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以物串珠法

合集下载

《快速作文兵法》:以物串珠法

《快速作文兵法》:以物串珠法
一连三天都是阴天,我急得直跺脚。好不容易第四天放晴了。晚上,爸爸小心 翼翼地将望远镜搬到阳台上,我按照大伯伯教我的方法眯着眼,躬着腰,俯在镜头上 看。啊,眼前终于出现了那又圆又亮的月亮,我仿佛看见在舞蹈的嫦娥!可惜不是夏 天,天空中没有满天眨眼的星星。
我心爱的天文望远镜,它给我装上了“千里眼”,使我懂得更多的知识,给了 我欢乐和美好的理想
《我最爱的礼物 》
得到望远镜—拼望远镜—用望远镜
中心:一个小小的望远镜让作者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贺卡情深》
想做贺卡—做贺卡—送贺卡
中心: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喷水枪》
想买喷水枪—买喷水枪—发现喷水枪有问题—换喷水枪
中心: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仔细。
《芭芘娃娃》
想要娃娃——为得娃娃好好学习——得到娃娃
中心:付出就会有收获。
《快速作文兵法》
以物串珠法
请你来帮忙
现在有一些五颜六色、晶莹 剔透的珠子,你能把它们做成什 么?
插入珍珠工艺品的图片
什么是以物串珠法?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事情,但写入 文章似乎不好组织,总感觉很“散”,那么,我 们在行文构思时,就可以将一个物体作为贯穿全 文的线索,按照这一线索来组织文章,串联故事 情节,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方法就叫 “以物串珠法”。
同 学 们,在 你 的 生 活 中 有 没 有 因 为 某 个 物 件 与 他 人 之 间 发生 过 给 你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的 故 事呢?
《 1、读文章画好词佳句思考:全文是围绕什么物件展开叙述的?

最 2、全文围绕这一物件写了哪些故事情节?
爱 3、这篇文章表达了一个什么中心呢? 的
礼 物
4、认真体会小作者是如何将文章叙述的如此具体生动、中心鲜明 突出的?

第十课 以物串珠法

第十课      以物串珠法
羡慕同学喷水枪 偷喷水枪
中心:诚实
玩喷水枪
弄坏喷水枪
冤枉同学
同学赔
喜欢雨伞 收到雨伞 雨伞借爸爸 爸爸丢雨伞寻找雨伞Fra bibliotek找到雨伞
中心: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
种新的构思方法“以物串珠 法”主要就是用一个物品作 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把围绕 物品所发生的故事情节串联 起来,因此作为线索的物品 是多次出现的,同时因物品 而发生的事情也是有一定的 意义的,中心要明确。
③物件要有一定象征意义, 抓住能体现中心的情节详写。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和小作者发 生类似的事情?讲出来和你的组员一起 分享!
当然我们还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其它材料来写,它的写作范围很 广: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书、一把雨伞、一个苹果、一张照片、一 支精美的笔、甚至一句话……因为它们和家人、朋友之间发生的故 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因为某一物件和别人发生了什么事,和你的 组员分享吧!
• •
不借,就是不借!”妇人加快步伐走了。 另外的人都尽量远离这两个外地打工的人。他们只好向别人拼 伞。可大家看到这两个衣衫褴褛,黑乎乎,全身脏兮兮的工人都 不愿意和他们拼伞。 • 两个小伙子失落地坐在一个地下通道里的石阶上躲雨,无助 地靠在一起。突然,其中一个小伙子站了起来,好像想起什么。 他对另一个小伙子说:“我们要不去附近的商店看看有没有伞 卖?”可这附近根本没有小卖部,两个小伙子彻底失望了。 • 这时,雨越下越大,他们只能等到雨小了才能走。可一句话 。 震惊了他们,一位老爷爷对老奶奶说:“真是作孽啊!这雨要下 到很晚呢!”说罢,老爷爷瞄了一眼两小伙便走回家了。过了几 分钟后,雨不但没小下来,反而越下越大,好像老天在和他们作 对一样。小伙子们没办法了,准备一下子冲回家了。可就在这时, 刚才那位老爷爷拿了两把伞叫住了他们:“喂,小伙子们!我给 你们拿伞来了!”小伙子们以为那老爷爷早就回家了,没想到老 爷爷竟然给他们带伞来了,他们感激不已。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这首歌唱得 不错,爱是纯洁的,爱是真诚的,爱是无私的,让我们把更多的 爱心献给更多的人吧。

幼儿园多元智能课程《手工串珠》教案

幼儿园多元智能课程《手工串珠》教案

幼儿园多元智能课程《手工串珠》教案教学内容:本科目《手工串珠》旨在通过多种手工串珠的方法,发掘幼儿们的动手能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并培养想象力。

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多种智能能力,包括动手能力、空间智能、逻辑推理、语言智能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幼儿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基本串珠的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空间智能能力。

4. 提高幼儿的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基本串珠的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的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空间智能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导(5分钟)1. 教师介绍课程内容,为幼儿们营造好课堂氛围。

2. 通过提问以了解幼儿们的串珠经验,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二、技能学习(20分钟)1. 教师演示串珠技巧并引导幼儿们一起动手操作。

2. 在串珠过程中引导幼儿们注意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教师要逐一检查幼儿们的串珠作品,纠正错误。

三、合作创作(25分钟)1. 分组让幼儿们一起完成一个串珠作品,组员之间要有有效地沟通协作。

2. 培养幼儿自主思考,以及从别人那里学习的能力和品质。

四、总结体会(5分钟)1. 教师对幼儿们的串珠作品进行介绍和总结。

2. 让幼儿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

五、作品展示(5分钟)1. 分组展示串珠作品。

2. 打造一个串珠展区,期间家长也能够参观。

六、课后延伸(自由发挥)1. 建议家长在家里帮助孩子练习串珠。

2. 鼓励幼儿们用一种新的串珠方法创作作品,参与学校之类的串珠活动。

教学工具及材料:多种串珠、灵活铁丝、剪刀、绕线钳等辅助工具。

教学评价:教师应该通过观察测评幼儿们的学习表现,并且要密切关注并评价幼儿们的综合素质。

应该评价幼儿们的动手能力、串珠作品的质量和创意性、合作协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串珠》课件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串珠》课件

培养耐心和细心
串珠需要耐心和细心 ,特别是在组合和修 饰细节时,要确保每 个珠子都牢固固定并 且排列整齐。
04
串珠作品展示及评价
串珠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们的串珠作品,让学生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展示各种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串珠作品,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以拓展学生的视 野和创意。
鼓励学生们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分享创作思路和制作过程,以促进交流和互相学 习。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串珠》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串珠基础知识 • 串珠制作方法及步骤 • 串珠作品展示及评价 • 学生串珠作品欣赏与分享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国家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0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02
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和拓展学生兴趣的需要 03
点评与建议
老师和同学们对每个作品进行了点评,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例如,有的孩子在 作品中使用了不合适的颜色搭配,点评时老师会指出并建议孩子尝试其他颜色组 合。同时,也会鼓励孩子们在今后的作品中更加注重细节和技巧。
学生串珠作品总结与建议
• 总结:通过欣赏和分享学生串珠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手工制作能力。他们 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分 享环节,孩子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串珠作品评价标准及方法
评价标准
技术性:作品是否具有熟 练的技能和精细的手工制 作水平;
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新 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
串珠作品评价标准及方法
01
美观性
作品是否具有视觉美感,符合形式美法则;
02
实用性
作品是否具有实际使用功能和实用性。

第十讲 以物串珠法A

第十讲      以物串珠法A

终于有一天,奶奶记起了苹果。也许是家中实在没有别 的粮食,也许是因为奶奶饿了,老狗也饿了,奶奶用那双枯瘦 的手把苹果从破盘上小心翼翼地捧起,刚欲送到嘴边,却似乎 又想起了什么,犹豫了片刻,手臂颤抖着,把苹果放到地上, 滚到了那只老狗的脚旁。 老狗一惊,抬起头,用一种充满惊讶与感激的目光注视着奶 奶,半晌,它用鼻子把苹果拱到了奶奶脚边。 奶奶一愣,又俯身把苹果滚过去; 老狗又把苹果拱过来, 滚过去, 滚过来, …… 几个回合后,还是奶奶动了心,用手轻轻一掰…… 在苹果的身体被一分为二的那一刻, 在苹果的生命将要结束的那一刹那, 苹果感受到了哪怕是动物也能产生一种感情, 那种感情叫…… 亲情。
五、摘桔收果——笑笑笑
五、摘桔收果——笑笑笑
1.初步自评
2.小组互评 3.修改作文
家庭作业(1):B册116页练习题
家庭作业(2):B册118.119页练习题
再见哦!
A册115页《全家福》
思 考
1.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2. 文章的“珠”是什么? 3. 文章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三、桔灯引路——碰碰碰
A册116页 《母亲节礼物》
1.文章以什பைடு நூலகம்为线索? 2.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找出体现作者不同情感的句子。 3.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片段。
以物串珠法
(审题方法)
二、点亮桔灯——闪闪闪
注意:
物品反复出现。
1.请你为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2.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情节是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注意:
物品反复出现。
物件与故事情节有密切关系。
物件要有特殊的意义,寄托感情 。
在你的记忆宝盒里,有它们吗? 风筝、洋娃娃、红领巾……

以物串珠法

以物串珠法

《玩具车》
中心: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情节:想买车——看车——为车好好学习——得到车
我每天睡得很晚,早上起得很早,平时我最讨厌的那些数字,现在也要 硬着头皮与之为伴,算的头都大了,生气地把草纸往地上一扔。当我镇定之 后,又把散落在地上的纸张捡起来,因为我最喜欢的哪款车一直在我脑中回 荡着,仿佛在提醒我:“要认真,不要急躁,我还等着你来接我呢!” 妈妈看到我这样认真努力地复习,心里自然乐开了花,殷勤地为我端茶 倒水,嘘寒问暖。 有一天,妈妈和往常一样来到我的房间,慈祥地抚摩着我的头,从身后 拿出了一个方盒子,妈妈笑着说:“打开看看!”我疑惑地打开盒子,眼前 一幕令我惊呆了,这不是我盼望已久的玩具车吗?“妈妈,我还没考试呢, 你怎么……”我兴奋地拿起玩具车,妈妈还没等我把话说完接着说:“这些 天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即使你没有得满分,它也应该是属于你的。”
望着她,她似乎观察到了什么,立刻问我:“这是 你的吗?”我听了她的话,心里冷静下来:也许,那一 元钱不是我的,也许是在换座位时忘记拿了,也许 ……总之,我内心充满了矛盾,不知道怎样回答她。 这时,林雅又问道:“这钱是你的吗?”说完,把 钱塞到了我的手里,便扭头走开了。我紧紧地握着那 一枚硬币,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低头又看了看手中 的硬币,似乎明白了什么。我跑上去,把那一元钱放 进了她手里。她抬头看着我,笑了。 原来,那一枚硬币的反面是有花纹的,那是林雅 自己的钱,她怕我着急,就用自己的钱哄我说是我丢 的。我们互相望着对方,点了点头,笑了。
以物串珠法
(构思方法)
用一个物件作为全文的线索,把各个情节串 连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物——作为线索的物体 珠——与之相关的文章各部分情节
总结: 1、找准线索——确立物件(物 件要多次出现) 2、设置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文中 要贯穿作者的情感,用细节表现。 3、要明确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中心 (得到启示或发现道理) 4、文章结尾要抒发感情,表达看法 (主题升华)

手工串珠教案

手工串珠教案

手工串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手工串珠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掌握常见的串珠技巧和方法,如单线串珠、双线串珠等。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耐心。

4、完成至少一件简单的串珠作品,如手链、项链或钥匙链。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不同类型珠子的特点和用途。

(2)熟练运用串珠技巧,如打结、回穿等。

2、难点(1)设计并制作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串珠作品。

(2)处理串珠过程中的线路交叉和收尾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手工串珠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串珠方法。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在实践中掌握串珠技巧。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各种颜色和大小的珠子、鱼线、弹力线、剪刀、尖嘴钳、金属配件(如扣环、吊坠等)。

2、工具准备展示台、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串珠作品,如手链、项链、耳环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想学习制作这些漂亮的饰品。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串珠的基本材料,如珠子的种类(水晶珠、玻璃珠、塑料珠等)、线的类型(鱼线、弹力线)以及金属配件的用途。

(2)讲解常用的串珠工具,如剪刀、尖嘴钳的使用方法。

3、技巧演示(15 分钟)(1)教师在展示台上示范单线串珠的方法,如如何穿珠、打结、回穿等。

(2)演示双线串珠的技巧,强调双线串珠的稳定性和适用场合。

4、学生实践(30 分钟)(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珠子和线,开始尝试制作简单的串珠作品,如手链。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串珠过程中的错误。

5、作品展示与评价(15 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串珠作品。

(2)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的建议。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6、拓展与创新(15 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基本的串珠技巧上进行创新,如改变珠子的排列方式、加入不同的配件等。

(2)让学生尝试设计并制作一件具有个人特色的串珠作品,如项链或钥匙链。

图文结合,刘学伟老师手把手教你精细化训练之百变串珠

图文结合,刘学伟老师手把手教你精细化训练之百变串珠

图文结合,刘学伟老师手把手教你精细化训练之百变串珠精细发展对孩子的意义1、丰富孩子对事物属性的感知和认知。

2、培养孩子手的灵活性、准确性,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为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实对于孩子而言,孩子手的动作代表了智慧,因为孩子的大脑用来处理来自手的感觉信息和指挥手的运动占的比例较大,大脑有许多细胞专门处理手心、手背、腕关节的感觉和运动的信息,特别是手指动作,越复杂越娴熟的时候,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神经联系,从而使孩子的大脑变得更加灵活和聪明。

所以说精细的发展,对孩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精细训练包括的范围非常的广,也非常大,这次课程主要分享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精细训练之百变穿珠,第二个是精细训练橡皮泥。

精细化训练之百变穿珠一、百变串珠的流程1能够使用拇食指能控制珠子不掉落物品:给孩子选取的可以由方到圆,比如常用的积木,材质比较易拿,易控制的再到珠子。

容器:由大到小,由矮到高,去锻炼孩子手部控制能力。

距离:由近到远进行操作,比较近的地方,孩子会非常轻松,稍远的时候,控制的时长就会增长,力度和难度有所增加。

练习前,如果孩子还不能进行拇食指捡取,可以先练习大把抓,物品由易抓握到难的,单手到双手训练,容器和距离可以采用以上原则。

2感知孔让孩子先用眼睛看,用手摸,家长可以让孩子跟珠子进行互动,产生兴趣;借助工具,牙签、火柴棍、筷子,都可以感知孔。

3找绳头一开始孩子不知道哪个是绳头,不能准确找到,作出区分,可以在一端系上雪花片、木质积木等,准确找出绳头;家长进行示范,跟妈妈找一样的绳头;尝试简短练习,也可以听指令去找绳头。

4穿珠子第一:绳头要对准小孔。

第二:送绳子。

很多小朋友会在送绳时出现问题。

准备一些吸管、纸条、绳子、瓶子,在瓶子的瓶盖上扎一个小孔,瓶身扎小孔,先练习用吸管通过上端的孔,送到瓶子里去,教会孩子一手拿瓶子一手送绳子,等练习熟练后,然后将绳子送进瓶身的孔,这样横向的送绳子,更加贴近穿珠子时送绳子的步骤。

幼儿园手工制作动物串珠教案 幼儿园手工

幼儿园手工制作动物串珠教案 幼儿园手工

制作动物串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形态和特征。

2.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多彩的串珠、麻绳、卡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教学环境:整洁、安全、宽敞的手工活动区域。

3. 时间安排: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活动。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利用课堂上相关的图书或图片,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可以是家畜、野生动物、昆虫等。

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操作演示老师向幼儿展示如何使用串珠和麻绳制作简单的动物造型。

如何利用不同颜色的串珠串成小狗、小猫等动物形象。

3. 指导实践让幼儿依照老师的示范,开始动手制作自己心仪的动物串珠。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引导孩子们,提醒他们要注意串珠的颜色、数量和位置。

4. 艺术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串珠动物的基础上,可以让他们利用卡纸、彩笔等材料来为动物“精装”打扮,增加动物形象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5. 交流展示鼓励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简单描述自己作品的特色和创意之处,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收尾总结对于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幼儿共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老师可以请幼儿自己做一个小小的回顾总结,这样有助于巩固他们对串珠制作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效果评价1. 观察幼儿的制作动物串珠的过程,老师可以评判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2. 通过观察幼儿的串珠作品,可以评估幼儿对动物形象的把握能力和创造性。

3. 询问幼儿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

使用串珠和剪刀的过程中要格外小心,严禁乱扔串珠,以免发生意外。

2.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不同幼儿的制作水平、速度和效果各异,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励。

3. 注重团队合作。

小学作文方法讲解(附经典例文)-10.第十课 以物串珠法

小学作文方法讲解(附经典例文)-10.第十课    以物串珠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堂教学资料设计第十课以物串珠法以物串珠法:在行文构思时,将一个物体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按照这一线索来组织文章,串联故事情节,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方法就叫“以物串珠法”。

我最爱的礼物每当走进我的房间时,就可以看见书桌旁摆放着一架醒目的望远镜,黑得发亮,像一支利箭直指长空。

说起这架望远镜,还有一段来历呢。

那是我8岁的时候,在展览馆里看见了天文望远镜,一下子迷上了它,吵着要爸爸把它买下,当做我8岁的生日礼物。

爸爸同意了,但他说要买就买最好的,所以一直等到10岁生日时,爸爸从地球的另一端——美国打来电话,说已经买了望远镜。

我高兴地失眠了,这对我来说是多大的诱惑啊!拿到望远镜后,我迫不及待地进行拼装。

哈,真漂亮!一管一米长的“黑筒”。

银光闪闪,三个支架呈银灰色,显得十分精致,还有一个小型的望远镜,用来寻找目标,配件一应俱全。

组装完成后,还真有些天文台里望远镜的味道呢!去年的火星凌日,正是望远镜派上用场的好时机。

我戴上护镜,透过镜眼精心观察,经过10分钟的等待,终于发现了火星。

椭圆形的火星浑身披着浓云,一身棕色,若隐若现,让人捉摸不透,但我仍高兴得手舞足蹈。

同学们知道后,纷纷到我家,一个个争先恐后抢着用望远镜朝天观察,十分兴奋,不断嚷着:“哇,我看见了!”这让我更加自豪。

今年中秋,月亮格外圆,我又拿出望远镜观察起来,这回可真逼真!一座座环形山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月球上,月海平坦无凸,奇特的景象不会亚于空间望远镜的效果。

而且,我还看见了难得一见的风暴洋,让我更加高兴。

我仔细端详着这颗地球卫星,不禁浮想联翩,仿佛看见美丽的嫦娥和玉兔在玩耍,又仿佛走进了月宫……这架望远镜给我的童年增加了无限的乐趣,也激起了我对万象宇宙的好奇。

将来,我一定要亲身去探索那神秘的月球、火星,揭开一个个宇宙之谜。

人教部编版语文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幼儿园中班教案《串珠》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串珠》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串珠》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手工制作教材,章节为《串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颜色的珠子,学习用珠子串成各种图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串珠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串珠作品。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耐心和细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串珠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串珠作品。

难点: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耐心和细心的考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颜色的珠子、串珠线、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个学生一份珠子、串珠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串珠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讲解串珠的基本技巧,如如何穿珠子、如何固定珠子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串珠作品,边示范边讲解。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串珠作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创新: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用珠子串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串珠颜色形状技巧创新七、作业设计1. 请用珠子串成一个简单的图案,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日常用品。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用珠子串成各种图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串珠的基本技巧,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串珠作品。

在创新环节,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颜色的搭配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的珠子进行串珠创作,如木珠、水晶珠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串珠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长和其他同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引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串珠》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串珠》

(3)、左借1、右串2白、回。左借2、右串1白、回。左借1、左串2白、回。右借2、
右串1白、回。右串3鱼尾片(把线沿圈借串2白、3鱼尾片、1白、与左线回线。 右线再向下、向左、向上借1、再与左线回线)。
苹果
苹 果 (1)
材料:红珠132粒、绿珠52粒、棕珠5粒、 一、串苹果:鱼线(大)5米、(小)3.5米 ⒈、右串5红、回。右串4红、回。(左借1红、右串3红、回)3 次。 左借2红、右串2红、回。 ⒉、右串3红、回。(左借1红、右串2红、回)8次。左借2红、 右串1红、回。 ⒊、右串4红、回。(左借1红、右串3红、回)8次。左借2红、 右串2红、回。 ⒋、左借1红、右串4红、回。(左借2红、右串3红、回)8次。 左借3红、右串2红、回. ⒌、左借1红、右串3红、回。(左借2红、右串2红、回)8次。 左借3红、右串1红、回。 ⒍、左借1红、右串3红、回。(左借2红、右串2红、回)3次。 左借3红、右串1红、回。(左借2红,左右线各串1粒红珠等待 加串叶子和梗)
材料:小珠22粒、中彩17粒、白8粒、大彩2粒、
黑2粒、鱼尾3片、鱼线1.2米
(1)、右串8小,回。左借1、右串1黑2中彩、回。 左借2、右串1中彩1黑、回。 左借2、右串1中彩1大彩、回。右串2白1大彩、回。左借3、右串1中彩、回。 (2)、右串3中彩、回。(左线串鱼翅:左串7小向左借串右侧 中彩,成圈。再借3小、隔一小、借3小、二次成圈)左借1、右串2中彩、回。 左串1、右串2、回。(对串钥匙链、再对串珠子)左借2、右借1、右串2中彩、 回。( 左线串鱼翅、方法同上).左借1、右串2中彩、回。
小狗
材料:白珠75粒、黄珠19粒、黑珠2粒、红珠1粒 鱼线2.5米 身:①、起头右串5、回。不借右串4、回。 (左借1.右串3、回)3次。左借2.右串2、回。 ②、左借1.右串4、回。(左借2.右串3、回)3次。 左借3 .右串2、回。 ③、左借1.右串3、回。(左借2.右串2、回)3次。 左借3.右串1、回。 头:④、不借右串4、回。(左借1.右串3、回)3次。 左借2.右串2、回。 ⑤、左借1.右串1黑1白1红、回。左借2.右串1白1黑、回。 (左借2.右串2、回)2次。左借3右串1、回。 耳:⑥、右串3黄、回。左借1.左串2黄。左借1.右串1黄。 腿:⑦、按1白1黄1白分别串出四条腿 尾:⑧、右串2黄.1小棕、隔小棕借1黄串1黄。

小学作文以物串珠法

小学作文以物串珠法

小学作文以物串珠法以珠链法串珠小时候,我经常在家里看见妈妈亲手串了一条条漂亮的珠链,那些五颜六色的珠子,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吸引了我无限的好奇和兴趣。

于是,我也迫不及待地向妈妈请教,学会了以物串珠法。

以物串珠法是一种美妙的手工技巧,通过将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珠子穿过线,一颗颗地串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条美丽的珠链。

这种方法既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又可以锻炼我们的细致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首先,我需要准备好珠子和线。

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珠子可供选择,有圆形的、椭圆形的、方形的,还有各种花纹的珠子。

我会根据我想要制作的主题或者设计的图案而选择不同的珠子。

线也很重要,要选择质地好、结实耐用的线,这样才能保证珠链的质量和寿命。

然后,我会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将珠子一个个穿过线。

这需要我仔细观察每颗珠子的大小和孔洞的大小,以确保珠子能够顺利地穿过线。

在串珠的过程中,我会谨慎操作,避免线打结或者珠子松动。

有时候,我也会根据需要在珠子之间加上小的金属或者塑料饰品,以增加整条珠链的美观度和独特性。

在串珠的过程中,我会把不同颜色的珠子穿在一起,使整条珠链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效果。

我还会尝试不同的线的编织方式,如单线串珠法、双线串珠法或者交织串珠法,以增加珠链的特色和纹理。

当我完成一个珠子串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开心,因为我看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果。

完成一条珠链后,我会给它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以突出它的主题和特点。

有时候,我会把它当作礼物送给亲人或者好友,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心意和用心。

有时候,我会把它当作装饰品戴在自己身上,增添自己的魅力和个性。

通过以物串珠法,我学会了耐心和细心,也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每次制作珠链的过程中,我都会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上的操作上。

串珠不仅是一种手工活动,更是一种享受和调节情绪的方式。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都会抽出时间来享受串珠的乐趣。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我的行列,一起迷上了以物串珠法。

以物串珠法作文

以物串珠法作文

以物串珠法作文
哎呀呀,我有好多好多宝贝弹珠呀,哈哈!
这些弹珠可不一样哦,每一颗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呢,嘿嘿。

有一颗是我在和小伙伴玩弹珠比赛时赢来的,哎呀,当时可高兴啦,哈哈。

我记
得那一场比赛可激烈了,嘿呀,我小心翼翼地瞄准,然后用力一弹,哈哈,就把那颗弹珠赢到手啦。

还有一颗弹珠是我过生日的时候,好朋友送给我的,哎呀,那可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呀,嘿呀。

我一直把它当作最珍贵的宝贝呢,嘿嘿。

我有一个小盒子专门用来装这些弹珠,哎呀呀,每次打开盒子看到它们,我就特别开心,哈哈。

我会把弹珠拿出来,在地上滚来滚去,嘿嘿,看着它们闪闪发光,嘿呀。

有时候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用弹珠玩各种游戏,哎呀,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哈哈。

我们会比谁的弹珠滚得远,嘿呀,还会比谁能把对方的
弹珠打中,哈哈,可有意思啦。

哎呀呀,这些弹珠就是我的宝贝呀,嘿嘿,它们陪伴着我度过了好多快乐的时光,哈哈!。

以物串珠法的作文400字

以物串珠法的作文400字

以物串珠法的作文400字英文回答:The "stringing beads with objects" method is a creative and engaging way to write an essay. It allows the writer to connect different ideas and concepts by using a common thread, just like stringing beads together to create a beautiful necklace. In this method, the writer starts with one idea or object and then connects it to another idea or object, forming a chain of thoughts.For example, let's say the first object is a book. We can start by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and how books can broaden our knowledge and imagination. Then, we can connect this idea to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how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our future. From there, we can move on to the idea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how it is essential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中文回答:以物串珠法是一种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写作方法。

关于串珠动物玩具的教案

关于串珠动物玩具的教案

关于串珠动物玩具的教案引言:串珠动物玩具是一种有趣且富有创造力的手工制作玩具,它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专注力。

在这篇教案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如何制作串珠动物玩具,并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建议,以帮助孩子们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材料准备:1. 彩色串珠:准备各种颜色的串珠,包括小圆珠、长珠、方珠等。

2. 透明线:用于穿线和固定串珠。

3. 塑料眼珠:用于制作动物玩具的眼睛。

4. 填充物(可选):如棉花、海绵等,用于填充动物玩具的身体。

二、制作过程:1. 确定动物形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制作不同的动物形状,如兔子、狗、猫等。

他们可以在纸上画出所选动物的轮廓,作为制作的参考。

2. 串珠固定:从动物的一部分开始,将串珠穿过透明线,根据动物的轮廓形状,将串珠组合起来。

注意,透明线的两端需要留有一定长度,在制作完成后,方便系结。

3. 添加细节: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串珠,为动物玩具增添细节。

例如,用小圆珠制作动物的眼睛、鼻子、嘴巴等。

4. 固定眼珠:使用透明线将塑料眼珠固定在动物玩具的头部。

确保眼珠的位置和方向与动物形象相符。

5. 填充(可选):如果孩子希望动物玩具有更加立体的感觉,可以用填充物填充动物的身体,然后将透明线系结。

三、活动建议:1. 制作多种动物:鼓励孩子们制作多种各样的动物玩具。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形状,展示给其他同学或家人。

2. 制作故事情景:孩子们可以为自己的串珠动物玩具编写故事情节,并制作相关的背景场景。

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用串珠动物玩具来演绎自己编写的故事。

3. 制作礼物:串珠动物玩具可以制作成精美的礼物,送给家人、朋友或老师。

孩子们可以根据收礼对象的喜好,设计制作专属的动物玩具,并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和祝福。

4. 串珠动物展览:组织孩子们参与串珠动物展览,给予他们展示和分享的机会。

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共同学习和成长。

《串珠》教案

《串珠》教案

《串珠》教案《串珠》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串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串珠》教案 1活动目标:1.能按事先确定的标记选择相应的实物并归类。

2.能选择参加不同的数学活动,听懂老师的要求,按规则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准备装有各色珠子的小篮子、玻璃绳、托盘若干活动过程:1.以情节引出某一活动内容并介绍规则如穿珠活动。

教师可以兔妈妈家的大门需要珠帘为由,吸引幼儿参加穿珠的活动。

向幼儿说明规则:穿珠时,要按绳头上的标记来选珠子穿。

也可以用厨师帽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请幼儿按竹签上的标记选珠子,为娃娃做几串爱吃的冰糖球。

2.介绍其他平行或相关活动内容及规则如"穿回卤干"和"穿蔬果串"活动。

告诉幼儿,规则与"穿珠珠"一样,按竹签上的标记来选材料穿。

玩"喂娃娃"活动时,要按娃娃选好的食物标记(事先贴好的)选材料喂。

3.活动过程的指导幼儿自选活动后,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为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援助或提出活动建议,如:协调活动材料,解释活动规则,建议参加其他平行活动等。

如幼儿操作有误,可以质疑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出错问题的注意,让幼儿自己意识到出错所在后自己纠正。

4.活动结束的交流⑴展示幼儿的作业:穿好的珠帘或冰糖球、回卤干、蔬果串、吃饱肚子的娃娃等,分别请幼儿描述自己在穿物品或喂娃娃时,选出来的是些什么材料。

(即用语言表述归类材料的共同属性)⑵引导幼儿集体检查各归类材料的结果对错情况,讨论有争议的结果,如:"是将所有形状的苹果穿在一起对还是只把一种形状的苹果穿在一起对?"二、体育活动:1.早操:学习新操。

2.体育游戏:拉着小动物走目的:练习向指定方向走,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

指导要点:A.做游戏时应注意,只有听到"预备-走"或"小朋友,回去吧"的指令,幼儿才能开始向前走或往回走。

串珠的数学教案

串珠的数学教案

串珠的数学教案教案标题:串珠的数学教案教案概述:这个数学教案旨在通过使用串珠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使用实物物品,学生将能够更具体地理解数学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于数学运算的理解。

此教案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

教案目标:1. 通过使用串珠,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串珠(每个学生一串)2. 数学练习册3. 白板和黑板笔4. 教学投影仪(可选)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串串珠,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解释串珠的用途以及如何使用它们进行数学计算。

讲解(10分钟):1. 通过使用白板或黑板,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串珠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解释串珠的颜色和长度代表的数值。

3.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串珠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串串珠和一本数学练习册。

2. 学生根据练习册上的题目,使用串珠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3. 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使用串珠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使用串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3. 总结串珠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和巩固所学的数学概念。

扩展活动(可选):1.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串珠数学问题,并与同伴交换解答。

2. 使用串珠进行其他数学运算,如乘法和除法。

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在数学练习册上的答案。

教案扩展:1. 可以使用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和运算,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

2. 可以使用其他实物物品来辅助数学教学,例如计数棒或计数器。

教案反思:这个教案通过使用实物物品串珠,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串珠劳动课教案

串珠劳动课教案

串珠劳动课教案教案标题:串珠劳动课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劳动课的串珠活动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能够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细致耐心的品质,并且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此外,该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细致耐心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1. 珠子(各种颜色和形状)。

2. 线。

3. 针。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珠子,并鼓励他们谈论珠子的特点和用途。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珠子串在一起,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主体:1. 示范: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线和针将珠子串在一起,制作简单的串珠手链或项链。

2. 练习:学生根据示范,使用自己选择的珠子和颜色,尝试制作自己的串珠手链或项链。

3. 指导: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确保他们正确使用针和线,并能够将珠子串在一起。

4. 创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串珠方式和图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他们的创意和想法。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学生通过串珠活动培养的能力和品质。

2.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尝试串珠活动,并鼓励他们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使用串珠技巧制作其他手工艺品,如耳环、手链、饰品等。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串珠活动,如纸张、布料、塑料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串珠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创意和想法。

3. 对学生的串珠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案指导:本教案旨在为劳动课的串珠活动提供指导和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力的发展。

同时,要确保学生正确使用针和线,并能够将珠子串在一起。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能够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细致耐心的品质,并且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以物串珠法
教学内容:构思第四法——以物串珠法
教学目的:1、运用物品作为线索来组织文章结构。

2、文章要流露真情实感。

3、学会细心的观察,体会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生会运用物品作为线索来组织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选择“物”,才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如何由感而发,选择典型材料
3、文章要流露真情实感。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教具: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见第二课评讲课)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天地请你来帮忙【此处游戏可更换,目的是引出概念】
1、故事:
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今天来上班的时候,我的邻居小女孩来问我,她妈妈明天要过生日,她很想送妈妈一件别致的礼物。

她现在有一些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珠子,可是她不知做成什么好!聪明的同学们,她是你的同龄人,帮帮她吧。

(生会想到串成项链、手链、爱心等工艺品)
2、还是你们聪明,用线把珠子串起来,就变成了精美的礼物,老师代这个小朋友谢谢你们。

(师搜集一些珍珠工艺品图片展示)
3、明确: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珍珠一样闪光的东西,如果我们任其散落,它就是平淡无奇的,如果我们像串珠子一样精心构思,串联它们,也会形成很多不同内容的生动文章。

二、导入新知
1、概念
我们把将一个物件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按照这一线索来组织文章结构,串联故事情节,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方法,成为“以物串珠法”。

2、“物”指什么?“珠”指什么?(物是物件;)(珠:故事情节)
3、讨论:大家都学过哪些文章是围绕一个物件展开故事情节的?文章中的“物”、“珠”分别是什么?重点叙述哪个部分?与中心有什么关系?【生答师板书】(目的:结合语文书上的文章让生初步学习“以物串珠法”的写作方法)
例如:《科利亚的木匣》:藏木匣→挖(找)木匣→得木匣(中心:时间在变,“我”也在长大)
《一个苹果》:拾到苹果→让苹果→吃苹果(中心:战友情深)
《慈母情深》:想买书→要钱买书→妈妈再次给钱买书(中心:妈妈的爱多么深厚无私)
《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中心:做一个像花
生一样有用的人。


3、讨论:根据这几篇文章,大家来说说对“物”有什么要求?是不是随便一块橡皮、一支铅笔都能作为文章的线索呢?它在文中又起什么作用?
4、写作指南:
①作为线索的物件要多次出现,与情节有密切联系;
②中心要明确;
③物件要有一定象征意义,抓住能体现中心的情节详写。

三、佳作引路《我最爱的礼物》【此处例文可更换,目的是学习写作方法】(此环节师根据情况也可以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1、提问: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因为某个物件与他人之间发生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呢?
2、出示题目:《我最爱的礼物》
3、朗读文章画好词佳句,思考:全文是围绕什么物件展开叙述的?(望远镜)【出示图片】
4、作者围绕这一物件写了哪些故事情节?
(得到望远镜→拼装望远镜→用望远镜)
5、这篇文章表达了一个什么中心呢?(一个小小的望远镜让作者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6、认真体会小作者是如何将文章叙述的如此具体生动、中心鲜明突出的?
7、文章开头、结尾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8、小结:
本文作者以一个来历特别的望远镜为线索,串起了“得到望远镜”、“拼装望远镜”、“用望远镜”三个情节,抓住了“用望远镜”详写,突出了文章中心,并抓住细节描写,值得大家学习。

四、学练试航
1、讨论: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和小作者发生类似的事情?和你的组员分享!
2、小组派代表发言,师引导生将事情叙述完整。

【此处师自己找资料,可借鉴课件上的部分材料,关键是引导生流露真情实感】
第三课时
一、游戏天地(击鼓传花)【此处游戏可更换,活跃课堂气氛】
二、学练试航(目的:学会灵活运用此法)
1、师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的选择范围很广:一个苹果、一本书、一张照片、甚至一句难忘的话······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线索,除了写得到某物后运用某物,我们还可以写因为某物与某人发生误会、感人的、伤心的······印象深刻的事。

2、讨论: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因为某一物件和别人发生了什么事,和你的组员分享吧!
3、小组派代表发言,师引导生将事情叙述完整,抓住突出中心的故事情节详细刻画。

【此处师自己找资料,课件上有材料,也可借鉴】
4、提问:好题一半文,你能给你的作文拟一个新颖的文题吗?【此处师自己找资料】
《失踪的______》、《考验友谊的______》、《破碎的______》······
三、总结回顾所学方法
1、总结:看来同学们生活中都是细心人,今天我们写作文时可直接以某物为题,以此物为线索,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抓住四个小精灵,描写具体生动,结尾总结中心,表达感悟。

2、生畅谈收获
四、拍手歌
以物串珠歌
以物串珠是构思,
选物注意有两点。

一是物件多次现,
二是物件有意义。

第四课时
一、当堂作文
以今天所讲内容写作,自拟题目
二、家庭作业【视实际情况布置,也可为下次作文积累素材】
三、板书设计
《贺卡情深》想做贺卡—做贺卡—送贺卡《芭芘娃娃》想要娃娃——为得娃娃好好学习——得到娃娃《钢笔》
得到钢笔——丢失钢笔——找到钢
笔中心: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中心:付出就会有收获。

中心: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冤枉别人。


意1、物件要多次出现;2、中心要明确;
《我最爱的礼物》
得到望远镜—拼望远镜—用望远镜中心:一个小小的望远镜让作者树立了
远大的理想。

《喷水枪》
想买喷水枪—买喷水枪—发现喷水枪有问题—换喷水枪《爱心雨伞》
买雨伞—丢雨伞—找回雨伞中心: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仔细。

中心:爸爸很疼爱我。

3、物件要有一定象征意义,抓
住能体现中心的情节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