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合集下载

德国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

德国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

德国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一、德国的医疗保险(一)德国医疗保险运行体系目前,德国医疗保险由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两大运行系统构成。

公民就业后可视其经济收入多少,在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之间进行选择,同时,公民也可以在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参加私人保险所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

在法定和私人保险间进行选择所依据的是个人收入水平,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规定,并适时加以调整。

为了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医疗保险,法律对未成年人和学生作了专门规定。

1.对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收入人的限制法律规定符合条件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雇员,其家庭成员可一起享受医疗保险的各种待遇,其中未成年子女或配偶(失业)的医疗保险免费参保,这就是所谓的家庭医疗保险。

但年满25周岁后,就不可以再和父母一起参加家庭保险。

对于配偶则无年龄限制。

私人医疗保险则是缴一人保一人,多子女雇员要参加私人医疗保险,费用要贵得多。

2.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规定所有在德国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必须参加义务医疗保险。

“义务”的含义是:(1)学生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否则不能在德国大学注册;(2)一般情况下,学生必须在公立的保险公司投保,也可在私立保险公司投保;(3)大学生的义务医疗保险费是由德国政府统一制定的,目前,年缴保费在60-90马克,有时会在此范围内做一定幅度的调整。

(二)德国医疗保险市场概况德国领土35.7万平方公里,人口8242万人,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8582.34亿美元,人均34679美元,是世界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由于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倡导建立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市场经济原则下,其法定医疗保险服务的范围、项目和内容覆盖非常广泛。

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包括家属和未成年人),不管其当时经济状况如何,均可得到及时、免费的治疗,就诊不需要支付现金,病人可在保险基金组织认定的医院及治疗的范围内自由就诊,并可自由选择开业医师和专科医师。

目前,全德国近90%的人口,约7200万公民参加法定医疗保险,其中,属于义务投保者的主要是工人、职员及学徒,此外还有海员、养老保险金及失业金领取者、自由职业者、传媒工作者和大学生等。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概述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概述

德国医药卫生体制一览目录一、德国概况 (1)二、德国的政治体制 (1)1.2.1.2.3.1.2.二级服务-住院服务 (13)3.服务内容 (15)4.患者就医流程 (16)六、德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7)一、德国概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东西方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地中海地区之间的中转站,可谓“欧洲的心脏”。

其面积357,000平方公里,共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

德国有居民8,200万,主要民族为日耳曼人,官方语言为德语。

其人口城市化程度相当高,全国9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2,000人以上的城镇里。

德国人口密度为220人/卫生保健体系主要通过社会医疗保险税进行筹资。

依照传统,德国的门诊和医院严格分离,医院几乎不提供任何门诊服务。

门诊服务通常由私人诊所的医生(全科或专科)提供,其支付方式为按服务项目付费。

医院住院服务由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共同提供。

营利性医院的病床数仅总床数的很小一部分。

三、德国的卫生保障体系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

1883年德国便通过了《国家疾病义务保险法》,随后又制定了工业事故保险、老年人和长期残疾保险和事业保险等,至今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1.覆盖情况目前德国88%的人口由法定的医疗保险所覆盖:其中74%是强制性参保者及其家属,14%0.2%2.社会医疗保险的内容《社会法典全书》第三章规定了法定医疗保险的受益范围。

目前包括以下内容:疾病预防、筛查和治疗(门诊服务、牙科服务、药品、非内科医生服务、医疗器械、住院/医院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和部分康复服务)和就诊的交通费用。

除此之外,因病不能工作的参保者在其病后的前6周雇主需向其支付100%的工资,而6周后疾病基金组织则向其支付80%的工资,直至第78周。

《社会法典全书》对预防服务和筛查作了相当详细的规定(如应筛查的疾病种类及筛查的间隔时间)。

联邦医生和疾病基金委员会在制定医疗、诊断和治疗项目的补贴目录方面有相当大的自由。

德国医疗报销制度

德国医疗报销制度

德国医疗报销制度1. 医疗保险体系德国实行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制度,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

保险分为公共医疗保险(Gesetzliche Krankenversicherung, GKV)和私人医疗保险(Private Krankenversicherung, PKV)两种。

2. 公共医疗保险公共医疗保险适用于收入较低的群体,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保险费。

保险费率根据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

3. 私人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保险适用于收入较高的群体,保险费由个人承担。

私人保险提供更灵活的服务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4. 保险覆盖范围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包括基本医疗服务、药品、住院治疗、康复治疗、预防保健等。

5. 报销流程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后,需向保险公司提交报销申请。

保险公司根据服务内容和保险合同条款进行审核,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6. 药品报销药品报销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根据药品目录(Arzneimittelverzeichnis)分为A类和B类。

A类药品全额报销,B 类药品患者需自付一定比例。

7. 住院治疗住院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全额报销,包括床位费、诊疗费、护理费等。

8. 特殊医疗服务对于特殊医疗服务,如牙科治疗、眼科治疗等,部分费用需患者自付。

9. 跨州医疗服务在德国境内跨州接受医疗服务时,报销流程和标准与所在州的医疗保险政策保持一致。

10. 医疗费用控制德国通过严格的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和药品价格谈判,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可负担性。

11. 透明度和公平性德国医疗报销制度强调透明度和公平性,确保所有参保人都能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12. 持续改进德国医疗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进步等挑战,确保医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德国的医疗体制

德国的医疗体制

德国的医疗体制张楠辉一.德国的基本情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 250万,其中女性约4220万,男性约4030万。

德国人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平均寿命男性为72.7岁,女性为79.0岁。

德国有16个州,实行联邦共和制,每一个州都有一部在共和、民主和社会原则上和国家宪法(Grundgesetz)一致且更具体化的宪法。

德国联邦议院有603名议员,联邦参议院含16个联邦州。

德国是世界八大工业领袖国集团成员之一。

2007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计为30多万亿欧元。

目前,德国老龄化趋势较明显,老年人的医疗支出费用明显增高,这给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德国医疗体制德国医疗体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医疗保险体制健全。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按照福利国家理论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自俾斯麦1883年首创法定医疗保险制度以来,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德国法定医保制度以其相对健全的医疗体系和较好的服务层次成为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代表。

德国医保制度有以下特点:(一)医保体系覆盖面广德国实行强制性医疗保险,人人都须参保,政府通过社会救助体系出资帮助低收入者参保。

德国通过各种途径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医保,总覆盖面达99%以上。

德国医疗保险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全程覆盖,对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和康复都提供保险,而且还有疾病津贴、丧葬补贴、生育优惠待遇等。

在德国,负责征收、管理和使用社会医疗保险金的机构称之为“疾病基金”,采取的是分散化运行模式。

德国有大约420个疾病基金,民众必须至少参加一个基金,但有些人可以得到豁免:首先是公务员、现役军人和欧盟雇员,他们享受德国或欧盟的特殊公费医疗;其次是高收入者,也就是收入超过缴费基数封顶线者,可以选择退出,自己另购服务水平更高的商业性保险。

(二)法定保险和私人保险双元并立德国通过社会法典确立了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主、私人医保为辅”的医保体系,实施医保的主体是法定医疗保险,但私人医疗保险业占一定比例。

外国的医疗制度

外国的医疗制度

外国的医疗制度一、引言外国医疗制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其显著特点。

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医疗体系。

本文将概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医疗制度,以便更好地理解国际医疗体系的运作。

二、美国医疗制度1. 私人保险主导2. 政府医疗保险(如Medicare和Medicaid)3. 高昂的医疗费用4. 医疗质量与效率三、英国国家卫生服务(NHS)1. 全民免费医疗服务2. 政府资助和运营3. 长期资金和资源分配问题4. 等待时间较长四、加拿大医疗制度1. 公共医疗保险体系2. 政府主导,私人补充3. 医疗服务的普遍性和平等性4. 医疗资源分配与等待时间五、德国医疗制度1. 社会保险制度2. 强制性健康保险3. 私人健康保险选项4. 高质量医疗服务与成本控制六、日本医疗制度1. 国民健康保险2. 政府与私人部门合作3. 高度发达的医疗技术4. 长寿社会的医疗需求七、新加坡医疗制度1. 综合医疗保险计划2. 政府主导的医疗储蓄计划3. 私人医疗服务的补充4. 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八、比较与分析1. 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2. 医疗费用的承担与分配3. 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质量4. 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和改革九、结论不同国家的医疗制度反映了各自的社会价值观、经济实力和政策选择。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挑战和成功的经验,为改进和优化本国医疗制度提供参考。

十、建议1. 强化基本医疗保障2. 鼓励医疗创新与技术发展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4. 促进医疗体系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板,具体分析和建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详细数据进行调整。

国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简介

国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简介

国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简介在过去的25年间,德国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逐渐发展成为统一标准的、覆盖全国的专业组织。

制订了救护车、直升飞机、设备、调度中心以及适合系统的培训要求等一系列标准。

今后所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在降低预算的同时去发展并达到一个高质量的管理系统以改善系统的运行。

德国的急诊医学服务其实三个不同的环境,社区医生提供24小时电话服务、医院范围和EMS,但在业界只有院前急救被认为是急诊医学。

历史德国的EMS可追溯到18世纪,名为“Scheintote”的地方团体在一些州建立。

那时第一本急诊医学的教科书出版了。

19世纪中叶,汉堡的政府机构为生病和受伤者建立了运输服务,例如***用特殊设计的马车救护车提供此项服务。

马车的设计非常清楚地标明了马车只提供运输而不是治疗。

这一传统一直保持到1960年左右,直到梅茨的Rudolf Frey 教授和乌尔姆的Friedrich Wilhelm Ahnefeld教授开始设计现代的救援系统。

Ahnefeld教授发展了“抢救链”这一概念。

纵然当时有一些有想象力的医生如外科教授Martin Kirschner曾在1935年提出在严重的紧急状况发生时,医生应到达病人身边而不是其他的方法。

第一个接受此概念的是海登堡大学的外科教授Karl-Heinz Bauer。

1957年,他创建了第一辆有医生的救护车,想法是在事故现场为受害者提供外科急救服务。

虽然这一概念并没有被证实有效,但是为在运输前对病人进行治疗这一新概念开辟了道路。

德国EMS历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是1970年于慕尼黑开始的第一架直升飞机救援。

EMS法规德国有一个独立的EMS系统。

每个州都制订了EMS法规,以规范服务的结构、人员资格和经济事务。

遵照这些法律,EMS被认为是公共的机构。

国家负责EMS系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并必须被所有市民所认可。

国家可以授权其他组织执行全部的职责或部分职责,如消防部门、德国红十字会(DRK)、德国汽车协会(ADAC)以及其他一些机构,包括私人的急救公司。

赴德国参观学习急救医疗考察报告

赴德国参观学习急救医疗考察报告

赴德国参观学习急救医疗考察报告报告内容:为了学习和考察德国的急救医疗系统,我前往德国参观学习。

以下是我的考察报告:一、德国的急救医疗体系:1. 急救电话:德国的急救电话号码为112,类似于中国的120。

拨打该号码后,接线员会根据情况派遣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2. 急救车:德国的急救车配备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除颤器、呼吸机等。

急救车的到达时间较短,通常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

3. 医疗人员:急救车通常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其中,医生拥有丰富的急诊抢救经验,并能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二、德国的急救医疗设施:1. 医院急诊科:德国的医院普遍设有急诊科,为患者提供24小时急救服务。

急诊科内配备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抢救团队。

2. 救护中心:德国的救护中心负责协调急救资源和救援行动。

救护中心通过对急救车的调度和指导,保证了急救救援的高效性。

三、德国的急救医疗培训:1. 急救培训机构:德国有多家专门的急救培训机构,为民众和医护人员提供急救技能的培训。

这些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方便群众学习。

2. 急救培训内容:德国的急救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的急救技能,以及应急状况下的处理方法和自救技巧。

四、改进建议:1. 宣传教育:加强对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

2. 培训机构:增加急救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急救人员的培训水平和技能。

3. 急救设施:增加急诊科的数量和抢救设备的更新,提高急救的响应速度和效果。

总结:德国的急救医疗系统十分完善,急救资源充足,医护人员专业素质高。

通过此次考察,我对急救医疗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希望将来能将所学应用到国内的急救医疗系统改进中。

第一章 EMS系统

第一章  EMS系统

第一章EMSS系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指紧急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域内提供人员、器械、设备,以保证协同有效的健康服务体系。

其主要任务是对创伤病人和急症病人的院前救治,以及将对病人的现场处理和转运途中治疗情况提供给医院工作人员。

目前,急救医疗服务已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

国际SOS 急救援助公司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已在23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和急救中心。

世界各国大中城市的相关综合医院也都开放了国际急救医疗绿色通道。

全球性的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形成较早、发展较快,并且特点和优势显著,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及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作一下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EMSS的基本模式一、国外EMSS的发展情况(一)美国美国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就有急救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现场救治和施行手术,197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法案》,1976 年完成了立法程序,形成了全国急救医疗网。

随后,又相继建立了院前急救、现场和途中救护以及重症ICU、CCU 监护体系。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就开始了空中救护,目前用于空中救护的有直升飞机,远距离运送时应用固定翼飞机。

空中救护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并24h 值班,求救者可从事故现场直接拔打免费电话提出请求,或由急救信息中心决定是否采用空中救护,在20~40min内组队出发,一般2h 内可将伤员运送到医院。

急诊医师都要经过3~4 年正规急诊专业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美国对普及急救知识教育极为重视,规定警察、司机、消防队员、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抢救、自救的培训、要求1/ 3 以上的人民群众学会院前急救。

(二)德国EMSS的发展情况德国的急救医疗服务实行保险制,医疗费用由政府、企业主和职工3 方分担。

美、英、法、德、加等国医疗服务体系

美、英、法、德、加等国医疗服务体系

美、英、法、德、加等国医疗服务体系新医改以来,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看病乱。

建立分级诊疗模式,有利于降低群众就医费用,减轻奔波之苦。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指出,要制定分级诊疗办法,健全分级诊疗体系。

因此,总结与借鉴国外医疗服务体系的特点,完善我国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形成有序就医格局,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是在深化医改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英国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于1948年,主要通过3个层级医疗体系向民众提供服务:第一层级是以社区为主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主要由开业医生(全科医生)和开业护士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第二层级为地区综合医院,通常是一个地区的医疗中心,主要提供综合和专科医疗服务;第三层级为跨区综合医院,跨区专科医院负责紧急救治和疑难病症诊治并承担科研任务。

英国实行严格的转诊制度,居民需要在初级医疗机构登记,接受一名指定的全科医生。

除急诊外,全科医生只有在确实无法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才开具转诊单,将患者转向地区综合医院或跨区综合医院。

英国重视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居民所患大部分疾病可在全科医师处得到医治。

英国建有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系统,诊所之间、医院之间、诊所与医院间网络实现互通。

2、德国德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大致分为4部分:一是开业医生,主要负责一般门诊检查、咨询等;二是医院,负责各种形式的住院治疗;三是康复机构,负责经医院治疗后的康复;四是护理机构,负责老年以及残疾者护理。

德国的医院和门诊服务分开,医院不提供门诊服务,患者首先到开业医生的诊所就医,如果开业医生认为确有必要住院才开具转诊手续。

德国医院服务体系分为4级,按其级别从下至上分别为:社区服务级医院,跨社区服务级医院,中心服务级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

德国各州每个城市均按上述4类医院服务等级和服务人口建立起医院服务体系。

德国医疗体系

德国医疗体系

完善的德国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杨佩昌各位群友:下午好!我是杨佩昌,结合我在德国的经历,今天和大家聊聊德国医疗方面的话题。

第一,为什么要谈德国医疗?为什么要介绍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呢?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德国的医疗体制相对比较完善,原因在于西医诞生在德国,因此德国的医疗从业人员的经验丰富、素质很高、医疗设备、医疗条件等各个方面实力都比较强。

其次是德国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对德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这个体系全世界都在借鉴。

再次,这也是德国比较独特的:德国人是一个系统思考的民族,尽管它是西医的发源地,但却不排斥中医,而且中医在德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点在德国的医院可以看到,无论在德国的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墙上一般都挂着中国的经络图或是太极图。

德国人这种对外来文明的包容、学习、吸收、借鉴、归纳,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保险发源地是德国,来自俾斯麦时期。

1883年,德国首先颁布了医疗保险法,这个法律的颁布,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险的先河。

更早时期,英国的济贫法,也是社会保障的内容,这个法的局限性在于有选择性地提供保障,不是普适性的。

换言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

而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涵盖了每个人,不分别身份,地位,职业,所有的人都必须上。

第二年,也就是1884年,德国建立了伤残保障法。

1889年,又颁布了退休养老法。

这三大法律,三大保险制度的建立,构建了现代社会保障的基础,这也是德国——西德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战结束后德国在路径的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大家都知道,尽管西德地区在美国,英国,法国的占领之下,但西德的社会主义力量还是比较强的,也就是说,德国共产党、社民党在西德地区影响非常大,如果西德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为什么最后西德完全排除了社会主义体制?保险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安全阀作用。

发展到今天,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退休、失业保险等等,都已经建立起来,而且很完备。

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怎么样

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怎么样

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怎么样在国外留学,最害怕的就是头疼脑热、小病小痛的。

如果国家医疗体系不完善的话,生病后的治疗可是个很大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介绍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非常的好。

拥有遍布全国的高水平医生的德国健康体系是全球最好的健康体系之一。

假如您的孩子遇到就医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将会获得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几乎无法超越的完美解决。

想要到德国留学的学生都必须购买医疗保险。

在出发前往德国之前确认您的孩子是否具有医疗保险是非常重要的。

也有可能您的孩子在本国上的保险在德国也适用。

例如拥有欧洲医保卡(EHIC)的人在德国也同样拥有医疗保险。

如果您孩子在本国上的医疗保险不被承认,那么他必须在德国购买保险。

这种保险在一个合法的医疗保险公司大约是每月65欧元左右。

学校外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会很愿意为您的孩子解答医疗保险方面的问题,并给他们一些建议。

通常学校附近都会有合法的保险公司的办公室。

您的孩子可以很快的并且非常简单的解决保险问题。

在德国上了医保的人如需到医生那里看病,每个季度只需交10欧元的诊疗费。

出现意外事故的时候还可以获得急救,并且到医院紧急住院。

拨打免费电话112 可以全天任何时候联系急救医生和叫救护车。

需要注意的是:在德国只能在药店买药。

德国的药剂法规是非常严格的。

某些药品在您的国家可能是非处方药(如抗生素),在德国则必须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

在德国留学会得到怎样的照顾您的孩子不会孤单无助,当他遇到任何组织上的问题时都会获得相应的支持。

所有的学校都设有外事处或者国际处(International Office),这些机构都会照顾外国学生。

外事处的工作人员正是负责解答外国学生在出国准备方面具体问题的直接负责人。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关于具体课程、入学条件、学业准备、语言考试、实习、筹措学习经费及具体的学习计划方面的信息。

外事处还会在学生入学后继续帮助他们。

您的孩子一到德国就可以从这里获取所有必要的信息。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
同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德国医疗保险同样面l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医疗保险注重向参保人提供公平、 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这种服务往往是出于可以得到而不是必需,导致了医疗保险费用的上涨。同时高科技医疗 技术的广泛使用。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已使各大医疗保险基金会组织每年可以取得的医疗保险费的 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增长速度。在不考虑缴费基数的前提下,法定医疗保险征缴比例已从30年 前的8%增加到现有的14—15%。医疗保险发生的赤字,2002年为27亿欧元.2003年前三季度赤字为26亿欧元,劳 资双方都觉得应该改革。为此,德国政府于2003年下半年推出了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德国医疗保险改革方案的基 本内容:一是扩大缴费基数.投保人在缴纳法定医疗保险金时。不仅将工资收入计人缴费基数,其他非工资性收入 也同时一并进入。二是取消不应由医疗保险支出的项目:如丧葬费、安装假牙费、配戴无形眼镜费等。三是住院 治疗的费用由原来的9欧元提高到10欧元。四是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人如有不舒服,请家庭医 生诊断,然后由家庭医生开移交单。转给专科医生,将门诊与住院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五是有生育的家庭护理 费用由国家税务局承担,这笔费用通过提高烟草税收等解决。为了能使住院医疗服务成本效益更好,同时更有效 地控制费用,德国政府先在全国750家医院进行使用总量维持的付费政策试点,政府还从财政l:支持,激励医院 志愿参加按病种付费的报销试点。试点结果显示:750家医院的平均医疗费降低35%。平均住院时间降低30%。在 此基础上,从2004年起在令德国强制实施按病种分类收费(DRG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iagnosebezogene Fallgruppen)制度。这种病种分类收费方法借鉴于澳大利亚的疾病分类方法,并以 ICDl0+0PS-301分类为基础,结合德国国情实施分类和临床应用。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和管理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和管理
197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急救医疗服务体 系 EMSS 法案》
1976 年完成了立法程序, 形成了全国急救 医疗网, 之后,又相继建立了院前急救、 现场和
途中救护以及重症 ICU、 CCU 监护体系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就开始了空中救护, 目
前用于空中救护的有直升飞机, 远距离运送时应
用固定翼飞机。
德国
德国的急救医疗服务实行保险制, 医疗 费用由政府、 企业主和职工 3 方分担。
大部分病人运送工作由红十字会完成, 急救中心归属红十字会组织和管理, 是一个 设备先进的指挥系统, 全国使用 “110” 急救 电话号码呼叫。
运输工具有救护车和直升飞机。
德国
目前德国有54 个海上救护站,61 艘救护 船专门用于海上救援工作。有36 个直升救护 机基地, 执行 50 ~ 70km 半径的急救任务, 几乎覆盖了近 95%的领空
第二章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唐永云
第一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组成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
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 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 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三环结构
EMSS
院前急救
现场抢救
途中救护
法国
而SAMU与消防部门的第一目击者和全科 医师密切配合疗组的可移动加强监护病房,到 危及生命的急诊或严重创伤病人处。
法国
可移动重症监护病房内设备齐全,相当 于医院的一个小型ICU,包括全套气道管理 设施、胸腔引流装置、便携式机械通气机、 复合心电镜、除颤器、静脉内导管和液体、 抗休克裤、固定用的真空垫等。
法国
法国于1936年就建立了急救医疗系统( service Daidemedicale urgent,SAMU)是 一种以医师为主的全国性服务, 并且派出专科医师进行现场急救服务。

德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德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医疗急救费用
• 医疗急救费用均由保险公司支付,个人不与急救站、医院 发生经济来往,收费标准为:救护车200欧元/次,急救医 师400欧元/次,飞机1100欧元/次(或35欧元/分钟,海军飞 机6000欧元/小时)。保险公司统一支付,解除个人费用的 顾虑。
3、应急队伍体系
• (一)消防中心 • (二)联邦技术救援 署 • (三)公立事故医院 • (四)志愿者救援组 织
四、急救医疗法律
• 联邦政府出台了《民 事保护法》以及州政 府出台的《灾难保护 法》、《救护法》和 《公民保护法》等多 部法律 ,进一步明确 划分了各级政府参与 公民保护的职责。德 国颁布的各种法律表 明德国实行属地管理, 以州为主的应急管理 体制。
1、应急救援领导体制
• 德国法律制度完善,出台了多部有关应急救援的法 律法规。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联邦政府负责在 战争状态下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州政府负责 在和平时期向公民提供灾难救助。
2、应急救援指挥部
• 德国应急指挥部: • 行政指挥部,也称危机指挥部,是行政层面的指挥 部,在后方负责应急救援的行政决策与沟通协调, 由政府相关部门与机构组成; • 战术指挥部,也称领导指挥部或技术救援指挥部, 是战术层面的指挥部,在前方负责现场救援的具体 实施,由专业救援机构与志愿者组织组成。
6、药械配制,与规范相一致,院前急救人 员是医师,药物比英-美模式明显增多。配备器械 基本与英-美模式相同,但性能更高档。 • 7、伤病员病种选择,对危重伤病员才进入 此急救系统。而对一般伤病员则由相当于美国 911系统(消防、警察、急救一体的呼救接受调 度指挥系统)出车。 • 8、急救人员数量,大多超过2人,至少有医 师、护士(或助理医师)、驾驶员。 • 9、现场时间,大多以伤病员病情初步稳定, 所以时间相对较长,平均超过半小时。 •

德国医疗体制及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情况

德国医疗体制及医疗服务市场准入情况
ar frn efrCh n ’me ia n e l y tm e r . eh d : u eee c o iaS dc l d h at s se rfm M to s S mmaiig test ii itr iws R u扭 a h o rzn i vst ne e . h e v l a d Co cu in n n lso :Ge a y i t ef s o nr o i lme tte s ca e u i y tm,a d i e l n u a c m r n s h rtc u t t mp e n h o ilsc rt s se i y y n t h at is rn e s h
A s-tO jcv : t d c g vri s f e n el r ss mad ei lev e m re t poi ba c: bet eI r ui e e r ’hah aeyt dc ri s akt o r d a i n o n o v w o G ma S tc e n m as c , v e
s se e p re c d o e u d e e r n a e o e b te n p r a h d p re to a y d y Th i y t m x e in e v r a h n r d y a s a d h sb c m e t ra d a p o c e e f c i n d y b a . er s e i cp l i sa d me s r sc n b o r we y U . p c f o i e n a u e a eb r o d b S i c
Z HOU h n - i o S e gq a Co mme c a f c i e e E r il i e i Ch n s mb s y i r n , i ity o mm e c f h o l ’ Re u l f i a Of n a s Ge ma y M n sr f n Co r eo t ePe p eS p b i o n c Ch

德国和中国的医疗体系有何异同?

德国和中国的医疗体系有何异同?

德国和中国的医疗体系有何异同?在德国和中国这两个不同国家的医疗体系中,存在许多显著的异同之处。

从医疗资源到医疗服务、医保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进行解析,并做出具体比较。

一、医疗资源1.医院数量德国医院数量相对较少,约有2,000家医院,而中国医院数量相对较多,估计有超过20,000家医院。

2.医疗人员德国医护人员数量相对稳定,近年来保持在390,000人左右;而中国医护人员数量从2011年到2019年增加了约470万人。

3.医疗设备德国医院采用的医疗设备相对先进,而中国在医疗设备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也在不断发展。

二、医疗服务1.医疗服务类型德国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广泛,包括综合医疗、康复医疗、疗养等多种类型;而中国大部分医院还没有康复医疗和疗养中心。

2.预约挂号德国患者可通过专业预约系统看病,而中国部分就诊需要排队挂号。

3.医生工作量德国医生的工作量相对较少,每天约为8-9小时;而中国医生的工作量较大,有的医生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三、医保体系1.保险制度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可减轻经济负担,而中国实行的是城乡居民医保和企业职工医保制度,不同类型的保险标准有差异。

2.报销比例德国社会医疗保险可以报销高达90%的医疗费用,而中国医保的报销比例较低,一些救治费用未得到资助。

3.基金来源德国医疗基金来源多样,包括工作人员或雇主、政府和政府颁布的费用;而中国医保基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费。

综上所述,德国和中国的医疗体系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从医疗资源、医疗服务、医保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对于了解不同国家的医疗护理服务,对于改善医疗资源开发以及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一、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1 概述 2 内容
3
概述
•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 是综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和各专科
的“生命绿色通道” 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 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适合平时的急诊 医疗工作,也适合大型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急救。
发展历程
• 随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建立了日益完备的城 乡急救组织。
• 院前急救中心(站)、医院急诊科、重症或专科监护病房三部分有机地联 系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医疗机构。
• 目前,我国二级以上的医院均设有急诊科,地市级城市均有急救中心 或急救站,综合性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配备了一定的专业 队伍。
我国EMSS的发展和建设
4. 普及社会急救
政府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广泛宣传培训,普及急救技术,如徒手心肺复 苏、骨折固定、止血、包扎搬运等。意外灾害发生时,在专业人员尚未到达现场 时,现场人员能自救和互救。广大群众在各种场所遇到急诊时,有义务向就近医 疗机构或急救部门呼救。社会各部门、各单位接到呼救信息,必须从人力,物力、 财力和技术方面给予全力援助。
特点
即刻性
EMSS 连续性
系统性
层次性
应用
• 这四个特点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要是应对地震、水灾、 火灾、重大交通事故、楼房倒塌、爆炸等灾难事故造成的 群体伤员的紧急医疗救治。
抢救的四个步骤
步骤一
• 在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急救,先是人群自救 互救。
步骤二
• 随后带有抢教设备的急救员和救护组来到现场参加急救。

移民知识-为了健康移民——细说德国医疗保险体系 精品

移民知识-为了健康移民——细说德国医疗保险体系 精品

为了健康移民——细说德国医疗保险体系德国是世界上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医疗保障制度较完善的国家之一。

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主要由开业医生和医院服务组成,其基础是社会健康保险制。

德国卫生总费用居世界排名第三,在欧盟国家中,约2397亿欧元,人均 2 840欧元,占的142。

德国16个州中,在立法、管理、组织、支付、筹资、救援和急救服务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卫生服务保健主要提供公共卫生、初级卫生保健、二级门诊保健及住院治疗方面的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传染病控制,健康促进,药品食品安全,社区精神服务及环境卫生等。

初级卫生保健、二级门诊保健主要由家庭医生诊所、专业医生诊所、护理院和疗养院来承担。

而大学附属医院,私立医院,教会医院等主要负责住院治疗。

过去仅是大学附属医院提供门诊服务,但近来私立、教会医院等也开始拓展其在非住院领域方面的服务。

联邦和州政府在管理上的分权决策是德国卫生保健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联邦政府尤其是卫生部,负责制订和规范卫生服务的提供及筹资。

每个州的自治政府则在医院调控、筹资及监管中充分发挥作用,制订符合自己院情的发展规划。

当前德国正积极进行卫生保健改革,其目标是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健康保障体系,控制成本,采取预算及预付制方式提高效率及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全德国人的健康水平。

1、德国的医疗体制相对比较完善西医诞生于德国,在德国医疗从业人员经验丰富、素质高、医疗设备和条件各方面都很强。

2、其次是德国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不仅影响着德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全世界都在借鉴这个体系。

3、中医在德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德国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墙上挂着中国的经络图或是太极图都很常见。

德国人对外来文明持包容、学习、吸收、借鉴的态度。

一、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1、现代社会保险体系发源地很多人都知道,现代社会保险来自俾斯麦时期,发源地是德国。

1883年,德国颁布的医疗保险法,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险的先河。

英国在更早些的时期颁布了济贫法,同样是社会保障的法律,英国济贫法的局限性在于有选择性地为人民提供保障,没有普适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保障。

各国医疗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各国医疗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提高医疗费用透明度
加强医疗费用公示和信息公开,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让患者 明明白白消费。
我国医疗体系的发
04
展与改革
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的医疗体系
建国初期,我国医疗体系以公办医疗机构为主,医疗资源 有限,服务覆盖面窄。
改革开放后的医疗体系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疗体系逐步完善 ,私立医疗机构开始出现并发展。
建立完善的医疗设施网络
01
通过合理规划医疗机构布局,确保城乡居民能够方便地获得医
疗服务。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02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使其能够承担常见
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
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03
通过医联体、医共体等形式,实现医疗资源在不同层级医疗机
构之间的纵向流动。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费用负担的比较
医疗费用水平
比较各国居民的平均医疗费用支出,包括个人自付和医保报销后 的实际负担。
医疗费用负担公平性
评估各国医疗费用负担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公平性。
医疗费用控制措施
分析各国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价格管制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
各国医疗体系的借
03
鉴与启示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给患者家 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导致 部分贫困人口难以获得必要的 医疗服务。
医保制度不完善
医保制度存在覆盖面不够广、 报销比例不高、异地就医报销 困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医疗体系的改革方向与措施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优化医疗 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和农村地区的医 疗服务水平。

2-德国医疗保障模式

2-德国医疗保障模式
保障范围----各种形式的疾病进行门诊和 住院治疗、康复、生育服务、对老年及 残疾人的护理等
工伤、交通事故----医疗费用不在医疗保 障范围之内,分别通过工伤保险费和机 动车拥有者的第三者险保费承担
筹资管理与分配
联邦政府(尤其是卫生部):负责制订和规范卫生服务的提供 及筹资
州自治政府:医院调控、筹资、监管,制订发展规划 开业医生----总额预付制、德国家庭医师协会管理,根据诊疗
强制性医疗保险----商业德国医疗体制的最基本 特点之一是第三方付费----诊治所产生费用由所 投保的保险机构支付
法律规定低于法定收入(€ 48,000 /yr)必须交 纳医疗保险费----有工作单位的,单位支付一半; 无工作单位的,国家支付一半,其余部分个人支 付。
弱势群体可以减免保险费加入社会保险
参保人交纳保费----取决于经济能力,与性别、 年龄及健康状况无关
家庭人口随其父母享受相应的保险
保险类别
一般健康保险 企业健康保险 自主手工业同业公会健康保险 意外事故基金 残疾保险 退休基金和长期护理基金 社会救济保险和失业保险 私人健康保险 军人和警察等----免费医疗
疾病保障范围
负责制订和规范卫生服务的提供及筹资开业医生总额预付制德国家庭医师协会管理根据诊疗服务确定收入与药品无关康复护理机构按病员的住院天数及所确定的日服务价格计算医院收入国家投入法定健康保险和私人保险机构提供的保费及社会救济筹资管理与分配控制过度需求医生控制个人少量付费保费返还制度药品费用控制控制药品目录限制医生处方的价值量医疗资源控制1在医疗服务合同的签订方面医院协会代表医院与疾病基金会就服务价格服务数量和质量保证措施等进行谈判确定医疗服务的提供数量效率标准及医务人员数量和质量等保证措2州政府资金投入和疾病保险基金的运行费用进行双重筹资4接受财政补助和签订社会健康保险合同德国医院的管理自由选择开业医生提供基本诊疗服务开业医生负责向医院进行转诊个人可挑选医院转诊体系1社会保险覆盖面广保障性高应保尽保全程覆盖对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都提供保险而且还有疾病津贴丧葬补贴生育优惠待遇等德国90的人口属于法定医疗保险范围10商业保险2资金由强制征收来源稳定3公平性高4均衡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布局的均衡国民享受均衡的服务待遇优点缺乏费用意识医疗服务通常不是全部免费的被保险人需自付一部分医疗费用通过增加个人的费用意识来约束医疗服务的需方卫生费用增加注重向参保人提供公平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费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增长速度影响可持取消不应由医疗保险支出的项目如丧葬费安装假牙费配戴无形眼镜费等有生育的家庭护理费用由国家税务局承担这笔费用通过提高烟草税收等解决试行总量维持的付费政策改革方案基本内容thank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急救医疗系统的医生最低限定的标准是大学毕业 后1.5~2.0年的训练。主要表现在:要求急救人员上 岗前要至少参加过520小时的正规培训,并且在职 期间,每年要参加几十小时的知识更新培训,各级 急救人员均要按规定参加培训后,才可晋升职级 在德国,任何驾驶员在考取驾驶执照前,要参加6~8 小时的急救培训,不拿到急救培训认可,就无法申 请驾驶执照,因此,德国公众均具备一定的自救与 急救常识
德国急救医疗服务பைடு நூலகம்系
小组成员: 陈谋 李昀梦 向琼 谢彦君 唐承薇 龙跃 楼鹏飞 吉吾尔的莫 杨敏
德国急救系统 • 国际医学界普遍的一种看法:“美 国的手术成功率最高,日本的医疗 器械最好,而德国的急救水平堪称 一流。”
• 当前国际上有两种主要院前急救服务模式,英、 美模式和德、法模式。 • 前者强调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尽快把伤病员安全转 运到医院再进行有效治疗——“将患者带到医 院”; • 而后者强调由医院抢救小组尽快到达现场,在现 场对伤病员进行救治,然后再转运到医院继续治 疗——“将医院带给现场患者”。在第一现场先 把伤员的病情稳定下来,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就提 供高水平的医疗救护。然后向急救机构的值班调 度人员汇报伤员诊断情况,由调度人员根据病情 将患者分配到相关医院,即急救重在院前深入救 治。
四、急救医疗法律
• 联邦政府出台了《民 事保护法》以及州政 府出台的《灾难保护 法》、《救护法》和 《公民保护法》等多 部法律 ,进一步明确 划分了各级政府参与 公民保护的职责。德 国颁布的各种法律表 明德国实行属地管理, 以州为主的应急管理 体制。
消防中心
• 消防队伍是德国应急救援的骨干中坚力量,职责 宽广,承担着救火与其他灾难事故的技术救援工 作,轻重伤病员的急救运送工作,以及其他公民 保护工作,其中救火只占消防工作的12%.德国消 防队分为专业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企业消防队 三种。全国共有专职消防员3万人,消防志愿者 130万人。例如,面积为405平方公里,100万人 口的科隆市是德国第四大城市,拥有专业消防员 847人,其中180人随时待命,志愿消防员680人, 企业消防员1063人,非救护组织的应急医疗服务 人员372人(最多时配备9名医生接听应急电话, 39辆配备护理人员的救护车,55辆非应急救护 车)。
3、应急救援程序
• 接警响应阶段 :消防队的接警调度中心(救护电话: 112)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以后,根据报警与救援 指挥程序,立即安排救援力量到达现场抢险救人 • 指挥决策阶段 :行政指挥部与战术指挥部在整个应 急救援过程中,一般都是按照六个环节进行指挥决 策。 • 救援操作阶段 :德国制订颁发了多项有关应急救援 操作程序方面的制度规定
4、规范化的培训体系
二、健全的组织结构,信息网络建设模式
• 1,多部门协作开展卫生应急和紧急救援工作 • 2,信息沟通资源共享
1、德国创伤急救网络分三级
• • • • • • • • 最高级别是区际创伤急救中心,隶属大医院, 第二级别是地区创伤急救中心,设在大医院, 第三级别是当地小医院的局部创伤急救中心, 三级之间网络相连。 伤病员送来时,首先进入秒调查期,既筛选需要优先检查治疗的伤员, 依据ABCDE法则,既A空运 B呼吸 C循环 D残疾 E暴露/环境 之后进入主要调查期,分红、黄、蓝三部分。 红期要求在1分钟完成,关注死因,判断伤员是否有致命六项:
公立事故医院
• 德国共有公立事故医院35所,主要通过向 消防中心和技术救援协会派驻医生,在突 发事件发生时承担伤病员的紧急救治和康 复治疗工作。每个公立事故医院都设有直 升机的停机坪。
志愿者救援组织
• 德国志愿者服务发达,志愿者是应急救援的主力 军,是专业救援队伍的庞大后盾。据统计,在德 国8200万人口中,有各类志愿者2300万名,从事 各种类型灾难救援的志愿者就有180万人,其中 消防志愿者有130万,其余主要分布在德国红十 字会(TRK)、圣约翰救护机构、联邦技术救援 署(THW)、工人撒玛利亚联盟(ASB)、马耳 他救护机构(MHD)、德国水上救援协会 (DLRG)等志愿者组织中。
三、急救设备
• 德国在急救技术装备上都是比 较先进的设备,采用水 陆 空立 体结合的模式 • ⑴设备配置统一,放置统一。 ⑵急救药品箱统一:统一厂家; 统一大小尺寸;箱内药品统一 编号。 ⑶计算机记录软件程序统一, 便于记录与质控。
应急后备力量多源,工作重点突出
• 德国急救车的标准颇具特色,车内装有心电监测, 心肺复苏,外伤处理,静脉输液等装备以及多种 药品和敷料等,摆放整齐有序,布局合理,车内 还有灵敏度很高的通讯装置,具备视频图像传输 功能,由于救护车的“标准化”,急救医护人员 在车内能为伤病者做各种急救服务。德国30个直 升机救护站,覆盖全国95%,实行50公里半径空 中救护,10分钟赶赴现场,成为世界上空中急救 最发达的国家。 • 在德国,急救知识普及各个阶层,应急医疗救援 组织拥有庞大的志愿者队伍
6、药械配制,与规范相一致,院前急救人 员是医师,药物比英-美模式明显增多。配备器械 基本与英-美模式相同,但性能更高档。 • 7、伤病员病种选择,对危重伤病员才进入 此急救系统。而对一般伤病员则由相当于美国 911系统(消防、警察、急救一体的呼救接受调 度指挥系统)出车。 • 8、急救人员数量,大多超过2人,至少有医 师、护士(或助理医师)、驾驶员。 • 9、现场时间,大多以伤病员病情初步稳定, 所以时间相对较长,平均超过半小时。 •
德国急救医疗服务介绍
急救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概况
急救网络与急救服务结构
急救设备及相关法律
一、德国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概况
• 德国应急医疗救援体系是在国际大环境下建立和 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传染病和生物反恐应急机制 中,主要由联邦卫生与福利部负责;灾难和重大 事故中的医疗救助机制,主要由联邦内政部民众 保护与灾难救助局负责。德国各州的急救指挥中 心主要由市长负责管理,承担三项职责:消防救 援,医疗急救,技术支持。真正做到消防,急救 二警合一。
德国急救系统
• 德国是世界上应急管 理体系高度发达的国 家之一,应急救援工 作严谨而完善德国应 急救援体系因其法律 制度完善,机制协调 有序,救援队伍众多, 分工布局合理,装备 先进齐全等特点具有 明显优势,值得学习 和借鉴。
院前急救概况
• 1、急救电话。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应急电话。 2、急救人员接受培训情况:急救医师,医学院校本科毕 业,在医院工作两年后接受3个月ALS培训;护士,在护 士学校毕业,在医院工作两年后接受3个月ALS培训;驾 驶员,接受标准BIS培训。 • 3、岗位要求,医护人员有相应执业资格证书及ALS合格 证书,驾驶员有驾驶证书及BLS合格证书。 • 4、急救内容,要求严格执行本地区规定的院前急救规范, 规范定期更新。由于与院内治疗相衔接,所以不限于对症 治疗。 • 5、送院情况,送就近医院或疾病有关的专科医院。
• 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阻塞气管的问题、心脏填塞、大量血胸、 胸部创伤导致主动脉破裂。 • 然后进入黄期(1--15分钟),稳定主要功能,紧急诊断及治疗、如 完成骨盆X线、超声评估、发现不稳定的骨盆用简易方法处理。 • 最后进入兰色期(15分钟以后),如果病人重要功能是稳定的,做多 层CT从头到尾检查,送入ICU手术室。
国外的急救车“特权”
• 德国德国急救车在鸣响警 笛后,在道路上几乎可以 “横冲直撞”。如果其他 车辆在可以让路的情况下 没有让行,造成交通事故 后急救车不负任何责任。 • 在急救车鸣响警笛后, “所有道路使用者应立即 让开道路”。具体说, “让开道路”意味着其他 所有道路使用者应尽可能 靠右行驶、减速甚至停车, 包括对面方向的行车。
2、医疗急救费用
• 医疗急救费用均由保险公司支付,个人不与急救站、医院 发生经济来往,收费标准为:救护车200欧元/次,急救医 师400欧元/次,飞机1100欧元/次(或35欧元/分钟,海军飞 机6000欧元/小时)。保险公司统一支付,解除个人费用的 顾虑。
3、应急队伍体系
• (一)消防中心 • (二)联邦技术救援 署 • (三)公立事故医院 • (四)志愿者救援组 织
1、应急救援领导体制
• 德国法律制度完善,出台了多部有关应急救援的法 律法规。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联邦政府负责在 战争状态下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州政府负责 在和平时期向公民提供灾难救助。
2、应急救援指挥部
• 德国应急指挥部: • 行政指挥部,也称危机指挥部,是行政层面的指挥 部,在后方负责应急救援的行政决策与沟通协调, 由政府相关部门与机构组成; • 战术指挥部,也称领导指挥部或技术救援指挥部, 是战术层面的指挥部,在前方负责现场救援的具体 实施,由专业救援机构与志愿者组织组成。
联邦技术救援署
• 该机构共有专职雇员800余人,注册志愿者8万名,总部 设在波恩的兰克斯多夫,2009年财政预算为1.76亿欧元。 THW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必须经过基础、专 业和特殊三级培训,共75个单元,每个单元45分钟,然后 通过考核才能担任。THW在全国拥有8个跨州协会,66个 跨县市区域办公室,668个地方技术救援小组,按照模块 化方式统一配置救援装备,由中央财政负责出资购买。跨 州协会负责应对特殊行动,比如国际任务、桥梁建设、水 供应与处理等;跨县市区域办公室负责应对水害防治、搜 索营救、电力供应和残骸清除等任务;地方技术救援小组 负责一般性的小规模救援。此外,THW还建立了快速反 应搜救队、快速反应供水队、快速反应空运队等多支技术 救援分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