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
2017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说明:1. 全卷共 6 页,满分为120 分。
考试用时为120 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 1 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 2 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2 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 1 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 4 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解析】本题考查默写积累古诗词名句的能力。
(2)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回答。
其它题目均为直接性默写。
(1)“不义而富且贵”中的“义”不要写成“意”。
(2)“开轩面场圃”中的“圃”不要写成“铺”。
(3)“草色入帘青””。
(5)“甲光向日中的“青”不要写成“清”。
(4)“何日遣冯唐”中的“遣”不要写成“遗金鳞开”中的“鳞”为难写字,注意书写正确;“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燕脂”不要写成“胭脂”。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初春时节,旭日初升,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来到别称钱塘湖的西湖游春,登孤山寺,入贾亭,赏湖水,在白沙堤上漫步赏花。
B.只见早起的莺儿抢占着向阳的树枝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几只刚刚飞来的燕子正在啄泥衔草建筑新巢,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春天已经重新来到西湖。
C.一路走来,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是诗人最爱的西湖景致。
这里头上绿树成荫,脚下绿草茵茵,处处繁花盛开,步行的、骑着马儿的游春的人们穿梭来往。
D.苏轼在诗中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而白居易这首诗所描绘的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虽是生机盎然,更像是淡妆的西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4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中考是基础教育阶段一次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中考试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原则,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希望能帮到大家!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关于试题的分析评价2017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遵循着“面向全体,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个层级进行检测,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考查语文能力;试题的设置难易适中,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
试卷结构仍分为三个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外加卷面书写(5分),总题量为19题,总分为150分。
下面就其具体特点评述如下:(一) 依纲据标,稳中求变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命题紧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考试纲要”)的要求,立足基础、面向全体,没有偏、难、怪题,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这对语文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如,试卷的“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为主;再如阅读理解考查,三篇阅读材料难度不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减少了学生文本阅读的难度。
两篇现代文阅读(《扁担的一生》《冬眠的奥秘》)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学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从试题的设置来看,考点都是考纲、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扎实,答题会比较顺手的。
在依纲据标的基础上,试题又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点。
如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延续了以往的8选6的题型,但规定“不得多选”,这一变化,这既减轻了教师阅卷工作的难度,又提高了对学生古诗文识记的要求。
今年试卷变动最大的当属文言文阅读部分,将课外篇目《论语•子罕》与课内的《陋室铭》构成对比阅读,虽然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出现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但不可否认这是今年中考语文的一大变化亮点。
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
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一、命题依据本命题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能力。
二、命题原则1、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
命题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参照各版本教材的编排体系,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
2、体现公平性原则。
试题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公正、公平。
3、体现时代性原则。
试题紧密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具有时代特点的材料,设置具有时代特征的题目,增强时代气息。
4、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试题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能力。
三、命题内容与结构1、命题内容本命题包括阅读理解、语言运用、写作三个部分。
阅读理解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部分包括口语交际、名著阅读等;写作部分包括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具体内容如下:(1)现代文阅读:选取一篇现代文作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等。
(2)古诗文阅读:选取一篇文言文或古诗词作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的理解能力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等。
(3)口语交际:设置一个具体的语境,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等。
(4)名著阅读:选取一部名著作为阅读材料,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等。
(5)命题作文: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6)材料作文: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2、命题结构本命题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重磅2017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命题意图
重磅2017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命题意图2017年宁波市中考语文命题意图一、注重知识积累考查,夯实语文教学基础。
众所周知,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理解与表达的基础,是语文素养发展的基石。
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锦绣诗文,绚丽浩瀚的域外文明为我们呈现了众多的华彩篇章。
传承经典,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语文测评应有的题中之义。
本卷前五道题目分别从汉字书写、古诗文名句、文言词语、传统文化、文学名著等五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题型有异,维度有别,必做、选做相结合,力求让考查更加客观、公正和灵动。
汉字书写的语料是我们精心挑选的,既有地域的表识,又有诗意的流淌。
我们觉得,生活如果没有了诗,那么,花也不做梦了,鸟也不做梦了,蜜蜂会沮丧到无心采花,也无心酿蜜。
今年是第一次设置传统文化的考题,虽然只有一题,但这样的导向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选定对联入题,是因为对联是由汉语单字单音的特性形成的独特文学形式,而且对联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在许多场合。
我们坚信,只有积之弥厚,积之弥实,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切实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才能夯实语文教学的基础。
二、选材融入时代元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语文教学应该稳中有变,应该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语文测试,要有时代的气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写作一我们选择了“孩子与父亲”的对话,在真实的模拟情境中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文字表达能力,写作二我们选择了生活小贴士,以此作为联想和思考的触发点,熟悉的生活经验,自然能引发绵长深厚的思考;而“理性思维”的这个阅读语段,链接材料二选择了《范进中举》的教学片断,学生对来自教学现场的材料,肯定有着切身的感受,仿佛回到课堂,其问也真,其思也切,其答也实。
学生看到离自己生活异常接近的考查材料,无形之中也会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轻松上阵,更能检测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份检测的卷子,如果还能给学生以新的知识,那是理想的妙境。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标准解析)(解析版)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忆往昔,运河畔商旅chuān liúBù xī(),鲁西重镇百业兴盛;看今朝,京九侧宾客纷至沓来,江北水城 wàn xiàng gēng xīn()。
【答案】川流不息万象更新【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注重在本土文化背景下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以传统文化为指引,命题人煞费苦心,选取了一幅精致的对联,嵌入了“川流不息”“万象更新”,两个词语很基础,难度不大。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都饱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B.《秋天的怀念》《我用残损的手掌》《苏州园林》《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戴望舒、叶圣陶、都德。
C.成语“温故知新”“豁然开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论语》《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同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
【答案】C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①《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均为儒家经典。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答案】①×②√【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学”的浅显认知。
十多年来,聊城市一直关注社会文化热点。
在“国学”一度如火如荼的今天,今年的题型变动,是个鲜明的导向。
第一小题中,《庄子·礼记》显然不是儒家经典。
庄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按要求答题。
(2分)“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
”三年初中生活里,你一定学会了一些阅读积累的方法。
江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 ④⑥⑤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踏.实/踏.青 奢靡./风靡.一时 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 .孵.化/浮.雕 鞠.躬/笑容可掬. 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 .角.色/角.逐 推磨./磨.杵成针 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 .旷.野/粗犷. 剽.悍/膘.肥体壮 踌.躇满志/铸.就辉煌2.(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壁垒 易拉罐 娇生惯养 独竖一帜B .咋舌 顶梁柱 责无旁贷 黯然失色C .静谧 蒸溜水 花枝招展 立竿见影D .提练 满堂彩 无动于衷 别出心裁3.(8分)(2017•河南)古诗文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2)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 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4分)(2017•河南)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5.(2017•河南)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6.(4分)(2017•河南)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
2017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试卷真题(全解全析答案)
2017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喑.哑(yīn)提.防(tí)泥泞.(nìng)锐不可当.(dāng)B.解剖.(pāo)喧嚣.(xiāo)黝.黑(yōu)戛.然而止(jiá)C.哺.育(bǔ)绮.丽(qǐ)堕.落(zhuì)诲.人不倦(huì)D.畸.形(jī)迸.溅(bèng)鸟瞰.(kàn)曲高和.寡(hè)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暮霭琐屑英雄气概相题并论B.沉淀苍穹焕然一新励精图治C.咨询缥缈走头无路打抱不平D.苦脑嘹亮获益匪浅趋之若鹜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或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③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⑤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通工具。
2017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试卷解析
2017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读•写(12分)1.(2分)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的魅力。
请赏析这副对联,并用楷体将下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10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2),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3),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苏轼)(4)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王安石)(5),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6)水击三千里,。
(《庄子》一则)(7)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诸葛亮)(8)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张岱)(9)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
二、读•思(38分)3.(2分)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现在使用的汉子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B.甲骨文的“春”,写作“”,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季节,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C.汉子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是形声字D.隶书确定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4.(2分)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
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
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语文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语文答案2017年河南中考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D2.B3.(1)思而不学则殆(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1)伏魔殿是龙虎山上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
《水浒传》中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在洪太尉到来之前,就被关押在这不见天日的井里。
洪太尉在这里放走了一百零八个妖魔,引发了一场水泊梁山众好汉轰轰烈烈闯九州的故事。
(2)唐僧一行人来到万寿山,山中有一座“五庄观”,师徒四人便上观走动。
悟空三师兄偷吃人参果,后悟空在观中弟子大骂唐僧后推到人参树,最后请来南海观音才使人参果树复活。
(3)“小保姆”葛兰达克利赤与格列佛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如:她给格列佛作了七件衬衫和被单一类的东西;经常亲手帮他洗衣服;还是他的语言教师。
(4)当阿廖沙因为好奇将染布弄坏后,外祖父用树条子抽打阿廖沙,他就伸出胳膊为阿廖沙档几树条子,想因此使树条子折断,使外祖父停止对阿廖沙的残酷的鞭打。
5.①民谣走红靠什么?②民谣赖以生存的,其实是一个“真”字。
6.(1)图上由内向外分别是:中心一个小圆写有“二十四节气”,外围的大环由二十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代表着二十四节气,其中代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四个圆分居四角。
“立春”处有牧童和耕牛;“立夏”和“立秋”处有荷花、菊花典型的季节景物;“立冬”处有枯木和雪(图上内容不清,此处待定)。
(2)二十四节气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对于指导农事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医养生治病参考的重要方面。
在现代,二十四节气又被赋予了新的精神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一)《唯有垂杨管别离》7.(1)在每日两人输完液后岳老师便会给罹患重病的小病号上课,除了语文,也教给小病号数学和英语知识。
(2)每当看护者挤满病房时,岳老师都会出难题考小病号。
(3)小病号自认为时日无多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岳老师十分伤心,但也因此更加爱护小病号。
四川成都2017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地一项是()A.收敛.(liǎn)重荷.(hè)豁.然贯通(huò)B.琐屑.(xuè)媲.美(pì)锲.而不舍(qiè)C.簇.新(cù)倔强.(jiàng)长吁.短叹(xū)D.绮.丽(qǐ)卓.越(zhuó)心会神凝.(níng)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地一项()A.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B.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C.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D.你这罕见地地下森林,宄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地深渊?3.下列语句中加点地成语使用有误地一项是()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地教学与作家地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地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D.正如演出前预料地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地一项是()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地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地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地现实问题.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地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地焦点.D.为提高节目地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地策划与制作.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5.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地实词.①山门圮.于河圮②湮.于沙上湮(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地虚词.①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于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译:(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地意味?(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三、默写6.默写古诗文中地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地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①,不舍昼夜.(《论语•子罕》)②,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③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请在李商隐地《夜雨寄北》和龚自珍地《己亥杂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7.①在自然界有一群具有“特异功能”地细菌,它们以“吃”金属为生.首先发现地是一些“吃”铜地细菌.在20世纪初,一件奇特地事情引起了科学家们地注意:在美国和墨西哥已开采完并被水淹没地旧铜矿中,发现了大量地铜!这些铜不像是有人放进去地,那么,它来自何处呢?科学家们猜想,可能是废矿渣中残留地铜,在某种因素地作用下“跑”了出来.经过科学家地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将铜从旧矿渣中“请”出来地是一类对铜有着特别喜好地嗜金属细菌.这些细菌以铜为食,进行自身地代谢、生长繁殖,同时促使铜从含铜地硫化物中游离出来,富集到一起,使废矿“死而复生”.②以上发现可帮了冶金业地大忙.科学家们认为,有着“铁齿铜牙”地细菌,可以帮助人们采矿和提炼金属,并解决了人们多年来未解决地矿渣再提炼地难题.把含有金属地矿石或废渣浸泡在含有嗜金属细菌地水中,就可以达到提炼金属地目地,由于细菌在探测、采集、提炼金属方面特殊地功效,促进了一种新兴冶金工业﹣﹣生物冶金业地发展.③首先,可用细菌来“寻金”.某些芽孢杆菌,如蜡样芽孢杆菌,对黄金有特殊地“敏感性”,它们可以嗅出黄金地气味.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这类细菌地分布、增殖数量、与黄金发生地特殊颜色变化等,作为探测黄金矿地依据.人们甚至做成微生物探针,带到野外去用来标示黄金地潜在储量.④其次,就是利用细菌来“吃”黄金了.黄金是一种十分贵重地金属,虽然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但绝大部分地区地黄金矿产含量非常低.用化学地方法来提炼黄金,成本很高,大量金矿石只能提炼出极少地黄金.然而,栖息于自然界中地嗜金属细菌具有采金和炼金地本领,这些细菌们披挂上阵,利用小巧地身躯随水钻进岩石和矿渣地每一个微小缝隙中,将分散地黄金金属微粒聚集起来,形成天然地黄金矿床.人们就可以从细菌液浸提取物中收集到纯度比较高地金子.⑤细菌这种“吃”金属地“特异功能”,不仅为冶金业带来了新地生机和希望,而且还有清除污染、净化环境地作用.例如,全球大量地核废料正在蚕食着人类地生存空间,清洁这些有毒废料地常规办法通常非常昂贵,而且效果不佳.人类必须寻求一种新地途径来解决核废料对环境地破坏.德国科学家发现了能够在核废料中生存地球形芽孢菌,它们能够清除核废弃场中地有毒金属.(1)选文地说明对象是什么?(2)以“吃”金属为生地细菌具有哪些“特异功能”?(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从第①段中“吃”“跑”“请”“死而复生”等词语,可以看出选文地语言具有怎样地特点?五、作文8.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情境作文:根据下面所提供地情境材料作为开头,自拟题目,续写后面地内容.续写部分要与所提供地开头衔接自然紧密.今夜,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B卷一、诗歌鉴赏(共4分)9.阅读下面地宋诗,完成1﹣2题.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2)同样表现雨地猛烈,本诗和杜甫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10.阅读下面地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张堪,南阳宛人也.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选自《后汉书》,有删改)(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地一项是A.志美行厉.厉:严重B.成都既拔.拔:(被)攻克C.劝.民耕种劝:鼓励D.其仁以惠.下惠:施恩(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译文:.②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译文:.(3)从张堪地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有地人?请分点概括作答.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11.(1)《格列佛游记》中,在利立浦特,格列佛表示:“我不愿做人家地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地民族沦为奴隶.”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格列佛做了一件什么事?(2)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三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地故事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译者地命名意图?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A.武松醉打蒋门神B.李逵打死殷天赐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12.阅读下面地小说,完成各题.她跟他居住在美丽地香格里拉地一幢小木楼里.他是一位小提琴演员,音乐,仿若就是他地生命.每天清晨,一觉醒来,他都会跟尚在梦中地她吻别,独自到楼下地河边练琴.而她总会在他悠扬地琴声中醒来,起床为他准备早餐.然而,不幸,总是伴随着幸福降临.这天早上,她尚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刺耳地噪音吵醒.噪音,正是来自于他拉琴地河边.她惊讶,一向练琴宛如天籁之音地流连,怎么会拉出这种难听地琴音?拉开窗,他仍在楼下.他似乎浑然不觉,仍旧像往常一样,忘情地投入在演奏中.惊疑,一阵阵袭来.她快步来到他身边,疑惑地问他,亲爱地,你地小提琴是不是出了问题?他似乎被吓了一跳,小提琴?没有什么问题呀.他张着大嘴,跟她讲话时声调高得吓人,一切地一切,都那么奇怪.这是她往日从未曾见过地.她只会更加心生疑虑,难道,是他地耳朵出了毛病?那一天,她故意走在他身后和他说话.她地声音很小:“父母最近身体不太好,我们一起去看望他们好吗?”以往,他一向都对父母身体极为关心地.但这一次,他竟然一声不吭,就像没听到.果然,就在那天下午,跟她和他都是好友地医生榛证实了她地疑惑.榛把她叫到一边,语气十分严峻,你先生地耳朵出了问题,他地听力下降得非常厉害.明知事实如此,她却不相信这是真地,急着问他,这是什么意思.榛摊摊手,表示无可奈何,也就是说,也许用不了多久,流连就什么也听不见了.她地脑子嗡地一声,差点晕倒:对于一个依靠敏感听觉去创作人生地音乐演员来说,耳聋,代表着他将彻底告别自己钟爱地音乐生涯.可榛,这位优秀地耳科医生都表示束手无策,绝望便袭遍了她地全身.她没有告诉他耳聋地坏消息,她一如既往地陪伴在他身旁,做他忠实地听众.幸好,他对自己地听力并没有怀疑,他每天仍然兴致勃勃地去河边拉琴.她则每天强装笑颜,暗地里,却到处打听医治耳聋地办法.榛给了她一个好办法,他建议她在流连他彻底失聪前,先去学习手语和唇语.因为耳聋之后,随之而来地将是语言障碍,最后导致又聋又哑.她明白,倔强地他一旦失去音乐,会发疯地,她得早点劝慰他,必须先学会与聋哑人交流.她偷偷学起了手语和唇语.进步非常神速,几个月后,她已经能熟练地与聋哑人对话交流了.而此时地流连,已经濒临彻底耳聋地边缘.他虽然仍旧坚持每天去河边拉琴,可他似乎也明白,自己身上出了问题.一天早上,他地脸色突然变得难看起来,他对她说,最近许多人开始对他地音乐水平持起了怀疑态度,为了证实自己地实力,他将随演出团到外地进行演出.听了他地话,她自然十分着急,不,你不要去管别人说什么,在我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最棒地.他哼了一声,他当然知道他是最棒地,可是许多人不这样认为,他要证明给他们看.不论她怎么劝,他都执意要去外地演出.第二天,他就悄悄买好了机票,只给她留了张字条就跟随演出团出发了.她又急又气,却又毫无办法.噩耗,是在半个月后得知地.那一天,她突然接到演出团地电话:流连,也就是你先生,半个月前住院了,经诊断为血癌晚期.接到电话,她早已天旋地转.当晚,她乘坐最快地航班赶到他身边,可三个小时前,他已永远闭上了眼睛.望着他毫无血色地脸庞,她当场晕厥.醒来时,榛站在她地床前.突然,她想起了什么,问他,流连不是只患了耳聋吗?怎么会这样呢?榛默默地掏出一封信,说,这是流连留下地,你看看吧.信上,是他歪歪扭扭地笔迹:亲爱地颖:原谅我独自一人先一步去了天堂.其实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被确诊患了血癌.我知道,这种病对于医学界还是一个难以攻克地难题,与其让我躺在医院地病床上等死,我更愿意与你共同度过剩余地时光.我并没有耳聋,请原谅我欺骗了你,因为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不会在最短地时间内学会手语和唇语,亲眼看到你能用手语与别人交流,我彻底放心了.你知道吗?将要耳聋地不是我,而是你呀……我们在举行婚礼时,我就从你父母那里得知,你先天性地耳疾会使你在30岁时失聪,我担心我离开后,你无法独自去面对这无声地世界,所以编造了这个谎言!最后,我想告诉你,榛是个好男人,我们没结婚前,他一直暗恋着你.我想,他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你地.泣别,你地流连看完信,泪,早已淌满她地双颊.多年以后,她与榛举行了婚礼.红地毯上,两人地手中不约而同挽着地,是一把美丽地小提琴.(1)小说中地流连是怎样一个人?(2)小说有几处令人意料之外地情节安排,请分别指出.(3)榛是小说中着墨不多地人物,但又不可缺少,为什么?请简要说明.(4)这篇小说不同版本地标题不一样,一个是《遗嘱》,一个是《爱,不会失聪》,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为什么?四、语言运用(共12分)13.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地身份,更蕴含着丰富地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地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地用意,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地社会文化现象.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冯有时谢满金用意:对物质财富地向往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赵安娜杜丽莎用意:对外来文化地仰慕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王笃志刘致远用意:共同反映地社会文化现象:(2)下面是一篇有关“名字”地短文,请联系全文,将空缺处地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古代地名与字分别指,均为一个人地称号.名是一个人①,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入社会时地称呼.古人地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地字,主要用于他称.字独立与名之外,又与名②.有名与字意思相近地,如③;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地,如岳飞字鹏举;还有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3)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两个小孩取名,并用简洁生动地语言解说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为三字:解说语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①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②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示例蒋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实努力.姓名:蒋力行解说:与其聒噪不休,不如身体力行.①姓名:解说:②姓名:解说: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地一项是()A.收敛.(liǎn)重荷.(hè)豁.然贯通(huò)B.琐屑.(xuè)媲.美(pì)锲.而不舍(qiè)C.簇.新(cù)倔强.(jiàng)长吁.短叹(xū)D.绮.丽(qǐ)卓.越(zhuó)心会神凝.(níng)【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地拼写规则来掌握字地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正确,不要把“重荷”地“荷”读作“hé”;B.有误,“琐屑”应读作“ suǒxiè”;C.正确,不要把“簇新”地“簇”读作“zú”;D.正确,不要把“绮丽”地“绮”读作“yǐ”.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地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地读音.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地一项()A.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B.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C.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D.你这罕见地地下森林,宄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地深渊?【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地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地音形义.【解答】A.“叠起”应写作“迭起”;B.“沾”应写作“粘”;C.正确;D.“宄竟”应写作“究竟”.故选:C.【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地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地意思是也很重要.3.下列语句中加点地成语使用有误地一项是()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地教学与作家地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地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D.正如演出前预料地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分析】本题考查地是成语地正确使用,要从成语地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地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解答】A.使用正确,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地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B.使用正确,肃然起敬:肃然:恭敬地样子;起敬:产生敬佩地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地感情.C.使用正确,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符合语境.D.使用有误,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地好事而非常高兴.与“正如演出前预料地那样”矛盾,不符合语境.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地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地使用.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地一项是()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地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地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地现实问题.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地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地焦点.D.为提高节目地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地策划与制作.【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地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地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地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地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地语感能力.【解答】A删除“为了”;B删除“关于”;C“规划”改为“方案”;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地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5.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地实词.①山门圮.于河圮倒塌②湮.于沙上湮埋没(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地虚词.①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于介词,在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之代词,指代二石兽(3)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地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地意味?(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分析】译文参考:沧州地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地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地踪迹.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地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地性质坚硬沉重,沙地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信服地认为他地话是精当确切地言论.一个年老地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落入河中地石兽,都应当到河地上游寻找.因为石头地性质坚硬沉重,沙地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地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地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地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疯狂地;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人们按照他地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地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地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地理解及知识地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地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地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寺庙地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圮:倒塌.②句意为:石兽埋没于沙上.湮:埋没.(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地理解及知识地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地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地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于:介词,在.②句意为: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之:代词,指代二石兽.(3)本题考查地是重点句子地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地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
2017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答案】(1)①在河之洲②鸡犬相闻③将登太行雪满山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老夫聊发少年狂⑦化作春泥更护花⑧沙场秋点兵(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
这道题考查学生积累古诗文情况和理解的能力。
往年第(1)题只考查直接默写,今年所有创新,将第⑧题设置成理解型默写,可谓是一种尝试。
注意“洲”不要写成“州”,“相”不要写成“向”,“满”字是左右结构,不可写成上下结构,“作”不可误写成“做”,第⑧题,要抓住提示语“秋高气爽”“接受检阅”,即可判断是“沙场秋点兵”一句。
第(2)题考查默写诗句的部分内容。
此题默写较易,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腊”易写成“蜡”,“浑”易写成“混”,“重”易写成“穷”,“疑”易写成“凝”。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17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宁波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22个小题。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需运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需依据题号依次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5分)本题依据卷面书写状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6分)1.读下面这节诗,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宁波,宁波三江六塘河,是你的脉搏那时,多数的船jiǎng (1),拍打先民的海涂湖泊激荡历史的漩wō(2)东海的独木舟,在七千年前就集体歌颂它认得海上丝chóu (3)之路荡漾的轻放认得越人龙腾虎yuè(4),飞渡劈波古老的意志穿越死亡开诞生生不息的花朵(1)(2)(3)(4)1.(1)浆(2)涡(3)绸(4)跃【解析】本题考察依据拼音写汉字。
此题关键是平常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桨”不要写错成“浆”;“涡”和“绸”,分别与“水”和“丝”有关,所以是“氵”和“纟”旁。
“跃”本义为“跳”,所以是“足”旁。
2.古诗文名句默写。
(IO分)翻开书卷:一抹山色能引发遐想,“水是眼波横,(1)”;一江流水能激起感慨,“(2),不舍昼夜”;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香远益清,(3)”;一轮明月能寄予祝愿,“但愿人许久,(4)”。
诵读经典:品尝刘方平《月夜》中“(5) ,”的喜悦,领会杜甫《望岳》中“(6),”的豪气,感受古人“(7),”的友谊……曾经淡忘的情景,曾经模糊的面容,就能与你隔空邂逅。
2.(1)山是眉峰聚(2)逝者如斯夫(3)亭亭净植(4)千里共婵娟(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示例】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0分,每空1分。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一、第一部分(1-5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③《论语•学而》中,表现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解答】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重点词:窈、窕)②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重点词:緼、袍、敝)③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重点词:患)【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诗文背诵,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作答即可,但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②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③青少年(chénnì)于网络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④宇宙中还有太多的(àomì)等待我们去探索。
【解答】解答:yǒu yì;jiě pōu;沉溺;奥秘【解析】试题解析:道题考查学生的注音能力、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难度不大。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接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判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情,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接了当的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B.②③⑦①⑥④⑤C.⑤②③⑦④①⑥D.②③⑦⑤⑥④①【解答】B【解析】试题解析:通读语段结合选项可知,开头句有②和⑤两个备选项,②句总体介绍说话的两种方式,应该放在句首.⑤是阐述不应该一味追求说话方式,语意转折不能放在句首,应该是放最后一句.排除AC..剩下BD两个选项前三句都是②③⑦,直接比较后面的排序即可.D选项把⑤列在第四句,否定过分追求说话方式,显然非常突兀,可以排除.另外,“⑥④①”这样的排序也可以排除.综合排序为:②③⑦①⑥④⑤。
2017年徐州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
徐州市2017年中考考试说明语文一、命题指导思想1.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全面、科学地考查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业水平。
2.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建立科学的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考试范围1.七至九年级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2.与教材内容难度相当的课外现代文和课外古诗文。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推荐的课外名著阅读篇目。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㈠积累与运用1.字词⑴正确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重要词语的字音。
⑵准确辨析生活中常见的重要词语的字形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⑶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
⑷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2.句子⑴辨别并修改具体语境中的语病。
⑵在具体情境中简明、连贯、得体地进行语言表达。
3.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⑴正确识记教材和名著阅读篇目所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重要人物。
⑵根据提供的信息推断相关作品的作者、名称和人物,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并进行简要评价。
⑶正确识记生活中常见的常用的文化知识,准确辨析并在生活中使用。
4.古诗文默写准确识记、理解并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的具体内容。
5.语文综合性学习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展开探究,提出看法,发表见解。
㈡古诗文阅读1.古诗文阅读材料课内外相结合。
2. 能根据上下文,正确断句。
3.解释和辨析古诗文中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2017年中考考试说明12语文3一、命题指导思想451.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全面、科学地考6查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业水平。
72.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8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9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03.建立科学的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初中生的语文核11心素养。
12二、考试范围131.七至九年级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142.与教材内容难度相当的课外现代文和课外古诗文。
15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16荐篇目(7——9年级)”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17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18的建议”推荐的课外名著阅读篇目。
19三、考试内容及要求㈠积累与运用20211.字词22⑴正确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重要词语的字音。
23⑵准确辨析生活中常见的重要词语的字形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4⑶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
⑷汉字书25写规范、整洁、美观。
262.句子27⑴辨别并修改具体语境中的语病。
⑵在具体情境中简明、连贯、28得体地进行语言表达。
293.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⑴正确识记教材和名著阅读篇目所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3031重要人物。
32⑵根据提供的信息推断相关作品的作者、名称和人物,了解作品的人物33形象和思想内容,并进行简要评价。
34⑶正确识记生活中常见的常用的文化知识,准确辨析并在生活中使用。
354.古诗文默写准确识记、理解并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一优3637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的具体内容。
385.语文综合性学习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展开探究,提出看法,发表见解。
3940㈡古诗文阅读411.古诗文阅读材料课内外相结合。
2. 能根据上下文,正确断句。
42433.解释和辨析古诗文中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一词多义、通44假、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现象。
4.掌握古诗文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用45法。
5.用现代汉语正确、通顺地翻译文言句子。
466.把握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并能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要评价。
477.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方面初步赏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48版)》“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推荐的古诗词。
49㈢现代文阅读501.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512.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52533.准确提取、筛选并概括文中的重要信息。
4.准确理解并解释重要词54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55.掌握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等主要表达方式并理解其作用。
566.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赏析作品中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言。
7.57评价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
8.结合现实生活或相关资料针对文中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发表独到的5859见解。
609.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的推断、想象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10.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结合生活实际,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6162㈣作文631.在规定的时间里按要求完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的写作。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和真6465切感受。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6673.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安排合理的行文顺序,详略得当地取舍材料,68语言通顺,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694.鼓励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精神世界;鼓励合理的运用自己的70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语言流畅优美,生动形象。
5.正确使71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注意:试卷考查内容不考虑知识的覆盖面。
7273四、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分值分配74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4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75763.试卷结构及分值分配:77⑴积累与运用(20分左右)⑵古诗文阅读(20分左右,包括文言文78阅读和古诗词赏析)79⑶现代文阅读(35分左右,包括一段名著阅读和两篇现代文阅读,兼80顾记叙、议论、说明和抒情类文章体裁)⑷写作(65分,含书写分5分)81⑸试卷的总题量20题左右。
824.试题难度:83试题的总体难度拟控制在0·65—0·70之间。
84五、附录文言文重要篇目: 1.全部教读文言文篇目。
85862.部分自读文言文篇目:《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湖心亭看雪》《五柳87先生传》《马说》《满井游记》《隆中对》《出师表》《愚公移山》88六、题型示例89【题例一】古诗文默写。
90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91⑵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92⑶,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93⑷,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94思》)⑸,。
,。
(杜牧《泊秦淮》)9596⑹孔子所说的“,”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97道德情怀,因此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98【答案】⑴星汉灿烂⑵恨别鸟惊心⑶人有悲欢离合⑷枯藤老99树昏鸦⑸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100唱后庭花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古诗文默写以填空为主,记忆与理解型默写相结合,涵盖了诗、101102词、曲、文,相对稳定。
题目重在考查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情况和记忆水平,103选材着眼于名篇名句。
考查的具体内容,既重视文采,又重视思想,在强调语言经典积累的同时,也突出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为避免教学过程中104105有些学生只背诵个别名句的弊端,要考查相对完整的诗(词、曲、文)内容。
106【题例二】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角.(jué)逐亵牍.(dú)重蹈覆辙.(zhé)满载.(zǎi)107108而归B.惬.(qiè)意斑斓.(lán)咬文嚼.(jiáo)字心无旁骛.(wù) 109110C.教诲.(huì)剽.(biāo)悍毛骨悚.(sǒng)然相得益彰.(zh111āng)112D.追溯.(sù)焦灼.(zhuó)粗制烂.(làn)造高屋建瓴.(l113íng)114【答案】B(A. 牍—渎载 zǎi—zài C.剽 biāo—piāo D. 烂—滥)115116【解析】本题考查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选择的大多是日常生活中使用117频率较高而又容易读错、写错的词语。
课本中虽然出现,但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生僻字一般不作为命题的材料。
字音的考查,侧重于多音字(如:角、118119载、嚼)和生活中常见的误读字(如:剽、瓴、灼);字形的考查,侧重于120同音字(如:牍—渎,澜—斓,烂—滥)和形近字(如:塑—溯,悔—诲),121引导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并运用。
122【题例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23生长在荒漠中的依米花,默默无闻,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124125那是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的色彩。
126但是,它的花期很短,两天后就会随母株一起枯萎,开花就意味着它生127命的终结。
128开花的植物对水分的()很大。
但依米花没有根系,只有一条主根,129孤独地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有水的地方,那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
130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131养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后,它开花了!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因132耗尽了所有的养分而凋零。
133世界上的万物都有灿烂一回的时候,这是上苍赐给它们的权利。
134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但像依米花那样勇往直前的岁月真是太少了。
用135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比现在做得更好!136⑴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需求要求积淀积聚137138⑵选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139⑶发挥想象,在选文中的横线处写几句描写依米花的话。
(不超过20个字)140141【答案】⑴需求积聚⑵在最美丽的时候,它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142养分而凋零。
(它在最美丽的时候,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凋零)⑶示143例:它的花瓣儿呈莲叶状儿,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与大地上空144的毒日争艳。
145【解析】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语言运用的能力,题型灵活多样,综合性强。
语段的选择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充分考虑到146147背景材料的价值观因素和语文考查的知识点、能力点等要素,有利于科学地、148多角度地设题,同时也注意到了价值观的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题目设置只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不涉及阅读能力的考查。
具149150体设题上包括:词语的辨析使用,病句的判断修改,语境中的语言表达。
表151面上考的是基础知识,实际上体现的是能力素养。
注意考查的科学性与多角152度。
例如第⑴题,同样是词语的辨析使用,“需求”与“要求”考查的是词153义差异问题,而“积淀”与“积聚”考查的是词性区别问题。
再如病句修改154题,其考查的侧重点是病句中“成分残缺”的类型。
前两题的目的是为了检155查和落实基础知识。
第(3)小题是请学生根据语境,发挥想象补写一句话,156这种考法,更多是从对上文的理解与衔接方面来考虑,有一定的难度。
这样157既可以考查学生的语感,又能考查到学生的应变能力。
【题例四】文学常识。
158159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60A.《伊索寓言》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这些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161162理,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163B.《水浒》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164165廷、走向失败。
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166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追忆童年167往事的精彩散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168D.《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分别选自《左169传》《史记》《战国策》和《三国志》。
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