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茶的营养与保健培训讲学
《茶叶营养与保健》课件
![《茶叶营养与保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a74c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2.png)
烘青/烘焙
烘制茶叶,固定茶叶的香气和色 泽。
茶叶的营养成分
1 咖啡碱
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
3 多酚类
抗氧化,预防氧化应激引发的疾病。
2 氨基酸
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运作,促进肌肉恢复。
4 维生素
补充营养,维持身体健酚有利于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
2
降压作用
茶叶中的儿茶素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绿茶是不经发酵处理的茶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彩和清新口感;而黑茶经 过发酵处理,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
茶叶的正确饮用方法
水温
绿茶适合用80℃的水冲泡,黑茶 适合用100℃的水冲泡。
冲泡时间
绿茶一般冲泡1-2分钟,黑茶冲泡 2-3分钟。
冲泡量
根据个人口感选择合适的茶叶量。
东方茶系的代表,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彩和清新口 感。
经过发酵处理的茶叶,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 感。
半发酵茶,独特的鲜花香气和丰富的口感。
以嫩芽制作,色泽尤为鲜亮,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风 味。
茶叶的生产过程
采摘
手工采摘嫩叶,保证茶叶的品质。
萎凋
自然凋萎或人工控制萎凋,提高 香气。
发酵/氧化
适度发酵或氧化处理,改变茶叶 的口感。
《茶叶营养与保健》PPT 课件
探索茶叶的营养与保健价值,了解茶叶的分类、历史和文化,以及茶叶的生 产过程和化学成分。
茶叶介绍
种植环境
茶叶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要求。
茶树品种
主要的茶树品种及其特点。
叶形特征
茶叶的外观形状和叶片特征。
采摘季节
影响茶叶口感的采摘季节。
茶叶的分类和种类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PPT课件
![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6cb5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1.png)
生态种植技术
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茶叶的安全性和 品质。
茶叶加工技术
研发新的茶叶加工技术,如冷泡、发酵、制茶工艺等,满足消费者 多样化的需求。
茶与其他健康领域的结合
茶与中医
01
结合中医理论,研究茶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开发出具有
避免误区
总结词
避免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有助于科学饮茶。
详细描述
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包括用沸水冲泡茶叶、 长期喝浓茶、喝隔夜茶等。这些做法不仅不 能发挥茶叶的保健作用,还可能对健康造成 不良影响。避免这些误区,遵循科学的饮茶 方法,才能更好地享受茶叶带来的健康益处
。
05
茶的未来发展
新品种与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提神醒脑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 意力和警觉性,使人感到精神焕发。
缓解疲劳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 反应,缓解疲劳和困倦。
提高工作效率
茶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 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04
如何科学饮茶
适量饮茶
总结词
适量饮茶有益健康,过量则可能引起不适。
正确泡茶方法
总结词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茶叶的 保健功效。
详细描述
泡茶时需要注意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等因素。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泡法,如绿 茶需要用80度左右的水温快速冲泡,而红 茶则需要用90度以上的水温长时间浸泡。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使茶叶中的营养成 分更好地释放出来,提高保健效果。
加强与国际茶叶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茶叶产业的发 展和创新。
茶道养生普及讲座PPT课件
![茶道养生普及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caaf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3.png)
VS
科技融合
科技的发展将为茶道养生带来更多的创新 和变革。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 智能、大数据等,可以提高茶叶种植、加 工和销售的效率,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 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随着历史的演变,茶道文化不断 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独 特魅力和内涵的茶道艺术。
茶道的精神内涵
和谐之美
茶道强调和谐之美,通过沏茶、赏茶 、饮茶的过程,传达人与人之间的和 谐与美好。
内敛与淡泊
茶道追求内敛与淡泊的精神境界,通 过品味茶的清香与淡雅,感受生活的 宁静与淡泊。
茶道与儒家、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茶道养生的国际交流与推广
茶道养生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通过举办茶道养生文化展览、 论坛和交流活动,促进各国茶文化的 交流与合作。
推广茶道养生理念:将茶道养生的理 念和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 了解和接受茶道养生的益处,提高全 球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
茶道养生的未来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茶道养生将 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茶 叶品种和制茶工艺外,将涌现出更多新 型的茶叶品种、制茶工艺和茶叶消费方 式。
如茶氨酸、谷氨酸等,具有镇 静安神、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茶叶中的维生素
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 有美白肌肤、促进新陈代谢等 作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茶叶中的矿物质
如钾、钙、镁等,具有维持体 内酸碱平衡、促进骨骼健康等 作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茶道与中医养生的结合
01
02
03
04
中医认为茶道有益气养阴、清 热降火、健脾消食等功效,与
中医养生的理念相契合。
第五讲 茶叶营养与保健
![第五讲 茶叶营养与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98e8d333a32d7375a41780cb.png)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38
Cycle Diagram
Add Your Text Text
Text
Text
Cycle name
Text
Text
39
Diagram
Text Add Your Title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
Add Your Title Text Text Text Text
茶多酚的抗菌主要机制是能特异性地凝固细菌蛋白、破坏细菌细胞膜 结构、与细菌遗传物质DNA结合,从而改变细菌生理抑制其生长。
36
茶多酚的其它作用
除了以上作用外,茶多酚具有抗肿瘤,防止老 年人心血管疾病,在治疗慢性肾炎、降血糖、 抗龋齿、抗糖尿病、解酒、美容、降血压、防 炎利尿、防紫外线等方面,也表现出特殊保健 功能。
34
除臭作用及清除牙垢作用
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杀死在齿缝中存在的乳酸 菌及其他龋齿细菌,具有抑制葡萄糖聚合酶活 性的作用,使葡萄糖不能在菌表面聚合,这样 病菌就不能在牙上着床,使龋齿形成的过程中 断。残留于齿缝中的蛋白质食物成为腐败细菌 增殖的基质,茶多酚可以杀死此类细菌,因此 表现有清除口臭的作用。
第五讲 茶叶营养与保健
主要内容
1 2 3
茶与健康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茶叶性味分析与保健作用 茶叶功能性成分及其保健功效 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应用
4
2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 之”,茶最早以具有解毒功效而被发现。 之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以茶治病的 经验,并对茶的保健功效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8a17c73767f5acfa1c7cdf0.png)
茶艺培训讲义第一部分茶道第二部分茶器选配第三部分茶艺技能第四部分乌龙茶养生与保健第五部分ZEALONG茶文化第六部分茶礼仪与规范第一部分茶道1.1茶道概述人们在品茶过程中除了获得对色、香、味、形等感官上的享受之外,还上升到体验心灵感受的境界,发展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这种追求往往包含一定的审美要求与哲学内涵。
特别是在茶艺的演示过程中,人们的这种精神追求常常会体现出某种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这就是所谓的茶道。
茶道属东方文化。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唐代。
如唐代茶僧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道:“······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又如唐代封演所写的《封式闻见录》中载有:“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之言。
1.2 茶道主要内容1.2.1茶道的基本含义文化中的“道”,本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及其运动的规律与准则。
“茶道”的基本含义则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亨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
主要分为艺术、道德、哲学和宗教四个方面,即:(1)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2)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3)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4)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1.2.2 茶道的渊源茶道源自远古的茶图腾信仰。
远古的茶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所以在人们表现出虔诚的狂热状态和执着追求生命“正道”的同时,必然伴有某种深入持久而厚重的信仰、法度与礼仪,这也是茶道的最初渊源。
有着茶图腾的烙印及民族品格折射的茶道,是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目前,人们熟知的茶道渊源有三个主要时期:神农时期,西周时期,秦汉时期。
神农时期:“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虽是一种传说,但一直作为茶的源头载入史册。
传说,神农当年是在鄂西神农架尝百草的。
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茶艺师(高级)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
![茶艺师(高级)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5b831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4.png)
茶艺师(高级)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教案章节一:茶经基础知识1.1 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1.2 茶叶的种类与特性1.3 茶叶的产地与茶叶品质1.4 茶叶的选购与保存教案章节二:茶具与茶道2.1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2.2 茶道的基本流程与规则2.3 茶艺表演的艺术性与技巧2.4 茶艺与茶道的心理疗效教案章节三:泡茶技艺与茶汤品质3.1 泡茶用水与水质要求3.2 茶叶的冲泡方法与技巧3.3 茶汤的品质评价与品尝技巧3.4 茶艺师的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教案章节四:茶叶品鉴与评茶4.1 茶叶的外观鉴定与品质分析4.2 茶叶的香气鉴定与品质分析4.3 茶叶的滋味鉴定与品质分析4.4 茶叶的冲泡品质与口感评价教案章节五:茶叶的饮用与健康5.1 茶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5.2 茶叶的适宜人群与饮用禁忌5.3 茶叶的养生茶方与茶疗方法5.4 茶叶与咖啡、酒类的比较与选择教案章节六:茶席设计与管理6.1 茶席的构成元素与设计原则6.2 茶席的布置与空间利用6.3 茶席茶艺表演的组织与实施6.4 茶席服务的流程与技巧教案章节七:茶叶品牌与市场推广7.1 茶叶品牌的建立与维护7.2 茶叶市场调研与分析7.3 茶叶营销策略与推广方法7.4 茶叶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教案章节八:茶叶店经营管理8.1 茶叶店选址与布局8.2 茶叶店商品管理与库存控制8.3 茶叶店顾客服务与会员管理8.4 茶叶店员工培训与团队管理教案章节九:茶文化传承与创新9.1 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与传承9.2 现代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9.3 茶艺竞赛的组织与评判标准9.4 茶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教案章节十:实战演练与综合评估10.1 茶艺师岗位模拟实战训练10.2 茶叶销售场景实战演练10.3 茶席设计实施与评价10.4 综合评估与毕业考核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茶艺师(高级)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包括茶经基础知识、茶具与茶道、泡茶技艺与茶汤品质、茶叶品鉴与评茶、茶叶的饮用与健康、茶席设计与管理、茶叶品牌与市场推广、茶叶店经营管理、茶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实战演练与综合评估等十个章节。
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精选课件
![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f1a78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a.png)
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精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为主题,主要讲解茶叶的种类、营养成分、保健功能以及正确的饮茶方式。
教材章节涉及茶叶的起源、发展历史,茶叶的分类、制作工艺,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以及茶叶的保健功能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茶叶的种类、制作工艺以及营养成分;2. 使学生掌握茶叶的保健功能,提高健康意识;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茶叶的种类、营养成分、保健功能;难点:茶叶的制作工艺,茶叶保健功能的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茶叶样品、茶具;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茶艺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茶文化的魅力;2.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讲述茶叶的起源,介绍茶的发展历史,强调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3. 茶叶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讲解茶叶的分类,展示不同茶叶的制作工艺视频;4. 茶叶的营养成分:分析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等;5. 茶叶的保健功能:详细讲解茶叶的保健功能,如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等;6. 正确的饮茶方式:教授学生正确的饮茶方法,如泡茶时间、茶水比例等;7. 实践环节:学生亲自泡茶,品尝不同茶叶的味道,体会茶文化的韵味;六、板书设计茶叶的种类 | 营养成分 | 保健功能||绿茶 | 茶多酚 | 抗氧化红茶 | 咖啡因 | 提神醒脑乌龙茶 | 氨基酸 | 助消化普洱茶 | 茶多糖 | 降血糖七、作业设计1. 茶叶的种类、营养成分、保健功能;2. 正确的饮茶方式;3. 茶的发展历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茶叶的种类、营养成分、保健功能以及正确的饮茶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茶文化的内涵。
在实践环节,学生亲自泡茶、品尝,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然而,本节课对茶叶的制作工艺涉及较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茶文化。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茶叶的制作工艺,下一节课分享学习成果。
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精选课件
![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7c1c5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7.png)
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精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十二章“茶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具体内容包括:茶叶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科学饮茶方法以及茶叶的选购与储存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茶叶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认识到科学饮茶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选购和储存茶叶的方法,提高生活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叶保健功能的机理及其科学饮茶的方法。
教学重点:茶叶的营养成分、选购与储存方法以及科学饮茶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茶叶样品、泡茶器具。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茶叶样品,引发学生对茶叶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茶叶的营养成分:(1)通过PPT展示茶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2)分析茶叶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其在保健方面的贡献。
3. 茶叶的保健功能:(1)介绍茶叶的抗氧化、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能;(2)分析茶叶保健功能的机理。
4. 科学饮茶方法:(1)讲解泡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示范正确泡茶方法,并邀请学生参与体验;(3)讨论科学饮茶的原则,如适量、适时、温度等。
5. 茶叶的选购与储存:(1)介绍茶叶的种类、品质鉴别方法;(2)讲解茶叶的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茶叶样品的品质,并提出正确的储存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茶叶的营养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2. 茶叶的保健功能:抗氧化、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3. 科学饮茶方法:泡茶步骤、注意事项、原则4. 茶叶的选购与储存:品质鉴别、储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茶叶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2)列举三种科学饮茶的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分析茶叶样品的品质,并提出正确的储存方法。
2. 答案:(1)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能;(2)三种科学饮茶方法:适量饮茶、适时饮茶、控制茶水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矿物质 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饮茶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可以提供清除人体自由基的茶多酚类物质
第一节:无机组分的生理药理
茶叶中含有30余种无机矿质元素,占茶叶 干重的4~7 % ,其中50~60 %可溶于热水, 能够被人们所利用。人体需要的大量元素: 磷、钙、钾、钠、镁、硫等,微量元素:铬、 铁、氟、碘、钴、铜、锰、钼、硒、锌、钒 等。这些元素,茶叶中基本都有,如果每天 喝茶3杯,少则可满足5~7%,多则可满足 50%左右的人体需要量。
以高能化合物的形式贮存和运送能量; 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S : 约占茶叶干量的0.1~0.2%
硫存在于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中。含硫蛋白 质和B族维生素具有解毒作用。
Cl :约占茶叶干量的0.05~0.09%
人体细胞外液的阴离子约有66%是氯离子,因此、 能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硒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中国的富硒区在湖北的恩施、陕西紫阳。
F :约占茶叶干量的0.002~0.017 %
氟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和牙齿中,对骨骼和牙齿 的生长与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氟可以预防龋齿。因为龋齿的产生是牙齿珐琅质 中的羟磷灰石被酸腐蚀所至,而氟能取代羟磷灰 石中的羟基,形成不易溶于酸的氟磷灰石。这样, 牙齿珐琅质就不易被侵蚀造成龋齿。
缺铬会出现生长障碍、角膜浑浊。
Mo :约占茶叶干量的0.1mg/kg 以下
钼主要是一些酶的组成成分,如黄嘌呤氧化酶、 醛氧化酶、亚硫酸氧化酶等。
钼含量过高,会产生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症。 缺钼会导致食道癌和肝癌。
Se :约占茶叶干量的0.009~0.96 mg/kg
生理必需微量元素,功能主要是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形式,保护细胞乏性营养不良、血溶性贫 血、克山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肝硬化、胰腺炎、 癌症、糖尿病等。实质上是缺硒时新陈代谢受到抑制与 紊乱造成的。
癌症死亡率:富硒地区为32~63人/10万人;
低硒地区为65~128人/10万人;
血硒含量与癌症死亡率呈高度负相关( r = -0.96 ),可见
经正常的兴奋性的传导,以及对细胞膜的渗
透性和对多种酶的激活,均有重要作用。
Mg :约占茶叶干量的0.2~0.3%
镁在人体内70%存在于骨骼中,与钙共
同发挥生理效应。
激发酶的活性,帮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的代 谢;
刺激神经系统肌肉的收缩;
有助于体内的酸碱平衡。
P :约占茶叶干量的0.3~0.4%
氯参与胃酸的生成,能激活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胃酸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消化及胃的本身。
Cu :约占茶叶干量的1~16 mg/kg
铜的生理功能与铁一样参与造血。 缺铜会影响铁的吸收和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发生
低血素小红细胞贫血。缺铜还会有脱发症状。
Mn :约占茶叶干量的0.04~0.13%
锰能激活肽酶、精氨酸酶、烯醇酶、脱氧核糖核 酸酶等,故对蛋白质的合成很重要。
维生素B11 :
叶酸,在茶叶中含有50~70 微克%,每杯茶中约含有1.3 微克。 如每天喝茶五杯,可满足人体需要量的5~13% 。
维生素B3 :
泛酸,是辅酶A的重要组成成分,茶叶中含有1260微克% 。
维生素H :
生物素,在茶叶中含量约50~80微克% 。如人体缺乏 时,会导致脱发、体重减轻、皮肤发炎等。每杯茶叶 约含有 1.4 微克,每天饮茶五杯,可满足人体每日需 要量的30% 。
Fe:约占茶叶干量的0.06~0.20%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营 养不良时,会造成缺铁性贫血,但摄入铁质过多, 会在肝、胰、淋巴等处沉积,导致肝硬化和糖尿 病;还会诱发肝 癌。茶叶含铁量不是很高,决不 会有过量的危险,每天喝3杯,可解决人体需要 量的20%,对补充铁质,具有积极意义。
缺锌时:味觉失灵、嗅觉减退、食欲不振、生长缓慢、 恶性贫血、白血病等。
茶叶中的锌是有机态的,易为人体吸收。
Cr :约占茶叶干量的1.8~2.7 mg/kg
铬有三价和六价之分,三价铬才是人体生理活动 所需的。六价铬则对人体有害,会引起肺癌。
铬在人体中通过胰岛素的作用而影响氨基酸在体 内的转运。另外、铬与脂肪代谢也有明显关系。
肌醇 :
茶叶中约含1000微克%左右,味甜。与生物体内的磷 酸酶代谢有密切联系,缺乏时,会引起发育不良等病 症。主要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固醇过 高等。
茶含有300~650微克%,红茶含有100~130微克 % 。
维生素B2 : 即核黄素,有促进生长的功能。缺乏时,会影响生
物的氧化,使物质代谢发生障碍,引起皮肤病、食 欲减退等。
维生素B5 :
烟酸,在茶叶中含量很多,是生物氧化中某些重要辅酶的组成部 分。缺乏这种成分时,会引起赖皮病、皮肤发炎等。每100克干 茶中,约含有7500微克烟酸,每杯茶中约含有127 微克。如每天 饮茶五杯,可满足人体 需要量的5.2 % 左右。
K :约占茶叶干量的 1.1~2.3%
钾是细胞内液的主要碱性元素。它的生
理功能主要是:
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维持神经和骨骼肌的正常兴奋性,维持心脏的 正常舒缩博动;
通过酶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与合成。
Ca :约占茶叶干量的0.3~0.4%
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钙对
于心脏的正常搏动,血液的凝固,肌肉和神
缺锰会引起:生长停止、骨骼畸形、生理机能紊 乱,还会影响脂肪和内脂的代谢。
Zn :约占茶叶干量的28~45 mg/kg
锌是人体中含量最大的微量金属元素,达2~3g 。 人体中有70多种酶含有锌。如与营养物质代谢有关的许
多脱氢酶,与红细胞运送氧和二氧化碳有关的碳酸酐酶, 与骨骼生长发育有关的碱性磷酸酶等。
缺氟还会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每天喝茶10g 约可补充1mg 左右的氟,对于 预防龋齿和骨质疏松症具有保护作用。
第二节:有机组分的生理药理
维生素 咖啡碱 茶多酚 蛋白质与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 茶多糖
维生素:
B 族维生素:包括B1、B2、B3、B5、B11等,均能溶 于水。
维生素B1 :是治疗脚气病的有效成分,在茶叶中含量很 多。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