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学复习题(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内燃机学名词解释

内燃机学名词解释

内燃机学名词解释压缩比: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即εc=vvc。

配气正时:(亦称配气相位)是指内燃机每个气缸的进、排气门从开始开启到完全关闭所经历的曲轴转角。

气门重合角:就是指发动机进气门和排气门处在同时打开的一段时间用曲轴转角去则表示称作气门重合角。

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喷油提早角:喷油器已经开始喷油时,活塞距离放大超过横移点的曲轴转角。

增压中冷:是当涡轮增压器将新鲜空气压缩经中段冷却器冷却,然后经进气歧管、进气门流至汽缸燃烧室。

偶件:一对生产高精度,协调严格的零件。

喷油规律:是指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曲轴转角或单位时间从喷油器喷入气缸的燃油量。

即喷油率随凸轮转角的变化关系。

命令效率:发动机实际循环命令功wi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q1的比值,即为ηit=wi指示压力、平均指示压力和有效指示压力(定义,表达式):平均指示压力是指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指示功,即pmi=wvs;平均有效压力是一个假想的、平均不变的压力作用30τpex在活塞顶上,并使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所搞的功等同于每循环所搞的有效率功,即pme=。

指示热效率和有效热效率(定义,表达式):指示热效率是指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即ηit=wi平均值有效率压力和有效率燃料消耗率be:平均值有效率压力就是一个假想的、平均值维持不变的压力促进作用在活塞顶上,并使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所搞的功等同于每循环所搞的有效率功,即pme=30τpe料消耗率be,是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

通常用单位千瓦小时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料克数【g/(kw.h)】,即be=e⨯103。

指示功率、有效功率和升功率(定义,表达式):内燃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示功称为指示功率,即pi=pmivsni30;内燃机单位时间内所搞的有效率功称作有效率功率,即pe=pmevsni30;在额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汽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升功率,pl=pe充量系数φc:若把每循环洗入汽缸的空气量折算成进气管状态(ps,ts)的体积v1,其值通常必须比活塞排量vs大,两者的比值定义为充量系数φc,即为φc=v1过量空气系数φa:燃烧单位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φa,即φa=m1b0,其中m1就是实际步入气缸的新鲜空气的质量,gb为每循环燃料供给量(kg);l0为单位质量燃料全然冷却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沦为化学计量觑高度表。

内燃机学发动机原理考试参考答案32758.docx

内燃机学发动机原理考试参考答案32758.docx

参考资料仅供参考一、简答题1.提高内燃机动力性与经济性途径?一采用增压技术:在过量空气系数参数e a的情况下,增加吸进空气的密度PS可以使发动机功率按比例增长。

在柴汕机上采用高增压后,可以使柴汕机的Pme和PL成倍增长。

于此时使它还改善了柴油机的经济性降低比质量降低废气排放降低废气有害气体排放二.合理组织燃烧过程提高循环指示效率Hit提高指示功率nit不仅改善了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同时也改善经济性能三.改善换气过程提高气缸的充虽系数©c同样大小的气缸容积在相同的进气状态下若能吸入更多新鲜空气则可容许喷入更多的燃料在同样燃料条件下可获得更多的有用功。

四•提高发动机的转速。

增加转速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每个汽缸做功的次数, 因而可提高发动机功率输岀同时发动机比质量也随之降低五.提高内燃机的机械效率。

可以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

六.采用二冲程提高功率。

理论上,采用二冲程相对四冲程可以提高升功率一倍2.降低汽油机排放途径一.曲轴箱排放控制,为防止曲轴箱排放物的危害,采用曲轴箱强制通系流, 把曲轴箱排放物吸入气管进而在汽缸内燃掉二.蒸发排放物的控制,为了控制车用汽油机HC蒸发排放釆用活性炭罐式蒸发排放控制蒸发排放三.冷起动暖机和怠速排放控制,为了改善冷起动排放增加起动功率提高起动转速增人点火能量尽量缩短起动时间并在起动前对发动机进行预热。

较高转速对左较大节气门开度和较小残余废气分数,相应减小混合气加浓程度四•低排放燃料供给根据不同负荷率提供适当浓度的混合气五.低排放点火系统六.低排放燃烧系统七.排气再循环,采用排气再循环有效降低点燃式内燃机的NOx排放3.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有哪几个阶段?重点控制哪一过程?产生噪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主要有第I阶段滞燃期即在压缩过程末期在A点,开始向气缸喷气燃料但由于气缸温度过高远远高于当时正常压力下的正常温度,燃料并不马上着火而是稍有滞后。

第II 阶段急燃期在活塞接近上止点,气缸容积较小的情况下混合气几乎一起燃烧,因此气缸中压力升高的特別快第III阶段缓燃期即从压力急剧升高的终点到压力开始下降第IV阶段后燃期即从缓燃期的终点,到燃料上基本燃烧完全为止°其中要垂要控制:滞燃期,因为滞燃期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急燃期的燃烧对整个燃烧过程影响最大。

内燃机原理复习题

内燃机原理复习题
因素外,还有燃烧最高压力、气缸尺寸和数目、大气状态等结构设计参数和使用环境因素均会影 响机械效率。 • ⑴气缸内最高燃烧压力 • 气缸压力高,活塞环背压按比例增加,活塞裙部对气缸壁的侧压力和轴承负荷增大,活塞环和活 塞的摩擦损失也相应增大;另一方面,最高燃烧压力高,为保证各承载零件的强度、刚度和工作 耐久性,也有必要加大活塞、连杆、曲轴尺寸和质量,这就随之而增加了运动零件的惯性力,从 而导致摩擦损失的增大。 • ⑵转速或活塞平均速度 • 转速或活塞平均速度增大,各摩擦副之间的相对速度增加,摩擦损失增大;与此同时,曲柄连杆 机构的惯性力增大,活塞的侧压力和轴承负荷增大,摩擦损失也增大。转速增大,泵气损失、驱 动附件消耗的功随之增加,所以机械效率下降。
2、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 答题要点 • 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主要是衡量发动机
工作过程的好坏。 • 指示指标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
指示燃油消耗率等。 3、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 • 答题要点 • 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输出轴上所得到的功率为基础的性能指标。主要
内燃机原理
课后习题
第二章 内燃机循环及性能评价指标
• 一、名词解释
• 1.理论循环;2.指示指标;3.有效指标;4.指示热效率;5.有效热效率;
6.升功率;7.比质量;8.发动机强化系数;9.机械效率;10.发动机热
平衡
• 二、填空题
• 1、从 示功 图上可以观察到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各个不同阶段---压
缩、燃烧、膨胀以及进气、排气等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情况。
• 2、增加ε,可以提高工质的最高温度,扩大了循了ηt,但其 提高率
随着
ε的不断增大而逐渐降低。

内燃机考试

内燃机考试

内燃机考试一、名词解释1.表面点火:在点燃式发动机中,凡是不依靠电火花点火,而是由于炽热点燃混合气而引起的不正常燃现象2.后火:在炽热点的温度较低时,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后,在火焰传播的过程中,炽热点点燃其余混合气,但这时形成的火焰前锋仍以正常的速度传播,称为后火。

3.爆燃:在某种条件下(如压缩比过高),汽油机的燃烧会变得不正常,在测录的P-t图上,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波动,上止点附近的dp/dt值急剧波动,此时火焰速度和火焰前锋形状发生急剧的改变,称为爆燃。

4.内燃机的速度特性:指内燃机在供油量调节机构保持不变得情况下,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5.负荷特性:指内燃机的转速不变时,性能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6.冲量系数φc:指内燃机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充量m1与以进气管状态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msh之比7.理论空燃比(化学计量空燃比):当燃料在空气中燃烧时,一定质量空气中的氧刚好使一定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将碳氢燃料中所有的碳氢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时的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称为该燃烧的化学计量空燃比8.喷油规律:指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内从喷油器喷入气缸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θ的变化关系9.几何供油规律:指从几何关系上求出的单位凸轮转角内供入高压油路中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θ的变化关系10.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称为机械效率11.预混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混合过程比燃烧反应要快得多或者在火焰到达之前燃料与空气已充分混合,这种可燃混合气的燃烧称之为预混燃烧12.换气损失:换气损失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换气功之差称为换气损失13.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14.供油提前角:指喷油泵安装于柴油机上时喷油泵柱塞关闭进回油孔开始压油到柴油机活塞上止点所经历的曲轴转角15.喷油提前角:喷油开始喷油到柴油机活塞上止点所经历的曲轴转角16.喷油延迟角:供油提前角与喷油提前角之间的差值吧17.有效燃油消耗率: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18.平均指示压力:指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19.指示功有效热效率:内燃机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20.抗爆性:燃料对于发动机发生爆燃的抵抗能力叫做燃料的抗爆性21.过量空气系数:φa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22.φa单位里程排放量:安装内燃机的车辆按规定的工况组合行驶后折算到单位里程的23.排放量自燃性:在无外源点火的情况下,柴油机能自行着火的性质叫自燃性。

内燃机复习考试题

内燃机复习考试题

一、解释术语:(每个2分,共12分)1、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

2、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

3、过量空气系数:指燃烧1㎏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之比。

4、怠速:一般是指发动机在对外无功率输出的情况下以最低转速运转。

5、发动机工作循环: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要经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等一系列连续过程,每完成一次连续过程称为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

6、发动机负荷:指发动机在一转速下发出的实际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五、回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简述柴油机供给系的结构组成。

2、为什么要预留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过大、过小为什么都不好?3、简述汽车运行时有哪五种基本工况?它们对混合气有何要求?4、柱塞式喷油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供油量是如何调节的?5、膜片式汽油泵为什么会自动调节供油量?答案1.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混合气形成装置:燃烧室;废气排出装置:排气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

2.、答: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通常在冷装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称之为气门间隙。

通常留有适当的气门间隙是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以防气门受热关闭不严。

气门间隙过小或无间隙,则在热状态下,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漏气,从而使功率下降,严重时不易起动。

气门间隙过大将影响气门的开启量,同时在气门开启时产生较大的冲击响声。

3、答:五种工况包括:起动工况;怠速工况;中等负荷工况;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加速工况,起动工况要求供给极浓的混合气;怠速工况要供给很浓的混合气;中等负荷工况要求供给稍稀的混合气;以获得较大功率和最佳的经济性;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要求供给多而浓的混合气以获得最大功率;加速工况时应补充额外的供油量以瞬时加浓混合气。

内燃机考试

内燃机考试

内燃机考试(陈利飞编制)一、名词解释1.表面点火:在点燃式发动机中,凡是不依靠电火花点火,而是由于炽热点燃混合气而引起的不正常燃现象2.后火:在炽热点的温度较低时,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后,在火焰传播的过程中,炽热点点燃其余混合气,但这时形成的火焰前锋仍以正常的速度传播,称为后火。

3.爆燃:在某种条件下(如压缩比过高),汽油机的燃烧会变得不正常,在测录的P-t图上,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波动,上止点附近的dp/dt值急剧波动,此时火焰速度和火焰前锋形状发生急剧的改变,称为爆燃。

4.内燃机的速度特性:指内燃机在供油量调节机构保持不变得情况下,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5.负荷特性:指内燃机的转速不变时,性能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6.冲量系数φc:指内燃机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充量m1与以进气管状态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msh之比7.理论空燃比(化学计量空燃比):当燃料在空气中燃烧时,一定质量空气中的氧刚好使一定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将碳氢燃料中所有的碳氢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时的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称为该燃烧的化学计量空燃比8.喷油规律:指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内从喷油器喷入气缸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θ的变化关系9.几何供油规律:指从几何关系上求出的单位凸轮转角内供入高压油路中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θ的变化关系10.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称为机械效率11.预混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混合过程比燃烧反应要快得多或者在火焰到达之前燃料与空气已充分混合,这种可燃混合气的燃烧称之为预混燃烧12.换气损失:换气损失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换气功之差称为换气损失13.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14.供油提前角:指喷油泵安装于柴油机上时喷油泵柱塞关闭进回油孔开始压油到柴油机活塞上止点所经历的曲轴转角15.喷油提前角:喷油开始喷油到柴油机活塞上止点所经历的曲轴转角16.喷油延迟角:供油提前角与喷油提前角之间的差值吧17.有效燃油消耗率: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18.平均指示压力:指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19.指示功有效热效率:内燃机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20.抗爆性:燃料对于发动机发生爆燃的抵抗能力叫做燃料的抗爆性21.过量空气系数:φa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22.φa单位里程排放量:安装内燃机的车辆按规定的工况组合行驶后折算到单位里程的23.排放量自燃性:在无外源点火的情况下,柴油机能自行着火的性质叫自燃性。

内燃机复习习题及答..

内燃机复习习题及答..

内燃机复习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0. 汽油机的总体构造一般由和配气机构两大机构,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冷却系统)16. 活塞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

(活塞行程)17. 活塞上、下止点间所包含的气缸容积称为。

(气缸工作容积)19.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

(压缩比)24. 四缸发动机的气缸一般采用______布置,八缸发动机的气缸一般采用布置。

(单列或直列、V型)27. 汽油机抗爆性的好坏一般用表示,汽油的牌号用编定,汽油的选用根据汽油机。

(辛烷值,辛烷值,压缩比)30. 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冷却水温度范围是。

(80~90℃)31. 四冲程汽油机在实际工作循环中,进气门早于开启,迟于关闭。

(上止点,下止点)32. 四冲程汽油机在实际工作循环中,排气门下止点开启,上止点关闭。

(早于,迟于)49. 根据是否与冷却水相接触,汽缸套分为干式和两种。

(湿式)50. 活塞环分为和气环两种。

(油环)54. 气缸排列形式有3种:直列式、V型和。

(水平对置式)56. 按单元曲拐连接方法的不同,曲轴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

(组合式)59. 六缸发动机的发火顺序一般为。

(1-5-3-6-2-4)60. 活塞的主要功用是承受燃烧气体压力,并将此力通过传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

(活塞销)63. 活塞环中气环的两大主要作用是和将活塞顶部的接受的热传给气缸壁,防止过热。

(保证活塞与气缸壁间的密封)66. 活塞环中油环的主要功用是和在气缸壁上涂布油膜,润滑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壁。

(刮除飞溅到气缸壁上的多余机油)71. 进气提前角与排气迟后角之和叫作。

(气门重叠角)72. 配气机构中留气门间隙的原因是。

(防止气门与其传动件膨胀伸长而顶开气门,破坏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密封性)74. 发动机喷油提前角是指。

(喷油器开始向气缸喷油至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

)77. 柴油机的着火方式是,汽油机的着火方式是火花塞点火。

内燃机学周龙保(第三版)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教学文案

内燃机学周龙保(第三版)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教学文案

内燃机学周龙保(第三版)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教学文案内燃机学周龙保(第三版)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内燃机学》第二章《内燃机的工作指标》名词解释:1.示功图:指发动机气缸内工质压力P随气缸容积V(或曲轴转角φ)而变化的曲线。

2.指示性能指标:指工质对活塞做工为基础的指标。

1)动力性能指标:a)指示功Wi:指气缸内完成一具工作循环所得到的实用功(J)。

b)指示功率Pi:内燃机单位时刻内所做的指示功称为指示功率。

c)平均指示压力Pmi: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Pa)。

2)经济性能指标:a)指示热效率: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

b)指示燃油消耗率bi: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

【g/(kW*h)】3.有效性能指标:指曲轴输出的相关指标。

1)动力性能指标:a)有效功率Pe:发动机轴上所净输出的功率。

b)平均有效压力Pme: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

c)升功率Pl: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d)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

2)经济性能指标:a)有效热效率:b)有效燃油消耗率:4.充量系数φc(容积效率):每缸每循环吸入缸内的新奇空气量与按进气系统前状态计算而得的理论充气量之比。

(75%-90%)5.过量空气系数φa:燃烧单位质量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6.压缩比:气体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7.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输出1kW*h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

8.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m: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具循环所损失的功。

9.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

简答题:1.啥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答: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功或功率小于其气缸内气体膨胀所做的功或功率,两者之差称为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1)活塞与活塞环的摩擦损失。

2)轴承与气门机构的摩擦损失。

3)驱动附属机构的功率损失。

4)风阻损失。

5)驱动扫气泵及增压器的损失。

2.机械损失测定的四种办法?动图法、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极的消焰作用
分层燃烧
适应性系数
转矩储备系数
转速储备系数
(变)量调节
(变)质调节
内燃机的负荷特性
内燃机的速度特性
内燃机的外特性
内燃机的万有特性增压比 Nhomakorabea残余废气系数
排气再循环
排气再循环率
排气损失
泵气功
进气损失
泵气损失
换气损失
扫气系数
过后排气
进气涡流
挤流
滚流、斜轴涡流
湍流
热力混合
滞燃期
急燃期
后燃期
火焰传播速率
燃烧循环变动
汽油机点火提前特性
汽油机的燃料调整特性
着火界限
扩散燃烧
预混燃烧
燃烧的循环变动
爆燃
表面点火
后火
早火
激爆
失火
壁面淬熄
狭隙效应
燃烧室面容比A/V
名词解释
压缩比
配气定时
气门重叠角
点火提前角
喷油提前角
增压中冷
偶件
喷油规律
指示效率
指示压力、平均指示压力和有效指示压力(定义,表达式)
指示热效率和有效热效率(定义,表达式)
平均有效压力和有效燃料消耗率be
指示功率、有效功率和升功率(定义,表达式)
充量系数Φc
过量空气系数Φa
空燃比α
机械效率、机械损失
压力升高率dp/d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