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语文达标测试知识点试卷(带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语文考试190题【题库】

华中科技大学语文考试190题【题库】第一篇:华中科技大学语文考试190题【题库】一、选择题(一)难易度:易1、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B)。
A、《老子》B、《论语》 C、《孟子》 D、《荀子》2、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A、《楚辞》 B、《诗经》 C、《古诗源》 D、《古诗十九首》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A)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老子》4、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B)A、孔子B、孟子C、庄子D、左丘明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下列哪个思想家的话(D)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6、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B)A、墨子B、孟子 C、庄子 D、荀子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C)A、《论语》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8、《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D)A、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B、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C、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D、反喻自己的怨恨无穷无尽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D)A、班固B、茅盾C、巴金D、鲁迅10、《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D)A、国风B、大雅C、颂D、小雅11、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D)A、清新淡雅B、豪放飘逸C、深婉华美D、沉郁顿挫12、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C)A、柳永B、李清照C、苏轼 D、辛弃疾1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B)A、杜甫 B、白居易 C、辛弃疾 D、韩愈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C)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春秋》15、李商隐《无题》中推已而及对方的一联是(C)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6、在《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考试原题

华中科技大学2008~2009学年中国语文考试试题卷(A卷)(闭卷)(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纸与试题纸分开交)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中国散文的源头是( B D )。
A、《春秋》B、甲骨卜辞C、《国语》D、铜器铭文2、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人有(BD )。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元稹3、下列诗歌中属于徐志摩作品的有(ACD )A、《雪花的快乐》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C、《再别康桥》D、《偶然》4、下列散文中,(AD )是余秋雨的作品。
A、《文化苦旅》B、《雅舍小品》C、《绿风土》D、《文明的碎片》5、对“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句读合理的分别是:( AB )A、海水朝朝。
朝朝朝,朝朝落。
B、海水朝。
朝朝朝,朝朝朝落。
C、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D、海水朝,朝朝。
朝朝朝朝落。
6、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 ABCD )A、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C、我在教室里发现了他。
D、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7、词语“恐龙”指称的是生活在中生代时期的爬行动物,但在网络语言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相貌比较难看的女孩”。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BD )A、拟人B、拟物C、对比D、夸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8、中国古代诗歌因为(诗经)和( 楚辞)两部经典,形成“诗骚传统”。
9、元杂剧一般只有一个主角唱韵文,因此元杂剧一般称为旦本或( 末本)。
10、小说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到明清的白话章回小说和文言小说。
11、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派别林立,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林语堂)、(冰心)等名家。
12、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有:(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梁宗岱等。
他们提出了(纯诗)的概念,指出诗歌是“内生活”的象征,人间生活才是散文的领地。
1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华中科技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汇编

华中科技大学08-09中国语文考试试题(A卷)一、多项选择(2*7=14)1、中国散文的源头是 ( B D )。
A、《春秋》B、甲骨卜辞C、《国语》D、铜器铭文2、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人有( BD )。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元稹3、下列诗歌中属于徐志摩作品的有( ACD)A、《雪花的快乐》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C、《再别康桥》D、《偶然》4、下列散文中,( AD)是余秋雨的作品。
A、《文化苦旅》B、《雅舍小品》C、《绿风土》D、《文明的碎片》5、对“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句读合理的分别是:(AB )A、海水朝朝。
朝朝朝,朝朝落。
B、海水朝。
朝朝朝,朝朝朝落。
C、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D、海水朝,朝朝。
朝朝朝朝落。
6、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 ABCD )A、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C、我在教室里发现了他。
D、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7、词语“恐龙”指称的是生活在中生代时期的爬行动物,但在网络语言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相貌比较难看的女孩”。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BD )A、拟人B、拟物C、对比D、夸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8、中国古代诗歌因为(诗经)和( 楚辞 )两部经典,形成“诗骚传统”。
9、元杂剧一般只有一个主角唱韵文,因此元杂剧一般称为旦本或( 末本 )。
10、小说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到明清的白话章回小说和文言小说。
11、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派别林立,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林语堂)、(冰心)等名家。
12、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有:(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梁宗岱等。
他们提出了(纯诗)的概念,指出诗歌是“内生活”的象征,人间生活才是散文的领地。
1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14、(洋泾浜)是外语在本族语的影响下产生的变种,其特点是词汇量少,采用迂回的说法指称事物,外语语音经过当地语的改造,外语语法不系统,带有本地语法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学第一学期《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考试试题A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考试试题华中科技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纸与试题纸分开交)学号姓名院系班级得分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到()。
A、结绳记事B、甲骨卜辞C、岩画D、铜器铭文2、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
A、功业意识B、慷慨文风C、生命意识D、悲凉文风3、“五四”时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等散文名家。
A、郁达夫B、邹韬奋C、周作人D、张承志4、()属于90年代“文化散文”。
A、林语堂的《纽约钓鱼》B、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D、范长江的《塞上行》5、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渐变性B、不平衡性C、社会制约性D、任意性6、中古汉语的声调包括()。
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句中使用的修辞格是()。
A、比喻B、对偶C、拟人D、夸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是指()和()形成的传统。
2、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
3、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中比、后比、收结。
4、元明清的戏剧主要是杂剧和()两种体制。
5、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
6、1930年代,文坛上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散文,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他创办了()等刊物,大力提倡幽默。
7、《有关大雁塔》是()的诗歌作品。
8、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分类。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达标测试2006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学号姓名院系班级得分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少选、多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
它的记事特点有( A )A、艳而富B、善于描写战争C、善于描写行人辞令D、富于浪漫主义色彩2、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鲁迅全集》第10卷第2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诗空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A、唐代空前的繁荣和强大营造了良好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B、唐代的科举取士制度包含有诗、赋一项C、前代文学成就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带奠定了基础D、各种艺术的繁荣对文学、诗歌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为什么说“自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语出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A、《红楼梦》对爱情主题的深刻发掘。
打破了从前“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之类才子佳人小说的旧套路;是一部打破大团圆式结局的传统思想和手法、反映一对封建主义叛逆者的爱情悲剧。
B、艺术结构严密精细,是既有宏伟的立体框架又有细腻的工笔描写的网式结构。
C、描写逼真求实。
人物是立体的“圆形”的人物,性格丰满,栩栩如生,如同真事真人。
D、在结构上用粗线条、单线发展的手法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
4、关于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A、“新乐府”这个名称最初是由白居易提出来的。
B、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C、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应首要注重其文学艺术性。
D、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5、律诗的格律特点包括()。
A、每首限定八句B、押平声韵C、押仄声韵D、每篇必有对仗6、下列各种说法()不正确。
A、音素可分声母和韵母两大类B、音节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C、音位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D、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7、下列短语中有歧义的是()。
A、一家人要吃饭B、他要炒菜C、小王要做手术D、我们要迟到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八股文一般分为破题、()、()、四比和收合八个部分。
2013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中国语文考试题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10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下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zhēng狰狞诤言挣脱峥嵘岁月铁骨铮铮B. jí缉拿编辑作揖羁旅生涯疾言厉色C. qián悭吝歼灭虔诚潜移默化阡陌纵横D. liáo撩拨潦倒燎原眼花缭乱寥若晨星2、下列各句所使用的熟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人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但这有点儿像沙里淘金,是得不偿失的。
B.“唐装热”迅速流行,激活了江南丝绸服装产业,使不少企业逢凶化吉,出现了少有的勃勃生机。
C.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心驰魏阙”,仍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局的变化。
D.如果政府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B.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副极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现在却看不到这画廊了。
C.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
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认为是无须设问的。
D.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4、下列选项中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辐照加工技术具有许多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②早期的辐照加工,是利用射线的杀菌灭虫性能来达到消毒、保鲜等目的③本世纪50 年代发展起来的辐照加工技术,是继上述四大加工技术之后,正在崛起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加工工艺技术④现代的辐照加工技术已突破上述范围⑤众所周知,机械加工、热加工、电加工和化学加工,是通用的材料加工技术A.①③②④⑤B.⑤①③②④C.①⑤③④②D.⑤③①②④5、下列诗作属于五言律诗的是()A.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B.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C. 高适《燕歌行》D. 杜甫《登高》6、下列作品属于唐传奇的是()A. 《虬髯客传》B. 《张中丞传后序》C. 《婴宁》D.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7、建安三曹诗歌成就都很高,其中()的诗歌被钟嵘《诗品》称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
华科考研试题及答案

华科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简称?A. 华科B. 华工C. 华中大D. 华科大答案:B2.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武汉D. 广州答案:C3.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 厚德博学,求实创新B. 求实创新,厚德博学C.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D.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答案:A4.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庆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5月20日B. 6月20日C. 7月20日D. 8月20日答案:B5.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是哪位?A. 李元元B. 张清杰C. 周济D. 杨振宁答案:B6.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徽颜色是什么?A. 蓝色B. 红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A7.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歌名称是什么?A. 华中科技大学之歌B. 华科之歌C. 华工之歌D. 华中大之歌答案:A8.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史馆位于哪个校区?A. 主校区B. 东校区C. 南校区D. 西校区答案:A9. 华中科技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是多少?A. 200万册B. 300万册C. 400万册D. 500万册答案:C10.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花是什么?A. 桂花B. 桃花C. 荷花D. 菊花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门类包括以下哪些?A. 工学B. 理学C. 文学D. 医学E. 管理学答案:ABCDE2. 华中科技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有哪些?A. 机械工程B. 材料科学与工程C. 电气工程D.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E. 生物医学工程答案:ABCDE3.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级研究机构包括哪些?A.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实验室B.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D.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E.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答案:ABCDE4.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哪些?A. 校园歌手大赛B. 校园辩论赛C. 校园科技节D. 校园运动会E. 校园文化艺术节答案:ABCDE5.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际交流项目包括哪些?A. 交换生项目B. 双学位项目C. 短期访学项目D. 联合培养项目E. 国际会议答案:ABCD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语文达标测试知识点试卷(带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中国语文达标测试》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到( B )。
A、结绳记事B、甲骨卜辞C、岩画D、铜器铭文2、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 ABD )。
A、功业意识B、慷慨文风C、生命意识D、悲凉文风3、“五四”时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 AC )等散文名家。
A、郁达夫B、邹韬奋C、周作人D、张承志4、( B )属于90年代“文化散文”。
A、林语堂的《纽约钓鱼》B、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D、范长江的《塞上行》5、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BC )。
A、渐变性B、不平衡性C、社会制约性D、任意性6、中古汉语的声调包括( ABCD )。
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句中使用的修辞格是( BCD )。
A、比喻B、对偶C、拟人D、夸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是指(《诗经》)和(《楚辞》)形成的传统。
2、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
3、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中比、后比、收结。
4、元明清的戏剧主要是杂剧和(传奇)两种体制。
5、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平和冲淡、浮躁凌厉),提倡“言志”的小品文。
6、1930年代,文坛上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散文,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他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大力提倡幽默。
7、《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诗歌作品。
8、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范文】华中科技大学语文复习题目与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第一篇《大同》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 (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4.提出“大同”理想的人是( )。
A.庄子B.孔子C.梁启超D.孙中山二、填空题1.《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 _ _。
2.“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句中“与”读音,意思是;“蜡”读音,意思是。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矜”的意思是同“”,是的人。
“独”的意思是。
4.“城郭沟池以为固。
”中“固”的意思是。
三、翻译题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答:使天下的老人都有善终,使壮年人都有用武之地,使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以及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四、论述题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爱无差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没有私产,各尽其能”,这儿的人们没有私产,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社会安定,没有战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2.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汉教考研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育明教育【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汉教考研真题及其答案解析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二、填空题1.北京语言基础方言语法规范2.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3.见书64页见书48页4.合口呼开口呼u5.单一内外左右6.语素单纯词蝴蝶语素合成词山水国家7.主谓型地震月亮动宾型开车滑雪偏正型好快跑补充型延长车俩8.新词产生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词义的演变9.借词外族语言里借来的音译音义兼译10.短语句子句法句法词法词形变化句法短语汉语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语言学基础2.汉语概况3.现代汉语语音4.现代汉语词汇5.现代汉语语法6.汉字。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考试重点知识

语言文字部分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的起源劳动说、手势说、摹声说,感叹说(叹词起源论)、社会约定论、咳唷说(吭育说/劳动呼声说)关于原始语言可以肯定的几点语言是口耳相传的,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人的抽象思维相连(伴随抽象思维),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语言发展不平衡,不同语言的发展差异很大,政治经济的集中使方言成为共同语语言整体系统的发展语言的分化语言的分化是社会分化的结果。
语言的分化就是一种语言分化成两种或多种独立的方言或独立的亲属语言的过程。
语言分化的情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
语言的统一方言统一成共同语(前提:社会统一)语言的接触与融合语言的接触词语的借用和吸收(借词);语音、语法结构规则的渗透(音译词改造、欧式语法)借词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坦克、沙发。
语言的融合语音的融合发生在不同语言之间,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语言融合的方式,自愿融合、被迫融合。
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双言现象,过渡语现象,双语现象,洋泾浜(皮钦语)和混合语。
音韵的形成与嬗变语音的基本概念元音、辅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声母后面的所有音素,声调是音节中能够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标音符号历史方法: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等方法现代方法: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国际语音学会制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推行)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声母声母来自我国传统语音学,来自音节分析;普通话共21个辅音声母,还有一个零声母。
韵母韵母属传统音韵学,来自音节分析,可以由元音、元音加元音、元音加辅音构成。
单元音韵母由单个元音构成,共9个;复元音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共13个;带鼻音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n, -ng)构成,共16个。
华科中国语文考试知识点.

华科大学语文水平考试知识点复习现代散文类别与派别杂文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 统称杂文。
代表作家有鲁迅 , 李大钊 , 陈独秀 , 刘半农。
鲁迅成就最高。
美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 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 强调以自我为中心 , 提倡“言志” (抒我之情的小品文。
他自己的散文创作可以分作“ 浮躁凌厉”与“ 冲淡平和”两种体式。
3、文学研究会(朱自清与创造社(郁达夫的散文4、幽默闲适小品1930年代前期,文坛上就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散文,但真正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
1930年代林语堂办《论语》等等刊物之后,更是重新大力提倡幽默。
代表作是 , 《东至之晨杀人记》《论解嘲》《纽约钓鱼》。
还有梁实秋《雅舍小品》。
林语堂的散文写作分三个时期:《语丝》时期、《论语》-《宇宙风》时期、《无所不谈》时期他的语言平实而又生动,富于表现力,能在口语、古语与欧化语之间从容往来。
5、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最早也是从五四前后开始的, 但有意识地提倡这种文体,还是跟 1930年代的“ 左联”分不开。
比较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有夏衍的《包身工》 ,以及一些新闻界人士,如邹韬奋的《萍踪寄语》 , 萧乾《人生采访》、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等。
6、新散文 /朦胧散文1980年代一方面散文面临着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文体模式 (, 另一方面又逐步开始“回到”个人体验, 表现日常事态和心绪,如刘烨园、赵玫、周佩红、黑孩等。
7、文化散文 /大散文王小波的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的短文更接近于杂文 , “问题意识”很强 ,往往针对具体的文化思想问题进行写作, 并在嘻笑怒骂之间表现自己的态度。
其文章语句幽默 ,经常夹杂北京口语 ,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
中国语文之散文散文的萌芽与发展: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散文在先秦除了“诗三百”(《诗经》外,一切文献都可以称为散文。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文学类610考研真题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文学类610&855考研真题
610 汉语言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共4个,一个5分,共计20分)
1.调值
2.语义场
3.“左联”
4.英美新批评
二、简答题(共3道,共计70分)
1.从“真实性”出发,谈一谈“左联”文学与当下小说创作的之间关系。
(20分)
2.试论述十九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25分)
3.结合陈寅恪有关两宋文化论述的一段材料,谈一谈对“宋朝是千百年来华夏文化发展最高峰”的理解。
(25分)
(补充一道今年语言学的真题,考试时扫了一眼,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考语言类的同学补充。
50分的那道大题翻译的内容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篇)
三、论文写作(共1道,一道60分,共计60分)
读《题西溪无相院》一诗,结合所报考专业写一篇阅读感受。
855 文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共5个,一个8分,共计40分)
1.滋味说
2.期待视野
3.缘情说
4.大众文学
5.反讽
二、简答题(共2道,一道25分,共计50分)
1.谈谈你对文学全球化涵义的理解。
2.试论述“诗可以怨”的含义与意义。
三、论述题(共2道,一道30分,共计60分)
1.叙事是文学的独有的现象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以下材料,谈谈你对文学与语言关系的理解。
(材料节选自《包法利夫人》,福楼拜著,李健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语文研究生考试卷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贪婪(tān lán)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B. 赫赫有名(hè hè yǒu míng)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C.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落落大方(luò luò dà fāng)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性格内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B. 为了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C.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从事这一行业的决心。
D.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3.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深远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之涣《登鹳雀楼》)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4. 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先生创作的是: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骆驼祥子》5. 下列成语中,形容人勤奋好学的有:A. 勤能补拙B. 学富五车C. 眼高手低D. 知足常乐6. 下列诗句中,描述月亮的景象有: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语文试题及答案考研

语文试题及答案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考研模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róng)箴言(zhēn)蹉跎(cuō)B. 踌躇(chóu)恣意(zì)缜密(zhěn)C. 桎梏(gù)踯躅(zhú)旖旎(yǐ)D. 徜徉(cháng)逡巡(qūn)踽踽独行(jǔ)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讨论,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诙谐的言谈,让人印象深刻。
C. 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答案:C3-10. (略,类似结构)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其作者是_______。
答案:屈原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儒家的_______思想。
答案:民本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其中“岳”指的是_______。
答案:泰山4.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字样,这反映了作者对_______的追求。
答案:真挚爱情5.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文学主张。
答案:白居易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水》(节选)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问题:1. 文中“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一句,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答案:描述了秋天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河面宽阔到连岸边的牛马都看不清楚的景象。
研究生语文考试

华中科技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中国语文考试试题卷(B卷)(闭卷)(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卷与试题卷分开交)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古文运动中唐朝代表人物是(BD)。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A、李白B、韩愈C、元稹D、柳宗元2、明清时期的时文是(CD)。
A、小品文B、抒情散文C、八股文D、游记散文3、一个绿衣的邮夫,低着头儿走路;——也有时看看路旁。
他的面貌很平常,大半安于他的生活,不带着一点悲伤。
对上述诗句的描述是正确的有(ACD)A、作者冯至B、作者刘半农C、题目是《绿衣人》D、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这个人可怕的时候到了!”。
4、20世纪80年代,散文创作逐渐回到个人体验,表现日常事态和心绪,代表作家有(AC)A、夏衍B、黑孩C、邹韬奋D、周佩红5、对“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句读合理的分别是:(ABCD)A、浮云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消。
B、浮云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消。
C、浮云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消。
D、浮云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消。
6、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ABCD)A、三个报社的记者来这里采访。
B、这个人头发长得有些怪。
C、休息了一会儿,他想起来了。
D、他走了一天。
7、词语“酱紫”指称的是一种颜色,但在网络语言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这样子”。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ABC)A、语音弱化B、语音脱落C、谐音D、比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8、中国古代诗歌因为诗经和楚辞,形成“诗骚传统”,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
9、魏晋六朝的小说一般分为志人小说和( 志怪小说)。
10、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宋代的南戏、元代的(杂剧)、明清的(昆剧)及京戏。
11、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文,统称(杂文),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
研究生语文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潜移默化恍若未然B. 鞠躬尽瘁呕心沥血C. 豁然开朗蹉跎岁月D. 惟妙惟肖振聋发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将每周一节体育课增加到两节。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出色,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他平时刻苦训练的结果。
D. 这篇论文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A. “我们学校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B. “我国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C. “他来到教室,放下书包,拿起笔,开始认真地做作业。
”D. “这次活动由校学生会主办,目的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指点江山B. 风和日丽C. 胸有成竹D. 风起云涌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的前进道路。
”B.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生动,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
”C. “他工作认真负责,是同事们学习的榜样。
”D.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犹如一幅画。
”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描写自然景观的词语是()A. 落霞与孤鹜齐飞B. 桃花潭水深千尺C. 疏影横斜水清浅D.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7.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喜爱。
”B. “我们应当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C. “这篇文章论述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D. “他热爱生活,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是()A. “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语文考研试题及答案

语文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恣意(zì yì)B. 彳亍(chì chù)蹒跚(pán shān)C. 徜徉(cháng yáng)踟蹰(chí chú)D. 徜徉(táng yáng)踟蹰(zhī chú)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努力,他终于取得了成功。
B. 他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经过了努力。
C. 他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经过了努力。
D. 他努力了,所以取得了成功。
答案:A3.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
C.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D.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
答案:D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做事总是不假思索,所以经常出错。
B. 他做事总是不假思索,所以效率很高。
C. 他做事总是不假思索,所以很受领导赏识。
D. 他做事总是不假思索,所以很受同事欢迎。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秋天的落叶像黄金一样铺满了大地。
B. 他的声音像风一样轻柔。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一样蜷缩在角落。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感时花溅泪2.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主人公认为“__________”是吃人的象征。
答案:赵家的狗3. 《庄子·逍遥游》中,庄子用“__________”来比喻鲲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语文达标测试知识点试卷(带答案)华中科技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中国语文达标测试》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到( B )。
A、结绳记事B、甲骨卜辞C、岩画D、铜器铭文2、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 ABD )。
A、功业意识B、慷慨文风C、生命意识D、悲凉文风3、“五四”时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 AC )等散文名家。
A、郁达夫B、邹韬奋C、周作人D、张承志4、( B )属于90年代“文化散文”。
A、林语堂的《纽约钓鱼》B、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D、范长江的《塞上行》5、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BC )。
A、渐变性B、不平衡性C、社会制约性D、任意性6、中古汉语的声调包括( ABCD )。
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句中使用的修辞格是( BCD )。
A、比喻B、对偶C、拟人D、夸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是指(《诗经》)和(《楚辞》)形成的传统。
2、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
3、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中比、后比、收结。
4、元明清的戏剧主要是杂剧和(传奇)两种体制。
5、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平和冲淡、浮躁凌厉),提倡“言志”的小品文。
6、1930年代,文坛上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散文,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他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大力提倡幽默。
7、《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诗歌作品。
8、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9、在汉语史上先后出现过()、()、注音字母等标音方法。
(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汉语拼音标音法任取其二填写)10、(甲骨文)是迄今所见的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
11、六书中,(形声)的出现,标志着造字方法完全成熟。
(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12、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13、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三、修改下列病句:(每题3分,共6分)1、在前面所讨论的问题中,涉及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时,都把物体间的接触面看成是绝对光滑的,即忽略物体间的摩擦。
(《工程力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P35)2、(2)存储器。
它用以存放CNC装置的数据[、参数和程序。
它],包括存放系统控制软件的只读存储器EPROM和存放中间运算结果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以及存放零件加工程序信息的磁泡存储器[或]和带后备电池的CMOSRAM。
(《数控加工与编程》,华中科大出版社,2004,P7)注:中括号内的为删除,下划线的为增加内容华中科技大学2008~2009学年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中国散文的源头是 ( B D )。
A、《春秋》B、甲骨卜辞C、《国语》D、铜器铭文2、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人有(BD )。
张籍王建李绅元稹白居易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元稹3、下列诗歌中属于徐志摩作品的有(ACD)A、《雪花的快乐》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C、《再别康桥》D、《偶然》4、下列散文中,(AD)是余秋雨的作品。
A、《文化苦旅》B、《雅舍小品》C、《绿风土》D、《文明的碎片》5、对“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句读合理的分别是:( AB )A、海水朝朝。
朝朝朝,朝朝落。
B、海水朝。
朝朝朝,朝朝朝落。
C、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D、海水朝,朝朝。
朝朝朝朝落。
6、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 ABCD )A、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C、我在教室里发现了他。
D、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我觉得D好像是对的。
7、词语“恐龙”指称的是生活在中生代时期的爬行动物,但在网络语言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相貌比较难看的女孩”。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BD)A、拟人B、拟物C、对比D、夸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8、中国古代诗歌因为(《诗经》)和(《楚辞》)两部经典,形成“诗骚传统”。
9、元杂剧一般只有一个主角唱韵文,因此元杂剧一般称为旦本或( 末本 )。
10、小说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到明清的白话章回小说和文言小说。
11、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派别林立,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林语堂)、(冰心)等名家。
12、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有:(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梁宗岱等。
他们提出了(纯诗)的概念,指出诗歌是“内生活”的象征,人间生活才是散文的领地。
1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14、(洋泾浜)是外语在本族语的影响下产生的变种,其特点是词汇量少,采用迂回的说法指称事物,外语语音经过当地语的改造,外语语法不系统,带有本地语法特征。
15、在语言符号中,语音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
16、仰韶文化时期的(几何符号),大汶口时期的(图象符号),在文字发展中起了过渡作用。
17、(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常放句尾,故又叫(韵脚)。
18、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三、分析改错题(每题3分,共6分)19、学校组织参观了汉代新出土的文物。
语序不当,改为:学校组织参观了新出土的汉代文物。
20、修改文章的时候,要删去那些多余的废话。
修饰成分多余,改为:修改文章的时候,要删去那些废话。
华中科技大学2006~2007学年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少选、多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
它的记事特点有( BC )A、艳而富B、善于描写战争C、善于描写行人辞令D、富于浪漫主义色彩2、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鲁迅全集》第10卷第2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诗空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ABCD )A、唐代空前的繁荣和强大营造了良好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B、唐代的科举取士制度包含有诗、赋一项C、前代文学成就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带奠定了基础D、各种艺术的繁荣对文学、诗歌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为什么说“自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语出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ABC )A、《红楼梦》对爱情主题的深刻发掘。
打破了从前“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之类才子佳人小说的旧套路;是一部打破大团圆式结局的传统思想和手法、反映一对封建主义叛逆者的爱情悲剧。
B、艺术结构严密精细,是既有宏伟的立体框架又有细腻的工笔描写的网式结构。
C、描写逼真求实。
人物是立体的“圆形”的人物,性格丰满,栩栩如生,如同真事真人。
D、在结构上用粗线条、单线发展的手法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
4、关于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ABD )A、“新乐府”这个名称最初是由白居易提出来的。
B、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C、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应首要注重其文学艺术性。
D、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5、律诗的格律特点包括(ABCD )。
A、每首限定八句B、押平声韵C、押仄声韵D、每篇必有对仗6、下列各种说法(ABD )不正确。
A、音素可分声母和韵母两大类B、音节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音节分声母、韵母和声调)C、音位可分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两大类(还有声调音位)D、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7、下列短语中有歧义的是(C)。
A、一家人要吃饭B、他要炒菜C、小王要做手术D、我们要迟到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八股文一般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四比和收合八个部分。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2、(胡适)被认为是新诗创作和理论的双重发端人,他提出了“诗体大解放”的观点,他的新诗作品有《鸽子》、《黄蝴蝶》、《希望》(后被改编成歌曲〈兰花草〉)等。
3、被称为“戴着脚镣跳舞”的新格律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
前者的代表作有《死水》,后者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
4、初期象征派的代表诗人(李金发)认为诗是“个人灵感的记录表”,反映在创作上,突出表现在对诗歌意象艺术的独特追求以及文言入诗、句法离奇等特点上,如其代表作《弃妇》、《自画像》等。
5、19世纪30年代中期,文坛上流行过幽默小品和闲适散文。
其中有力推动这一风气的、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作家是(林语堂),他的作品如《冬至之晨杀人记》,不重讽刺而重幽默,在冷静超远的旁观中得出一种心灵启悟。
此外这一派的作家还有写作《雅舍小品》的(梁实秋)。
6、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
7、小说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到明清的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
8、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在语言的融合中,一般先出现(双重语言现象),最后完成语言的统一。
10、语言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11、现在公认各民族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六书中最强势的造字之法为(形声)。
13、韵文在不同句子末尾使用同韵的字,使得相同的音响周期性地回响,这叫(押韵);由于这些字一般在句子末尾,故此叫(韵脚)。
三、分析题:(每题3分,共6分)1、修改病句并作简要说明。
(1)当一个记帐员,必须把帐目算准确、写清楚,不能麻痹大意。
“麻痹大意”是说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
上面例句则是说要细心,不能马虎大意。
改为:当一个记帐员,必须把帐目算准确、写清楚,不能粗心大意。
(2)目前咱们这里的流感十分猖獗,同学们纷纷病倒了。
十分和猖獗这两个词重复了,删掉一个。
改为:目前咱们这里的流感猖獗,同学们纷纷病倒了。
2、语言运用中,动词的锤炼值得重视。
请比较分析下列民歌中对动词“用”、“有”和“选”的选用。
原句:种田要有好锄头,唱歌要用好歌手,……改句一:种田要有好锄头,唱歌要有好歌手,……改句二:种田要有好锄头,唱歌要选好歌手,……唱歌具有竞赛性的,“用”表示出了抽取最好的意思,而“有”不具备这层意思,“选”表达不够强烈。
所以原句表述更加准确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