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对印(讲课用)
小学美术《色彩对印》教案

举例:针对对印技法的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演示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创意发挥的难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问题或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激发创意。至于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整体效果,通过讨论、比较和修改,不断优化作品。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色彩对印的基本概念。色彩对印是一种将颜料涂抹在物体一面,通过压印或对折等方式,在另一面形成相同或镜像图案的技法。它在美术创作和工艺品制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色彩对印在制作T恤图案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色彩对印》这节课后,我深感学生对这一技法的兴趣和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在授课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
1.学生在理论掌握方面:大部分学生能理解色彩对印的基本概念,但对于颜料调配和对印操作的具体步骤,仍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大个别辅导的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技能。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颜料调配和对印操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演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色彩对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色彩对印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颜料调配和对印的基本原理。
小学美术《色彩对印》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色彩对印》教案,基于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神奇的印染》内容进行设计。本节课主要围绕色彩对印这一技法展开,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教学内容包括:
最新1色彩对印(版画基础第一课)教学讲义ppt

舌苔白腻,脉浮—寒湿表证之象
夏感 月受 乘寒 凉湿 饮 冷 ,
配伍意义:
祛 化 香 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湿
君
暑 湿 厚 朴—行气化湿
臣
解和
表 中 白扁豆—健脾和中,渗湿消暑 佐
【附方】
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银花、鲜扁豆、厚朴、连翘。 功效: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兼湿。复感于寒证。
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吹塑板版画:根据吹塑板易刻的特征,通过阴刻和阳刻的技 法,粉印和油印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的版画作品。
纸版画:利用不同纸张的特征,通过剪、撕、揉、刻、贴等 方法做出要表现的形象,在底版上逐层粘贴制成版,通过拓 印、漏印等方法印制出来的作品。
仿铜版画:在纸版画上,运用水粉或丙稀颜料的金色,通过 水粉笔在画面上轻擦出铜板的质感的版画作品。
的事物表现在画纸上吗? • 今天,老师带大家开启不一样的绘画
之旅,带上你的眼睛去认真发现美吧!
一、知识点:
• 教学对象:7-9岁 • 教学材料:黑色卡纸、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桶、抹
布、调色盘 • 教学目的: • 1、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感
受事物的对称美。 • 2、运用对印的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版画,感
受对印画的形式美。 • 3、通过点线面的练习,锻炼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色彩
搭配能力。 • 教学重点: • 1、让学生初步认识对印画的表现形式。 • 2、体验对印带来的肌理效果,感受对称美。 • 3、增强学生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知识点:对印与对称
对称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对称是一种有规则的美!
中国古建筑大都是对称美的形式
君
清 热
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解渴 臣 丝瓜络———清肺透络
色彩对印美术教案范文10篇色彩对印教学设计与反思

色彩对印美术教案范文10篇色彩对印教学设计与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给人带来得视觉效果。
2、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1、夏冬两季的色彩画两幅(图一、图二)2、“我的梦”色彩画两幅(图三、图四)3图画纸、画好画面没画背景的图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以聊天形式引出话题二、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1、出示图一、图二,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冷暖。
师小结:红、黄、橙、绿……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热很暖,所以咱们叫他们暖色;紫、蓝、白……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寒冷,所以叫冷色。
2、出示图三图四,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明暗。
师小结:淡黄、浅绿、天蓝、粉红……这些颜色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明亮、宁静、柔和;深蓝、大红、褐色……这些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暗,很恐怖。
三、巩固色彩的明暗、冷暖请幼儿在自己的油画棒中找一找那些是冷色,那些是暖色?“文章。
出自快思老。
师教。
案网。
”那些颜色明亮,那些颜色灰暗?四、尝试用色彩来表现“心情”或“感受”1、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感受。
2、师提出要求,幼儿创作;尝试用色彩来画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画具体的事物,画好后,可让别人猜猜你遇到了什么事?幼儿自由选择话纸进行创作,教师循坏观察、指导、并通过交谈了解幼儿想法,鼓励其大胆常试,肯定其创作,即时给予适当评价。
五、集体欣赏幼儿创作,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用的是什么颜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或感受?活动反思:本节课是在认识色彩冷暖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并学会应用。
上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颜色的冷暖,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本身没有温度的色彩却能带给我们冷暖的差别,并且能够区分冷暖色,还知道冷暖色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接下来我跟孩子一起分析了两幅分别是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学生作品,用“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如果换成冷色好不好?为什么?”这样的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色彩对印教案8篇

色彩对印教案8篇颜色对印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知颜色的冷暖,明暗给人带来得视觉效果。
2、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胜利的欢乐。
3、能在集风光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力量。
4、能仔细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展操作活动。
活动预备:1、夏冬两季的颜色画两幅(图一、图二)2、“我的梦”颜色画两幅(图三、图四)3图画纸、画好画面没画背景的图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以谈天形式引出话题二、感知颜色的冷暖、明暗1、出示图一、图二,通过比照引导幼儿感知颜色的冷暖。
师小结:红、黄、橙、绿……颜色在一起给人感觉很热很暖,所以咱们叫他们暖色;紫、蓝、白……颜色在一起给人感觉很严寒,所以叫冷色。
2、出示图三图四,通过比照引导幼儿感知颜色的明暗。
师小结:淡黄、浅绿、天蓝、粉红……这些颜色在一起给人感觉很光明、安静、严厉;深蓝、大红、褐色……这些颜色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暗,很恐惧。
三、稳固颜色的明暗、冷暖请幼儿在自己的油画棒中找一找那些是冷色,那些是暖色?“文章。
出自快思老。
师教。
案网。
“那些颜色光明,那些颜色灰暗?四、尝试用颜色来表现“心情”或“感受”1、叙述自己的经受以及感受。
2、师提出要求,幼儿创作;尝试用颜色来画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画详细的事物,画好后,可让别人猜猜你遇到了什么事?幼儿自由选择话纸进展创作,教师循坏观看、指导、并通过交谈了解幼儿想法,鼓舞其大胆常试,确定其创作,即时赐予适当评价。
五、集体观赏幼儿创作,引导幼儿叙述自己用的是什么颜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或感受?活动反思:本节课是在熟悉颜色冷暖的根底上带着学生感受颜色的冷暖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并学会应用。
上课一开头我就通过一个小嬉戏让学生感受颜色的冷暖,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本身没有温度的颜色却能带给我们冷暖的差异,并且能够区分冷暖色,还知道冷暖色是相对的而不是肯定的。
接下来我跟孩子一起分析了两幅分别是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学生作品,用“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假如换成冷色好不好?为什么?”这样的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索。
色彩对印(讲课用)

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彩的混合方式
加色混合、减色混合和中性混合
色彩的对比
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饱和度对比
冷暖对比
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效 果
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之间 的对比效果
同一色相不同饱和度之 间的对比效果
冷色和暖色之间的对比 效果
色彩的调和
01
02
03
04
近似调和
使用相近的颜色进行调和
对比调和
色彩的比例与布局
合理的色彩比例与布局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有序。设计 者需要根据画面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合理安排不同色彩的 比例与布局。
色彩的呼应与延续
通过色彩的呼应与延续,可以使画面更加连贯、流畅。呼 应可以通过相似或相同的色彩实现,延续则可以通过渐变 或过渡的方式实现。
色彩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色彩的层次感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对印
总结词
突出空间层次感
详细描述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对印技术还可以用来突出空间层次感。通过运用不同颜色和深浅程度的色彩搭配,设计师可 以在视觉上营造出更加丰富和立体的空间层次感,使室内空间更加生动和有趣。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对印
总结词
强化风格特点
详细描述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对印技术也可以用来强化风格特点。通过运用与风格相符合的颜色,设计师可以 在视觉上强化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使室内设计更加突出和个性化。
使用对比鲜明的颜色进行调和
类似色调和
使用同一色系的不同颜色进行 调和
中性色调和
使用黑、白、灰等中性色进行 调和
03 色彩对印的技巧
选择合适的色彩
01Leabharlann 色彩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热情、力量和独立,蓝色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色彩对“印”》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色彩对“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色彩对“印”》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和掌握色彩的搭配和印刷的基本技巧。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物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色彩和印刷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色彩搭配和印刷技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搭配的原则。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印刷的基本技巧。
4.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技巧。
2.印刷的基本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分析法:以生活中的实物为例,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色彩和印刷之间的关系。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材相关内容的图片和视频。
2.实物模型:生活中常见的印刷品,如报纸、杂志等。
3.印刷器材:印刷模板、颜料、画纸等。
4.参考资料:与课题相关的书籍、文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印刷品,如报纸、杂志等,引导学生关注印刷品中的色彩搭配。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印刷品色彩搭配得好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色彩和印刷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实例中的色彩搭配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印刷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印刷器材进行实地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8.色彩对印(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色彩对印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色彩对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色彩对印的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学生能够掌握色彩对印的步骤和方法,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色彩对印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色彩对印。
色彩对印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分别涂抹在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上,通过相互接触使颜料混合并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的艺术技巧。
本节课将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对印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色彩对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色彩对印的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色彩对印的步骤和方法,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水杯等。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彩色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水杯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色彩对印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色彩对印的了解和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对印的特点和魅力。
Step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色彩对印的概念和原理,解释色彩对印的步骤和方法。
然后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进行色彩对印创作。
示范过程中,教师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技巧。
Step 3: 实践与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开始进行色彩对印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Step 4: 展示与交流(5分钟)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体验。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共同学习和进步。
板书设计:色彩对印步骤:1. 准备颜料和画具2. 选择颜色3. 涂抹颜料4. 相互接触5. 观察效果作业设计:学生可以继续练习色彩对印的技巧,并创作出更多的作品。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色彩对“印”》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色彩对“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色彩对“印”》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学习色彩的搭配和印刷技术,让学生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美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色彩搭配和印刷技巧。
教材还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他们对色彩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能运用色彩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然而,学生在色彩搭配和印刷技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色彩搭配不协调、印刷效果不理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学会运用印刷技术创作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学会运用印刷技术创作美术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色彩搭配的协调性,以及创新思维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印刷模具、画纸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的色彩对印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作出美观的色彩对印作品。
2.讲解与示范: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演示色彩搭配的方法,示范印刷技术的操作步骤。
3.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和印刷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具个性的色彩对印作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8. 色彩对印》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8. 色彩对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8. 色彩对印》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色彩对印的技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色彩对印的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色彩对印的技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仍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掌握色彩对印的技法。
此外,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对印的技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对印的技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色彩对印的规律,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色彩对印的规律。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色彩对印的技法。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素材。
2.彩纸、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投影仪和白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色彩对印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色彩对印的特点和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实例,讲解和演示色彩对印的技法,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色彩对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用色彩对印的方法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对印的技法和创作要点。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一道关于色彩对印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四年级美术上册《色彩对印》优秀教学案例

3.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色彩对印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色彩对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详细讲解色彩对印的技巧和方法,如对称与不对称的构图、色彩的搭配等,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4.注重反思与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同时,组织课堂展示和评价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5.人性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本案例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鼓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爱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展示色彩对印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技巧和方法,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对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色彩对印是如何实现的?”“如何搭配色彩使作品更具美感?”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情感,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增强他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毅力。
小学美术《色彩对印》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8 课色彩对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对称规律。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对称的造型手法发挥想象,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思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对称的原理,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难点:制作时注意颜色匹配、颜料稀稠合适、面积适中、拓印力度适中,以及拍打、磨压、按压方法的运用。
并能创造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教学准备:课件、小卡片、示范用纸、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笔、小水桶等。
教学程序:一、游戏引入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兴奋、惊叹之余将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在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象,趁机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同学们,今天图画王国的图片和他的朋友走丢了,谁来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真是位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师:这几对好朋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相互对称)引出对称。
(板书:互相对称)二、欣赏、尝试、探究1、激励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是相互对称的。
你能找到吗?来说一说?(身体、黑板、窗户……)2、课件播放:师生一起欣赏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对称图片。
体会对称给我们带来的美。
师:同学们观察非常仔细,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相互对称的事物。
对称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美感,它不只可以出现在生活中,还能出现在美丽的画面中,如果我们用颜色表现出来,就是一幅对称画,对称画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老师告诉你们:是对印出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神奇的色彩对“印”,(板书:色彩对“印”)3、课件播放:师生一起欣赏“有趣的对印画。
感受对印画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较丰富)。
师:下面我们欣赏有趣的对印画师:请看这幅作品,你觉着它像什么?像蝴蝶,又像小鱼,还像..... 对,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作者画的是什么,似像非像,这就是对印画的特别之处,对印画的形象大都是抽象的。
五年级美术下册《色彩对印》教案、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设置简单任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创新实践,培养创意: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运用不同的颜色和技法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交流,让他们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借鉴、吸收,丰富自己的创作思路。
4.家庭作业:请学生与家人共同探讨民间美术的魅力,了解色彩对印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与家人合作完成一幅色彩对印作品,增进亲子关系,传承民间文化。
5.研究性学习: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深入了解色彩对印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撰写一篇研究性报告。
6.课堂分享:下节课安排学生分享作业完成情况,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借鉴,提高创作水平。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技巧运用等方面,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如:“色彩对印的步骤有哪些?”“如何进行颜色搭配和画面布局?”“如何在创作中发挥创意?”等。
2.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倾听并给予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5.团队合作,共同成长: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互相沟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6.评价与反馈,提高审美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积极、客观、全面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总结归纳
《色彩对印》教案

《色彩对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课件;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盘、水瓶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教师表演魔术游戏,学生欣赏,激发兴趣(空白纸----半边图案----全幅图案)。
2、展示游戏中变出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设疑:你们发现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形的图案?什么是对称?3、对称:(课件展示介绍对称知识)。
4、揭题:真情对印。
二、欣赏、尝试、探究1、播放课件:色彩制作的对印作品,学生欣赏。
2、激励学生说说生活中自己所见的对称物。
3、激励各小组学生参照欣赏的范作,结合自己熟悉的对称物,讨论并尝试以色彩对印的方法制作一对称图案。
4、展示作品并请小组代表反馈尝试感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5、请学生代表演示制作过程,师生共同归结制作步骤:(1)、将纸对折后展开;(2)、在折线的任一侧点涂颜色,随意描绘;(3)、将未涂色的另一侧沿折线盖在有涂色的一侧上,再用手轻轻压抹;(4)、揭开候干[如发现未印上色彩的地方可再增补色描绘,重复折印局部。
];(5)、联想作品命名。
三、学生自主创作1、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对称物图片,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
2、作业要求:(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2)、色彩搭配合理,有纹理变化;(3)、想象丰富,作品富有创造性。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好的创意及时展示,以拓展学生思维。
四、欣赏、感悟1、作品展示、学生互评。
五、游戏1、播放课件:请学生上台玩对称拼图游戏,共同巩固对称形体的感知能力。
《色彩对“印”》教案新部编本0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色彩对“印”》教案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2、过程与方法: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具:小卡片、示范用纸、水粉颜料、调色盘、蜡笔、小水桶等。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情景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教材。
电化教学与课本探讨相结合,老师启发和学生讨论为基础,进一步实践操作的方式为提升,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并且完成。
课前学习: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对印画的知识并试着用不同材质制作出不一样的对印画。
教学过程:一、观察欣赏激趣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
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2、师问:这是什么?像什么?小结:对,像老人,像“山峰”,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象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象。
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美的形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去发现、去想象美。
二、认知了解探索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师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色彩对印美术教案

色彩对印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对印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色彩对印的制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对印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色彩对印是一种印刷技术,它利用不同颜色的油墨或颜料,通过叠印的方式,将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颜色和图案。
色彩对印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色彩的互补性和叠印的透明性,通过不同颜色的叠印,产生新的颜色和效果。
2. 色彩对印的制作方法(1)准备工作1.准备印版:可以使用木版、橡皮版、塑料版等材料制作印版;2.准备颜料或油墨:根据需要制作不同颜色的颜料或油墨;3.准备印刷工具:可以使用印刷机、印章、刷子等工具进行印刷。
(2)制作过程1.设计图案:根据需要设计图案,并将其转移到印版上;2.制作底色:先印制底色,可以使用单色或多色印刷;3.制作中间色:根据需要,印制中间色,可以使用单色或多色印刷;4.制作最上层色:印制最上层色,可以使用单色或多色印刷;5.完成印刷: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后续处理,如烘干、切割等。
3. 色彩对印的应用色彩对印广泛应用于印刷、绘画、服装、家居装饰等领域。
在美术教育中,色彩对印可以用于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色彩对印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对印的应用领域。
2. 实践环节(1)制作印版1.准备印版材料,如木板、橡皮板等;2.设计图案,并将其转移到印版上;3.制作印版,可以使用刀具、雕刻刀等工具进行雕刻。
(2)制作色彩对印作品1.准备颜料或油墨,根据需要制作不同颜色的颜料或油墨;2.制作底色,可以使用单色或多色印刷;3.制作中间色,可以使用单色或多色印刷;4.制作最上层色,可以使用单色或多色印刷;5.完成印刷,可以进行后续处理,如烘干、切割等。
3. 总结环节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总结色彩对印的制作方法和应用领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7课 色彩对印-沪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7课色彩对印-沪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对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熟悉色彩之间的搭配和运用技巧。
3.提高学生的色彩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对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色彩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观看视频:《云雾山杉》。
2.谈谈感受:色彩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画面的整体感受?2.讲授(10分钟)1.什么是色彩对印?包括两大概念:颜色对比和颜色搭配。
2.颜色对比: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包括冷暖色、明暗度和色相。
3.颜色搭配:指同一幅画面中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包括主次颜色、清浊对比和共性对比。
3.示范操作(20分钟)1.老师给出一幅画作示范,分析其中的颜色对比和搭配。
2.教师演示如何通过涂色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对印效果。
3.学生尝试模仿老师的操作,并在纸上练习。
4.自主实践(25分钟)1.学生自己选择题材,绘制一幅画作。
2.学生在画作中运用所学的色彩对印技巧。
3.老师帮助学生指出不足,并引导学生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5.展示(10分钟)1.学生们交流自己的画作,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经验。
2.老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6.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强调色彩对印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继续锻炼色彩意识和创造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四、作业1.完成本节课的画作,并在作品上注明使用的颜色搭配和对比。
2.查找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作品,分析其中所运用的色彩对印技巧,并在课堂上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对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示范操作和自主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发扬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和对比,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画面形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表现力。
第7课 色彩对印-沪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7课色彩对印-沪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色彩对印。
2.能够正确使用色彩对印的方法制作画作。
3.学会欣赏色彩对印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点:1.理解色彩对印的意义。
2.掌握色彩对印的方法。
3.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画作。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运用色彩对印的方法进行创作。
2.如何将色彩对印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准备相应的绘画材料,如颜料、画板、画笔等。
2.学生可以带来自己喜欢的素材,如花草、树枝等。
(二)导入新知1.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色彩对印的效果,并让学生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对印的意义。
2.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色彩对印的方法。
(三)知识讲解1.解释色彩对印的概念。
2.介绍色彩对印的相关知识,如对比色、同色系、色彩明度等。
3.讲解色彩对印的应用,如在绘画中以色彩对印的方式表现人物、花鸟画等。
(四)实践操作1.让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掌握色彩对印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绘画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绘画内容。
2.让学生观察艺术家的色彩对印作品,并分析作品的特点。
3.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验,探索色彩对印的变化和丰富性。
(五)课堂总结1.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绘画心得,并进行展示和欣赏。
2.导师进行点评,并让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总结色彩对印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学习笔记,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鼓励。
同时,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