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中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城记》小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
艺术特色指的是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它包括文章的题材、情节等。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由狄更斯在47岁时发表的作品,是他迟暮之年的巅峰之作。

双城记的艺术特色有很多,比如说浪漫色彩和现实手法的有机结合,1、浪漫色彩: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紧张生动又富有戏剧性。

2、写实手法:对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及场面的描写。

还有大笔勾勒和精雕细刻有机结合,1、大笔勾勒:巴黎人民起义。

2、精雕细刻:人物肖像、心理及叙述事件。

不过其中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我看来,应该是三个线索独立又交织而成的结构布局。

狄更斯紧紧围绕他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安排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平行对照和对比关系。

结构复杂却不失严谨。

《双城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部大时代长篇历史小说,因为他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述法国大革命的,“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但他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因为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

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以虚构人物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完成了一部情节错综,头绪纷繁的小说。

狄更斯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

比如说作品开头部分描绘了一个精神失常的老头和一位到访的妙龄少女就勾起了读者的兴趣,我在这里就会暗想这二人会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是典型的倒叙。

狄更斯太会打伏笔了,前面几章铺了好几条不同的线,让人云里雾里,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后来几条线索汇集,就像舞台突然拉下了帷幕,观众一下子从黑暗进入了波澜起伏摧枯拉朽的法国大革命的剧本中。

草蛇灰线,豁然开朗。

三大线索分别是梅尼特医生的故事;贵族后代代尔那的故事;革命者得伐石太太的故事。

分别对应着冤狱、爱情和复仇三大主题。

这三大线索互相交错发展着,体现了情节的丰富性和结构完整性的统一。

如果说它们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么,一种冤仇的始末使它们产生动态联系,则构成了三条边线。

开始是侯爵家族父辈对狄尔斯家庭的蹂躏和对梅尼特家庭的迫害,然后是得伐石太太的复仇;这种复仇由针对父辈而及于子辈,再通过代尔纳与梅尼特间的翁婿关系演化为对梅尼特、路茜新家庭的毁灭性打击。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得伐石太太的“复仇”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的演变,最终的打击对象竟是当年为自己亲人伸张正义、饱受贵族阶级迫害的梅尼特一家!狄更斯正是用这种谨严紧凑而又富于变化的人物关系来表达自己的结论。

至于另一个重要人物卡尔登,他处于三组人物的关系之外,甚至是一个英国人,仿佛是三角形外的一个游离点,然而,从这个点引出的射线却切断了恶性循环的边线。

在狄更斯看来,他为别人的幸福而欣然自我牺牲体现了一种纯之又纯、近乎透明的“仁爱”精神,它不是尘世内部的世俗温情,而是一道从外部、从高处投射下来的精神光辉。

贵族的迫害曾使梅尼特医生丧失理智,革命的打击又使他在清醒多年之后重新陷于疯癫,代尔纳在革命前曾自愿放弃贵族特权而侨居异邦,革命却要追索他的性命,迫使他再度仓皇去国;贵族统治毁灭了狄尔斯和梅尼特的家庭,革命也无情打击了梅尼特和代尔纳新的幸福之家。

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冥冥中的发展脉络却惊人的相似。

那一边是得伐石太太们丧失理性的复仇欲和嗜血狂,这一边则是梅尼特一家在巨大灾难
面前“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意,围绕着他们的,还有忠诚不渝的老朋友劳雷先生,“容貌古怪”而“毫不自私”,可以“排列得更近于下凡天使”的女仆普洛斯姑娘,以及为了“爱”而牺牲生命的卡尔登。

这一组平行对照实际上是贯穿全书始终的、最核心的一种对比关系,它显示出,狄更斯其实是想用“人道主义”、“仁爱”精神来消除阶级仇恨,将人类从暴力循环的轮回中解脱出来。

这才是《双城记》真正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