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最新整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东北地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对其自然环境特点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2.难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2.资料分析: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亲身感受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地图:东北地区地图。
3.资料:关于东北地区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的资料。
4.实验器材: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所需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东北地区案例进行分析,如三江平原的农业、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东北地区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或可持续利用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八年级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他们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识别和使用地图等地理工具。
2. 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普遍较高,对探索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充满好奇心。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锻炼。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图像、实例和互动交流来学习,对实践活动和合作学习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前进行测试和检查,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
4. 教室布置:
- 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划分为不同区域,如教师讲解区、学生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
- 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与东北地区相关的地图、图片和知识点海报,营造地理学习氛围。
- 设置小组讨论区,配备白板或黑板,方便学生记录和展示讨论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增加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观察地理现象。
2. 提前提供讨论主题的背景资料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和参与讨论。
3. 鼓励学生在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中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示范教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分析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范围及行政区划。
2.运用资料归纳东北地区的主要类型,描述其地形特征。
3.运用资料概括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冬夏季气温特点及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东北地区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分析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范围及行政区划。
2.运用资料归纳东北地区的主要类型,描述其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1.运用资料概括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冬夏季气温特点及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东北地区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观看视频《哈尔滨∙冰雪奇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雕节12月23日预开园,2021年正式开园,凭借着哈尔滨冰雪时节的优势,推出了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展示了哈尔滨的冰雪文化与冰雪旅游的魅力,娱乐项目众多,每年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参观。
师:雪乡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复习我国四大地理分区。
(1)在图中写出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
(2)A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_。
(3)B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主要的粮食作物为________等。
(4)D地区农业生产以_______业为主。
生:(可能答案)答案提示:(1)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 旱地;小麦、玉米等(3) 水田;水稻(4) 畜牧业(板书)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板书)一、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师:读课本P24图6-1找出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板书)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置范围:包括东北地区位于中国______。
主要位于_____带(温度带)。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省生:(可能答案)东北;中温带;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板书)2.东北地区相对位置师:在P14图5—25,找出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行政中心。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
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大部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能够运用地图准确找出东北地区的位置。
2.使学生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的准确找出,以及对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点。
2.运用地图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形、气候、河流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地图:准备东北地区地图,以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3.教学案例:收集关于东北地区地形、气候、河流的具体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东北地区的位置。
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第一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1 东北地区的定义与范围1.2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1.3 东北地区在中国的战略地位第二章: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2.1 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2.2 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2.3 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与湖泊第三章:东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3.1 东北地区的植被类型3.2 东北地区的主要动物种类3.3 东北地区的生态保护区及保护措施第四章:东北地区的人文地理4.1 东北地区的历史沿革4.2 东北地区的民族文化4.3 东北地区的经济特点与产业布局第五章:东北地区的发展与挑战5.1 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与潜力5.2 东北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5.3 东北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第六章: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6.1 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6.2 东北地区的生物资源6.3 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第七章: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7.1 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概述7.2 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项目7.3 东北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八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化8.1 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8.2 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8.3 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第九章:东北地区的农业与粮食安全9.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9.2 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与农业技术9.3 东北地区的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第十章:东北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0.1 东北地区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影响10.2 东北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10.3 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与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补充说明:详细阐述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中国地图上的独特位置,解释为什么东北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补充说明:详细描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如温带季风气候等,以及其特点;解释东北地区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冰川作用等;介绍主要河流与湖泊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东北地区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_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运用“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等图像,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结合“沿125°E东北地区剖面”、“沿45°N东北地区剖面”等图像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以及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气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二、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1.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难点:以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为例,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植被的影响。
重难点突破措施:利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同伴互说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资源整合)课件、学案、课本、东北长白山游览视频四、教学实施新课导入:通过观看东北长白山游览视频,引出要学习的本节课。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老师特别喜欢游览自然风光,下面分享给大家一段视频,看完后告诉老师这是哪里?生:学生观看视频,回答东北的长白山。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支一招,要去东北欣赏秀丽的自然风光,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功课呢?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师:很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新课学习(一)地理位置自主学习一(1)读图6-1,6-2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及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及邻国、临海、邻省(区)。
(2)说出东北地区所在的温度带?(3)总结东北地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师:引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定义生:自主学习,完成后,找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评价方式:学生回答补救措施:教师点拨后再找学生回答合作探究一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许多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区、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过评价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方法。
你了解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吗?下面,我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师引导学生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2.根据学生描述归纳:①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
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般从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的角度进行评价。
②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应充分运用地图来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二、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组织学生课堂活动:1.出示“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第1题。
2.出示“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归纳3.出示“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归纳4.然后,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第2题。
3.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第3题。
4.结合“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阅读教材中的“‘白山黑水’”材料。
5.要求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并绘制东北地区呈半环状的地表结构简图,如右图所示。
6.教师补充、点评、小结。
三、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
那么,东北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学生完成活动题学生归纳:南北两侧高,中间低;学生归纳: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学生完成活动题阅读绘图学生做笔记学生完成活动题归纳: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训练学生归纳啊能力通过活动读图活跃思维,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绘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理清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掌握。
明确区域。
湘教版地理八下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地理区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资料等,了解和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特点。
2.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特点。
2.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地区地理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资料。
2.东北地区相关地图、图表、资料。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并简要介绍。
3.操练(10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总结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复述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课题复习12.1 位置与分布(东北地区)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017.6 上课时间任课班级执笔人使用人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并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的分布;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工业发展条件等。
教学难点简要评价东北地理位置;产业分布的描述;产业发展条件等。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平板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讲练结合法等教学过程【旧知巩固】课前以诵读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基础知识材料引入。
师:东北地区是一个比四大地理区域更小尺度的地区。
这节课我们将复习有关东北的情况特别是位置及分布方面的内容。
【课标要求】展示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方法归纳】•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和思路:•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1)绝对位置--纬度位置:指出特殊的纬线在本区域的位置,依据特殊纬线,描述该地区在低、中、高纬度和五带中的位置。
(2)相对位置--海陆位置:描述该地区四周濒临的海洋及相邻的区域或国家。
(3)方位:描述该地区位于上一级地域单元的方位。
【知识梳理】一.东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结合课本P24-29图文,运用地图1. 描出40°N和50°N纬线,圈出东北地区的临海和邻国、邻省,归纳其地理位置特点。
(书P24图)1.(1)绝对位置(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6.1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特点。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东北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作为一个相对陌生的地理区域,学生对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和人文特点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东北地区的特点,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2.难点: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对生产、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其对生产、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道具:准备东北地区地形、气候等模型,以便进行直观展示。
3.教学资源:收集关于东北地区生产、生活和文化方面的资料,以备进行案例分析。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5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掌握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3)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运用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的热爱和自豪感;(2)提高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3)东北地区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吗?(2)讲解: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俄罗斯接壤,地处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
2. 教学内容:(1)观察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讲解东北地区在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 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P48的“位置特点”练习题;(2)讨论: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地形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吗?(2)讲解:东北地区地形复杂,主要有平原、山地、丘陵等地貌类型。
2. 教学内容:(1)观察地形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2)讲解东北地区地形对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3. 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P49的“地形特点”练习题;(2)讨论:东北地区地形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的影响。
第三课时:东北地区的气候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吗?(2)讲解: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2)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了解地形特征;(3)归纳气候特征;(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和行政区划”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通过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等,识别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并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3)通过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气候差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寻找水源的艰难,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首先,经过三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和地理分析能力。
其次,通过中国的地域差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所以,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已经具备,学习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探究。
再者,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较为感性,教学过程中,应多用直观图片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讲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四、教学准备:查阅教材、图示信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东北地区的“三江自然保护区”、“冰雕艺术”、“林海雪原”、“长白山天池”等景观图,让学生欣赏。
师:以上景观图都位于哪儿?(东北)对。
东北地区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理区域。
请大家打开书,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它的地理位置。
(二)新课讲解1、东北的地理位置出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结合课本P25页内容,自主学习。
完成下列任务。
(1)看看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2)明确东北地区的范围,并在图中填注其简称;(3)知道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填注其邻国、邻省(区)、濒临的海洋。
初中地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和海陆位置、相邻的国家和省区等(相对位置),简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学会描述某个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重点和难点)2. 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会描述某个区域地形特征的基本方法。
(重点)3. 阅读气温和降水等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重点)二、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等材料,自制幻灯片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问:同学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一个地理区域的景观吗?学生答:东北地区教师:这些图片呈现的景观与当地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弐)、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参)、讲授新课:地理位置学生观看多媒体投影图和问题,读图回答:(1)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及邻国、临海、邻省(区)。
(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3)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处于什么样位置。
学生看后,讨论交流展示(略)教师学生总结:1、地理范围:黑、吉、辽即“东北三省”。
2、地理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利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学生先说,教师再总结如下: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参照教材P25 阅读)认识中国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与我们在世界地理中所学到的方法是一致的。
例如,我们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时,首先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初步认识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然后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确认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并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内部行政区域的划分及其相对位置;接着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地形区等,以及它们的分布状况,进而整体把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完整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完整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东北地区的地形与气候2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在哪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地理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和面积读图6-1、6-2,完成以下任务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
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估算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最近距离。
阅读材料: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活动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开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以下任务。
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开展的重要影响。
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地形特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
〔1〕读图6-6,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读图6-5、6-7,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
她说得对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
阅读:“白山黑水〞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阅读:东北地区的森林活动读图6-9、6-10、6-11,完成以下任务。
〔1〕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图6-14、6-15、6-16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以下任务。
〔1〕将上述三个城市按1月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序。
〔2〕在上述三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个?〔3〕判断城市A、B、C的名称,并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
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
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
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 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
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ft、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
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2、学生读“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分小组探究:
(1)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
(2)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
四)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2、学生读“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计算东北地区最北边和最南边的气温差异是多少。
东北地区冬季的气温可能给河流带来哪些影响?读“东北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大部分地方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读图观察长白ft东南和西北两侧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个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4、学生分组读“图6—14”,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A、B、C 三地哪个是大连、长春、哈尔滨,并说出判断依据。
5、学生分组探究:根据课本P30 的活动题3,了解植被与气候的关系,试着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同桌互相讲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总结,将板书补充完整,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六)课堂检测
1、东北平原主要由、和三个平原组成。
2、东北地区属于气候,冬季,夏季。
3、下列城市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
A、漠河
B、哈尔滨
C、长春
D、大连
4、辽宁省濒临的海洋是()
A、渤海和朝鲜海峡
B、渤海和黄海
C、黄海和朝鲜海鲜
D、渤海和东海
5、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A、辽河
B、松花江
C、乌苏里江
D、黑龙江
6、长白ft东南部降水多是因为()
A、纬度因素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因素
参考答案: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温带季风气候、寒冷漫长、温暖短促,A B D C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都体现过,本节课只不过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地图发现、分析、归纳,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加深,达到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并与本地自然环境进行对比,比较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充分体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