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白草坡

合集下载

从出土文物看《诗经》中的军事装备

从出土文物看《诗经》中的军事装备

从出土文物看《诗经》中的军事装备本文谈论从出土文物看《诗经》中的军事装备。

首先要谈到什么是军事装备?武王问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太公望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

”⑴太公的意思很简单,战争中的一切军事装备和器材都来自于平时的生活。

他所谓的军事装备则是指广义上的,凡在战争中能够发挥作用的一切器材都是军事装备。

《诗经•豳风》中有两首诗很能反映这一问题:《破斧》中有云:“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很显然,斧斨在本诗中是一种武器(斨是一种方孔斧)。

但在《七月》中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的诗句。

在本诗中斧斨则是当作一种生产工具。

这种现象正好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军事组织和生产组织合而为一的特点——氏族自卫武装。

包括后来的猛安谋克、八旗制度皆是此类社会现象的产物。

狭义的军事装备是指作用单一、仅用于战争或者主要用于战争(例如弓箭、兵车等)的物资器械,例如矛、戟、戈、殳、刀、剑、钺、矢镞、甲胄、兵车等物资,除用于战争外,其它作用并不是主要的。

本文中所指的军事装备便是指狭义上的军事装备,广义的不作为讨论的对象。

由于青铜兵器在商周时代是当时的国家机器——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了在作战中能取胜,各国不惜用珍贵的青铜曾大量铸造。

从历次的出土中发现了很多,根据它们的具体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攻击性兵器,此类兵器中又可分为长兵器和短兵器、远射程兵器;另一类是防御性兵器。

一、攻击性装备〈一〉戈:是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

古称为勾兵,是用以钩杀的兵器。

由戈头、柄、柄冒和柄末的(金尊)构成。

如今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戈绝大部分只剩戈头了,“戈广二寸,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⑵指出了戈头各部分的比例,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是连接援插入柄的部分,胡是援的下端延长部分,其上有穿。

《诗经•商颂》并没有谈到戈,原因在于《诗经•商颂》篇幅很短,基本没谈到什么武器。

白种人离古代中国到底有多近?

白种人离古代中国到底有多近?

白种人离古代中国到底有多近?现在的人们对于在甘肃河西生活了近1000年,直到汉初才离开的月氏人非常陌生。

但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还是有很多关于月氏的记载。

除《史记》外,先秦的的一些文献也有涉及:《逸周书·王会解》中提到过“禺支”,《穆天子传》卷中提到过“禺知”。

《管子·国蓄篇》称“玉起于禺氏”;《管子·轻重甲篇》则有“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

……然后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然后八千里之昆仑之虚可得而朝也”。

学者们认为,这些名称都是后来大月氏的不同译名。

现在甘肃的很多地名都与月氏人所用吐火罗语有关,如武威,张掖,敦煌等。

“张掖”为“昭武”的同名异译,昭武城曾是月氏人的活动中心,后西迁至中亚直到唐代仍以“昭武”为姓。

月氏故地“敦煌”、“祁连”均非汉语。

敦煌与《山海经》中的“敦薨”为同名异译,可能是“吐火罗”(Tokhar)的音译,指今祁连山一带。

“武威”和“姑臧”也出自吐火罗语;“姑臧”与“高昌”同源。

由于吐火罗人和雅利安人一样有火葬的习俗,所以像“楼兰美女”那样干尸是非常罕见的,考古学者在很少发现吐火罗人的尸骨,只有一些陶制的骨灰罐。

但1976年,在甘肃灵台白草坡一座年代为西周时期的墓中,发现了一尊青铜鼓上的人头像,有着明显的白种人特征;1980年,陕西扶风西周宫殿遗址出土的蚌雕人头像,雕像高鼻、狭面、深目,也具有明显的白种人特征,其中一个头顶上还刻有一个“╋”字(“巫”字),这个符号来源于公元前5500年前的西亚哈拉夫文化。

殷商遗址中也出土了一些明显有高鼻深目特征的头骨,他们可能是被商朝俘获的吐火罗战俘,用来陪葬。

国内学者林梅村等人认为,不仅是河西走廊,整个宁夏、内蒙河套以及陕西的北部在汉朝以前都是吐火罗人的活动区域。

种种史料和语言学研究表明,西戎中的犬戎、义渠等都是吐火罗部落。

甲骨文中的“马方”、“龙方”、“卢方”等部落名,也与吐火罗人有关。

马方为义渠,龙方为焉耆的龙部落,卢方与卢水胡有关。

浅析“瀑伯”卣暨筒形提梁卣

浅析“瀑伯”卣暨筒形提梁卣
华丽, 铭 文清 晰 , 具有 相 当高 的工艺 水 平 。M1 : 1 4
合 形式 看 , 都 具有 殷商 晚期 和西 周 早 期 的 风格 特
为 筒形 提梁 卣 ( 如 图一 ) 。通 高 2 9厘 米 、 口径 1 2 厘米 。器 物整 体呈 圆筒形 , 圈足 与器身 成为 一体 ,
中图 分 类 号 : K 8 7 6 .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0 2 3 8 ( 2 0 1 3 ) 0 1 — 0 0 4 0—0 5
1 9 6 7年 到 1 9 7 3年 , 考古 工作 者 在 甘 肃灵 台 白草坡 M1附近发掘 西周 时期 古墓 葬 共 1 9座 , 出
迥然 不 同的龙纹 , 龙体瘦 长 , 目视前方 , 张 牙舞爪 ,
显得 非常 的 活泼 好 动 。这些 纹 饰 的形 态 各 异 , 造
型优 美 。器 身有 纹 饰 的部 位 均 为单 层 纹 饰 , 其他 部位 为素 面 , 这 虽然 与 商代 器 型 繁 缛 的纹 饰 差 异
很大, 但 并 不 显单 调 、 呆板 , 反 而在 视 觉 上更 显 清 秀、 雅观 。此外 , 该 卣器 盖和 器 底有 铭 文 “ 漂 伯 乍 宝 尊彝 ” ( 如 图二 、 图三 ) 。
甘 肃灵 台 白草坡 M1 保 存完 整 , 出土器 物 3 4 0 余件 , 其 中铜 器 多 达 3 2 4件 。墓 葬 发 现 于 村 东 被
冲刷 的一 断 崖 上 , 为长方形 土圹竖 穴墓 , 长3 . 2 米、 宽2 . 5米 、 距地 表深 4 . 6米 。墓底 有一椭 圆形
征 。青 铜礼 器 的通 高大多 在 2 0 —3 0厘 米之 间 , 仅 有 一件觑 的高 度超 过 3 0厘米 。出土 有 铭文 青 铜 器 1 2件 , 铭文 的字 数 从 1到 1 0不 等 。其 中 2件 筒形 提梁 卣和 1件 尊 上 的铭 文 较 引 人 注 目, 这3 件器 物 的出土 为我们 推测墓 主人 的身份 地位提 供

汉人祖先中有白种人!

汉人祖先中有白种人!

汉人祖先中有白种人!在汉民族的历史上,由古代的黄帝部落开始不断有新的民族加入,这些新兴并且充满活力的民族感受到了华夏文明的伟大,于是就放弃了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一切以华夏文化为标准,并且修改了民族史,也改成了华夏民皇五族三帝的子孙.在汉民族的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新兴的异民族加入就是来自于遥远西北利亚的鲜卑人.约东汉桓灵时, 鲜卑民族出了一个杰出的领袖人物名唤?墒??? ,他们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北面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军事联盟,大举挥军南下,击摆了东汉北征军.并向东西发展,控制了东至辽东,西至敦煌,包括蒙古草原在内的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的大片土地.到公元3世纪30年代,鲜卑人棵能比控铉十余万骑,称雄塞上,并开始学习优秀的汉民族文化.其后继续向中原发展,到公元4世纪时,鲜卑人先后在中土建立了前燕、西燕、后燕、西秦、南凉等政权.而鲜卑族中拓跋氏的一支.势力更是强大, 他们建立的北魏政权机关,曾一度统一中国北方,与江东的刘宋王朝对峙.在这个政权统治长达标148年的时间里,由于出于对汉民族文化的热爱,君主开始禁止通行鲜卑民族的民族服饰和鲜卑语,与本来之鲜卑民族划清界线.自称是五帝之后.改从汉人姓氏,提倡鲜卑汉通婚混血已达到改造自己民族的目的. 因此的缘故, 鲜卑民族就可以称为是新的汉民族. 因为鲜卑已经放弃了原来的生活方式与本民族划清界线.这与后来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和满族人的政权完全是不同的根据原本的中国民族学,喜欢把鲜卑列为东胡民族系列.后来经过民族学者调查发现有误. 鲜卑民族是来自与遥远的西北利亚的民族.鲜卑二字就是西北利亚的汉语音译.拓跋氏鲜卑族的祖先之庙在乌洛国西北,早期拓跋氏凿石室而嗣祖. 此石室离代京(今山西代县)四千余里,位于西北利亚. 拓跋氏南下后已把石室的祖先忘却. 这也不奇怪,一是因为他们已经远离了故土,二是时代已经久远.三是他们自己已经把自己改造成了汉民族.唐帝国时代在西北冒出了一支唐帝国皇室的本家种族:吉嘎氏.又因是古坚昆国.又称为结骨,.其人皆赤发,白面,而绿瞳,盖白种人.可见来自与西北利亚这个新型的汉民族是白种人,很可能是源自于古代斯拉夫民族的一支.隋唐两代皇室皆为鲜卑血统。

战国玉鱼说略

战国玉鱼说略

战国玉鱼说略玉鱼是中国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战国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一个高峰,像出土的玉龙、玉虎、玉凤不计其数,但玉鱼的数量却很少,因此在研究时难度较大,本文略说之。

玉鱼,主要是佩饰,也有鱼形币等。

程大昌记录到:“《六典》符宝即载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银,佩以为饰。

”此外也有作为殉葬品出现。

“鱼”取“余”的谐音,“连年有余”作为成语,体现在玉鱼的吉祥图案中,也是以鲢鱼为主,寓意“连(鲢)年有余(鱼)”,而玉鱼的数量在清代装饰上最多,战国时期的文化仍旧以“孔崩乐坏”为主导,这也是玉鱼数量较少的一个原因。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在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上拍得两枚玉鱼,经考证,是目前存世量极少的战国时期典型的鱼币(图1、图2)。

图1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品,长49mm图2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藏品,长62.8mm鱼纹在仰绍文化的鱼纹彩陶盆上就出现了,表明有族氏以鱼为图腾,商周时期鱼纹主要体现在青铜酒器上,而且在琉璃阁商墓、妇好墓、辛村卫国墓中的考古中发现,这时候已有了玉鱼随葬的风俗。

战国不仅的鱼型题材还有铜鱼、陶鱼、木鱼等,还有鱼形铜币等。

到了明清时期,鱼纹姿态万千,鱼器变化多端。

依据资料显示[1],中国历代鱼形玉器呈如下基本态势:在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玉鱼数量不多,以浙江余杭反山墓出土的玉鱼、阜新胡头沟墓地M1出土的绿松石雕鱼最有代表性,此时的玉鱼尚在朴实的模仿阶段,造型简练、抽象。

到了青铜时代的商朝,琢玉技术大大发展,这个时代是玉鱼制作的高峰期之一,像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益都苏埠屯殉葬墓、山东滕州前掌大墓葬等地出土的玉鱼都很有特点,造型上来说,鱼身较长,呈直条或狭长,有的弧度较大,体扁平,分尾细长平直,常用阴刻弧线和直线表现鳞,少数有弧形鳞片,口部有孔。

到了西周时期,玉鱼制作继续发展,北京昌平白浮墓、陕西宝鸡弓鱼国墓地、甘肃灵台白草坡等西周遗址都有玉鱼出土,而且数量较大,造型也很有特点,和商代相比,立体感更为凸显。

白草坡西周墓

白草坡西周墓

白草坡西周墓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同行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灵台县博物馆讲解员李斐。

我参赛的作品是白草坡西周墓。

白草坡西周墓群位于灵台县西屯乡白草坡村。

1967年9月在农田改土中发现,1972年6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历时两个多月,经全面探查、共发掘清理西周墓葬9座和车马坑1座,出土文物7大类1354件。

其中青铜酒食器34件,青铜兵器302件,青铜工具9件,青铜车马器710件,陶瓷器3件,玉石蚌贝甲骨器286件,其他类10件。

这次考古成果之丰硕,当时在甘肃乃至全国西周考古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灵台县博物馆对其中爰伯墓和车马坑场景按照1 :1进行复原。

墓主人竖穴仰身直肢葬,墓长3.35米,宽2米,深距地表6.5米,一棺一椁,有腰坑,前面为二层台和葬品的摆放及露出棺椁的场景;后面为棺椁清理完后露出腰坑及二层台上摆放的葬品的场景。

根据史料研究,爰,可假借为“蛮”,是指靠近蛮方的地名,应为其封地,伯是爵位,所以爰伯或是受周王朝受封于灵台一带抵御蛮方猃狁一邦之长,死后埋葬于百草坡村的东岭。

接下来是车马坑的复原场景,车马坑有四匹马陪葬,四匹马都是杀死摆放整齐后埋葬。

车马坑距爰伯墓很近,又朝向爰伯墓,所以它可能是爰伯墓陪葬车马。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青铜文化名词解释

青铜文化名词解释

青铜文化名词解释一、青铜: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中含有锡。

青铜铸造之精良,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均居世界前列。

青铜时代始于距今约二三千年前,到商周时达到极盛。

青铜文化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并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铜锡合金。

先用铜制造成容器,再将青铜溶解在锡里,趁铜液未冷却凝固前浇铸在器皿内壁上,待铜器冷却后,青铜与锡融为一体,可谓天衣无缝,坚不可摧。

2、古铜器:青铜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用青铜制作的礼器和兵器。

在我国目前发现的商代青铜器有一万五千多件,大多数出土于安阳殷墟和陕西长安、宝鸡等地,也有部分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青铜钺和青铜刀,它们都是武器,用来战争或搏斗。

10:原始社会末期,以木石器、骨角器为主要工具,并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陶器。

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们掌握了铜矿的开采和冶炼技术。

3:夏、商、西周是青铜器铸造发展的重要时期,器形日益增多,逐步形成完整的青铜礼器系统和兵器系统。

4: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具有体系完备,器类繁多,花纹精美的特征,代表了这个时代高度的工艺水平。

5:商朝的青铜铸造业相当发达,铸造工艺高超,形态各异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奇特、纹饰华丽,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精华。

6:早期青铜器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种类较少,数量不多,一般都装饰着几何纹,也有的铸着文字,有的铸着牺牲的人像。

7: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增,以动物造型的礼器为主流,加上错金银和镶嵌等技术,富丽堂皇,巧夺天工。

8:东周时期,青铜器走向衰落,除了继承西周遗风外,还受到新兴地主阶级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青铜器,以安阳殷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为中心,由宫廷青铜礼器发展演变而来。

具有代表性的有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湖北江陵楚墓、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甘肃灵台白草坡墓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四川彭县竹瓦街遗址、云南晋宁石寨山、江苏六合花墩墓等等。

历史趣闻文物赏析 灵台西屯白草坡西周墓人头銎戟

历史趣闻文物赏析 灵台西屯白草坡西周墓人头銎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文物赏析灵台西屯白草坡西周墓人头銎戟导语:1972年10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对灵台西屯白草坡西周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潶伯墓中出土了一件人头戟。

此戟长25厘米,宽23厘米,刺锋呈人头形1972年10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对灵台西屯白草坡西周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潶伯墓中出土了一件人头戟。

此戟长25厘米,宽23厘米,刺锋呈人头形,人头颈部为一椭圆形銎,人像浓眉深目、披发蜷须、高耳巨鼻、吻部突出、腮部有线条粗深的唇形纹饰。

人头像剌刃,颔部有椭圆形銎,长胡三穿,援斜出如钩,有脊棱。

援基饰一牛首,方内三齿,阴刻牛头形微识。

这件人头銎戟设计构思精妙,造型纹饰奇特,为钩兵中罕见之物。

戟是一种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

《说文解字》载:“戟,有枝兵也。

”,是一种戈的柲顶有矛形尖刺装置的兵器,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也有少数是戈和刀的合体,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

所以戟是在戈和矛的基础上演进而成的,是一种既可刺杀也可勾啄,具有双重性能,能够明显提高战斗效能的兵器,是当时出现的新品种。

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西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

一种是以矛为主,旁生横刃,柲装插在矛体的銎部。

这种戟突出了矛的优势,刺杀有力,但勾啄易掉头。

另一种以戈为主,前有援,尾有内,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

这种戟形体单薄,易脆易折,不适于实战,多属仪仗用的装饰兵器。

所见到的戟以前者居多,后者发现的仅限于西周时代。

白草坡墓出土的这件人头戟刺刃上的人头像最受人们关注,它引起了专家学者各种不同的说法。

综观头像的种种特征,可以肯定此非华夏族人像。

考之史籍文献,周初处于国境之北并对王畿构成巨大军事生活常识分享。

甘肃省博物馆陈列与设计的不足

甘肃省博物馆陈列与设计的不足

甘肃省博物馆陈列与设计的不足
(一)陈列内容
陈列文字简介略显粗简,生僻字无注音,例如灵台白草坡出土的铜簋等青铜器,其铭牌上第一个字在常用字典里也查不到,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观众识读起来有难度,对文物的了解掌握也就不全面。

个别文物简介行文略显单调,文字说明缺乏故事性﹑趣味性,不够吸引人,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往往观众走马观花地看完整个展览,对展览的印象不深。

例如在“开拓”区最后―组魏晋墓葬画像砖中,第十块“羌戎少女图”,有云有墓,很像是大家熟知的二十四孝之“闻雷泣墓"孝子图。

若能像这块画像砖一样,把这个区域的各图故事联系。

挖掘、讲述出来,给观众的印象就会很深,教育效果也会非常好。

(二)陈列形式
陈列各种元素不够突出,易被忽视。

例如“前奏”区青铜器展柜前的铜饕餮纹符号,窄小的一条,灯光上不够引人注目,设计上还有所欠缺。

部分展区照明设计欠佳,明暗区分不明显。

展区整体环境过亮,不利于文物的凸显,也不利于出土文物的保护,所以个别区域保证可见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光照(主灯无人自动熄灭),也是营造气氛的需要。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光线设计就很值得借鉴。

雍凉大地,河西走廊——甘肃省博物馆馆藏40件珍宝(上)

雍凉大地,河西走廊——甘肃省博物馆馆藏40件珍宝(上)

雍凉大地,河西走廊——甘肃省博物馆馆藏40件珍宝(上)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

汉、唐以来,甘肃就成了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通道。

汉朝张赛出使西域,唐朝僧人玄奘西去印度取经,都取道甘肃,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86件(组)(含国宝16件),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

以下就对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40件珍宝(上)进行盘点。

1. 新石器时代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此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为细泥红陶质地,圆鼓腹,平底。

腹部以上施以淡淡的陶衣,器口为圆雕头像,短发齐额,五官端正,挺鼻小嘴,面庞秀丽。

鼻子、眼睛、嘴皆为镂空,双耳各有小穿孔,可以垂饰物。

五官镂空造成的深色阴影,成为头像富有表现力的因素。

瓶体的彩绘纹饰从上到下分三层大体相同的黑彩图案,主题花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两个弧边三角纹对接组成圆圈,内填充垂弧纹和弧纹;另一部分以斜直线、侧弧及凹边三角纹组成。

1973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此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品,国宝级文物。

2. 新石器时代彩陶鲵鱼纹瓶此瓶高38厘米,口径6.8厘米,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

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生动可爱。

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

春风做伴去远足

春风做伴去远足

春风做伴去远足作者:郑翱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6年第10期甘肃省平凉市地处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的重镇。

近年来,平凉市远程办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积极筹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助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为古老的陇上大地再添新彩。

淘宝店铺开到家门口刚进3月份,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民白文革就开始和儿子儿媳为自家开的“老白手工艺品”淘宝店忙碌起来:接单的接单,打包的打包,发货的发货……由于订单太多,老白自己做不过来,就顺便也帮左邻右舍代卖。

这一幕只是平凉市依托远教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像老白这样的农村网店全市目前已有200多家。

2014年年初,市远程办经过科学分析、综合研判,在全市农村筛选了一批产业发展成熟、物流快捷、网络畅通的村,通过政府带动、村民自愿、市场运作、先行试点、分批推进等措施,依托远教平台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在自家开设淘宝店铺,帮助没有条件的村民把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送到村委会“农村电商中心”存放代卖。

如此一来,淘宝店直接开到了村民家门口,解决了多年来农副产品销售难、销路窄的问题。

到2016年上半年,平凉市农产品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近一半,其中相当一部分增量要归功于网络营销,农民群众真真切切地得到了远程教育带来的实惠。

监管部门请到村委会这天,崆峒区安国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朱兴伟带领所里一班人驻扎在土桥村村委会,准备对即将通过农村电子商务中心销售的农副产品进行最后把关验收。

村东的王老汉趁机把未经检验的瓜子掺进了包装袋。

朱所长知道了,硬是扣下了已经装上快递车的包裹。

为此,他还和王老汉大吵了一顿。

“农民不理解,我们要理解。

如果把不住这个关口,不仅会把我们的信誉弄没了,更可能会害了人。

宁挨骂,也不能松了这个口。

”这不仅是朱所长的心声,更是平凉市远程办的办事原则。

甘肃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介绍

甘肃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介绍

甘肃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介绍甘肃地处西北,在国土版图上形式似“玉如意”,而这里也确实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自八千年前的“彩陶文化”开始,这里的文明之火一直照耀着古老的西北天空。

漫漫的丝绸之路在此经过,留下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印记。

提到“镇馆之宝”四个字。

这就是世人皆知的“铜奔马”,以前曾被叫做“马踏飞燕”。

甘肃省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两个展馆就是“丝绸之路”展和彩陶展。

这十大经典馆藏文物有八件出自“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一、镂空鞘青铜短剑1972年,出土于甘肃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中。

通长24.3厘米,鞘长18.7厘米,宽10.5厘米。

剑鞘镂空,上刻有蛇和两只小犀牛。

剑身刻有纹饰。

二、鼎形铜行灯1999年出,出土于平凉市庙庄战国秦墓。

是贵族出行时的照明用灯。

闭合时,外形为一个三足圆鼎。

使用时,顶盖翻起有支架支撑。

此器构思精巧,工艺精湛。

三、礼县大堡子山秦先公墓金饰片大堡子山秦先公墓群,曾遭严重偷盗破坏,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这些金饰片很多是由海外归还。

可能用作士卒铠甲装饰、马胄饰物、棺具装饰、车辆装饰等。

四、《仪礼》简1959年,出土于武威市磨嘴子汉墓。

分木质和竹质两种,共496枚,为甲、乙、丙三种版本《仪礼》共九篇。

这是目前所见《仪礼》的最古写本,是汉代墨写隶书的上品。

五、铜奔马1969年,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

最为世人所知的国宝文物,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曾被叫做“马踏飞燕”。

六、“驿使图”壁画砖1972年,出土于嘉峪关市魏晋5号墓。

上为一个邮驿使策马送信的场景。

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

七、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1988年,甘肃靖远一农民在家中修葺房屋时发现。

直径31厘米,上刻有葡萄和鸟兽花纹,还有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是一个极具西方特色的器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八、元玻璃莲花托盏1999年,出土于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徐家坪汪世显家族墓。

玻璃材质,呈蓝色,上下两部分。

盏为七瓣莲花型,托外延为八瓣莲花型,是迄今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

灵台县人民陪审员拟任人选名单(60人)

灵台县人民陪审员拟任人选名单(60人)
中共党员
大专
新开乡下周村委会文书
54
姚丽惠

1990.07
预备党员
大学
西屯镇人民政府干部
55
叶麦林

1963.8
中共党员
高中
蒲窝镇韩家洼村委会主任
56
于丙坤

1987.10
中共党员
大学
中台镇畜牧开发服务站干部
57
章永安

1961.2
中共党员
大专
独店镇薛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58
赵东文

1994.06
中共党员
陈永强

1984.07
群众
大学
灵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
11
董灵生

1977.1
党员
大专
蒲窝镇人民政府干部
12
杜小平

1976.12
中共党员
大专
上良镇人民政府武装部部长
13
冯海鳌

1969.1
中共党员
中专
独店镇张坡村监委会主任
14
巩维华

1962.08
中共党员
大专
中台镇南店子村党支部书记
15
郭永亮

37
蒙志伟

1987.11
中共党员
大学
西屯镇人民政府干部
38
乔诚

1990.01
中共党员
大学
西屯镇人民政府干部
39
任小霞

1969.03
群众
高中
什字镇梁家咀村群众
40
任银珠

1964.09

从青铜兵器看巴蜀文化的传承关系

从青铜兵器看巴蜀文化的传承关系

从青铜兵器看巴蜀文化的传承关系从考古发现看,巴蜀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明显滞后于中原文化,尤其是巴蜀地区出土的大量独具特色的青铜兵器,如虎纹戈、三角援戈、柳叶剑等,是探讨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最好资料。

本文所述青铜兵器皆出土于关中西部的宝鸡地区,其中大部分是国墓地考古发掘,不但器物组合资料完整,而且时代准确。

还有一些虽然属于零星征集品,但有前者作参照比较,因此其年代与文化属性也基本相同。

这些兵器的出土范围虽然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与关中文化圈,但却与巴蜀地区出土的兵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虎纹戈虎纹在各种巴蜀兵器上最为常见,虎纹戈是一种地域性极强、文化特征十分显著的兵器,因此也就成了巴蜀青铜兵器的显著标志。

这些虎纹多用写实手法刻划,外形简洁、清晰,昂头张口,虎尾下拖或上扬并卷曲,虎头部神态平和,身形短小,并不十分威猛。

陕西宝鸡竹园沟墓地19号墓出土的虎纹铜戈,短胡一穿,长援微弯,有阑,上下出齿,阑上有侧翼,援本饰虎头纹,裂口露齿,虎耳恰作侧翼,援身以云雷纹衬地;长方形直内,上有细阴线凹槽两周,并残留有木柲痕迹,通长23.8厘米(图1)。

它与蜀地出土的虎纹戈(图2)酷似。

区别在于宝鸡的这件是西周早期的,而蜀地的这件却是战国时期的。

另有一件也是竹园沟墓地出土,与上略有不同,长方形直内,上有一圆穿,援本饰虎头兽面,通长25.2厘米(图3)。

竹园沟墓地4号墓也出土了两件虎头纹的戈(图4),虽然与19号墓出土的稍有差异,纹饰似兽面,实则是虎纹的变形,同属浮雕式的装饰手法。

这些虎纹戈在关中西部的周原也有发现,如扶风下河村就出土两件援本饰有张口虎纹的青铜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宝鸡接壤的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早期墓葬中也发现援本饰有虎头纹的戈,与宝鸡竹园沟19号墓所出几乎完全相同。

不仅如此,长安沣西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短胡戈,援本部亦有饰虎头纹的。

显然,这种虎纹戈从分布范围上看,并不局限于巴蜀地区。

从资料上看,1931年河南浚县辛村出土的青铜戈上就有虎纹。

秦安县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

秦安县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

作者: 许勇杰[1];郭晨晖[2]
作者机构: [1]秦安县文化馆;[2]秦安县文化馆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40-43页
主题词: 青铜器;秦安县;出土;北方;匈奴;公社;长方形;环首;甘肃省;榆树沟
摘要: <正>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北方系青铜器,因与历史上的匈奴相联系,而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广泛关注。

北方系青铜器在甘肃省境内曾屡有出土,然而见于报道的材料仅灵台白草坡西周墓和永登榆树沟沙井墓葬两例。

为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北方系青铜器的面貌,在此我们将甘肃秦安县文化馆所藏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介绍如下。

商代中国西南青铜剑的来源

商代中国西南青铜剑的来源

商代中国西南青铜剑的来源段渝【英文标题】The Source of the Bronze Sword in Southwest China in Shang Dynasty【保留字段】〔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西南酋邦社会与中国早期文明”(07XZS003)【作者简介】段渝,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成都610071。

【关键词】商代/中国西南/青铜剑〔中图分类号〕K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2-0175-07 (一)剑是古代中国最常用也是最普通的兵器之一,中国古代从青铜剑制作到铁剑制作的发展历程,是在先秦时期完成的,而钢剑制作也是从先秦时期开始的。

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学上还没有发现新石器时代有剑的形制,先秦秦汉文献对于剑的记载也是周代及以后,而以春秋战国秦汉为盛。

这一事实表明,在中国古代史上,剑这种近距离短兵器的出现,是从制作青铜剑开始的。

关于这一点,学术界基本没有异议。

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剑的起源,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是在西周时期,①通常把1956-1957年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中出土的一把剑身为柳叶形的青铜短剑作为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剑。

[1]后来,由于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墓出土的青铜剑的形制来源于山西保德县林遮峪,[2]而这种剑型与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柳叶形青铜剑有所不同,于是学术界又认为这两种短剑都是殷周时期一些少数民族的兵器,[3]前一种具有西南地区文化的特征,[4]后一种则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

[5]至今,关于柳叶形青铜剑在中国出现的最初年代是在商代这一点,学术界的看法已基本趋于一致,但关于柳叶形青铜剑在中国的最初出现地域或发源地,却存有相当争议,有的认为起源于陕西,有的认为起源于中原,有的认为起源于四川,迄无定说。

不过多数学者认为柳叶形青铜剑的发生地是在中国,却是分歧当中的一致。

不久以前,有学者对于中国商周时代柳叶形青铜剑的来源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西周陇东与关中交通考略

西周陇东与关中交通考略

西周陇东与关中交通考略周博【摘要】西周时期陇东与关中之间的道路可考者有三条:第一,共—豳(京师)—旬—焦获—泾阳—宗周,该道基本依循泾河上游的干支流河谷与中下游岸边的原或山地南抵关中腹地.第二,共—阮—密—岐周,这一道路穿越岍山,路途较为直捷.第三,芮—虞—井—岐周,这条路经由华亭-千河谷地,也是居于天水一带的秦人往来关中的必经通道.西周陇东与关中之间交通路线的推定,有助于深化西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期刊名称】《科学·经济·社会》【年(卷),期】2016(034)002【总页数】6页(P100-105)【关键词】西周;陇东;关中;交通【作者】周博【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24史念海先生曾指出:关中西部横峙着陇山和岍山,两山之间为汧水河谷。

岍山东北隔着泾水河谷就是子午岭。

这两条河谷为由西北方面到关中的军事通道所必经之地,而泾水河谷的长武彬县地区和汧水河谷的陇县、千阳地区就首当其冲。

所以这两个地区无异是关中西北的两座门户。

[1]事实上,甘肃陇东地区位于上述关中两座门户之北① 按:关中是指秦岭以北,子午岭、黄龙山以南,陇山以东,潼关以西的陕西地区,基本涵盖今天的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市。

陇东指的是六盘山-陇山以东的甘肃地区,涉及今平凉、庆阳二市,具体包括平凉的华亭、崆峒、崇信、灵台、泾川,庆阳的镇原、西峰、庆城、环县、华池、合水、宁县、正宁。

可参史念海:《河山集》(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6页。

,其间流经的泾河及其支流汭河、黑河、达溪河等将陇县-千阳、长武-彬县两个地区联系了起来,凸显出地位的重要性。

西周时期关中属于周人的畿内腹地,宗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一带)、故都岐周* 岐周位于今陕西宝鸡市岐山、扶风二县交界的京当乡、法门镇一带,处在周原地区。

广义的周原“应包括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的大部分,兼有宝鸡、眉县、乾县三县的小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7年9月,甘肃省灵台县西屯公社白草坡大队的贫下中农发现了一座西周墓葬。

在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下,省博物馆派人对该墓作了清理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

白草坡位于灵台县城西北三十华里处(图一)。

墓葬发现于村东被冲刷的黄土层断崖上,距现在地表4.6米,为长方形土圹竖穴墓,长3.2米,宽2.5米。

墓底中间有一椭圆形腰坑,坑内填满灰土。

一件人头戟,让无数人目瞪口呆,戟上的人头图案,浓眉深目,高耳巨鼻,带着浓浓印欧白色人种特征。

这件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头戟是灵台白草坡出土的。

有人认为,人头戟上的形象就是古代的“鬼方”部族首领。

“鬼方”是商周时期称雄北方的少数民族,铸有他们首领图案的戟,为何会在灵台白草坡出土呢?
地下的“青铜王国”
为了揭开笼罩在这件人头戟上重重迷雾,我们赶赴灵台白草坡,寻找隐藏在岁月深处的蛛丝马迹。

白草坡距灵台县城30里。

1967年10月,人们在白草坡先后发掘了8座西周墓,1座车马坑,共出土各种青铜器300多件,涵盖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堪称“青铜王国”。

出灵台县城向西北而行,不远就是白草坡。

穿村而过,往前走500米,一个三角形的斜坡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当年西周墓葬出土的地方。

这是一块坐北向南的阳坡地,地势北高南低。

抬眼望去,两道流水冲刷成深沟在前方交汇,好似两道屏障守护着这块西周墓地。

层层梯田,从村边一直延伸到山嘴的最低处。

走在梯田上,不时发现盗墓者探眼,泥土未干。

几十年后,这里依旧是盗墓者窥伺的地方。

这就是白草坡,一个曾经让中国考古界为之惊叹的地方。

眼前,层层而下的梯田,让人根本无法看出这里曾埋葬着两位伯爵和他们的随从及战车。

对于白草坡墓地的发现,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67年10月,西屯公社白草坡大队在平整田地时,发现了一座崩塌了的西周墓。

而村民中则流传另外一个版本,说是一个放羊老汉,赶着羊群逐水草而走,到山沟里忽然遭遇暴雨。

老汉无处可去,就在悬崖一个土坎坎下暂避。

老汉紧贴着土坎,感到背上很硌,就挖了一下。

结果,挖出了一件青铜器。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四周。

后来,人们在老汉说的地方随手刨出了好几件青铜器,其中有一个青铜卣。

卣是一种盛酒的器皿,经常出现在贵族的宴饮聚会上。

这件青铜卣高40厘米左右,呈圆柱状,上有提梁,身上布满了厚厚铜锈。

据说,人们把青铜卣拿到公社革委会后,发现里面还有半桶淡绿色液体。

乡亲们对这种液体很是好奇,有人洗眼睛,有人涂伤口,都要沾点“神器”的光。

革委会的人不胜其烦,索性将半桶液体倒了。

中国最古老的酒,就这样消失了,说起来就让人后悔不迭。

伯的迷雾
这年10月,考古队进驻了现场,大规模发掘开始,一批批青铜器的出土让人们欣喜若狂。

依据出土青铜器的铭文,其中最重要的是1号墓和2号墓,此二墓和车马坑相距很近,自成一墓区。

根据随葬青铜礼器的铭文,可以确定1号墓墓主是伯,2号墓墓主是伯,年代约在康王和昭王时期。

但史书中并无这两人的记载。

伯、伯的两座墓虽然形制属于中型墓葬。

但随葬品却是非常之多,仅仅是常见的戈,这里就出土了57件,有10多个类型。

这在一般西周的贵族墓地是罕见的。

白草坡出土的大批青铜器填补了西周历史研究的空白,也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为何会有如此众多的兵器出土呢?而这些兵器中为何有一件人头戟呢?这让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无奈之下,人们只好从灵台的地理方位入手,看能不能找出点启示。

灵台在泾渭之间,接陇中,依岐凤,临关中,扼守着丝绸之路东进西去的咽喉。

从白草坡沿谷南行,走上十多里,就是泾河最大的支流达溪河了。

2000多年前,达溪河名叫黑河,伯也因此河而得名。

达溪河自西向东去,最后在陕西邠县流入泾河。

而沿水而行,正是古道的特点。

时光回到了殷末周初,这里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和方国,其中最有名的少数民族就是鬼方,而方国则有共、阮、彭、卢、密须、虞、芮等。

随着周武王灭商,这里的局势异常复杂,众多的方国部族,有的是自成一体,有的则是殷商的同盟。

从周武王到周康王,这里的混乱局势持续了100多年,直到周昭王平定了东方诸国后,才腾出手,镇压鬼方等部族方国。

周康王的重臣孟曾参与过这些战斗,岐山出土的孟鼎中说,当时的斩获之多远远超出了人们想象。

白草坡控制着各个方国部族东进通向周都镐京的咽喉,又是北方少数民族南来北往的要冲。

周康王自然也不放过这块地方,把伯、伯派遣到此,镇守这个要冲。

在西周时期,伯是军事统帅的意思,经常被朝廷调遣,四处征伐。

说起来,伯也有一肚子苦水。

他们本是殷商王族微子之后,也曾经是显赫一时的王室子孙。

没有想到却被周王朝推到了最前线。

他们或许很早就定居于此,或许从内地迁移而来。

无论如何他们要在这里生根,就必须冲锋陷阵,建立功勋。

这种排除异己的手法,历朝历代屡见不鲜,伯或许就是第一个受害者吧! 看完白草坡后,我们来到灵台县博物馆。

县城就在黑河边上,站在半山腰的博物馆,一眼就能看到黑河,河水安静极了,昔日不可逾越的天堑,早已失去了威风。

驻守在此的伯他们一方面镇压殷商遗民,一方面防备异族东进,守护着西周王朝的后背。

何人手持人头戟?
此时,鬼方的势力异常强大。

鬼方是一个生活在泾水和洛水上游的游牧狩猎民族。

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鬼方异常彪悍,中国古代史书中往往把他们称为“北蛮、蛮方”。

实际上,鬼方并不愚昧。

他们长期和商周王朝作战,也和中原各族通婚,可见手段也很了得。

黄帝的一个儿子就娶了鬼方之女,生了6个儿子,其中一个名叫彭祖,分在彭国。

鬼方拥有彪悍的战士,畅通的商道,在农耕民族和西方游牧民族中扮演着中间商的角色,可以说充当着反周联盟的盟主。

我们的视线,再次回到那件人头戟上。

看看这件人头戟上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件青铜兵器,中间是人头图案,起着刺杀的作用,右面是一个牛首图案,起着隔挡的作用,左面则带着弧形利刃,功能显然是勾割,当时算是一件神兵利器。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人头图案,人头上的脸型略长,浓眉深目,高耳巨鼻,腮边还有唇形文饰,头发向后梳过去,显然这是个印欧种系的北方游牧狩猎民族的形象。

对于人头戟的来历,人们作出了两种推测,或是伯他们为了显示武功,用斩杀的敌人首领图案做了这件人头戟;或者是同鬼方作战中缴获的鬼方首领的武器。

这个人头像,自然就是鬼方首领的形象。

在一次次同周王朝的作战中,鬼方的势力逐渐衰落,很快被另一个崛起的民族犬戎所取代。

相似的一幕幕又在秦人和犬戎之间上演,而深埋在地下的人头戟,则成为鬼方这个民族称雄一时的见证,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往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