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包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和反思
第二单元《包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内容】教材第20页例5.【课标要求】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减几退位减之后,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是在以往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多余条件,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找出有用条件,排除多余条件,从而求出另一个加数。
【学情分析】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已经比较熟悉,只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解决一个问题会多出一个数学信息,所以这节课重点就是要理解数学信息,找有用的数学信息。
二、目标【教学目标】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程序】备教材——备学生——上课——作业检查——反思教学过程【教学重点】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排除多余信息。
【教学策略】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发现法、自主学习法【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练习本【课的类型】新课【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导入一、计算铺垫,导入新知(1)计算11-2 15-7 15-913-4 13-7 13-612-3 14-5 16-8(2)解决问题动物王国里有14只鸭子,走了8只。
还剩几只?(3)举一个吃早餐需要东西:碗、勺子、面包、粥、足球,让学生找出吃早餐用不上的物品。
1)学生通过开火车来完成口算,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
2)问学生这个题目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3)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完成计算,并请学生说一说。
4)学生通过吃早餐这种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吃早餐不需要物品是足球。
通过复习计算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并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解决问题1-----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学讲稿
《解决问题1-----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学讲稿预习内容:课本第20页及做一做。
预习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会判断多余条件。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预习重难点:能从已知的条件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用条件。
预习准备:课本一、复习1.口算。
12-8= 7+9= 17-8= 13-6= 15-8= l6-7=14-5= 11+2= 15-7= 11-7= 13-5= 14-8=13-7= 13-9= 12-7= 13-8= 12-5= 11-4= 2、列式计算(1)体育室有16个篮球,已经借出去9个。
体育室还剩几个篮球?(2)图书室有17本故事书,借走了8本。
还剩多少本?(3)一共有15人参加唱歌排练,第一排有6人。
第二排有几人?(4)停车场原来有15辆车,开走了7辆。
停车场现在有几辆车?二、预习新知:根据课本第20页的小朋友踢足球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图中告诉我们()个已知条件,分别是:(1);(2);(3)2、要解决的问题是:3、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条件()和条件()有关,与条件()无关。
4、将课本上无关的条件用铅笔划掉,然后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讲给家长听。
(多说几遍,课堂上老师期待你精彩的发言!)5、想一想: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说说为什么?(讲给家长听)列式计算:(人)答:。
解答正确吗?你有什么好方法检验?(做好准备,明天与同学交流!)三、巩固练习(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认真读题划去多余条件,再列式计算。
列式:答:四、趣味题:从以下已知条件中选出2个相关的条件,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括号里填序号。
)已知条件:①左边有7只兔子;②右边有8只兔子;③黑兔有6只;④白兔有9只;⑤一共有15只兔子。
(1)选择条件()和()问题是:列式计算:(2)选择条件()和(),问题是:列式计算:(3)选择条件()和()问题是:?列式计算:[学习心得]A、我认真预习了,我都学会了!B、我能按要求思考,但还有一些不明白的方!C、我学得比较吃力,仍需努力!。
解决问题(有多余条件)教学设计构思
解决问题(有多余条件)教学设计构思第一篇:解决问题(有多余条件)教学设计构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例5的教学,是让学生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数学学习中的解决问题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正决定着他们的思维方式。
和以往不同的是,在这道例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样一个多余条件干扰学生解题。
由于受这个多余条件干扰,学生一开始可能无从下手,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小组的合作来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是多余的、无用的,只有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条件,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因此,我在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上是这样设计的:一、复习铺垫。
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了两道复习题,口算题是20以内的加、减法,其中我有目的地请两位同学说计算方法是让学生复习这个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而另一道题是解决问题,准备这道题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这类数量关系的问题的数学模型,还可以为例题作铺垫和对比。
二、新知教学。
在这个环节里,我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场景导入例题,希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溵发学生的求知欲。
其实,在例题教学设计中,我作了两种的考虑:第一种是让学生说图意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或摆小棒独立分析、思考,然后列式计算,再让学生汇报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是在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时重点分析引导多余条件。
第二种是在学生说图意后,先小组讨论、交流和借助画图或摆小棒来分析: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些条件?讨论交流后再让学生列式计算,然后让学生说解题思路,同时分析“我们队踢进了4个”是多余条件,与问题无关。
在试教时,我是选用了第一种教学设计,就是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例题,并希望他们在独立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多余问题,然后再全班重点分析这个多余条件的,但效果不太理想。
所以,今天这节课我就选用了第二种教学设计,希望他们通过先讨论、交流和借助画图或摆小棒来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多余条件,再列式解答。
解决问题(含有多余条件)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
一年级数学下册《例5:解决问题(含有多余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20页内容例5:解决问题(含有多余条件)。
教学目标:1、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有有意识的发现身边的数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从图文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学习新课之前,先复习一下以前的知识(课件P2)口算练习:7+6 8+4 9+8 8+7 15-8 13-5 12-6 15-7师:同学们真棒。
2、创设情境,应用小练习(课件P3)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小朋友们也开始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看,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师:读题。
“13个同学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师:谁来说一下,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师:这道题怎么解答?谁来列算式?找生列出算式。
师:13-6,你能说一下为什么用减法吗?“13个同学是总数,这里有6个人是一部分,问藏起来几人,是求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
”师:你真棒,那得数是几?13-6=7师:刚才同学们真棒,这个只是热身,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1、出示情境图p4,认真观察,收集信息。
让学生说一说师:瞧,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也来到了操场。
师: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师:仔细观察这张图,你还知道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有16人,来了9人,进了4个师:那问题是什么?(问题:还有几人没来?)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图中的哪些条件是有用的?师:同位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停,谁来说一下,那些是有用条件?“有16人,来了9人”,找两名学生,师:同学们都很棒,那怎么都没选这个条件?“我们队踢进了4个”师:这个条件和问题有关系吗?没有关系。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教学设计白沙镇中心小学李会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课题是《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3 节的内容。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和 20 以内退位减法,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认真读题、审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1. 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应用题;2.让学生学会认真读题,认真审题。
(三)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二、教法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地研究和学习,并因地制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学法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教具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整节课我以情景教学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设计了新颖的动画故事,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的进行引导,使整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1.算一算:小猴摘桃。
(只有把每一道题算对,才能吃上最高处的桃子!)2.动物王国开心算。
(动物王国里有 14 只鸭子,走了 8 只,还剩几只?)(二)合作探究,教学新知1.教学例 5.出示例 5: 有 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 9 人,我们队踢进 4 个,还有几人没有来?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分析题意,明白“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运用画图策略理解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下册-带有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教案
带有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课本20页
教学目标:能根据图画和文字找出题目所给的数学信息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决,巩固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文结合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以及问题并能选择准确的方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图文找出有用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想不想去动物园观看动物呢?(想)我们一起坐车出发吧。
在车上有点无聊,我们一起来闯两个数学大关,
2,第一关:口算,抢答。
13-6= 14-5= 15-6= 15-7= 12-5= 16-8= 11-4=
小朋友真不错。
口算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数字和符号,在连加连减的时候要注意运算顺序。
接下来请看第二关是什么呢?
第二关:看图列式
写出四道算式。
还能够怎样列式?
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写出来的算式就不一样。
各数字各代表的意义也不相同。
二、引出新知
1:出示课本20页例题5课件
2:找同学读题,试着找出题目中的多余条件
3:列算式,解释问什么这么列
4:老师板书:16-9=7
5:师生一起分析题目,画出题目中的多余条件,使用放大镜再次强调
三、巩固练习
通过大量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带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
四、作业布置20页做一做,22页练习五第2题。
解决问题(多余条件)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多余条件的概念,能识别多余条件并进行排除。
2.培养学生运用整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巧。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使学生理解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将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1.开场白: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讲述小猪佩奇一家在公园游玩时遇到的麻烦,引发学生思考。
2.展示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公园中的各种设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提问引导:引导学生关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讲授新知
1.多余条件的概念:讲解多余条件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多余条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解决问题(多余条件)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基本思维方法初步认识的重要阶段。在本章节“解决问题(多余条件)”的教学中,我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据,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以“小猪佩奇一家去公园游玩”为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多余条件,并能自主发现、分析和排除多余条件。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分享解题方法:鼓励小组成员分享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多余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2.方法归纳:总结识别和排除多余条件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解决多余条件教案
解决多余条件教案教案标题:解决多余条件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多余条件以及其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2. 学会识别和消除多余条件。
3. 运用解决多余条件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多余条件的定义和示例。
2. 多余条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3. 解决多余条件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引入多余条件的概念,例如:在解决问题时,有时会遇到一些与问题无关的条件,这些条件被称为多余条件。
2.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多余条件的概念和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探究(20分钟):1. 提供一些包含多余条件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识别和消除多余条件。
3.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讲解(15分钟):1. 讲解解决多余条件的策略和方法,例如:a. 仔细阅读问题,确定问题的核心要素。
b. 分析问题中的条件,判断哪些是与问题解决无关的多余条件。
c. 去除多余条件,简化问题的表达。
d. 重新思考和解决问题。
实践(2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解决多余条件的策略来解决。
2. 学生个体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展示解决过程和答案。
3.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总结(10分钟):1. 总结学习内容,强调识别和消除多余条件的重要性。
2. 强调解决多余条件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问题解决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扩展活动:1. 给学生提供更多包含多余条件的问题,让他们继续练习解决。
2. 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换,并互相挑战解决。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解决问题过程和策略。
2. 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识别和消除多余条件的能力。
3. 评估学生在展示解决过程中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教学资源:1. 多余条件问题示例。
2. 学生练习题和解答。
3. 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解决”教学案例
“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解决”教学案例【实施过程】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5题,这是一道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这道例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的多余条件,这多余条件很容易干扰学生解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重点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探究新知:一、知道了什么?1、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出示教科书第20页的例5主题图师: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再同桌互相述图意,最后指名汇报。
)2、理解题意,选择有用信息师: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条件?生: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
师: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
”这个条件有用吗?生:没有用。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个条件没有用呢?生:因为让我们求的是没有来的人数跟踢进去的球没有关系。
小结:说得真棒!像这样没有用的信息是多余的信息,多余的信息不参与计算,所以我们看题目一定要仔细。
这就是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解决问题不同的地方。
3、确定条件和问题师:请大家把有用的信息和问题一起完整读一读。
生: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二、怎样解答?1、画图表示题意,探究解题方法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条件和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现)2、学生作品展示,边出示图边让学生说说图中各部分的意思。
作品1:作品2:作品3:来了9人?人16人3、列式计算师:观察同学们画的图,能用算式来解决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6-9=7(人)4、回顾强调从同学们画的图,我们也可以知道多余条件在解题过程中是没有用的。
三、解答正确吗?师:怎样检验答案“还有7人没来”是否正确呢?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生:用加法验算9+7=16(人)来了9人加上没来的7人,一共就是16人。
正确了。
四、回顾反思,巩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策略。
解决问题(多余条件)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以致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含有多余条件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小兔子采蘑菇”问题,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并尝试让家人一起解决类似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多余条件问题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品质,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注重过程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加强课后辅导,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本周学习解决多余条件问题的过程和心得体会,要求字数不少于200字。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练习。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协助孩子解决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解决问题》(有多余条件)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有多余条件)主备人:赵琼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0页例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解决有多余条件的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数学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小棒。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在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朗诵一首古诗,在朗诵的过程中请你仔细听,古诗里藏着一个物品,看看谁最先听出来。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生猜出扇子,师引出团扇,出示团扇照片并向学生介绍与团扇有关的历史文化。
(课件出示)二、探究新知(一)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1.收集信息。
(教师出示教科书P20页情境图)师: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发现一共要做16把团扇。
生2:我发现了4个人一起做,已经做了9把。
生3:我发现了要求“还要做多少把?”。
2.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信息。
想一想—让学生先想—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要做多少把?”需要哪两个条件?写一写—教师把学生认为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写在一起,不用的条件写后面并标注。
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
师小结:“我们4个人一起做”这个条件在解决这个同题时没有用,是多余条件。
(二)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1.培养学生画图的意识,明确问题结构,帮助学生进行解答。
师:你能把用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并且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吗?说说你的想法。
师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并找个别学生在黑板展示不同的画图策略,让学生说明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教学案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数学问题。
2.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重点: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问题。
难点:会分清给出的已知条件中,哪些是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哪些是多余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一、温故而知新。
师:同学们,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巩固一下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口算。
(生练并汇报,师补充讲评。
)15-9=61、(破十法):2、(想加法算减法):10-9=1 9+(6)=151+5=6 15-9=62、解决问题。
植树节到了,第一小组要植树12棵,已经植了8棵,还剩多少棵没植?师:这道题已经知道:要植树的总数是12棵,已经植了的树8棵,求还剩多少棵树没植?就是求总数中剩下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总数 - 已知的部分数 = 剩下的部分数列式为:12-8=4(棵)【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新课的学习打下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阳光明媚,春光灿烂,我们相约一起去踢球,怎么样?1、(课件出示情境图)师:通过情境图,请同学们找出已知条件: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问题:还有几人没来?2、理解题意,探究新知。
(突破难点)师:求还有几人没来,就是求没来踢球的人数,也就是从总人数中去掉来了的人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踢球的总人数,即16人,二是已经来的人数,即9人,与踢进球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题中“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没有用处的,我们把它叫做多余条件 ,解题时不用此条件。
3、画图表示题意,探究解题方法。
(突出重点)师: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来直观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先用 16个圆圈表示踢球的总人数,再划去9个圆圈表示从总数中去掉已经来的人数,剩下的就是没来的人数,师:我们还可以把这道题转换成上学期的知识,用一个大括号表示三个数的关系,16是总数,9是部分数,求另一个部分数,用减法计算。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说课
六、说教学过程
(三)运用新知,自主练习
1. 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2.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实际 的练习中去,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四)布置作业
第22页练习五,第1题、第4题。
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去。
七、说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踢球的总人数 - 来的人数=没来的人数 16-9=7(人)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数 学问题 突破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 突破方法:认真分析问题,寻找相关联的信 息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 观察比较,合作交流
六、说教学过程
(一)计算铺垫,导入新知
11-2= 12-8= 13-4= 12-3=
12-6= 15-7= 13-7= 14-5=
12-过程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1. 看到这个热闹而激动的场面,你知道了什么? 提取数学信息。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根据问题或条件之间的关系,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 3. 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你们会解决吗?(可以 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把 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学习了图画问题,能够从图中发现信息、提 出问题。但是以前都是直接从图中提出信息,而新知是要求 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从图和文字中提取相关信息,信息 的多样化,为学生提取信息设置了一些障碍。
2、学生在上学期看图列式的学习中,对部分、整体的数 量关系已经掌握得非常清楚了,但是他们对简单实际问题的 结构还不是很明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含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含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并能应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2、学生进行辨析,学会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有联系的信息及多余信息,并能根据相关信息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初步学会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例5的教学,是让学生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数学学习中的解决问题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正决定着他们的思维方式。
和以往不同的是,在这道例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样一个多余条件干扰学生解题。
由于受这个多余条件干扰,学生一开始可能无从下手,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小组的合作来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是多余的、无用的,只有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条件,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应用2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信息,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和多余条件,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计算:12-6= 18-9= 12-5= 14-5= 13-8= 13-7=12-8= 17-8= 11-6= 11-9= 15-7= 16-8=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师(导入)﹔夏天来了,学校准备举办运动会,其中有一个项目是踢足球比赛,每个班选16人参加,大家想不想参加?目前,高年级有个班率先选出了16名同学为了在这次运动会上取得好的成绩,他们正在足球场上热火朝天地训练。
现在,我们就把画面切换到足球场上。
(出示主题图)师:看到这个热闹的场面,你知道了什么?生1:有16人来踢球。
生2:现在来了9人。
生3:我们队踢进了4个。
师:那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生:还有几人没来?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成一道题目吗?(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请学生一起把题目齐读一遍,引导学生看问题。
赛讲课教案——《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教案
《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2.经历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含有多余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法。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选择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老师想考考大家,同学们准备好了吗?13-6=14-8=12-7=16-9=11-2=14-6=(指名让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回应)同学们算得又准又快,掌握得真不错,老师这里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大家帮老师解决一下。
(出示主题图)二、新授。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找一找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找到的数学信息是一共有16人来踢足球,已经来了9人,有一队踢进了4个,我找到的数学问题是:还有几人没来?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解决问题》。
我们看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条件?生:一共有16人来踢足球,已经来了9人。
师:为什么这个信息不用?生回答。
师:我们要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条件,没有关系的条件我们就不用。
我们来完整读读有关系的条件和问题。
下面我们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
生:16-9=7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我们还要检查一下。
生:没来的7人加上来的9人是16人。
师:我们来答一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呢?生回答。
(先找出多余条件)三、巩固提高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四、回顾反思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先找出多余条件)解答正确吗。
含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教案
含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教案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含有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3、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讨论画图对比练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正话反说”的游戏。
同学们真是耳聪目明、眼疾手快。
2、复习导入一共有几个数字?8 9 4 1 7名师精编优秀教案3 0 c 5师:从题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是怎样解决的?怎样想的?(为什么不是9)板书:含多余条件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知道了什么。
(1)同学们认真观察,知道了什么?板书条件:①一共13个。
②黄色4个。
③小刚5个。
(2)学生找出数学问题。
板书问题:小英折了几个?(3)学生读条件和问题,筛选有用的条件。
同时教师说明“多余条件”并划掉。
想一想:()是多余的条件。
13是()和()的总数;13还是()和()的总数。
(4)根据筛选读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并思考如何解答。
2、教师引导,怎样解答。
(1)引导学生画图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决问题时经常用的方法吗?那你们想不想也当小老师到前面来个大家讲一讲呢?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学生尝试画图,画一画:有用条件与问题的关系。
(3)同桌之间说一说(4)指明画图当小老师(5)指明列式3、检验。
(1)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检验(2)指名回答(3)教师再次明确方法4、口答教师将如何答,学生试答。
三、总结解决问题方法1、说一说: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去掉多余的条件。
3、画一画:有用条件与问题的关系。
4、算一算:列算式。
四、巩固练习。
课本22页第2、4题。
学生读题,在小组内完成,集体订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教学设计
白沙镇中心小学李会芳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课题是《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 节的内容。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和20 以内退位减法,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认真读题、审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
1. 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应用题;
2. 让学生学会认真读题,认真审题。
(三)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二、教法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地研究和学习,并因地制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学法
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教具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整节课我以情景教学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设计了新颖的动画故事,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的进行引导,使整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
1.算一算:小猴摘桃。
(只有把每一道题算对,才能吃上最高处的桃子!)
2. 动物王国开心算。
(动物王国里有14 只鸭子,走了8 只,还剩几只?)(二)合
作探究,教学新知
1. 教学例5.
出示例5: 有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 人,我们队踢进4 个,还有几人没有来?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分析题意,明白“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运用画图策略理解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2. 列式:16-9=7 (人)强调:要求“还有几人没有来”与人数有关,与踢进球的个数
没有关系,这个条
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是没有用处的,我们把它叫做“多余条件”。
3. 小小裁判家:(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打“ d号,多余条件打“ 乂’号)
王爷爷家里有白猪和黑猪共12 头,有羊4 只,白猪7 头,黑猪有多少头?
(1 )白猪和黑猪共12 头( d )
(2
)
羊有4 只(X )多余条件
(3
)
白猪有7 头(d)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闯关练习:
第一关:明家有14 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 只,母鸡有几只?交流,列式:14-6=8 (只)
2.实战测评:
两个小组一共有13 人,我们组有6 人,我们已经走了15 分钟了,另一组有几人?交流,列式:13-6=7 (人)
3. 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参加植树的男生有7 人,女生有4人,一共植了12 棵树,参加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列式:7+4=11 (人)
(四)、小结本节收获,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
一共有16 人来踢球有一队踢进4 个球
已经来了9 人多余的条件)
还有几人没来?
16 - 9=7 (人)
六、教学反思
学习完了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今天和孩子们上了一节利用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教学中我以猜谜、小猴摘桃尽量吸引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兴致,再通过一道学过的应用题,让孩子们自主解决,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并为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
在学生感受了“多余”后,我按照以往教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情境出示了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都能积极发言,说出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找到问题后我没有急着让学生回答怎样列式,而是让他们同桌之间先说一说“要想知道还有几人没来,我们需要用到哪几个信息?”通过同桌之间的讨论和之前对“多余”的理解,很多孩子很快意识到这一题中“我们队踢进了4 个球”这一信息没有用,是多余的,这时我便顺势告诉他们,在数学中没有用的信息就叫做“多余条件”。
找到了有用的信息,孩子们很容易的解决了问题。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课堂中,让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学生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这类问题理解不透彻,只能”现学现用”,不能“活学活用”,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就不知所措。
总之,整堂课下来,教学效果较好,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到多余条件并正确解决问题。
有个别同学由于基础薄弱,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快地正确找到多余信息。
为了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打算在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方面多下功夫,先找出解题所需要
的有用条件,让学生将题目中的多余条件用虚线
圈起来,这样既加强孩子对多余条件的判断能力,又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达
到事倍功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