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A.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基因
B.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C.降低血糖
D.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2.下列四幅图显示的是四种生物细胞主动运输的速率和细胞生活环境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关于其对应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人肝细胞B.②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乳酸菌C.③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严格好氧型的细菌 D.④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酵母菌
3.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

某种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仅指DNA分子复制
C.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
D.前脂肪细胞膜上可能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有脱落率是因变量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而影响叶片脱落率
D.据图可推知生产上喷施高浓度乙烯利能降低脱落率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做材料而不能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
B.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活动能力较弱,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D.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29.(10分)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请分析
作答:
(1)甲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02。

现提供若
干套实验装置,如图1(A-- 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____。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代替。

(2)乙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
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若想达到实验目的,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设计为(装置编号为
Ⅲ).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
30.(10分)科研人员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观察生长素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由转化而来,生长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现
了基因对性状的(间接/直接)控制。

(2)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填序号)。

(3)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对绿豆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棍据上表各项分析,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小孩食用绿豆芽,绿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请说明理由:。

31. (12分)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多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

现有一
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
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种群内,杂合红花窄叶细茎有种基因型。

(2)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M×N后,其中中粗茎窄叶红花植株
占Fi的比例为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则
让植株M自交,F,红花窄叶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占____。

(4)若用电离辐射处理该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B、b基因从原染色体(上图所示)
随机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形成末端易位。

已知单个(B 或b)基因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植株由于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是高度不育的。


有一植株在幼苗时给予电离辐射处理,欲确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发生怎样的
易位,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对结果及
结论的分析如下(只考虑B、b和C、c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
①若出现6种表现型子代,则该植株____;
②若不能产生子代个体,则该植株发生____;
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粗茎:窄叶细茎:窄叶中粗茎=1:1:2,则B和b
所在染色体都连在了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且____。

32.(7分)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
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
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

(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

(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

(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
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kg。

(5)图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树和蚕用于的能
量。

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同化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
所含的能量。

38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

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为骨髓瘤细胞,乙为经免疫过的正常浆细胞。

请答题:
(1)将数量相等的甲和乙分别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液及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选择填写下列条件前的序号)。

①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这些做法都有利于提供一个无菌无毒的培养环境
②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加入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所有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温度均为36.5±0.5℃,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0左右
④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只是O2,因为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
⑤培养液中需添加一定浓度和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以诱导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
(3)药物试验需要大量细胞,甲乙看来都不适合用于试药,理由是:。

(4)令甲乙细胞融合,所获杂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具有的特点。

(5)已知癌细胞中X基因过量表达与骨髓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要试验一种抗肿瘤药物Y对甲生长的影响,可将甲分为A、B两组,A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B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从A、B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X基因在A、B两组细胞中的合成水平的差异,以确定Y的药效。

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
1——6 DDBCAD
非选择题
29.(10分)(1)①c-A--B(或C-B-A--B,l分)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1分)
(2)①等量的清水(或蒸馏水)代替lO%NaOH溶液,其他条件与装置Ⅱ相同(2分)
②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2分)若装置Ⅱ的液滴不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2分)30 若装置Ⅱ的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的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2分)
31.(10分)(1)色氨酸(1分)间接(1分)
(2)③⑦(1分)
(3)不能(1分)。

实验结果中各浓度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2分)
(4)植物体内幼嫩的茎叶中生长素含量高,对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的促进作用强(2分)
(5)促进小孩生长的生长激素与植物生长素成分不同(人体细胞表面没有生长素的受体,合理给分,2分)
32.(每空2分,共12分)
(1)3 (2)1/4 (3)1/12
(4)①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②单个(B或b)基因的染色体易位③B基因连在C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b基因连在c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38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答案】
(1)甲增多、乙不增多(只答甲乙之一者不得分,其他合理表述亦得分)(2分)
(2)①②(2分)
(3)甲有部分基因已经发生变异,药物对甲的效果不一定与对正常体细胞的效果相同(2分);乙在体外培养不能增殖,不能得到大量细胞用于试药(2分)。

(4)既能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2分)
(5)Y(2分) mRNA或蛋白质(3分,只答RNA或蛋白质得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