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在职研货币银行学背诵提纲(人大题库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详细)
超额准备率:指超出法定准备金以外部分的准备金与全部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率。
创业板市场:专门对小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股票交易的市场,特点是对历史和经营规模的上市条件要求较低,注重企业经营活跃性和潜力。
存款保险制度:指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险金的责任。
到期收益率:特指投资按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持有到期的年化收益率,即使投资购买债券获得的未来现金流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价的贴现率。
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与地位,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体系的负责人举行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自动采取若干相应措施。
对冲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一种,是专门为追求高投资收益的投资人设计的基金。特点是广泛运用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风险极高。
法定准备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公开市场业务: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政府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量。
购买力平价说: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即汇率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称为购买力平价。
国际储备:指一国中央政府直接或通过金融管理当局间接所拥有的,可被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对外金融资产。它具体包含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国外借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其他提款权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做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经营上有其独立性。IMF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旨在融通各会员国资金并维持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游资:指在国际之间流动性极强的短期资本,一般特指专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投机活动的资金。
核心物价指数:扣除与社会总供求对比、与货币供应量无直接联系的,价格波动剧烈的项目(一般是能源和食品)而重新计算的消费者物价指数。
恒久性收入: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所提出的概念,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或预期的长期平均收入。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
互换: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约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
回购协议:证券出售时卖方向买方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证券买回的协议。
货币化率:即社会的货币化程度,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货币局制度:货币局制度是指本国的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称为锚货币)并与其建立固定汇率联系,本国的通货发行以该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的一种制度安排。
货币内生性:指货币的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的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的需求。包括短期存贷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短期债券市场以及大额存单等短期融资工具市场。
货币外生性:指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包括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时间的内部时滞(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以及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时间的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论货币供应量抑或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
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不对经济生活中的就业量、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实质性影响,货币惟一能影响的只是名义变量。
基础货币:指存放于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金融: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资金融通或指所有货币及有价证券的运动。狭义的金融概念仅指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体制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体制。广义的金融既包括宏观的运行机制又包括微观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与物价有联系的货币流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及国际金融等领域。
金融深化:指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具体指: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限制,使利率和汇率成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缩减指导性信贷计划,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等。
金融相关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表示,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及国外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等。经济活动总量用国民生产总值表示。
金融压抑:是指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过多的金融管制(政府对金融行业的过多干预)、利率限制(政府规定银行存贷款利率,使之不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变化)、信贷配额(运用行政的数量管理方法分配信贷)、金融资产单调(金融工具种类极少,居民缺少金融资产选择机会)等现象。
克鲁格曼三角形:金融政策有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个基本目标,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以三角形表示,如果某一国家的金融政策选定了某一条边,那么与该边相对的角所代表的政策目标则无法实现。
离岸金融市场:指发生在某国,却独立于该国的货币和金融制度,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活动场所。
劣币逐良币规律:当铸造重量轻,成色低的货币出现在流通之中,人们会把足值的货币收藏起来,使用劣币,这种现象叫做劣币逐良币规律。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平方根法则:凯恩斯学派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表达式为:
M=k*(Y/r)0.5。公式表明,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随着用于交易的收入数量的增加,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