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孔子拜师学习目标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学习过程情境导入初读感知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b.谈老子。

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事迹。

我们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课后作业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赵州桥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雄伟、横跨、冲击力、坚固”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在积累语言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一等奖

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一等奖

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一等奖1、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通过评点了解本文跌宕生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

3、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得以脱逃,纵虎归山,铸成大错。

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的爬上帝王的宝座。

其人虽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不足为训。

在我国历,另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或藐视权贵,或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现在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文中记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蹈死不顾”,会帮助我们“明死生之大”,加深对“义”的认识与理解。

(二)检查引导1、指名朗读课文,口头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也可在学生预习时提供)。

(1)五义士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杨念如(阊门外鬻衣)、沉扬(牙侩)、马杰(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

颜佩韦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是出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

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

天启六年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义士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

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2)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号蓼(l))洲,苏州吴县人。

万历进士,任福州推官,后升吏部文选员外郎。

为人正直、清廉,疾恶如仇,对民间疾苦多所关注,后辞官还乡。

原应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指斥魏阉并为之送行。

天启五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昌与他“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大中的孙子。

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

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受尽酷刑,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标题: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 运用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3.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4. 法律的实施和维护。

教学重点:1. 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3. 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

2. 运用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资料。

2. 准备相关的语文教材和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材中的相关课文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含义和作用。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活动(2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列举实际案例。

2.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法庭审理过程,体验法律的实施和维护。

3. 课堂演讲:学生自愿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展示对法制教育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警察局等,加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2.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比赛或辩论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第一章:法制教育的意义与目的1.1 理解法制教育的概念1.2 探讨法制教育的重要性1.3 明确法制教育的目标第二章: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的融合2.1 分析语文教学的特点2.2 探讨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联性2.3 制定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策略第三章:通过课文内容渗透法制教育3.1 选取具有法制教育意义的课文3.2 解析课文中的法制教育元素3.3 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法制教育内容第四章: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法制教育4.1 设计具有法制教育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4.2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法制观念4.3 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法制教育成果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制定法制教育评价标准5.2 进行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5.3 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法制教育效果第六章:案例分析与法制教育6.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法制教育案例6.2 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道德困境6.3 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第七章:角色扮演与法制教育7.1 设计法制教育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7.2 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法律角色7.3 总结角色扮演活动中的法制教育成果第八章:参观考察与法制教育8.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律机构8.2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机构的工作流程和职责8.3 结合参观考察,进行法制教育讲解和反思第九章:专家讲座与法制教育9.1 邀请法律专家进行讲座9.2 听取专家讲解法律知识和案例9.3 学生提问、讨论,深化法制教育理解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回顾整个法制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过程10.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10.3 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措施第十一章:家庭作业与法制教育11.1 设计具有法制教育意义的家庭作业11.2 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巩固法制教育知识11.3 教师批改家庭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第十二章:课堂讨论与法制教育12.1 引导学生就法制教育相关话题进行课堂讨论12.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12.3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提炼关键知识点第十三章:法制教育与道德修养13.1 探讨法制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关系13.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13.3 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第十四章:多元智能与法制教育14.1 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14.2 设计符合学生多元智能需求的法制教育活动14.3 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理解法制教育内容第十五章:课程资源与法制教育15.1 搜集和整理法制教育相关资源15.2 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15.3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提升法制教育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法制教育的意义与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法制教育的概念、重要性和目标,明确法制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

会写“俱、博”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挂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

许多的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

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

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二、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

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b.全班交流。

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练读第2—6段。

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

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四、书写生字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

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第一章:法制教育的意义与目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增强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法制教育的定义与意义。

2.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3. 法制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制教育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法制教育的定义与意义:解释法制教育的概念,阐述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分析案例:分享一些与法制教育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

4. 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和体会,总结法制教育的基本原则。

五、作业与评价2. 学生互评,共同提高法制观念。

第二章:法律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学生理解法律原则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概念与特征。

2. 法律的原则与分类。

3. 法律的作用与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法律原则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解释法律的定义,阐述其特征和作用。

3. 分析法律原则:介绍常见法律原则,让学生了解其分类和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法律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5. 分享与总结: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五、作业与评价2. 学生互评,共同提高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六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宪法基本知识2. 刑法相关知识3. 民法相关知识4. 行政法相关知识5. 商法相关知识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学: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

2. 案例展示: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问题。

3. 法律讲解:详细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法律知识,强调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法律知识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后作业和法律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模拟法庭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评估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7. 婚姻家庭法相关知识8. 继承法相关知识9. 劳动法相关知识10. 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七、教学方法1. 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不同法律领域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差异。

2. 情景模拟法: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法律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法律案例分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步骤1. 导学: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的法律知识领域。

2. 案例对比:呈现不同法律领域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课题: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目标: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预设知识:学生对法律与法制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目标任务:1. 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

3.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给学生讲述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以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利用课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法律与道德的思考与比较。

3. 运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制度的运作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1.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意义:-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给出简单实例说明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讨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

2. 探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选取一些文学作品(如《红楼梦》、《雷雨》等),与学生一起分析作品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 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认识和思考法律与道德的重要性。

3. 分析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选取一些案例(如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4. 模拟法庭活动:- 分组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根据一些实际案件进行辩论和判决。

-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法律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协作能力。

五、评价与反馈:1. 观察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2.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思考法律知识。

六、拓展与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法制宣传活动,增加实践经验。

2. 邀请法律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和法制教育。

3. 继续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形成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协调。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第一章: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1.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性。

1.2 教学内容:讲解法制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分析法制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1.4 教学活动:1.4.1 讲解法制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1.4.2 分析法制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

1.4.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学习宪法知识2.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讲解宪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介绍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4 教学活动:2.4.1 讲解宪法的定义和特点。

2.4.2 介绍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2.4.3 分析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学习刑法知识3.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刑法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3.2 教学内容:讲解刑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介绍刑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4 教学活动:3.4.1 讲解刑法的定义和特点。

3.4.2 介绍刑法的作用和地位。

3.4.3 分析刑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刑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学习民法知识4.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民法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民法在保护公民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4.2 教学内容:讲解民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介绍民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3.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宪法基本知识:介绍宪法的定义、性质、作用和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2. 刑法基本知识:介绍刑法的定义、作用、犯罪与刑罚等基本概念。

3. 民法基本知识:介绍民法的定义、作用、民事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内容。

4. 行政法基本知识:介绍行政法的定义、作用、行政行为和行政诉讼等基本内容。

5.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法律知识的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法律知识试题,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课时1. 宪法基本知识:2课时2. 刑法基本知识:2课时3. 民法基本知识:2课时4. 行政法基本知识:2课时5.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课时六、教学内容6. 刑法分则:详细介绍我国刑法中各个罪名的构成要件、法定刑等。

7. 民法总则:讲解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益等。

8. 商法基本知识:介绍商法的定义、商事行为、商事主体等基本内容。

9. 诉讼法基本知识:讲解诉讼法的定义、作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等基本程序。

10. 法律文书的书写:介绍法律文书的基本格式和书写要求。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通用6篇)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通用6篇)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通用6篇)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导课二、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

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生:......(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2.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生:......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

(板书:警惕)3.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a.活动:小组讨论b.指名汇报教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和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增强法制观念。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选取与法制教育相关的课文,如《宪法的重要性》、《遵纪守法,从我做起》等。

2. 辅助材料:法制教育案例、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法律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法制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2.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法制教育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3. 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法制观念提升情况: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法制观念的提升。

六、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选取与法制教育相关的课文,如《法律的约束与自由》、《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等。

2. 辅助材料:法制教育视频、相关法律知识介绍。

七、教学方法1. 视频观看法:教师播放法制教育视频,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法律的作用。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 情景模拟法:教师设计情景,让学生模拟法庭审理,增强法律意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2. 观看视频:教师播放法制教育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法律的作用。

3. 情景模拟:教师设计情景,学生模拟法庭审理,体验法律程序。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制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达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宪法是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2. 辅助材料:有关法律知识的短文、案例分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法制意识。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法律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作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宪法是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引导学生理解宪法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法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维护作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六、教学拓展1. 活动名称:法治教育主题班会2. 活动目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法制素养。

3. 活动内容:a. 观看法治教育视频,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b. 分享身边的法治故事,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c.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法制知识掌握程度;d. 邀请法官或律师作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职业。

七、课后作业3. 提交时间:课后一周内。

八、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考察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法制观念的树立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2. 评价方法:a.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b.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作文质量,包括观点表达、论述逻辑等;c. 法治教育活动: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学习效果等。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使学生具备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常识,提高学生遵纪守法、尊重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渗透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2. 法制教育相关知识点•法律的定义和特征•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具体法律知识:宪法、刑法、民法等•具体法律案例:通过语文文本分析相关法律问题3. 法制教育相关理念和价值观•法治思维和法治社会的理念•尊重法律和法律权威的重要性•参与和维护法治的责任和义务三、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语文与法制互融的理念和实践•介绍语文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和互动作用•分析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给予学生相关案例,并引导学生通过语文文本发现法制教育的元素和价值2. 第二课时:法制教育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介绍法律的定义和特征•解释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宪法、刑法、民法等具体法律知识点,并通过语文文本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法制教育相关理念和价值观的培养•介绍法治思维和法治社会的理念和要素•强调尊重法律和法律权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和维护法治的责任和义务意识4. 第四课时:语文文本中的法制教育案例分析•选择一篇与法制教育相关的语文文本•引导学生通过语文文本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原则•讨论学生对相关法律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和认识5. 总结与评价•对本教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教学反思•提出进一步深化法制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建议和措施四、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师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和考核。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表现等形式。

此外,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综合性评价任务,例如写作、演讲或小组项目等,以检验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合理的法律遵从、法治思维等。

3.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素质。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守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法制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3.法治思维的培养。

4.合理的法律遵从。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系统地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讨论互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治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并培养法治思维方式。

3.观看视频和案例分析: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合理的法律遵从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展示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的名字和标志,引起学生的兴趣。

2.通过问题提出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步:讲授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15分钟)1.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例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等。

2.通过案例分析法律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

第三步:讲授法制教育的意义和目标(15分钟)1.介绍法制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如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等。

2.通过讨论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步:培养法治思维(20分钟)1.介绍法治思维的概念和特点,如遵纪守法、尊重法律和法律意识等。

2.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思维方式。

第五步:合理的法律遵从的重要性(20分钟)1.介绍合理的法律遵从的重要性,如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个人权益等。

2.观看相关视频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合理的法律遵从的重要性。

第六步: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法律的作用和合理的法律遵从的重要性。

2.学生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意见。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课堂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情况。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1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从小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有助于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这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注意简单化、牵强化的形式主义,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法制渗透:一、利用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

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要充分挖掘小语课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

如《美丽的小路》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优美的文字所吸引。

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注意引领学生关注课文中游人对野物的态度。

教师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爱护环境的相关条例,让学生对此行为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

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有爱护环境卫生及保护环境的愿望和行动,从而全班学生在教育下取得更好的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

二、写作训练,有机渗透在小语习作中,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善于用法律标准来明辨是非。

在习作中,我还利用写日记这一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

高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6篇)

高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6篇)

高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6篇)高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1一、主题班会的目的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班会的活动方式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式展开。

三、班会的理论分析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三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

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学生天天受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

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四、班会活动流程案例介绍——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实话实说(讨论)——齐诵——宣布班会结束。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

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

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渗透法制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3、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2、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子房”就是张良,是刘邦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是东汉的开国元勋。

刘邦灭项羽建汉称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

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

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侯。

二、解题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求应试求官的。

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非凡的才华。

三、初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1、自读课文,完成《学习与评价》1-6题。

2、质疑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

四、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1、读完文章,我们发现《留侯论》没有全面评论他的生平和功业,你能说出文中写了留侯的哪些经历吗?寻人刺杀秦王受书圯上老人辅佐高祖取胜说汉王忍韩信补充史实: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

父平,相釐王、悼惠王。

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陈旭
高考复习背阅读内容:《最后的哲罗鱼》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容,文本中描写了哪些故事情节。

2、文本中的主人公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你对这些个性特点作出简析。

3、本文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4、结合《环境保护法》的角度来分析,你对全文是怎样理解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本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对全文的理解。

3、从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人类应该履行哪些职责。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课文课件、《中华人民环境保护法》《与水土流失法》
学生:每个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环境保护的事件或资料,加深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与环境保护的故事。

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准备的内容是哪些,说给大家听,分析对人类起什么样的作用。

二、新课教授
1、教师板书课题:《最后的哲罗鱼》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课本中描写了哪些故事情节。

然后找学生一一回答。

4、文中的老渔翁有哪些性格特征。

请同学们作答,最后综合阐述。

5、老渔翁手脚变残,在全文有没有特别的预示,请在文一一找出来。

如:首先是他必须捕到鱼才罢休;那条几十斤大的哲罗鱼他自己无法捕到水面,是路人帮忙才完成的;他在捕鱼时把鱼绳拴在胳膊上等等。

这些都是让他变残截肢的原因。

6请同学们具体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利与蔽。

学生:首先他的执著精神,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其次,他的不罢休是给他人生造成极大伤害、灾难的一个前提。

由全体同学作细致的分析与讨论。

三、课外拓展
请结合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请全体同学讨论鱼减少的原因及我们人类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应该向所有民生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讨论出的要点:1.原因有哪些?2.生态平衡的前提有哪些?3.人们就做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