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复习提纲
舆论学复习提纲资料
《舆论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梁启超《舆论之子与舆论之母》,中国第一篇专门探讨舆论的文章。
2、约翰-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物。
他将舆论与民主联系起来。
3、卢梭《社会契约论》受到洛克启发,西方近代系统研究舆论的第一人。
认为舆论分为“公意”和“众意”。
公意是人们最初结成共同体时候的协议、约定和意愿;公意永远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以公共利益作为基础。
4、1899年法国塔尔德的《舆论与公众》,人类历史上研究舆论学的首本专著。
5、1922年美国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标志着舆论学在西方开始成为独立学科门类。
6、舆论的八大要素:判断某种意见成为舆论的标志。
A主体:公众B客体:人物事物现象问题观念等等C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D必要条件:舆论的数量(一致性程度);强烈程度;持续性影响E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F质量:理智/非理智7、舆论的存在形态按照表露的方式和程度划分:显舆论、潜舆论和行为舆论8、舆论的表现形态: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畸变形态的舆论——谣言(流言,rumor)。
9、影响舆论形成的宏观因素:公众总体、舆论环境、舆论场、舆论波。
10、舆论波主要有四种方式:中心辐射律;遍地涌动律;两点呼应律;多渠道互补律。
11、舆论形成的标志: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时间对客体产生影响(关键)12、舆论生成的模式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种种模式,归结起来可分为爆米花模式、风吹浪起模式、飘雪模式、瀑布模式和沉默的螺旋模式。
13、舆论的正功能主要体现为:诤言;社会褒扬;舆论监督。
14、舆论的负功能主要表现为:浮言、假话、谬理和谣言。
15、测量水平实际上是根据事物属性区分的数量化程度以及使用的相应尺度来加以区分的。
有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以及定比测量。
16、舆论测量的功能社会评价功能、决策参考功能、社会示范与社会沟通功能以及学术促进功能17、人类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传统引导型、内部引导型、他人引导型。
舆论学复习提纲
《舆论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梁启超《舆论之子与舆论之母》,中国第一篇专门探讨舆论的文章。
2、约翰-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物。
他将舆论与民主联系起来。
3、卢梭《社会契约论》受到洛克启发,西方近代系统研究舆论的第一人。
认为舆论分为“公意”和“众意”。
公意是人们最初结成共同体时候的协议、约定和意愿;公意永远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以公共利益作为基础。
4、1899年法国塔尔德的《舆论与公众》,人类历史上研究舆论学的首本专著。
5、1922年美国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标志着舆论学在西方开始成为独立学科门类。
6、舆论的八大要素:判断某种意见成为舆论的标志。
A 主体:公众B 客体:人物事物现象问题观念等等C 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D 必要条件:舆论的数量(一致性程度);强烈程度;持续性影响E 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F 质量:理智 / 非理智7、舆论的存在形态按照表露的方式和程度划分:显舆论、潜舆论和行为舆论8、舆论的表现形态: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畸变形态的舆论——谣言(流言,rumor)。
9、影响舆论形成的宏观因素:公众总体、舆论环境、舆论场、舆论波。
10、舆论波主要有四种方式:中心辐射律;遍地涌动律;两点呼应律;多渠道互补律。
11、舆论形成的标志: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时间对客体产生影响(关键)12、舆论生成的模式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种种模式,归结起来可分为爆米花模式、风吹浪起模式、飘雪模式、瀑布模式和沉默的螺旋模式。
13、舆论的正功能主要体现为:诤言;社会褒扬;舆论监督。
14、舆论的负功能主要表现为:浮言、假话、谬理和谣言。
15、测量水平实际上是根据事物属性区分的数量化程度以及使用的相应尺度来加以区分的。
有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以及定比测量。
16、舆论测量的功能社会评价功能、决策参考功能、社会示范与社会沟通功能以及学术促进功能17、人类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传统引导型、内部引导型、他人引导型。
(完整word版)舆论学 教学大纲
《舆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舆论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论舆论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作为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也为学生其它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认识舆论及其要素(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中外学者关于舆论的不同说法和本门课程“舆论学”中研究的“舆论”;舆论的八要素;关于非舆论的几种常见类型。
⑵教学难点对舆论和非舆论界限的区分,舆论常常被误指非舆论的东西。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本节分别从传统社会的舆论、现代社会的舆论出发,探讨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了解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达到对舆论及舆论学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舆论的八要素本节将舆论分解为八个要素,分别从舆论的七个必要因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非必要因素质量问题,达到对舆论的深刻认识。
第三节什么不是舆论本节为了给舆论下定义,指出了几种不是舆论的情况,分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公众不等同于舆论;避免随意的“舆论认为……";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⑵基本要求(完整word版)舆论学教学大纲了解和认识舆论的概念及舆论学的产生发展情况.理解舆论的八要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质量问题。
掌握区分舆论和非舆论的方法, 从而达到认清“什么不是舆论”的目的.(二)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和功能发挥(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舆论功能的发挥,即舆论设定社会目标、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以及反馈社会效果.⑵教学难点关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舆论学期末复习.doc
舆论学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一、填空题(2'X5=10')范围:第二章舆论的属性与结构要求:填空即可(复习时细读教材)二、简答题(1O'X2=2O')范围:第二章舆论的属性与结构;第三章舆论的产生于生成模式要求:列出要点,稍作解释三、简述题(20'X 1=20')范围:出几个关键词或是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要求:尽可能多写点儿四、写文章范围(二选一):A卷:新闻媒体与舆论的关系(包括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舆论监督的意义)B卷:言论自由(阐明事实够不构成侵权,原告没必要诉诸法律程序-言论是可逆的;言论动辄诉诸法律,对社会的影响)要求:根据材料写文章,不可写成感想式或是牢骚式简述题:1、结合具体事例,谈谈正向舆论的功能正向舆论是指反映社会规律、维护绝大多数公众利益的共同意见。
正向舆论给人的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方向,具有真理性。
包括铮言、褒扬和曝光丑恶,构成人类主要的思维内容。
铮言是正向舆论的基本形式,是指那些真实、诚恳揭示事理的言论浄言的价值:①认识和改造世界;坚持真理②科学决策③道德建设④完善民主制度⑤推动历史进步褒扬是指宣扬好事和优秀人物,宣传正确的经验或理论褒扬的价值:①形成多数人的信念和价值观②弘扬道德力量,塑造公众精神③融合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2、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负向舆论的危害负向舆论是指违背真理、歪曲事物真相,蛊惑人心,形成负向舆论。
负向舆论常常被落伍的党派或别有用心的人所制造和利用,包括浮言、谬理和谣言。
浮言的含义:美言,美丽的空话浮言的公害:A.浮言的欺骗性,思想行为丧失理性;B.社会制约机制削弱,缺乏生机;C. 怂恿人的自满心理,听不得不同意见,批评的丧失;D.品评事物失去严肃性,形成吹嘘的风气谬理的含义:貌似有理谬理的危害性:A.混淆真理与错误的界限B.歪曲正确的理论C.培植社会偏见D.坚持错误、好斗的心态。
谣言的定义:无根之言的群体传播3、试论新闻、宣传和舆论之间的关系基本观点(个人归纳,仅供参考):(1)宣传和舆论的关系: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来控制公众舆论和态度。
舆论学教程知识点总结
舆论学教程知识点总结引言舆论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中传播、接受和形成观点或观念的学科,是传播学与社会学的交叉领域。
在现代社会,舆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舆论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本文将从舆论学的基本概念、舆论形成的过程、舆论引导的手段以及舆论管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总结。
一、舆论学的基本概念1.1 舆论的定义舆论是指一定社会群体中对于某种事件、事物或观点所形成的一种公开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或评论。
舆论不仅仅是简单的观点表达,而且包括了对事件或事物的判断、评价和态度。
舆论是社会舆论活动的产物,是社会群体意见、看法和评论的集合。
1.2 舆论的特点舆论具有公开性、集中性、传染性和重构性等特点。
舆论是公开的,是指舆论是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公开展现的。
舆论具有集中性,是指舆论是社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事件或事物的共同关注和评论。
舆论具有传染性,是指舆论具有影响他人观点的能力,能够在社会中迅速传播。
舆论具有重构性,是指舆论不断地受到新的信息和观点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和重构。
1.3 舆论学的研究对象舆论学主要研究舆论的形成、传播和引导过程,以及舆论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舆论学不仅研究舆论的意见和观点,还关注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传播的媒介、引导的手段和管理的方法等。
二、舆论形成的过程2.1 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包括社会环境、社会事件和社会群体等因素。
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条件。
社会事件是指引起社会群体关注和评论的具体事件或事物。
社会群体是指参与舆论形成的具体社会主体,包括政府、媒体、公众等。
2.2 舆论形成的传播媒介舆论形成的传播媒介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以及新型媒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传统媒体在舆论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
新型媒介的出现改变了舆论传播的方式和规律,成为舆论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
2.3 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情感和意愿等因素。
新闻专业舆论学复习资料
1舆论三要素:1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特点:公共性冲突性和反常性现实性2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特点:问题的相关性社会成员的主体性3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特点:集合性表层性2 舆论定义(无):公众的意见或言论3 舆论角色与功能:社会舆论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
舆论对任何人都没有强制性,不能代替行政权力机关的发号施令。
4 舆论的形成过程(无):问题发生,舆论领袖的发现,意见的发生,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舆论的形成。
5 突发性公共事危机件的形成机制:征兆期——爆发期——持续期——痊愈期潜伏期——初发期——持续期——消退期6 舆论的引导和监督:舆论引导概念:是要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把那些与己不同的舆论变成与己相同的舆论,使受众放弃不符合该传媒所主张的意见的意见,并进而引导受众的认识和行动。
靠“设置议程”来“引导”靠“沉默的螺旋”心理来“引导”甚至“控制”舆论监督概念:通过传媒对党务、政务的公开报道,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施政活动的报道和评论,以及对各类坏人坏事,特别是腐败行为、腐败分子的披露和批评。
7 媒体怎么发挥舆论引导,监督:引导:1、争取主动,迅速收集信息2、及时汇报,加强沟通协调3、统一口径,规范新闻发布4、滚动发布,准确把握角度5、收集舆情,关注网络动态监督:一、把握好“角度”:例如:政府腐败、社会丑恶二、把握好“宽度”:例如:南京冠生园制假卖假三、把握好“温度”:例如:明星绯闻8 我国目前舆论监督遭遇哪些障碍:一、有关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党的有关舆论监督的政策规定都比较原则,抽象,缺乏操作性,另外也有不连贯不统一的问题。
二、舆论监督大多集中于乡以下基层机关、基层干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涉及高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政治生活的甚少。
三、在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中如何进一步把握事实和分寸的问题。
舆论学概论详细复习重点
舆论:舆论即公众的意见或言论。
其内涵是:①舆论是一种公众的意见;②这些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③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具有共同的兴趣或利益。
宣传:是一种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或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的传播实践活动。
诤言:实事求是地说出事实的真相,指出公共事务、公共政策存在的错误,并为克服错误提出正确的建议,就是诤言。
浮言:是指脱离实际的意见和动听的套话,又称美丽的空话,在社会舆论中具有普遍性,大都来自于会议上、报刊宣传中那些粉饰太平的不实之词。
流言: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有关某种社会现实问题的不确切消息。
传播的方式一般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
民意:是人民对有关自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所形成的一致意见,体现为人民的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又称民心、公意、公共舆论、公论等,具有坚实的真理性。
它能够被民意检测的量度(60-70 %以上)所证实。
制造同意:就是利用宣传手段,制造种种假象表明大众赞同权力的统治与政策,诚心接受权势阶层的观点。
包括:突出报道;精英言论;意见“构造”;议程协商)话语权:广义而言,话语权是指公民在公共空间传播思想观点的自由。
简言之,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
权利:权力是指改变个人或团体行为的能力。
权力的本质就是主体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
文化霸权:指一个阶级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立重要习俗以统一意见来达到支配目的。
舆论一律:所谓舆论一律,是指整个社会只有当权者的声音,仅允许媒体对社会事务表达掌权者的观点,不准公开表达任何与权力话语对立的意见。
其危害有:扼杀理性;丧失经济;文化废弛;管理失衡。
爆米花模式:其产生的舆论带有突然爆发的意味,让人措手不及。
舆论在一两天之内出现,此前虽然存在重大舆论的征兆,但意识环境却是平静的。
风吹浪起模式:是舆论突发模式的一种。
在舆论凸显之前,社会没有任何议论,根本不存在相关意见。
中传舆论学考研复习资料-中国新闻传播史复习大纲
2、揭露军阀的卖国 是当时社会影响最大 行为; 3、批评大资产阶级 的妥协性。 《 中 国 工 人 报 1924 罗章龙 工人》 刊 上 海 北 京 1、 《世界日报》以 由 1924 至 1925 成舍我 吸引读者、扩大影 先后创办的《世界晚 响、增加广告为宗 报》《世界日报》《世 、 、 旨。 界画报》组成,是当时 全国总工会机关报刊 的报纸之一。
《 中 国 同上 农民》 《 农 民 同上 运动》 《 中 国 同上 军人》
1926 毛泽东
广 州
发表《中国社会各 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报 阶级的分析》 。 刊。 同上
1926 毛泽东
广 州
1925 王一飞
广 州 上 海 1、揭露帝国主义的 “五卅运动” 中应时而 罪行; 生,侧重于实际动员,
《 热 血 社 会 主 1925 瞿秋白 日报》 义报刊
《前锋》 同上
1923 瞿秋白
上 海
《 新 青 同上 年》
1923 瞿秋白
广 州 广 泛 宣 传 马 列 主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义,介绍苏俄革命, 第一个机关报。 报道各地青年运 动。
《先驱》 共 青 团 1921 邓中夏、刘仁 北 报刊 静 京
《 中 国 同上 青年》
1923 恽代英、萧楚 上 女 海
1 、 反 帝 反 军 阀 宣 1、中国社会主义青年 传; 团机关报, 当时影响最
2、与各种错误思潮 大的青年报刊。 斗争; 2、北伐战争中积极宣
3 、 讨 论 青 年 的 学 传北伐的意义, 报道各 习、生活、情感等 地工育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 世 界 民 族 资 1925 成舍我 日报》 产阶级 报刊
舆论学复习提纲
一、)二、基本概念舆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舆论领袖指在非正式组织内,其意见、主张能够影响和带动其他社会成员的人物。
他们是靠自身的智慧、信息资源的权威和人格力量来影响他人的。
通常具有德高望重、人际关系和谐、消息灵通、意见独到的特点。
公众舆论;是一种含有多层结构的表层意识,是由公众的各种意见和态度构成的集合体。
根据舆论各部分分解值的大小,可以测算出公众舆论的倾向和影响力,从而有效地把握公众舆论环境。
刻板成见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影响力。
公共领域在私人领域和政治权力之间,有一个区别于政治和市场的空间,人们可对权力机构的政策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评判,以维护公众利益。
而为了使公共领域发挥职能,必须有公共媒体。
$拟态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民意指人民群众普遍的、共同的思想和意愿。
舆论监督指公众对各种公共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共事务、公众人物等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
这种监督是一种自在的、无形的精神性力量,监督渠道多样,意见表达包括赞扬、批评两个方面。
意见的“质”!有时意见虽为很多人所持有,但又被人们所忽视,也不能称其为舆论,因为作为意见,其诉求的强度不足以引起社会管理者的关注、决策,因此,意见的“质”也是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
二、基本理论请举例简要回答什么是舆论舆论的三要素有哪些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舆论学复习资料
1、舆论:是群体对于公共事务的意见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具有自身期望目标的社会意识的集合,舆论的期望目标往往扎根于群体自身的切身利益或兴趣之中。
舆论具有客观自在性。
2、舆论的共同点:(1)舆论不是官方的观点与意见。
(2)舆论是群体的行为,这种群体可以是集团、阶层、组织和地位相近的非组织群体。
(3)舆论所表达的意见都是针对某种事件、人物、现象和问题的,没有针对性的舆论是不存在的。
(4)舆论是通过自由表达和传播来实现的。
(5)舆论带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期望对于事态的发展给予一定影响。
3、舆论的不同表现形态:(1)根据舆论的强烈程度的不同,分为: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
(2)从舆论的表现形态方面,分为: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和舆论的畸变形态。
(3)从舆论主体的行为方式角度,分为:社会传闻、会议讨论、理论争鸣、艺术鼓动和示威游行。
(4)从舆论传播是否以媒介为载体的标准,分为:媒介形态和现实形态。
4、饱和型舆论:是指舆论在某一点上和越过这一点后,外在信息的输入不再对舆论主体产生正向作用,而是引起主体的逆反心理。
5、舆论的现实形态:(1)议论;(2)艺术形态的舆论——民谣;(3)付诸行为的舆论——聚众;(4)舆论的畸变状态——流言;6、舆论的要素:外部要素:舆论的数量、质量、强度、持续性、功能性表达(对客体的影响)内部要素:舆论主体、客体、自身。
7、舆论的数量: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
是舆论形成的标志,是意见量度标准。
8、舆论的质量:指舆论包括的信念、情绪、态度、意见中的理智成分与非理智成分的比,即舆论的理性程度的高低。
9、舆论强度:是指舆论主体诉诸一致的坚定程度,表现为一定人数坚持何种意见,其态度的明朗指向。
舆论强度两个公式:P • T/ U=K (常数)(1)S® U (2)P (社会结构性压力)T (公众的关注热烈程度)U (社会心理承受力)K (常数)S (公众的舆论强度)(1 )表示:U 与P 和T 的乘积,呈正比例管理。
舆论学讲稿第七讲(汇编)
舆论学讲稿第七讲(汇编)第一篇:舆论学讲稿第七讲第七章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与引导舆论一、文艺接受理论:把视线转向公众1、研究舆论接受理论的原因当我们谈论“舆论导向”时,几乎是理所当然地把传播者置于主导的一方。
如果考察一下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事实:人类80%的语言行为都属于信息接受性质,即由人听或阅读;只有20%的语言行为具有发出的性质,即对别人说或写。
甚至是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如此!比如:新闻联播中的主持人,你不要看他们每天准时准点的在那说,感觉他们的“说”的能力非常强,其实他们说这三十分的内容,他们要准备多少倍的信息来为这些做准备。
并且听众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向他们了解情况、获得信息,你看新闻时想同主持人进行交流,那他肯定听不到;但也有以聊天为主要形式的广播节目,那主持人和听众就可以进行交流,人们向主持人倾诉自己的烦恼,主持人采取适当的方式为其排忧解难。
从这个方面讲,人类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要远远大于发出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公众接受不同形态信息的特征,把重心移到公众如何接受的方面,对于媒介引导舆论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2、文学艺术对舆论转变的影响就具体的传播内容而言,人们对新闻的偏好虽然能够对观念现代化起塑造作用,但强度远不如传统娱乐节目大,比如像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等,由于这些东西所具有的特殊的情感力量,对现有舆论的影响力大于直接的信息传播和劝服性传播。
(注意:这里所说的“观念现代化”不是指“穿得比较光鲜,吃得比较丰盛,住得也比较奢华”,而是指文化方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人们的文化素养。
)举例: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视的公益广告中天天再讲“全面戒烟”、“禁止吸烟”等,但是有几个人能听的进去,能有几个人看这个受到了影响并开始戒烟。
同样的,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非诚勿扰》,所有女嘉宾都说,“我不喜欢吸烟的男人”,那看到这个的男同胞们肯定就想了,我要戒烟了,不戒烟连媳妇儿都找不到啊!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职来职往》中,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不能吸烟,那看到的人,肯定会想“赶紧戒烟吧,要不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了啊,那么以后还怎么生存?”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对舆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深刻而长远的;对于情绪型舆论的影响,它也显示出特别的效力。
舆论学复习资料(考题)
一、名词解释舆论:舆论是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陈力丹)沉默的螺旋:该理论是德国著名学者诺依曼提出的,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李普曼: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记者、政论家、专栏作家,是传播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公众舆论》是舆论学的奠基之作,曾被施拉姆认为是传播学的奠基之作,“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是李普曼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他是美国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舆论监督: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
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社会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
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群体中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他们或是比同伴更多地接触媒介或消息源,并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者同时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左右周围的人。
内容分析:对媒介内容进行系统量化的研究,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
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包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二、简答题1.舆论的基本要素?(1)舆论的主体:公众;(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现象、问题;(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4)舆论的数量;(5)舆论的强烈程度;(6)舆论的持续性;(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分。
舆论学复习资料
舆论学复习资料舆论学(复习用)第一章中西比较视野下舆论含义的历史演变第一节舆论概念在中国的形成概说一、”舆论”一词的由来二、中国古代舆论的表现形态三、中国封建社会舆论的局限性第二节舆论概念在西方的形成概说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出版了《public opinion 》一书,标志着舆论学的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章舆论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第一节西方舆论学研究思潮1、古希腊奴隶民主制的贡献民主制鼓励和保护思想自由及表达自由的权利。
普罗塔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里的”人”指的是一独立自主的个体,发现和肯定自主的个人的重要性,进而肯定个人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古希腊民主制的重要贡献。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意见”,而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公共的和客观的认识,知识使我们摆脱了私见的束缚,成为真正能行独立判断的主体,因此,人的本质及主体性在于理性(知识)而非感性(意见)。
2、近代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一个人抛弃了自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
超越个人与社会对立的办法是社会成员之间订立契约,即自己服从为自己制定的法律,这种法律不是出于个人意志而是集中体现各个人意志的公意,根本上是与个人的意志相一致。
3、近代英国思想家穆勒:1859年,穆勒出版《论自由》一书。
他总结了法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提醒人们注意防止”多数人的暴虐”。
他担心,对自由的威胁现在并不来自政府,而是社会上多数人不能容忍非传统的见解,他们对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投以怀疑的目光,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和整肃少数人。
李普曼与《舆论学》:李普曼将柏拉图的思想引伸后,认为”我们就像这些囚犯一样,也只能看见媒介所反映的现实,而这些反映便是构成我们头脑中对现实的图象的基础”。
?《公共舆论季刊》现在成为美国舆论研究协会AAPO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舆论学理论知识汇总
第一章认识舆论1、舆论的定义:书本11页舆论定义的共同点:舆论不是官方的意见和观点舆论时群体的行为舆论是自由表达和公开传播的舆论带有明显的目标指向2、舆论的性质:公众见解的体系、工作和意识的整合、社会心理的互动3、舆论的特征:公共性,体现在其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关系、社会观念有关冲突性、反常性、现实性4、舆论的要素:(书本11页)舆论的主体:公众,特点是结构变动、意识自主称为舆论主体的两个必备条件:个体间由相近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舆论的客体:社会现实、以及各种现象、问题。
客体通常要有冲突性、矛盾性、争议性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情绪表现的总和,信念处于核心位置舆论的数量: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四分之一的比数通常被认为是“较多”的底数舆论的强度:舆论的诉求是否鲜明、是否集中、是否强劲有力舆论的强烈程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行为舆论、二是未表露的内在态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以上七大因素是必要因素)舆论的质量:理智成分和废理智成分5、舆论的分布第一种是“J”形分布:在对一个问题上,有一种相对一致的意见占优势,决策者要做出顺应民意的决策,如孙志刚事件第二种是双众数分布:两种相对的意见相持不下,决策者采用延迟决策或模糊决策等手段如网络实名制利弊的讨论第三种是正态分布:大多数人对现实、对现状、对现行决策时满意的,决策者的决策应该是改良型的,而不是根本的、纯结构变动的决策。
第二章: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意见的互动与趋同、舆论领袖权力组织及大众媒介的介入,舆论形成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舆论形成的多样性:不一定具有权威性群体事件——自下而上,有的是自上而下的不一定能完全达到共同认识舆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舆论领袖:对舆论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定义:是指群体中比同伴有更多机会接触媒介和消息源并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
舆论学理论知识汇总
第一章认识舆论1、舆论的定义:书本11页舆论定义的共同点:舆论不是官方的意见和观点舆论时群体的行为舆论是自由表达和公开传播的舆论带有明显的目标指向2、舆论的性质:公众见解的体系、工作和意识的整合、社会心理的互动3、舆论的特征:公共性,体现在其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关系、社会观念有关冲突性、反常性、现实性4、舆论的要素:(书本11页)舆论的主体:公众,特点是结构变动、意识自主称为舆论主体的两个必备条件:个体间由相近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舆论的客体:社会现实、以及各种现象、问题。
客体通常要有冲突性、矛盾性、争议性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情绪表现的总和,信念处于核心位置舆论的数量: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四分之一的比数通常被认为是“较多”的底数舆论的强度:舆论的诉求是否鲜明、是否集中、是否强劲有力舆论的强烈程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行为舆论、二是未表露的内在态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以上七大因素是必要因素)舆论的质量:理智成分和废理智成分5、舆论的分布第一种是“J”形分布:在对一个问题上,有一种相对一致的意见占优势,决策者要做出顺应民意的决策,如孙志刚事件第二种是双众数分布:两种相对的意见相持不下,决策者采用延迟决策或模糊决策等手段如网络实名制利弊的讨论第三种是正态分布:大多数人对现实、对现状、对现行决策时满意的,决策者的决策应该是改良型的,而不是根本的、纯结构变动的决策。
第二章: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意见的互动与趋同、舆论领袖权力组织及大众媒介的介入,舆论形成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舆论形成的多样性:不一定具有权威性群体事件——自下而上,有的是自上而下的不一定能完全达到共同认识舆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舆论领袖:对舆论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定义:是指群体中比同伴有更多机会接触媒介和消息源并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
舆论学概论笔记
以下是舆论学概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舆论定义:舆论是公众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2. 舆论的特点:舆论具有普遍性、交互性、可变性、多样性。
公众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媒体、社交网络、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等。
3. 舆论的形成过程:舆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媒体报道、公众事件和社交网络等。
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和情感反应会影响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4. 舆论的分类:根据舆论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口头舆论、书面舆论、图像舆论等。
不同类型舆论的特点和影响力不同。
5. 舆论的影响力:舆论的影响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公众关注度、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等。
舆论可以影响公众的行为和态度,也可以影响政府和企业决策。
6. 舆论调查:舆论调查是了解公众对特定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在线调查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公众的意见和态度。
7. 舆论管理:舆论管理是指政府和企业等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对公众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的一种行为。
其目的是维护组织的形象和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8. 社交媒体与舆论:社交媒体是现代社会中舆论形成和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快速性、交互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对公众的意见和态度产生重大影响。
9. 媒体与舆论:媒体在舆论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可以影响公众对特定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同时,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也会影响其对媒体报道的接受程度。
10. 政府与舆论:政府在舆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媒体和公众的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布信息和回应公众关切来引导和控制舆论的方向和影响力。
《舆论学》统考复习资料
《舆论学》统考复习资料第一章舆论传播的源与流一、单选题。
1.(B)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
A.《礼记》B.《尚书》C.《老子》D.《尧典》2.(A)叙写了尧选贤能的情况,是原始社会政治生活的真实记录。
A.《尧典》B.《尚书》C.《孟子》D.《道德经》3.(C)是《尚书》中另一篇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A.《尚书》B.《尧典》C.《洪范》D.《老子》4.原始社会中,作为人的个体意识尚未从(D)中分化出来。
A.个体意识B.群体意识C.公共意识D.集体意识二、多选题。
5.《尚书》记载了这一时期重要的(ABC)。
A.历史人物B.历史传学C.历史事件D.历史传学E.历史故事6.当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就会出现保守与激进思想的(A)。
A.二元尖锐对立B.三元尖锐对立C.四元尖锐对立D.多元尖锐对立7.民本主义舆论传统源于(B)。
A.东周B.西周C.商代D.夏朝8.西周的政治思想代表人物是(C)。
A.孔子B.老子C.周公旦D.庄子9.轻言主义的主要代表是(D)。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程朱理学D.法家学派10.(A)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之一。
A.商鞅B.李悝C.韩非D.李斯11.《管子牧民》的中心思想是(ABCD)。
A.政之所在B.在顺民心C.政之所废D.在逆民心E.民心向背三、填空题。
12.由于原始舆论赖以产生的条件呈现出(初级的)、(不完善的)特征,所以,原始舆论尚处于(萌芽)状态。
13.主体意识的替代物——(巫术),实质指向人的(主题自我意识)。
14.政治大转变时期的到来,政治哲学思想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丰富的古典舆论思想也孕育其中。
15.诸子百家的政治思想中出现舆论思想的“(民本)”与“(轻言)”的二元分野也就不难理解了。
16.周公总结了夏、商灭亡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齐相管仲首次提出了“(民心)”的重要。
17.民本主义舆论观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是由(儒家)学派来完成的。
媒体舆情课件提纲.docx
新媒体吋代舆论的引导与应对讲四个方面的问题格局一一互联网正在改变我国的舆论格局特点一一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走向一一网络與论传播发展及其趋势应对——如何引导和应对舆论一、互联网改变我国的舆论格局“舆论”及“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指社会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带有倾向性的议论、意见和看法,它对有关事态的发展能产生影响。
社会舆论有正向和负向之分。
正向社会舆论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负向的社会舆论是片面、极端、虚妄的与民意相反的意见。
社会舆论中正向和负向并存、正确引导和错误引导并存的事实,同社会舆论对巩固政权、稳定社会、促进经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决定了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舆论的五大特征一、吋评性。
舆论活动所评价的一般是社会新近发生的事情,与时局相关的事态。
它作为一种评价是对发生事件的功过是非,美丑得失所发表的一种判断;二、倾向性。
是表示人们每对一件事情发表意见时总是带着自己的主观色彩;三、公开性。
舆论是公开传播的信息,任何意见如果不表达出來,不经过传播就不可能成为舆论。
四、非决策性。
舆论毕竟是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力量再大也只是精神的力量,我们也不能无限制地夸大它的力量。
五、周期性。
各种舆论间的起伏涨落,盛衰消亡都有自己一个周期规律。
当前我国的舆论格局屮国互联网基本情况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20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
全球30亿网民中有6亿在中国,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屮有4家是屮国企业。
截止2014年6月:屮国网民人数6.32亿。
手机网民5.2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
我国的新闻管理模式受到挑战传统媒体影响力受到严重冲击,其地位和影响力大大下降;传播渠道由单一变为多种、单向变为多向;传播方式由灌输转向互动;媒体管理格局发生大的变化;舆论更活跃,关系更复杂。
两大舆论场的出现:官方舆论场:党报、广播电视台、网站新闻民间舆论场:微博、微信、BBS、QQ、博客、手机以前:一个声音,一个舆论场现在:传统与网上两大舆论场,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社会舆论复习资料
社会舆论复习资料所谓社会舆论,就是针对特定的现实客体,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基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通过言语、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情绪,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碰撞、感染,整合而成的、具有强烈实践意向的表层集合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
关于舆论,中国古代称之为“舆诵”、“舆颂”、“清义”,指众人的意见。
21世纪初在中国多数专家学者也把舆论看成是意见,认为舆论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
南京大学董秦认为,舆论是利害相近的人们对某种事情大体一致的议论。
为了阐明社会舆论的概念,首先要对21世纪初社会上关于社会舆论概念的舛误与谬用情况进行简单的说明。
社会舆论舛误与谬用之一:把大众传媒或媒介的言论等同于社会舆论尽管大众传媒有“舆论界”的别称,尽管大众传媒上的部分言论可能代表了一定范围内的舆论,或者这些言论本身就是舆论领袖或一般舆论人作出的,但一方面不是媒介上的所有言论都是舆论或舆论的体现,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上的某些言论尽管以社会舆论的姿态出现或自诩代表社会舆论,但实际上并不反映现实公众的意向。
我们经常看到的“新闻舆论”这一提法是否说得通呢?从理论上说,除了虚假新闻外,新闻是事实的客观报道,所报道的事实有可能成为激起社会舆论的舆论客体,也有可能就是已经存在的舆论意见或舆论状况,前者成了社会舆论形成的基础,后者虽然也是客观道,但客观上起到了传播和放大社会舆论的作用,但是两者本身都不是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从另一个视角看,假如说媒介言论就是舆论,那么谁是这些舆论的主体呢?是媒介?不是,因为舆论主体首先得是人,而且是参与舆论发起、表达或传播的人,媒介只不过是舆论表达和传播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罢了。
当然,媒介作为一种人群的自由组合,具有舆论公众的某些特征,即看上去媒体自己在发表意见、传播舆论,它可以被当作“拟态公众”,但绝不是舆论真正的主体。
舛误与谬用之二:把民意等同于社会舆论卢梭指出,人民的意见有众意和公意两种,众意是人们的相同意见和不同意见的总和,而公意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是众意的最大公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论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梁启超《舆论之子与舆论之母》,中国第一篇专门探讨舆论的文章。
2、约翰-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物。
他将舆论与民主联系起来。
3、卢梭《社会契约论》受到洛克启发,西方近代系统研究舆论的第一人。
认为舆论分为“公意”和“众意”。
公意是人们最初结成共同体时候的协议、约定和意愿;公意永远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以公共利益作为基础。
4、1899年法国塔尔德的《舆论与公众》,人类历史上研究舆论学的首本专著。
5、1922年美国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标志着舆论学在西方开始成为独立学科门类。
6、舆论的八大要素:判断某种意见成为舆论的标志。
A 主体:公众B 客体:人物事物现象问题观念等等C 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D 必要条件:舆论的数量(一致性程度);强烈程度;持续性影响E 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F 质量:理智 / 非理智7、舆论的存在形态按照表露的方式和程度划分:显舆论、潜舆论和行为舆论8、舆论的表现形态: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畸变形态的舆论——谣言(流言,rumor)。
9、影响舆论形成的宏观因素:公众总体、舆论环境、舆论场、舆论波。
10、舆论波主要有四种方式:中心辐射律;遍地涌动律;两点呼应律;多渠道互补律。
11、舆论形成的标志: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时间对客体产生影响(关键)12、舆论生成的模式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种种模式,归结起来可分为爆米花模式、风吹浪起模式、飘雪模式、瀑布模式和沉默的螺旋模式。
13、舆论的正功能主要体现为:诤言;社会褒扬;舆论监督。
14、舆论的负功能主要表现为:浮言、假话、谬理和谣言。
15、测量水平实际上是根据事物属性区分的数量化程度以及使用的相应尺度来加以区分的。
有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以及定比测量。
16、舆论测量的功能社会评价功能、决策参考功能、社会示范与社会沟通功能以及学术促进功能17、人类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传统引导型、内部引导型、他人引导型。
18、网络舆论的表现形式:网络评论专栏;网络即时评论或跟帖;网络论坛言论;博客;贴吧;在线调查。
二、判断题1、按照感知事物比例思维习惯,四分之一比数通常被认为是“较多”的比数。
2、行为舆论强于其他舆论;言语舆论强于情绪舆论。
3、舆论的强烈程度与公众对客体的知晓状况有关。
了解越多,确定性越强,舆论反应越强。
4、事件和公众持有的普遍的价值反差太大会导致舆论韧性强;另外,事件和公众持有的普遍的价值高度一致也会如此。
5、舆论对客体产生影响(关键)A 对事件不产生影响是一般性的讨论B 舆论与其他意见相区别的最重要的特征6、舆论容易受传统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不一定是正确的。
7、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言论不全是舆论。
但际舆论、世界舆论:国际传媒的一致性看法,约定俗成指媒介范围;意识形态不是舆论;个人感觉不是舆论。
8、有时潜舆论比显舆论更能确切地说明舆论的真正倾向,因为显舆论的发表会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规范,而各种社会规范很难直接干预情绪型潜舆论的表达。
9、网络论坛言论是民意生长的新空间。
三、名词解释1、舆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2、舆论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通过对舆论这种社会现象的研究来揭示舆论领域内部的整个知识范畴,基本理论概念,以及各自间的逻辑联系,揭示舆论与其外界社会的复杂关联以探寻舆论的本质特性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3、谣言: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
4、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在舆论的传播、扩散过程中,意见领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人们往往会追随意见领袖的态度而对待舆论。
意见领袖的支持将使得舆论的发展加速。
5、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发表批评与揭露性的意见,对社会中的丑恶和不良现象进行挞伐,特别是对公共权力进行监察督促,包括工作监督、道德监督、法纪监督等。
广义而言,舆论监督指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
狭义的舆论监督,指通过舆论的力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6、沉默螺旋理论7、议程设置理论8、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发表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简单地说就是网上民意的表达。
四、论述题1、试析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形成的一般过程(1)问题的出现;(2)舆论领袖的发现、(3)意见的发生、(4)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5)意见的互动与整合、(6)整合形成大致相近相似的意见:舆论形成。
2、舆论的特性:(1)社会表层意识的发散意识发散是舆论的基本特性,取决于舆论主体分布的发散性。
舆论的发散是指意见产生和传播的多向性和多方位的布局性。
(2)舆论的波动性作为浮动意识的舆论,第二个突出特性是经久不息的波动性。
舆论层出不穷地迭起,周而复始地消减,总是或缓或急的在社会中传播。
(3)舆论的弹性舆论意识有很强的伸缩力,时而在社会中浮动,时而转为地下活动,或突然汇成激流,呈现出时隐时现的弹性。
(4)舆论的惯性舆论惯性,是指旧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能量延续。
旧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顽强地表现出否定现实的力量,把过去的印象、经验绝对化,以陈旧的观点评判现实失误,呈现出舆论的惯性。
3、试析我国当下的舆论特征及媒介引导的策略。
我国当代舆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由于急速的社会变迁,舆论呈现一时的迷茫状态;由于公众心态的浮躁,舆论呈现情绪化;由于社会群体的重新组合,舆论呈现分散化。
面对当下舆论特征的引导策略:(1)、扩大正面舆论,展示积极、实在的生活目标A、提供的正面价值观念是社会中确实存在的舆论B、从社会角色定位入手使价值取向有序、合理。
C、通过连续的评价性社会“热点”,唤起公众的参与热情,从而逐步确立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的生活态度和理性观念。
(2)、适度社会动员,强调风险、责任(3)、提供更多的社会沟通机会,适当聚合舆论4、为调查某个选题设计一份包含至少6个指标问题的调查问卷。
5、网络舆论的特点(1)、互动性,个人成为信息和意见发布的主体,用户而非受众。
(2)、开放性,传播内容和主体,解放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限。
(3)、突发性,打破时空界限以最快的速度传播。
(4)、匿名性,表达的安全感和自由性,真实的民意与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杂。
(5)、把关的隐性和弱化,形成“观点的自由市场”。
(6)、广泛性,舆论主体的广泛性及监督载体的多样性。
(7)、整合性,迅速整合各方观点掀起舆论高潮。
网络舆情传播容易出现群体极化倾向,网络舆论能够形成更大的群体压力。
6、网络舆论的作用和影响网络舆论的作用:舆论监督;信息传播;交流思想。
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社会管理,成为有效的“排气阀”、“舆论镜子”,实现民意表达。
B引发社会舆论:提出议题,引起关注,将社会话题引入网络舆论,激起讨论,引起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注意,形成压力,达到影响或改造现实的目的。
C影响社会文化:多元化观念对一元化价值观的挑战,思想开始“去中心化”,网络主体“年轻部落”的生活、思维方式被普及化、放大化,引起社会观念的变革。
D 网络舆论极大冲击了传统舆论,解构了传统媒体的权威解释地位,不受制于某种利益团体,更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
E 负面作用:欺骗信息便于流传,极易造成社会骚动;个人隐私、组织机密、国家机密易被泄露。
五、案例分析题1、案例之一抢盐风波:2011年3月11日,小岛日本发生里氏8.9级大地震,地震威力巨大,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于是,海那头的人民忧郁了。
一时间祸起谣“盐”,人人恐慌。
,3月17日起,中国沿海城市浙江、江苏、山东发生大规模的购盐潮,盐价一路飙升至20元每袋。
盐架扫空,各大超市相继挂出免战牌,大家又将视线转至酱油...后来食盐污染说法被官方否定,盐恢复供应,价格也回归正常,各地又来了一出退盐记,引发网友争议。
结合这个舆论事件分析什么原因导致谣言的产生及抵御谣言的措施。
相关知识点:谣言产生:(1)客体因素:指事件或问题本身的素质中对谣言产生有影响的因素,谣言中心事件的特征,主要包括关注性、反常性和未知性。
A、关注性对关注性的内涵可以划分为两种:a、接近程度b、重要程度B、未知性未知性的两重含义:a、权威部门没有公布事件的确切真相b、权威部门公布的事件真相不能让公众相信C、反常性反常性事件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两类:a、与个人一贯表现违背的言行b、与社会发展或自然规律违背的事件(2)主体因素:判断力,(谣言止于智者)需要(出于某些人的主观意图和需要。
(3)环境因素:重大社会变革时期;公众利益重新调整时;社会信念动摇、价值取向倾斜时。
辟谣策略:美国学者奥尔波特等人在《谣言心理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决定谣言产生的公式:R=i×a,其中,R代表谣言(rumor),i代表重要性(important),a代表模糊度(ambiguity)。
该个公式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事件越重要,相关信息越模糊,谣言也就越容易产生并蔓延。
从奥尔波特的观点出发,可以知道,在一个事件中,当重要性与模糊性至少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所以,可以采取:A、尽量将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降低谣言的重要性积累;B、媒体联动,官方渠道和民间渠道互动,降低事件的模糊性2、2007年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权利与媒介权利: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媒体的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
试分析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作用。
3、运用议程设置理论为“肖志军拒签事件”设置议程属性及显著性,以引导舆论进行理性思考。
4、案例分析:分析“华南虎照事件”中的反沉默螺旋模式?并分析原因。
有人追求时,内心的一份矜持是必要的,即使心里很爱,也需要给追求者时间和难度,这样两人走到一起才会珍惜感情、地久天长。
十六、我从来不会在分手很久后才会哭,因为不值。
十七、高兴呢,就允许自己高兴一天;难过呢,也允许自己难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