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 展民族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
改革政府机构: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02
01
03
开办新式学堂、广译西书、 废除八股文:培养新式人才
,推动教育现代化。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 :打破传统束缚,培养创新
人才。
04
05
裁汰旧军队、训练新式海陆 军:提高国防力量,维护国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01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 愚昧与专制。
0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德。
0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学。
04
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 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主流。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 解放潮流。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革命思想的传播,促使人们更 加积极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潮流中。
THANKS
感谢观看
洋务运动的兴起
01
19世纪中叶,清朝面临内忧外患 的统治危机,洋务派主张通过学 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强兵富国,摆 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02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西方资本主义 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 关,是清朝政府为应对现实问题 而采取的一种改革措施。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 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引 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谈谈你的感悟优质范文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我深感震撼。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这段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波折,但也充满了希望与梦想。
我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勇气和决心深感敬佩。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抵抗。
他们勇敢地拿起武器,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这种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今天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智慧和创新感到钦佩。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革新。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五四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始终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这些探索虽然有时曲折,但它们为中国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感到自豪。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先辈们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
我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扬先辈们的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我深感敬意和自豪。
我们要珍惜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继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4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与选择
史料有效 信息
结论:鸦片的种植得到了清朝中央和地方大员的支持;鸦片财政关乎清朝的国库收 入和地方的开支;如果禁烟就没有理由再收厘金(税源锐减)。
(11 四川 39)材料二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 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走,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 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 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 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地,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 求富强“殊有关系”。l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 需”。l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 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2)(10分) 表3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1)从“首先内地官僚专心于儒家经典,不注重手工技艺或战争
二、近代后期的探索与选择 1.孙中山的新选择——国共合作 (1924年-1927年) 2.国共两党的探索(1928年-1937年) 国民党的经济探 索 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3.国共两党的新选择——共同御侮 (1937年-1945年) 4. 争取政治民主化的胜利 (1945年-1949年)
归纳概括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
国共关系
项目 阶段 国民革命 时期 土地革命 时期 抗日战争 时期 解放战争 时期 矛盾 广大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 派的矛盾 中日民族矛盾 广大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 派的矛盾 主要矛盾 广大人民群众同北洋军阀的 国共关系 国共两党第一次 合作 国共两党十年 对峙 国共两党第二次 合作 国共两党内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 原因。(6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4分)。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一)
3、思想文化近代化:
(1)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2)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发动了辛亥革命。 (3)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4)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解决问题,形成认 知
1.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在经济、政治、文化领 域整体发展,从层次上看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 段。 2.结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史实概 括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经 济、政治、思想、结果)
3、中国近代化探索对我们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 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 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 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4)教育近代化的起步(新式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 容与旧式教育有很大不同,奠定了新式教育的基础,并开 留学风气)。
洋务运动无法实现中国近代化!
1.目的:是利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 的封建统治。 2.本质:“中体西用”,只变更器物,不触及封建 制度,这是其失败的根源。
失败?你懂得!
阶段特征
3.结果、教训: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
小试牛刀
1.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客观上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 B ) A.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B.中国开始学习、引进外国技术,创办近代工业 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D.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它是人类社会从传
统的农业社会(文明)向工业社会(文明) 转变的必经阶段。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
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
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
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
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易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感悟历史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
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
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
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
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易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感悟历史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影响
刺激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是中 国近代化的开端 加快了近代化的 进程 在社会上起到思 想启蒙作用
19C6090年代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1898年 维新派
救亡 图存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二试身手
1、(2011· 牡丹江)7.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 以六君子血染菜市口宣告夭折,但它却在近代化道路上留下 深深的足迹。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资产阶级 1898年 维新派
救亡 图存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反帝反封 三民主义 建的资产 1911年 资产阶级 革命派 阶级革命
三、辛亥革命
1、孙中山先生的主要民主革命活动
辛 亥 革 命
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3、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革命事迹知多少?
时间 1894年 1905年 革命活动
派遣留学生:
1、培养了大批科 技、军事、外交 人才 2、也为清末的教 育改革奠定了基 础
海军: 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这些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
请回答:
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 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炮折》
1、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 物还有谁?
19C6090年代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1898年 维新派
救亡 图存
辛亥 革命
新文 化运 动
反帝反封 三民主义 建的资产 1911年 资产阶级 革命派 阶级革命 新进 1915年 知识分子 民主 思想解 科学 放运动
中国近代化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中国近代化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中国的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理性化为主要表现,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近代工业社会,从封建的专制社会转变为近代民主社会。
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近代化始终围绕着两大任务而不断推进:即救亡图存与寻求强国之路,救亡图存的过程是通过寻求强国之路来实现的,寻求强国之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的近代化是全面的近代化:图示如下:经济工业化:采用机器大生产;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
政治民主化: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思想理性化:倡导民主和科学;引进马克思主义;理性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育近代化:实行新式教育;大倡留学之风。
军事近代化:购买新式武器,采用西式军事训练方法,学习西方军事思想。
我们可以总结如下:中国的近代化是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是理性反思的近代化。
一、救亡图存的近代化鸦片战争,国门洞开。
西方列强逐渐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断的抗争。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三元里人民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到中华民族八年的抗日战争,救亡图存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线。
寻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排除列强侵略。
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略的逐渐加深,中国的主权不断遭到破坏;列强为了保护在华利益,积极扶持在华代理人,瓜分中国,中国在军阀的统治下,陷于内战的深渊,导致民不聊生,经济凋弊,寻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不断追求。
维护国家、民族尊严。
列强的侵略,经济上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掠夺,每一次战争都对中国民众烧杀淫掠,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遭到严重践踏,切腹之痛成为中华人民维护民族自尊的必然追求。
二、向欧美、日本学习的近代化经济上,中国的近代化是寻求工业化,城市化。
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体地位,落后的经济模式始终不是西方先进的工业模式的对手。
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早期艰难探索
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早期艰难探索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早期艰难探索摘要:本⽂主要对梁启超在《五⼗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将近代中国的早期艰难探索过程分为的三个时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亥⾰命进⾏分析,并对每⼀时期失败的原因和其具有的历史意义进⾏分析阐述。
关键词:现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亥⾰命,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正⽂鸦⽚战争后,迫于内忧外患的形势压⼒,中国开始学习西⽅,艰难地启动了现代化探索历程。
⼀次有⼀次的探索了将近五⼗年,梁启超作为这⼀探索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将这五⼗年分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亥⾰命三个时期,在他的《五⼗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阐述了⾃⼰的观点。
这三个阶段均以失败告终,却象征着中国近代史上对现代化的早期探索的启动。
对于现代化来说,这三个时期是从器物⽂明到制度⽂明再到新性⽂明的⼀种尝试和探索。
洋务运动是这⼀系列现代化运动的起点。
19世纪60年代,⾯对内忧外患,为了要维持封建统治,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强”“求富”为⽬的,通过兴办近代企业、建⽴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三⽅⾯进⾏了洋务运动,企图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在这近三⼗年时间内,地⽅上曾国藩、李鸿章、左忠堂,张之洞等⼈创办了多个军⼯局⼚。
建成了福建、⼴东、南洋和北洋⽔师。
同时还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艺、军事等⽅⾯的军事⼈才。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先进科学技术的举措,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了重要影响。
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定的抵制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起了诱导作⽤,是中国从传统⼿⼯⽣产发展到⼤机器⽣产的转折点,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尽管如此,这⼀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上⽽下的经济改⾰运动,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中⽇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了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由于其本⾝的性质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等因素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2023中考历史“近现代化探索”知识梳理
近现代化探索线索一经济工业化背景(1)国内:①政治: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经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入(2)国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探索历程(1)地主阶级:进行洋务运动,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经济昙花一现,但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资产阶级: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民族资产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挽救民族危亡(3)无产阶级:①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49年3月,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土地改革:1950—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③“一五计划”:1953—1957年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④三大改造:1953—1956年,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⑤改革开放:对内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影响(1)近代:促进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为近代政治民主化和思想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中国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发展(2)现代: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中外联系★鸦片战争后,西方新思想、新技术等传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在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宣布实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苏联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实施“一五计划”(2)世界历史上工业化事件英国:18世纪60年代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瓦特改进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极大提高了生产力,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美国:19世纪后期起学习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美国内战废除奴隶制,促进了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如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等,福特汽车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德国:19世纪后期起进行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如本茨发明汽车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开始工业化进程苏联: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线索二政治民主化探索历程(1)资产阶级维新派: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变法维新运动,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探索(2)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3)中国共产党: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近代化探索》
《近代化探索》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八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
内容来源: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主题:《近代化探索》
适合对象:九年级学生
设计者:李超平/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
板书设计:
近代化探索
一、发展历程
二、积极经验
三、未来之路
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复习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学的思维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文献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讨论,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气氛民主平等、轻松愉快,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
另外,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比较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的补充课外史料。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课充分发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一些尚需改进之处。
1.课前回顾知识及提问环节对学生状态把握不充分,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够充分,影响了整个教学进程。
2.整节课的时间把握基本合理,但是展示交流环节因缺乏预设与限定时间,相对地拖延了时间,总结提升的时间少,精炼交流的时间紧,是一个显著的不足。
优化课堂时间安排,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环节,本节课可以在预习环节进行改进。
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二近代化的探索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2.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和废除缠足等法令。
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3.对四次近代化探索联系和区别的理解(1)联系:都是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中国近代化中的努力。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而新文化运动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后又一个层次的学习,即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区别: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反对封建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但戊戌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方式,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是采用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探索的经历: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观点1: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1)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2)中国近代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求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
新中国成立后,近代化(又称现代化)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国家真正独立了;改革开放,国家富强起来。
(3)要实现国家富强,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
中国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强国富民。
观点2: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近代化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它说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近代中国为培养翻译人员兴办的最早的学堂是()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黄埔军校D.清华学堂2.他,历史上褒贬不一。
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
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为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他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左宗棠D.林则徐3.“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八上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的探索
推翻清王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而不是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2、戊戌变法是向日本学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是向美国学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政治近代化的 开端是戊戌变法。
4、中国近代化是由技术---制度---思想的过程,而西方 近代化是由思想---制度---技术的过程。
认识到中国必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提出反帝反封 建的救国主张 指导国民革命运动 (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后的历史感受。
(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终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1、学习先辈以天下沦亡为己任,舍生取义,勤奋探索、 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等精神; 2、认识这些救国斗争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中相联系的 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化运动) 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 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 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他指导的 革命运动叫什么?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中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他指导的 革命运动叫什么? (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后的历史感受。
(4)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 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慨况》中说:“近五十年 来,中国人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先从 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局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 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 是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 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自由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
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近代化的探索”在课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期近代化进程的总结,也是对后期近代化探索的铺垫。
它在我国历史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我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围绕我国近代化的三个阶段展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洋务运动:本文首先回顾了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成果,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国在科技、工业、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以及洋务运动对我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2)戊戌变法:本文接着讲述了戊戌变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探讨了变法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尝试,以及其失败的原因。
(3)辛亥革命:最后,本文详细阐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了这场革命对我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2)掌握我国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历程和特点;(3)分析各个阶段改革举措的优缺点,评价其对我国近代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3)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增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我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2)理解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增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2)我国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历程、特点和影响;(3)各个阶段改革举措的优缺点及评价。
2. 教学难点:(1)洋务运动的改革举措及其对我国近代化的影响;(2)戊戌变法的改革尝试及其失败原因;(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我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
1.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起步 (列举 、归纳) 2.1919——1949年近代革命道路 的探索(疏理史事构建联系)
3.1949至今现代化探索历程 (疏理史事构建联系)
【史料实证】
列举近代化探索的史实 列举教育近代化的历史史实 列举社会生活近代化的表现 归纳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及特点
【疏理史事构建联系】
【历史评价历史认识】
结论: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日 益富强,人们生活日益改善。 共产党领导我们实现强国梦。 强国之路:走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
规律总结 • 【重要启示】
• 1.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 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2.我们要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我 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史料实证】
材料二 当代学者萧功秦把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划 分为六个阶段
现代化阶段 时间划分
代表人物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860—1911 1911—1913
慈禧 孙中山
开明专制化模 式 早期议会制模 式
第三阶段 1913—1928
袁世凯
新权威主义模 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
蒋介石 权威主义模式
【历史评价历史认识】
结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不能救中国,没有改变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时空观念】
运用年代尺——梳理史实
1、请你将下列历史事件写在年代尺的对应位置。
(1)五四运动 (2) 北伐战争 (3) 南昌起义 (4)秋收起义 (5)红军长征 (6)西安事变 (7) 九一八事变(8)七七事变 (9)日本投降 (10)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1)解放南京
【史料实证】
列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失误 的相关史实
《近代化的探索》三维目标及说明
做什么事情,能够得到拓展分呢?噢,先干活后拿分。
大家互相关注,给作业打分,评论,这样都可以加积分。
比如现在你们就可以来关注我,给我作业评论,这样我的魅力积分就来了。
还可以写日志,多看视频。
最简单就是到处去评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三维目标及说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期、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
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历史基础知识。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列举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列表洋务运动的时期、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及主要内容。
运用课本材料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梳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解读历史材料、师生互动,还原历史表象,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
培养学生在历史背景下,科学的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认识到洋务运动客观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懂得落后就要挨打、愿意学习先进文化,才有可能摆脱落后。
2.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培养爱国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明确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其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说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即初中生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有所发展,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新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备考升华点] 从运动性质探索失败原因:①洋务运动是地主阶 级发起的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失败根源在于没有触动封建统 治根基。②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运动,也 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其失败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 建势力强大,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③辛亥革命是一次伟 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根源在于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它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 否定的偏向。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 探索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要点整合
一、近代化的起步 1.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经历了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 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 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2.主要内容 (1)近代化的起步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 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短暂的发展。后来民族资本主义工 业逐渐萎缩、崩溃。近代工业化是近代化的核心,在旧中国, “实业救国”“工业强国”之路行不通。
3.要实现近代化(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结合我国 国情,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道路。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命题规律
本专题历来是全国各地中考高频率命题的内容,题型主要表现 形式为选择题、材料题、探究题等,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对四大探索活动及其影响 的整合与理解分析;二是要学会对领袖人物、重大事件的评价 方法;三是要注意重大周年事件的复习备考。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专题感悟
1.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走 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国 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2.近代百年证明: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推翻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只有在共产党 领导下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后,中国近代化才能迎来新纪元。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4.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我国建立了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新时期。从此,在经济 上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了对外开 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政治上不断推行民 主政治改革,加强法制建设。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 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1.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 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开 始改变了旧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3.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 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工 商业通过赎买和公私合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