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3题型1技巧1运用排除法转换思维巧妙选

合集下载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篇第10讲二战结束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精编版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篇第10讲二战结束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精编版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篇第10讲二战结束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一)中国现代史通史图览(二)世界现代史通史图览第10讲二战结束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十月革命)1.背景(1)俄国社会的发展和矛盾。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过程(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2)《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指明了革命道路。

(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进行武装起义。

(4)彼得格勒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3.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背景:国内战争爆发,为集中全国力量,战胜敌人。

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

③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行按劳分配。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④评价: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斯大林模式”①背景:1924年1月,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苏联仍是一个落后农业国,并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基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③内容:产业结构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管理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历史通用版二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专项3以亮观点巧论证得结论三段式开放探究应对高考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历史通用版二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专项3以亮观点巧论证得结论三段式开放探究应对高考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阶段 1978~ 2000 年
目的地 80 多个国家
总人数 34 万
学习的主要领域 以物理、化学、医学、计算机、 数学和机械工程为主 以商务管理、工程学、数学和 计算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为主
2001~ 103 个国家,但大部分集中 2011 年 在美、日、英、澳、加等
190 万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模板一 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 ——观点、论证、论从史出 [题型特点] (1)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常常从新闻时事、社会生活、历史图片等方面入手, 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 要求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2)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往往提供观点,要求论证,必须论从史出。试题渗透 开放探究理念,鼓励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归纳、论证历史问题。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设问形式] (1)阅读材料,你侧重于哪一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 (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 (3)“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等,即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 证。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答题模板]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解答提炼观点型试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观点明确。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判断观点也好,评价观点 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也就是说观点一定要明确。 第二,多角度逻辑论证。可以按先对内后对外、先主要后次要、先材料后教 材等顺序进行,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进行,也可以从事物本 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还可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但无 论如何都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出思维的过程。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英语(通用版)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技法1利用上下文暗示解题Word版含解析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英语(通用版)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技法1利用上下文暗示解题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完形填空技法1| 利用上下文暗示解题在多数空白前后的上下文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设空依据,就是所谓的“伏笔”或“暗示”。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根据这些伏笔或暗示,或顺势对下文进行推测,或逆向对上文进行推导,心中往往能预判出答案,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对预判答案不断进行修正。

[例1](2016·全国乙卷)Larry works with Transport Drivers,Inc.One morning in 2009,Larry was 41 along 165 north after delivering to one of his42 .Suddenly,he saw a car with its bright lights on. 43 he got closer,he found 44 vehicle upside down on the road.One more look and he noticed 45 shooting out from under the 46 rry pulled over,set the brake and 47 the fire extinguisher(灭火器).Two good bursts from the extinguisher and the fire was put out.41.A.walking B.touringC.traveling D.rushing42.A.passengers B.colleaguesC.employers D.customers43.A.Since B.AlthoughC.As D.If44.A.each B.anotherC.that D.his45.A.flames B.smokeC.water D.steam46.ed B.disabledC.removed D.abandoned47.A.got hold of B.preparedC.took charge of D.controlled解析:根据第一句话的伏笔Transport Drivers,Inc.用顺势承接法可推知Larry 是一位司机,在公路上行进(travel),把货物送到他的一个客户(customer)那里。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2热点4思想解放课件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2热点4思想解放课件

C [从材料信息“全世界的庶民”“新纪元”“劳工主义”可知这是李大钊对苏俄 革命的介绍,旨在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故选 C 项。]
5.1978 年底,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重要讲话;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 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 ) 【导学号:02792170】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使人们的思想从对毛泽东个 人崇拜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使人们 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标志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故 D 项正确。]
6. 《世界全史》中写道:“路德认为,由于人类的堕落,人类甚至不能明白 上帝的意志,也不服从上帝的意志。因此灵魂得救的问题,不是人的功德所致, 因为人所自认为的功德在上帝的眼里也许并不是功德。”这表明路德( A.否定基督教的宗教信仰 B.反对堕落人类对上帝的信仰 C.倡导“信仰得救” D.主张人们应该服从世俗政权 )
链接——相关知识 一、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 1.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大变动。 (2)重要原因:士阶层崛起。 2.主张 (1)儒家:“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这些概念出发,儒家思想特 别重视道德在社会重建中的作用,主张“以德治国”,实行“仁政”。
(2)道家: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具有辩证法的思维特点,从这些概念出 发,道家形成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和逍遥的人生态度。 (3)法家:法家重实用主义,主张以法治国和君主专制,提倡变法,在春秋战 国时期备受各诸侯国的重视。 3.影响 (1) 打破了西周贵族对教育和学术的垄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 动。 (2)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构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历史通用版二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专项3以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规范答题应对高考网上阅卷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历史通用版二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专项3以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规范答题应对高考网上阅卷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材料三
2015 年 8 月 29 日,2015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在重庆
举行。下面是几位嘉宾的发言: 摩根大通原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说:“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说:“‘一带一路’ 战略是 当今全球最庞大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计划,势必影响全球格局。”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说:“‘一带一路 ’战略,可以看作一场由中 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战略。” ——摘编自《用“一带一路”战略串联世界大市场》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 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7 分),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 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 述; 5、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 6 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 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 运用演练]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全球化的起源与推动力量的历史解释上,目前在西方存在两类不 同的见解。沃勒斯坦认为,“现代世界体系”16 世纪发端于欧洲,后来逐步把世 界其他地区纳入其中,直至覆盖全球,中国直至 19 世纪才被纳入这一世界体系。 贡德· 弗兰克则认为,早在 18 世纪以前,甚至“地理大发现”之前,已经存在着 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体系或 “ 全球经济 ” ,只不过当时在全球经济中居于 “中心”地位的是亚洲,特别是中国,而欧洲则居于这个体系的边缘地位。只是 由于从美洲得到了大笔金钱,“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才能参与到亚洲主 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和劳动分工”中来, 并最终在 18 世纪以后取代了亚洲在世界 体系中的“火车头”位臵。 ——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课堂新坐标】2017高三历史通用版二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专项1主题8多元并存世界剧变时代

【课堂新坐标】2017高三历史通用版二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专项1主题8多元并存世界剧变时代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2.罗斯福新政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标志着资本主 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 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出现、第三产业兴起等 促使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20 世纪 70 年代经济危机后,资本 主义国家虽然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这只是程度上的变化,政府和 市场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杠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分说——知识链接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改革 1.十月革命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取得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 2.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月革命后,列宁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 是这一政策忽略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列宁逐 渐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 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3.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和平发展的潮流 (1)20 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平主义思想 深入人心。 (2)接受二战的教训。二战后,联合国成立,人民群众的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 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的潮流。 (3)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 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3.20 世纪的变革本质是对生产相对过剩、社会不公、战乱不断等问题的回 应和解决,这是现代史观对世界现代史的解读,是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分析 20 世 纪的结论。 4.从 20 世纪上半期的混乱到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再到和平与发展成为 主流,体现了国际社会共同进步的时代要求。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课件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课件

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命题猜想] 天京变乱的发生、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矛盾之处等,充分体现 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解题时需结合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内涵来分析。
3.(2016· 上饶一模)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 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 反映了《资政新篇》( ) 【导学号:02792074】 A.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1.物质生活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 (1)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 (2)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 (3)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3.近代报刊的出现 1872 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A [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 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 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 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 项不是原因。]
[备选真题] 3.(2016· 江苏高考)有学者认为, 《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 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 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 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 《礼记· 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
2.(2011· 全国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 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 认为其他 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 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 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 【导学号:02792073】

《课堂新坐标》2017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讲练通史讲座(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

《课堂新坐标》2017高考历史(江苏专版)二轮复习策略讲练通史讲座(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

通史讲座(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宏观视野中外关联阶段特征通史体系一、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文明——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特征概述]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

一战后到30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

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加剧,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

[史实定位]一、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2.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国内战争胜利,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3.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实行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斯大林模式”: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统治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迅速完成了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

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直接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影响了消费市场;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信贷消费加剧了矛盾。

(2)特点和影响: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罗斯福新政(1)措施:整顿财政金融;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行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

(2)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堂新坐标】2017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现代篇专题讲座3

【课堂新坐标】2017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部分现代篇专题讲座3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世界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
模式 比较项 所有制
西方模式(英国)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制 成分并存 农、轻、重协调发展
所经历工业 先轻工业, 后重工 优先发展重工 化道路 业 业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2.成功实践 中国政府对香港、澳门分别于 1997 年和 1999 年正式恢复行使主权。 3.现实意义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为解 决台湾问题昭示了光明的前景;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府干预与市场自发调节 制商品货币关系,用 用,利用计划和 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 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市场两种经济手 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具有僵化性、封闭性 段;具有开放性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中俄(苏)两国革命道路的异同
国家 比较项
中国
苏俄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 俄国是资本主义国 国情 后国家,农民阶级力量强大,而 家,无产阶级力量强 不同点 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大
“双百”方针 遭破坏,出现 文化凋零局面
2017版高三二轮复习与策略
阶段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邓小平提出“二为”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邓小平提出“科 改革开 放以来 (1978 年 至今) 总方向, 恢复“双百”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 学技术是第一生 方针, 中国文化事业迎 略,完善教育立法。中国教 产力”的论断, 来新的发展春天, 如设 育事业成就斐然,实现“两 中国实行“科教 立各种文化艺术奖项 基”,中等职业教育、高中 兴国”战略,科 (鲁迅文学奖、茅盾文 阶段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 技事业再上新台 学奖等) 展,高等教育已成体系 阶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3题型1技巧1运用排除法转换思维巧妙盐件12190485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3题型1技巧1运用排除法转换思维巧妙盐件12190485
【答案(dáàn)】 B
第十二页,共18页。
[运用演练] 1.(2016·揭阳模拟)有位学者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 至 19 世纪中 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 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由此可 知当时的中国( ) 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购买大量的外国商品导致白银外流 C.放弃海禁政策,重视海外贸易 D.实际上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
第十四页,共18页。
2.(2016·桂林一模)伏尔泰认为:“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 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 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这表明他( )
A.肯定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B.坚持彻底的无神论思想 C.主张有理性的宗教信仰 D.与因信称义的主张一致
第九页,共18页。
[高考示例] (2016·全国甲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 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第十页,共18页。
第二页,共18页。
非选择题在历史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答好非选择题是高考能否取得好 成绩的根本。学生平时练习时对非选择题也常常视之畏途,在答题中常犯“全而 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的毛病。感悟解题技巧,领会规范解答高考 40 题和 41 题,学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定能轻松得高分。
第三页,共18页。
题型一 选择题最便捷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技巧 1 运用排除法,转换思维巧妙选 技巧 2 抓准“题眼”,快速推断谨慎选 技巧 3 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三诠释两大高考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
选择题在高考命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选择题的得分直接决定了高考成绩的高低,并且选择题解题顺利与否直接影响解答后面的非选择题,选择题解题不容有失。

历史选择题的基本特点:一是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

选择题题量大、题型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命题,特别是组合型选择题保证了较广的知识覆盖面。

二是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全面到位,既可以考查知识与能力,也可以考查过程与方法,还可以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是答案的唯一性,保证了评分的准确性和高考的公正性。

运用最便捷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是解答选择题的关键,也是获取高分的重要途径。

非选择题在历史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答好非选择题是高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根本。

学生平时练习时对非选择题也常常视之畏途,在答题中常犯“全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的毛病。

感悟解题技巧,领会规范解答高考40题和41题,学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定能轻松得高分。

题型一选择题最便捷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技巧1 运用排除法,转换思维巧妙选
技巧2 抓准“题眼”,快速推断谨慎选
技巧3 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
题型二非选择题高考试题类型和提分捷径
技巧1 以“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规范答题应对高考网上阅卷
技巧2 以读材料、审设问、扣教材、组答案四步法应对高考第40题
技巧3 以亮观点、巧论证、得结论三段式开放探究应对高考第41题
题型一| 选择题最便捷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
(1)时间排除法:这是排除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即题目有明确时间或隐含时间信息的,首先确定此时间是否对解题有帮助,如果有,则考虑利用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被选项所述内容是否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

(2)绝对词语排除法:即被选项中有过于绝对的说法(如全部、都、完全、彻底和均等字眼)一般上是错误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含有“彻底”这样字眼的选项都是错误的,而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后再决定是否排除。

(3)说法错误排除法:即待选项本身的表述有明显错误,与历史史实或历史基本常识不符合或不完全相符的(做否定型选择题除外),这些被选项也可以排除。

(4)材料无关排除法:此类题目,需要排除的选项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

[高考示例]
(2016·全国甲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技巧运用]
A项——时间排除法
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谈到的只是清代很多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与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时间不符,可排除。

B项——正确选项
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

C项——绝对词语排除法
题干材料只是提及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并不能说明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福建不能代表所有的内地宗族,“整体迁移台湾”说法太绝对,C项可排除。

D项——说法错误排除法
材料中提到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说明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没有受到阻碍,D项说法错误可排除。

【答案】 B
[运用演练]
1.(2016·揭阳模拟)有位学者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

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

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 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购买大量的外国商品导致白银外流
C.放弃海禁政策,重视海外贸易
D.实际上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
A[经济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在朝贡贸易网之外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商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A项正确;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B项可排除;明清时期中国坚持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C项可排除;中国在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参与全球化是被迫的,不可能主导全球化进程,D项可排除。

]
2.(2016·桂林一模)伏尔泰认为:“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这表明他( )
A.肯定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B.坚持彻底的无神论思想
C.主张有理性的宗教信仰
D.与因信称义的主张一致
C[题干材料无法体现伏尔泰肯定教会统治权威,A项可排除;无神论与材料中“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不符,B项可排除;伏尔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主张信仰自由,材料中“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体现了信仰自由,C项正确;因信
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即信仰即可得救,而伏尔泰主张多种宗教并存,二者差别很大,D项可排除。

]
3.(2016·河南三市调研)据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载,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这次战役( )
A.为政府西迁赢得了时间
B.是抗战以来中方最大一次胜利
C.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D.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
B[由材料中的时空特征“1938年4月”和“津浦线”可知此次战役指台儿庄战役,这是中国国民党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也是中国军民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B项正确;1937年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即着手开始西迁事宜,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可排除;台儿庄战役是由国民党独自承担的,故C项可排除;台儿庄战役并不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故D项可排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