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鲁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步教学成功学案

《故乡》

——鲁迅

《故乡》教案设计

主备单位:县直一中修订人:王枫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⑴注重积累,了解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

⑵分析人物形象,,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写儿时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状况,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闰土的形象,是旧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

3.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招试题,小说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如2010年第8题、2011年第8题、2012年第8题、2014年第7题、2015年第7题(分值3—4分);分析人物形象,如2011年第12题、2012年第11题、2015年第9题。此类题主要考察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分值4分,学生需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4.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对小说有所接触,但在阅读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只愿意看生动地故事情节而不愿意探究丰富的深刻内涵;只关注所喜爱的人物命运而不去做个性化评析;因此深入欣赏小说人物形象还需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拨。

二、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掌握本文字词,理解作者所描绘的20年代农村的社会面貌,认识封建社会人压迫人,

人剥削人的社会本质。

3、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品味语言,能总结出小说刻画人物的具体方法,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4、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归纳检测,让学生完全掌握重点词语及作家作品,让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合作交流,能总结出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把握小说的主题,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时间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作者及代表作。

2、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

3、阅读课文,了解对比手法,感知文章内容

(二)评价人物

(三)导入新课:播放音乐电视《故乡》让学生进入意境。然后让学生说出有关“故乡”的诗词句,进入意境。

(三)自学指导一

1、内容:课文、资料、工具书

2、方法:自学、查阅、合作、交流、展示

(3)时间:8分钟

(4)要求:(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小说的基本知识。

(2)理解、积累重点词语,掌握作家作品、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四)自学检测一:

1、加点字注意:

当()隐晦()()嗤( ) 瑟( )

2、解释词义。

拜望—探望,表示恭敬的意思。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的样子。

伶俐—聪明,灵活的样子。

寒噤—因受凉或受惊而引起身体颤动。

3、填空:小说的三要素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包括:、、、。

(五)、自学指导二

1、内容:课文

2、方法:自学、感知、合作、交流、展示

3、时间:10分钟

4、要求: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运用的

对比手法,感知课文内容。

(六)、自学检测二

1、本文写了故乡的什么?(景、人、情)

2、本文可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明确:变

3、本文作者写了故乡哪些方面变化?

板书设计:

4、本文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

(二)研读课文难点追索

分析闰土变化完成后面的表格

1)、找出少年闰土在外貌动作、语言等

方面

的特点?

明确(见下表)

2)、找出中年闰土在外貌动作语言等

方面的特点?

(明确见下表)

3)、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

官、绅

4)、闰土的变化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揭示了中国农民在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压榨下,经济破产、生活贫困、精神麻木的社会现实。

5)、鲁迅先生对闰土的命运持什么态度?

明确: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6)、分析闰土的形象

明确:闰土是生活在重压下,艰难挣扎的尚未觉醒老一代中国农民的形象,他勤劳、忠厚,但受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之深,对生活逆来顺受,反应迟钝,思想麻木,在生活绝望时,只得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

(三)教师小结:根据所给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本是活泼可爱少年郎

下联:灰黄皱面头带破帽,已成麻木迟钝木偶人

1

2

明确:神异萧条朦胧

3、描写这三个故乡有何深意?

明确:日益衰败、帝、官、封践踏下旧中国的缩影

4、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5、小结:根据所给上联完成下联:

上联:忆故里蓝天圆月碧瓜地,好一幅神异图画

下联:回乡关枯草寒风萧索村,竟满眼衰败悲凉

四、用学

走出课堂拓展延伸

文中“我的家乡”是一日不如一日,越变越坏,说一说你的家乡又怎样的变化,同学们思考5分钟,然后口头作文。

五、测学

《故乡》第一课时练习题

一、给画线字注音。

隐晦( ) 惘然( ) 颧骨( )

嗤笑( ) 鄙夷( ) 恣脽( )

二、填空。

1、《故乡》选自《》,体裁是,作者是,原名,文章以为线索。

2、本文着意于一个“变”字,运用的手法体现主题。

三、3、依课文内容填词。

①苍黄的天底下,远近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②母亲早已着出来了,接着便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③我远远地将在棒上的绳子只一,那鸟雀就在竹匾下了。

④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而生活。

三、选择题。

1、与下面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A、但父亲终于带他走了。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

A、“希望”是自己手制的偶像,它的有无都是无所谓的。

B、“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消极等待,决无希望可言;努力争取,希望才能实现。

C、因为“希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无所谓无。

D、闰土和“我”的友谊已不存在,“我”也没有什么“希望”可言了。

3、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