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水循环和洋流
(夏顺冬逆)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冬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南赤道
(chìdào)
暖流
合作学习
洋流对地理环境 的 四、
(dìlǐ huán jìnɡ)
影响
同洋 学们看P对6气3候活(qì动hòu)的题影响
流
对 地
对海洋生物(hǎiyángshēngwù)的影响
理
环境Biblioteka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的
影
响
对航海的影响
度海区: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规律二:
北半球以副极地(jídì)为中心 中
高纬海区:
气旋型大洋环流(逆)
西风漂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二分布规律
西风 漂 (xīfēng) 流
北赤道(chìdào)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规律一: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度
海区: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
顺南逆) 规律二: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高
态的变化.。降 水。水 汽 输 送。(1)使地表物质运动,塑造地表形态。大洋表层的海水常年大规模
No 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稳定(wěndìng)的流动,称为洋流,也叫海流。问题2 南纬40°~60°之间分
么洋流。中低纬 大洋西侧(大陆东岸)为暖流,大洋东侧(大陆西岸)寒流。洋 流。谢谢
布的是什
Image
太平洋
三表层 分布规律 (biǎocéng)
夏季 : (xiàjì) 盛行西南风
印度洋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三表层 分布规律 (biǎocéng)
冬季 : (dōngjì)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示意图 ,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拟、分析 ,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比拟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 ,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开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 ,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
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 ,生机盎然。
那么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推进新课课件显示:水循环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 ,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
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 ,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 ,注意图文结合 ,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思考题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后 ,答复以下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 ,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 ,观察水循环有哪些根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课件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ppt
地下水
融化 冰 川
降雪
根据你对水循环的理解,绘制一个更简单的水循环示意图。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降水⑧植
水资源不断更新。
全球水量平衡(km3)
植物蒸腾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资源不断更新。
2)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3)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渤海
青藏高原
黄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 (对) 李白诗云: 奔流入海不复回。 (不对) 事实上,自然界的水在周而复始的连续运动,即水是循环的。
连续但 不规则
大气水
水 (0.001)
冰川(68.7)
海洋水
河流水
(96.5)
圈
陆地水
湖泊水 地表水
沼泽水 (69.9) 生物水
土壤水
(3.5)
永冻土底冰
地下水(30.1)
河流水主要来源于 降水
思考:1、河流补给是指 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 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 水体?
冰川 河流水 湖泊水 生物水 土壤水等等
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 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 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 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河流水与湖泊水相互补给
大气水
湖沼水
降雨 蒸发
枯丰 水水 期期 河流水 丰枯 水水 期期
长江流域地形图
植物 蒸腾
植物蒸腾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资源不断更新。 2)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3)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4)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5)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
下一题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打破水循环过程 在局部地区的平衡并将带来不良后果 的是( )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大面积排干湖泊、沼泽 D、久旱时实施人工增雨
阿拉斯加州
洋
流
纽芬兰 海域
太平洋
大 西 洋
印度洋
又叫海流,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 1、洋流:
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1)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纽芬兰渔场和 北海道 渔场; 海洋生物 ____ 北海 渔场 ;舟山渔场 秘鲁 渔场 (2)上升流海域形成的渔场: 举例:在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湾 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影响海上航运 (1)顺洋流航行可 节约燃料,加快速 海洋航行 (2)寒暖流相遇形成的 ,对海上航行不利 度 海雾 (3)洋流携带的 冰山 对海上航运有较大威胁 海洋污染 加快
2、按性质分类
暖流 水温高
寒流 水温低
纬度高 水温低
水温低 (从低纬流向高纬)
水温高 (从高纬流向低纬)
暖流 寒 流
0º
暖流 纬度高 水温低 寒 流
讨论: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判断洋流性质
19° 21° 23 °
A 寒流 寒流 B
23 ° 21 °
19° 19° D 暖流 暖流
23 ° 21 ° 19°
乳莺初啼
1、下图洋流名称为: () A、日本暖流 B、秘鲁寒流 C、加那利寒流 D、本格拉寒流
2、右图中洋流对相邻陆 地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
对海洋航运的影响
顺洋流:加快航行速度,节时节能,降低运费
逆洋流:减慢航行速度,费时耗能,增加运输成本
2.4水循环和洋流.ppt
下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 D )
南半球 寒流
北半球 暖流
南半球 寒流
南半球 暖流
二、洋流
㈠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
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叫做洋流;又叫海流。
2. 分类:
暖流: 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
⑴按性质分 寒流: 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低。
上热,抑制
空气上升,
降水少。
东 而东部降水
澳 大
较多?
利
亚 暖
暖流使水温升
流 高,蒸发加大,
下热上冷,气
流上升,降水
多。
活动探究
对照教材63页活动分析洋流对地理 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 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想想这是为什么?
B
A
2. 英军上尉
乔治的漂流瓶从
北大西洋暖流
佛得角经过56年 墨
的漂流送到英国 老太太的手里。
西 哥 湾
请同学们画出漂 暖
流的路线,并说 流
出洋流的名称。
加 那 利 寒 流
北赤道暖流
30度
3. 澳大利亚东西两岸的气候差异与洋流有 什么关系?
为什么西部 是沙漠呢?
西 澳 大
利
亚
寒流使水温 寒
降低,下冷 流
风海流: 风力(行星风系)作用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 温度、盐度等差异导致密度不同
⑵按性质分
而形成的洋流
水平补偿流
补偿流:
上升流
垂直补偿流
下降流
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
A.海水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4.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主要影响下列哪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图中箭头①~④依次表示海水蒸发、水汽输 送、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第4题,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主 要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时间分配。 答案:3.B 4.D
知识点二 洋流
情景导入先思考 二战时,德国潜艇需要从地中海进入到大西洋。盟军在 直布罗陀海峡封锁严密,为突破封锁,德潜艇关闭发动机, 顺着洋流“漂”过了海峡,进入了大西洋。 你知道德国的潜艇是如何“漂”过海峡的吗? 提示: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洋密度差别很大,深层海水 中形成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的洋流,德国潜艇顺着洋流 “漂”过了海峡。
赤道暖流之间 35°N~45°N和30°S~60°S之间
副极地环流
60°附近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上空之间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 环,是海陆间循环的 近十倍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 水循环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
破坏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 植被 陡落
植树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 种草 缓慢
硬化城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 市路面 落
铺设渗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 水砖 流水位平缓
修建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 水库 稳
围湖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 造田 陡涨陡落
2.4第四节地理水循环和洋流
。
(3)伴随着能量
转化
和
交换
。
(4)使水成为洁净的
可再生
资源。
思考:水是可再生资源,因此水是“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二、洋流 1、概念 洋流又叫 海流 ,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 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 的流动。 2、洋流分类 暖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 (由高纬流向低纬)
顺风顺水,速度快,节省燃料 逆风逆水,速度慢,费用高
重点突破----洋流与等温线
16℃ 14℃ 12℃
12℃ 14℃ 16℃
北 半球 暖
流
12℃ 14℃ 16℃
南 半球
暖 流
16℃ 14℃ 12℃
北 半球
寒 流
南 半球
寒 流
夏季
印度洋
3、洋流分布规律
规律四:
北印度洋形 成冬逆夏顺 的季风环流 。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上升 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形成著名渔场。
(3)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
副极地环流
规律一: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副热 带海区为中心的 副热带 环流。
副热带环流
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以副极地 海区为中心的 副极地 环流。
副热带环流
西风漂流
规律三:南半球40o附近海区,形 成持续向东运动的 西风漂流 。
世界洋流模式图
3、洋流分布规律
冬季
印度洋
3、洋流分布规律
2、成因:
3、水循环的环节
重点突破:水循环的环节和分类 思考:大量砍伐树木会给当地水循环带来 思考:那种水循环参与循环的水量最大? 思考: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什么影响? 产生影响。
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知识点一水循环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图中D蒸发、C水汽输送、B降水、G地表径流、F下渗、H地下径流、E降水、A蒸发。
3.能量来源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思考】 1.水循环只发生在海陆之间吗?海洋内部和陆地内部有没有水循环的存在呢?提示:不是。
海洋内部和陆地内部的水汽蒸发和降水分别构成了各自内部的水循环。
[图表导读]读教材图2-40,思考下列问题。
(1)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2)水循环的各环节,哪些能量来自太阳能?(3)哪些环节把陆地和海洋联系了起来?提示:(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2)蒸发、水汽输送等。
(3)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4.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实现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5.人类活动的影响【思考】2.最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是哪一个水循环环节?提示:地表径流。
3.“天气干旱时,我们可以采取人工增雨的方式增加降水”,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对。
人工增雨是在具备了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才能实现,并不是什么时期都可以。
4.暴雨过后,不少城市遭到水淹,主要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提示:一是城市建设改变了地表原有的河湖系统,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二是城市建设中地面的硬化改变了下渗环节。
材料一一滴水的奇妙旅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小的我从广阔的海洋上诞生了,太阳辐射能是催生婆,她把我蒸发到空中。
我先到云妈妈的怀里撒了会儿娇,就拿着降落伞开始“闯世界”,我的奇妙旅程就要开始啦!我跳到了另一朵云上,随着夏季风来到陆地上空。
在“水汽输送”的过程中,我耍起了杂技——我一连翻了几十个跟头。
我看见满天都是灰尘小队,他们调皮地跳进了人们的眼睛里、嘴巴里……于是,我和同伴们奋不顾身地降落了!我跑到小河里,成了“地表径流”,我的一些伙伴则钻入地下成了“地下径流”。
2.4水循环和洋流1
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
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这种 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意义:使得陆地上的
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 源得以再生。
08:53:30
水汽输送
水汽
降 水
蒸 发 地表径流
下 渗
地下径流
08:53:30
大陆
海洋
陆地内循环: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其中 一部分或全部(指内流区域)通过陆面、 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 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 到大陆上,这就是内陆循环。
08:53:30
三、水循环的意义
(1)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 衡; (2)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3)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塑造着地表形态; (4)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08:53:30
练习: 2 3 4 1
(
1)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
蒸发 2 水汽输送 降水 4__________. 地表径流 1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
发生的领域:
陆地及其上空。
08:53:30
蒸 腾
蒸 发
蒸 腾
蒸 腾
蒸 腾
蒸 腾
蒸 腾
蒸 腾 蒸 腾
08:53:30
海上内循环:就是海洋面上的水蒸发 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 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发生领域:海洋及其上空。
08:53:30
降 水
蒸 发
08:53:30
海洋
探究1: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 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2)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____________,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海洋 ______和 ______ 陆地 之间。
[生物学]《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生物圈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渗透、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3.类型: 按发生空间范围不同
〈1〉 海陆间循环 〈2〉 陆上内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h
2
最重要的水C循环
流速
河 流 流量
的
水 含沙量
文
特 征
结冰期
与地形落差成正比
补给来源和流域面积、气候
坡度陡、降水强、土质松和植被少则 含沙量大
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纬度越高, 结冰期越长。
汛期
汛期长短、季节决定于气候
h
14
h
15
h
16
流量(立方米/秒)
①
A②
B C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月)
大h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体6
甲
乙
丙
h
7
流量(立方米)
雨水补给
700
600
500
400 春汛:积雪
300 融水补给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思考:这条河流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式?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东北 。
h
8
水体的相互关系及河流的补给类型
h
9
西风漂流
30 0 30 60
90 全球风带模式图
90
h
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 22
❖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60°(2)
1、中低纬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
北___南_顺__; 逆
高一地理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PPT课件
2、按性质分类 、 暖流 寒流 水温高 水温低 水温低 (从低纬流向高纬) 水温高 (从高纬流向低纬)
纬度高 水温低 暖 流 寒 流
0º
水温低 纬度高 暖 流 寒 流
讨论: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状况, 讨论: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判断洋流性质
19° 21° 23° 21° 19° A B 23° 19° 21° 23° C D 23° 21° 19°
影响 实例 促进全球热量和水分交换
气候
海洋 生物 海洋 环境 航海 事业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 暖流增温增湿 形成 影响沿岸 地区气候 中低纬度大陆西岸 寒流减温减湿 的荒漠形成 世界三大渔场、我 世界三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国的舟山渔场 上升流海域形成大渔场 秘鲁渔场 加速了海洋污染的净化 扩大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顺风顺水比逆水航速快、 顺风顺水比逆水航速快、 节省燃料 北印度洋冬、夏季 北印度洋冬、 航线
寒暖流交汇的地方: : 日本北海道、北海、加拿大纽芬兰 日本北海道、北海、 上升流补偿的地方:秘鲁渔场 :
(3)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和不利)
北 海 渔 场 东格陵兰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道渔场 千岛寒流 日本暖流 兰渔场
渔场 寒流 流
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中海大西洋密度流
地中海蒸发旺盛, 盐度大,水面低, 而相邻的大西洋 水面较高,于是 大西洋表层海水 经直布罗陀海峡 流入地中海,地 中海海水由海峡 底层流入大西洋。
分布规律
西风漂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分布规律
西风漂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世界洋流模式图
水循环和洋流
(3).C河的主要补给形式为 布在我国 地区。
,主要影响因素为 东北
,主要分
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降水和气温 (4).D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地下水
,判断理由是
。
流量稳定,全年变化幅度较小,且流量不大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及分析思路
水文特征 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 ①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 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②分布在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 量多少; 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 (暴雨发生频率)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 期,最冷月均温<0℃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 生在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应用
(2).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 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3).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 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 节作用。
【跟踪练习1】
(2009· 广东高考)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B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 不够恰当的是( D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课后巩固案】
读图,回答1~2题。
1.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乙是( A ) ①风海流 ②暖流 ③寒流 ④补偿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若AB线为30°纬线,且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中,则丙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D ) A.秘鲁寒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B.日本暖流 南赤道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C.千岛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加那利寒流 D.秘鲁寒流 本格拉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第四节 水循环与洋流-洋流
A
a
B
⑵分析说明图中a 、b两洋流的不同
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为暖流,b为寒流 日本暖流 ⑶若为太平洋,a的名称_________ 秘鲁寒流 ;若为大西洋,a的 b_________ 墨西哥湾暖流 ,b___________ 本格拉寒流 名称_____________ C
(3)海洋污染: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 速度,但同时扩大污染范围; (4)航海事业:顺流而行速度快,节 省航行时间。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 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而 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 的交换 B. “三峡”地区水能资源是太阳能转化为水体 的势能 C.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 D. 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西澳大利亚寒流
降温减湿
2000年11月14日西欧、俄罗斯东部天气状况
贝尔根 (BERGEN) 61°N
5~8 °C
摩尔曼斯克 (MURMANSK) 69 °N
-4~1 °C
马达加斯加岛 东岸热带雨林 的成因: 暖流的增温增湿的作用
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 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
澳大利亚西部
撒哈拉沙漠
智利太平洋沿岸地区
b
B. 地表径流
C. 大气降水 D. 海洋中的蒸发
4. 读海水等温线图,回答: (1)此海域位于哪个半球? (2)A,B两处分别有什么洋流经过? (3)A,B两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
A
10°C 20°C
B
5.读大洋环流模式图
⑴世界大洋中具有以A、B、C为中心环流 太平洋和大西洋 系统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
【教育资料】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洋流的分布(讲义)学习专用
高中地理洋流的分布一、考点突破1. 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成因;2. 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二、重难点提示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概念: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二、分类:根据洋流同其流经海域水温差异划分为暖流、寒流,其中暖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高,寒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低。
【重要提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寒流的水温也不一定比暖流低,比较两支洋流的水温高低,必须在同一纬度条件下才能比较。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不同纬度的海区,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受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在理解和掌握洋流模式图时,要熟海区中低纬度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分布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环流】北半球方向_|顺时针北半球模式11UrIm-___________* 」南半球逆时针一W半球踱iI* 1JU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寒流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巽1i------ -■渣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顺时针殳季巽方冬季逆时针4暧1 (f ---- ------ 、流、__ _______40°S 60 ° S附近西风漂流寒流【误区点拨】受近地面风带、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洋流的分布、流向及性质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广,海陆相间分布,因此北半球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都形成了朝某一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而南半球因海洋面积较大,只有在低纬度海区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在高纬度海区则为环绕地球一周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水循环和洋流ppt27 湘教版
(1) (3)
活动探究
都柏林
圣约翰斯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沿岸气候
暖流
寒流
温 增
降 温
湿 增
湿 减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寒暖流 交汇处
上升 补偿流
形成
大渔场
3、对航海的影响 顺流航行,省时、节能、安全
逆流航行,耗时、费能、不安全
科学家发现了南极州的企鹅体 内有DDT(滴滴涕)了,为什么呢?
D E
C
下课了!
奇怪的现象
海滨的沙漠
为什么西部 西 寒流使水温降 澳 低,下冷上热, 是沙漠? 大
空气不能上升, 利 亚 降水少。
寒 流
东 澳 大 利 亚 暖 流
而东部降 暖流使水温升 高,蒸发加大, 水较多?
下热上冷,气 流上升,降水 多。
澳大利亚西部
摩尔曼斯克——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大的军港之一,俄罗斯 最大的渔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俄罗斯北方唯一的不冻港
北 半球的,在 纬的大洋环 中低 A是在 影响下形 北赤道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或
者
北大西洋暖流 。
B
A
30°
问题2、下图大洋环流,若纬线为30度,则表示的是 南 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若纬线为60度则是 北 半
球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若是在南太平洋C为 秘鲁寒 流,D 东澳大利亚暖 为 流,E为 流。 西风飘
(2) (1)
大 陆 西 岸 ( 大 洋 东 岸 )
大 陆 洋流的运动有什么规律? 东 岸 二、北半球副极地海区的大洋环流:呈 逆时针 流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 ( ________ 暖流。 大 _____ 寒 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___ 洋 西 岸 三、南纬40-60度海区,形成全球性西风漂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
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
推进新课
课件显示:
水循环
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
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
思考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
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发言)
生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
师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
生海拔较高的地区,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
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
师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那么,在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师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
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
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师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
课件显示:
“奔腾不息的长江”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鼓励发言,教师最后用课件展示结论)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促进水资源更新,维持水量平衡;
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塑造地表形态;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师水循环促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得到不断的更新,因此有人说: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请大家讨论以上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纠偏持正。
师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后能获得补充、更新为条件的。
一旦水循环的开发强度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或者遭受严重的污染,那么就会面临水资源不足,甚至枯竭的严重局面。
所以对于特定的地区来说,水循环的数量是有限的,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只有在开发利用强度不超
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以及控制水污染的条件下,水资源才能不断获得更新,才能永续利用。
师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请大家通过看以下的影像材料,来进一步讨论总结。
课件显示:
“干旱的撒哈拉”“印度的水灾”
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师(总结)水循环在地球表面各个区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水循环比较旺盛,则水资源比较丰富,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有些地区水循环过弱,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如干旱的沙漠地区。
师不同地区水循环往往不平衡,那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水循环有差异吗?请以我国为例说明。
生是有差异的,例如我国夏秋季节,水循环强度大;冬春季节,水循环强度就小。
师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水循环的强度存在时空上的不平衡,这也就导致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也就产生了各地的水灾或旱灾。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讨论后发言: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等。
师很好,譬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
(承转)大家来看我们刚才列举的这些措施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生地表径流、蒸发和降水等环节。
师可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课件显示:
⎩
⎨⎧环的个别环节人类活动也可影响水循大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巨系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 (承转)人类可以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促进水循环的形成,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也会对水循环产生不良影响。
请看下一案例。
课件显示: “济南泉水断流”的有关图文
聚焦趵突泉
现代地质工作者调查研究认为,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
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
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直接影响着泉水的变化。
济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50~700毫米。
由于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2/3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秋季不足1/5,冬春两季降水很少。
随着降水量的“少—多—少”的季度变化,泉水水位和流量也相应地出现“低—高—低“和“小—大—小”的季节变化,不过在时间上较降水的季节变化推迟一些。
一般年份,泉水变化过程是自年初始,流量逐渐减少,至6月出现最小量和最低水位;7月份随降水量增加而流量开始增大,8、9月出现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
一般规律是年降水量多,当年泉流量大,水位高;年降水量少,当年泉水的流量也小,水位也低。
大气降水对泉水动态变化所起的主导作用,是人工开采量不超过泉水流量的情况下显示出来的,如果开采量大于泉流量,雨量因素则处于次要地位。
开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泉水的动态变化。
据山东省水文地质队资料,1973~1977年,市区水位下降2.25米。
所以从1976年以后,雨季后不到1个月,泉水流量就逐渐减少。
趵突泉自1981年以来,连续3年在3月上旬至9月初断流,干涸达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