会出现荷载遗漏的情况,比如墙体、雨蓬、水箱、外天沟积水等作用在梁上的线荷载,轻钢装饰构架作用在框架柱上的集中荷载等。
出现漏荷载的原因除了专业配合问题外,也有设计人员疏忽的原因,在节点较密、梁段较短时更容易发生。
在施工图审查发现后,要求设计人员将荷载补充完全后重新计算,并仔细核对计算结果,以保证构件不会因为漏掉的荷载而出现承载力不足。
1.2 卫生间荷载取值不足卫生间的荷载输入值需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一般住宅、宿舍、宾馆等的套内卫间面积较小,有明确的板下沉及填料要求,这部分的恒、活荷载较容易控制,一般不会出错。
可是,对教学楼、医院等公共建筑的、隔墙局部布置较密的公共厕所,荷载取值就容易出现问题。
按照《荷载规范》,应将这些隔墙荷载折算成等效活荷载按实际输入,而且不应小于1.0kN/m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中的有关规定有分隔的蹲厕公共卫生间,也可将活荷载取为8.0kN/m 2,在这个值已经考虑了填料、隔墙等的重量。
因为恒、活荷载的组合系数是不同的,个人认为填料还是应该单独分出来按恒荷载输入更合理。
1.3楼梯间活荷载取值偏小楼梯间荷载不分情况统一按2.0kN/m 2,荷载规范有明确的要求对于多层住宅可按2.0kN/m 2考虑,其他应按3.5kN/m 2考虑。
1.4少算二次装修荷载现在的房地产项目,除楼、电梯间等公共部分外,绝大部分的住宅均为初装修,结构设计人员在荷载取值时,应留有业主进行二次装修的荷载,并在设计义件中明确其限值,以保证结构安全。
就楼面荷载取值而言,在房屋交给业主的时候.钢筋混凝土楼板面上,一般应该有2O~30mm的水泥砂浆层,楼板下应有20mm左右的顶棚抹灰层,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二次装修的面荷载,这才是最后输入的恒荷载值。
结构专业常见审图问题

、结构说明1、关于说明中的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问题:结构楼面标高应为建筑楼面标高减建筑面层厚度,不应简单说明为建筑标高同结构标高,应看建筑大样来定;如果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结构面处,则说明建筑所注楼面标高为结构标高,此时应注意建筑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建筑标注应考虑建筑层厚度的影响,建筑标注高度=安全高度+建筑面层厚度(一般为50mm),门洞标注高度=门洞高度+建筑面层厚度,这样建筑尺寸比较零碎,一般建筑设计者不这样做;一般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建筑完成面处而门窗洞口顶标高线在结构面处,这样结构楼面标高=建筑楼面标高-建筑面层厚度,控制楼面梁高=建筑标注尺寸-建筑面层厚度;如果建筑大样图中的楼面标高线在建筑完成面处,而结构设计说又是结构标高同建筑标高,就大错特错,不但建筑与结构矛盾,而且会产生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不够,门洞高度也少了一个建筑面层厚度,造成施工中的极大困惑,有经验的施工方做门洞过梁时会将门洞标高调整过来(有时是无心的,其并不知道错误,只是在控制过梁安装高度时按建筑门窗大样图的指示从楼面向上丈量,结果是歪打正着),但此时如果门洞上是楼面梁时就无法调整而造成门承包厂家要改矮门,如果此时门承包厂家未注意则将造成返工,有幸的是门框是先安装的,门承包厂家只是切除一点门框高度,然后工厂按现场实际加工门扇,从而避免了矛盾,但栏板、栏杆、窗台的安全高度问题或窗的高度问题就没有幸运,如果是施工方按建筑大样的指引从楼面向上丈量控制栏板、栏杆、窗台的高度则会造成窗高小了的问题,如果是施工方从上向下丈量控制窗高则窗台高度就小了,只要验收人员认真注意一点,工程将通不过验收,但幸运的是施工方在施工栏板、栏杆时是按建筑大样的指引从楼面向上丈量控制栏板、栏杆的高度的,而施工窗台位置时施工方是从上向下丈量控制窗高的,而验收人员一般注意的是栏板、栏杆的安全高度,这样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真是幸运儿!但其标注系统是有原则性错误的。
施工图设计审图常见问题分析

施工图设计审图常见问题分析前言施工图设计审图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审查,可以发现和排除潜在的设计缺陷,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审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问题一: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在施工图设计审图过程中,审图人员首先需要确认的是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相关的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通常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标准》等文献。
在审查施工图设计时,需要将纸面设计与标准逐一比对,以确认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问题二: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安全规定?除了需要符合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之外,施工图设计还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
例如,在设计高层建筑时,需要满足相关的防火和防震要求;在设计游泳馆等公共场所时,需要考虑人员疏散和安全出口等因素。
审图人员需要确认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问题三: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地形和环境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条件对施工图设计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设计地下室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深度和周围建筑的影响等因素;在设计水库大坝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和水位变化等因素。
审图人员需要确认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相关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可靠性。
问题四: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建筑工程的施工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
例如,在设计建筑外墙时,需要考虑外墙材料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在设计建筑供暖系统时,需要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审图人员需要确认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审图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安全规定、地形和环境条件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等。
审图人员需要审查纸面设计,以确认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和规定,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疑难问题解答

构造专业施工图审查旳疑难问题解答1.基础规范第8.5.10条中“桩端如下存在软弱土层”,这个“软弱土层”是指该规范第7.1.1条所列旳“软弱地基”还是指相对持力层旳“相对软弱土层”?答:应为“相对软弱土层”。
2.抗震规范阐明对丙类设防旳建筑,地基液化等级为轻微时“亦可不采用措施”,与否可以认为桩端放在这一层也可以不采用其他措施?答:由于桩端旳受力机理与浅基础不一样,桩端持力层不应为液化土层。
3.抗震规范第4.4.5条“液化土中桩旳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如下符合所有消除液化沉陷所规定旳深度,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似,箍筋应加密。
”该条文怎样理解?预应力管桩箍筋怎样加密?答:“符合所有消除液化沉陷所规定旳深度”即应满足该规范第4.3.7条旳规定:桩端伸入液化深度如下稳定土层中旳长度(不包括桩尖),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不不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适宜不不小于1.5m。
“其纵向钢筋应与桩顶部相似,箍筋应加密”是为了保证桩在液化土层中及软、硬土交界面旳抗剪、抗弯强度。
按省标(闽02G119)生产旳管桩,箍筋最大间距为100mm,构造上已满足规定,如计算需要更强旳箍筋,可规定厂家生产时另行配置。
4.桩基静载试验,施工前旳试桩数可否合并计算?有些工程只规定桩基施工前做桩基静载试验而未规定施工完毕后旳工程桩也要做,与否可行?答:“施工完毕后旳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查。
”这是强制性条文,规范规定复杂地质条件下(设计等级为甲、乙级)旳工程桩竖向承载力旳检查宜采用静荷载试验,因此一般状况下,施工后旳工程桩应进行静载试验,施工前后试验桩数可合并计算。
5.大直径嵌岩桩无法进行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时,应怎样处理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值和桩基检查问题?答:02规范对嵌岩桩旳设计进行了简化,对于嵌入完整和较完整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层中旳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值计算只计端阻略去了侧阻。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

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业的不断壮大,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施工图审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结构设计问题1.1 结构设计不合理在施工图审查中,最常见的结构设计问题就是设计不合理。
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设计计算不准确、结构设计理念不完善、结构设计方案不科学等方面,这样的结构设计问题往往会给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
另外一个常见的结构设计问题是结构构件设计不符合要求。
在实际的施工图审查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结构构件设计不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技术标准的情况,这就需要及时予以纠正并重新设计。
在施工图审查中还会出现一些结构连接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导致结构连接设计不当,对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二、建筑材料问题2.1 使用不合格材料在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之一就是使用不合格材料。
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中使用了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建筑材料,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2 建筑材料型号选择不当另外一个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是建筑材料型号选择不当。
在实际的施工图审查中,有时会发现建筑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材料型号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或者选择了过于昂贵的建筑材料,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3 建筑材料使用量计算不准确3.1 设备选择不当在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之一是设备选择不当。
这种问题表现在建筑设计人员在选择设备时没有考虑到实际需求,导致选择了不合适的设备,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3.2 设备安装位置不合理3.3 设备连接方式设计不当四、其他问题4.1 火灾安全设计4.2 绿色环保设计4.3 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建筑设计问题主要包括结构设计问题、建筑材料问题、建筑设备问题、火灾安全设计、绿色环保设计、施工工艺问题等。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讲解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讲解施工图审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目的是确保施工图绘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但是,对于很多业主和建筑师来说,施工图审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其中存在许多常见问题。
本文将对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讲解。
问题一:图纸不齐全在施工图审查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图纸不齐全。
这是指施工图中缺少必要的图纸文件或文件不全。
如果施工图中缺少必要的图纸文件,那么后续的施工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例如,如果施工图中缺少结构图文件,那么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就无法保证。
解决方法: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业主和建筑师应该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尽可能考虑到这些文件的要求。
同时,在提交施工图时,应确保所有必要的图纸文件已经齐全。
问题二:图纸不符合规范标准施工图应该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这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然而,在施工图审查中,常会出现图纸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导致审查工作效率变低,审查周期变长,给建筑施工带来风险。
解决方法: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业主和建筑师应该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明确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在设计过程中切实遵循这些要求。
另外,施工图在交付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符合规范和标准。
问题三:符号不规范在施工图中,符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传达大量的信息。
然而,在施工图审查中,经常会出现符号不规范的问题,例如符号大小不统一、使用错误等。
解决方法:在施工图设计中,符号应该使用规范的符号,符号大小应该统一,并应该对符号使用进行仔细核对。
同时,施工图应该经过专业的审查师进行审核,确保符号使用符合规范。
问题四:施工图纸版与任务书不一致在每个施工图任务中,都有明确的施工图纸版和任务书,这些任务书是确保施工图纸质量和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图设计中,常会出现施工图纸版与任务书不一致的情况。
解决方法: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业主和建筑师应该在施工图的设计初期就清楚任务书中的要求,并在设计过程中严守任务书中的要求。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摘要:本文简要分析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并以加强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措施作为切入点,对建立明确的审查流程、确保合规性、加强审查人员培训以及公开透明审查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构设计;施工图审查;规范标准引言: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和合规性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常见问题,不仅会识别这些问题,还会提供解决方案和措施,以加强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的效率和质量。
1.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1.1设计不符合规范和标准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设计不符合规范和标准。
这包括设计文档未充分遵循当地建筑规范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可能涉及荷载计算不准确、结构配置不合理、材料规格不符合要求等方面的不合规性。
进而可能导致建筑物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增加了工程施工和维护的风险。
1.2审查人员缺乏专业水平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审查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
这意味着审查人员可能不具备必要的结构工程知识和经验,难以深入理解和准确评估施工图纸,从而可能忽略关键的细节、设计不合规或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审查的有效性和建筑工程的质量。
1.3审查流程缺乏透明性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审查流程缺乏透明性。
这意味着审查过程可能不够明确、公开或标准化,审查人员的决策和评估过程未能充分被记录或传达给相关利益方。
缺乏透明性可能导致设计团队和建设者难以理解审查进展,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也可能增加不确定性,使得审查的一致性和公正性受到威胁。
2.加强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措施2.1建立明确的审查流程建立明确的审查流程是加强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的关键措施之一[1]。
这一措施旨在确保审查过程有序、一致、透明,并且能够全面评估施工图纸,以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和合规性标准。
首先,明确的审查流程需要定义审查的各个阶段和步骤。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常见问题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的常见问题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中的常见问题1. 常见的违反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问题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地方有关技术政策文件的规定。
在设计文件审查中常发现有下列问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将面临处罚问题):1.1 未按勘察成果设计问题:国务院2000年1月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设计单位应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
施工图审查中发现有些工程设计时的参数取值与勘察报告不符,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础和支护结构的计算参数、地下水位等。
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设计人员根据个人的经验确定设计参数,且未与勘察单位协调调整补充相关资料,设计人员以为勘察报告中的设计参数不合理时,应与勘察单位协调,对勘察报告进行修改。
最常见问题的是设计所采用的地下水位与勘察结果不符,按照勘察结果抗浮或者地下室底板算不下来的时候自己假设一个水位进行计算,水位取值一定要经过勘察单位核实确认。
1.2 采用指定产品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57条规定“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但有些结构施工图设计中的砼外加剂、建筑构配件却指定了生产厂家或者供应商(如在图中注明采用某某厂生产的UEA、某某厂生产结构胶、采用某种牌号的铝型材等,装修工程和加固工程设计图中出现该问题的机会较多)。
1.3 地基基础设计问题:桩型及其施工工艺的选择应与实际环境、地质条件相适应,应考虑挤土、振动、噪音可能对周边造成的影响,符合环保、施工安全的有关要求。
具体规定详见省厅文件《福建省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政策公告》(闽建科〔2002〕46号)规定,不符合该文规定时应进行专门论证并应经有关部门审批(有砂、碎卵石含水层中采用人工挖孔桩的问题较为突出,今年年初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查时就发现有两个工程存在该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施工图审核常见问题汇总及分析一、基础施工图1.柱下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按基础边长乘以高度所得面积来计算。
不妥,应按阶梯形或锥形基础的实际断面面积计算2. 凡双柱独立基础或独立承台(三桩以上)上部配面筋。
不妥,要具体分析上部是否有可能出现拉应力,判断不可能出现拉应力,则不必设上部筋,否则,纯属于浪费。
如变形缝处的双柱基础或承台(三桩以上),一般不需配上部筋。
3. 两桩承台的最小配筋率取0.15%。
不对,两桩承台为梁式承台,应按砼规范满足梁的最小配筋率要求(第8.5.1条)。
4. 两桩承台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问题。
砼规范、地基基础规范、桩基规范等不同规范给出的计算公式有所不同,此问题在此提出,供大家比较和思考,建议采用桩基规范公式( 5.9.14)或( 5.9.12)(均考虑箍筋作用)。
其中(5.9.14)公式适用于柱下两桩承台或剪力墙未满跨布置的墙下两桩承台,(5.9.12)公式适用于剪力墙满跨布置的墙下两桩承台(墙肢长度大于两桩承台的计算跨度)。
对于剪力墙下的两桩承台,当a/h<0(墙已伸入桩支座中)时,可按支座范围的墙所占比例扣除部分均布荷载来计算支座剪力,这样算得的承台尺寸和配筋更为经济。
对于满跨布置的剪力墙下的两桩承台,上面的计算仍然是近似的(个人观点,供参考)。
5. 基础梁什么情况下按框架梁标注配筋当基础梁的一端或两端直接与框架柱或剪力墙相连且梁底高出基础或承台顶面时,应按框架梁标注配筋(JKL),其余情况则按非框架梁标注配筋。
二、柱墙施工图1. 计算及柱施工图中对角柱不加区别。
角柱的最小配筋率较中柱、边柱要大些,若计算中不点角柱,则构造配筋率按中柱考虑,偏小。
未来城A9-3的柱图中就有多处此类错误(按规范角柱Pmin=0.85%,边柱Pmin=0.65%,而多处角柱p<0.85%,不满足要求)。
2. 柱纵筋规格上下层不匹配当柱上下层截面相同,且每边纵筋数量相同时,一般上下层纵筋的直径相差不宜大于两级,否则会导致焊接困难,应尽量避免。
3.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其体积配箍率小于1.2%,不符合高规第6.4.7-3条。
4. 柱平面图或柱表中的柱截面尺寸与计算不符,有的相差较大,表现出设计的不认真、不严肃。
这样的设计要么不安全,要么不经济,要竭力避免。
5. 柱表中箍筋的面积与计算不符,某些层与计算比较偏小,偏于不安全,某些层又偏大较多,不经济。
应仔细对照计算结果进行编写,可适当归并,但同时又要注意经济性。
6. 短肢剪力墙如何判定?1) 短肢墙的判断应以标准层墙厚为依据,对于底层或下部几层由于层高变化和稳定性要求加厚的墙而形成不大于8倍墙厚的剪力墙,按一般墙构造;2) 对于L形、T形、十字形墙肢,只要有一边的墙肢长度大于8倍墙厚,就不是短肢剪力墙;3)当短肢剪力墙的两端与较强的连梁相连(连梁的跨高比不大于2.5且连梁高度不小于400mm)时,按联肢墙考虑,不判定为短肢剪力墙。
4)墙厚不大于300mm;凡墙厚大于300mm的墙,不按短肢墙考虑。
7. 约束边缘构件的½λv区的配筋一般可按以下方式表示: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中标注非阴影区长度( lc ,½λv区),该区域拉筋直径同阴影区,竖向间距200mm,水平间≤200mm,竖向筋同剪力墙分布筋;若非阴影区范围不大于100mm,则可合并到阴影区考虑。
8. 端柱的纵筋与箍筋的构造要求端柱的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及构造要求应同时满足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的要求,取大值考虑。
特别应注意端柱在嵌固端上下层的配筋,应保证下柱每边的配筋面积不小于上柱对应边的1.1倍,此条易忽略。
9. 约束边缘构件配筋的经济性问题1)确定约束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箍率时应按轴压比是否大于0.4分别考虑。
2)在满足配箍率的前提下,可根据墙肢厚度在同一约束边缘构件中用两种不同直径的箍筋。
10. 地下室剪力墙中端柱(柱垛)的设置地下室层周边的边缘构件应结合地下室顶层梁的布置与配筋构造要求设置加强端柱(柱垛),做到能不设者尽量不设(必要时可协商调整顶盖梁的布置),即使设置,亦应在满足轴压比和锚固构造的前提尽量下减小截面尺寸,以减小用钢量。
11. 剪力墙墙肢周边楼板开洞对墙肢稳定的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必要时要加大墙肢厚度,或与建筑等专业协商调整洞口的位置。
三、梁施工图1. 框架梁配筋的问题1)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问题,一般情况还能满足,但有时截面改大了,忘了相应加大配筋,出现不满足的情况。
另外,支座与跨中的最小配筋率要求是不同的,相同条件下,支座较跨中大,详见高规第62页。
2)一级框架,底筋面积小于支座面筋的0.5;二、三级框架底筋面积小于支座面筋的0.3。
此问题在安粮商业部分(为一级框架)的施工图中时有出现。
3)框架梁通长负筋面积不够a.不满足高规6.3.3-2条要求,一、二级框架梁通长负筋面积小于两端支座面积较大值的1/4;b.不满足计算要求,如梁跨中的上部筋面积为12cm2,只配2D25;c.悬臂梁通长负筋不满足相邻跨包络图的要求。
特别是当悬臂梁较长而相邻跨跨度相对较小时,通长负筋数量更应根据包络图确定。
安粮商业的图中就有此类问题。
4)当梁端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加大一级(四级框架若计算为Ø6,则用Ø8;二、三级框架若计算为Ø8,则用Ø10;一级框架若计算为Ø10,则用Ø12),若计算箍筋直径已大于较最小直径,则不需再加大直径。
具体设计中,这一强条很容易忽略。
5)当梁宽为300时,一级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采用3肢箍(高规6.3.5-2条),非加密区则可采用2肢箍。
安粮商业部分的图中非加密区亦为3肢箍,没有必要。
6)框架梁箍筋非加密区的抗剪不够此问题在审图中经常遇到,如下图所示7)超长结构的相应方向框架梁腰筋应按受拉锚固构造,平法中用“N”。
2. 框架梁支座两侧纵筋的匹配问题1)当支座两侧的梁宽不同(相差超过50)时,可根据支座两侧上部的计算配筋值分别配筋,但应使上部纵筋在满足构造净距的前提下尽量拉通布置,实在不能拉通的则分别锚入支座构件中。
也就是说,支座两侧的上部纵筋直径和数量要相互匹配,尽量减少在支座处切断锚固的纵筋数量。
2)当有四根以上的梁相交于一根柱,且至少有两根梁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支座处上部筋的配置要优化。
宜选取支座配筋面积相接近且夹角较大(一般在135°左右)的两根梁将其支座筋尽量贯通,避免各自均锚入柱中的做法,导致施工困难,受力难以保证。
当上述的两根梁编号不同时应特别加以说明。
(安粮商业部分的梁施工图中有很多这种情况)3.剪力墙中框架梁与连梁的区分一般情况下,跨高比大于5时按框架梁构造,跨高比小于或等于5时按连梁构造。
4.悬挑梁按框架梁构造的问题比如,某一级框架梁的悬挑梁截面350X800的支座筋8D25,底筋计算As=8,实配4D25(为面筋的一半),箍筋计算Asv=0.8,实配Ø10@100(4)。
此处配筋不妥,一般按非框架梁构造即可,底筋4D18,箍筋Ø8@100(4)足够。
仅当大悬挑构件在高烈度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其纵筋的锚固按框架梁考虑,参见平法11G101-1中第89页5. 连梁与一般梁腰筋的配置要求的对比连梁:1)一般用墙的水平分布筋兼做连梁的腰筋,间距不大于200mm,在梁高范围内均匀配置。
2)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其两侧腰筋的总面积配筋率不小于0.3%。
3)腰筋在墙中的锚固长度不小于la(laE)且不小于600。
4)在平法标注中用N表示一般梁:1)一般仅当梁腹板高度h w≥450时才配置腰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每侧配筋率不小于bhwX0.1%,最上面一排腰筋到板底的距离可为200mm(参见11G101-1第87页图示,注意与连梁不同)。
2)当梁宽较大时,腰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放松。
3)腰筋的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15d;当兼做侧面受扭纵筋时搭接长度不小于l l(l lE), 锚固长度不小于la(laE)。
平法标注中一般用G表示,抗扭腰筋则用N表示。
6.次梁的配筋问题1)端支座的配筋问题:次梁的端支座计算不点铰,端支座配筋较大,有时还远远大于边跨底筋,有的单跨次梁也出现支座筋接近底筋的情况,这是不妥的。
一般情况下,砼结构现浇楼屋盖中主梁作为次梁的支座时对次梁都有一定的弹性约束,但设计时,为了保证次梁的跨中有足够的受弯承载力,宜在计算时将端支座点铰处理,此时,支座配筋取跨中配筋量的1/4,而上部纵筋在支座的水平锚固长度不小于0.35lab(按铰接构造)。
若按充分利用支座钢筋的抗拉强度考虑,则水平锚固长度不小于0.6lab,图纸中还要特别说明(否则,施工无法区分),而且,由于支座梁宽度有限,即使改用较小直径的钢筋,仍难满足上述构造要求。
2)次梁弯矩调幅的问题:连续次梁宜考虑调幅,以保证在支座出现塑性变形时跨中仍有足够的受弯承载力,同时便于支座的配筋构造,总用钢量也基本不增加,显得经济合理。
若不调幅,支座配筋可能很大(有时两排都配不下),而底筋又较小,为增加安全储备而仅加大底筋则增加总用钢量,不够经济。
3)“扁担”梁的通长负筋不满足包络图或计算配筋的要求,很多施工图中都出现过,容易忽略,所以请特别注意。
4)次梁有较大集中力作用时局部梁段计算Asv超出实际配箍面积,梁抗剪承载力不够,应加大配筋(可局部加大)。
此类问题经常出现,需注意避免。
7. 较复杂的交叉梁系的配筋当局部多种梁交错布置,主次关系不是很明确时,要仔细查看各梁段的配筋值和包络图,以便正确判断支承关系,合理编写梁的跨数和确定支座负筋的切断点,使配筋构造与实际受力状态相符。
8. 梁配筋的优化问题1)一般在满足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梁将上部或下部的第一排筋配够,其次才考虑布置在第二排,再次考虑布置在第三排,这样才能更充分发挥钢筋的整体效率,并且有利于控制梁的裂缝宽度。
如梁宽300,支座负筋配4D20/4D22,不如配2D20+3D22/3D20;又如梁宽250,跨中底筋配3D22/4D22,不如配2D20/4D25;2)截面高度小于400的梁,不宜布置两排纵筋。
有的图中梁200X350,支座配5D16(3/2),甚至300高的梁也配两排筋,不妥。
四、结构平面布置图的问题1.板配筋的表示方法板的新平法表示法(见11G101-1第41页)经过最近一段使用后,大家觉得图面表示不直观,不便于施工,且对于不规则板表示不清,所以还是要求统一用传统的方法,相同底筋可不表示,用文字说明,个别不同的底筋在图中绘出;支座负筋在图中绘出,相同的用编号表示;对双向双层配筋,可文字说明,支座不够时加绘负加短筋。
2. 屋面的结构布置不必跟楼层一样,特别是住宅,楼面布置图中的很多小梁在屋面布置图中可取消,既节省材料,又方便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