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看待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作者:吴继侠来源:《理论观察》2014年第04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容之一。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进行理论创新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五位一体;社会有机体;历史合力论;实践基础;动力机制[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16 — 03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初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经历了“三位一体”总体布局。
再到“四位一体”布局。
2012 年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思想的提出,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它深刻揭示了社会系统的实践本质、有机生成和运行规律,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重要的哲学基础。
首先,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对社会有机体概念的首次明确表述是在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哲学的贫困》,在文中提出“社会机体”这个概念的,他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
浅谈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认识和理解作者:杨雪萍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丰富和发展过程,论述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容及辩证关系。
指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是科学发展的总体布局,有原则要求,有政策安排,有举措方法,更加清晰地指明了中国绿色发展、绿色跨越的道路,为中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了重要指导。
【关键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认识;理解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的政治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出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惠及全国十几亿人口的殷实的小康社会规划了宏伟蓝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就“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谈谈认识和理解。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以贯之的接力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断丰富和完善,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现代化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1、“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布局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党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政策。
2、“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的方针政策,同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还要有繁荣的文化,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一直延续到十六大。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看五位一体总布局
摘 要 : 经济建设 、 政 治建设、 文化 建设 、 社 会 建设 、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五 位 一体 总 体 布 局 的 明确 提 出 . 以 马 克 思 社 会 有 机 体理 论 为 理 论 基 础 ; 同时 , “ 五位一体” 是 马 克 思 社 会 有 机 体 理 论 在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实 践 过 程 中的 具 体 应 用 , 是 贯 彻 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的 要 求 . 也是 全 面 进 行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现 实 实践 需要 : 全 面 落 实 五位 一 体 总 布局 , 需要 全 面加 强 经 济 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 、 生 态文明建设 , 并将 这 五 大 建 设 统 一 于 实现
论包 含 着丰 富 的 内容
1 . 社 会有 机 体形 成 的前提
的 ” [ 2 1 6 ' 5 6 ) 实践 是维 系社 会有 机体 存在 的现 实机制
社会 实 践 包括 三 种类 型 .即生 产 物质 生 活资 料 的
马 克思 主 义 认 为 . 社 会 作 为 一个 互 相联 系 、 互 实践 、创 造精 神 文 化 的实践 和 改 造社 会关 系 的 实
相依 存 的庞 大复 杂 的 有机 统 一 整体 .是 由 自然环 践 马 克 思特 别 强 调 了生产 实 践是 社 会 有机 体存
境、 人 口、 生产力 、 生产关 系、 经 济基 础 、 上 层 建 筑 在 的基 础 。人 类 只有 首 先 通 过 生 产 实 践 解 决 吃 、
49
一 一 一
种 具有 主观 能动 性 的物 种 。一 定数 量 和 质量
的人 口 、 人 口因素 的具 体 状 况 , 都对 社 会 的发展 起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容之一。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进行理论创新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标签:五位一体;社会有机体;历史合力论;实践基础;动力机制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初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经历了“三位一体”总体布局。
再到“四位一体”布局。
2012 年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思想的提出,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它深刻揭示了社会系统的实践本质、有机生成和运行规律,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重要的哲学基础。
首先,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对社会有机体概念的首次明确表述是在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哲学的贫困》,在文中提出“社会机体”这个概念的,他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
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①在这里马克思明确说明了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体的社会形态的意义上的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
对“五位一体”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对“五位一体”的初步认识和理解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位一体”是党的十八大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确定的新举措之一。
“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一起抓,并列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
这一重要政治表述,透露出重大政治信号,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位一体”是理论的创新。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在各个方面建设上。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十七大的时候,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就是加了一个社会建设,所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
这次十八大报告上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这一提法是党的理论体系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体布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的深度挖掘,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和发展,是指导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
“五位一体”是实践的创新。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的内在同一性研究
2019年6月第32卷第3期山西能源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nergyJun.,2019Vol.32No.3-社会科学研究•“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的内在同一性研究张宇蒋晋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者都包含着相同的哲学意蕴和理论品质,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当代的生动体现,也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二者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宏观路径,在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同一性;新时代【中图分类号】D616【文章编号】2096-4102(2019)03-0077-0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顶层设计着手,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逐步形成并完善的。
这“两个布局”都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从二者的深刻内涵中把握高度的内在同一性,对我们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强化历史担当,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内在逻辑上的同一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并不断完善和丰富,这既是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出发勾画出的壮丽图景,又是基于我国历史和现实实践的必然要求。
“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要实现的总目标;作为“姊妹篇”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鹏之双翼、车之两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是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重要环节;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对各方面工作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战略布局的关键所在。
“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的哲学依据
“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的哲学依据作者:冯留建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15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依据。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本要求,以唯物辩证发展观为主要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最终归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执政智慧。
【关键词】“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 哲学依据【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新时代党中央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后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形成了治国理政新布局,推进了治国理政新发展。
从哲学依据对“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把握其内在逻辑与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把实践放在首位,认为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对照分析理论研究的预期目标与实践形成的现实结果。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将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统一起来,深刻阐释了不同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涵与外延,全面考察了社会发展现状,准确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向,及时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积极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连续的,不断前进的。
任何时期的生产力都是人们实践能力的反映,但这种实践能力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和已获得的生产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贪污腐败、贪图享乐、追名逐利、萎靡懈怠、不思进取等精神污染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两个文明”论。
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论的新发展
五位⼀体总布局―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论的新发展2019-03-21摘要:党在⼗⼋⼤提出的“五位⼀体”总布局,并将⽣态⽂明建设纳⼊其中,不仅基于历史和实践进⼀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涵,拓宽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道路,更通过全⾯、协调、可持续的“五位⼀体”总布局⽬标态势的明晰和以⼈为本为核⼼的确⽴,有效深化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态建设⽬标与要求。
“五位⼀体”总布局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形态发展的重要表现,对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五位⼀体”;社会主义;总布局;⽣态⽂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改⾰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中固有的粗放性特点,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益突出,经济社会⽭盾⽇趋增多,⽣态环境⽇益脆弱。
实践是理论认识的来源和动⼒,近40年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论正是在改⾰开放“摸着⽯头过河”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但认识本⾝所具有的反复性、上升性和⽆限性的特点,也决定了以“五位⼀体”总布局为核⼼的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论的认识随着国家发展环境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变化经历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布局”来源于棋类术语,指棋局开盘进⾏整体规划、部署,并可能对(棋局)中盘乃⾄整个棋局⾛势产⽣具有重⼤影响的阶段。
⽽“总布局”即是整体的、全⾯的、宏观的,不再是单⼀个体,⽽是对总体从宏观的⾓度进⾏整体性安排,兼顾到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
“五位⼀体”总布局理论具有丰富的历史经纬因素,五个要素则构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论的重要组成,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平即提出物质⽂明和精神⽂明两⼿抓,两⼿都要硬的要求;⾯对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党的⼗三⼤则明确阐释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和政治体制改⾰的规划⽅案,初步形成了物质⽂明、精神⽂明和政治⽂明的三位⼀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布局;进⼊21世纪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建设论进⼀步完善和深化,在⼗七⼤报告强调指出:“要按照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相协调”,并将“四位⼀体”的发展⽬标历史性的写⼊党章;⽽党的⼗⼋⼤则进⼀步提出建设⽣态⽂明、实现美丽中国的“五位⼀体”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详细阐述
五位一体详细阐述
摘要:
一、五位一体的概念
二、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
三、五位一体的主要内容
1.经济建设
2.政治建设
3.文化建设
4.社会建设
5.生态文明建设
四、五位一体在新时代的实践与意义
正文:
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我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新时代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指导。
一、五位一体的概念
五位一体,是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使这五个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发展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
从“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再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三、五位一体的主要内容
1.经济建设: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2.政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化依法治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3.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浅谈五位一体建设(定稿)
浅谈五位一体建设摘要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今年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领悟其思想精髓,对指导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现代化建设提出“五位一体”的构想,这个“五位一体”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本文就分别对这“五个建设”的重要性和方向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1]关键词: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全国党政军民都要以经济建设为大局,从这个大局出发,照顾大局,配合大局,在这个大局下行动。
正如邓小平所说:“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
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二十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指导思想,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3]政治建设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所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同样要加强政治建设一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大众。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五位一体”总布局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创新发展
1 i z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 nd a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Ma r x i s t t h e o r y o f s o c i a l o r g ni a s m. I t e x .
F E NG Bi n g ' L AI Xi o n g l i n
( S c h o o l o f Ma r x i s m, Xi ’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X i ’ a n7 1 0 0 5 4 , S h a a n x i , C h i n a )
理论关于社会结构的新领域 , 深化 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中关于社会 结构各领域辩证关 系 的思想 , 彰显 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人本精神。深刻认识“ 五位一体” 有助于提升 学习党 的十八 大精神的 自觉性 , 有助于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树立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 关键词 : 五位一体 ; 社会有机体 ; 创新和发展 中图分 类号 : G 4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2 9 1 4 ( 2 0 1 6 ) 0 6 — 0 0 8 9 — 0 3
The Ge ne r a l La y o ut O f“ Fi v e I n O ne ”a nd t he I nn o v a t i o n a nd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Do c t r i n e o f Ma r x i s t Th e o r y o f S o c i a l Or g a n i s m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总结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总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内对外发展问题上的一种指导思想,旨在促进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一思想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分为五个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这五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支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五个主要方面。
首先是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
五位一体中的经济建设既包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也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这要求中国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是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是保证国家政权稳定和民主法治的基础。
五位一体中的政治建设要求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党的领导地位,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中国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
第三是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五位一体中的文化建设要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
第四是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实现全面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五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要求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治理,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是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
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综上所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发展问题的一种指导思想,它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题+五位一体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题+五位一体解读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理论指南。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已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2.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答:两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从量上看,公有资产与非公有资产相比要有数量上的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就公有资产来说,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正确认识和科学界定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正确发挥和有效实施公有制主体作用的关键,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政策基础。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答: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这一本质要求,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努力在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四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创造新成绩;五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方面迈出新步伐,以党的建设成效确保党的十八大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深刻认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导读材料之八深刻认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作出的总体部署,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适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深刻领会其对于建设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要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全局来把握每一方面建设的丰富内涵,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深刻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关键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
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新时代“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
新时代“五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五位一体”的方式,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日益复杂多样,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在政治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民族团结,推进依法治国。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团结进步;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推进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正。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要注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
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同时,还要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扶贫帮困工作,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落后的和落后的生活状况。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
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和管理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关注民生福祉和生态环境问题。
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内涵解析“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旨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这一战略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力水平。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看待五位一体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看待五位一体第一篇: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看待五位一体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视角下的五位一体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时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我们对于研究社会科学,应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各部分的普遍联系,才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和学习它。
社会系统研究必须把每一个系统同它的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使自己有开阔的研究视野。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系统的认识划分为由五个子系统即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位一体符合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的整体研究,阐明各种社会要素之间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做到统筹兼顾,以使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地向前发展。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瑰宝,是当代人类最集中、最精细、最系统的科学思想成果。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通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来引领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影响,也吸取了西方社会科学的有益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全面维护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和国际影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目标,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为中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找到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如何理解五位一体
如何理解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位一体”表明我们建成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良好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
这一新的更高要求,使“全面建成”的内容更加完备,特点更加鲜明,描述更加具体,蓝图更加清晰。
按照这一新的更高要求努力奋斗,迎接我们的必将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建设的丰富内涵。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八大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落实这些新要求,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倍努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人生观,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8年3月Mar.2018克拉玛依学刊JOURNAL OF KARAMAY 第8卷第2期Vol.8No.2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张建(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常州213032)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变化的重大判断。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是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结果。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又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置身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重大论断,认识其要义,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社会主要矛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DOI :10.13677/65-1285/c.2018.02.01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张建.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J].克拉玛依学刊,2018(2)3-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这一重大判断,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现实状况、把握人民群众现实需求作出的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判断,也是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结果,同时它还为新时代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因此,面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充分认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对于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重大判断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结果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视角下的五位一体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时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我们对于研究社会科学,应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各部分的普遍联系,才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和学习它。
社会系统研究必须把每一个系统同它的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使自己有开阔的研究视野。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系统的认识划分为由五个子系统即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位一体符合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的整体研究,阐明各种社会要素之间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做到统筹兼顾,以使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地向前发展。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位一体符合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原则。
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其中包括要素之间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等。
社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但取决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结
构。
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五位一体符合社会系统的层次性原则。
层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众多层级构成的复杂系统。
既要研究各级系统的普遍运动规律,又要研究每一系统的特殊运动规律,在共同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研究系统。
进行社会系统的层次分析,重点在于研究系统各个层次上的特有属性和特殊规律,研究各个层次上质的差异性,进而揭示出其各组成要素所不具有而为系统所独具的整体涌现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亿万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
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就一定能推动当代中国全面发展进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生机勃勃。
五位一体符合社会系统的开放性原则。
系统具有开放性,即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开放导致有序,封闭导致无序,开放是实现系统有序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必要条件。
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
了新境界。
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
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积极应对新矛盾新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