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第1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第1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e933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d.png)
(3)长白山脉有美丽的天池,天池的成因是( B )
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缺点: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分要素 识环境
地形
气候
自
然
河流
环 境
土壤
植被
……
分要素 识环境
➢ 说一说,如何来描述某地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构成
地
形
地形分布状况
45状况
起伏状况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
分要素 识环境
1 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陆
日本:岛国,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渔业等海
位
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置
中国:海陆兼备,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
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海
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
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
陆内部,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读地图描位置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 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夏季风带来
的雨水补给
俄
积雪融水
罗
补给
斯
图1 东北地区的植被分布
图2 哈尔滨
图3 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 朝
水文特征:河流含沙量较小;结冰期较长;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春汛鲜
和夏汛。
分要素 识环境 理清要素联系
地形
气候
结冰期 汛期 流量
河流
植被
黑龙江蜿蜒流淌
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 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 大河流。清代,沙俄迫使清 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 珲条约》《北京条约》,上 中游被划为中俄两国界河。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 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 基本界限划清。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c3316b2e192e45361066f526.png)
松 花 湖
沼泽地
雾凇
林海雪原
1980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 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是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头山天池
人 参
鹿茸
貂皮
第六章
第一节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莲塘三中
廖水兰
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包括Fra bibliotek龙江省、 吉 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 省”土地面积78.8万平方千米,
黑土面积大,沼泽 分布广是东北平原 的特色。
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长白山
平原: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辽河平 原 丘陵:辽东丘陵
“白山黑水”
齐齐哈尔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 图们江、 鸭绿江等河 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由火山口积水成湖。湖水碧蓝,水平如镜, 群山到映,风景秀丽。 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界河,松花江是 黑龙江最大的支流,连接哈尔滨 、佳木斯 、齐齐哈尔、 吉林等城 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山地 和_____ 丘陵 ,内部是广阔的_____ 平原 。 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_____ 温带季风 气候,冬季_________ 寒冷漫长 ,夏季 (2)气候特征:属于_________
温暖短暂 ;降水多集中在_____ 夏季 ,冬季降___ 雪 较多。 _________
连_____ 省,与_____ 半岛隔海相望。 山东 河北
(3)纬度位置: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_______ 中温带 与寒温 带,主要位于_______ 。 中温带
2.自然环境: 平原、丘陵和山地 为主,地表结构大致 (1)地形特征: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 黑龙 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_____ 鸭绿 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_____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e02a510bb68a98270fefa1c.png)
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东北林区—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东北地区拥有的森林资源主要属于落叶阔叶林。
东北地区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这里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简称“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 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
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主要山脉: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主要河流: 黑龙江 乌苏里江 松花江 鸭绿江 主要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江、图们江
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
的平原。
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三面环山,沃野千 里。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 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 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
地理《东北三省》
![地理《东北三省》](https://img.taocdn.com/s3/m/b255da4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b.png)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 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阅 读图6.21,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 的交通优势。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都位 于哈大线上,铁路网稠密,陆上 交通便利。
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港,海上交 通便利。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最稠密的地 区之一,对照图6.21和6.20,看看 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 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丰富的森林资源
东北三省生长着耐寒的红松、 落叶松等针叶树及白桦等落 叶阔叶树,是我国重要的木
材生产基地。
白桦树
“森林宝库”
红松
落叶松
四、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的工业: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工业部门: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为主导
铁路沿矿产地修建; 甲、乙两地都位于边境,铁路线通过 这里便于发展边境贸易;甲地靠近金 矿产地,乙地靠近俄罗斯的铁矿产地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图6.22,说出大庆、伊 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 因。
小组讨论:
请结合所示地图,从位置、范围、地形、河流、 气候等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一、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
包括省区: 黑、吉、辽 位于我国东北部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以山地、平原为主
东部为长白山地,北 部为小兴安岭,西倚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269a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9.png)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概述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具有战略地位的区域之一,由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组成。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北部与俄罗斯接壤,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之一。
二、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有着特殊的地缘优势。
东北地区南邻华北平原、东北接长白山和松花江流域,东临日本海、西抵大兴安岭北端,北接黑龙江,在多个方面地位独特。
三、自然环境1. 地形东北地区整体地势高缓,中北部为长白山、长白山南麓与小兴安岭,南部为东北平原,东部为黄海。
其中,长白山是东北地区的最高点,海拔为2691米。
2. 气候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适宜、日照时间充足,冬季寒冷而漫长,降雪量大。
3. 水系东北地区河流奔腾,湖泊众多。
黑龙江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长约4,160千米,它的下游部分是中国和俄罗斯的陆地边界。
辽河、松花江、鸭绿江等也都自天然脉络中向全国各地输送着如珍珠般的水草美景。
四、自然资源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其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此外,东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
五、经济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产业基地。
其中,机械制造业、冶金业、化工业、矿务与矿物加工业是东北地区的四大支柱产业。
同时,东北地区还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电力、轻工业、纺织、食品和建材等产业。
六、总结东北地区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不仅在工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方面表现出色,同时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是什么
![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254dccea300a6c30d229f0a.png)
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是什么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1.位置: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
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
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
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辽东半岛是国内外著名的苹果产地。
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
东北山地有‘冻北林海”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森林采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红松林区。
林区出产的貂皮、鹿茸、人参素称东北“三宝”。
4.矿产资源:丰富的石油、煤、铁资源东北是全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主要油田有大庆、吉林、辽河。
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供应基地。
著名的大煤矿有抚顺、鸡西、鹤岗。
闻名全国的铁矿有辽宁的鞍山和本溪。
5.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东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6.稠密的铁路网:主要铁路干线有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大连港是东北最大的海港。
松花江是东北最主要的内河航线。
现在已建成我国最长的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
2、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作业帮1.位置: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2.地形和气候: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辽东半岛是国内外著名的苹果产地.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东北山地有‘冻北林海”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森林采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红松林区.林区出产的貂皮、鹿茸、人参素称东北“三宝”.4.矿产资源:丰富的石油、煤、铁资源东北是全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油田有大庆、吉林、辽河.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供应基地.著名的大煤矿有抚顺、鸡西、鹤岗.闻名全国的铁矿有辽宁的鞍山和本溪.5.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东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6.稠密的铁路网:主要铁路干线有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大连港是东北最大的海港.松花江是东北最主要的内河航线.现在已建成我国最长的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3、1、东北三省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85a3852c1c708a1284a44c4.png)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知识要点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二、跟踪训练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③土地贫瘠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⑤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④2.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第二大平原B.地势坦荡平阔C.黑土面积广大D.沼泽湿地较多3.东北三省指的是()A.黑龙江、吉林、辽宁B.黑龙江、内蒙古、辽宁C.吉林、辽宁、河北D.内蒙古、吉林、辽宁4. “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中俄两国的界河是()A.松花江B.黑龙江C.图门江D.鸭绿江6.以下词语不是形容东北三省的是()A.“林海雪原”B.“白山黑水”C.“北大仓” D.“天府之国”7.黑龙江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下列关于黑龙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环水绕、平原居中B.兴安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木材生产基地C.三江平原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D.“北大荒”与蒙古国相邻8.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A.长白山、黑龙江B.大、小兴安岭、松花江C.长白山、鸭绿江D.太行山、乌苏里江9.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A.紫土地B.黄土地C.黑土地D.红土地10.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全年高温多雨C.冬冷干燥,夏热多雨D.全年干燥少雨1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黑、吉、辽三省B.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C.南北大约跨10度D.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12.历时2个多月的第3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幕,影响哈尔滨比长春、沈阳的雪期时间长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影响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二、填空题13.吉林省是以________族为主的省区.14.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本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________.15.我们生活的城市﹣﹣大庆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享受石油资源带给我们的富足和繁荣时,我们作为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应该义不容辞地为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请结合大庆市的资源、环境、历史等情况,谈谈你的想法.________三、综合题16.材料: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fc2946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e.png)
东北地区北部属于寒温带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 季短暂凉爽。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北地区西部和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 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与降水
气温
东北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冬季 气温低,夏季气温较高。
降水
东北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年降水量在400-1000毫米之间, 降水分布不均。
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 旅游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环境保护意识
东北地区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为地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野生动物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 源,包括东北虎、亚洲黑熊、马
鹿等珍稀动物。
鸟类
东北地区是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 有多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和繁衍。
水生生物
东北地区的水域生态系统丰富, 包括河流、湖泊和湿地等,孕育 了多种水生生物,如鱼类、虾类
和贝类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东北地区重视生态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 物资源和自然环境。
河流与湖泊
河流
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包括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这些河流发源 于山脉和高原,流向东南或南部的海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湖泊
东北地区的湖泊主要包括兴凯湖、镜泊湖、长白山天池等,这些湖泊多分布在 山区和高原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生态系统和旅游资源之一。
05
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林木种类繁多
东北地区的森林中生长着多种林木, 包括松树、桦树、杨树等,林木种类 繁多,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 性提供了保障。
东北区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东北区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1c86b13cf111f18583d05a4f.png)
(二)冷湿的自然景观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冬季寒冷,高纬度固然是基 本因素,但它的相关位置也有明显作用。它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 —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所在的东西伯利亚为邻,从北冰洋来的寒潮, 经常侵入,致使气温骤降。西面是高达千米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亚极地 大陆气团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势,直袭东北地区。因而本区冬季气温较同 纬度大陆低10℃以上。东北面与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 不远,春夏季节从这里发源的东北季风常沿黑龙江下游谷地进入东北, 使东北地区夏温不高,北部及较高山地甚至无夏。 本区是我国经度位置最偏东地区,并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其南面临 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从小笠原群岛(高压)发源,向西北 伸展的一支东南季风,可以直奔东北。至于经华中、华北而来的变性很 深的热带海洋气团,亦可因经渤、黄海补充湿气后进入东北,给东北带 来较多雨量和较长的雨季。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 丰富,但湿度仍较高。从而使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东北 地区有着大面积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草甸草原,肥沃的黑色土壤, 广泛分布的冻土和沼泽等自然景观,都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 气候有关。
漠河: 又称墨河,据说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漠河位于中国 最北端,隶属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独特, 资源丰富,天象奇特,有“金鸡冠上之璀璨明珠”的美誉。 漠河县北极村是中国位置最北的村落,一年四季不断有 游人寻北而来。这里有“最北一家人”、“北陲哨兵”、 “北极沙洲”、“北极林海观音”等众多最北特色景观。 漠河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冬季温度超过零下 40℃,但由于有森林挡风,气温虽然很低,但并非人们想象 中那么可怕,游客冬季来此,可穿好棉衣棉裤、羽绒服、再 加上一套帽子、围巾和手套即可。 漠河县的北极村是中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极 夜现象的地区。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f6c3c79e8762caaedd33d461.png)
B .俄罗斯、蒙古
C.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D .哈萨克斯坦 、印度
5. 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五带中
(B )
A. 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凤冈县第三中学
龚俊
活动一: 1、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 方位,找出其邻国、邻省(区) 和濒临的海洋。 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 纬度?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 估算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 的最近距离。
一、地理范围 1、东北地区包括:
黑、吉、辽
2、面积:
78.8万千米2,占中国的 陆地总面积的8.2%。
东北平原:中温带,一年一熟,
作物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
作物: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海南岛: 热带, 一年三熟, 作物:水稻、热带作物等。
活动二:
3、结合上述分析,读右图,说一说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相对位置: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地位,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濒临渤海和黄海, 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
绝对位置: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 带与寒温带,温度条件可满足许多作物 的 正常生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东 北
地理范围
地
区 的
面
积
地
相对位置
理 位
地理位置
绝对位置
置
位置的重要性
课堂练习一: 1.在图中画出东北地区 的范围。
课堂练习二:
A
1、在图中东北三省A、B、C的 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B C
大体位于:1200E——1350E,
二
绝对位置
400N——530N
第一节_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一节_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fe101dc49649b6648d74775.png)
4、地貌特征:
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返回
三、气候特征
温度带以______ 、 ______和______为主 干湿地区以______ 、和______地区为主 气候特征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湿润 半湿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夏季温暖多雨短促 冬季寒冷干燥漫长
雨热同期 热量不足
哈尔滨
2、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三、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特点
种植业:平原地区
三、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特点
种植业:平原地区
林业: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三、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特点
种植业:平原地区
林业: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畜牧业: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 部分林区草地地区
3、东北的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东北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针叶林
大 兴 安 岭 之 冬
植被类型
小兴安岭白桦林
杨 树
大 兴 安 岭 的 兴 安 落 叶 松
• 草甸草原
• 杨 • 树
栎 树
土地资源丰富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率达60%以上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以上
Thanks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与自然环境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一、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390N—530N
经纬度位置
1150E—1350E
海陆位置
我国东北部,南邻渤海、黄海
一、地理位置
•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经纬度:115°E~135°E 40°N~53°N
• 相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 方位 • 中国东北部、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 邻国 • 邻海 • 俄罗斯、朝鲜 • 渤海、黄海(辽宁)
中国地理分区——东北区1自然地理概况地表结构半环状的三带
![中国地理分区——东北区1自然地理概况地表结构半环状的三带](https://img.taocdn.com/s3/m/694fdc6ba417866fb84a8e84.png)
中国地理分区——东北区1.自然地理概况(1)地表结构(半环状的三带)①外带: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②中带:山地(海拔1000~1500m)、丘陵。
③内带:广阔的平原。
东北区地势总体上是中低周高:中部平原海拔150m左右,平原周围是黄土状物质组成的台地平原,再向外是海拔300~400m的波状丘陵和600~1000m以上的中低山。
主要山地包括: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2)自然景观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自南向北跨越了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温度差异明显。
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
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主要表现。
(3)资源优势①农业资源: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东北草甸草原区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②水资源:降水较多(6~9月),蒸发量低,植被茂密,水网稠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丰富。
③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矿产相互配合良好,便于开发利用。
2.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1)农业生产的特征①本区农、林、牧、渔业俱全,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②畜牧业以农区舍饲为主;③具有全国意义的用材林基地。
东北区是全国最大的天然用材林区。
(2)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钢铁、冶金、机械、能源、化工等基地。
(3)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
3.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1)水利建设①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松花江水入辽河是解决南部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②综合整治:对松花江、辽河进行整治,提高干流防洪工程的标准,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森林破坏:①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材质下降;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合理开发:①坚持合理采伐;②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③积极营造人工林。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cc150edd3383c4ba4cd24a.png)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点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山区人口较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5.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工业部门:汽车制造、铁路车辆制造。
(4)沈阳:职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部门: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5)大连:职能: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工业部门: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
6.农产品生产基地(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三省的范围和位置
2.知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了解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位置,地形,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2.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看视频以及老师演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引出东北地区,欣赏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
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
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分小组探究:
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从河流流量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汛期等方面分析)。
拓展提升
近几年东北地区夏季河流含沙量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什么?
四)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5、学生分组探究:根据课本P30的活动题3,了解植被与气候的关系,试着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都体现过,本节课只不过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地图发现、分析、归纳,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加深,达到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并与本地自然环境进行对比,比较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充分体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导学案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寿光建桥学校孙甄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三省的范围和位置
2.知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了解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位置,地形,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学习重难点: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2.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探究主题①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
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和三省,简称。
2.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及为邻,西接,南连,濒临海,海与
隔海相望。
3.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_______与寒温带,主要位于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
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分析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探究主题②地形特征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
地形:东北地区地形以,和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外围是,中间是,内部是。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
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
●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
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从河流流量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汛期等方面分析)。
●拓展提升
近几年东北地区夏季河流含沙量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什么?
●探究主题③气候特征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
气候:
1.东北地区属气候,气候特征。
2.读图“6-11图”,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植被:
1.东北地区典型植被有林,林,林以及草甸草原,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
请读课本P30页长白山制备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而西北侧仅为600-700毫米。
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拓展提升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条件从地理位置,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快乐学习轻松掌握
1.东北地区半环状三带内部的地形是()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2.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A. 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主要省区的是()
A.黑龙江
B.吉林
C.辽宁
D.内蒙古自治区
4.下列不属于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山脉的是()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太行山
5.东北地区稻米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
B.夏季高温多雨
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当地生产技术先进
6.关于东北平原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第二大平原
B.地势坦荡开阔
C.黑土面积广大
D.沼泽湿地较多
学习反思与评价
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还有那些疑问呢?写下来我们一块解决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