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
一、现状
保证农产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健康和贸易公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经济合作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以此为目标,经过各有关方面的不懈努力,农业标准化工作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到目前为止,农业系统制定的国家标准已超过300项、行业标准达到900项、地方农业标准15000项,标准范围从原来只涉及少数农作物种子和种畜方面发展到了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农机、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基本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2、农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健全。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设有专门分管农业质量标准化的机构(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部门都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在技术方面,成立了全国性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技术归口单位20多个,负责对标准的技术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查。
3、农业质量监督体系从无到有。到目前为止,已经组建国家级质检中心13个,规划筹建部级质检中心179个,范围涉及农产食品和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农机以及生态环境、药残、安全等方面。这些机构中已有120家通过了国家认证。
4、农业标准化法规逐步建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农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和规定,有力
地指导了我国的农业标准工作,也规范了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质检体系建设,使农业标准化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为依法行政,依法治农奠定了基础。
5、产品质量认证开始起步。参照国际上质量认证的通行作法,组建了中国水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心。通过认真学习国外经验,如美国水产品认证体系HACCP,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体系,并在种子、饲料、兽药等一系列产品方面进行认证前的试点,准备摸索经验,扩大认证领域。
6、农业标准化受到社会重视。标准化的运用,大大地加强了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和先进技术的普及,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又节约了成本,还完善了产品质量,这种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把加快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列为2000年工作的重点。
二、挑战
1、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农产品全面短缺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供求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经从资源约束转向资源配置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表面上看,这是生产量增加、消费制约、进口冲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实质上与缺少标准化有很大关系。
2、加入WTO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加入WTO后,不可避免地受到更大的冲击。面对市场全方位开放,资本流动速度加快,关税大幅度缩减,部分干预工具取消的挑战,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不能仅仅考虑本国单方面的行动,必须适应国际结构和市场演变。运用国际共同规则将是一种选择。WTO的协议和规则中,除《农产品协议》外,与农产品贸易最直接的规则是《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和《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其中都规定农产品国际贸易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订的标准(Codex)和国际兽医组织(IOE)制订的动物健康标准,国际植物保护联盟(IPPC)制订的植物卫生标准以及ISO等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和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技术依据。因此,与国际接轨成为标准化的现实需要。
三、对策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时代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些因素既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也给我们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关键是采用有效的对策。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大市场、小农户”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业生产者要面向市场,提高产品竞争能力,重要的问题是树立正确的农业标准化意识,从标准中了解市场——国际市场和本地市场及现实需求市场和潜在需求市场。要善于用标准来保护自身的利
益,把农业标准化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
2、加快农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从现在起,要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保护消费者利益、公平贸易和与WTO规定接轨的需要,加快农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主要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加工性能、分等分级,包装保鲜和安全卫生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农业部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主要农产品的标准成龙配套,基本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作为技术依据。
3、强化农业标准的实施与示范。围绕标准组织生产、发挥比较优势,用标准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行为和评价农产品的质量优势,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适时淘汰一些不适销对路的品种。运用产地保护的标准化措施,保护传统品种的特色,培育大宗农产品名牌。采用标准化示范的方式,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用标准培训农民,使农民从标准中学到独特的技术、技能、技巧、诀窍等,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4、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充分发挥农业质量监测体系的监督管理作用,搞好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重点突出农产品中农残、兽残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监督,推行GMP生产控制模式,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确保供应消费者的食品的食用安全。
5、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按照WTO协议中关于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卫生健康标准的协议,积极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特别是FAO /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关于食品的标准、国际兽医组织关于动物健康的标准、国际植物保护聪明关于植物健康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
组织等方面的标准,使我国农业标准尽快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指导原则和建议。同时,加强农业标准内容、目标、制定速度和管理方面的创新,增加我国标准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