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合集下载

山东省近五年高考理综生物考点分布及一四年高考预测

山东省近五年高考理综生物考点分布及一四年高考预测

考题预测:必修一、主要考查知识点:1.细胞的物质基础:①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②蛋白质知识的综合考查2.细胞结构:①对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进行考查。

②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考查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3.细胞的代谢:①细胞呼吸一般是直接再现知识点,考查有氧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与特点的比较,选择题和简答题都可能出现。

②光合作用是高考的重点、热点,也是教材的难点之一,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涉及叶绿体中色素的组成、提取和分离试验。

③命题多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为例,考查两项生理作用的过程、产物、影响因素及彼此的制约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图表及条件变化,考查学生通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细胞的增殖:①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与DNA的复制相结合,或者考查实验设计题。

该部分与其他章节结合点较多,容易出现学科内综合。

5.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①结合白血病、癌症等热点考查细胞分化与癌变是近两年高考热点,预计14年高考还可能出现。

②有关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是新课标的新增考点,值得重视。

必修二、主要考查知识点: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近六年中出现过三次,集中考查异常分裂形成异常配子的情况。

预计命题趋向于以细胞分裂图像、坐标曲线等为知识载体进行考查。

与DNA的复制、生物变异、及遗传知识的综合考查,需要重点关注。

2.遗传的基本规律:①基因的分离定律集中在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方面。

常结合减数分裂和生活实际命题,或者结合遗传系谱图分析或遗传实验设计进行考查。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集中在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多个方面。

高考经常以基因型、表现型的推断及概率的计算为核心,结合遗传实验的设计和特定条件下自由组合规律的变式应用进行命题。

预计未来本部分的命题趋势趋向于以遗传图解、表格为知识载体,以基因互作、致死现象、连锁等为背景信息进行考查,题型主要为非选择题。

对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的分析和复习对策

对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的分析和复习对策
高考理综生物 《细胞》、《生命活动调节》部分
的试题分析和复习建议
普陀中学
张海霞
浙江高考理综2019—2019年生物高考试题考点分布
考点
细胞
代谢 微生与
发酵
生殖 发育 遗传
和 变异
调节 与
免疫
生物与 环境
04年
05年
4.物质鉴定 (6)
3.光合作用 31.微生物与 呼吸作用
(6+22)
2.减数分裂 (6)
【解题分析】 信息:某同学所用的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与蒸馏水对扦插
枝条生根的作用无差异
说明:这两种浓度都不是适宜浓度,有可能这两种浓度都高于适 宜浓度或都低于适宜浓度或一个低于一个高于适宜浓度。
结论:要改进实验方案,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 适宜浓度,就要以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 标杆,在低于低浓度、高于高浓度和两种浓度之间分别各设置一 组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实验,才能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 适宜浓度。
考点1 植物的激素调节
? 【本考点在高考曾怎么考】
在近年的理综试卷中,此考点主要考查的是生长素。
题型主要分布在非选择题中,且主要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其内容涉及生长素运输的方向方式、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因素、生长素作用的机理、生长素作用二重性的应用、细胞 分裂素的作用研究等 。
包含了验证、探究类型。有实验分析、预测、改正、设计等。
(6+6)
30.遗传育种 1.生态农业
(21)
(6)
2.动物代谢3.光合作用、 微生物等 6.矿质代谢 31Ⅱ.圆褐固氮菌-生长素
(6+3+6+10)
3.免疫、动物激素 4.发育 5.单克隆抗体

高考生物复习的几点建议

高考生物复习的几点建议

高考生物复习的几点建议复习过程应是对先前学习的知识的回顾、整理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解题能力的过程,决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死记硬背的过程。

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何种方法进行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

结合近年来的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传统、稳定、规范、求新的特点,笔者浅谈几点复习建议。

1.梳理教材、认真落实考纲要求复习时绝对不能丢弃课本而“葬身”课外复习资料与习题汇编等,必须依据《考纲》要求,从一个个考点抓起,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本上的关键字、关键话、关键图,认真做好课本习题。

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地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实现知识条理化、网络化。

例如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清单,让学生重视课本知识,精读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依照教材中相关生物学术语,规范地总结、填写知识清单,教师要定期检查。

2.跳出题海,把思路教给考生,真正为考生减负复习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多年的实践证明,高三选择并使用好一本生物复习用书、一份优秀生物单元检测卷足以应对高考,庞杂的资料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浪费时间而已。

切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和扼杀学生复习积极性、兴趣。

若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和练习堆里,会使学生感觉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失去复习的动力。

因此,控制练习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复习效率问题。

有的练习必要时可以重复几次,让学生找找“感觉”。

而有的练习可以改头换面以新形式呈现出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合理迁移。

同时,对于所做的练习,学生应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之前所学知识。

3.强化审题训练,提高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高考题往往看似常规,其实都有创新,审题不细,就易掉入思维定势,导致出错。

在高考试题命制中常巧设关键词语、限制条件、隐含条件,考查考生能否通过阅读,抓住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并进一步与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相联系(结合、重组、转换或迁移),用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突出了对考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学习能力的考查。

近5年高考理综生物学试题中情境的分析

近5年高考理综生物学试题中情境的分析

中的出现也比较普遍,在稳态调节、生态系统及选修模
试题情境的分 类、归 纳 和 分 析 对 中 学 生 物 教 学 及
块内容出现较多,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一类情境。
复习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方向。本文从近年理综全国
例 4( 2016 年理综全国卷 I)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 卷 I 生物试题情境中获得一些思考,希望为中学生物
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 B 淋巴细胞破裂、T 淋巴细 学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
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
病。回答下列问题:
( 1) 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
感染的原因是

( 2) 新 生 的 乙 个 体 接 种 甲 疫 苗 后,甲 疫 苗 作 为
2016 年第 3 题考查酶活力测定时的操作顺序) 、实验 ( 要求: 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
设计( 如 2016 年第 32 题就是遗传实验过程为背景的 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情境试题) 、实验变量( 如 2015 年第 29 题光合作用实
分析: 此题以果蝇杂交实验为情境,既考查了遗传
( 2) 稻田中放养鱼和鸭捕食害虫,属于
诊断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
防治。鱼和鸭增加了生态系统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材料信息的关联度不大,学生只要根据掌握的生物学 也会涉及到相互识别。
知识和规律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这类情境在试题 3 思考与建议
具有一定情境的试题可以考查学生在特定的情境 中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情境型”的高 考试题是体现能力考查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对近 5 年高考理综全国卷 I 生物试题的“情境”进行分析,阐 述其对中学生 物 学 教 学 的 启 示,为 中 学 阶 段 学 生 的 生 命观念、理性思 维 及 科 学 探 究 等 生 物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的 培养提供一些思考。 1 情境设置的特点分析

近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分析与备考启示

近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分析与备考启示

近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分析与备考启示作者:王永芬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06期每年高考落下帷幕后,我总是仔细阅读当年的高考生物试题,每每让我感慨万千,总让我久久不能入睡。

本文试对近三年的生物高考试题作比较分析,以求对今后的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启示。

一、近三年生物高考考点的分析比较下面以近三年理综生物全国卷(一)和(二)为例进行分析从上表所列来看,近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特点。

全卷考查重点突出,各部分内容所占分数比例合理,全卷无偏题和超纲题,试题围绕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主干知识展开,题意明确、层次清晰、立意鲜明、设计新颖、表述较严谨、简洁流畅,能力要求与题型有机统一,对中学生物教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总体上看,各年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试题平和新颖,难度适中(1)平和新颖。

试题推陈出新、平和新颖、注重思辨、贴近生活、设问简明,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突出考查考生吸收、整合生物学科信息及用生物学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试题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第2、30(1)、31题。

图表题仍是今年考查获取信息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

从今年的试卷看,如第2、4、30题均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获取信息能力。

试题注重创新、关注现实、图文并茂,有利于考出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总体上给人以平和新颖的感觉,符合考生实际。

(2)难度适中。

试卷体现基础、新颖,侧重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非选择题的难度梯度设置上,起点较低,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每个解答题中的第一个小问题,难度均较低,对全题的求解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解答此题都能得到一定的分值,有效控制了试题的区分度,使得都有“跳一跳”便可“摘到桃子”的感觉。

与2007年相比,生物试题难度适中、相对较易。

2.强调主干知识,兼顾覆盖试题凸显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考核。

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特点、评价及复习对策

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特点、评价及复习对策

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特点、评价及复习对策一、近三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特点1、近三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理科综合中规定的生物考试范围共9个部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微生物和发酵工程;生物与环境;实验、实习与探究学习等。

近三年全国理综卷Ⅰ涉及的生物试题的考试范围、考点及分值分布见表一。

表一近几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布2、2009年试题特点2009年全国I卷,无论是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还是考试范围,与前两年基本保持不变,实现了指导中学生物教学由传统的“一本(教本)两纲(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向“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平稳过渡的历史性命题目标。

2009年的命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稳中求变表二2008年和2009年全国I卷的试题分布从表二上看,2009年全国I卷重点考查了细胞及细胞工程、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与进化及基因工程、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生物与环境和实验及研究性学习。

这一点与2008年全国I卷相同,变化的只是试题总量、遗传题的考查方式、遗传部分的分值比例、选修本考查的章节(2)试题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注重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以非选择题为例,见表三。

表三2009年全国I卷非选择题测试内容及测试能力(3)非选择题阅读量和书写量比去年有所增加。

2006年、2007年.2008年阅读量和书写量在逐年减少,2006年几乎就是长篇大论式,2008年书写量很小,今年有所增加也正常。

主要表现在所要填写的空增加,在总分值不变的情况下,以往多数题每空2分或3分今年多数是每空1分。

表四近四年年全国I卷的书写量(4)重视双基、突出主干,试题材料尽可能源于教材(09全国卷I,33)二、试题评价及复习对策1.主干知识反复考,复习检测换角度高考大纲、考纲、命题范围及指导思想经过全国广泛的专家学者、特别是一线的广大教师多年潜心反复研讨已很清晰,各知识、能力点的考查已被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过反复训练,高考选拔早已不神秘,考查范围突出一个“稳”字,代谢、调节、遗传、生态仍是命题的主体范围,变化的主要是考查角度。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及高考对策PPT课件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及高考对策PPT课件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有几套? 四川省使用哪套?
二、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比较分析
(一)题型及试卷结构
题型: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均为:6道选择题(36分) +4道必考非选择题(39分)+2道选考题(任选一道15分)
结构:新课标全国卷的试卷结构为合卷(共16页),排列顺序为 选择题(生物、化学、物理),非选择题(物理、化学、 生物),选考题(物理、化学、生物)。
高考生物 讲座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 生物试题分析及启示
一、新课标全国卷的演变 二、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比较分析 三、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试题特点分析 四、新课标全国卷与四川卷最明显的变化 五、对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的启示
一、新课标全国卷的演变
2007年宁夏首次使用新课标高考题 (宁夏使用新课标的理综卷—宁夏卷)
【2013年I卷】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
黑 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 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3、新课标全国卷和四川卷的差异: (1)新课标全国卷选择题每题平均字数少于四川卷,也说明全国卷的选择题信
(二)图表及文字信息量
3、新课标全国卷和四川卷的差异: (1)新课标全国卷选择题每题平均字数少于四川卷,也说明全国卷的选择题信
息量较四川卷更少,减少了读题的干扰,而且一般只有一个选择题的文字数较多。

近三年浙江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分析及复习对策 -

近三年浙江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分析及复习对策 -

近三年浙江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分析及复习对策【摘要】生物选择题又是理科综合的开端,做好生物选择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考试时如果选择题解答得当的话,不仅而且还可以节省答题时间可以提高得分率,从考生的答卷中可以看到,很多错误的产生都是因为没能正确、准确地记忆、理解这些基本知识,常常把一些基本概念不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20**年是浙江省生物自主命题的第六年,其题型采用6+3形式,即6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

选择题共有36分,生物选择题又是理科综合的开端,做好生物选择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题型,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在考试时如果选择题解答得当的话,不仅而且还可以节省答题时间可以提高得分率,。

本文就近三年的浙江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对解选择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进行相应的高三生物复习的对策进行简要说明。

一、20**、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试题的比较分析2.试题特点分析2.1强调主干知识,兼顾覆盖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这三年的命题思路是基本不变的,那就是遵循《考试说明》要求,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对图表的信息转换提取能力,注重考查生物学知识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注重考查浙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变动之处。

在无偏题,怪题,难题,超纲题的基础上,围绕主干知识点展开,各模块平均分配格局不变。

涵盖能力考查的各种能力要求。

包括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

试题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的联系,没有纯理论性的试题,也没有单纯识记题。

考查的背景材料和角度新颖,形式多样,体现公平。

获取信息能力方面,要求较高,有一图三曲线、另有绘曲线和绘图题,但没有表格题。

,同时强调了选修教材中常考热点,如基因工程。

对新课程高考复习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2.2考查角度,稳中有变仔细分析近三年的的生物选择题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几乎每个选择题的选项都涉及到不同的小知识点,从而使得考查的面很广,但对各个面都只是浅尝辄止,深度不是很大,难度也就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五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常言道:“高考是指挥棒”,我们在进行高考复习时,高考考什么,我们就复习什么,高考不考的内容,不管你觉得多么的重要,多么的诱人,坚决在课堂上不讲。

所以除了要精心研究每年的浙江省的《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之外,还要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找出生物试题的命题规律和套路,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这样就能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提升每一分值的性价比。

从上表看出,选择题较多考查必修3和选修3的知识点,偶尔也考查必修1的。

但2013年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往年考选修三的选择题一般是2道,必修一是1道或无,但2013年的选择题必修一是2道,选修三变成了1道,增加了非选择题的分值。

复习策略一:应加强必修3和选修3相关概念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去年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针对核心概念和高频考点,编写"判断题"来训练学生,效果不错,因为生物选择题的题干通常是“……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其实质就是一种广义的判断题。

2013年和2014年选修三的选择题分值下降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延续到2015年的高考,应值得注意和思考,建议加强选修三的非选择题的训练。

二、近四年浙江高考生物非选择题分析
2014
1.从上表看出,非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多在必修2“遗传与变异”,及必修1“细胞代谢”,偶尔考必修3“动植物生理”上。

但从2012年开始,非选择题也考查了选修三知识点。

复习策略二:加强必修2必修1及必修3主干知识的识记、表达,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四种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识表格、绘曲线、绘遗传图解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其中仍以培养理解能力为主。

另外,纵观高考题中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考点,所涉及的考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不存在重叠现象。

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有哪些呢?根据高考卷中考点出现的频率,把“核
心考点”分为一到三类,如下表所示:
(注:分类依据是:统计了历年8份高考卷,6次出现的考点为“一类考点”,3-5次为“二类考点”,1-2次为“三类考点”)
复习策略三:在进行内容复习和针对训练时,特别是到了后期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的时候,对于一类考点和二类考点,要反复训练,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和题型,要定期的经过变式,在以后的训练中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巩固提高,使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和解题规律烂熟于心。

由上表可见,历年高考中各模块分值比例格局基本不变,从各模块占理综生物总分的百分比来看,五年的平均值,必修一和必修三各占30%左右,必修二占23%左右,选修三大概占17%左右。

复习策略四:在期初定复习计划的时候,各模块所用的时间应该跟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大体呈正相关;在后期进行模拟训练时,每张试卷中各模块的分值分配也要于此相当,同时也要有部分习题是跨模块的综合题,让学生熟悉综合题型,掌握解题技巧。

四、近四年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
由上表可见,生物试题的难度呈稳中有降的趋势,特别是近两年,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繁题。

但也没有纯理论性的试题和单纯识记题,试题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的联系。

答案客观性较强,区分度较好。

就试卷格局、题目类型、考点分布和能力目标而言,考生都比较熟悉,无不适应之感。

但试题在设置上也做到了稳中求变,变中有新,比如在试题的切入点、考点的组合等方面又有所不同。

复习策略五:我们平时在布置作业或命题时,不要出现太偏和太难的题目,也要淡化对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查。

试题的题干及各选项的描述简洁明朗、指向清楚,看似简单,但能力立意较深刻,要从不同的知识维度和能力要求上,多方位考查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迁移能力。

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背景素材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气息;但同时,也要避免“题海战术”,精选典型试题,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避免挤占别科的时间。

实验设计题和遗传题是近四年来非选择题部分每年必考题型,下面在分析近四年出题轨迹的基础上,针对这两类题型提出大胆的预测和复习建议。

五、实验设计题
1.近五年实验设计题的出题轨迹:
2010年:设计一张表格,表达实验预期-原因分析
2011年:写实验推论,目的、预期、原因
2012年:用坐标系表示细胞数变化曲线
2013年:写实验目的,预测实验结果(在坐标系中用耗氧量和体长变化的示意图曲线表示,比较特别的是,该坐标系是双纵坐标)
2014年:设计表格,将预测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填入表格(反射弧中,刺激对效应器的反映)2.复习策略六:本人认为,2015年高考实验题除了仍然可能出现些往年的考试形式,但用坐标曲线来预测实验结果已经连续考了两年,2015 年再考这种形式,概率不大,用其它表示方式如直方图,圆饼图或设计表格等来表示实验结果可能性较大,这样的形式也方便高考阅卷。

其它还有可能出现以下考查方向:
⑴实验原理的书写。

⑵重视用实验原理和书本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⑶一定要重视实验的目的,确定分组的情况。

⑷关注单因子变量原则和对照的原则: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和条件对照。

有时试题经常会出来两种对照原则同时要求,如空白对照和自身对照。

⑸重视书本上的实验复习,以不变应万变,在做实验题时要套用书本上的有关实验方法。

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实验试题总是在课本实验上找到相应的类型。

六、遗传题
1.近四年遗传题的出题轨迹:
2010年,遗传图解表示+遗传定律+染色体内容
2011年,遗传图解表示+遗传定律+中心法则
2012年,遗传图解表示+遗传定律结合育种
2013年,遗传图解表示+遗传定律结合育种+基因工程
2014年,遗传图解表示+遗传定律结合育种+基因文库+植物细胞培养(胚状体)
2.复习策略七:2015年的遗传题的考查形式还是延续往年的考查形式,很有可能还是“遗传图解表示+遗传定律+其它”。

至于遗传图解的书写,一直是学生的易错点,小问题不断,得不到满分,学生常见的不规范写法有:不写“P、F1、×、↓、♀、♂”等符号,或符号写错;不写出“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比例”等必要的文字说明;基因型书写不规范,如:aA,BXbX等。

针对这种情况,平时在训练时,要把符号书写、文字表达等细节进行格式化,反复强化训练。

遗传定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在熟悉一对相对性状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帮学生总结多对基因的遗传规律和解题方法,比如“分解组合法,倒推填空法”等等。

对于子代性状分离比的变式和特例,我一直觉得考查的可能性较大。

七、高考改卷时发现的问题
1.答题速度慢,来不及做;
2.知识系统性较差,该记忆的没记住;
3.审题能力较差;
4.答题不规范,书写能力较差;
5.实验设计能力较低;
6.书写遗传图解不规范。

复习策略八:
1.限时训练,提高答题速度,落实规范答题;
学生答题不规范,表达不严密、不完整等是考试中出现的普遍现象。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是要指导学生做答案时要弄清答案要点,要围绕题干条件和问题紧扣基本观点,表达要准确,逻辑严密。

二是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生物术语,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2.加强例题讲解,注重审题与训练,使学生掌握解题一般步骤,要特别注意以下题型的步骤训练:
(1)人类遗传病计算(单基因遗传病)
(2)解实验设计题(三部曲)
(3)解坐标图题(三看原则)
(4)解信息综合题(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3.牢牢抓住以下复习重点:
(1)在重点知识范围内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2)进行课堂例题教学研究,精选典型例题;
(3)挑选或编制合适的模拟题;
(4)强化实验设计;
(5)突出遗传题训练,关键是学会遗传图解的书写和遗传规律应用。

4.指导学生看课本
(1)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概念
(2)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图画
(3)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实验
5.指导学生学会三个思维能力
(1)学会整体思考;
(2)学会用示意图思考;
(3)学会用实验过程思考。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目标具体、信心坚定、体能充沛”是高考取胜的前提条件;“大计划”与“小计划”的协调运行是高考成功的保障;抓住“核心考点”是高考制胜的法宝;“回归教材,归类错题、提炼模型,规范答题”是突破高考“瓶颈”的利器。

愿2015年高考新中再创辉煌!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