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评价________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情意真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的心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自学质疑
1、作者介绍:
李清照:(1 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早期生活优裕。

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

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作品散失很多。

今有《漱玉词》传世。

2、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词,把握全词感情基调。

2、诵读全词,概括词的大意。

三、互动研讨
1、用叠词有什么好处?写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
2、请谈谈你对“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意象的理解。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是写景的,同时也是抒情的,试作简析。

4、“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包含了哪些内容?
训练板块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挪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冯延巳《谒金门》以“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开头,简要分析其妙处。

(2)试比较两首词在抒情方式上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