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论文资料

合集下载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

泉州闽南⽂化论⽂ 闽南⽂化是中华⽂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中华⽂化中的⼀个极具鲜明特⾊的地域⽂化,泉州是闽南⽂化的聚集地之⼀。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泉州闽南⽂化论⽂的范⽂,欢迎⼤家阅读参考! 泉州闽南⽂化论⽂篇1 浅析闽南⽂化⽣态视域下的泉州回族祭祖习俗 摘要:泉州是闽南⽂化的主要发祥地,⽂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朴淳厚。

泉州百崎郭⽒、陈埭丁⽒独特的宗祠祭祖习俗是具有泉州地域特⾊的回族习俗之⼀,是闽南⽂化⽣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见证了泉州海外贸易的辉煌历史,体现了闽南⽂化兼容并蓄的特征。

泉州回族祭祖习俗也是海峡两岸同胞交流的⼀个平台,具有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关键词:闽南⽂化;泉州回族;祭祖习俗;传承价值 中华⼈民共和国⽂化部于2007年6⽉9⽇正式批准在福建泉州、漳州、厦门设⽴闽南⽂化⽣态保护实验区。

这是我国⾸个国家级⽂化⽣态保护区。

闽南⽂化是指由闽南⼈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闽南⼈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化,是中华优秀传统⽂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泉州是闽南⽂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闽南⽂化⽣态保护区的核⼼区,⽂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

⽽具有泉州区域特⾊的回族习俗,则是闽南⽂化⽣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不仅是⼀种民间⽂化⾃我传承的产物,更是⼀个民族⾃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内⼼世界和精神风貌的⼀种⾏为⽅式。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特定的⾃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各⾃独特的习俗。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普查统计,泉州回族有63397⼈,主要姓⽒为丁、郭、夏、蒲、⾦、马、葛等。

⽬前泉州市有1个回族乡30个回族村(社区),分布呈“⼤分散,⼩聚居”的状况。

由于泉州回族居住分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少回族村(社区)的⽣活习俗,已经和闽南地区的汉族习俗融为⼀体了。

但在泉州回族的两⼤聚居区,⼀些回族的⽣活习俗仍然保留着,这两⼤聚居区是惠安县百崎回族乡(现为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及晋江市陈埭镇。

【议论文】我的闽南梦_750字

【议论文】我的闽南梦_750字

【议论文】我的闽南梦_750字我的闽南梦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

我出生在福建省南部的一个小城市,属于闽南地区。

闽南地区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我小时候就喜欢听家人讲闽南地区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关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故事。

我对闽南地区的音乐艺术特别感兴趣,因为闽南地区是闽南音乐的发源地之一。

闽南音乐以其悠扬的曲调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

每当我听到闽南音乐的旋律,我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感受到了那种纯真和宁静。

除了音乐之外,闽南地区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木偶戏、布袋戏和皮影戏等。

我小时候经常去看这些传统艺术表演,每次都会被那些精彩的演出所吸引和感染。

这些艺术表演不仅给我带来了欢乐和娱乐,更让我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想了解和研究闽南地区的文化。

我开始学习闽南方言,并尝试写一些闽南方言的诗歌和散文。

我还积极参加一些闽南地区的传统活动和节日,如龙舟比赛、灯节和年画展览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闽南地区的文化和民俗。

我发现闽南地区的文化是它的灵魂,是它的独特之处。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闽南地区的文化传承下去。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工作,将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艺术推广给更多的人。

我计划在未来开设一个闽南地区的文化中心,用来展示和宣传闽南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还打算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国朋友来到闽南地区,与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闽南地区的文化。

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闽南文化将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我的闽南梦,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闽南地区的文化。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闽南地区的文化在世界各地都能得到传播和发扬。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的闽南梦一定能实现!。

闽南文化论文闽南文化论文资料

闽南文化论文闽南文化论文资料

闽南文化论文闽南文化论文资料婚嫁习俗结婚在诏安民间称为“嫁娶”,由于各种礼品都得贴上红纸,门口要贴红联,故又称结婚为“做红事”、“喜事”或“好事”。

结婚的环节是很多的,首先要择日(用男女的生肖、出生日辰,由算命先生或懂阴阳五行术数的专业人士,按五行相生相克去挑选一个所谓黄道吉日),婚期择定后,男女在十二天前要“行聘”(如男方入赘,就不用这项)过去,所谓“行聘”实际是送彩礼行聘送礼主要包括:聘金、酒、肉、大饼等,后来改为衣料、金银首饰、食品和其他用品,并议明数量,实际上是变相买卖。

女方在收到礼品后,便全面准备嫁妆。

在制新衣服中,一定要制二套“象头衫裤“(用白布制成的贴身衣裤,这种衣裤结婚后一般不穿,留为百岁后收殓的内里衣裤)。

嫁前姑娘要“挽面”,(先由一个中年妇女用粉抹姑娘的脸,然后用二支纱线交叉松紧拉动,拨掉脸上汗毛)表示成人。

姑娘出嫁距今五1六十年前是坐轿。

轿分两人抬(小轿)或四人抬(大轿)到夫家门口,还有一套仪式:女婿要踢轿门,公公要用米筛引媳妇进门。

后来没有轿子也,改为步行,有了自行车以后,出嫁时改骑“脚车尾”(自行车后座,现在改坐轿车),新娘穿新衣服,头发扎红头绳,插红石榴花(纸制的),过去女方如果嫁妆多的要装在嫁妆匣里,每匣二人抬着,沿途让人观看。

陪伴新娘到新郎家的,要有一个中年妇女(俗称“指古妈”负责孝礼节),还有一个男孩,手执枝叶齐全的榕树枝,叫“拖青”寓意婚后的日子如榕树般茂盛长青。

对抬嫁妆、拖青的人称为“青奴”,结婚双方都热情招待,每人并送一个红包。

新娘一般应在中午前抵夫家,下午由新郎伴同吃“新娘桌”,旧上摆十二碗菜,由“指古妈”代新娘夹菜,每夹进新娘碗里一种菜,就要说一句顺口溜的吉利话,如“吃鸡,百岁好夫妻”、“吃猪肚,好性素(好脾气)……等等。

”新娘桌“要庙在洞房里,过去“吃新娘桌”要点一对红烛,表示洞房花烛。

桌上摆一个红斗,内装白米,上插一把红尺,一把戟,一个红竹筒。

表示婚后财丁兴旺,百年偕老。

闽南传统文化范文

闽南传统文化范文

闽南传统文化范文闽南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闽南地区包括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闽南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闽南传统文化以庙会、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为特色。

闽南地区的庙会活动非常丰富多彩,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

其中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是泉州石狮庙会,它是中国四大庙会之一、泉州石狮庙会以狮舞和花灯为主要表演形式,属于闽南地区的民间艺术。

闽南地区的狮舞形式独特,舞者身穿狮子皮,采用跳跃、蹦极、翻滚等动作,寓意祈求好运和吉祥。

闽南的花灯制作精美,多彩多样,成为庙会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闽南地区的宗教信仰也对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闽南地区信仰的主要宗教为道教、佛教和妈祖信仰。

道教和佛教作为中国古代三教之一,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

妈祖信仰则是闽南地区的特色宗教信仰,妈祖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保护神,被视为渔民捕鱼和航海安全的神灵。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的生日,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如妈祖游行、舞狮、舞龙等。

闽南传统文化还以宴席文化和剧曲传承为特色。

闽南地区的宴席文化讲究丰盛和热情,菜肴丰富多样,有闽菜、客家菜、潮汕菜等多个菜系。

闽南地区的饭店、茶楼等场所专门设有雅座和酒席,以接待宾客和举办盛宴。

雷锋堂是传统的潮汕客家宴席场所,是闽南宴席文化的代表。

剧曲传承是闽南地区非常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代表了闽南传统文化的精髓。

闽南地区的剧曲有闽南戏、潮剧、客家戏等多个剧种,各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特点。

闽南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变迁。

如今,虽然时代变迁,但闽南传统文化依然在闽南地区生生不息,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和传承。

尤其是近年来,闽南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宣传,不仅在国内受到关注,也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这些都为闽南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

总之,闽南传统文化是福建地区独特的一部分,以其庙会、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特色而闻名于世。

介绍闽南文化特色作文

介绍闽南文化特色作文

介绍闽南文化特色作文篇⼀《闽南⼀化:古早味⼀的传统魅⼀》说到闽南⼀化,那可真是像⼀坛⼀酒,越品越有味道。

在我看来,闽南⼀化⼀先就体现在吃的⼀⼀。

闽南的古早味是能让⼀的味蕾狂欢的。

就像我曾经去过⼀次闽南的⼀镇,那地⼀的菜市场热闹得不得了。

⼀⼀早,各种新鲜的食材琳琅满目。

在⼀个⼀摊⼀前,⼀个阿婆正在煎⼀种叫做蚵仔煎的东西。

阿婆熟练地把新鲜的蚵仔和鸡蛋、⼀糊混在⼀起倒在平底锅上。

那蚵仔⼀个个⼀肥⼀⼀,看了就让⼀垂涎欲滴。

平底锅上滋滋作响,阿婆⼀边煎⼀边⼀⼀铲⼀把蚵仔煎的边缘稍微撬起来⼀点,让它的底部煎得⼀黄酥脆。

不⼀会⼀,⼀份冒着热⼀的蚵仔煎就出锅了,阿婆在上⼀淋了特制的甜辣酱。

那⼀⼀咬下去,外脆⼀嫩,蚵仔的鲜美瞬间在⼀中散开,再配上甜辣的酱料,简直是绝佳的组合。

还有闽南的⼀粽也很有特⼀。

粽叶包着的是满满的好料,有肥⼀、有瘦⼀、有蛋黄、还有⼀菇之类的配菜。

糯⼀被⼀的油脂浸得⼀味浓郁,不像有些地⼀的粽⼀那么清淡。

我看见⼀个⼀师傅包⼀粽的过程就像看⼀场⼀⼀艺术表演。

他先把粽叶卷成⼀个⼀锥筒的形状,然后依次放⼀各种配料,⼀放在最中间,再把糯⼀填满,最后熟练地⼀粽绳⼀绕⼀系,⼀个漂亮的⼀粽就成型了。

除了吃的,闽南的建筑也很有特点。

红砖古厝到处都是,那红红的墙看起来特别喜庆。

房⼀的屋顶是燕尾脊的形状,就像⼀只正要展翅⼀翔的燕⼀。

这些古厝见证了闽南⼀的⼀活历史,也承载着闽南⼀的家族记忆。

闽南⼀化的魅⼀就在于它的这种传统韵味,在⼀饭⼀羹⼀砖⼀⼀间流淌着千百年的传承。

篇⼀《闽南⼀化:戏⼀戏外的热闹》闽南⼀化神奇之处还体现在戏曲上,那⼀出出的闽南戏就像⼀块块磁⼀吸引着⼀们。

我有⼀次被朋友拉着去看⼀甲戏。

刚到戏台下,就被那热热闹闹的氛围给感染了。

台下坐着的不少是⼀阿公、⼀阿婆,他们可是闽南戏的忠实粉丝呢。

戏还没开始,⼀家就热络地聊着天,那种邻⼀间的热乎劲⼀让⼀觉得很温馨。

等戏⼀开场,我就被那鲜艳的戏服给震住了。

演员们⼀上的⼀服⼀彩斑斓,各种花纹图案特别精美。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篇一:闽南文化】闽南文化,系指生活在福建地区的人共同创造的(主要是闽南人),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宋乾道四年泉州知事王十朋胸怀澎湃写下这一对联并悬挂在州衙门前,跨越千年的广袤时空,历史的风雨模糊了前人的字迹,而印证着以历史名城泉州、厦门、漳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的豪迈之语却在历史的卷轴里愈发清晰可见……自战国,越族入闽,闽越相交,语言融替;到了汉代,闽越文化渐趋形成;至魏晋唐宋,汉人大规模南迁,中原文化在闽南地区流播生根;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崛起,中外文化交流,互为辉映。

承续历史,继往开来,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兼容并蓄,酝酿古今,共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人文景观【篇二:闽南文化】我的家乡泉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聚集区。

她有众多的文化古迹,独特的闽南语。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
【篇一: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系指生活在福建地区的人共同创造的(主要是闽南人),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宋乾道四年泉州。

论闽南文化

论闽南文化

论闽南文化——关于类型、形态、特征的几点辩识刘登翰一、作为讨论前提的几点认识闽南文化是衍生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经由移民的携带,南徙入闽后形成的闽文化在闽南地区发展的一种亚文化形态。

闽南文化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下位文化,可用下面的图示简略表明其在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中华文化——汉民族文化——闽文化——闽南文化因此,在进一步探讨闽南文化的类型、形态和特征之前,有必要就闽南文化的形成提出几点认识,以作为讨论的前提和基础。

鉴于这些认识大都已为学界所多次论述,这里只略加说明而不作展开。

1.闽南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

它基于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古代福建是南方百越族之一支——闽越的活动地区。

秦汉之际,中原地区已进入以汉文化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封建社会,而福建尚是以闽越文化为基础和表征的部族社会。

自永嘉以后直至两宋,因北方战乱等原因而不断南徙入闽的中原汉族移民,在把闽越族及其文化融入其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社会的人口主体;同时,随同移民携带而来的中原汉族文化,也成为福建社会建构的文化基础。

随着中原移民由闽北逐渐进入闽南,也把中原文化带入闽南。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无论闽南社会和文化,还是包括闽南在内的福建社会和文化,在历史上都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社会和文化。

对闽南和包括闽南在内的福建社会和文化这一性质的认定,是我们认识和分析闽南文化的历史出发点。

2.闽南文化的形成,是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中原移民入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般以公元4世纪初的永嘉之乱开始,至12世纪的宋室南迁达到饱和。

800年间经历了东西晋、南北朝、隋、唐和两宋,出现过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唐代初期的陈元光入闽,唐末五代的王审之治闽和靖康之难的宋室南渡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高潮。

不同朝代的中原移民,带来了不同时期发展的中原文化,如年轮一般地沉积在包括闽南在内的福建文化之中。

这也就是说,闽南文化不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原文化的植入,而是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原文化的历时性积累,如地质考古中的文化层一样,是一层层堆积起来的。

闽南文化论文

闽南文化论文

学期论文题目:闽南話**:***学院: 漳州师范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班级: 11级网络2班学号:********** ****:***日期:2012年11月11日闽南話摘要:简述闽南话的起源。

关键词:闽南话福建。

闽南方言是全国七大方言之一,其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而且在区域间乃至国际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中起重要作用。

一、★闽南话的起源★闽南方言俗称闽南话,说它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是因为它与其它方言相去甚远,与我们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更是大相径庭,它们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至于它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在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时,语言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从历史上看,闽南地区曾经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唐宋以来,闽南的泉州、漳州等曾是全国海外交通的重要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就以之为起点;到了近代,厦门成了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其政治、经济、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地位上升到几乎与省会福州比肩;改革开放后,厦门成为特别行政区,闽南被划为“金三角”地带,是中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市场。

从地理位置来看,闽南地处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是祖国大陆对外开放的门户之一,在与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起重要作用。

还有,它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与我国最大的未被统一的海上领土——台湾仅有一水之隔,如果两岸真能实现“三通”,闽南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无疑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从经济现状来看,闽南地区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内地,因而与内地的经济交往十分频繁,无论是资金、人才、技术等的输入输出都非常活跃。

在文化领域方面,闽南地区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化伟人和文化现象,却也地灵人杰,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

自福建被开发以来,闽南地区在文化领域方面出现过不少杰出人物和文化盛事。

最著名的是朱熹曾在今泉州一带讲学,并在开元寺题词:此地原系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2024初中议论文范文我的闽南情结

2024初中议论文范文我的闽南情结

2024初中议论文范文我的闽南情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雨后的乡村,蒙蒙细雨中散发着清新的气息,这是我熟悉的那片闽南土地。

闽南,这个充满烟雨情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也是我心中永远的情结。

闽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

这里风景秀丽,人文古迹众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

我出生在这里,从小就受到了浓浓的闽南文化熏陶。

我喜欢闽南方言的韵味,喜欢漫山遍野的茶园与橡胶林,喜欢那独具特色的闽南饮食文化,更喜欢那些古老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闽南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著名的闽南小吃就有如:沙茶面、肉燕、圈仔粿、罗汉斋、土炸芋、福州鱼丸等,这些美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

每每想到这些美食,口水都不自觉地开始流了。

闽南的饮食文化不仅仅是美食的享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的表达。

每次回到故乡,品尝这些闽南小吃,仿佛就像是在享受一场回忆之旅,让我倍感温暖和幸福。

除了饮食文化,闽南的民俗节日也是让我难以忘怀的一部分。

清明节的扫墓、端午节的包粽子、中秋节的赏月、年三十的拜年等民俗活动都是我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赏月、吃月饼,一家人团团聚聚,其乐融融。

这些传统节日散发着浓浓的闽南民俗风情,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时光荏苒,社会在不断发展,现代化的脚步也渐渐逼近了闽南。

尤其是2024年,初中阶段的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闽南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便利、生活便捷、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这些变化让我感到陌生,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当下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闽南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看来,作为闽南的一代年轻人,我们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弘扬闽南的文化。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要积极地学习和了解闽南的历史、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去宣传和推广闽南的文化,可以通过书籍、电影、音乐等形式来呈现。

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比赛等形式来展示闽南的民俗风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闽南的传统文化。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我的闽南情结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我的闽南情结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我的闽南情结我的家乡在福建,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就是那里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福建地区的主要文化形态之一,也是福建的骄傲和文化财富。

闽南文化深厚而又博大精深。

它涵盖了方言、艺术、建筑、宗教等方面,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福建土楼。

土楼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它是福建闽南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

如今,这些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土楼,仍坚守在福建的乡村中,为游客展示了福建的古老历史和文化。

闽南文化是一种强烈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它在福建并不孤立。

因为福建一直是外来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地,所以闽南文化也有许多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痕迹,这使得它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多元文化的特点,更加丰富多彩。

闽南文化最吸引人的特点就是它深沉的民间艺术。

福建土风舞、三弦乐、木偶戏等传统艺术形式,无不流淌着浓郁的闽南文化气息。

比如福建土风舞,它源远流长、跳法独特、婀娜多姿、韵味无穷,令人难以忘怀。

而三弦乐则是福建的另一传统文艺,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得到了不断的发扬光大。

这种传统音乐具有单音、呈阅以及强调节奏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旋律风格。

闽南文化是我成长的土地赐予我的宝贵财富。

它滋养了我的情感和思想,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我时常欣赏闽南歌曲、观看闽南电视剧,让自己深入地感受这种文化的魅力,塑造自己爱乡、爱文化的情怀。

综上所述,闽南文化对福建乃至全国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闽南文化,让它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让我们与闽南文化一同前行,共同见证闽南的美丽和繁荣。

闽南特色作文

闽南特色作文

闽南特色作文The unique charm of Minnan culture can be seen in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from language and cuisine to architecture and traditions. 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语言和美食到建筑和传统。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s of Minnan culture is its distinct dialect, which is widely spoken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Fujian province. 闽南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方言,在福建南部地区广泛使用。

This dialect, known as Minnanhua,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melodic tones and unique pronunciation, making it easily distinguishable from other Chinese dialects. 这种方言被称为闽南话,以其悦耳的音调和独特的发音而闻名,使其与其他汉语方言容易区分。

In addition to its language, Minnan culture is also known for its delicious cuisine, which features a wide variety of seafood dishes and flavorful snacks. 除了其语言,闽南文化还以其美味的美食而闻名,其特色是各种海鲜菜肴和美味小吃。

From oyster omelettes to braised pork belly, Minnan cuisine is a culinary delight that attracts food lov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从蚵仔煎到红烧肉,闽南美食是一种吸引全世界美食爱好者的烹饪享受。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梦韵闽南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梦韵闽南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梦韵闽南梦韵闽南闽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以其独特的语言、文化和风味而闻名于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闽南人民以其顽强的意志和勤劳勇敢的精神,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其中包含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民俗民间艺术。

闽南文化不仅是一种在闽南地区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更是一种活生生的、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文化语境,是东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梦韵闽南,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深情的歌颂,抒发着对祖国美丽家园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是闽南文化的一朵奇葩,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闪烁着东方文化的艺术光辉。

梦韵闽南,用其独特的语言诉说着一幅幅美好的画卷。

闽南话,是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方言,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特质,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地方风情。

闽南话中的“韵母”一语多音,极富韵律感;闽南话中的“入声”吐字浓重,极富魅力。

闽南话在歌唱中煽情婉转,在吟诵中铿锵激越。

梦韵闽南,如沁人肺腑的青烟,似流淌的琼浆,抚慰着人们的心扉。

梦韵闽南,激发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成为闽南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梦韵闽南,以其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歌颂着祖国的美丽风景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情感。

闽南民歌、闽南山歌、闽南地方戏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作品,源远流长,质朴典雅,饱含深情,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潮州戏》《闽南大戏》《客家山歌》等形式独具特色,代代相传,成为了闽南文化的鲜活标本。

梦韵闽南,用朴实真挚的形式,讲述着普通人的生活百态,传达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梦韵闽南,让人们在艺术的境界中得到心灵的升华,在文化的海洋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梦韵闽南,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追求和向往的精神寄托。

闽南人民以其务实精明的性格,厚重细腻的情感,建构起一种独特的生活风情。

闽南人的生活以“食、住、行、育、娱、政、教”七要素和农耕、渔猎、商旅、宗教、家庭、娱乐、教育、政治等八个方面,展现出了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社会风貌。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就这样静守着闽南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就这样静守着闽南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就这样静守着闽南闽南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地方,拥有独特的语言、民俗和文化。

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下,许多人选择追求新的机会和挑战,而忽视了身边的闽南文化。

我认为我们应该静守着闽南,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保护闽南文化是保护自己的身份认同。

闽南人民有自己的独特语言、风味美食和民俗习惯,这些都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传承和挖掘这些文化,我们的身份认同感将逐渐消失。

保护闽南文化是保护自己的根源,让我们对自己的地方有更深的了解和自豪感。

保护闽南文化是保护社会的多样性。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使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闽南地区有独特的戏曲、礼仪、音乐和艺术形式,这些都是传统闽南文化的珍贵财富。

如果我们不去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它们将逐渐消失,社会的多样性将受到威胁。

保护闽南文化是保护社会的宝贵资源,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多元化和包容。

保护闽南文化是保护历史遗产。

闽南地区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土楼和古建筑群等。

这些古迹和遗址是闽南地区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保护闽南文化就是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让后代能够感受和学习历史的智慧和魅力。

只有保护好这些古迹和遗址,才能让闽南的历史长存。

为了保护闽南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学校应该加强对闽南文化的教育。

包括闽南方言、闽南传统文化等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闽南文化的重要性。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闽南文化的资金支持。

修缮和保护古建筑,开展闽南文化节等活动,提高人们对闽南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度。

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保护闽南文化的行动。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宣传和弘扬闽南文化,为保护闽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应该静守着闽南,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保护闽南文化不仅是保护自己的身份认同,也是保护社会的多样性和历史遗产。

通过加强教育、加大资金支持和个人积极参与,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护闽南文化,让它继续在我们心中传承下去。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闽南之梦,悄然放飞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闽南之梦,悄然放飞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闽南之梦,悄然放飞闽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几千年来,这片土地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造就了独特的闽南文化。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闽南文化逐渐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得黯然失色。

闽南之梦却在这种情况下悄然放飞。

闽南之梦,指的是人们对于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渴望和努力。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热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闽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各种文化艺术节、展览会纷纷在闽南地区举行,各类传统手工艺人纷纷亮相,他们将自己的技艺展示给大家,向世人传达着对闽南文化的热爱和承诺。

闽南之梦也通过教育来实现。

一方面,各级学校纷纷将闽南文化纳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根源;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也在学生中广泛展开,使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闽南文化,也能够培养更多的传承者。

除了教育,闽南之梦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政府应该加大对闽南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闽南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项目;企业和公益组织也应该积极投身通过赞助文化活动、支持传统手工艺等方式来帮助传承闽南文化。

闽南之梦的实现还需要每一个闽南儿女的共同努力。

作为闽南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从小就学会尊重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可以通过学习闽南方言和歌曲,了解闽南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加入当地的文化团队等方式来实现传承。

只有每一个闽南人都为闽南文化做出贡献,才能真正实现闽南之梦。

闽南之梦的实现还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是每一个闽南人的责任和使命。

当我们能够自豪地谈论自己的文化,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进步的大潮之中。

闽南之梦,悄然放飞。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让闽南之梦慢慢成为现实,让闽南再次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闽南之梦,悄然放飞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闽南之梦,悄然放飞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闽南之梦,悄然放飞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盛产悠久的文化,拥有独特的方言,那就是闽南。

闽南之梦,在我心中犹如一只彩蝶,悄然放飞,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闽南地区是我国最早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这里的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椰子、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在这里生长得茂盛,而且味道鲜美可口。

闽南地区还有丰富的渔产资源,以石斑鱼、鲍鱼等闻名于世,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自然资源的丰富,闽南还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闽南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还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词汇。

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当地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闽南的文化还体现在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

闽南的民歌淳朴动听,歌颂了人们对家乡深沉的情感;闽南的舞蹈优美灵动,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闽南的戏曲饶有趣味,富有戏剧性的表现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闽南之梦不仅体现在文化和传统方面,还表现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

闽南地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福州、厦门等大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流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闽南地区的教育和科技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福建省在全国小升初和高考中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闽南的学子们为家乡争光。

闽南的科研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闽南地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闽南的文化传统正在逐渐丧失,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传承文化,使闽南地区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闽南之梦,我们应该加强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境监管,严厉打击污染行为。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2)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2)

泉州闽南文化论文(2)闽南文化论文篇1浅谈闽南民俗文化特征摘要:闽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福建地区的闽南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一种地区性文化,在世代传承过程中,勤劳的闽南人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今天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的闽南民俗文化。

关键词:闽南地区;民俗文化;地域;特征一、前言闽南民俗文化是闽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文化,这种民俗文化与闽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闽南人与其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

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闽南的传统社会也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闽南民俗文化也是围绕着农耕生活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中国民俗文化那种所特有的大农业生产的特点。

跟我国其他地区民俗文化相比,在其文化特征方面,闽南民俗文化除了具有其他地区民俗文化的那些共同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一面。

研究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其重点就是要研究民俗文化的特征,因为民俗学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就是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

在早期,我国学者在对有关民俗文化研究中的民俗学著作里面,却很少牵涉到有关民俗文化特征的论述和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层次和要求不断提高,这大大促进了我国民俗学的发展,特别是有关民俗文化特征这个研究内容,更是引起了我国很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例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和民俗学家乌丙安在其著作《中国民俗学》里,则专门列出一个单元来阐述有关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在这篇著作里,乌丙安先生对有关民俗文化特征更是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他从民俗文化整体特征出发,把民俗文化特征分为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两部分,具体如下表所示:但必须注意的是,民俗文化特征既有以上所提到的那些共性特征,还具有本身所特有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一个地区民俗文化是在其共性和个性特征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

所以在本文一开始我们就提到闽南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我国其他地区民俗文化的那些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其本身所特有的个性特征,就是基于此提出来的。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闽南之梦,悄然放飞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闽南之梦,悄然放飞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闽南之梦,悄然放飞
我心中的梦想是让闽南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承和发展。

闽南作为我国的重要文化瑰宝之一,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但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闽南文化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我希望能通过努力,为闽南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我认为要让闽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对闽南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闽南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精髓,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它。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闽南文化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闽南的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参观闽南的传统艺术表演、民间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

我们应该倡导闽南文化的创新和融合。

只有不断地将闽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才能使其得以更新和发展。

在传统的闽南音乐之上,可以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创作出更具现代感的闽南音乐作品。

还可以将闽南传统的手工艺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作出更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通过这种融合,闽南文化将展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魅力。

闽南之梦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悄然放飞。

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对闽南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积极参与闽南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和推广闽南文化。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闽南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让我们一起为闽南之梦的实现而努力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嫁习俗结婚在诏安民间称为“嫁娶”,由于各种礼品都得贴上红纸,门口要贴红联,故又称结婚为“做红事”、“喜事”或“好事”。

结婚的环节是很多的,首先要择日(用男女的生肖、出生日辰,由算命先生或懂阴阳五行术数的专业人士,按五行相生相克去挑选一个所谓黄道吉日),婚期择定后,男女在十二天前要“行聘”(如男方入赘,就不用这项)过去,所谓“行聘”实际是送彩礼行聘送礼主要包括:聘金、酒、肉、大饼等,后来改为衣料、金银首饰、食品和其他用品,并议明数量,实际上是变相买卖。

女方在收到礼品后,便全面准备嫁妆。

在制新衣服中,一定要制二套“象头衫裤“(用白布制成的贴身衣裤,这种衣裤结婚后一般不穿,留为百岁后收殓的内里衣裤)。

嫁前姑娘要“挽面”,(先由一个中年妇女用粉抹姑娘的脸,然后用二支纱线交叉松紧拉动,拨掉脸上汗毛)表示成人。

姑娘出嫁距今五六十年前是坐轿。

轿分两人抬(小轿)或四人抬(大轿)到夫家门口,还有一套仪式:女婿要踢轿门,公公要用米筛引媳妇进门。

后来没有轿子也,改为步行,有了自行车以后,出嫁时改骑“脚车尾”(自行车后座,现在改坐轿车),新娘穿新衣服,头发扎红头绳,插红石榴花(纸制的),过去女方如果嫁妆多的要装在嫁妆匣里,每匣二人抬着,沿途让人观看。

陪伴新娘到新郎家的,要有一个中年妇女(俗称“指古妈”负责孝礼节),还有一个男孩,手执枝叶齐全的榕树枝,叫“拖青”寓意婚后的日子如榕树般茂盛长青。

对抬嫁妆、拖青的人称为“青奴”,结婚双方都热情招待,每人并送一个红包。

新娘一般应在中午前抵夫家,下午由新郎伴同吃“新娘桌”,旧上摆十二碗菜,由“指古妈”代新娘夹菜,每夹进新娘碗里一种菜,就要说一句顺口溜的吉利话,如“吃鸡,百岁好夫妻”、“吃猪肚,好性素(好脾气)……等等。

”新娘桌“要庙在洞房里,过去“吃新娘桌”要点一对红烛,表示洞房花烛。

桌上摆一个红斗,内装白米,上插一把红尺,一把戟,一个红竹筒。

表示婚后财丁兴旺,百年偕老。

吃“新娘桌”时,村里的人可以挤围在周围观看。

晚上是闹洞房,闹洞房的花样很多。

新人睡前还有两个节目:一是新郎新娘要搓“合房圆”(合读鸽)这是搓一种糯米浆的红团子,寓意——和合之意,一种是由新郎的弟侄辈(年纪几岁)一人,登床翻滚,寓意——婚后早生孩子之意。

第二天,新娘对长辈要拜茶(请长辈吃密枣,长辈要赠送礼物或红包等),第三天新娘一早要下厨,饭后要回娘家“做三日客”(也有十二天才回娘家的),去时要带饼、肉和糖果,在娘家不能过夜,傍晚要赶回来。

路途遥远的也有改为“做满月客”,去时可住3~5天,回来时,新娘的小弟弟(或堂弟)要带一瓶花生油,称巡油,婆家要宴请小舅子。

捧油寓意——“添丁”的意思。

女儿回去时,娘家要送一对童鸡,寓意——传宗接代。

送礼和请客:结婚,男女双方的亲友都要送礼,女方的亲友送礼称为“添妆”礼物多半是布类或化妆品(现改为红包),男方亲友送礼称为“相贺”礼物一般布轴,轴面贴红纸贺词,也有送房中摆设、生活用品的(现也改为送红包)。

礼物一般都要凑成双数,表示“好事成双”。

结婚双方对送礼的亲友均应回送礼物或寓请喜筵,男女双方对亲友回礼主要是大饼。

这种大饼由男方供应,男方供应不够,或补送,或由女方添制。

大约每份8~12块,多半事前送亲友,也有事后送的(即先添妆后回礼,或先送饼后添妆,二种做法都可以),女方也有出嫁当天宴请情谊特别密切的亲友。

男方在结婚当晚要开筵席宴请亲友,一桌八人,座位分大位、客位、陪位;桌次分中桌、边桌、下桌;大位坐长辈,客位坐平辈、陪位坐晚辈,中桌大位是舅父、舅祖,其次是族内长辈,酒席开始后,新郎新娘要举行“谢宴礼”。

丧葬习俗在诏安家里有人去世料理丧葬称为“做丧事”或称“做白事”。

年未满五十岁去世的叫“苦丧”,丧礼不怎么讲竟,草草了事;若是年过五十岁,并当上祖父母的,称为好命父妈,不能草率从事,繁文琐节比结婚还多,俗说:“死人多故事”。

先是通知亲戚、筹措事宜。

人一逝世,亲邻立即行动来帮忙料理丧事。

重点几项:一是通知亲戚,如果死者是女性,最主要通知娘家(俗称外家);(娘家的人来时,孝子孝妇等要到村口去迎接。

办桌给娘家人吃时,桌上不能放酱油)一是火速备办收殓的衣服、用品、棺木等,定出“迎棺”、“请水”及出殡时间。

亲戚、朋友、族亲、邻居闻讯,多数人要送些“纸仪”以帮助丧费。

迎棺、请水:凡家人去世当天或隔天就得备办棺木收殓。

吊丧的亲友,头上或手臂要披麻戴孝在门外巷口哀号跪伏,叫“迎棺”,接着进行“请水”,由死者儿子(儿子先死由孙子代)披麻戴孝,袒露一肩,反穿上衣,手捧土砵,砵上放一小箕(俗叫招笠)到水边揭水和沙回到家里,为死者洗穿用,叫“请水”。

收殓、割阄、盖棺、安钉。

收殓时死者应穿的衣裤有固定件数(上七下五)。

如男性要载帽、穿鞋(均纸制);如女性,不载帽,但裤的最上层穿一条黑色或蓝色的裙。

盖棺前要行告别仪式:用麻缕或白纱线,一端绑在死者手上,然后全部亲属执着线排列,由道士把线一节一节的割断,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死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

做完仪式盖棺,然后安钉。

先由孝子捧木盘,上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安钉的人只行一个象征性仪式,执斧在钉头点一下,口唱:“安钉,子孙兴盛!”然后由专业收殓的人钉牢固。

对执行安钉仪式的长辈要请吃寿面(寓意添寿)并送红布(寓意吉利。

出殡、安葬、置灵、戴孝:死后通常三到五天出殡,安葬(俗称出山),也有当天或七天才出殡的。

出殡时行祭奠仪式,在门外路口设一奠桌,摆酒、鸡、肉、鱼(三牧)面粿等粿品。

棺木抬出来摆在条凳上,头朝奠桌,脚朝去路。

奠毕,抬起棺木,推倒凳子,抬往墓地埋葬。

山场安葬一般当天要完毕。

葬后,家里设置灵堂,称为“置灵”,早晚哀号,称为“哭灵”。

至第七天称为“赶服”又称“头七”。

“头七”这天既要到葬处哭墓(俗称巡墓)又要在家里举行祭奠。

从前每七天要祭奠一天,至四十九天一共要七次,到期才算丧事完毕,称为“完事”(现已简化为在第七天进行二次,第一次为头祭,第二次代表第二至七祭,便算“完事”。

)这时除死者的儿子、媳妇外,其余亲属可以“脱孝”,其仪式是:把白头布在烧冥纸的火上转一转,然后放入水中浸洗;男的一律要理发,儿、妇则改为在衣袖上或口袋上缝一条麻而或黑布,表示继续戴孝。

门口则分别死者,男青女黄贴上丧联,一直到周年。

周年要做一次周年祭。

本来死者、儿妇要服丧三年,现亦已简化为周祭再马上做一次三年祭,便表示服丧期满,改贴红纸联。

服丧期间,死者儿孙在七天内可以结婚,过后一律停止,要等到做满丧仪式后才能婚嫁。

意见看法1尊重的同时去糟存精。

民族风俗习惯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庆、节日、禁忌、礼仪等许多方面。

民族风俗习惯与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思想感情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敏感性的特点,一个民族往往会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态度看作是对自己民族的态度。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自己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同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国家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有许多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比如:对从事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对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民族给予充分的尊重,还从政策上扶助清真食品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给予相应的假期;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给予尊重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对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以上所讲的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之外,还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政治权利的保护。

保障各民族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各民族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

其中对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给予了特别的保护。

比如: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至少有一名以上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选举法规定,在代表名额的分配上,对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给予特别的安排,其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人数可以适当降低。

法律保护少数民族担任公职的权利,少数民族人员竞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民族事务机构的公务员岗位时给予适当照顾。

二是经济权利的保护。

对经济权利的保护,就是对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生活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实行政策倾斜、组织对口支援、进行扶贫开发,等等,保证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各地区共同富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是文化权利的保护。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与民族的历史、情感、心理紧紧联系在一起,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国家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支持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是接受教育的权利。

各民族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为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国家采取多方面措施,如:举办主要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各类学校如民族学院、民族中小学;实行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办学体制,在贫困和偏僻的地区设立寄宿制学校;推广“双语”教学。

在大中专学校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降分录取等等。

五是其他权利的保护。

如少数民族人身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婚姻家庭权利、健康权利、就业等等,都给予了全面的保护。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只有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

意见2对于传统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从古至今,一些民俗因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消失,但也有一些民俗与时俱进,几经变化改进后广为流传。

“移风易俗是时代前进、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今天看来,那些粗俗、落后民俗的消失不会让人惋惜,但是看到一些健康的民俗,特别是优良精致的民俗文化面临没落境地时,就不能不使人感到痛惜与无奈。

民俗是在大众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对于它的更新或者消失,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当前,需要提醒和呼吁的是,大家如何一起努力来让那些精致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保留,以使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地方戏奉天落子以女旦为主,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高亢,代表了当年辽沈地区的文化形象,全盛时曾比京剧还火,这一民俗文化就应该为后代大众所认知和了解。

记者欣喜地得知,现今奉天落子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