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几十几减几(不退位)教案 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5、4、3、2》教案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5、4、3、2》教案分析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5、4、3、2》教案分析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让学生能够选择一种较熟练的方法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练运用“想加算减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1.2过程与方法:通过几个层次的计算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迁移、类推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计算。
2.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工具主题图、课件、数字卡片、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课件动态出示)复习题:(一)口算请一个小组轮流进行口算报答案,其余学生评价。
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计算方法。
(二)填数学生自己完成,记录答案。
同伴交流,分享智慧,全班汇报。
教师:你能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
同伴汇报,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想法。
】探究新知一、例1:(课件出示)例4计算题12-5=11-4=12-4=11-3=12-3=11-2=(一)尝试计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各列,记录在本上。
(二)汇报思考过程1.课件出示的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指名汇报,个别提问计算时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
“破十法”:根据学生语言表征,教师可相应板书算式;“想加算减法”:学生说出会算加法算式的加数,利用减法的关系,得出结果;“熟练直接背出答案”:看到这个算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就能直接说出差是多少;“一个一个数”:从总数里一个一个减,得到结果。
2.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算法,对于“直接背出答案”和“想加算减法”两种方法有相同点,在加法算式中会求一个加数,转化成减法算式就能想到要求的加数现在变成了减数,利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这样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体现简捷。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如下:
教案标题:数字的认识与书写
1.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数字0到10。
②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
2. 教学内容:
①数字0到10的正确读法和书写方法。
②数字的顺序排列。
③比较数字的大小。
3. 教学方法:
①直观教学法:使用数字卡片、数字拼图等辅助教具。
②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字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字的书写。
4. 课堂活动:
①引入新课:通过数字歌曲或快速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②讲解示范:教师展示数字的正确书写方式,并强调每个数字的特点。
③学生练习:学生在田字格纸上练习书写数字,教师巡视指导。
④游戏互动:组织数字排序游戏或大小比较游戏,巩固学生的理解。
⑤总结回顾:全班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5. 作业布置:
①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书写数字,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指出数字。
6. 评估方式:
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书写练习的结果。
②通过小测验或者口头提问来评估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2.能够理解数学运算的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引导学生探讨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 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讲解1.讲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带领学生分析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 课堂练习1.进行课堂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小组合作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定期公开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课后拓展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提供拓展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等活动,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效果评估方法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听讲和举手积极性等;2.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课堂答题、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等;3.反馈家长对孩子数学学习的情况,及时跟进学生学习进展。
六、教学反思1.在导入新知识方面,需要更多地切入学生的生活,结合实际引入课程内容;2.在课堂练习方面,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掘问题;3.在课后拓展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供更多的拓展内容和学习资源。
一年级数学下册几十几减几(不退位)2教案冀教版

专题一、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1.小明看一本书,看了78页,还有20页没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2.妈妈又83元钱,买书用去了30元,还剩多少元钱?3.书架上有36本书,拿走一些,书架上还有9本数,拿走了几本?4.停车场上有45辆车,到了中午少了30辆。
停车场还有几辆车?5.停车场里开走了一些车后还剩12辆,开走了比剩下的多20辆,开走了多少辆?6.小明钓了23条鱼,送给爷爷8条,还剩几条?7.从花上飞走了28只蝴蝶,又飞走了9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8.同学们要做2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9.飞机场上有35架飞机,飞走了8架,现在机场上有飞机多少架?10.学校原有35瓶胶水,又买回9瓶,现在有多少瓶?11.小红种了9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12.小强家有30个苹果,吃了7个,还有多少个?13.小朋友做剪纸,用了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14.汽车总站有54辆汽车,开走了7辆,还有几辆?15.马场上89匹马,又来了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16.商店有45把扇,卖去5把,现在有多少把?17.小青两次画了17个苹果,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18.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28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19.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33个,苹果有4个,梨子有多少个?20.家有21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21.学校要把2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22.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40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23.从车场开走30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24.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24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25.学校体育室有6个足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多少个? _26.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8张椅,下午修了29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27.图书室里有20个女同学,有8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28.明明上午算了22道数学题,下午算了8道,上午比下午多算多少道题?29.动物园里有大猴20只,有小猴30只,小猴比大猴多多少只?30.花园里有兰花40盆,菊花60盆,兰花再种多少盆就和菊花同样多?31.学校有10个足球,26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多少个?32.妈妈买红扣子28个,白扣子10个,黑扣子8个。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3-18减几的退位减法》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者:龙嘉辉
教学内容:50、51页
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口算和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
2.能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3.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用竖式计算加法;
教学难点:懂得“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减起”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者:龙嘉辉
教学内容:52、53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摆小棒计算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理解“个位不够件,从十位借1再减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再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十位数减十位数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数学题目。
2.理解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3.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练习。
教学重点1.掌握十位数减十位数的方法。
2.理解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教学难点1.如何从数学概念层面理解不退位减法。
2.如何在实际计算中避免退位。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操作,并引出不退位减法。
例子:47 - 15 = 322. 学习不退位减法的概念解释什么是不退位减法。
使用以下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45 - 17 = 28 (不退位减法)基本思路就是先把个位数减掉,再用个位数减完后的结果来减十位数。
与借位减法的区别在于,不退位减法不需要退位,可以直接进行计算,更加方便快捷。
3. 讲解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以以下的例子作为说明:例如:58 - 23 = ?步骤如下:1.先用8减3得到个位数2,写在2下面。
2.然后用5减2得到十位数3,写在3上面。
3.将得到的结果28填在空白处即可。
4. 在练习中巩固知识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道练习题目,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
例如:1.85 - 24 = ?2.73 - 48 = ?3.64 - 37 = ?5. 课堂互动老师邀请一些学生到讲台来,让他们展示自己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能力,并且进行点评。
6. 课后习题给予学生一些练习册上的题目作为作业,并督促他们认真完成。
总结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掌握这种方法可以在实际计算中让我们省去了退位的时候的麻烦,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团队合作的技巧,并在课堂互动中展示了自己的计算能力。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题目描述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数学问题,而且这道题目不需要进行退位处理。
学习目标•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意识到减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加深对减法的认识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和基本概念学习内容1.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对于50−7的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解法来求解:首先,圈出被减数(50)的个位数字(0),在它的上方写出十位数字(5);然后,再将减数(7)的个位数字(7)写在被减数的下面,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个位开始计算横向的减法运算了,如下所示:5 0 4 0- 7 - 3---- ------接下来,我们用竖式计算法来逐个计算每个数字位的数学运算,从个位数字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5 0 4 0- 7 - 3---- ------3 7因此,50−7=43。
2. 减法运算的本质和基本概念减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来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差值,它可以表示为“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
减法的本质是指在数集中的减法替代群(Abelian群),其运算有以下三条基本性质:•结合律:(a−b)−c=a−(b−c)•交换律:a−b=−(b−a)•分配律:a(b−c)=ab−ac减法的基本概念包括被减数、减数和差三个概念。
其中,被减数是指要被减去的数,减数则是表示要减掉的数,而差则是指被减数和减数之间的差值。
因此,减法运算本质上是一种“取”操作,即从被减数中“取走”减数所代表的元素,得到其它元素的过程。
学习过程步骤一:导入问题•请同学们看看这道数学算式:50−7,请问它的答案是多少呢?步骤二:学习解法•请自己思考一下这道题目应该怎样求解?•辅助同学思考出圈出被减数(50)的个位数字(0),在它的上方写出十位数字(5);•再将减数(7)的个位数字(7)写在被减数的下面,进行逐个数字位的计算,并借位处理。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熟练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探究新知(1)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将被减数和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减,如果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则从前一位借1当10,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3. 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出示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提高练习出示一些稍微复杂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延伸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略)五、教学反思(略)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根据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材编写,适用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怎样通过拆分法来减法小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几》教案

怎样通过拆分法来减法小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几》教案本文将介绍小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几》教案中的一种减法运算方法——拆分法。
一、前置知识点在学习拆分法之前,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个位数的加减法;2、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加减法。
二、什么是拆分法拆分法是一种便于小学生掌握的减法运算方法。
它指的是将一个两位数的减法题,先拆分为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减法,然后逐步求解。
拆分法使减法运算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三、拆分法的步骤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拆分法的步骤:1、观察题目,先看看被减数和减数有多少位数。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可以在个位数较小的数字前补0,使得两个数位数相同。
例如:17-8=?这道题目需要将17拆分为10和7,然后逐一计算。
2、将被减数和减数的个位数进行减法运算,得出个位差。
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需要借位,即先从十位上借1,然后将1拆分到个位上,使得个位数大于等于减数的个位数。
例如:17-8=?· 17的个位数是7,8的个位数是8。
由于7小于8,所以需要从十位上借1。
· 将借来的1拆分到个位上,此时被减数的个位数为7+10=17。
· 17-8=9,即个位差为9。
3、将被减数和减数的十位数进行减法运算,得出十位差。
若被减数的十位数小于减数的十位数,还需要从百位上借1。
如果只有一位数,则不用进行计算。
例如:17-8=?· 17的十位数为1,8的十位数为0,因此十位差为1。
4、将个位差和十位差合并,即可得到最终的答案。
例如:17-8=9,所以最终的答案为9。
四、案例分析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15-8=?· 将15拆分为10和5。
· 进行个位数运算:5-8=?· 由于5小于8,需要从十位上借1,将1拆分到个位上,使得个位数大于等于8,即5+10=15。
· 现在,计算个位数差:15-8=7。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的拆分、组合,运用拆分法、组合法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对试算的数量把握。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将两位数拆分成个位数和十位数;3.学生能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4.学生能够合理理解试算的数量把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两位数的拆分;2.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对试算的数量把握,使计算更为准确。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出示计算题:68 - 5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是否需要退位;若不退位,应如何进行计算?2. 问题探究让学生自行完成一组减法计算题,如:52 - 3 = ?3. 学习新知•步骤1:先将两位数拆分成个位数和十位数,如68可以拆分为60和8。
•步骤2:再将被减数的个位数减去减数,如8 - 5 = 3。
•步骤3:最后将被减数的十位数减去借位的1,如6 - 0 - 1 = 5。
4. 举例演示出示计算题:44 - 6 = ?根据步骤1,将44拆分为40和4;根据步骤2,4 - 6 = -2,需要借位;根据步骤3,对40进行减1的借位操作,得到3。
所以,44 - 6 = 38。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自行完成一组减法计算题,如:89 - 7 =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温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要求1.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2.强调掌握两位数的拆分、组合,运用拆分法、组合法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合理理解试算的数量把握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68 - 5 = ?1. 不需退位,将68拆分为60和8。
2. 8 - 5 = 3。
3. 6 - 0 -1 = 5。
∴ 68 - 5 = 63。
44 - 6 = ?1. 需要退位,将44拆分为40和4。
2. 4 - 6 = -2,需要借位。
数学《十几减几》教案

数学《十几减几》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十几减几》的相关内容,该内容属于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十几减几的概念,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该方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十几减几的含义,明确减法的实际应用。
2. 让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重点:十几减几的计算步骤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挂图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生活实例为例,如:“小明的铅笔盒里有15支铅笔,他给了小红3支,还剩几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十几减几的实际意义。
2. 新课导入(10分钟)详细讲解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计算步骤。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几个典型的例题,如:“134=?”、“167=?”等,引导学生按照计算步骤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十几减几》2. 内容:① 十几减几的含义;② 十几减几的计算步骤;③ 例题及解答过程;④ 随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156=?、189=?、125=?(2)应用题:小华有17个糖果,他给了小芳8个,还剩多少个?2. 答案:(1)9、9、7(2)9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如:破十法、平十法等。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_十几减9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十几减9》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复习准备开火车口算训练:9+5= 9+3= 9+2=9+8= 9+7= 9+6=13-3= 15-10= 17-7=10-9= 10-3= 10-6=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把小猪佩琪请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中。
(观看佩琪一家去野餐动画)师:佩琪一家要去野餐,佩琪和乔治还想购买一些食物,于是它们来到超市(PPT出示购物情境图)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还要再拿几根香肠?草莓味的果冻有几个?)师:你能列出算式吗?为什么用减法?(板书:15-9 17-9)师: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十几减9)今天我们来研究:十几减9(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师:15-9你想怎样算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和同桌说一说。
(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师:谁来介绍你的方法?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想加算减9+6=15 15-9=6(2)连减法15-5=10 10-4=6(3)破十法10-9=1 1+5=6(4)减十加一法15-10=5 5+1=6(5)一个一个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计算过程,并适时用PPT动态演示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法,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喜欢哪种用哪种,只要方便、快捷就行)2、自主计算17-9。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课堂题卡上自主完成17-9,并写出你的想法。
(自主完成后集体交流)师:佩琪一家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的进行了野餐,它们决定去数学乐园看看,我们一起去吧!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1、看图列式。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师精品教案学科组:一年级数学 备课人: 课题: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口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80~83页。
[教学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进行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口算,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借助学具,学会计算方法,理清算理。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小积木块。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出示图1)(1)天空中左边有12只海鸥,右边有3只海鸥,(2)海里左边有15只海鸥,右边有4只,(3)一共有17桶饲料,已经喂了4桶,2.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出示图2)师板书: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还剩下几桶饲料?师对这些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评价。
三、列出算式,理解意义解决“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1.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2.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谁能列出算式?(12+3=)图1图23.能告诉大家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1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四、尝试计算,理解算理1.合作探究,寻找方法,理解算理。
12加3等于多少呢?(出示探究提示)①先自己算一算,画一画或是摆一摆,拨一拨②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内交流3.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学生到讲台展示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算法。
①数一数预设1:数手指:把12记在脑子里,然后伸出三个手指,接着数13、14、15,一共15只海鸥。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通用12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通用12篇)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十几减几”的口算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教学用具:例2小猫钓鱼的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口算式子。
8+69+37+65+813-916-918-915-9a、根据7+6=13这道加法算式列两道减法算式b、刚才大家都算的很熟练,老师想请同学们以15-9为例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十几减9你们都会算了,那如果十几减8、减7、减6、减5呢?你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好吗?导出课题:十几减几(板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花和小白他们俩是一对爱提问题的兄弟,瞧!现在小花就给大家提出了一道问题,想考考大家:“有13条金鱼,花金鱼有5条,黑金鱼有几条?让学生齐读大题,并找学生列式解决。
2、自主思考,探究交流求黑的有几条,算式怎么列?板书算式:13-8=5(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道算式到底该怎么计算呢。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3、交流汇报算法。
谁愿意来汇报?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1)先用10-8=2,2再加个位上的3=5。
那13-5呢?10-5=5,5再加个位上的3=8。
(2)8+5=13,13-8=5。
13-5=8。
师:也可以算出13-5,那也就是说用这个加法可以把这两道减法一起算出来(3)13-3=10,10-5=5。
哦,那你是分两步减。
那13-5呢?13-3=10,10-2=8。
(4)把8看成10,13-10=3,3+2=5。
为什么要加2?(因为原来是减8,我们刚才是减10,多减了2,所以要反过来加2)那-5呢?把5看成10,13-10=3,3+5=8。
5.十几减6、5(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5.十几减6、5(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十几减6、5。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十几减6、5的计算方法。
具体包括13减6、5,14减6、5,15减6、5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十几减6、5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十几减6、5的计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在实际计算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算术卡片,上面写着13、14、15等数字,以及一些小奖品,用来激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的文具盒里有13支铅笔,他拿走了6支,还剩下几支?”让孩子们思考并回答。
接着,我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十几减6、5的计算方法。
我会用算术卡片,一步步地展示如何从13减去6,得到7;如何从13减去5,得到8等等。
在讲解完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孩子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亲自尝试计算14减6、5,15减6、5等。
我会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十几减6、5的计算方法和一些关键的步骤。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十几减6、5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尝试拓展延伸,比如:让孩子们尝试计算十几减7、8、9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助力,让他们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十几减6、5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再次,随堂练习的设计;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
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不退位减法优质教案

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79-80页。
教学提示:生已经学习十几加几以及10以内的减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十几减几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十几减几不退位的算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动手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难点: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若干小木块。
学具准备:若干小木块(或小棒)。
教学过程:。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新湖中心小学袁淑敏【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20以内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与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 80—81页。
【教材分析】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是在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和认识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
因此,指导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算法算理,从而能熟练进行口算,就非常重要。
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倡导算法多样化。
通过分析比较,沟通优化,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善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内在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你想说给大家听吗?(出示情境图)预设:生1:天空中左边有12只海鸥,右边有3只海鸥。
生2:海里左边有15只海鸥,右边有4只海鸥。
生3:箱子里有17桶食物,已经喂了4桶。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叙述很完整。
你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汇报预设:生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生2:还剩下多少桶海鸥食?生3:海里有多少只海鸥?……老师把大家提出的问题整理了一下,课件展示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喂海鸥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既贴近学生,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训练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图,并能提出数学问题,训练学生会提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指导点拨(一) 解答第一个问题: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你能将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编成故事,说给大家听吗?预设:天空中有12只海鸥,又飞来3只,一共有多少只海鸥?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几十几减几(不退位)》课件2013

小猴摘桃
吃了多少 个桃?
我一共采了28 个桃,现在只剩 下6个。
怎样求出吃了 多少个桃?
从28个桃里 去掉剩下的6 个桃。
2 8 - 6 = 22( ? 个)
8-6=2 28-6=22
8个一减6个一
百位十位个位 2 8 2
智慧城堡
加油啊!
找你2元。
付了55元。
一个足球多少元? 55 - 2
= 53(元)
湖边原来有27 只船。
划走了一 些还剩5只。
划走多少只?2ຫໍສະໝຸດ - 5= 22(只)体育室里有29个足球。
借走一 些后,还 剩8个。
借走多少个? 29 - 8
= 21 (个)
一共要栽 35棵花。
还有4棵没 有栽。
已经栽了 多少棵?
35 - 4
= 31(棵)
本课总结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 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其 结果。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并会口算。 2.了解竖式与算理的联系,进一步体会相同 数位对齐的道理 3.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经历 几十减几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算理的建构过 程。 4.培养同学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敢于 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培养同学们仔细、 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冀教版一年下册数学《十几减几》一等奖说课稿

冀教版一年下册数学《十几减几》一等奖说课稿1、冀教版一年下册数学《十几减几》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学生已通过系统的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了基本的思维模式。
教材借助“小猫观鱼”图,引出了:“13-8”和“13-5”两道题目作为《十几减几》的学习重点,并以对话交流的形式展示了多种算法。
纵观教材的设计,其意图十分明显,即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想加做减”的方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基础上的优化。
通过本课的教学,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渗透了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转化思想,为后面学习100以内的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经历“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并掌握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分析问题的思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构想主要运用情境再现、直观演示、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活动,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大胆创新。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在操作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在大量的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归纳算理。
实
践
应
用
学生畅所欲言,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算出得数。
找3名学生到前面去板演,其它同学在本上做。
学生先说出意图,再列式计算。
试一试:
出示:78-5=
69-7=
师:它们的得数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2.同桌间互相交流,表达。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
怎样列式解答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①4个10和6个1减去4个1。
②46-4=42
师:如果用竖式计算的话,怎样列式计算呢?
师:谁到前面给大家列一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归纳出:笔算减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几十几减几(不退位)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并会口算。
2.了解竖式与算理的联系,进一步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经历几十减几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算理的建构过程。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纸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练一练:
1题
教师巡视:
是不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题:
采用游戏车的形式让学生口算。
3题
设计一个“小蜜蜂找家”的活动,看谁能够准确找到。
4题:
出示情境图:
师:认真看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
灵活多样的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
环节学生活动教源自活动设计意图情境
创
设
小强有46张画片,送给小红4张,还剩多少张画片?
(出示情境图)
师:认真看,你想说什么?
创设问题情境,观察图画使学生提出问题。
探
究
与
体
验
1.自己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
2.小组合作,交流,议一议。
3.全班交流,反馈,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1.先想一想,在自己的本上试着列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