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人力资源

人口与人力资源
人口与人力资源

简述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律产生的条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与人力资源规律发生作用是客观的。

怎样认识和利用人口与人力资源规律承认人口与人力资源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就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利用规律。1正确认识人口与人力资源规律2利用人口与人力资源规律。

利用人口与人力资源规律主要取决于如下方面:对规律的认知程度;阶级背景

如何理解人口的真实内涵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的体现者。

人口的真实含义可以从自然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理解,人口具有双重属性: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为人口的自然属性。人口现象首先表现为一种生物现象,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因此,人口是一种生物现象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一切生物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下进行的。因此,人口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

如何理解人口的双重属性1人口的自然属性。人口现象首先表现为一种生物现象,表现为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都要服从生物学规律。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因此,人口是一种生物现象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是社会化动物,人类一切生物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下进行的。人类的生物属性深受社会属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人口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

人口的社会属性有哪些表现人口发展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生产和分配制度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人口发展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全部人文环境以及婚姻家庭制度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人口发展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属性。人口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人口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人口是全部人类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休人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因素,如果没有一定最低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就不会存在人类社会生产行为。人是自然界的支配者,而自然界则是被支配者,这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的必然表现2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从人与生产力的关系来看,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变更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生产方式中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在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作为劳动者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人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财富的消费者。从人与社会财富的关系来看,首先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作为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同样是重要的,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简述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1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2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分工的物质前提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1构成人口理论的两个原理。一是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二是人类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2两个级数的论断。在不限制的条件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生产是以算术级数增长的,比人口增长要慢得多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一种是“积极抑制”另一种是“预防性抑制4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①人口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生产的限制②.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不断增长③.抑制人口增长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并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理论,存在许多不科学甚至错误的观点。主要是1两个级数的论断是片面的2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和手段是违背人性的3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建立在纯自然的基础之上,撇开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分析人口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取决的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1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反映人口社会属性的各组质的规定性,是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特别是经济因素的发展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2人口社会经济结构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3作为人口结构的社会经济类型,人口社会经济结构表现为以社会经济特征来划分的不同部分的人口组成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有内在联系和变动规律。

为什么说育龄妇女的数量及其生育水平是人口出生规模的决定性因素1从育龄妇女的数量来看,在生育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育龄妇女数量较大,人口出生的规模相应也较大2从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来看,在育龄妇女数量一定情况下,如果生育水平越高,人口出生的规模相应较大3如果育龄妇女的数量较大,同时生育水平很高,则人口出生规模巨大。

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人口自然增长有哪些影响1在一般情况下,婴儿死亡率较高,净增的新生人口就较少,从而人口的自然增长就比较缓慢,反之情况就反过来2一般来讲,死亡对出生可以产生“反馈”作用。较高的婴儿死亡率,往往伴随着高婴儿出生率3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影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长短。婴儿死亡率较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就低,反之就高。最明显的事例就是母亲文化水平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二者是负相关关系。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哪些态势人口高增长率;人口的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力资源构成面临的问题有1人才专业机构和行业分布不合理2人力资源在层次、地区和所有制结构间失衡.3竞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各类人员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妇女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促使生育率下降有哪些作用1妇女受教育水平越高,求学时间就越长,为此必然推迟结婚2妇女受教育程度高,其事业和职业要求投入极大的精力和时间,就必然减少其自身由于生儿育女的精力和时间3妇女文化水平高,容易接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能够按政策的要求,安排自己的生育活动。这样,就表现为文化程度高的妇女,生育水平低;文化水平低的妇女,往往生育子女就多一些。

为什么说城市人口的生育水平低于农村是经济发展水平所致1劳动力培养费用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培养一个儿童成为合格劳动力,需要较多投资,较长培养周期,消费父母较多精力,其结果就是不允许,也不可能多育。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如农村,劳动力培养费用低,从事劳动的年龄早,投资不多,收入较大。而且随着子女数目增加,投资费用逐步递减,因此多育现象普遍2老有所养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者年经时的劳动支出,不足以支付丧失劳动能力之后的需要,不得不依赖子女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多子女有可能使晚年生活富裕些,随着经济的发展,父母在年老时对子女的经济依赖逐步减轻,从而导致少育3经济发展水平高时,劳动力本人的受教育和再学习所需时间长,导致晚婚、晚育、少育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多是简单劳动,不需要或稍加学习即可胜任,故有较多精力参与婚姻生育,导致多育。农村妇女婚龄、育龄比城市低,而生育水平却较高,就是这个道理。如何从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理解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是生物的一部分,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遗传、变异及各种生理机能。人口的这种生物属性影响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人口存在与发展的生物基础。如妇女生育力、父母健康状况对子女的影响、男女比例大体自然平衡等,这些都是生物人口的规律2人类的生存条件与增殖条件直接决定于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社会机体人口(劳动力人口)对生产的影响1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口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开端,也是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开端2人口增长在一定意义上要同社会生产的增长成比例,同时人口增长必然要求社会生产能提供更多必要的生活资料3人口的数量、素质和结构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4人口的自然结构(年龄、性

别)、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生产和经济发展5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流动对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简述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人口的基本关系。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是互为条件、互相依赖而存在1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相互促进2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相互制约3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存在替代转换关系

分析教育与人口的关系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人口的素质;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人力资源八个方面的特征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的形成是人们社会劳动和生命过程的结果;人力资源的再生性和可塑性;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和时代性;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和无限性;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和共用性;人力资源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人力资源的进步性和发展性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自我强化②选择职业③积极劳动人力资源的再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人口的再生产;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能力的再生产

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个体性和社会性:①人力资源具有个体性人力资源潜藏在一个个有生命力的个体人生过程中。人类社会全部人力资源只不过是个体人力资源的集合,开发人力资源必须抓住一个个有生命力的个人。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没有一个个有生命力的个人,就没有人力资源②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进行生产,因为只有进行生产才能解决人们生存发展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资料。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能力的可融合性或可集中性,社会可以把个人的能力汇集成统一的力量。如何理解人力资源数量的规定性1人力资源的数量:是人力资源存量的重要方面,是人力资源量的规定性,表现为某一特征范围内的人口,包括劳动年龄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以及在劳动年龄以外实际常年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总和2劳动年龄是人力资源数量的重要标识。劳动年龄的规定通常由一个国家的劳动法规或有关制度加以规定或确认。简述人力资源质的规定性的主要内容人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是人力资源质的规定性的主要内容1身体素质是人力资源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则是人力资源社会属性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2人的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为增强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和基础。如何理解人力资源质量的自然属性人力资源质量的自然属性是指每个个体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内容,是个体之间区别的表面特征。身体素质要求有健康强壮的体质,这不仅是体力得以形成和发挥的重量基础,而且是智力得以改善和提高的生理基础;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为增强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和基础。如何理解人力资源质量的社会属性1人的社会属性,从两个方面表现了人的重要素质,一方面表现为人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主要包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思想品质和传统习惯等。这些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包括着各自阶级的性质,它也始终是构成该时代特定社会人的质的规定性的重要方面。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知识水平以及劳动技能和经验。这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结晶,是人本身逐步形成的认识世界的能力2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力资源发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根本源泉。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是人力资源社会属性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人的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中国高级人才缺口有哪些表现高层次人才短缺;公派留学生数量不足;引进国外人才的规模小;缺乏高端技术专家和复合人才;高级技工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利用的前提;人力资源利用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人力资源开发先于人力资源利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1学习理论2系

统理论。不是把人力资源开发看作是组织中一个孤立的事件3绩效理论。学习从个人层次上升到组织层次,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绩效4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心理开发的主要内容①生存动力开发,是人类劳动最根本的动力②自主动力开发,是指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主人翁意识和主人翁责任,这是对其行为的激发力量③社会压力开发,主要包括竞争机制和群体压力。人力资源伦理开发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伦理开发:是指唤起劳动者的道德精神,激发起无穷的精神力量。主要包括:

1.主人翁的劳动态度

2.忠于职守

3.团结协作

4.业务技术精益求精

5.为社会公众服务

人力资源生理开发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主要是以保护人力资源为目的,按照人的生理规律,科学组织和安排劳动。1疲劳的形成与精力的恢复2劳动环境与人体生理效应人力资源智力开发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包括1言语智力2逻辑—数学智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智力7内省智力等的开发

人力资源利用与哪些方面有关?1人力资源的利用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有关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力资源不可能真正实现充分利用2人力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在手工操作为主的时代,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主要表现在数量上。机器大工业至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偏重于质量。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较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设置水平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局限于行政事务性工作;企业还未真正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意识;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和利用效率较低

为什么说人力资源质量提高比物质资本和人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更为重要1在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可以替代自然资源,以缓解资源的短缺2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不仅可以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而且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以弥补原有的不足3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可以发挥倍数效应

论述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意义1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2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将企业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结合起来3人力资源战略可以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4人力资源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法,使其更加合理、更富有激励作用。

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哪些基本途径数量调节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投资人员激励

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武汉华大餐饮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本人在2014年4月7日到4月30日通过到一线实习、人员座谈、抽样检查等方式,对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招聘方面。 1)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计划、招聘条件、招聘渠道和面试者沟通技巧,以及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一线的服务工人(如服务员、洗碗工、清洁工等)需要吃苦耐劳,灵活应变,服务及服从意识较强,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希望。 2)各食堂经理在处理人员招聘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评定技巧。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岗位的员工才能治本、什么样的人才适合自己、年龄的范围、性别的要求等等都是模糊不清,往往犯了“行与不行,先进再说”的错误,结果员工干不了多长时间便自离或者被辞退,给人力资源后续的管理和食堂安全卫生带来诸多问题。如:原格力食堂有名员工,因为考虑到自己要离职,但又不清楚领导是否会批

准,担心结不到工资,所以在岗位上屡次出现作风不良现象,最后被辞退。 2、新进员工环境培养方面。 主要反映在食堂管理者现今依然采用90年代粗放式的管理手段。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人性化管理不够。对员工的关心和尊重不够,“愿干就干,不干快走”的话在管理人员口中使用频繁,根本不去考虑这种行为对生产和管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指定个师父后,任其自生自灭。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各岗位中巡视,做的官僚的管理人员甚至大部分时间呆在办公室,新工人入职一周后,仍然不能知道名字,更不用说和员工谈心和为员工解决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3、培训指导方面:食堂经理普遍认为干部或者是具有文化水平的员工才是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这个思想是片面的。尤其是一线的经营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机械的、生搬硬套式的教育。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以及新员工入职后的跟踪方面提出了质疑。自本人入职以来,组织和经历的培训共有2次,每次通知各单位参训人员时,员工的积极性不高,想尽各种理由推诿,一些不需要参训的管理者更是庆幸有加。大家浑然不知知识对于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培训讲师所交代的课余作业更是置之不理。

《世界五百强人力资源总监是如何炼成的》读书笔记

《世界五百强人力资源总监是如何炼成的》读书笔记 ----从实习生到CEO的故事 这本书在家里放了很久,一直没有读完,之前读了一点,之后又放下了,今年正式开始再次阅读这本书,我预计在3月底读完。 坦白说,《世界五百强人力资源总监是如何炼成的》这本书3个月内我看了三遍,但是读完就忘完了,隔两周再看,居然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看过,三遍看完之后,不知道怎么写总结,无法用心去感悟里面的内容。最后我决定不给自己设定读完时间,而是开启自己新的学习模式,希望能通过每读一章或多章就写心得的形式,来加深对此书的印象及自己的理解。 这本书里面教了我们看书的方法,也就是“看书四问”:第一,读完这本书,我能不能简要地复述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二,我有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体会来自于对书本的思考?第三,我看完这本书采取了哪些行动或改变了哪些观念?第四,读完这本书,我有什么收获或者变化? 第一章:北京来信 第一问:这一个章节主要叙述了王勇在李老师过生日的前一天,给李老师寄了一封感谢信。李老师看完这封信之后,就有了写书的灵感。 第二问:我看完这一章之后,认为做人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有一颗感恩的心并不是要你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或者给予你的恩人多么大的回报,而是时刻不忘别人给予的恩惠,并且能把自己成功的方法,大方的传授给别人,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三问:以后我要把每一个教过我的人都当做老师;把每一个伤害我的人,也当做老师;把每一个支持我的人都当做恩人;把每一个反对我的人,也当做恩人。 第四问:从此之后,做任何事要最重他人,虚心请教。 第五问:为什么李老师要选择王勇作为本书的主角?因为王勇的缺点,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王勇的优点,我们大多数人也有。王勇就是我们这时代的年轻人的缩影,所以用王勇作为主角,更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这让我明白了今后要说服别人,最好能够找到一个跟他背景相似缺比他成功的例子来说服他。 第六问:为什么王勇要写信给老师?因为写信最能够表达自己的诚意。这让我明白了用纸笔写信更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第七问:这一章的意义有哪些?

人力资源概论

第一讲人力资源概论 1.人力资源概念,与人口、人才的区别2.人力资源的特征 ●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开发对象的能动性 ●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3.人力资源的构成

4.“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工作内容 ●员工与公司关系 ●工作结构 ●对人的态度 5.变革的原因 ●变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仅研究人与工作关系已不够,还需研究工作与工作关系、 人与人、人与组织及组织与环境等更多关系 ●人力资源是目前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者日渐认识到人们都有从事有意义的工作的愿望6.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一个企业的运营中到底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顾问、咨询 ●服务

●控制 ●公司策略的计划 ●辅导变化 7.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档案管理阶段 ●政府职责阶段 ●组织的职责阶段 8.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 ●吸引 ●保留 ●激励 ●开发 9.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获取 ●整合 ●保持与激励 ●控制与调整 ●开发 10.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企业、机关、学校、军旅、教会等)内部的个人特征和个人行为,目的是通过对本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实现本组织的既定目标。因此,招聘、培训、开发、劳动报酬等便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11.职业生活质量 ●观点一:将其归纳为一系列客观的组织条件及其实践。如 工作的多样性、民主性、工人参与管理的程度,以及工 作的安全性。 ●观点二:认为职业生活质量在于工人工作后产生的安全 感、满意程度以及自身的成就感,侧重于工人的主观感 受。 ●观点三:将前二者合一,即工人喜欢他们所在的组织,而 组织也具有能够满足工人自我成就要求的工作方式。 ●观点四:在工作中人们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感觉。 ●如何衡量职业生活质量。 课堂练习: 1就你本人的生活、工作体验,写出你认为在职业生活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流动现象分析

人力资源流动现象分析 摘要:商品社会,人力资源也是商品,人力资源本身也更职业化、社会化、商品化;人力资源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地勘单位要在着力打造一流的知识型、创新型、学习型团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观。员工要利用单位的舞台,单位利用个体的资源,愉快合作,共同奋斗,达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人力资源流动 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推进市场配置人 力资源,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营造人力资源辈 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 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地勘单位各项目标的理论、 方法、工具和技术,如何看待员工的跳槽行为?如何 防止员工跳槽?有没有使二者双赢的解决办法?这 是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人力资源流动现象具有客观必然性 所谓人力资源流动,一般是指员工相对于人力 页脚内容1

资源市场条件的变化,在岗位之间、组织之间、职业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转移。这种流动是 双向的,即员工炒老板的鱿魚和单位主动辞退员工 二个方面。随着我国人力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企事业单位组织内外部环境和员工自身情况的 变化,这种流动有些是在合理限度之内的,它们对 组织和员工是有益的;有些人力资源流动超出了合 理的限度,就构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和浪费,这对 单位和员工都可能是有害的。 随着国家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市场经 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流动出现了非常频繁的局面。 国内人力资源流向国外、国企人员流向外资、合资 企业以及民营中小企业等人力资源流动现象都是 突出的表现。 人力资源流动作为社会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 展的客观要求,是人力资源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 页脚内容2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doc

2010年公司人力资源 现状分析 截至2011年1月份,公司共有员工1056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7人,中层管理人员43人,普通员工1006人。销售人员26人,占2.46%,管理岗位人员212人,占20.07%。 1.管理人员 公司有高级管理人员7名,平均年龄45.7,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第一学历,以下同)4名,总体教育程度较高。缺陷主要是较多人技术出身从事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方面的训练,优势是对公司生产运行方面的细节了解较多。 中层管理人员43名,平均年龄41.5,年龄构成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13名,占30.2%,全部为技术类专业无管理类和行政类专业。提拔方式为企业内部选拔,有利于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留住人才,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中高级管理人员共计50名,占总数的4.73%。管理岗位(包括经理办不含司机、供销不含司机、财务、市场部、人力资源、审计、生计、工会不含图书管理员、设备、安全、调度、科技及车间办公室人员和工段长以上岗位)共计212人,占20%,本科学历17人,大专12人,其他学历183人,如下图。管理岗位是干部提拔的主要供应源,而学历构成不高,加之单一的干部提拔方式(仅内部提拔无外部选聘),不能保证公司未来发展对中级管理人员的需求,所以提高中高级以外其他管理人员的教育程度是保证公司未来干部供给不断层的当务之急。注: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占25%以上,公司目前8%,偏低,未来人力资源规划中应逐步提高管理岗位中大专以上学历者的比例。 2.行政人员和一线工人 公司一线工人(包括长期停车人员)为725人,非一线人员331人,比例为2.19:1,考虑到公司现状,无研发行为,销售范围较窄,行政管理机构相对而言较为臃肿。氯碱行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自动化程度高,直接操作人员需求较少,公司以后发展趋势应为适当压缩行政服务人员,大幅减少一线人员。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新区建成后,当前富余人员有可能向新区转移,直接提供熟练员工,避免新区投产后突然造成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销售人员26人,占2.46%,公司产品为无差别产品,在满足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各个厂家的产品基本没有大的区别,主要竞争力表现在价格差异方面。受产品制约(销售量大,价值低),远距离运输中运费将占成本的大部分,公司产品目前销售范围局限在周边地区,销售人员无需在更远的地区进行销售推广,在公司没有推出新的产品或给与目前产品更高的附加值之前,销售人员的设置符合公司现状。 公司无专职研发部门,仅在需要时临时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设立,较为灵活,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但也制约了公司的创新能力。现公司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科技研发和创新这一职能也应固化,制定专门的部门执行。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战略规划(课本P39)是使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相匹配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公司规划。 战略管理(课本P39-40)(七个步骤)1、界定当前业务和使命2、进行外部和内部审计3、制定新业务和使命宣言4、奖十名转换为目标5、制定战略以实现企业目标6、实施战略7、评估绩效 战略控制是评估迈向目标的进展情况并纠正行动的过程。 企业层面战略(课本P41)多元化、纵向一体化、合并、地域扩张 人力资源战略(讲义P28)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纲领性的长远规划,它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保障。 人力资源战略三种基本类型: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力资源战略可分为三种:诱因战略、投资战略和参与战略。 诱引战略:主要通过丰厚的薪酬去诱引和培养人才,从而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常用的薪酬制度包括利润分享计划、奖励政策、绩效政策和附加福利等。 投资战略:主要通过聘用数量较多的员工,形成一个备用人才库,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并储备多种专业技能人才,这种战略应注意员工的开发和培养,注意培养良好的劳动关系。 参与战略:这种战略谋求员工有较大的决策参与机会和权力,使员工在工作中有自主权,管理人员更像教练一样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很注重团队建设、自我管理和授权管理。 人力资源供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分为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两方面。外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就是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平衡,既要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问题,又要解决结构性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问题,即专业、行业、特殊职业等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问题。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组织内部通过对现有人力资源的供给测算和流动情况作出的。 在企业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进行人力资源的综合平衡,这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核心和目的所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平衡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即人力供给与人力需求的平衡、人力资源规划内部各专项计划之间的平衡和组织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平衡。 1.人力供给与人力需求的平衡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读后感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读书心得 在读这本书前,我从未设涉及过任何其他关于人事管理方面的专业书籍,我也以为HR的工作不过是招聘面试,仅此而已。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在表述上比较通俗易懂,理论较少,很适合初入行业的非科班人士阅读。这本书从求职面试到招聘离职,从日常工作到培训室操绩效薪酬,包括搭建公司的组织架构都有所介绍,注重技巧分享和案例分析,为初涉HR行业者提供了很多工作思路。 每位求职者都会面临面试,而每位HR在求职成功后都会面试他人。对于刚踏入职场的我们来说,通过面试就好比翻过巨山踏入平原。书中提到了很多面试技巧,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站在公司岗位上进行分析,设想公司的需求,形象气质落落大方,更有目的更清楚的展示自己,满足面试官对求职者的预想和追求。在工作的两个月内,也有同级的校友找到我寻求面试技巧,她本身气质很好,我不敢妄自传授,只是根据自己面试时的经验和书中所讲,为她提供一些面试小技巧,结果不错。 我想在进入公司的两个月里,对于HR工作经历最多的应该是入职和离职。在我进入公司后,有两位新员工入职,也有三位员工离职,其中有一位只在公司呆了15天。不管离职原因是什么,我想在做离职沟通时都可以进行询问并记录。这不仅是为以后招聘人才时提供参考和借鉴,相信在为公司的发展上,也能具有参考意见。我们能够更多更全面的考虑到员工的看法,本身也是对工作的改进。 HR的定位不仅仅只是对人才的招聘、员工关系的管理和薪酬绩效的考核。在我看来,人力资源就是如何用心做事,控制人力成本,为公司谋取最大效益,为老板创造最大价值。不仅要站在HR的角度,还要跳出HR的视野。HR可以将目光放到公司的发展上,站在公司的高处,思考老板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要考虑各部门和员工的能力培养。 书中介绍了很多很具有创意的HR工作技巧,但我认为每个公司工作情况不同,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比如在培训方面,在我们目前的团队,我们可能没法实现HR对每一位员工的培训,但我们可以先从自己做起,提升自己的技能;也可以为团队负责人购买管理实用性较强的书籍,在他工作稍微闲暇的时候送给他阅读,从侧面为老板做“培训”。在薪酬方面,薪酬的作用就是在老板的薪酬底线之前,如何留住员工又能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实现人才的最大化。虽然我从未学习接触过相关知识,但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小技巧,除了最基本的薪酬保密,也可以对员工的薪酬做适当的处理:比如对业绩好的不一定采取升职而采取加薪奖励、对业绩的提成可以采用分段提成等。 但有时候,很多职位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即出现工作的空档期,工作量和工作状态都不饱和。我也曾在疑惑这种空档期应该怎么办,大部分人都有惰性,可能在这种

2016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及分析报告(公开)

2016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及分析报告(公开)

2016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市场上争夺的最重要资源。如何有针对性的解决人员流失问题成为当今企业关注的问题。针对公司人力资源及流动现状进行统计了解,分析查找公司当前人力资源流动频繁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并就如何降低人员流失率提出对策,以供高层决策参考。 一、人力资源流失现状及特点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2016年公司在职员工共有58人(销售人员除外),离职员工共有22人,离职率为37.9%;新进员工共有16人,入职率为27.5%。 为了更好的了解公司流失人员的相关情况,具体从以下方面简单分析: 1.已离职人员职位分析 表1- 离职人员职位明细表 从上表,公司的中高管理层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离职人数中,普通员工离职人数占了91%,这其中,有1名员工,由于不符合岗位要求,被劝退,还有1名员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也被劝退,其余都是个人原因而提出辞职。 2.离职人员工龄分析 表2-离职人员工龄明细表 由上表可知,有45.46%的员工在公司呆了一年或不满一年就离职了,这部分员工主要是应届毕业生,说明了该类求职者工作稳定性较弱,期望值过高。从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公司的总体方面对新进员工吸引力不强,新进员工满意度不高;还有54.54%的离职员工是在公司工作满了1年甚至2年以上,该部分员工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为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寻求更好的

平台。 3.离职人员学历分析 表3-离职人员学历明细表 学历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离职人数7 8 3 4 所离职人数的百分比31.81% 36.36% 13.64% 18.19% 从上表可知,今年离职的员工中本科学历者高达31.81%,大专学历者达36.36%,而这部分员工大多是办公室的办公文员。 4.近三年离职率对比分析 图1-公司近三年离职率分布图 由上图可知,公司近三年的离职率都比较高,平均离职率为46.26%,尤其是在2015年离职率高达58.1%。由于今年公司筹备上市,员工坚信自己与公司能快速地发展的更好,离职率回落到37.9%。 二、员工离职率较高的原因 不同性质的企业离职率的标准是不同的,研发型企业趋向于稳定,而生产型企业则离职率会偏大一些,一般来说,企业的离职率应控制在3%-10%。而公司近三年的平均离职率高达46.26%,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根据对公司往年离职员工的调查以及在职员工的了解,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房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中国房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之一,对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呈现出了积极的态势。目前,在战略规划、工作分析、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培训开发等方面,诸多房地产企业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制约企业发展的很多深层次问题。 近日,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推出了“中国房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报告”。这是他们经过4个多月时间,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沈阳、大连等大中型城市的国有独资、私营/民营、股份制、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多种类型的房地产公司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性报告。报告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状况、薪酬管理状况、业绩效考核管理状况与人员流动及效益状况4个方面对我国房地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报告依据房地产公司的业务种类、专业化程度以及公司规模、发展战略的不同,将抽样调查的房地产公司分为战略多元型、战略专业型和专业项目型3类。调查发现,有70%的房地产公司有财务预算,80%的公司认为人力资源经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人事政策,90%以上的大型房地产公司认为重视人力资源对公司十分重要。而较小的公司由于在一定程度上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对企业长期的发展有所忽视,所以他们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差,也因此容易产生恶性循环,员工的满意度不够、流动性大等问题凸显,制约企业的长期发展。 从业人员期望从“小”到“大”过渡 随着经验的积累,员工越来越期望得到稳定的工作及较高的成就感,部分人会从小型公司过渡到大型公司。 调查显示,整体上房地产行业的从业人员年龄差距不大,基本以26到55岁为主。具体而言,战略多元型公司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重视员工的能力培养与开发,因此员工学历普遍优于其他两类公司;而小型房地产公司由于战略的短期性,对员工的实际经营成果和经验较为看重,因此这类公司26岁~35岁年龄层次人员比重较高。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结论: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大部分员工年龄在26岁~45岁间,学历高的人员希望去大型房地产公司发展——在那里可以获得丰富的培训和经验,规划自己的长远发展;而越是年龄低、学历低、特别是大专及以下水平的员工,由于他们的优势在于从业经验以及廉价的固定成本,因此除了少量优秀者被挖到大型房地产公司的管理层外,大多选择了小型房地产公司:一方面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是青睐于这类公司可观的佣金和奖金收入。 薪酬随地区、企业、职业不同而异 小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锁定于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因此,大型公司如何留住中层管理人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的薪酬水平根据所属地域经济水平及各地政策的不同略有差异,上海和深圳比北京略高,天津比大连、重庆略高。 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公司,其整体薪酬水平同样存在一定差异,以北京为例,战略专业型房地产公司的薪酬水平最高,平均年薪为7.7万元,战略多元型房地产公司的薪酬水平居中,平均年薪为6.5万元,专业项目型房地产公司平均年薪为5.6万元。

2012.7人口与人力资源概论串讲

《人口与人力资源概论》考前复习指导 2012年6月3日整理 第一章 1、人口与人力资源科学的概念P1 2、人口与人力资源科学的特点P2 3、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律的客观性P3 4、人口与人力资源科学的方法P5 第二章 1、人口的真实内涵P7 2、人口的社会属性的表现P7 3、人类增殖与动物增殖的根本区别P8 4、人口在社会生产中的低位和作用P9 5、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P10 6、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P12 7、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P14 第三章 1、人口高出生率的原因P29 2、人口高四死亡率的原因P30 3、旧中国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P30 4、旧中国严重的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而言,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的结果P32 5、现阶段中国人口状况和问题P34 6、人口结构的含义P35 7、人的自然结构的含义P36 8、人口结构的分类图P37 9、人口的地域结构的含义P39 10、人口的社会结构的含义P39 11、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或者说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及其未来趋势主要的特点P43 12、人口产业结构的含义P43 13、人口城镇化的含义P46 14、城镇化过程主要包括的内容P46 15、1949年以来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P51 16、我国人口城镇化的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的发展,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内容是P53 17、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模式包括P55 第四章 1、人口自然变动的含义P56

2、人口出生规模的决定因素P60 3、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P62 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含义P62 5、影响死亡率的自然、社会因素P63 6、影响人口死亡率水平的非经济因素P64 7、人口自然增长的类型P66 8、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P68 9、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有促使生育率下降的原因P69 10、社会经济因素P70 第五章 1、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辩证关系P83 2、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客观影响P83 3、社会经济对人口迁移变动的决定性影响P85 4、社会经济对人口结构变动的决定性影响P86 5、人口对生产的影响P87 6、人口对收入分配、资金积累和投资的影响P89 7、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的内涵P92 8、人口质量的广义和狭义的含义P92 9、人口质量主要包括以下的具体内容P92 10、狭义的人口质量可以用七个标准进行衡量P93 11、广义的人口质量可以用五个标准进行衡量P93 12、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P94 13、教育与人口关系P97 第六章 1、人力资源的含义P104 2、人力资本的含义P106 3、人力资源数量构成图P108 4、人力资源的特征P109 5、人力资源的能动性P110 6、人力资源的再生性和可塑性P111 7、对人力资源的正确认识P115 8、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115 第七章 A、人力资源有数量和质量的两个指标P118 B、人力资源数量的构成图P119 C、人力资源质量的含义P120 D、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含义P121 E、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P122 F、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意义P123 G、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途径P124

如何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

如何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 1、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机制要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发挥作用,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自主的供求主体。劳动者是人力资本的当然所有者,享有人力资本的收益权、转移处置权,任何其他主体不能随意侵犯这一权利。否则劳动者就缺乏流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缺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进取精神。我国公共部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提倡个人对组织的义务和服从,也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尊重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时,要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体制,根据实际情况,下放管理权限,进行必要的监督,让公共组织拥有较为自主的人事雇佣选择权。这样通过落实供求双方的自主权,更好地让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人才流动中发挥作用。 2、完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全人力资本产权、劳动关系、就业促进、职工培训、收入分配、争议调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比较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严重影响人力资源流动决策行为,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及工伤、医疗、住房等保险制度的建设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覆盖所有职工的社会化管理程度较高、基金统一调剂使用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我国现行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职工在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差距甚大,影响了公私部门人员的正常流动。因此在改革中,要尽可能拉平这种人为的差距,对在市场流动中的各供求给主体一视同仁,解除公职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 3、改革户籍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长远来看,要让户籍制度仅仅成为公民职业或居住地的标志,不再具有其他功能。目前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针对人力资源流动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为过渡,促进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破地域封闭和部门分割,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人力资源流动大市场。地方也可通过实行“柔性流动”的办法,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即对流动的人员,不论有无户口,只要在该地工作一段时间,就可享受该地居民的待遇,变户籍管理为身份证管理,变人员流动为智力流动,从而取消人力资源流动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和地域界限。

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报告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x x集团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 xx集团历经十余载的开拓耕耘,逐步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集金融、贸易、建筑装饰、物业、环保旅游等业务版块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但是在运作过程中仍存在协作力不足、执行力不强的消极因素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上述因素的存在与企业及人员的结构有一定的关联。鉴于此,本报告将从层级结构、人员素质、岗位结构等方面,对我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一、我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人员数量分析 截止到2015年8月10日,我公司在岗人数一共162人,为便于对人员数量的分析,本部分按岗位职能,将公司各岗位人员划分为中高层管理人员、职能人员、后勤人员、工程技术类人员、销售业务类人员、服务类人员等六个岗位序列。各岗位序列人员分布如下图:根据上图显示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与综合职能管理类岗位的人员配置关系不合理。从我公司目前的配置数量上看,我们的综合管理、职能类人员要多于技术、销售业务类岗位人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公司业态发展较多,系统庞大,但是人员分布不均匀。 (二)人员素质分析 人员素质包含多方面,本部分对人员素质的分析仅从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学历)进行分析。人员学历结构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公司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54%,其中,具备本科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20%。从员工学历分布上看,我公司员工学历构成呈中等水平,主要原因是老员工中学历低者所占比例较大。 (三)年龄结构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年龄和工作经验呈正比例关系。通过对员工年龄分布的分析,可初步得出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数量所占比例。具体数据如下图: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我公司在30岁以上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67%,30岁以下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33%,平均年龄约37岁。整体上看,整个员工队伍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利于公司的快速成长。但是局部年龄分布不均,年龄偏大或偏小,需要进行人员优化。

6-录用通知函-世界500强人力资源管理手册法律文件

世界500强人力资源管理手册法律文件 录用通知函 先生/小姐: 您好!非常荣幸地通知您,您已通过公司招聘各环节的考察,即将被公司正式录用。 录用部门: ?您的劳动合同期限从年月日到年月日止。 报到入职时间为年月日,试用期为月。 ?试用期岗位薪金为元,绩效薪金为元,合计为元[ 以上金 额均为税前标准,按月发放]。转正工资以试用期表现最终确定。 ?您目前的缴税所在地是,地区免税金额为元。 ?根据劳动法、社会保险局规定及您的个人意愿,拟从年月日开始在 为您购买社会保险等,其中您个人应承担部分公司实行代扣代缴。 ?公司每月为您承担交通补贴:元。如您自行购车用于上下班及日常公务事 宜,公司将每月为您承担交通补贴:元,以上按照公司规定进行报销。另外,您可享受公司规定的各项福利待遇。 在公司正式录用您之前,我们会先行安排您到公司指定医院体检(如果体检结果出现异常情况,公司保留暂时终止入职手续办理的权利,我们会与您具体联络商洽后续事宜)。 体检时间通常为,体检地点为。提示:需要空腹前往体检。 为了方便办理入职报到手续,请您提前准备如下材料: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本科及以上)、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最高学历验证证明(本科及以上); ?计划生育证明(结婚证、独生子女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如未曾办理,则不需提供] ?彩色免冠近照3张; ?****银行分行网点的活期帐户存折复印件(用于发放工资); ?原单位离职证明(包括离职时间、工作交接情况等相关信息); ?社会保险卡及复印件;

?公司指定医院健康体检结果原件; ?其他: 公司声明: 1、公司保留与应聘者过往雇主联系,对应聘者实施背景调查的权利; 2、您确保在应聘时告知公司的所有学习经历及工作经历、以及根据本通知函提交的所有材料完全属实,若公司发现您告知或提供的任何信息存在虚假或者存在其它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情形,有权立即解除本通知函或者劳动合同。 3、集团强调薪酬保密原则,薪酬属个人隐私,任何职员不得公开或私下询问、议论其他职员的薪酬。 4、本录用通知函有效期至止。请您慎重考虑后,填妥回执,连同本通知函邮至我公司。您签署回执的行为将被视为对本通知函的承诺,请您慎重考虑接受或者拒绝本函。一旦接受,如因您单方原因导致您不能加入本公司,我们将保留向您追究由此带给公司招聘损失的权利。期间有任何疑问,您可按以下方式与我公司人力资源专职人员沟通。 如有疑问或其他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请及时与人力资源部门联系。 1.联系人:电子邮件: 2.咨询电话:传真: 3.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致礼! ******************公司 年月日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卷试题及答案 (1)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含于人口资源中,通常是指18岁至考60岁具备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群体。 A.人口资源 B.人力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人才资源 2.()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3.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信息收集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的工作是()。 A.进行现有的人力资源盘点,计算供需缺口。 B.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盘点、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等工作 C.对组织在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存在的不平衡进行比较,计算出人力资源净需求。 D.根据所确定的人力资源净需求的情况,制定各种相关的具体人力资源规划政策。 4.()是由一个人担负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活动,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上行动的目标来加以表示。例如,维护客户关系,以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 A.职位 B.职责 C.工作 D.职级 5.内部招聘的优点是()。 A.使组织内对成员的培训投资取得回报。 B.有较广泛的人才来源。 C.避免组织内部那些没有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受挫,避免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不团结。 D.可以节省对主管人员的培训费用。 6.职前教育工作由()部门参与实施。 A.人力资源部门 B.用人部门 C.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 D.行政部门 7.以下选项不属于亲验式学习法的是()。 A.结构性练习 B.角色扮演 C.心理测试 D.案例分析法 8.以下对绩效周期理解错误的是()。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的特点和要素.doc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的特点和要素1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的特点和要素 如何有效认识和探究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的特点和要素及适时进行配套管理,以达到企业人经营与资源管理的平衡。以下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人力资源流入管理 对一个企业来说,招聘决策是人力资源获得的第一步,对人力构成以及所招聘的人员是否符合目前需要;是否与企业的文化氛围相适应产生直接的影响。应注意: ①企业是通过招聘适合人力作配置。在进行招聘之前,企业先制订人力招聘计划,了解企业所需要的工作申请人的类型和数量,然后通过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了解企业所需要的入职条件和申请人的个人特点。应聘者在征召到工作申请人之后,企业要通过面试或测试等方法对进行选拔,最后决定最终录用人员。 ②企业的招聘与配置是“把关口”,这是由招聘的重要性决定的。招聘可以为企业获得符合需要的人才来达到战略目标,同时,招聘还对企业未来的离职率和补缺员工的比例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企业发展初期,员工在最初的离职主要原因上企业未能达到员工最初的期望,而这与招聘过程有重要关系。 ③在招聘过程中应聘者对组织的现实情况的客观咨询和交流,有助于双方的共识和双向选择,避免在入职后,对企业失望而离职。也是企业如何有效减少和控制人力重置成本的问题。 2、人力资源流出管理

对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流出主要通过合同期满、解聘以及员工自动辞职三种方式来进行。一个企业可能通过提前合同期满不续约和解雇两种方式来减少工资负担而人力资源的流出,从而能够迅速加自己的综合能力。或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订单减少而减员。简析为: 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面临着一个平衡管理问题,那就是如何平衡员工对在职“安全”的需要与企业削减人员以降低成本,实现人事更新的需要与如何确保过程管理员工进出的相对平衡,保证质与量及人力已开发的成本问题。 ②在企业咨询项目的归纳中发现,员工辞职占70%以上,对控制雇员流失特别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环节和领域。这些环节和领域包括:招聘筛选、企业的社会化、职位内容、薪酬福利支付、职业生涯管理,还有企业文化建设、沟通等其他诸多方面。 ③熟悉圣经的人都熟悉下面这段话:“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应该怎样待别人。 这应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黄金原则。换言之,在发生员工流失的时候,企业管理者也就不必过多责备员工,而应该从自身的管理方法、机制和用人策略等方面去寻找差距。 3、人力资源内部流动管理 在新员工进入岗位后,(通常是指已完成试用期转正的员工)与在册员工通过一定工作时间的组织考核便进入人事管理异动范围,通过调动、晋升或降级等方式;在企业内部进行流动。简析为: ①应用上应能够体现其功能作用,包括:以企业发展的需要和部门职能作为动力,开通内部招聘渠道;从而降低人力外招聘成本;使员工个人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进而提高岗位工作业绩;同时,通过竟争上岗的考核来产生标榜

人力资源流动比率的计算方法

人力资源流动比率的计算方法 所谓人力资源的流动与周转,是指企业内部由于员工的各种离职与新进所发生的人力资源变动。人力资源流动率则为一定时期内某种人力资源变动(离职和新进)与员工总数的比率。它是考察企业组织与员工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 计算人力资源流动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是以某一单位时间(如以月为单位)的离职人数,除以工资册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以公式表示: 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离职人数包括辞职、免职、解职人数,工资册上的平均人数是指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然后除以二。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之所以离职率常以月为单位,乃是由于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因素,故较少采用。 (2)人力资源新进率(Employment Rate) 人力资源新进率是新进人员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用公式表示: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3)净人力资源流动率(Netlabor Turnover Rate)。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是补充人数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所谓补充人数是指为补充离职人员所雇佣的人数。用公式表示: 净流动率=(补充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分析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时,可与离职率和新进率相比较。对于一个成长发展的企业,一般净人力资源流动率等于离职率;对于一个紧缩的企业,其净流动率等于新进率;而处于常态下的企业,其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新进率、离职率三者相同。 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率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保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以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 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按字面理解,离职率应指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的比率,也可以理解为每100个员工中有多少个员工离职,因此离职率应不超过100%。在众多的资料中,离职率通常是以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与正式职工平均人数之比来表示,正式职工平均人数又为单位时间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的平均值。但按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有可能出现上面的情况,即离职率超出100%,难道员工全部离职了吗?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员工真地全部离职,则按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离职率为200%,这与人们通常情况下理解的离职率是矛盾的。那离职率怎样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卷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含于人口资源中,通常是指18岁至考60岁具备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群体。 A.人口资源 B.人力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人才资源 2.()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3.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信息收集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的工作是()。 A.进行现有的人力资源盘点,计算供需缺口。 B.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盘点、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等工作 C.对组织在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存在的不平衡进行比较,计算出人力资源净需求。 D.根据所确定的人力资源净需求的情况,制定各种相关的具体人力资源规划政策。 4.()是由一个人担负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活动,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上行动的目标来加以表示。例如,维护客户关系,以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 A.职位 B.职责 C.工作 D.职级 5.内部招聘的优点是()。 A.使组织内对成员的培训投资取得回报。 B.有较广泛的人才来源。 C.避免组织内部那些没有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受挫,避免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不团结。 D.可以节省对主管人员的培训费用。 6.职前教育工作由()部门参与实施。 A.人力资源部门 B.用人部门 C.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 D.行政部门 7.以下选项不属于亲验式学习法的是()。 A.结构性练习 B.角色扮演 C.心理测试 D.案例分析法 8.以下对绩效周期理解错误的是()。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与实例分析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与实例分析 如何有效认识和探究人力资源流淌治理的特点和要素及适时进行配套治理,以达到企业人经营与资源治理的平稳。以下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人力资源流入治理 对一个企业来说,聘请决策是人力资源获得的第一步,对人力构成以及所聘请的人员是否符合目前需要;是否与企业的文化氛围相适应产生直截了当的阻碍。应注意: ①企业是通过聘请适合人力作配置。在进行聘请之前,企业先制订人力聘请打算,了解企 业所需要的工作申请人的类型和数量,然后通过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了解企业所需要的入职条件和申请人的个人特点。应聘者在征召到工作申请人之后,企业要通过面试或测试等方法对进行选拔,最后决定最终录用人员。 ②企业的聘请与配置是“把关口”,这是由聘请的重要性决定的。聘请能够为企业获得符合需要的人才来达到战略目标,同时,聘请还对企业以后的离职率和补缺职员的比例具有重要的阻碍。在企业进展初期,职员在最初的离职要紧缘故上企业未能达到职员最初的期望,而这与聘请过程有重要关系。 ③在聘请过程中应聘者对组织的现实情形的客观咨询和交流,有助于双方的共识和双向选择,幸免在入职后,对企业败兴而离职。也是企业如何有效减少和操纵人力重置成本的问题。 2、人力资源流出治理 对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流出要紧通过合同期满、解聘以及职员自动辞职三种方式来进行。一个企业可能通过提早合同期满不续约和解雇两种方式来减少工资负担而人力资源的流出,从而能够迅速加自己的综合能力。或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订单减少而减员。简析为: ①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将面临着一个平稳治理问题,那确实是如何平稳职员对在职“安全”的需要与企业削减人员以降低成本,实现人事更新的需要与如何确保过程治理职员进出的相对平稳,保证质与量及人力已开发的成本问题。 ②在企业咨询项目的归纳中发觉,职员辞职占70%以上,对操纵雇员流失专门重要的人力资源治理的环节和领域。这些环节和领域包括:聘请选择、企业的社会化、职位内容、薪酬福利支付、职业生涯治理,还有企业文化建设、沟通等其他诸多方面。 ③熟悉圣经的人都熟悉下面这段话:“你们情愿别人如何样待你们,你们也应该如何样待别人。 这应该成为人力资源治理的黄金原则。换言之,在发生职员流失的时候,企业治理者也就不必过多批判职员,而应该从自身的治理方法、机制和用人策略等方面去查找差距。 3、人力资源内部流淌治理 在新职员进入岗位后,(通常是指已完成试用期转正的职员)与在册职员通过一定工作时刻的组织考核便进入人事治理异动范畴,通过调动、晋升或降级等方式;在企业内部进行流淌。简析为: ①应用上应能够表达其功能作用,包括:以企业进展的需要和部门职能作为动力,开通内部聘请渠道;从而降低人力外聘请成本;使职员个人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进而提高岗位工作业绩;同时,通过竟争上岗的考核来产生标榜作用,鞭策及鼓舞后进者。见以下解读图示: ②职员异动,通常是指企业在册职员由于主客缘故的工作职位与岗位的调剂与使用;它是相伴着企业进展的不同时期出现出强与弱的状态。对职员使用上的调剂,实际包括晋升、调岗、轮换和降职四种要紧方式;但在人事行政执行过程,对职员所产生的心理阻碍和表现的情态有所不同。其着力点正是人力资源过程治理要把握关键所在,应考虑从客观现实动身;找到职员异动所产生内在困惑和情感因素,利于作出使用和调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