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2015届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
14—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2次段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高 二 级语文试题卷命题人: 审题人:说明: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含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鼓乐喧.天 寒暄. 彷徨. 诽谤. 古刹. 刹.车 B .引吭.高歌 伉.俪 觊觎. 龃.龉 载.歌载舞 千载.难逢 C .饥馑.严谨. 瞠.目 驰骋. 审时度.势 度.量 D .虐.待 戏谑. 酣.睡 憨.厚 腥臊. 害臊.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土豪”一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土气的富豪”。
近日有消息称,《牛津词典》编委会关注到了“土豪”这一中国热词,并有望明年将其收入《牛津词典》,此事大快人心....,网友觉得这种“土话”受关注才显得接地气...,但贬低国人的“土豪”收入《牛津词典》,是不是人家处心积虑....丑化中国人的恶意炒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当然,“土豪”一词风行网络本身也值得我们深思:少数富人道德失范..、文化虚无、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等。
A .大快人心 B .接地气 C .处心积虑 D .失范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4 月23 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三联书店韬奋书屋,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读书日”。
B .出租车司机是否应当主动给乘客车票及主动提醒乘客带好随身物品,这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C .广州地铁六号线的建成对于解决金沙洲地区的交通压力,加快萝岗地区的发展,实现中心城区向东、西方向的延伸有重要意义。
D .为了保护被生物学家称为“活化石”的巨滑舌鱼,巴西环境保护部门规定渔民捕杀的巨滑舌鱼的身长至少要达到1.5米。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不会句句都用典故。
而且一般用典故,都是明用,读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个典故。
河南省2015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机密☆2017年1月6日16:30前河南省2015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颀.长稽.核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驾驭.富裕.钟灵毓.秀畅所欲.言C.泥淖.船棹.卓.有成效风姿绰.约D.嗔.怒甄.别文思缜.密日臻.完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坐落识时务关怀备至融会贯通B.养殖结骨眼青出于蓝余音绕粱C.渲染震慑力心弛神往两全奇美D.签暑吓马威义愤填膺短小精悍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人不易,省己亦难。
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说人________难有自知之明。
从某种意义是说,弄不懂自己的人,也就没有一个客观的________去评价别人、________世界。
________先面对真实的自己,认准自己,オ可能去认知别人、看清世界。
如果读人是与他人思想的交流,那么省己则是自我审视的内察,因此要将读人与省己结合起来。
A.更标准度量只有B.很标志衡量只要C.更标志度量只要D.很标准衡量只有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阔别中原二十年,年近半百的他终于踏上了魂牵梦萦的故土,见到了白发苍苍的爹娘,跟情同手足....的同胞兄妹欢聚一堂。
B.“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新的生育高潮即将来临,如何缓解新生人口剧增带来的医疗、教育压力,有关部门需要未雨绸缪....。
C.在新能源客车生产领域,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群策群力....改革创新,攻克大客车无人驾驶技术等世界性难题。
D.在“互联网+”背景下,创客空间、创客马拉松、创客嘉年华等新的教学资源及相关活动形式纳入教育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型小镇建设要挖掘地方文化基因,在保护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和风貌特色的基础上,打造出鲜明的地域风情。
河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笑靥(yàn)瓦砾(lì)霎(shà)时刽(kuài)子手B.嗟(jiē)怨连累(lěi)谛听(dì)汗涔涔(cén)C.绣衾(jīn)奇葩(pā)吁(xū)气哥哥行(háng)D.信笺(jiān)神龛(kān)熨(yùn)平白泠(líng)泠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参差天堑竞豪奢暮霭B.今宵羌管雨林铃故垒C.雨具箫瑟念奴娇芒鞋D.巷陌烽火醉花阴凄残3.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二、默写词句默写(每空2分,共16分)1.,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3.,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竟无语凝噎。
5.念去去,千里烟波,。
6.人生如梦,。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8.,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诗歌鉴赏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015年河南省普通中招考试试卷(语文)及答案word版

2015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 文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A .开辟 /复辟 模具/装模作样 差强人意/参差错落C .给力/供给 呼吁 /长吁短叹 人才济济/扶危济困.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 .恻隐 订书机 顶礼膜拜 默守成规B .宣泄 挡箭牌 开源节流 绵里藏针C .坐落 震摄力 妇孺皆知 开诚布公D .家俱 发祥地 轻歌曼舞 凭心而论3.古诗文默写。
(8 分)(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3)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 , ”赞美 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
“ , ”(《闻王昌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 , 明 月 送 去 了 李 白 对 远 方 朋 友 的 担 忧 和 牵 挂 ; “ , ”(《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 (4 分)(1) 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 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西游记》第七回)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水浒》第十回)(2) 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
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 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 (《安徒生童话》) ②《渔夫和他的妻子》 (《格林童话》)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① 。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 。
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书. . . . . . D .斗争 /挣脱 淳朴/谆谆教诲 忍俊不禁 /襟怀坦白 . . . . . . B .馈赠/崩溃 针灸 /脍炙人口 矫揉造作/骄兵必败 . . . . . .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①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苏轼说:“古文论书者,兼论其平生。
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
”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
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
但是,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作品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等因素也会凸现出来。
所以说书法是一种人文的艺术、人格的艺术也未免不可。
②世上没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项和情感的艺术。
那么,书家的作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
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任。
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艺术的修炼必须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
作为书家,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③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
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性解放为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
河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稔知(rěn)弱冠(guān)舛误(chuǎn)涸辙之鲋(hé)B.星宿(xiù)阴翳(yì)叨扰(tāo)逸兴遄飞(chuán)C.庇佑(pì)央浼(měi)睇眄(miǎn)数见不鲜(shuò)D.矫首(jiǎo)潦水(liǎo)坳堂(ào)气息奄奄(y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遐观逍遥趋之若骛钟鸣鼎食皇天厚土B.遨翔陨落陆海潘江东榆已逝舸舰弥津C.惮烦嘉宾食不果腹结草衔环倚马可待D.祚薄希冀良晨美景盛筵难在唉声叹气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3分)A.清朝初年,几代皇帝励精图治,终于光风霁月,出现了康雍乾盛世。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这两位神交已久的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上萍水相逢之后,又只能各奔东西了。
D.寒蝉与小灰雀不置可否地讥笑鲲鹏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或檀树的树枝,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从去年开始,因全球密集发生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使公众对石油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责任意识产生怀疑。
B.孙杨通过微博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终于实现了参加大运会的多年夙愿,能在开幕式上参加火炬接力,我非常自豪。
”C.据央视报道,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D.“猎鹰”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的重要项目,能让美国根据所面临威胁,从核打击、常规打击和非动能打击中灵活选择威慑方案。
郑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郑州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
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
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
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
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
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高二语文试题-郑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阅读题(共72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措施沈雅婷①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农牧业生产活动引起的对森林、水源及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从远古时期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有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思想。
这种思想,常常是不自觉的、甚至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周代,人们就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活动。
先秦时期,人们对生物资源的保护由不自觉的、模糊的阶段逐渐地发展到自觉的、比较清楚的阶段。
②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
西周政府把对人口居住环境的考察和保护列入了西周的朝政范围。
春秋时期的管仲、战国时的荀子都曾明确提出过保护生物资源的主张。
先秦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唐代不仅把山林川泽、苑圃、打猎作为政府管理的范围,还把城市绿化、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畴,同时还把京兆、河南二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这就从管理范围上超过了先秦时期。
③宋代,特别是北宋,也相当重视生物资源的保护,并注重立法保护,甚至以皇帝下诏令的方式,一再重申保护禁令;同时,还命令州县官吏以至乡长里长之类的基层官吏侦察捕拿违犯禁令的人,可见其认真程度及执法之严。
从宋代起,人们对围湖造田导致蓄泄两误、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已经有所觉察,表明当时的有识之士对新出现的环境问题相当敏感。
明代对山林川泽的保护一直到仁宗时,都承袭前代的有关规定进行管制,而且范围相当广泛。
到仁宗时,为了缓和“工役繁兴,征取稍急”的困难局面,减轻人民负担,就开始放弃或部分放弃了管制措施。
河南郑州市2015年二模语文试题及其答案

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
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
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
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
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
《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
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
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
2015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2015.6)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炮.制/炮.火积累./牵累.忝.列/暴殄.天物B.复辟./辟.邪漂.亮/漂.白弹劾./言简意赅.C.畜.牧/牲畜.症.结/症.候剽.悍/膘.肥体壮D.妥帖./字帖.月晕./晕.车修禊./锲.而不舍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国际政治云谲波诡,各国追求各自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没了底线不讲道义却是令国际社会不耻的。
当遭遇2008年经济危机,国债面临信任困境急需中国支持时,美国也不乏对中国的溢美之辞。
然而,当暴风雨过去,功利主义的心魔再次让美国背信弃义,高调干涉乃至直接介入香港局势。
A.云谲波诡B.无可厚非C.不耻D.溢美之辞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公开指责美国不顾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所应肩负的责任而试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法来解决自身问题的行径。
B.教育部一开始推行汉语四、六级考试,马上就有人质疑:这种考试真能改善“外语热”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弊端吗?C.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为父亲写传记时,他并没有感情用事,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出发,务求真实。
D.现在,微型企业不仅可以享受政府一次性三万元的注册资金补贴,还可以减免十万元税收和十万元贴息贷款的政策扶持。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上个世纪,,有两个不平衡。
第一个不平衡就是中西文化的比例不平衡,,重要的、重点的是西方的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占很小,。
再一个失衡的,就是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失衡,我们强调科技文化,而忽视了人文文化。
,至少第一步能够做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教育里面比重相等;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也能够取得相等,,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
①我们在文化发展中间②甚至于在有的领域里面根本就没有③希望人文文化更受重视④希望21世纪这样一种局面有所改变⑤我们整个的社会文化教育中间A.⑤①②③④B. ①⑤③②④C.⑤①④②③D. ①⑤②④③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庐.墓三年庐:建造房屋 B.以隆.太平之业隆:使兴盛C.明年进.侍读进:进献 D.殆.无虚月殆:几乎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母命□出,乃入南京国子监②已,迁南京国子监祭酒,作《心性图说》□教士③仿《大学衍义补》,作《格物通》,上□朝A.则以于 B.之以于 C.则而且 D.之而且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华/以裨圣学B. 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华/以裨圣学C. 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华以裨圣学D. 夫圣人不以屯否之时/而后亲贤之训/明医不以深锢之疾/而废元气之剂/宜博求修明/先王之道者/日侍文华以裨圣学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湛若水跟从陈献章学习,不乐于追求功名,后来依从母亲命令出仕做官,就到了南京国子监学习。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
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
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
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
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
《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
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
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
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
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
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
郑州一中上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上期中考15届高二语文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虚构是读者获得突围的表演文学虚构创造的可能性世界,能让读者跳出现实的束缚和羁绊,能将自己的平庸状态打破,从而理解自我,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并获得一种精神的突围。
正是与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达吉雅娜、贾宝玉、阿Q等文学形象的交流中,我们陶醉了,为他们的不同自我所同化,从而产生出对自我丰富性的扩展。
文学虚构不可能是脱离现实的、没有拉线的风筝,而是始终走向我们心灵的、超越现实的自我扩展。
所以,通过表演人类各个自我间的联系,我们表现了自我,这样我们能通过文学的表演使自己提升到人类本性的高度。
不同于游戏的“避重就轻”,艺术是“举重若轻”,艺术之轻离不开生命之重。
轻作为一种美学品格,让我们托起了沉重的生活,让我们能更好地面对苦难和邪恶,承担起人文关怀的职责。
文学虚构的双重作用标志着人类表演的需要,它超越了认识的能力。
文学虚构的价值并不是预设的品格,而是人格的充分体现,让读者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即对自由创造的可能性世界的探索。
文学不可能是独立的,它始终与历史、现实和传统相结合。
文学能返回自己的生命之根、人性之本,应该是好的。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生命力的本能宣泄上,恰恰从反面证明了生命力的不足和贫弱。
文学从依附性过渡到独立的过程相当艰难,但真正的文学应该具有独立性。
我们说史铁生的小说《务虚笔记》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因为他不从眼前的现实、传说、过去中再现生活,而是创造了一个可能性世界。
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幸福的,但他们悟出了一个道理:拥有美丽的位置,即使很苦也是幸福。
史铁生立足于可能性,在其中寻找自我。
只有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位置提高到现实之上,他才有真正的自我。
2015郑州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郑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济.南/接济.差.别/差.强人意咀嚼.英华/味同嚼.蜡B.洒.水/哂.笑瑕.疵/闻名遐.迩深恶.痛绝/好逸恶.劳C.累.赘/累.计新鲜./鲜.为人知交口称.赞/称.心如意D.狭隘./溢.出汲.取/岌.岌可危载.歌载舞/风雪载.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彷徨摇控器鳞次栉比如火如荼B.狼藉花露水相形见绌山清水秀C.请贴豆浆机惩前毖后泾渭分明D.祈祷练习簿讳疾忌医号淘大哭3.古诗文默写。
(8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李白在《行路难》中,引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4)春天来了,我们漫步在初春的田野上,读着韩愈《早春呈张十八员外》中“,”的诗句,感受着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意境;读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观赏着春的使者嬉戏追逐的热闹场景。
4.名著阅读。
(4分)(1)吴承恩的《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可以用两个故事来概括: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蕴含着的人生真谛。
(2分)(2)《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主人公阿廖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结合阿廖沙的性格特点,写出他对你的影响。
(2分)5.修改病句。
(2分)郑州市校园文化艺术节已开展多年,对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

河南省郑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
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
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
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
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
《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
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
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
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
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
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卷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1. (2分) (2015高三上·湖州期中)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形体,容貌)尚小。
②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有才华且不拘礼节的样子)。
③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④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不应得到的利益)。
⑤可怜(可惜)辜负好韶光。
⑥莫效此儿形状(样子)。
⑦行为偏僻(偏激,不端正)性乖张。
⑧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疲惫、懒惰)人物。
A . ①②③④⑦B . ②④⑤⑥⑧C . ①③⑤⑥⑦D . ①②④⑥⑧2. (2分)下面划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 始舍于其址B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 . 左右欲刃相如D . 群臣吏民面刺寡人之过者3.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 沛公居山东时B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 . 行李之往来D .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君子生非异也B . 或师焉,或不焉C . 虽有槁暴D . 孰能无惑5. (2分) (2015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A .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贪于财货B . ①晋军函陵②与呼张良与俱去C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D .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若属皆且为所虏6. (2分) (2019高三上·扬州期中) 与下列诗句中包含的传统习俗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②缠彩遥分地,繁光远缀犬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④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A . ①赛龙舟②赏月③祭土神④观花灯B . ①祭土神②观花灯③赛龙舟④赏月C . ①祭土神②赏月③赛龙舟④观花灯D . ①赛龙舟②观花灯③祭土神④赏月7. (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2015届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
语文9.11
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填到横线上与下文衔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天空两颗星星的故事的基础上,注入了人间生活经验和对生活大胆幻想的成分,从而成了现在流传的故事的雏型。
A.由于到南北朝时《牛郎织女》的发展
B.到南北朝时由于《牛郎织女》的发展
C.《牛郎织女》发展到南北朝时
D.《牛郎织女》由于到南北朝时的发展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鱼船勉励针砭时弊厉兵秣马
B.痉孪炫目开门缉盗纷至沓来
C.茅庐窠臼爱不释手众目睽睽
D.俩个馈赠缘木求渔虎视眈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不起,这件事我可办不成,你知道,我是丫环带钥匙呀!还是等我们领导回来再说吧。
B.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C.这些歹徒居然在警察局附近抢劫,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D.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要找个机会给人穿小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片主要演员有古月、卢奇、孙飞虎、刘锡田、谢伟才、孙雏民、傅学诚等演员担纲主演。
B.一批以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具有先进技术装备、高科技开发能力和现代管理技术水平的项目正落户昆山,初步形成了电子资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几大主导产业。
C.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而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D.“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忘不了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甚至发展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亿万观众看多年看滥了,不免生矫情、煽情之疑。
5.下列熟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目前,全球各主要军事强国对隐形军舰的研发,乐此不疲。
B、古语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台独”危害绝中华民族的利益,决不会有出路。
C、个间因由在于美国因其强大、日本则因其狭隘,从来不愿意实践“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之类的箴言对待中国的完全统一。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力度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借机出国外逃,真可谓是与时俱进。
6.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高瞻远瞩怨天忧人鼓噪而进
B.雅俗共赏招摇撞骗喧宾夺主杀一敬百
C.到处传诵梳装打扮心劳日拙计划缜密
D.改弦更张当仁不让恶意诅咒墨守成规
7.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神智神志不清从新重新做人
B、淡泊淡薄名利发愤发奋图强
C、个别各别对待分辨分辨是非
D、费话废话连篇淹没湮没无闻
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巴格达当地时间12月17日凌晨,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发动空袭,巴格达上空顿时炮声
大作,火光四射,地面不断___烟柱。
②由于他多次___劳动纪律,最近受到公司的警告处分。
③随着欧元的启动,欧元将成为一种与美元___的主要货币。
A.升起违犯对峙B.翻起违犯对抗
C.腾起违反抗衡D.滚起违反竞争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号háo 号叫号丧号哭号淘大哭
B.强qiáng 强制强迫强化强词夺理
C.贴tiâ字贴碑贴面贴俯首贴耳
D.累lěi 累计连累累赘危若累卵
10. 下列词语中相同的字读音全不同的一组是:
A.疟子疟疾牲畜畜生
B.殷切殷红伺机伺候
C.监督监生供给给予
D.逮捕逮住勒令勒马
1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哺(pǔ)育对峙(zhì) 面面相觑(qù)
B.模(mú)样歼(qiān)灭广袤(mào)无垠
C.场(cháng)院拓(tuò)片一暴(pù)十寒
D.答(dā)应症(zhēng)结惝(tǎng)恍迷离
1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涵养委靡明枪暗剑一言以蔽之
B.恣肆板画彩声满场人世音书漫寂寥
C.震慑企盼民生凋敝万变不离其宗
D.曝光战栗层层相因与尔同销万古愁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非典”的袭击非但没有使我国人民__ ,反而增强了全国人民万从一心战胜困难的凝聚力。
②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煤矿瓦斯爆炸事件中已有16人遇难,4人失踪,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③是公安机关,任何公共权力部门不应该接受“具有利害关系的企业和个人”任何形式的捐助和馈赠。
A.萎缩抢救不但/也B.畏缩抢救不但/都
C.畏缩营救不单/也D.萎缩营救不单/都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跋扈惘然若失了了无几一言以蔽之
B.椭圆淹没无闻沽名钓誉万变不离其宗
C.睿智沧海一粟风烛残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昏厥老态龙钟转瞬即逝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
15. (本小题满分4分)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对这小说的结尾,谈谈你的感受。
16. (本小题满分4分)
《红楼梦》中袭人与贾宝玉关系那么密切,那么受到贾府主子喜爱,为什么却只是列名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不但次于《正册》,而且次于《副册》?
17. (本小题满分4分)
哈姆雷特》这一著名悲剧有哪几条线索?
18.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威震长坂桥的故事。
19.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红楼梦》中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20. 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
(本小题满分60分)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
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
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
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
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
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要批判地继承”“经验主义要不得”等;
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
“要进行创新”等;
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经验与创新、守旧与创新、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