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大纲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基于PT100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基于PT100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电路设计实验报告1.实验功能要求了解铂热电阻的特性与应用;熟悉铂热电阻测温电路;利用P100铂电阻测量温度源的温度;记录温度与测量电路电压输出数据2.实验所用传感器原理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可以制成热电阻,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
常用的热电阻有铂电阻(650℃以内)和铜电阻(150℃以内)。
铂电阻是将0.05~0.07mm的铂丝绕在线圈骨架上封装在玻璃或陶瓷管等保护管内构成。
在0-650℃以内。
铂电阻一般是三线制,其中一端接一根引线另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为远距离测量消除引线电阻对桥臂的影响(近距离可用二线制,导线电阻忽略不计。
)。
实际测量时将铂电阻随温度变化的阻值通过电桥转换成电压的变化量输出,再经放大器放大后直接用电压表显示。
3.实验电路PT100铂电阻测温电路经验P100电压采集放大电路:前半部分是4.096V恒压源电路,然后是一个桥式电压采样电路,后面是一个电压放大电路。
一、4.096V恒压源电路因Vref=2.5V,故有4.096=(1+R1/R2)*2.5,得出R1/R2=1.6384,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
二、桥式电压采样电路这是一个桥式电压采样电路,其原理是将V2作为参考电压,通过V1的变化去得到一个相对的电压数值,这样就能得到PT100的电阻数值,从而得到当前温度数值。
其中相对数值是通过R7去调节,可以是任意,其R7的主要作用还是在校准温度使用。
根据项目需要,现在使用的R7的阻值是138.5002Ω,也就是PT100在100摄氏度是的温度数值。
三、电压放大电路分析电路:1根据"虚断"原则,流过R3和R8电流相等(V1-Vx)/R3=Vx/R82根据“虚断"原则,流过R6和R1电流相等(V2-Vout)/(R6+R1)=(V2-Vy)/R6 3根据"“虚短"原则,Vy=Vx4根据这3个公式得出:11V1-10V2=Vout理想要的数值是10倍的放大倍数,但是现在在输出端多了减了V1,根据模拟的数值可知,V1的取值范围是0.215-0.36835241646对应温度范围是44.032- 75.43。
《传感器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传感器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1.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学习传感器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原理和特点;3.掌握传感器元件的安装、连接和调试方法;4.学习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5.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1.传感器的分类和原理介绍;2.温度传感器实验: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并完成相关电路的设计和搭建,通过调节环境温度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3.光电传感器实验: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并完成相关电路的设计和搭建,通过改变光照强度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4.压力传感器实验: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压力传感器,并完成相关电路的设计和搭建,通过改变压力大小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5.加速度传感器实验: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速度传感器,并完成相关电路的设计和搭建,通过改变物体的加速度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6.湿度传感器实验: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湿度传感器,并完成相关电路的设计和搭建,通过改变环境湿度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7.环境气体传感器实验: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环境气体传感器,并完成相关电路的设计和搭建,通过改变环境气体浓度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8.传感器性能测试和评价实验:通过对不同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价来比较不同传感器的优缺点。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温度传感器;2.光电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加速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环境气体传感器;7.示波器;8.信号发生器;9.电源;10.连接线;11.实验电路板。
四、实验步骤:1.熟悉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2.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完成相关电路的设计和搭建;3.连接传感器和测试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4.调整环境条件,通过改变温度、光照强度、压力、加速度、湿度和环境气体浓度等变量,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5.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6.完成实验报告。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对传感器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对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潜力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 熟悉不同领域的传感器应用案例- 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系统三、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 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分类及其特点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传感机制- 传感器的特性与性能参数- 传感器的灵敏度、分辨率和稳定性等参数的含义和评价方法3. 传感器应用案例- 温度传感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压力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案例- 光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案例4. 传感器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 传感器接口与信号处理-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实现与调试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传统课堂教学,介绍传感器的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操作传感器进行实验,加深理解- 讨论与案例分析,分析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设计与实现小组项目,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60%,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 期末考试占40%,考查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六、教材及参考资料主教材- 《传感器技术基础》刘振山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参考资料-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裴庆荣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 《传感器原理与技术》张守巡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七、备注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等相关基础知识,建议学生预先学习相关课程,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的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 引言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控制、医疗监护、环境监测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示例,展示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价值。
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不同的物理原理,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磁性、光电等原理。
以电阻式传感器为例,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感应电阻的变化来获得目标物理量的信息。
当被测量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传感器内部的电路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等形式的输出信号来实现。
3. 传感器的分类与应用3.1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利用光敏元件(如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对光信号进行感知,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安防监控、光电测距等领域。
3.2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外部压力,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压力传感器在汽车制造、气体检测、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3.3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温控设备、冷链物流等领域。
3.4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或振动状态,常见于汽车安全系统、运动监测、智能手机等设备中。
3.5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水分含量,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观测、室内环境监测等领域。
4. 传感器应用实例4.1 工业领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监测与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4.2 医疗监护传感器在医疗监护领域也广泛应用。
心电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数据;血氧传感器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体温传感器可以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3 环境监测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的恶劣气体浓度;水质传感器可以监测水质的污染程度;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及时监测土壤的湿度状况。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授课对象:高职高专电子、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学生4. 课程时长:64学时(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传感器原理(8学时)内容: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验。
教学资源:PPT、图片、视频。
2. 温度传感器(8学时)内容:介绍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
教学资源:PPT、图片、实验器材。
3. 压力传感器(8学时)内容:介绍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操作。
教学资源:PPT、实验器材。
4. 光电传感器(8学时)内容:介绍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操作、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PPT、图片、实验器材、小组讨论材料。
5. 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8学时)内容:讲解传感器的选择原则、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PPT、图片、实际应用案例资料。
6. 实践环节(13学时)内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测量,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教师指导。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测量仪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课教学采用讲授、演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践课教学采用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案例。
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各占50%。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
量实验报告
1.实验功能要求
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与方法。
2.实验所用传感器原理
压阻压力传感器是指利用单晶硅材料的压阻效应和集成电路技术制成的传感器。
单晶硅材料在受到力的作用后,电阻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就可得到正比于力变化的电信号输出。
它又称为扩散硅压阻压力传感器,它不同于粘贴式应变计需通过弹性敏感元件间接感受外力,而是直接通过硅膜片感受被测压力的。
3.实验电路
4.实验过程
1.按图10-2接好“差动放大器”与“电压放大器”,“电压放大器”输出端接数显直流电压表,选择20V档,打开直流开关电源。
2.调节“差动放大器”与“电压放大器”的增益调节电位器到适当位置并保持不动,用导线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短接,然后调节调零电位器使直流电压表20V档显示为零。
3.取下短路导线,并按图10-2连接“压力传感器”与“分压器”。
4.气室的活塞退回到刻度“17”的小孔后,使气室的压力相对大气压均为0,气压计指在“零”刻度处,将“压力传感器”的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调节Rw1使直流电压表20V档显示为零。
5.增大输入压力到0.01MPa,每隔0.005Mpa记下“电压放大器”输出的电压值U。
直到压强达到0.095Mpa;填入表。
5.实验结果
绘制P1-Uo2曲线:
y=p1*x+p2
P1=110.3
P2=0.87657
由图读出m=0.392
故灵敏度S=△U/ΔP =P1=110.3v/kp
非线性误差δf=(0.392/11.4)X100%=3.5%。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环境变量的装置或设备,它能够将环境中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方便处理的形式。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的实验是为了研究和验证某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模拟传感器或数字传感器来进行测量和控制。
模拟传感器是指将物理量转换为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数字传感器是指将物理量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实验的第一步通常是准备实验装置和所需材料,如传感器、电源、电路板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并将传感器与电路板相连接。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合理地选择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辅助电路。
同时,对于数字传感器,我们还需要使用单片机或其他数字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或操控实验装置来模拟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温度传感器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热源的温度来观察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变化;在光电传感器实验中,可以调节光源的强度或改变测试物体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来观察传感器的反应。
进行实验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或其他相应数据来分析传感器的性能,并根据实验结果来判断传
感器的可行性、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验结束后,如果有必要,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对传感器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实验对于探索和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传感器的特性和性能,为传感器应用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依据。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2. 学习传感器的应用。
实验器材:1. Arduino开发板;2. 温度传感器;3. 光敏传感器;4. 气体传感器;5. 电位器。
实验原理: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或测量特定物理量的装置,它能够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的物理量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它利用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来测量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和热电偶等。
光敏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光强的传感器,它利用光敏元件对光的敏感性来测量光强。
常见的光敏传感器有光敏电阻和光电二极管等。
气体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测量和监测气体浓度和组成的传感器。
常见的气体传感器有气敏电阻和气敏传感器等。
电位器是一种能够调节电阻值的装置,它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
实验步骤:1. 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的模拟输入引脚;2. 将光敏传感器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的模拟输入引脚;3. 将气体传感器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的模拟输入引脚;4. 将电位器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的模拟输入引脚;5. 编写Arduino代码,读取传感器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温度、光强、气体浓度等物理量;6. 将物理量通过串口输出或显示到LCD屏幕上。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读取了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电位器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物理量。
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为25℃,光敏传感器测得的光强为100 lux,气体传感器测得的气体浓度为200 ppm,电位器调节后的电阻值为500欧姆。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单晶硅的基片上扩散出P型或N型电阻条,接成电桥。在压力作用下, 根据半导体的压阻效应, 基片产生应力,电阻条的电阻率产生很大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我 们把这一变化引入测量电路,则其输出电压的变化反映了所受到的压 力变化。
五、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能否叙述一下 在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实验六 转速的测量
(
一、实验目的:了解磁电式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
二、基本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N匝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变化时,线 圈中感应电势e=-d©/dt发生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N个磁棒时,每 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N次的变化,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的电路即可 以测量转速。
三、实验设备:震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 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双线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和要求:
1、压电传感器已装在震动台面上。
2、将低频震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震动源的激励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 与传 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情实验模 板电路输出端Vol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o与示波器相连。
2、开启电源, 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在磁钢中间位置并使数显表指示为 零。
3、测微头向轴向方向推进,每转动0.2mm记下一个输出电压读数, 直到读数近似不变。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子秤设计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电子秤
设计实验报告
1.实验功能要求
压力传感器把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器处理,通过HX711在数码管显示压力数据在数码管。
2.实验所用传感器原理
原理:
上下表面各有一个应变片,每个应变片内有两个压力电阻,四个电阻组成全桥式电路(提高测量精度)。
将应变片粘贴到受力的力敏型弹性元件上,当弹性元件受力产生变形时,应变片产生相应的应变,转化成电阻变化。
如右图所示电桥电路,力引起的电阻变化将转换为测量电路的电压变化,通过测量输出电压的数值,再通过换算即可得到所测量物体的重量。
3.实验电路
4.实验过程
将电子秤大致能划分为三大部分,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由压力传感器、信号的前级处理和A/D 转换部分组成。
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处理,由控制器完成对该数字量的处理,驱动显示模块完成人机间的信息交换。
此外添加了一个过载、欠量报警提示的特殊功能。
5.
6.如图2-1(上图为本系统的设计图)
为了方便程序调试和提高可靠性,程序设计采用自上而下、模块化、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把总的编程过程逐步细分,分解成一个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相互独立,每个模块都能完成一个明确的任务,实现某
个具体的功能。
本设计按任务模块划分的程序主要有初始化程序、主程序,A/D转换子程序、显示子程序、键盘处理子程序。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目的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原理及分类1.1 传感器概述1.2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1.3 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领域2. 传感器测量技术2.1 传感器的灵敏度与线性度2.2 传感器的量程与分辨率2.3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精度2.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3. 常见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1 温度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2 湿度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3 压力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4 光敏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5 加速度传感器的实验应用3.6 气体传感器的实验应用4.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控制4.1 传感器信号的放大与补偿4.2 传感器信号的滤波与采样4.3 传感器信号的数字化与传输4.4 传感器信号的控制与自动化5.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1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选择与设计5.2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布线与安装5.3 传感器应用系统的调试与优化三、实验教学要求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知识。
2. 学生能够掌握传感器测量技术中的重要参数和性能指标。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传感器实验的搭建和测试。
4.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1. 温度传感器2. 湿度传感器3. 压力传感器4. 光敏传感器5. 加速度传感器6. 气体传感器7. 实验仪器(如示波器、多用表等)8. 实验电路板和相关元器件9.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五、实验教学流程1. 传感器技术概述和基本原理的讲解(1课时)。
2. 传感器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参数的讲解(1课时)。
3. 常见传感器的实验应用实践(2课时)。
4.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控制实验(2课时)。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引言传感器是现代科技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将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化为电信号,用于测量和监测各种参数。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传感器原理传感器的原理基于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效应,用于测量目标物体或环境的特性。
传感器可以根据测量的参数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感器原理:1.电阻性传感器:根据目标物体的电阻变化来测量参数,如温度传感器和光敏电阻。
2.电容性传感器:根据目标物体的电容变化来测量参数,如接近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3.电磁感应传感器:根据目标物体对电磁场的影响来测量参数,如电流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
4.光学传感器:利用光学效应来测量参数,如光电二极管和激光传感器。
5.化学传感器:根据目标物体的化学反应来测量参数,如气体传感器和pH传感器。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传感器应用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
以下是一些传感器的应用示例:1.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广泛应用于空调、温度控制等领域。
2.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的压力,常用于汽车制造和工业流程控制中。
3.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可应用于温室、气象监测等场合。
4.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手机等设备中的运动检测。
5.光敏传感器:用于测量光线强度,常用于自动照明系统和光电设备中。
这些只是传感器应用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应用于各种领域。
传感器实验为了深入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一项传感器实验。
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温度传感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rduino开发板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Arduino开发板、温度传感器、杜邦线等。
2.连接电路:将温度传感器与Arduino开发板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及实验》实验报告2011~2012学年第1学期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慧锋电子与信息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9月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直流电桥的原理和工作情况。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测量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情况。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1= EKε/4。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砝码、数显表、±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R1、R2、R3、R4。
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图1-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2、接入模板电源±15V(从主控台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调节增益电位器R W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台面板上数显表输入端V i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 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
关闭主控箱电源(注意:当R w3、R w4的位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一直到做完实验三为止)。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目录1.实验一: 应变片单臂特性实验2.实验二:应变片全桥特性实验3.实验三: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4.实验四: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5.实验五: 线性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6.实验六:NTC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实验CSY-XS-01传感器系统实验箱说明书一、产品简介CSY-XS-01传感器系统实验箱是在本公司多年生产传感技术教学实验仪器的基础上,结合了TK-9XX系列和TK-2000系列的各自优点,根据院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为适应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专业需要,最新主推的手提式传感器实验仪,是高联公司外销的主要产品。
CSY-XS-01传感器系统实验箱主要用于各大、中专院校开设的“传感器原理”“自动检测技术”“非电量电测技术”“测量与控制”“机械量电测”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CSY-XS-01实验箱的传感器采用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信号的拾取,转换,分析,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具有的基本操作技能与动手能力。
二、实验箱组成TK-XS传感器实验箱如下图所示:主要由机头、主板、信号源、传感器、数据采集卡、PC接口、软件等各部分组成。
1、机头由应变梁(含应变片、PN结、NTC R T热敏电阻、加热器等);振动源(振动台);升降调节杆;测微头和传感器的安装架(静态位移安装架);传感器输入插座;光纤座及温度源等组成。
2、主板部分主板部分有八大单元电路组成:智能调节仪单元;频率/电压显示(F/V表)单元;音频振荡器(1KHz~10KHz可调)和低振荡器 (1Hz~30Hz可调)单元;直流稳压电源输出单元(提供高稳定的±15V、+5V、±4V、+1.2V~+12V可调等);数据采集和RS232 PC接口单元;传感器的输出口单元;转动源单元;各种传感器的调理电路单元。
3、信号源1)温度源<150℃(可调);、2)振动源 1Hz~30Hz;3)转动源 0~2400r/min4、传感器:详见四、传感器(共十九种传感器)5、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详见五、V9.0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6、实验箱:供电:AC 220V 50Hz 功率0.2kW实验箱尺寸为515×420×185(mm)。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课程大纲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课程大纲
一、课程简介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是一门涉及传感器技术、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及应用,了解传感器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在传感器设计和应用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及测量方法,如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热电式等传感器。
2.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参数,如灵敏度、线性范围、分辨率、稳定性等,以及它们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3.学习传感器在各类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如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诊断、智能交通等。
4.掌握传感器信号的处理、转换和传输技术,了解常见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
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应用传感器。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传感器概述
1.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2.传感器的基本参数与性能指标
3.传感器的选用原则与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
1.电位器式传感器
2.电阻应变片传感器
3.测量电路及信号处理方法
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
1.工作原理与结构类型
2.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与用途
3.测量电路及信号处理方法
第四章:电感式传感器
1.自感式传感器与互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2.电感式传感器的特点与用途
3.测量电路及信号处理方法
第五章:光电式传感器
1.光电效应与光电元件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类型
2.光电式传感器的特点与用途
3.测量电路及信号处理方法。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了解传感器的分类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3.了解传感器的参数及其测试方法;4.能够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5.能够进行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二、教学内容1.传感器的基本原理(1)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2)传感器的分类及其特点;(3)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感受外界信号的方式;(2)信号转换、增强和处理的原理;(3)信号传输和输出的原理。
3.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1)按照测量物理量划分的传感器;(2)按照工作原理划分的传感器;(3)按照应用领域划分的传感器。
4.传感器参数及测试方法(1)静态和动态特性参数;(2)灵敏度、分辨力和准确度的计算;(3)传感器的测试方法。
5.传感器选择与应用案例分析(1)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2)根据实际案例进行传感器应用分析。
6.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1)传感器的安装要求和注意事项;(2)传感器的调试和校准方法;(3)传感器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除方法。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详细介绍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和参数测试方法等内容。
2.实验演示:利用实验设备进行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3.课堂讨论: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
4.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安排,进行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检验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对传感器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评估学生对传感器的实际应用能力。
3.项目评估:根据学生完成的传感器应用项目,评估学生综合应用传感器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权威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材作为参考书。
2.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图表和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课程总学时:54学时总学分:学分
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学分:学分
适应专业:01电子信息工程
编写人:陈欣波编写日期:2000年7月
一、实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本课程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各类传感器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一个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的
能力。
2.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掌握工作原理。
4.能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准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5.课前做好预习,上课严格安装实验步骤认真完成实验内容。
三、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注:开设的实验项目可根据实验室具体设备和条件等进行适当地调整。
四、实验报告格式及要求
(一)、实验报告格式:
攀枝花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实验日期:
院系:电信班级:姓名:
学号:合作人: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原始记录]
[实验数据计算结果]
1.相关公式:
2.数据计算:
3.数据分析:
4.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题,写出心得与体会]
(二)、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班号和实验日期;
2.实验目的和要求;
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4.实验原理;
5.实验步骤;
6.实验原始记录;
7.实验数据计算结果;
8.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题,写出心得与体会。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1、本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以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为主;
(2)考核不及格者,取消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
2、成绩评定方法:
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评定时可参照以下指标:
(1)预习情况(20%);
(2)基本操作(40%);
(3)实验作风(包括安全卫生、仪器破损、实验室规则遵守情况等)(10%);
(4)实验报告(包括报告的完整性、图表的规范性、书写工整、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结论正确等)(25%);
(5)创新意识(5%)。
注:发现有抄袭作弊的按学籍管理办法处理,其实验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六、实验仪器设备配置(以一个实验教学班为标准)
传感器系统实验仪CSY10 15台
二踪示波器YB4320 20MHz 15台
七、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自编。